《失去的一天》说课稿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说课稿-课文20《失去的一天》语文S版

失去的一天》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默读课文。
读懂课文内容,理解“失去的一天”的含义,从而教育学生要懂得珍惜时间。
2.指导学生学会“茬、砖、涎” 3 个会认字。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默读课文。
读懂课文内容,理解“失去的一天”的含义,从而教育学生要懂得珍惜时间。
教学准备:演示文稿教学过程:、导入请同学们齐读课题,看到题目你想知道什么?谁失去了一天?为什么说他失去了一天,这一天里都失去什么了?)二、初读课文1.读读课文,试着回答自己的问题。
2.检查字词麦茬:麦子收割后,遗留在地里的根和茎的基部。
垂涎欲滴:形容非常贪馋想吃的样子。
游手好闲:游荡成性,不爱劳动。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4.文章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九岁的佩佳没有完成妈妈给他安排的一天的任务,觉得今天的事情可以放到明天去做。
妈妈领他看了在这一天里拖拉机手、建筑工人、面包师的工作成果和图书馆里大家一天看过的书,使佩佳明白了自己失去了一天。
)三、学习课文1. 为什么说佩佳失去了一天?妈妈严肃地说:“孩子,虽然你觉得今天的事情可以放到明天去完成,可你要知道,现在地球上少栽了一棵树,人们中间少了一个知道什么叫《远处的青山》的人。
现在你无论多么努力,也无法了解你失去的这一天所应了解的一切。
”请同学们读读课文,然后画出佩佳在这一天中的表现,再画出其他人一天中都做了什么?谈谈你的感受。
2. 交流佩佳:想再睡一会儿” ,他觉得“还来得及呢” “先坐一会儿再开始干活吧” ,又在果园里吃吃玩玩。
总之他干事一推再推,最后一事无成。
其他人:拖拉机手这一天翻耕的麦茬地,看建筑工人新砌的一堵墙,面包师制作的面包,图书馆里一天中人们看完后还回来的书。
3. 别人在这一天里做了很多事,而佩佳什么也没做,他能弥补回这天没做的事情吗?(不能,因为每一天人们都会做很多事,时间是不会倒流的。
)4.佩佳错在哪呢?(觉得今天的事情可以放在明天去完成。
)5.最后佩佳明白了什么叫做“失去的一天”了。
《失去的一天》说课稿

《失去的一天》说课稿一、课程理解《失去的一天》是小学语文S版五年级下册第六课《失去的一天》一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六课课文,课文通过妈妈一天不在家,我抓紧时间为妈妈买生日礼物的事,告诉孩子们珍惜时间,抓住一天中的每分每秒,勤奋努力地学习知识,学习本领的重要性。
二、教学分析本班共44人绝大多数学生在朗读课文和理解书面问题以及完成课后练习中基础较好,少数学生由于刚接触苏教版教材,对课后练习及思考题还不适应,完成情况不好,对这部分学生需多加鼓励和练习本课中周政对母亲十分热爱,好朋友佩雷兹将一天的时间视为最珍贵的礼物,他们留给孩子们印象深刻。
三、教学策略充分利用多谋体课件和实物投影仪等现代教学手段,给学生以直观的感受,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识字写字教学与词语句子的理解、朗读课文融为一体。
在语境中读懂课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在读通课文、整体感知、有所感悟的基础上正音、认形、书写,重点指导认写本课13个生字。
在多种语文实践活动中丰富学生积累。
抓住一条主线。
即“失去的一天”里周政在妈妈不在家的日子里所做的事情,抓住重点语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突破两个重点。
一是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生活体验,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珍惜时间;二是生字的教学。
设计思路:根据本课是一篇略读课文的特点及略读课文的教学要求,本教学设计力求做到“简化教学头绪,强调内容综合”,以“失去的一天”为线索,整体推进课堂教学进程。
教学中先由学生根据导读提示自读自悟,在关键之处进行点拨,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合作探究,教师的作用在于组织、点拨、引导。
教学中充分利用多谋体课件和实物投影仪等现代教学手段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阅读,抓住人物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让学生多读多思,放手让学生在交流互动中自主学习生字词语;在语境中读懂课文,理解词语的意思;在读通课文、整体感知、有所感悟的基础上正音、认形、书写,重点指导认写本课13个生字;在多种语文实践活动中丰富学生积累。
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下册20《失去的一天》教案(教学设计、说课稿)3l

语文(S)教学设计教材:语文(S)五年级下册课文:20 失去的一天板块:教学设计—教案设计思路:本文写的是九岁的佩佳没有完成妈妈给她安排的一天的任务,觉得今天的任务可以放到明天去做。
在妈妈的教育下,佩佳明白了自己失去了一天,教育儿童要懂得珍惜时间。
教学时,以学生为主体,引导自主探究,以读为主,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体会佩佳的心情以及“失去的一天”的含义;然后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自己是如何安排时间的;最后通过交流各自搜集的有关珍惜时间的谚语、名言,使学生感悟珍惜时间的重要。
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学会“茬、砖、涎”3 个会认字,在课文的语言环境中理解“游手好闲,羞愧,垂涎欲滴”等词义。
2.通过比较“佩佳的一天”与“人们的一天”感受把握今天,珍惜时间的重要性,树立珍惜时间为荣,虚度光阴可耻的观念。
3.边读边想,理解“失去一天”的含义。
4.用上一、二句劝人惜时的诗句、名言,写一写读文后的感受。
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1.认真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体会“失去一天”的含义。
教学难点:通过本课的学习进一步增强学生珍惜时间的观念。
课前准备:1.生字词语卡片。
2.搜集有关珍惜时间的谚语、诗句、名言。
教学步骤:4、听两组(4 人)读课文,评价读的情况,穿插正音(注意生字“锁、暂、糕、阻、谊、捣、谣、侦、混、吵、耗、嫂”的读音);5、自学第一部分。
⑴默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大娘为志愿军做的三件事。
(一是几夜没合眼给志愿军洗补衣服。
二是在一次阻击战中,冒着炮火给志愿军送打糕,回去时昏倒在路旁。
三是在敌机轰炸时,为了救护在他家里休养的志愿军伤员,失去了唯一的小孙孙。
)⑵结合课文说说“雪中送炭”是谁在什么情况下送去什么?(朝鲜大娘在志愿军战士战斗了三天三夜,已经饿到极点的情况下,冒着炮火穿过硝烟,给战士送打糕吃。
总结出,“雪中送炭”是指在别人最困难、最需要帮助时给予帮助。
)体会“唯一”的含义。
(隐含着大娘付出的代价是多大呀。
2024《失去的一天》说课稿范文

2024《失去的一天》说课稿范文这里是《失去的一天》的说课稿范文:一、说教材《失去的一天》是2024年高中语文教材中的一篇古文阅读课文。
这是一篇古代辞章,通过描写主人公失去创作灵感的一天,表达了对于艺术创作的思考和追求。
它集中体现了作者运用修辞手法、形象描写等技巧,以及对艺术创作的独特见解。
二、说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特点,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了解古代辞章的特点和艺术魅力,学习辞章的写作技巧和修辞手法。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辞章结构和语言特点的能力,提高阅读理解和写作表达的能力。
3. 情感目标:通过欣赏和解读古代辞章,培养学生对艺术创作的鉴赏能力和对文化传承的尊重。
三、说教法学法本课将采用导入式教学法和案例分析法。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同时,注重学生的合作交流和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表达能力。
四、说教学准备为了更好地展示课文的艺术价值和写作技巧,我准备了多媒体辅助教学,包括课件和音频材料。
通过图片、音频和视频等形式给学生直观的感受,提高教学效果。
五、说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观看视频段落,激发学生对艺术创作的兴趣,引发他们的思考。
例如,展示一些艺术作品,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2. 预习讨论让学生在课前阅读课文,并以小组形式讨论课文的主题、结构和特点。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见解,并与同学进行交流和互动。
3. 分析课文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的韵律、修辞和表达方式。
通过课件和音频材料展示课文的特点,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其中的艺术之美。
4. 学生互动设计一些问题和情境,让学生在小组或全班讨论,分享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通过互动交流,激发学生思考,培养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5. 总结归纳通过课堂讨论和思维导图等方式,帮助学生总结课文的主题、结构和艺术表达手法。
让学生在总结的过程中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课文的精髓。
6. 提高拓展布置一些拓展阅读和写作任务,鼓励学生深入思考和挖掘课文的更多意义。
最新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下册20《失去的一天》教案(教学设计、说课稿)

语文(S)教学设计教材:语文(S)五年级下册课文:20 失去的一天板块:教学设计—教案设计思路:本文写的是九岁的佩佳没有完成妈妈给她安排的一天的任务,觉得今天的任务可以放到明天去做。
在妈妈的教育下,佩佳明白了自己失去了一天,教育儿童要懂得珍惜时间。
教学时,以学生为主体,引导自主探究,以读为主,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体会佩佳的心情以及“失去的一天”的含义;然后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自己是如何安排时间的;最后通过交流各自搜集的有关珍惜时间的谚语、名言,使学生感悟珍惜时间的重要。
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学会“茬、砖、涎”3 个会认字,在课文的语言环境中理解“游手好闲,羞愧,垂涎欲滴”等词义。
2.通过比较“佩佳的一天”与“人们的一天”感受把握今天,珍惜时间的重要性,树立珍惜时间为荣,虚度光阴可耻的观念。
3.边读边想,理解“失去一天”的含义。
4.用上一、二句劝人惜时的诗句、名言,写一写读文后的感受。
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1.认真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体会“失去一天”的含义。
教学难点:通过本课的学习进一步增强学生珍惜时间的观念。
课前准备:1.生字词语卡片。
2.搜集有关珍惜时间的谚语、诗句、名言。
教学步骤:课时安排:2 课时笛的呢?(展示课件第四屏)2.思考:为什么爷爷的芦笛声会让强强感到一股浓浓的海水味呢?想象中的爷爷的芦笛声到底给了强强怎样的感受呢?3.带着美好的憧憬,齐读第一小节。
(二)学习第二次笛声。
1.过渡:好玩的小闸屋,如诗如画的大海,有趣的芦笛,这一切让强强无限向往。
现实生活中是怎样的呢?就让我们与强强一起,来到苇叶葱茏的海边,来到爷爷的小闸屋,去亲自聆听爷爷的芦笛声。
2.默读 2—6 自然段,思考:美丽的大海,清脆的笛声又给强强怎样的感受?3.想想画面有感情朗读 2—6 小节。
二、细读课文,突破难点(学习第三次笛声)过渡:慈祥的爷爷,温柔的大海,丛生的芦苇,飞舞的海鸟,特别是清脆的笛声,给强强带来无比的快乐。
2024年四年级语文《失去的一天》优秀教案

2024年四年级语文《失去的一天》优秀教案四年级语文《失去的一天》优秀教案 1教学目标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学习生字,理解“绿荫如盖”、“羞愧”、“馋涎欲滴”、“游手好闲”等词语的意思。
2、抓住重点词句体会课文内容,懂得珍惜时间,努力学习。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养成积累语言的习惯。
教学重点读文体会:什么叫“失去的一天”?教学准备师生收集有关珍惜时间的谚语、名言、诗歌、名人故事。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激发兴趣请同学们回想一下,昨天你是怎么过的'?做了哪些事?想知道另一个小伙伴“佩佳”是怎么过一天的吗?让我们走进课文《失去的一天》看看吧!二、自读课文,读准读顺1、自由小声地读课文,勾画出生字、新词,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同桌相互检查,读勾画出的生字、新词,相互帮助。
3、出示小黑板(或课件、卡片),检查学生认读本课生字、新词的情况。
绿荫如盖佩佳羞愧馋涎欲滴翻耕砌墙游手好闲麦茬地4、分段抽读课文,比一比哪位同学读得更准确、更流畅。
三、研读课文,习得方法(一)读课文,看看自己能读懂哪些词语的意思,把不明白的提出来共同探讨。
(二)全班交流汇报读书收获,教师相机指导学生研读重点词语。
1、“游手好闲”①说说“游手好闲”的意思。
②读课文1~5段,勾画出能够回答佩佳在这一天里做了些什么、想了些什么的句子或词语。
相机板书:睡坐吃嬉戏③小结:他这一天什么事也没做,只是吃、睡、玩,这就叫“游手好闲”。
(板书:游手好闲)④练习读好这部分课文,通过读来表现佩佳“游手好闲”。
2、“羞愧”①说说“羞愧”的意思。
②佩佳为什么羞愧得不敢看妈妈的眼睛?③课文还有一处描写佩佳羞愧难过的心情,请用线勾画出来。
从“低下头”这个动作你体会到什么?④妈妈是怎样帮助佩佳认识自己的错误的?读课文6~10段。
通过妈妈带他到不同的地方看到的不同景象,了解人们在这一天的工作成绩。
⑤读这部分课文,读出妈妈语重心长帮助孩子的语气。
失去的一天说课稿

《失去的一天》说课稿尊敬的各位专家,敬爱的各位同行们,大家好!我现在就执教的《失去的一天》进行说课。
本文位于西师版小学语文第七册第七单元。
本组教材围绕“教你如何做人”这个专题,选编了四篇课文,四篇课文就是四个故事,它将深刻而朴素的人生哲理蕴含于耐人寻味的故事中,既激发了孩子阅读兴趣,又潜移默化地教会了学生怎样做人,真所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啊!本文作为第七组课文的第一篇,在让孩子懂得珍惜时间的同时,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本单元的生字,在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中理解课文内容,能抓住关键词体会人物的情感,丰富积累,乐于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
《失去的一天》这篇课文描写了佩佳不懂得珍惜时间,结果一天过去了,他一事无成。
妈妈带他去亲眼目睹了翻耕的麦茬地、用砖砌成的墙、散发着芳香的面包、借阅后还来的图书……这一切展现了人们珍惜时间,在一天里做出的成绩。
从中佩佳明白了浪费时间是可悲的,失去了一天将失去很多的道理。
课文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先写佩佳怎样失去了一天,接着写妈妈帮助他认识时间的重要性,最后写佩佳明白了什么叫“失去的一天”。
是。
结合教材特点,以及本班学情,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1、抓住重点词句体会课文内容,联系上下文或自己的生活经验,初步理解“失去的一天”的含义。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在读中养成批读的习惯。
3、通过课文学习,懂得珍惜时间,努力学习。
这三个维度互相渗透,融为一体,注重了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采用了变序教学法和整体阅读法,从篇末总结性词语入手,追根溯源,弄清前因,理解全文,设计了“中心段入手——变序讲读——返析前文——悟出道理”的教学环节,其实后三个环节也暗含了整体教学法的“从整体入手--分解导读--再回归整体”的三段式教法。
教学时我紧扣“游手好闲”,逆向寻因,将各部分内容与结尾的“失去的一天”进行联系,弄清作者布局谋篇的思路,体会其文章“牵一发而动全篇”的妙用,从中受到熏陶和感染。
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下册20《失去的一天》教案(教学设计、说课稿)3u

3、 小组讨论 4、 逐问题讨论 答(1):指名说读第 16 节(蔺相如职位比廉颇高。 ) 答(2) : 指名说(蔺相如避着廉颇)为什么?指导读蔺相如说的一段话, 体会他是为了赵国,心胸开阔。 答( 3 ) : ( 出示挂图)指名读第 18 节(诚意和好、勇于改过) 5、 说一说故事的前因后果 结果中哪个词点了题意?(同心协力) 6、 说说蔺相如、廉颇是怎样的人?(见板书) 蔺相如为什么会机智勇敢、心胸开阔?(爱国) 廉颇为什么会勇于改过?(爱国) 7、 思想教育:我们平时,只有全班同学团结一心,才能把班级工作搞
语文(S)五年级下册-教学设计-教案-20*失去的一天
语文(S)教学设计
教 课 板 材:语文(S)五年级下册 文:20 失去的一天 块:教学设计—教案
设计思路:
本文写的是九岁的佩佳没有完成妈妈给她安排的一天的任务, 觉得今天的任 务可以放到明天去做。在妈妈的教育下,佩佳明白了自己失去了一天,教育儿童 要懂得珍惜时间。 教学时,以学生为主体,引导自主探究,以读为主,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 体会佩佳的心情以及“失去的一天”的含义;然后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自己是 如 何安排时间的;最后通过交流各自搜集的有关珍惜时间的谚语、名言,使学 生感 悟珍惜时间的重要。
们还可能在干什么的情景。 ( 学生交流)
们的时间没有浪费。他们在这天里过得很充实。
5. 出示句子, 联系上下文体会佩佳当时的心情 1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
4. 人们在佩佳失去的一天里,做这些事,他 体地位,引导学生自主探
究以读为主,让他们边读 边思考,抓住文中重点语 句,体会佩佳的心情比及
。 可佩佳什么事也没做,他羞愧得不敢看 妈妈 “可是我今天却游手好闲。 ”佩佳想了想 ,低
(四)当妈妈知道一件任务也没有完成,会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失去的一天》说课稿范文
失去的一天说课稿
《失去的一天》说课稿(展示课件1)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
我是来***。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失去的一天》。
下面,我将从五个环节来进行说课:(展示课件2)
一、说教材
二、说教法、说学情
三、说教学目标
四、说教学设计
五、说板书设计
首先是第一个:
一、说教材(展示课件3)
《失去的一天》是语文S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二十课,它是一篇阅
读课文,它是前苏联著名作家苏霍姆林斯基写的。
课文写了妈妈在下班后发现
佩佳在一天的时间里没有按要求完成栽树、读书的任务,而只是睡觉、吃鲜果、跟蝴蝶嬉戏、在桑树下休息,就带他去看拖拉机手、砌工、面包师、读者在一
天里的工作和收获,使佩佳为自己一天的游手好闲而感到羞愧。
课文分成三个部分:第1——3节写妈妈让佩佳栽树、读书,但是佩佳在一天的时间里什么都没有做。
第4——12节写妈妈用各行各业的人在一天里的工
作成果对佩佳进行教育。
第13节写佩佳受到教育后的醒悟。
“珍惜时间,不要虚度光阴”是学生并不陌生的主题。
《失去的一天》全
文采用儿童化的语言,浅显而不失生动,特别是把佩佳游手好闲虚度一天和拖
拉机手、砌工、面包师、读者在一天里珍惜时间形成鲜明对比,从而通过事实
让读者跟着主人公佩佳一起体会什么叫做“失去的一天”。
让学生明白时间一
去不复返,要珍惜时间,不要虚度光阴。
二、说教法、说学情(展示课件4)
在识字能力上,五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了较强的自学能力,教师只需对极少
数易错字稍作强调即可;在词语的理解上,学生已学习了不少方法,可在课前通
过相关的预习自主自学,在课堂中可通过预习反馈分别就字词音形的难点和部
分词义加以检测,当然一些重点词语还需结合课文加以理解。
通过四年的语文学习,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概括、表达、理解、感悟的能力,但学生与学生之间仍有差异,相对能力强一些的学生已能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清晰、明确、完整地表达自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体会人物精神等。
而语文学
习能力弱的学生在概括能力上还存在一点问题,需要教师在训练过程中加以指导。
在想象练习中,需要进一步指导学生根据文本材料、结合实际生活,展开
合理的想象。
最终使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不仅仅在于文本本身,还可以落到思维
的训练,语言的内化,情感的认同。
三、说教学目标(展示课件5)
根据课程标准、本阶段的教学目标及本班实际,制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目标一:自主学习生字新词,在课文的语言环境中理解“游手好闲、羞愧、馋
涎欲滴”等词义。
在阅读中自主识字,能读准“茬”、“砌”等字音;在语境中理解“游手好闲”、“馋涎欲滴”等词语的含义。
五年级上的教材不提供统一的生字表,但这并不意味着不再需要生字教学。
教师需根据教材与学生的实际情况学做针对性地指导。
目标二:通过比较“佩佳的一天”与“人们的一天”,感受把握今天、珍
惜时间的重要性,树立珍惜时间为荣,虚度光阴可耻的观念。
五年级的学生已能根据文本摘取有关需要的信息。
因此,在获取信息的基
础上,通过一些练习让学生进行对比,以感受把握今天、珍惜时间的重要性。
五年级的学生已能清楚地、有序地表达有关内容,但教师在指导练习的过
程中,还要视不同孩子的不同情况而定,注意指导学生在表达时语句连贯,表
达清晰。
目标三:巩固边读边思的习惯,理解“失去的一天”的内涵。
第十册要求继续练习默读课文,巩固边读边思的阅读习惯。
虽然五年级学
生对于默读并不陌生,但是教师要注意指导学生能够带着问题,带着目的进行
阅读,提高阅读效率。
在学习课文的基础上,对于中心的理解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因此,要求
学生理解“失去的一天”的内涵时,不能泛泛而谈,要结合课文内容、已经积
累的名言等,有理有据地论述清楚。
目标四:用上一两句“劝人惜时”诗句、名言,写一写读文后的感受。
从“失去的一天”一文中体会珍惜时间的重要性后,适时安排练笔,引导学生将
自己的心声倾诉于笔端,将把握今天、珍惜时间的种子深埋于心中,树立珍惜时间为荣,虚度光阴可耻的观念。
四、说教学设计(展示课件6)
本着“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教学原则,我精心设计了四个教学环节:
1、创设情境,引发兴趣。
2、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3、研读课文,深入理解。
4、拓展延伸,深化主题。
1、创设情境,引发兴趣。
一上课,我就这样导入:同学们,假期的生活是多么令人向往,多么令人难忘啊!请你们回忆一下你假期生活中最难忘的一天吧!在这一天,你是怎么度过的呢,做了哪些事情呢?在学生踊跃回答过之后,我接着说:你们想知道另一个小伙伴“佩佳”是怎么度过他假期中的一天的吗?让我们一起走进第20课《失去的一天》去看看吧。
(板书课题:20、失去的一天)
这样的导入,简洁明了,更能引发学生对课文的学习兴趣。
1、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失去的一天》这一课内容较为浅显,学生初读课文后不难理解课文的内容,之后,我又要求学生快速浏览一遍,并用一、两句话概括课文大意。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必须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
这样的设计是为了训练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和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
3、研读课文,深入理解(展示课件7)
在细致研究教材制定教学目标后,我认为此处教学应该着力体现在以下两点:
(一)抓住“佩佳的一天”与“人们的一天”的对比,体会珍惜时间的重要性。
《失去的一天》是一篇略读课文。
研读课文之后,我发现可以抓住“佩
佳的一天”与“人们的一天”进行对比,板书佩佳人们
失去的一天收获的一天这样的设计,可以非常容易的找到突破口,解决课文的重点与难点。
在教学时,我设计了说话练习(在什么时间,佩佳在干什么,人们在干什么?),意在让学生通过比较“佩佳的一天”与“人们的一天”,感受珍惜时间的重要性。
( 通过对比之后,得出结论,此时,板书:珍惜时间,做时间的小主人 ) 通过这个平台的学习,可以训练学生说话的能力以及合理想象的能力。
在说话练习之后,学生对于佩佳“失去的一天”与人们“收获的'一天”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了,学生对于“失去的一天”的理解也就更深了。
(二)用上一两句“劝人惜时”的诗句、名言,写一写读文后的感受。
五年级的学生对于“劝人惜时”的诗句、名言已经有了一定的积累,本单元中就有不少这样的名言。
在教学过程中,设计此练习不仅能够反馈学生对诗句、名言的积累情况,还能够反馈学生对于《失去的一天》这课内容与中心的把握情况。
新课改精神指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把已有的知识灵活地运用到现有的学习中。
这样的话,学生不仅感到学有所用,而且可以在论述自己观点时更加有理有据。
4、拓展延伸,深化主题。
读一篇美文,感受时间的珍贵;读一本好书,感悟人生的真谛!结合本课,我特向学生推荐阅读:朱自清先生的《匆匆》,并了解朱自清的生平简介。
(展示课件8、9)
学生的阅读由课上延伸到了课下。
正如叶圣陶老先生所说的那样:教材无非是个例子。
五、说板书设计:(展示课件10)
20失去的一天
佩佳人们
( 失去的一天 ) ( 收获的一天)
睡觉耕地
闲坐砌墙
吃鲜果做面包
嬉戏看书
游手好闲有所作为
( 珍惜时间,做时间的小主人)
板书是一种辅助性手段,是教学中的微型,是教师的教路,是学生的学路。
本课的板书虽然简单明了,但是却能理出一条主线,在一节课的最后,通过板
书的回顾,可以让学生更好的掌握全文的脉络、知识的重点。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展示课件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