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家书经典摘录
[曾国藩家书经典语录]曾国藩家书摘抄3篇
![[曾国藩家书经典语录]曾国藩家书摘抄3篇](https://img.taocdn.com/s3/m/11f5d240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5e.png)
[曾国藩家书经典语录]曾国藩家书摘抄3篇曾国藩家书摘抄3篇曾国藩家书摘抄11,凡我有不是处,必须明言,万不可蓄疑于心。
如我有不是,诸弟当明争婉讽,我若不听,第当写信禀于堂上。
今欲一人独归,浪用途费,错过光阴,道路艰险,尔等又年少无知,祖父母,父母闻之,必且食不甘味,寝不安枕,我又安能放心是万万不可也。
2,吾人用功,力除傲气,力戒自满,毋为人冷笑,乃有进步也。
曾国藩家书摘抄3,诸弟强立,同心一力,何患令名之不显何患家运之不兴学问之道无穷,而总以有恒为主。
吾每日临帖百字,看书亦须满二十页,多则不论。
平日虽极忙亦须了了本日功课,不以昨日耽搁而今日补做,不以明日有事而今日预做。
4,诸弟远隔数里之外,必须匡我之不逮,时时寄书规我之过,勿使累世积德自我一人而堕,庶几持盈保泰,得免速至颠危。
诸弟能常进箴言,则第即吾之良师益友也。
而诸弟亦宜长存敬畏,勿谓有家人做官,则遂敢于侮人;勿谓己有文学,而遂敢于恃才傲人。
常存此心,则是载福之道也。
5,不贪财,不失信,不自是。
由此三者,自然鬼服神钦,到处人皆敬重。
凡人一身,只有迁善改过四字可靠;凡人一家,只有修德读书四字可靠。
此八字者能尽一分,必有一分之庆。
不尽一分,必有一分之殃。
6,予子二十岁以来,即以做官发财为可耻,以宦囊基金遗子孙为可耻可恨。
故私心立誓,总不靠做官发财以遗后人,神明鉴临,予不食言。
将来若做外官,禄入较丰,自誓除廉俸之外不取一钱。
廉俸若日多,则周济亲戚族党这日广。
断不蓄除廉俸之外不取一钱积银钱为儿子衣食之需。
盖儿子若贤,则不靠宦囊亦能自觅衣食;儿子若不肖,则多积一钱,渠将多造一孽,后来淫佚作恶,必且大玷家声。
故立定此誓:绝不肯以做官发财,绝不肯留银钱与后人。
若禄入较丰,除堂上甘旨之外,尽以周济亲戚族党之穷者,此我之素志也。
至于兄弟之际,吾亦唯爱之以德也,不欲爱之以姑息。
教之以勤俭,劝之以习劳守朴。
爱兄弟以德也,丰衣美食,俯仰如意;爱兄弟以姑息也,使兄弟堕肢体,涨娇气,将来丧德亏行,是即我率兄弟以不孝也,吾不敢也。
曾国藩家书寄语

曾国藩家书寄语
1. 学无止境,永远保持谦卑的心态。
2. 勤奋努力,只有通过辛勤的努力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
3. 忠诚正直,始终保持对于事业和家人的忠诚和正直。
4. 明德修身,培养优秀的品德和修养。
5. 勇往直前,无畏困难,勇敢面对挑战。
6. 忍耐宽容,宽容他人的不足,学会忍耐。
7. 孝道至上,尽孝顺父母,体恤他们的辛劳。
8. 诚实守信,保持诚实的态度,恪守承诺。
9. 正直自律,对自己诚实守规矩。
10. 尽心尽力,凡事都要尽力去做。
11. 平和待人,待人接物要和和气气,不爱争执。
12. 典雅自持,从容优雅地面对各种情况。
13. 深思熟虑,遇事要深思熟虑再做决定。
14. 谦虚谨慎,不要自高自大,要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
15. 信心坚定,始终保持对自己和未来的信心。
16. 知足常乐,珍惜眼前所拥有的,不争不抢。
17. 积极向上,积极面对生活的种种困难。
18. 风雨同舟,团结合作,共同努力实现目标。
19. 锲而不舍,持之以恒地去追求梦想。
20. 正直勇敢,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坚持自己的信念。
21. 学会感恩,感激他人的帮助和支持。
22. 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对自己和他人负责。
23. 善待身边的人,关爱他人,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24. 谨言慎行,言行要谨慎,不冒冒失失。
25. 培养良好的习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
曾国藩家书语录

曾国藩家书语录1. 曾国藩在家书中说:“家勤则兴,人勤则俭,永不贫贱。
”嘿,就像那小蚂蚁,整天忙忙碌碌地搬运食物,就是一个“勤”字。
我有个邻居,一家人都特别勤快,每天早早起来打扫院子、做小生意,家里虽不富裕,但过得红红火火。
这日子啊,不就是靠自己的双手勤劳打拼出来的吗?你要是天天躺着啥也不干,那财富难道会自己跑到你口袋里?2. “凡人做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
”这就好比种树,你不能今天种桃树,明天看梨树好就改种梨树。
我一朋友,今天想学画画,画了几天觉得摄影有意思,又去捣鼓摄影,结果啥也没学好。
咱要是想做成一件事,就得像钉钉子一样,死死地钉在那,一门心思地把它干好,不然哪能有啥成果呢?3. 曾国藩讲:“多躁者必无沉毅之识,多畏者必无卓越之见。
”你看那胆小的兔子,一有风吹草动就吓得乱窜,能有啥大见识呢?我表哥就是,做事情瞻前顾后,害怕这个害怕那个,机会摆在眼前也不敢抓。
而那些有胆识的人,就像翱翔天空的雄鹰,啥都不怕,才能看到更广阔的天地,做出不凡的事儿。
4. “唯天下之至诚能胜天下之至伪,唯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
”这就像两个人比赛跑步,一个耍小聪明抄近道,一个老老实实地一步一个脚印跑。
抄近道的可能一时快,但最终能跑到终点的往往是老实跑的那个人。
我在工作中就见过,有人靠投机取巧得到一点小利益,可真正能长久发展的,都是那些踏踏实实做事的人,就像曾国藩说的,真诚和笨拙有时候才是最厉害的。
5. 他还说:“与多疑人共事,事必不成。
与好利人共事,己必受累。
”你想啊,要是你和一个整天疑神疑鬼的人一起做买卖,他总觉得你坑他,这生意能做得下去吗?我之前跟一个特爱占小便宜的人合作,他就想着自己多捞好处,结果我累得要死,还没赚到钱。
咱们找合作伙伴,就得找靠谱的,可不能找这种让人头疼的人。
7. 曾国藩提到:“人该省事,不该怕事。
人该脱俗,不可矫俗。
”比如说遇到麻烦事,你不能躲,得像个勇士一样去面对,这才叫省事。
曾国藩家书最经典名言十句

曾国藩家书最经典名言十句
1.读书不求甚解,实用为上。
2.机遇只给予有准备的头脑。
3.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4.忍耐是取胜的良药,急躁是失败的毒药。
5.积极行动永远胜过空洞的承诺。
6.做事要慎思而后行,不要懒于思索。
7.勤能补拙,一分辛苦一分才。
8.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9.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
10.成功的秘密在于坚持不懈。
11.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12.忘掉失败,继续前行,是通向成功的必经之路。
13.知识是人生的阶梯,学无止境。
14.与其叹息生活的不公平,还不如努力提升自己。
15.谁都有不如意的时候,关键在于如何再站起来。
16.拥有信念和目标,才能在迷茫时找到方向。
17.用时间换取的知识永不会白费。
18.只有努力才能改变命运,坐等是没有结果的。
19.拥有勇气和毅力,才能战胜困难,达到目标。
20.付出并不一定能得到回报,但不付出一定得不到回报。
21.做事必须有始有终,持之以恒才能成功。
曾国藩家书 经典摘录

曾国藩家书经典摘录尊敬的读者:曾国藩(1811年-1872年)是清朝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化家。
他深受道家思想和儒家文化的影响,被誉为中国近代的“治国之才”,他的家书更是传世之作,被誉为家风的典范。
以下是我为你摘录的曾国藩家书经典内容。
曾国藩家书经典摘录1. 相忍为国大丈夫应该心怀忍耐之心,忍辱负重,为国家的利益而奋斗。
只有相互忍让、相互谅解,国家才能和平稳定地发展。
2.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人处世要端正,家庭和睦和谐,国家才能治理有方,整个社会才能安定。
个人的修养是国家治理的根本。
3. 修身以达天下修炼自己的品德、修养自己的文化水平,对达到治理天下的目标有着重要作用。
只有在道德层面上做到自律,才能赢得民众的尊敬和拥护。
4. 以民为本,民生至上国家的存亡、繁荣与民生息息相关。
治理国家要以百姓为中心,关注民生问题,解决人民的困难,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5. 让幕僚和部将都成为人材治理一个国家需要大量的人才。
要培养幕僚、鼓励部将,使他们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共同担当起治理和发展国家的责任。
6. 尊重他人的才华和意见作为一位领导者,要尊重别人的才华和意见。
要善于倾听,虚心接受他人的建议,不固执己见,以达到更好的治理成效。
7. 正直廉洁,严于律己作为治理者,必须保持正直廉洁的品行。
严于律己,做到廉正自律,才能树立榜样,赢得民心。
8. 勤勉奋发,不贪图安逸治理国家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勤勉奋发不懈努力。
不能沉迷于安逸享乐,要时刻保持警觉和进取的精神。
9. 富国强兵,抵御外患国家的安全是治理者的责任所在。
要提倡军事强国的建设,保卫国土,抵御外患,确保国家的繁荣和稳定。
10. 恪守诺言,言行一致作为治理者要做到言行一致,言出必行,言行合一。
只有恪守诺言,赢得民心,才能更好地治理国家。
以上是我为你摘录的曾国藩家书经典内容,这些经典思想展现了曾国藩治国思想的精髓,对于现代社会仍然有着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希望这些摘录能够给你带来启发,并能在你的生活和事业中发挥积极的影响。
曾国藩家书金句摘抄

曾国藩家书金句摘抄1. “家勤则兴,人勤则健;能勤能俭,永不贫贱。
”- 小片段例子:我有个朋友,他家啊,那叫一个乱。
他爸妈也不咋勤快,家里整天乱糟糟的。
你再看老李家,一家人都特勤快,每天把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还种了好多菜,自给自足。
这老李啊,身体也好得很,整天精神抖擞的。
你说这是不是就像曾国藩说的“家勤则兴,人勤则健;能勤能俭,永不贫贱”?这勤劳和节俭啊,就像一对翅膀,带着家庭往好日子飞呢。
所以啊,人还是得勤快点儿,别整天懒懒散散的。
2. “轻财足以聚人,律己足以服人,量宽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
”- 小片段例子:我们公司有个小领导,特小气,奖金都舍不得多发点,员工都不愿意跟他干,这就是不懂得轻财聚人。
再看老张,对自己要求可严了,从不说一套做一套,大家都服他。
还有王哥,那人啊,心眼宽得像大海,谁犯个错他都不斤斤计较,手下的人都乐意跟着他。
上次有个紧急项目,大刘第一个冲上去干,带着大家就把活儿漂亮地干完了。
这就像曾国藩说的,轻财、律己、量宽、身先,这些做到了,身边自然就会聚起一帮人,干啥事儿都顺风顺水的,这做人的道理,简单又实在。
3. “多躁者必无沉毅之识,多畏者必无卓越之见,多欲者必无慷慨之节,多言者必无质实之心。
”- 小片段例子:我邻居小赵,一天到晚毛毛躁躁的,干啥都没个准主意,沉毅的见识根本谈不上。
那个小李啊,胆子小得很,畏畏缩缩的,能有啥卓越的见解呢?还有小孙,欲望太多了,今天想要这个,明天想要那个,一点慷慨的气节都没有。
你再看那小周,整天唠唠叨叨,话多得很,你要是跟他深交就知道,他的心就不实诚。
曾国藩这话真在理儿啊,人要是有这些毛病,确实很难成为一个有内涵、有品德的人,咱可得时刻警醒自己啊。
4. “凡人做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做这样,想那样,坐这山,望那山。
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
”- 小片段例子:我表弟就是个没恒心的人。
他想学画画,颜料买了一堆,没画几天就嫌累。
曾国藩家书家训摘抄

25、慎独则心安,主敬则身强,求仁则人悦,习劳则神钦。――曾国藩《诫子书》
26、功不独居,过不推诿!――曾国藩
27、胸襟广大,宜从“平”“淡”二字用功,凡人我之际须看得平,功名之际须看得淡,庶几胸怀日阔。――曾国藩《曾国藩家书》
28、黎明即起,醒后勿粘恋。――曾国藩
29、居高位者,以知人晓事二者为职――曾国藩
30、天下事当于大处著眼,小处下手――曾国藩《致吴竹书》
31、世间事有一半是有所激有所逼而成的。――曾国藩
32、志之所向,金石为开,谁能御之?――曾国藩
33、古来豪杰,吾家祖父教人,以“懦弱无刚”四字为大耻,故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惟数万人困于坚城之下,最易暗销锐气。弟能养数万人之刚气而久不销损,此是过人之处,更宜从此加功。――曾国藩《曾国藩家书》
46、用功譬若掘井,与其多掘数井而皆不及泉,何若老守一井,力求及泉而用之不竭乎――曾国藩
47、天道忌巧,谦退不争,不伎不求。――曾国藩
48、将来不迎,当下不杂,过往不念。――曾国藩《战天京》
49、受不得穷,立不得品,受不得屈,做不得事。――曾国藩
50、集众人之私,成天下之公。――曾国藩
3、倚天照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知。――曾国藩
4、既往不恋,当下不杂,未来不迎。――曾国藩
5、凡人做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做这样,想那样,坐这山,望那山。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曾国藩《曾国藩家书》
6、多躁者必无沉毅之识,多畏者必无卓越之见,多欲者必无慷慨之节,多言者必无质实之心,多勇者必无文学之雅。――曾国藩
20、不为圣贤,便为禽兽;不问收获,但问耕耘。――曾国藩
21、知足天地宽,贪得宇宙隘。――曾国藩《曾文正公家训》
曾国藩家书名言

曾国藩家书名言曾国藩家书名言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并使用名言吧,在议论文中,引用名言,不但体现语言的丰富,还能增强观点的说服力,使文章顿时有了亮色,起到锦上添花的效果。
名言的.类型多样,你所见过的名言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店铺帮大家整理的曾国藩家书名言,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曾国藩家书名言1第一篇君子之大过人处——修身篇1.疑心生则计较多,而出纳吝矣;私心生则好恶偏,而轻重乖矣2.天下之理,满则招损,亢则有悔3.凡人无不可为圣贤,绝不系乎读书之多寡4.无故而怨天,则天必不许;无故而尤人,则人必不服5.学作圣贤,全由自己作主,不与天命相干涉6.精神愈用则愈出,阳气愈提则愈盛7.凶德致败者约有二端:日长傲,日多言8.做人之道,大抵不外敬恕二字9.少劳而老逸犹可,少甘而老苦则难矣10.每日饭后走数千步,是养生家第一秘诀11.欲去骄字,不轻非笑人;欲去惰字,不晏起12.立身以不妄语为本13.人生唯有常是第一美德14.治心以广大二字为药,治身以不药二字为药15.好汉打脱牙和血吞16.自古圣贤豪杰、文人才士,其豁达光明大略相同17.强字须从明字做出18.君子大过人处,只在虚心而已19.成大事半是天缘半是迁就20.莫怕寒村,莫怕悭吝,莫贪大方,莫贪豪爽21.富贵功名,皆人世浮荣,唯胸次浩大,真正受用22.虚心实力勤苦谨慎八字,尽其在我而已23.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24.养生以少恼怒为本25.在自修处求强则可,在胜人处求强则不可26.俯畏人言,仰畏天命,皆从磨炼后得来27.清则易柔,惟志趣高坚,则可变柔为刚28.君子之道,以知命为第一要务29.慎独则心安,主敬则身强30.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31.有德者畏疑谤之无因,而抑然自修,则谤亦日熄第二篇学问之道无穷——勤学篇32.求业之精,别无他法,日专而已矣33.凡从师必久而后可以获益34.凡人必有师35.人苟能自立志,则圣贤豪杰,何事不可为36.学问之道无穷,而总以有恒为主37.凡人望子孙为大官,余不愿为大官38.凡人作一事,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39.读书之法,看、读、写、作40.买书不可不多,而看书不可不知所择41.尔作时文,宜先讲词藻42.心常用则活,不用则窒43.下笔造句、落笔结体,以珠圆玉润四字为主44.习大字,总以间架紧为主45.吾不望代代得富贵,但愿代代有秀才46.有气则有势,有识则有度,有情则有韵,有趣则有味47.凡事皆有极困极难之时,打得通的,便是好汉48.作文以思路宏开为必发之品第三篇求友匡己之不逮——交友篇49.师友夹持,虽懦夫亦有立志50.求友匡己,大益也;盗虚名,是大损也51.求师不专,则受益也不入:求友不专,则博爱而不亲52.君子处顺境,当以所余补人之不足53.纵人以巧诈来,我仍以浑含应之,以诚愚应之54.帮人则委屈从人,尚未必果能相合55.不轻进人,即异日不轻退人之本;不妄亲人,即异日不妄疏人之本56.天下无完全无间之人才,亦无完全无隙之交情57.凡与人交际,当求其诚信之素孚;求其协助,当量其力量所能为58.于有才无德者,当不没其长,而稍远其人59.以方寸为严师,左右近习之人,畏清议60.独享大名为折福之道,与人分名即受福之道61.君子贵于自知,不必随众口附和第四篇家道之所以可久——治家篇62.兄弟和,虽穷氓小户必兴;兄弟不和,虽世家宦族必败63.凡大员之家,无半宇涉公诞,乃为得体64.兄弟之间,一言欺诈,终不可久65.孝友之家,可绵延十代八代66.半耕半读,以守先人之旧,慎无存半点官气67.凡一家之中,勤敬二字能守得几分,未有不兴68.仕宦之家,不蓄积银钱69.祸福由天主之,善恶由人主之70.勤者生动之气,俭者收敛之气71.治家八字:书、蔬、鱼、猪、早、扫、考、宝72.保养之法,在慎饮食节嗜欲,不在多服药73.凡畏人,不敢妄议论者,谦谨者也;凡好讥评人短者,骄傲者也74.三致祥:孝、勤、恕75.盛时常作衰时想,上场当念下场时76.凡事非气不举,非刚不济77.商人断不肯甘言于前,刻薄于后78.家门太盛,有福不可享尽79.凡家道所以可久者,恃长远之家规,恃大众之维持80.惟柔以制刚狠之气,惟诚以化顽梗之民81.国之强,必须多得贤臣工:家之强,必须多出贤子弟82.贫家儿女愈看得贱愈易长大,富户儿女愈看得娇愈难成器第五篇处位则可高可卑——为政篇83.名者,造物所珍重爱惜,不轻以予人者84.古之成大事者,规模远大与综理密微,缺一不可85.根好株好而后枝叶有所托;柱好梁好而后椽瓦有所丽86.治军总须脚踏实地,克勤小物,乃可日起而有功87.人生适意之时,不可多得88.行事则不激不随,处位则可高可卑89.有操守而无官气,多条理而少大言90.好名当好有实之名,无实则被人讥议,求荣反辱91.说话不中事理、不担斤两者,其下必不服92.用兵之道,全军为上,保城池次之93.权位所在,一言之是非,即他人之荣辱予夺系焉94.凡办大事,以识为主,以才为辅95.积劳之人,非成名之人,成名之人,非享福之人96.用人不率冗,存心不自满97.天下事无所为而成者极少98.患不能达,不患不能立;患不稳适,不患不峥嵘99.居官若名清而实不清,尤为造物所怒100.吏治不分皂白,使贤者寒心,不肖者无忌惮曾国藩家书名言21、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做这样想那样,坐这山望那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曾国藩传》经典摘录曾国藩是位杰出的理论家,他一生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重要的一点,与他的理论水平是分不开的。
我们在读他留下来的文字时,发觉了很有意思的一点,那就是他使用一些数字表述,将深奥的理论寓于浅显的告白中,富含哲理,提炼归纳非常经典,即使时至今日仍不失其参考借鉴价值。
随便举一例,他说:“君子有三乐:读书声出金石,飘飘意远,一乐也;宏奖人材,诱人日进,二乐也;勤劳而后憩息,三乐也。
”我们评析一下,这段话粗看文采飞扬,再看哲味悠然,细思让人莞尔。
不是吗?人生的乐事或许我们从来没弄清过,他老夫子弄清了,乃此三乐也。
曾国藩使用数字将这样的箴言表达出来,内容非常之多。
他在咸丰九年十一月初二日的日记中说道:日来,每思吾身,能于十“三”字者用功,尚不失晚年进境。
十“三”字者,谓三经、三史、三子、三集、三实、三忌、三薄、三知、三乐、三寡也。
他于同治四年正月初二日的日记后留了一个附记也写了一段这样的话:三忌三薄三知三乐三不三经三史三子三集三实八本八常八德八败八国八源八理八文八考八书以上这些“三”和“八”条目其实就是他自己对这些格言警句的归总,他时时以这些文字来反省和约束自己,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完善自我教育和人格修养,这些,不但,让他成就了不朽的事业,也给后世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我们研究曾国藩,不能脱离“古为今用”的思想,要吸收他优秀的东西,有选择地继承传统文化中的精华。
让每个人去把洋洋数千万字的《曾国藩全集》读完,可能不大可能,但要记住他这些极具经典性的数字箴言,却是很容易的。
读着这些箴言,弄懂了他的内涵,我们对曾氏也就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更重要的一点,他这些数字箴言,一直到现在,我们尚可资利用。
他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现在,我们就从修身、治家、为政治事、相人、艺文、求学、养生等方面来分析学习一下他的数字箴言。
修身曾国藩的修身类箴言是很多的,人们称他为“理学大师”,被公认为是中国传统文化最后一位集大成者,他的修身哲学具有中国儒家的典型特点,从下面这些修身的数字箴言中就可以看出来,读透他。
四课:慎独、主敬、求仁、习劳曾国藩所列的以上四课可以说是他一生的核心思想,也可以说是中国儒家学派的核心思想,他一生念念不忘此四课,直到他临死前,犹将此四课剖析,不厌其烦的向两个儿子讲解:慎独则心安;主敬则身强;求仁则人悦;习劳则神钦。
“慎独”就是指一个人独处,也就是在没有人管束的情况尚能严格要求自己。
这是儒家修身的最高境界。
曾国藩说:“故能慎独,则内省不疚,可以对天地质鬼神,断无行有不慊于心则馁之时。
人无一内愧之事,则天君泰然,此心常快足宽平,是人生第一自强之道,第一寻乐之方,守身之先务也。
”他还为此题专门写过一篇著名的文章《君子慎独论》,大家不妨找来一读,可以说,他是在进行着灵魂深处的革命。
“主敬”一条讲的是一个人的精神状态的问题,一个人的精神状态是好还是坏,直接决定了他事业的成败与否。
所以他十分看重这个问题,为此,他作了专题阐述:“内而专静纯一,外而整齐严肃,敬之工夫也;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敬之气象也;修己以安百姓,笃恭而天下平,敬之效验也。
”他最后还说:“若人无众寡,事无大小,一一恭敬,不敢懈慢,则身体之强健,又何疑乎?”他明白地告诉世人,“主敬”不但能使身体强健,而且能使天下太平,或许,这一条,就是“以身作则”最恰当的解释。
“求仁”一词在儒家极为重要,曾国藩说:“孔门教人,莫大于求仁,而其最切者,莫要于欲立立人、欲达达人数语。
立者自立不惧,如富人百物有余,人假外求;达者四达不悖,如贵人登高一呼,群山四应。
人孰不欲己立己达,若能推以立人达人,则与物同春矣。
”实际上,求仁就是要对人有爱心,你去关心别人,帮助别人,别人也会关心你,帮助你,这就是曾国藩欲立立人,欲达达人一语的意思。
你打算关心自己,那么,先去关心别人吧,你打算使自己有一番成就,建一番事业,那么,先让别人也有一番成就,建一番事业吧。
这是中华传统文化中一种很崇高的思想。
“习劳”一语与上面提到过的勤劳而后憩息有着同样的内涵,都是说人应该以劳动来换取社会的认同,抨击不劳而获,他说:“若农夫织妇终岁勤动,以成数石之粟数尺之布,而富贵之家终岁逸乐,不营一业,而食必珍羞,衣必锦绣,酣豢高眠,一呼百诺,此天下最不平之事,鬼神所不许也,其能久乎?”我们小时候就读过宋时张俞那首绝句:昨夜入城市,归来泪满巾。
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诗人用血泪控诉了不平等的社会。
曾国藩的这段话和这首诗有着相同的意义,他的“习劳”思想不仅仅是抨击那些不劳而获的“寄生虫”和社会渣滓,而且将劳动作为一个必修的课程永遗子孙,告诫他们不管处在什么位置,不管富裕到何种程度,都必需身体力行的去参加劳动,更不得鄙视劳动,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这种思想值得我们永远弘扬。
天道三恶:天道恶巧,天道恶盈,天道恶贰。
曾国藩认为,天道有以上三恶。
其实这三恶,讲的是为人处世的三个道理,借老天爷之名公布出来。
巧,是指投机取巧,一个人应该塌塌实实地去做好每一件事,一步一个脚印,不要去奢望有任何投机的行为;盈,是满的意思,曾国藩多次提及“花未全开月未圆”,人不能自满,也不能追求完美,到那种花未全开月未圆的境界即行,因为,完美这一点很难达到,再说,也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让人为一个没有的标准而去拼命,毫无意义,所以曾国藩主张“求阙”,他的书房名亦命名为“求阙斋”,仔细想来,世间并无纯粹的完美,存心求阙,当然自我感觉就会好了;贰,是猜忌,不忠诚,无恒心的意思。
我们和人相处,如果不能心心相印,而去猜忌,背叛别人,肯定不会有好结果的。
我们做一件事,如果不能尽心尽力,坚持到底,结果自然会半途而废,不能成功。
为人之道四知:知命、知礼、知言、知仁。
曾国藩这个为人之道四知,前面三个是出自于《论语》最后一章,然后他加了一条:知仁。
这一点,在他的日记里也阐明了。
知命,就是懂得命运,这是告诉人要识时务,面对现实,要了解与顺应客观事物发展规律而不应与之违背,明确人生的道义与职责;知礼,就是懂得礼法,维护社会秩序,然后才能立足于社会;知言,就是如果不懂得分析辨别别人的言论,就无法认识了解他人;知仁,曾国藩自己解释了:仁者,恕也。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恕道也。
立者足以自立也,达者四达不悖,远近信之,人心归之。
孔子所云“己所不欲,勿施诸人”,孟子所云“取人为善,与人为善”皆恕也、仁也。
知此,则识大量大;不知此,则识小量小。
故吾于三知之外,更加“知仁”。
他这种仁爱思想表现在立人达人,前面已经阐述过了。
凉德三端:闻人有恶德败行,听之娓娓不倦,妒功而忌名,幸灾而乐祸,此凉德之一端也;人受命于天,臣受命于君,子受命于父,而或不能受命,居卑思尊,日夜自谋置其身于高明之地,譬诸金跃冶而以镆邪干将自命,此凉德之二端也;胸苞清浊,口不藏否者,圣哲之用心也,强分黑白、遇事激扬者,文士轻薄之习、优伶风切之态也,而吾辈不察而效之,动辄区别善恶,品第高下,使优者未必加劝,而劣者几无以自处,此凉德之三端也。
这段话见于曾国藩咸丰九年九月廿日的日记。
凉德,就是薄德的意思,拿现在的常用语来说,就是缺德,做不应该做的事。
他告诫自己,这三件事不要去做;一是知道了别人的坏事,听得津津有味,然后幸灾乐祸,而人家有好事,就去妒忌人家。
二是不能安分守己,不懂尊卑长幼,时时妄自尊大,自命不凡。
三是口无遮拦,轻薄浮躁,遇到事情就冲动不已,乱加指点,使人无法下台。
曾国藩的这些话使人很有沉稳之感。
虽学究气也很浓,但让现在某些人去读读,也还有用。
课心课身六法:敬、恕、诚、静、勤、润以上六法,在曾国藩的日记中无数次提到,这是他修身养性的一种重要手段,他讲:德成,以谨言慎行为要,而敬、恕、诚、静、勤、润六者,缺一不可。
敬,是庄敬,恕,是宽恕、仁厚之意,诚,是诚信,静,是心静,无私心杂念之意,勤,是勤劳,润,无确切解释,似为圆通之意。
在讲了德成之后,阐述以上六法,另外还有学成和艺成,学成以三经、三史、三子、三集烂熟为要,这里所列的“三”,也就是四书五经中那些经史子集,古代读书人的必修之课。
艺成,以多作多写为要,而亦须能树人、能立法,这里说的是技艺方面,要有所成就,要多作多写,而且还要能培养人,能定出法度标准。
八德:勤、俭、刚、明、忠、恕、谦、浑以上八德,也是曾国藩无数次提及的。
并且这“八德”还经历了他无数次的修改,才最后定型。
他在同治元年十二月卅日的日记中说:此后,当于“勤、俭、谨、信”四字之外,加以“忍”字、“浑”字,痛自箴砭,以求益炳烛之明,作补牢……,到了同治二年四月廿九日,他又写道:写沅弟密信,畅论“勤、俭、志、谦、明、强”六字。
在同治三年四月廿一日,开始以“八德”自勉了:前以八德自勉,曰:勤、俭、刚、明、孝、信、谦、浑。
近日,于勤字不能实践,于“谦、浑”二字尤觉相违,悚愧无已。
“勤、俭、刚、明”四字皆求诸己之事;“孝、信、谦、浑”四字皆施诸人之事。
孝以施于上,信以施于同列,谦以施于下,浑则无往不宜。
大约与人忿争,不可自求万全处;白人是非,不可过于武断,此浑字之最切于实用者耳。
从此之后,他多次以此“八德”谕示纪泽纪鸿。
此外,在修身方面,这类型的数字箴言,还有同治元年九月十四日他在日记中记到:欲求养气,不外“自反而缩,行慊于心”两句;欲求行慊于心,不外“清、慎、勤”三字。
因将此三字多缀数语,为之疏解。
“清”字曰:名利两淡,寡欲清心,一介不苟,鬼伏神钦;“慎”字曰:战战兢兢,死而后已,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勤”字曰:手眼俱到,心力交瘁,困知勉行,夜以继日。
此十二语者,吾当守之终身,遇大忧患、大拂逆之时,庶几免于尤悔耳。
以上内容,也是曾国藩修身之要语,辑录于此,供参考。
治家当前,出现了一股曾国藩热,曾国藩的相关书籍摆满了各个书架,但是,最热的还是曾国藩的家书家训,他的治家思想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这绝非靠炒作得来的结果,我们读一下他这些治家箴言就明白了。
八本:读书以训诂为本,诗文以声调为本,事亲以得欢心为本,养生以少恼怒为本,立身以不妄语为本,居家以不宴起为本,居官以不要钱为本,行军以不扰民为本。
提到曾国藩治家的格言,到过曾国藩故居谁都知道,最有名的当为“八本堂”上之八本了。
曾国藩说:思凡事皆有至浅至要之道,不可须臾离者,因欲名其堂曰“八本堂”。
这立身处世的“八本”现在尚悬挂在富厚堂的厅上,警示着后来的人们。
读书以训诂为本,训诂,是一种专门学问,研究字词的来源、演变,考据它的本义与延伸意义,在这里,我想,不能简单地认为读书就是要去从事训诂学,而是指读书一定要认真,弄清来龙去脉,不要不懂装懂。
这才是读书之“本”。
诗文以声调为本,声调是指声调铿锵,我们写诗作文,先不论它的思想价值如何,第一个要求必需语句通顺,读来朗朗上口,音韵气势上给人以一种美的感觉,让人容易接受,便于背诵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