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混凝土路面抗滑性能及防滑措施

沥青混凝土路面抗滑性能及防滑措施
沥青混凝土路面抗滑性能及防滑措施

沥青混凝土路面抗滑性能及防滑措施

面是用碎石或砾石、砂、矿粉和沥青经人工合理选择级配组成而专门拌制的混合料,将其摊铺后,经碾压成型而成为高级路面。这种路面具有较高的强度,平整度和稳定性。

随着公路建设事业的发展,交通量随之迅速增长,同时公路运输速度增长更快。因此在现代高速行车的条件下,不仅对路面的平整度提出了较高要求,同时对路面的粗糙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用以保证高速行驶车辆的舒适性和安全性。从今后道路发展的前景看,路面的抗滑性能必将成为评定路面质量重要指标之一,那么影响沥青混凝土路面抗滑性能的因素都有那些呢?本文将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一是矿料对沥青混凝土路面抗滑性能的影响。

在沥青混凝土中,沥青与矿料之间的交互作用是物理化学过程,总结多年工作实践及查阅有关资料证明,碱性矿料与沥青具有较好的粘合作用,沥青在矿料表面能够产生化学组分的重新排列,形成结构沥青,结构沥青在夏季高温状态下具有较稳定的性质,不易溢出混凝土路面表面。

沥青混凝土中矿质集料的粗度,形状和表面粗糙度对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抗滑性能有较明显的影响,具有较显著的面和棱角,各尺寸相差不大,均匀,近似正方体以及具有明显细微突出的粗糙表面的矿质集料,经碾压后能相互嵌挤锁结形成较粗糙的混凝土路面。

矿质集料的硬度、耐磨性对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抗滑性能的影响更为

显著,硬度较低,耐磨性较差的矿料虽然在路面施工初期也可形成较粗糙的表面,但经行车碾压和磨耗作用,原来粗糙的表面很快就会被磨光,路面的抗滑性能将急剧下降,将不能保证行车安全。

二是沥青用量对沥青混凝土路面抗滑性能的影响。

沥青用量对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抗滑性能影响是非常敏感的。

沥青在沥青混凝土中起粘合作用,沥青用量过大,沥青除在混凝土中形成结构沥青外还将有自由沥青存在,自由沥青在夏季高温状态下较不稳定,会溢出路面表面,形成路面沥青膜;另外在高温时的重交通情况下,由于沥青高温强度较低,也会使路面表面矿料向下层压入,而使沥青挤出表面,形成沥青膜,混凝土路面的沥青膜抗滑性能极差。

三是沥青与矿粉的数量比对沥青混凝土抗滑性能的影响。

矿粉的表面积比沥青混凝土中其它较粗矿物颗粒面积要大很多,可占全部集料总面积的70%%-95%%。矿粉颗粒吸附大部分沥青,沥青在矿粉表面产生化学组分的重新排列,在矿粉表面形成一层扩散溶化膜,在此膜中的沥青称结构沥青,结构沥青具有较高的黏度,如果矿物颗粒间接触是由结构沥青膜联结,可形成成熟稳定性较高的沥青混凝土,因此在温差较大的地区,选用黏度较低的沥青拌制混凝土时,为保证在夏季高温时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抑制沥青溢出表面,正确的选用沥青与矿粉的数量比是十分必要的。

四是沥青混凝土路面的防滑措施。

笔者认为,可采取的防滑措施有如下几项。

首先是采用沥青混凝路面倒结构。即下面层采用细粒密实结构,上

面层采用粗粒式结构。

其次,面层采用磨光值不同矿料掺配,可获得长期微观粗糙表面。

第三,对已形成沥青膜的光滑路面,可采用适当粒径的碎石(经筛选,粒径均匀,强度较高的)在温度较高时铺撒在路面,用压路机强行压入。

第四,经长期行车碾压及磨耗而形成的光滑路面,可采用孵化沥青稀浆封层进行技术处理。另外橡胶粉未在沥青混凝土中的应用也能显著地提高路面的抗滑性。

第五,修筑硬路肩,可防止泥土带入路面,有利用于保持路面的清洁和粗糙度,为对路面抗滑极为有利。

沥青混凝土路面抗滑性能的影响因素及检测方法

沥青混凝土路面抗滑性能的影响因素及检测方法 引言 随着公路事业的发展,道路的行车速度有了很大提高,与此同时,交通事故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路面的抗滑能力直接影响高速行驶车辆的安全性,因此公路建设部门和养护管理部门越来越重视路面的抗滑性能,并将其作为高等级公路交、竣工验收及养护质量检查评定中的一项重要指标。 路面抗滑性能是指车辆轮胎受到制动时沿表面滑移所产生的力,是保证公路行车安全及维护必要的允许行车速度的一项重要指标,同时该指标也是路面设计、筑路材料、施工工艺、养护等各项技术水平的综合反映。 1 影响沥青混凝土抗滑性能的因素 一般来说,影响沥青混凝土路面抗滑性能的因素主要有两大方面:一个是路面的外在因素,另一个是路面的内在因素。 1.1 外在因素 ○1.路面潮湿程度 当路表面处于潮湿、积水状态时,摩擦系数会减小很多。因此在公路交通事故中,雨天发生的事故所占比例很高。雨水在路表面积聚,形成水膜,车速越快,轮胎与水膜接触区的水越来不及排出,使轮胎与路面不能充分接触,因此路面抗滑能力大幅度下降。 ○2路面的污染 当路面有杂物,如矿物质的尘埃、路面的油渍、轮胎磨损产生的橡胶粉末等时,也会降低路面的抗滑能力。经测试,受污染路面的摩擦系数会降低5~20%。 1.2 内在因素 ○1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沥青的用量 沥青用量对沥青混凝土路面抗滑性能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沥青在沥青混凝土中起粘合作用,沥青用量过大,除在混凝土中形成结构沥青外,还将有自由沥青存在,自由沥青在夏季高温状态下较不稳定,会溢出路面表面,形成路面沥青膜,俗称“泛油”。泛油的沥青路面被车辆碾压后形成高低不平的形状,造成雨水排不出去,路面抗滑性能大大下降,极易导致交通事故;另外在高温时的重交通情况下,由于沥青高温强度较低,会使路面表面矿料被压入下层,而使沥青被

性能测试方案讲解

1.引言 说明测试方案中所涉及内容的简单介绍,包含:编写目的,项目背景、参考文档,以及预期的读者等。 1.1.编写目的 本文档描述××系统性能测试的范围、方法、资源、进度,该文档的目的主要有: 1.明确测试目的范围。 2.明确测试范围和目标。 3.明确测试环境需求,包括:测试需要的软、硬件环境以及测试人力需求。 4.确定测试方案,测试的方法和步骤。 5.确定测试需要输出的结果和结果表现形式。 6.分析测试的风险,寻找规避办法。 1.2.项目简介 简要描述与测试项目相关的一些背景资料,如被测系统简介,项目上线计划等。 1.3.参考文档 说明文档编写过程参考引用的资料信息。 2.测试目的、范围与目标 2.1.测试目的

根据项目总体计划明确项目测试目的。常见的测试目的如下(依据项目的实际情况修改。 本次性能测试的主要目的在于: ?测试已完成系统的综合性能表现,检验交易或系统的处理能力是否满足 系统运行的性能要求; ?发现交易中存在的性能瓶颈,并对性能瓶颈进行修改; ?模拟发生概率较高的单点故障,对系统得可靠性进行验证; ?验证系统的生产环境运行参数设置是否合理,或确定该参数; ?获得不同备选方案的性能表现,为方案选择提供性能数据支持。 2.2.测试功能范围 说明本项目需要进行测试的待测系统功能范围,列出被测对象的测试重要性及优先级等,提供一份简要列表。对于交易类功能要细化到每一个交易码;对于页面类功能要细化到每一个发起页面。下面表格供参考,非强制使用。 如果测试目的为方案验证,需要文字列出需要验证的方案项。 明确列出说明本次测试需要关注的测试指标的定义及范围,不需要关注的测试指标也应列出。下面的内容供参考。 本次性能测试需要获得的性能指标如下所列:

沥青路面抗滑性能的分析

沥青路面抗滑性能的分析

沥青路面抗滑性能的分析 论文关键词:沥青路面抗滑性能措施 论文摘要:分析影响路面抗滑性能的主要因素,提出提高路面抗滑性能的措施。 目前,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高等级、重交通道路越来越多,对其要求也越来越高,而高等级公路的特点是通过能力大,支行速度快,客观上要求其行车安全舒适。由于大的通过能力加剧了对路面的磨耗作用,使路面的抗滑能力降低,而高速行车又要求路面有较高的抗滑能力来保证行车安全。我国干线公路沥青路面的抗滑性能较差,摆值小于45的路段占75%,小于40的占53%,因此雨天行车交通事故比较多。据报道,广东207国道某200米长路段,1987年春的雨季中,有一天发生交通事故9起,创我国单位长度

路段内的交通事故之最。江苏淮扬二级公路高邮县某段500米长路段内,在1987年6月13日二个雨天,发生交通事故11起,列1人,伤数人,直接经济损失达10万元以上,触目惊心的交通事故,给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极大的威胁,当然,交通事故的发生是与人、车路、环境密切相关的,但与路面抗滑性能也是有密切关系的。 1、影响路面抗滑性能的主要因素 路面抗滑能力的大小用路面表面摩擦系数F(通常以摆式仪测定)来评价。而面层石料的性质、颗粒级配、路面潮湿程度、滑流性污染、沥青性质与用量又决定了摩擦系数的大小。 1.1路面石料的性质 1.1.1石料的磨光值(SPV)路面面层的微观构造是指面层石料表面的粗糙度,用石料的磨光值表示。它是决定轮胎

与路面之间湿摩擦力水平的决定因素,它反映了石料抵抗被磨光能力的大小。磨光值越高的石料,在轮胎的长期作用下,越能长时间保持其粗糙的微观构造,路面的抗滑能力也就越好。前面提到的高邮路段,面层石料为石灰岩,磨光值为33,路面摩擦系数为27-33,均达不到规范要求。所以,选用磨光值大的石料铺筑沥青面层是提高路面抗滑性能的主要措施之一。 1.1.2石料的磨耗值和压碎值石料的磨耗值是评价石料抵抗磨擦、撞击剪切等综合作用的性能指标。石料的压碎值是评价石料抵抗压碎性能的指标。路面石料长期经受轮胎的摩擦、冲击、碾压等综合作用,要维持较高水平的抗滑能力,必须要求石料的轮胎作用下,不至于磨损太大、压碎太多。因此,规范要求面层石料为石灰岩,经钻孔发现路面上层6-12mm为沥青和石屑的混和物,无粗滑料,这就是石料被磨耗的结果。 1.2颗粒级配路面面层的宏观构造指面层表面石料间的孔隙,即构造深度。而级配则是形成构造深度的关键,构造深度越大,则抗滑能力越强。集料的级配还影响着集料的裸露程度、尺寸大小、相互间距,而它们又影响着路面摩擦系数的大小。

渗透测试方案

渗透测试方案

四川品胜安全性渗透测试 测 试 方 案 成都国信安信息产业基地有限公司 二〇一五年十二月

目录 目录 (1) 1.引言 (3) 1.1.项目概述 (3) 2.测试概述 (3) 2.1.测试简介 (3) 2.2.测试依据 (3) 2.3.测试思路 (4) 2.3.1.工作思路 4 2.3.2.管理和技术要求 4 2.4.人员及设备计划 (5) 2.4.1.人员分配 5 2.4.2.测试设备 5 3.测试范围 (6) 4.测试内容 (9) 5.测试方法 (11) 5.1.渗透测试原理 (11) 5.2.渗透测试的流程 (11) 5.3.渗透测试的风险规避 (12) 5.4.渗透测试的收益 (13) 5.5.渗透测试工具介绍 (13) 6.我公司渗透测试优势 (15) 6.1.专业化团队优势 (15) 6.2.深入化的测试需求分析 (15) 6.3.规范化的渗透测试流程 (15) 6.4.全面化的渗透测试内容 (15)

7.后期服务 (17)

1. 引言 1.1. 项目概述 四川品胜品牌管理有限公司,是广东品胜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依托遍布全国的5000家加盟专卖店,四川品牌管理有限公司打造了线上线下结合的O2O购物平台——“品胜?当日达”,建立了“线上线下同价”、“千城当日达”、“向日葵随身服务”三大服务体系,为消费者带来便捷的O2O购物体验。 2011年,品胜在成都温江科技工业园建立起国内首座终端客户体验馆,以人性化的互动设计让消费者亲身感受移动电源、数码配件与生活的智能互联,为追求高品质产品性能的用户带来便捷、现代化的操作体验。 伴随业务的发展,原有的网站、系统、APP等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功能更新和系统投产,同时,系统安全要求越来越高,可能受到的恶意攻击包括:信息篡改与重放、信息销毁、信息欺诈与抵赖、非授权访问、网络间谍、“黑客”入侵、病毒传播、特洛伊木马、蠕虫程序、逻辑炸弹、APT攻击等。这些攻击完全能造成信息系统瘫痪、重要信息流失。 2. 测试概述 2.1. 测试简介 本次测试内容为渗透测试。 渗透测试:是为了证明网络防御按照预期计划正常运行而提供的一种机制。 2.2. 测试依据 ※G B/T 25000.51-2010《软件工程软件产品质量要与评价(SQuaRE) 商业现货(COTS)软件产品的质量要求和测试细则》 ※G B/T 16260-2006《软件工程产品质量》

频性能测试性能测试方法

关于关于用电信息采集微功率无线通信单元用电信息采集微功率无线通信单元用电信息采集微功率无线通信单元射 射频性能性能测试测试测试方法方法方法的说明 的说明本文档参照了Q/GDW 1374.3《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技术规范第3部分:通信单元技术规范》、Q/GDW 1376.2《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通信协议第2部分:集中器本地通信模块接口协议》、DL/6452007《多功能电能表通信协议》、Q/GDW11016-2013《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通信协议第4部分:基于微功率无线通信的数据传输协议》,进一步明确了微功率无线通信单元的射频测试流程,稳定精确地完成发射性能测试(发射功率、数传频偏、杂散辐射),接收性能测试(接收灵敏度、可接受中心频率偏移),指导相关产品的设计、开发和测试工作。1.样品类型 微功率无线通信主节点:一型集中器本地通信单元;微功率无线通信从节点:一型采集器通信单元、二型采集器、三相电能表通信单元、单相电能表通信单元。2.测试要求 1)发射性能测试中,各送检通信单元在正常的工作模式下,其串口应能接收下文所示的命令帧并正确返回确认帧,进而空口持续稳定发送码流; 2)接收性能测试中,各送检通信单元在正常的工作模

式下,其空口应能接收下文所示的空中测试指令报文,并能将空中报文的数据载荷域通过串口发给上位机。 3)发射性能测试中,空口输出的M4码流不需要做白化,但需添加物理层帧分隔符0x98,0xF3; 4)串口波特率应自适应,一型集中器本地通信单元默认为9600bit/s,一型采集器通信单元、二型采集器、三相智能电能表通信单元、单相智能电能表通信单元默认为2400bit/s;3.发射性能测试3.13.1..测试测试流程 流程微功率无线通信单元发射性能测试流程为:1)通信单元上电; 2)通信单元关联表地址(一型集中器本地通信单元及二型采集器无此步骤); 3)上位机通过串口向通信单元发送命令帧;4)通信单元通过串口向上位机回复确认帧;5)通信单元空口在规定时间、规定频点连续发送规定码流; 6)使用无线通信综合测试仪进行发射功率测试;7)使用无线通信综合测试仪进行杂散辐射测试;8)使用无线通信综合测试仪进行数传频偏测试。3.23.2.帧格式 .帧格式

渗透测试方案讲解

四川品胜安全性渗透测试 测 试 方 案 成都国信安信息产业基地有限公司 二〇一五年十二月

目录 目录 (1) 1. 引言 (2) 1.1. 项目概述 (2) 2. 测试概述 (2) 2.1. 测试简介 (2) 2.2. 测试依据 (2) 2.3. 测试思路 (3) 2.3.1. 工作思路 (3) 2.3.2. 管理和技术要求 (3) 2.4. 人员及设备计划 (4) 2.4.1. 人员分配 (4) 2.4.2. 测试设备 (4) 3. 测试范围 (5) 4. 测试内容 (8) 5. 测试方法 (10) 5.1. 渗透测试原理 (10) 5.2. 渗透测试的流程 (10) 5.3. 渗透测试的风险规避 (11) 5.4. 渗透测试的收益 (12) 5.5. 渗透测试工具介绍 (12) 6. 我公司渗透测试优势 (14) 6.1. 专业化团队优势 (14) 6.2. 深入化的测试需求分析 (14) 6.3. 规范化的渗透测试流程 (14) 6.4. 全面化的渗透测试内容 (14) 7. 后期服务 (16)

1. 引言 1.1. 项目概述 四川品胜品牌管理有限公司,是广东品胜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依托遍布全国的5000家加盟专卖店,四川品牌管理有限公司打造了线上线下结合的O2O购物平台——“品胜?当日达”,建立了“线上线下同价”、“千城当日达”、“向日葵随身服务”三大服务体系,为消费者带来便捷的O2O购物体验。 2011年,品胜在成都温江科技工业园建立起国内首座终端客户体验馆,以人性化的互动设计让消费者亲身感受移动电源、数码配件与生活的智能互联,为追求高品质产品性能的用户带来便捷、现代化的操作体验。 伴随业务的发展,原有的网站、系统、APP等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功能更新和系统投产,同时,系统安全要求越来越高,可能受到的恶意攻击包括:信息篡改与重放、信息销毁、信息欺诈与抵赖、非授权访问、网络间谍、“黑客”入侵、病毒传播、特洛伊木马、蠕虫程序、逻辑炸弹、APT攻击等。这些攻击完全能造成信息系统瘫痪、重要信息流失。 2. 测试概述 2.1. 测试简介 本次测试内容为渗透测试。 渗透测试:是为了证明网络防御按照预期计划正常运行而提供的一种机制。 2.2. 测试依据 ※GB/T 25000.51-2010《软件工程软件产品质量要与评价(SQuaRE) 商业现货(COTS)软件产品的质量要求和测试细则》 ※GB/T 16260-2006《软件工程产品质量》

综合性能检测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示范文本

综合性能检测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示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综合性能检测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示范文 本 使用指引:此操作规程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1 、严格遵守学院制定实训“十要”、“十不准”规 章制度。 2 、操作人员应详细阅读有关资料,对各种使用的设 备应掌握操作方法,熟悉工作原理,测试中,谨慎、认 真、小心,防止误操作损坏设备。 3 、实训前,听从老师讲解及演示,熟悉项目内容范 围,爱护设备仪器,保证完好无损。 4 、检测时,集中精力操作,严守规程,仔细观察仪 表变化,发生异常,立即停机切断电源,待排除故障后再 进行操作。 5 、发动机或车辆在指导教师启动检测时,人身不可

靠近旋转运动部位,注意“油、水、电、气”防止泄漏。 6 、停机后,发动机要关闭点火开关,各种设备要切断电源。 请在此位置输入品牌名/标语/slogan Please Enter The Brand Name / Slogan / Slogan In This Position, Such As Foonsion

沥青路面抗滑性能的分析

沥青路面抗滑性能的分析 沥青路面抗滑性能的分析论文关键词:沥青路面抗滑性能措施 论文摘要:分析影响路面抗滑性能的主要因素,提出提高路面抗滑性能的措施。 目前,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高等级、重交通道路越来越多,对其要求也越来越高,而高等级公路的特点是通过能力大,

支行速度快,客观上要求其行车安全舒适。由于大的通过能力加剧了对路面的磨耗作用,使路面的抗滑能力降低,而高速行车又要求路面有较高的抗滑能力来保证行车安全。我国干线公路沥青路面的抗滑性能较差,摆值小于45 的路段占75 %,小于40 的占 53 %,因此雨天行车交通事故比较多。据报道,广东207 国道某200 米长路段,1987 年春的雨季中,有一天发生交通事故9 起,创我国单位长度 路段内的交通事故之最。江苏淮扬二级公路高邮县某段500 米长路段内,在1987 年6 月13 日二个雨天,发生交通事故11 起,列1 人,伤数人,直接经济损失达10 万元以上,触目惊心的交通事故,给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极大的威胁,当然,交通事故的发生是与人、车路、环境密切相关的,但与路面抗滑性能也是有密切关系的。 1、影响路面抗滑性能的主要因素 路面抗滑能力的大小用路面表面摩擦系数 F (通常以摆 式仪测定)来评价。而面层石料的性质、颗粒级配、路面潮湿程度、

滑流性污染、沥青性质与用量又决定了摩擦系数的大小。 1.1路面石料的性质 1.1.1石料的磨光值 (SPV )路面面层的微观构造是指面层石料表面的粗糙度,用石料的磨光值表示。它是决定轮胎 与路面之间湿摩擦力水平的决定因素,它反映了石料抵抗被磨光能力的大小。磨光值越高的石料,在轮胎的长期作用下,越能长时间保持其粗糙的微观构造,路面的抗滑能力也就越好。前面提到的高邮路段,面层石料为石灰岩,磨光值为33 ,路面摩擦系数为27 -33 ,均达不到规范要求。所以,选用磨光值大的石料铺筑沥青面层是提高路面抗滑性能的主要措施之一。 1.1.2石料的磨耗值和压碎值石料的磨耗值是评价石料抵抗磨擦、撞击剪切等综合作用的性能指标。石料的压碎值是评价石料抵抗压碎性能的指标。路面石料长期经受轮胎的摩擦、冲击、碾压等综合作用,要维持较高水平的抗滑能力,必须要求石料的轮胎作用下,不至于磨损太大、压碎太多。因此,规范要求面层石料为石灰岩,经钻孔发现路面上层6 -12mm 为沥青和石屑的混和物,无粗滑料,这就是石料被磨耗的结果。 1.2颗粒级配路面面层的宏观构造指面层表面石料间的孔隙,

低渗透岩心渗透率测试方法总结

低渗岩心渗透率的测试方法:1、稳态法2、脉冲衰减法3、周期振荡法 一、稳态法测量渗透率 1、测试原理 根据达西定律Q / S=-k△P/ηL 式中;Q 为流量(m3/s);S 为样品横截面积(m2);L为样品长度(m);η为流体黏滞系数(Pa·s);k 为渗透率(m2);ΔP 为样品上、下游的压力差(Pa)。在岩样的上、下游端施加稳定的压力差ΔP,通过测量流经样品的流量Q 得到渗透率,或者保持恒定的流量Q 而测量上、下游端的压力差ΔP 而得到渗透率。 2、适用条件 达西定律定压法测渗透率适用的条件之一是测试介质在岩石孔隙中的渗流需达到稳定状态,对于中高渗岩样来说$达到稳定状态所需时间较短,因而测试时间较短但是对于低渗岩样达西实验装置提供的较小压差达到平衡状态时间长伴随长时间平衡过程带来的是环境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增大 3、实验装备 1)定压法 石油工业所熟知的达西实验原理即是采用的定压法 室内常用定压法测渗透率装置简图 2)定流量法 定流量法是通过提供稳定流量监测岩样两端压力变化因为高精度压力监测比流量计量更准确因而测量也更精确 定流量法测试渗透率装置简图 4、优缺点 此法对于渗透率大于10×10?3μm2中高渗透率的储层岩石,测试结果较为准确,但是若为了保证精度,对设备装置的要求就很高,并且在测量时需要很长的流速

稳定时间。 二、脉冲衰减法 1、测试原理及装置图解 与常规稳态法渗透率测试原理不同,脉冲衰减法是基于一维非稳态渗流理论,通过测试岩样一维非稳态渗流过程中孔隙压力随时间的衰减数据,并结合相应的数学模型,对渗流方程的精确解答和合适的误差控制简化,就可以获得测试岩样的脉冲渗透率计算模型和方法。 1)瞬态压力脉冲法: 瞬态压力脉冲法最早在测量花岗岩渗透系数时提出其原理并给出其近似解在测试样两端各有一个封闭的容器,测试时待上下容器和岩样内部压力平衡后,给上端容器一个压力脉冲。然后上部容器压力将慢慢降低,下部容器压力慢慢增加,监测两端压力随时间变化情况,直至容器内达到新的压力平衡状态。 瞬态压力脉冲法原理图 通过上下游压力衰减曲线可求得测试样渗透率。W F Brace给出了计算渗透率的近似解析解: Δp(t) P i =e?θt(1) θ=kA μw C w L (1 V u +1 V d )(2) 式中Δp(t)——岩样两端压差实测值;P i——初始脉冲压力;θ——衰减曲线斜率;V u、V d——上下游容积体积 瞬态压力脉冲法在非稳态下测量渗透率,较传统稳态法所需测试时间大大缩短,而且高精度的压力计量要比传统流体计量更准确,因而测试结果也更精确。目前此方法已广泛应用于致密低渗岩样的测量实验中。但是W F Brace 在测量花岗岩渗透率求解过程中是假定岩样孔隙度为零,这在计算致密孔岩样时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在计算页岩等孔隙度相对不能忽略的岩样时其误差较大,后继研究者在求解方法上做了很多研究,提出了精确的解析解和图解法。A I Dicker等详细讨论了上下端容器体积对测量过程的影响,S C Jones提出的渗透率测量装置下限达到0.01μd目前基于此原理制备的PDP-200已有商业制品出售,在测量如页岩气等超低渗储层岩心方面效果较好。

路面抗滑性能试验(DOC)

§ 8-1 手工铺砂法测定路面构造深度试验 一、目的与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测定沥青路面及水泥混凝土路面表面构造深度,用以评定路面表面的宏观粗糙度,路面表面的排水性能及抗滑性能。 二、仪具与材料 本试验需要下列仪具与材料: 1 、人工铺砂仪:由圆筒、推平板组成。 (1 )量砂筒:形状尺寸如图8-1 所示,一端是封闭的。容积为25 ± 0.15mL ,可通过称量砂筒中水的质量以确定其容积V ,并调整其高度,使其容积符合规定要求,带一专门的刮尺将筒口砂刮平。 (2 )推平板:形状尺寸如图8-2 所示,推平板应为木制或铝制,直径50mm ,底面粘一层厚1.5mm 的橡胶片,上面有一圆柱把手。 (3 )刮平尺:可用30cm 钢板尺代替。 2 、量砂:足够数量的干燥洁净的匀质砂,粒径0.15~ 0.3mm 。 3 、量尺:钢板尺、钢卷尺,或采用按式(8 -1 )将直径换算成构造深度作为刻度单位的专用的构造深度尺。 4 、其它:装砂容器(小铲)、扫帚或毛刷、挡风板等。 8-1 量砂筒(单位:㎜)图8-2 推平板(单位:㎜)

三、方法与步骤 1 、准备工作 (1 )量砂准备:取洁净的细砂晾干、过筛,取粒径为0.15~ 0.3mm 的砂置于适当的容器中备用。量砂只能在路面上使用一次,不宜重复使用。回收砂必须干燥、过筛处理后方可使用。 (2 )按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随机选点的方法,对测试路段进行随机取样选点,决定测点所在横断面位置。测点应选在行车道的轮迹带上,距路面边缘不应小于1m 。 2 、试验步骤 (1) 用扫帚或毛刷子将测点附近的路面清扫干净,面积不小于30cm × 30cm 。 (2) 用小铲将砂沿筒向圆筒中注满砂,手提圆筒上方,在硬质路表面上轻轻叩打 3 次,使砂密实,补足砂面用钢尺一次刮平。 注:不可直接用量砂筒装砂,以免影响量砂密度的均匀性。 (3) 将砂倒在路面上,用底面粘有橡胶片的推平板,由里向外重复做摊铺运动,稍稍用力将砂细心地尽可能的向外摊开,使砂填入凹凸不平的路表面的空隙中,尽可能将砂摊成圆形,并不得在表面上留有浮动余砂。注意摊铺时不可用力过大或向外推挤。 (4) 用钢板尺测量所构成圆的两个垂直方向的直径,取其平均值,准确至5mm 。 (5) 按以上方法,同一处平行测定不少于3 次,3 个测点均位于轮迹带上,测点间距3~ 5m 。该处的测定位置以中间测点的位置表示。 四、计算 1 、路面表面构造深度测定结果按(8 — 1 )计算:

防水性能检测标准和方法

防水性能检测标准和方法 1.通防水性能测试标准 纺织品防水性能检测也称抗水性检测,主要分为抗水渗透性(静水压)检测、表面拒水性(喷淋)检测和淋雨测试,国内外常用的检测方法见下表1: 表1 国内外主要检测标准 检测项目标准号标准名称 淋雨GB/T 14577-1993 织物拒水性测定邦迪斯门淋雨法 ISO 9865-1991 纺织品邦迪斯门淋雨试验法测定织物拒水性AATCC 35-2000 防水测试:雨水试验 JIS L1092-1998 6.3 纺织品抗水性检测邦迪斯门法 表面拒水性(喷淋)GB/T 4745-1997 纺织织物表面抗湿性测定沾水试验ISO 4920-1981 测定织物表面抗湿性(喷淋试验)AATCC 22-2001 拒水性:喷淋试验 JIS L1092-1998 6.1 纺织品抗水性能检测喷淋法 抗渗水(静水压)GB/T 4744-1997 纺织织物抗渗水性测定:静水压试验ISO 811-1981 纺织织物抗渗水性的测定:静水压试验AATCC 127-2003 耐水性:液体静压测试 JIS L1092-1998 6.1 纺织品抗水性能检测静水压法 上表中的国家标准和日本JIS方法体系的技术方法基本上等效采用ISO,而AATCC方法检测方法与ISO 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AATCC的静水压检测只要求至少有3个样品,而喷淋检测的评级采用打分制且可评中间级别;而淋雨检测使用不同的淋雨仪且只衡量吸水纸的质量变化。 2.防水性能测试方法 2.1静水压(ISO 811-1981)

2.1.1 应用范围及原理 静水压检测适用于测定紧密织物(如帆布、油布、帐篷布及防雨服装布等)水渗透时的压力,理论上纺织品的静水压(P)可以用以下公式求得: P=?2γL cosθρgr 式中: γL——水的表面能; θ ——微孔内壁与水的接触角; r ——微孔半径; g ——重力加速度。 由公式可见,当90°<θ<180°时,θ越大,织物表面能越低,微孔的半径(r)越小,静水压(P)越高。而静水压的检测结果在样品和试验液体一定的条件下,与水温、测试面积和水压上升速率有关。试验结果表明,织物的静水压性能中大约有52%是由织物表面孔径决定的,有44%是由织物表面能决定的,有4%是由其他因素决定的。故防水级别要求高的织物在织物的表面必须有微小而均匀的孔和非常低的表面能。 2.1.2 试验仪器 耐静水压测试仪,如图1。 图1 耐静水压测试仪

路面抗滑性能检测

路面抗滑性能检测 一、概述 通常抗滑性能被看作是路面性能的表面特性,并用轮胎与路面间的磨阻系数来表示。表面特性包括路表面微观构造(通常用石料磨光值PSV表示)和宏观构造(用构造深度表示)。影响抗滑性能的因素有路面表面特性、路面潮湿程度和行车速度。 抗滑性能测试方法有:构造深度测试法(手工铺砂法、电动铺砂法、激光构造深度一法)、摆式仪法、横向力系数测试法等。 路面抗滑性能测试方法比较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规定:在设计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的沥青路面面层时,应选用抗滑、耐磨石料,其石料磨光值应大于42。沥青路面面层抗滑性能指标有: ①磨阻系数。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宜在竣工后第一个夏季采用摩擦系数测定车,以 50±1km/h的车速测定横向力系数SFC。 ②路面宏观构造深度。在路面竣工后第一个夏季用铺砂法或激光构造深度仪测定。 ③一般于第一个夏季测定沥青面层横向力系数或摆值、路面宏观构造深度。 沥青路面抗滑性能标准 水泥混凝土路面抗滑标准用构造深度表示:高速、一级公路,构造深度TD为不小于0.7mm

且不大于1.1mm ;其他公路:TD 为不小于0.5mm 且不大于1.0mm 。 二、路面构造深度检测 1、 手工铺砂法 路面的宏观构造深度是指一定面积的路表面凹凸不平的开口空隙的平均深度。它是影响抗滑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方法适用于测定沥青路面及水泥混凝土路面表面构造深度,用以评定路面的宏观粗糙度,路面表面的排水性能及抗滑性能。构造深度的检测频率按每200m 一处。 1) 仪具与材料 人工铺砂仪:由量砂筒、推平板组成。 量砂:足够数量的干燥洁净的匀质砂,粒径0.15~0.3mm 。 量尺:构造深度尺或钢尺。 其他:小铲、扫帚、毛刷、挡风板等。 2) 方法与步骤 准备工作: 量砂准备:洁净的细砂晾干、过筛,取0.15~0.3mm 的砂置于适当的容器中备用。 确定测点:对测试路段按随机取样选点的方法,决定测点所在横断面位置。测点应选在行车道的轮迹带上,距路面边缘不应小于1m 。 测试步骤: ① 用扫帚将测点附近的路面清扫干净,面积不少于30c m ×30cm 。 ② 用小铲装砂,沿筒向圆筒内注满砂,手提圆筒上方,在硬质路面上轻轻叩打3次,使砂 密实,补足砂面,用钢尺一次刮平。不可直接用量筒装砂。 ③ 将砂倒在路面,用推平板由里向外重复做摊铺运动。稍稍用力将砂细心地尽可能向外摊 开,使砂填入凹凸不平的路表面空隙中。尽可能将砂摊成圆形,并不得在表面留有浮动的余砂。注意摊铺时不可用力过大或向外推挤。 ④ 路面表面构造深度测定点结果计算式: 2 231831 4/1000D D V TD == π 式中:V ——砂的体积,25m 2 ; D ——摊平砂的平均直径,mm 。 用钢板尺测量圆的两个垂直方向的直径,取其平均值,准确至5mm 。 TD 值也可以直接用构造深度尺读出。 ⑤ 同一处平行测定不少于3次,3个测点均位于轮迹带上,测点间距3~5m 。该处的测定 位置以中间测点的位置表示。 一般来说,手工铺砂法误差较大。原因如:装砂的方法无标准;摊平板无标准;更主要的是砂摊开到多大程度为止,无明确规定,故各人掌握不一样。 2、 激光构造深度仪法 激光构造深度仪是智能化仪器,它适用于测定沥青路面干燥表面的构造深度,用以评价路面抗滑及排水能力,测试温度不低于0℃。 1) 检测器具 激光构造深度仪。在手推车上装有光电测试设备、打印机以及仪器操作装置。 其他 2) 准备工作 3) 试验步骤

WEB性能测试方法

性能测试用例主要分为预期目标用户测试,用户并发测试,疲劳强度与大数据量测试,网络性能测试,服务器性能测试五大部分,具体编写测试用例时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裁减,在项目应用中遵守低成本,策略为中心,裁减,完善模型,具体化等原则; 一、WEB 全面性能测试模型 Web 性能测试模型提出的主要依据是:一种类型的性能测试可以在某些条件下转化成为另外一种类型的性能测试,这些类型的性能测试的实施是有着相似之处的; 1. 预期指标的性能测试 系统在需求分析和设计阶段都会提出一些性能指标,完成这些指标的相关的测试是性能测试的首要工作之一,这些指标主要诸于“系统可以支持并发用户200个;”系统响应时间不得超过2 0秒等,对这种预先承诺的性能要求,需要首先进行测试验证; 2. 独立业务性能测试 独立业务实际是指一些核心业务模块对应的业务,这些模块通常具有功能比较复杂,使用比较频繁,属于核心业务等特点。 用户并发测试是核心业务模块的重点测试内容,并发的主要内容是指模拟一定数量的用户同时使用某一核心的相同或者不同的功能,并且持续一段时间。对相同的功能进行并发测试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在同一时刻进行完全一样的操作。另外一类是在同一时刻使用完全一样的功能。 3. 组合业务性能测试 通常不会所有的用户只使用一个或者几个核心业务模块,一个应用系统的每个功能模块都可能被使用到;所以WEB性能测试既要模拟多用户的相同操作,又要模拟多用户的不同操作;组合业务性能测试是最接近用户实际使用情况的测试,也是性能测试的核心内容。通常按照用户的实际使用人数比例来模拟各个模版的组合并发情况;组合性能测试是最能反映用户使用情况的测试往往和服务器性能测试结合起来,在通过工具模拟用户操作的同时,还通过测试工具的监控功能采集服务器的计数器信息进而全面分析系统瓶颈。 用户并发测试是组合业务性能测试的核心内容。组合并发的突出特点是根据用户使用系统的情况分成不同的用户组进行并发,每组的用户比例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匹配; 4. 疲劳强度性能测试 疲劳强度测试是指在系统稳定运行的情况下,以一定的负载压力来长时间运行系统的测试,其主要目的是确定系统长时间处理较大业务量时的性能,通过疲劳强度测试基本可以判定系统运行一段时间后是否稳定; 5. 大数据量性能测试 一种是针对某些系统存储,传输,统计查询等业务进行大数据量时的性能测试,主要针对某些特殊的核心业务或者日常比较常用的组合业务的测试; 第二种是极限状态下的数据测试,主要是指系统数据量达到一定程度时,通过性能测试来评估系统的响应情况,测试的对象也是某些核心业务或者常用的组合业务。 第三种大数据量测试结合了前面两种的测试,两种测试同时运行产生较大数据量的系统性能测试; 大数据量测试通常在投产环境下进行,并独立出来和疲劳强度测试放在一起,在整个性能测试的后期进行;大数据量的测试可以理解为特定条件下的核心业务或者组合业务测试; 6. 网络性能测试 主要是为了准确展示带宽,延迟,负载和端口的变化是如何影响用户的响应时间的,在实际的软件项目中 主要是测试应用系统的用户数目与网络带宽的关系。网络测试的任务通常由系统集成人员完成; 7. 服务器(操作系统,WEB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性能测试

谈沥青路面抗滑性能的分析

谈沥青路面抗滑性能的分析 分析影响路面抗滑性能的主要因素,提出提高路面抗滑性能的措施。 标签:沥青路面抗滑性能措施 目前,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高等级、重交通道路越来越多,对其要求也越來越高,而高等级公路的特点是通过能力大,支行速度快,客观上要求其行车安全舒适。由于大的通过能力加剧了对路面的磨耗作用,使路面的抗滑能力降低,而高速行车又要求路面有较高的抗滑能力来保证行车安全。我国干线公路沥青路面的抗滑性能较差,摆值小于45的路段占75%,小于40的占53%,因此雨天行车交通事故比较多。据报道,广东207国道某200米长路段,1987年春的雨季中,有一天发生交通事故9起,创我国单位长度路段内的交通事故之最。江苏淮扬二级公路高邮县某段500米长路段内,在1987年6月13日二个雨天,发生交通事故11起,死1人,伤数人,直接经济损失达10万元以上,触目惊心的交通事故,给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极大的威胁,当然,交通事故的发生是与人、车路、环境密切相关的,但与路面抗滑性能也是有密切关系的。 1、影响路面抗滑性能的主要因素路面抗滑能力的大小用路面表面摩擦系数F(通常以摆式仪测定)来评价。而面层石料的性质、颗粒级配、路面潮湿程度、滑流性污染、沥青性质与用量又决定了摩擦系数的大小。 1.1路面石料的性质 1.1.1石料的磨光值(SPV)路面面层的微观构造是指面层石料表面的粗糙度,用石料的磨光值表示。它是决定轮胎与路面之间湿摩擦力水平的决定因素,它反映了石料抵抗被磨光能力的大小。磨光值越高的石料,在轮胎的长期作用下,越能长时间保持其粗糙的微观构造,路面的抗滑能力也就越好。前面提到的高邮路段,面层石料为石灰岩,磨光值为33,路面摩擦系数为27~33,均达不到规范要求。所以,选用磨光值大的石料铺筑沥青面层是提高路面抗滑性能的主要措施之一。 1.1.2石料的磨耗值和压碎值石料的磨耗值是评价石料抵抗磨擦、撞击剪切等综合作用的性能指标。石料的压碎值是评价石料抵抗压碎性能的指标。路面石料长期经受轮胎的摩擦、冲击、碾压等综合作用,要维持较高水平的抗滑能力,必须要求石料的轮胎作用下,不至于磨损太大、压碎太多。因此,规范要求面层石料为石灰岩,经钻孔发现路面上层6~12mm为沥青和石屑的混合物,无粗滑料,这就是石料被磨耗的结果。 1.2颗粒级配路面面层的宏观构造指面层表面石料间的孔隙,即构造深度。而级配则是形成构造深度的关键,构造深度越大,则抗滑能力越强。集料的级配还影响着集料的口露程度、尺寸大小、相互间距,而它们又影响着路面摩擦系数的大小。

多层复合塑料管材氧气渗透性能测试方法(标准状态:现行)

I C S83.140.30 G3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 B/T34437 2017 多层复合塑料管材氧气 渗透性能测试方法 T e s tm e t h o do f t h e o x y g e n p e r m e a b i l i t y o f t h em u l t i l a y e r c o m p o s i t e p l a s t i c s p i p e (I S O17455:2005,P l a s t i c s p i p i n g s y s t e m s M u l t i l a y e r p i p e s D e t e r m i n a t i o no f t h e o x y g e n p e r m e a b i l i t y o f t h eb a r r i e r p i p e,MO D) 2017-10-14发布2018-05-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前言 本标准按照G B/T1.1 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三 本标准使用重新起草法修改采用I S O17455:2005‘塑料管材系统复合管材阻隔管材氧气渗透性能测试“三 本标准与I S O17455:2005的技术差异及其原因如下: 增加了试验压力为0.2M P a,以统一试验条件; 增加了图1中的检测开始时间(t1)和检测结束时间(t2),使图1与计算公式更好的对应; 修改了式(3),增加了参数C O X,t1,C O X,t2及其解释; 修改了图2中的符号,?60o2,f i n用S f表示,?6=00o2,i n i t用S i表示,?60o2,a b s用ΔS表示,在式(7)和 式(10)中做相应替换,以便使用者容易理解; 增加了第10章c)试验条件中的温度和压力要求,以明确试验报告中的试验条件三 本标准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删除了试验装置校准及测试准备章节,将相关内容移至试验步骤章节中; 增加了附录B(资料性附录) 试验装置原理示意图 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三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三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三 本标准由全国塑料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 A C/T C48)归口三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化学建筑材料测试中心(材料测试部)二浙江伟星新型建材股份有限公司二中国航空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二爱康企业集团(上海)有限公司二可乐丽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二日丰企业集团有限公司二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燕山分公司树脂应用研究所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玉娥二武志军二李大治二赵洁二邱强二周斌二金季靖二陈宏愿三

沥青路面抗滑性能的测试方法及评价指标

沥青路面抗滑性能的测试方法及评价指标 摘要: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使用状况直接决定着路面的养护决策,在规范已有的评价指标的基础上建立了车辙的评价指标及指标建议值,提出了在高温多雨地区路面综合评价指数PQI模型各指标权重的建议值,并采用决策树模型建立了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养护决策模型。 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后,在交通荷载和自然因素的相互作用下,其路面使用性能有逐年下降的趋势,当这种趋势达到一定的程度时将出现各种病害。对高速公路管理部门而言,不单是要对局部出现病害的部位进行及时维修,更重要的是如何根据路面的使用性能下降的趋势有针对性地采取经济合理的养护策略。本文就此进行初步的探讨。 1沥青混凝土路面使用性能评价 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养护决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沥青混凝土路面使用性能的合理评价。对于沥青混凝土路面使用性能,主要从路面的破损状况、结构承载力、行驶质量、抗滑性能以及车辙状况等方面进行评价。 1.1路面破损状况评价 通过路面破损状况的调查全面掌握沥青混凝土路面出现的病害情况,同时进行量化。路面破损状况采用路面综合破损率DR进行评价,以路面状况指数PCI为评价指标,即: PCI一100—15×DR^0.412 对DR可按照《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技术规范》(JTJ 073.2—2001)的相关要求进行调查计算。一般说来,P CI越大表明路面的路况越好。 1.2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承载力评价 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承载力是指路面达到预定的损害状况之前,还能承受行车荷载的作用次数或还能使用的年数。对沥青混凝土路面承载力通常用弯沉来评价,以路面强度指数(SSI)来作为评价指标,即: SSI=ld/lD 式中:SSI为路面强度指数;ld为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弯沉值,O.1 mm;lD为检测路段代表弯沉值,0.1 mm。 检测沥青混凝土路面弯沉的主要仪器有贝克曼梁、自动弯沉仪和落锤式弯沉仪(FWD)。对高速公路弯沉的检测宜使用FWD,因为FWD能较好地模拟行车荷载的作用,而且能够快速、安全、准确地采集所需的数据。1.3行驶质量评价 对路面而言,行驶质量是用纵向的平整度来评价的,其评价指标为行驶质量指数(RQI),即: RQI=11.5—0.75×IRI 式中:RQI为行驶质量指数;IRI为国际平整度指数,m/km。 对路面平整度进行检测的主要仪器有3 m直尺、连续式平整度仪、车载颠簸累积仪和激光平整度测试仪。对于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平整度的检测宜采用测试精度高、测试速度快的激光平整度测试仪。 1.4抗滑性能评价 路面的抗滑能力直接影响高速行驶车辆的安全性,为了保证路面在湿润状态下也能提供足够的摩阻力,必须对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抗滑性能进行检测。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抗滑性能主要取决于路表面的宏观构造和微观构造。常用的测试方法有摆式仪法、SCRIM摩擦系数测定车法以及测试构造深度的灌砂法。评价指标主要有横向力系数SFC、摆式仪摆值BPN和构造深度TD。为了保证检测数据的精度、检 测过程的安全以及减少对交通的干扰,对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抗滑性能宜采用以SFC为主、TD为辅的评

实验1路面平整度的检测方法 (1)

实验1 路面平整度的检测方法:3米直尺法实验2 压实度试验检测方法(环刀法) 实验目的1掌握环刀法现场测定土的含水量,2掌握测定现场路基土密度的方法 实验目的1用于测定新建道路的路基、路面各层表面的平整度,以评定其的施工质量; 2 用于测定既有道路的路面平整度(主要是车辙),为路面维修提供依据; 3掌握用3m直尺测路面平整度的方法; 3掌握原始数据处理方法; 4 学会分析平整度检测误差来源的系统思维方法,为提高测量可信度奠定基础; 实验原理: 3m直尺测定法有单尺测定最大间隙及等距离(1.5m)连续测定两种。两种方法测定的路面平整度有较好的相关关系。 实验难点: 1测点的选择 实验过程备注器 材 (1)3m直尺(2)塞尺 实验流程一、讲解实验的理论,操作方法和数据处理方法。 重点讲解平整度检测误差来源的系统思维方法、用3m直尺测路面平整度的步骤,掌握结果处理方法 方法:1结合实验理论教学 2动手操作示范 二、准备工作 1在测试路段路面上选择测试地点 注意:1当为施工过程中质量检测需要时,测试地点根据需要确定,可以单杆检测; 2当为路基、路面工程质量检查验收或进行路况评定需要时,应首尾相接连续测量10尺。 3对旧路面已形成车辙的路面,应取车辙中间位置为测定位置,用粉笔在路面上作好标记。 三、实验步骤 1 在施工过程中检测时,按根据需要确定的方向,将3m直尺摆在测试地点的路面上。 2 目测3m直尺底面与路面之间的间隙情况,确定间隙为最大的位置。 3 用有高度标线的塞尺塞进间隙处,量记最大间隙的高度,精确至0.2mm。 4 施工结束后检测时,按现行《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 071-98)的规定,每1处连续检测10尺,按上述步骤测记10个最大间隙。 四、结果处理 1计算: 单杆检测路面的平整度计算,以3m直尺与路面的最大间隙为测定结果。连续测定10尺时,判断每个测定值是否合格,根据要求计算合格百分率,并计算10个最大间隙的平均值。 合格率=(合格尺数/总测尺数)×100% 2单杆检测的结果应随时记录测试位置及检测结果。连续测定10尺时,应报告平均值、不合格尺数、合格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