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海报的视觉形式分析

合集下载

从电影海报看艺术设计的视觉效果

从电影海报看艺术设计的视觉效果

从电影海报看艺术设计的视觉效果从电影海报看艺术设计的视觉效果海报的别名也称之为招贴,是我们常见的一种广告媒介,是一项古老的广告形式,在广告艺术的发展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伴随着电子科学技术的发展,广告的种类和数量上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并且在科技手段上也是更新换代,互联网、电视和电子成了广告宣传的主要途径。

虽然海报进行宣传已经不再是广告的主要途径,但是海报独特的宣传效果也是其他广告媒介无法取代的。

一幅成功的海报在宣传的时候不仅可以传递出有效的信息,同时也可以带给观众视觉上的盛宴和灵魂上的巨大震撼,散发着巨大的艺术魅力。

独具匠心的创意、深刻的艺术透视力和鲜明的视觉效果都是现代海报进行设计的主要重点所在。

没有其他任何一种广告媒介可以像海报这样可以把丰富的思想内容通过一张纸表现出来,并通过形形色色的表现形式出现在公共场合中,在远距离内快速吸引观众的视觉注意力,并在最短的时间内传递出有效的信息内容。

这一点正印证了著名艺术设计家田中一光先生(日本)说的那样:海报因为设计一目了然,能够瞬间吸引观众的眼球,留下深刻的印象,传递出有效的信息,并且海报的运输也很简捷便利,海报可以在任何地方没有其他机器辅助的情况下出现在广大观众的面前。

海报简单地说就是一张装满了信息的明信片,如果是作为国际上国家之间进行信息沟通的海报,那么在设计上更是别出心裁,饱含情感,优秀的海报作品还可以走出国门,沟通中西方的情感,起到净化人心灵的作用。

一、关于电影海报设计的概述电影海报是影视进行宣传的重要途径和有效载体,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除了同样具有普通海报那样的使用功能和审美价值以外,电影海报还具备自身的视觉震撼效果和自身特点,这其中就包含了海报中所蕴涵的电影历史和文化,直到现在,收藏海报仍旧是一项热门的收藏之一。

电影海报中的别出心裁的设计、华丽精美的印刷、形形色色的明星人物、别开生面的画面都有很大的收藏价值。

独具匠心的创意、深刻的表现力和震撼的视觉效果构成了电影海报的三大主要视觉因素。

电影海报设计要点

电影海报设计要点

海报是一种信息传递艺术,是一种大众化的宣传工具。

海报设计必须有相当的号召力与艺术感染力,要调动形象、色彩、构图、形式感等因素形成强烈的视觉效果;那么如何设计一张具有感染力的海报,使到观看的人能够直接接触最重要的信息?这些东西都是我们在创作中所碰到的问题。

所以我们在本文中将介绍一些最基本的方法。

一致原则我们要面对这样的事实:设计海报就象设计其它任何图象艺术一样,很容易造成混乱。

摄影师?所拍的东西未能令人如意。

文案人员?他们不到最后一秒都不能定稿。

市场营销人员?他们每两分钟就改变一次主意。

在设计过程中,设计师必须对整个流程有一个清晰的顺序并逐一落实。

海报设计必须从一开始就要保持一致,包括大标题、资料的选用、相片及标志。

如果没有统一,海报将会变得混乱不堪难以卒读。

所有的设计元素必须以适当的方式组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我们如何能设计出一幅“一致性”的作品?让我们举出几个原则:关联原则要让作品具有一致性,第一个原则是采用关联原则,也可以称作分组。

关联性是基于这样一个自然原则:物以类聚。

如果我们在一个页面里看到各个组成部分被井井有条地放在一起时,我们就会试着去理解他们。

我们总认为他们就是一组的——并不理会实际上这些不同部分是否真的相似或关联。

这有点象“牵连犯罪”的原理。

海报设计师可以有多种途径实现这个关联原则。

首先,对人物、物品及文字分组能够提高信息的传达效果。

可以想象很多广告牌的广告,都是由一张消费者的照片、产品图片及广告词组成的。

对人物类型(小孩?老人?操劳过度的父母?)的选择无可避免地与产品产生关联。

如果人物相片处理得好,那就象是消费者象在说“我总是使用Bleacho 牌漂白水”,而不是一句硬绑绑的广告语第二,各个部分放在一起比单独松散的结构能够产生更强的冲击力。

当有几个物品是非常相似的(比如,几款不同的手表连环相扣放在一起),那观众的眼睛就能很自然地从一只手表移到另一只手表上。

这些物品就组成一个视觉单元,能够给观众一个单独的信息而不是一种间接的信息。

电影海报字体赏析

电影海报字体赏析

电影海报中的字体设计赏析海报‎又称招贴或宣传画,是一种平面形‎式的宣传广告。

具有画面大、内容‎广泛、艺术表现力丰富、视觉冲击‎力强的特点,多用于电影、戏剧、‎比赛、文艺演出等活动。

电影海‎报是海报的分支,作为电影艺术的‎宣传品,往往浓缩了一部电影的精‎华,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与艺术审‎美,具有很强的观赏性,能让观众‎得到除了电影本身以外的另一种‎平面艺术的享受。

一幅优秀的电影‎海报,往往具有很高的设计水准,‎对图形、文字、色彩等设计元素运‎用相得益彰,提升视觉表现力的同‎时又具备独特的艺术魅力。

在电‎影海报设计中,除了对画面、色彩‎的表现之外,以电影名称为主体的‎字体设计也是其中非常重要的部分‎。

它是传达电影信息的重要载体,‎经过艺术化设计以后,可使文字‎形象变得情境化、视觉化,强化了‎语言效果,对提升海报设计品质和‎视觉表现力发挥了极大作用。

优秀‎电影海报的字体设计,对我们在‎品牌设计或页面设计时面对字体的‎处理,有着很好借鉴与参考意义。

‎下面就针对电影海报中的字体设计‎进行探讨,分析优秀的字体设计如‎何在海报设计中扮演重要角色。

‎既然是关于字体设计,那么就得‎从文字的历史说起。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文字种类很多,汉字‎是其中应用最广泛的,也是中国的‎官方文字。

汉字,亦称中文字、‎中国字,是汉字文化圈广泛使用的‎一种文字。

目前的汉字体系分为繁‎体字和简体字,前者用于台湾、香‎港、澳门和北美的华人圈中,后者‎用于中国大陆和新加坡以及东南‎亚的华人社区。

汉字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文字之一,汉字的演变经‎历了几千年的漫长历程,经历了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草书、行书、宋体等阶段。

下‎图展示的就是汉字的演变历史。

‎商朝时刻写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称为“甲骨文”。

甲骨文‎是目前我们发现的最早的比较成熟‎的文字,我们今天的汉字就是从甲‎骨文演变而来。

而后来出现的金‎文指浇铸或刻凿在青铜器上的铭文‎。

形式美法则案例分析

形式美法则案例分析

形式美法则案例分析形式美是指在艺术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形式上的美感,它是通过艺术家对艺术形式的处理和运用来实现的。

在设计领域,形式美是设计作品所表现出来的视觉美感,是通过设计元素的组合、排列和运用来实现的。

形式美的实现需要遵循一定的法则和原则,下面我们通过几个案例来分析形式美的实现。

首先,我们来看一个海报设计的案例。

这是一张宣传电影的海报,设计师通过巧妙地运用对比的形式美法则,使得整个海报显得更加吸引人。

海报的背景采用了黑色和白色的对比,文字和图片采用了鲜明的对比色,整体呈现出强烈的视觉效果。

同时,设计师还运用了重复和对称的形式美法则,使得海报的布局更加整齐和美观。

这样的设计不仅突出了电影的主题,还吸引了观众的注意力,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

接下来,我们看一个网页设计的案例。

这是一个电商网站的首页设计,设计师在布局上运用了平衡和比例的形式美法则。

整个页面分为几个区块,每个区块的大小和位置都经过精心的设计和调整,使得整个页面看起来既不杂乱,又不单调。

同时,设计师还通过色彩和图形的运用,营造出了丰富多彩的视觉效果,吸引了用户的注意力。

这样的设计不仅提升了用户的体验,还增强了网站的品牌形象,对于提升销售效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最后,我们来看一个包装设计的案例。

这是一款化妆品的包装设计,设计师在形式美的运用上非常出色。

包装盒的外观采用了简洁大方的设计风格,通过线条和色彩的组合,展现出了产品的高端大气。

同时,设计师还通过形状和材质的选择,使得包装盒在手感上也非常出色,让消费者在购买时产生愉悦的感觉。

这样的包装设计不仅提升了产品的附加值,还增强了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感,对于产品的销售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通过以上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形式美在设计领域的重要性。

设计师在实践中需要灵活运用形式美的法则和原则,不断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和设计水平,为用户和客户创造更加优秀的设计作品。

形式美不仅是设计作品的外在美感,更是设计师对于艺术形式的深刻理解和创造性运用。

电影海报设计视觉艺术的魅力

电影海报设计视觉艺术的魅力

电影海报设计视觉艺术的魅力众所周知,电影海报是电影宣传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不仅仅是简单的宣传物料,更是一门视觉艺术,具有独特的魅力。

在当今纷繁复杂的电影市场中,一张吸引人眼球的电影海报往往能为电影增添不少看点。

让我们一起探究电影海报设计背后的视觉艺术魅力所在。

艺术元素的融合电影海报设计往往会融合各种艺术元素,如色彩、构图、字体、形象等,巧妙地传达电影的主题和氛围。

色彩在设计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不同颜色的搭配能够直接影响人的情绪,从而引起观众的兴趣。

构图的布局也至关重要,通过画面的排列组合,能够引导人们的视线,形成视觉上的冲击力。

字体的选择更是关乎到整体风格的统一与个性的展现,恰到好处的字体设计能够让海报更具视觉吸引力。

形象则是海报设计中的灵魂所在,一个鲜明的形象往往能让人记忆深刻,从而产生购买或观影的欲望。

艺术表达的故事性每一部电影都有其独特的故事性,而一张出色的电影海报也能够通过视觉艺术的表达,将电影故事精髓呈现在观众眼前。

通过设计师的巧妙构思,一张电影海报能够简洁地传达电影的核心情节、主要角色以及所要营造的氛围,让人一眼就能感受到电影所要传达的情感和主题。

这种故事性的表达方式能够引发观众的好奇心和共鸣,让他们在瞬间完成对电影的理解,从而激发看电影的欲望。

艺术设计的创新性随着时代的进步和观众审美的不断更新,电影海报设计也在不断迭代和创新。

创意设计、手绘风格、抽象艺术等不同风格的尝试都让电影海报的设计呈现出更加多元和丰富的形态。

设计师们在追求创新的也在不断挑战传统的设计界限,打破常规,让观众眼前一亮。

这种创新性的设计不仅让电影海报更具吸引力,也为整个电影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电影海报设计作为电影宣传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其视觉艺术的魅力不言而喻。

通过艺术元素的融合、故事性的表达和设计的创新性,一张精美的电影海报能够吸引观众的眼球,激发他们对电影的兴趣和热情,成为电影营销中的一大Trojan。

在未来的电影市场竞争中,优秀的电影海报设计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为电影产业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

浅析电影海报的视觉形象设计

浅析电影海报的视觉形象设计

浅析电影海报的视觉形象设计提要:电影海报是帮助宣传电影文化和促销电影产业的重要手段。

随着电影和艺术的发展,电影海报的风格越来越多样化,越来越精致。

将电影中的元素凝结成精华,经过一系列巧妙的艺术表现,每一张海报都是一场华丽的视觉盛宴。

关键词:观赏性;传达信息;特征鲜明;审美元素一、电影海报的起源与发展“电影的史前史和它的历史一样长。

”这是《大英百科全书》电影历史部分的第一句话。

在1895年12月28日,法国卢米埃兄弟在巴黎的一间餐厅里向35位观众放映了《火车到站》等短片,当时那张题为《卢米埃电影》的海报可能是世界上第一张电影海报。

而历史上被承认的第一所电影放映厅(室内且配有座位)叫做“放映机厅”(Vitascope Hall),于1896年6月26日在路易斯安那州的新奥尔良开始营业,它有400个座席,当时放映的一般都是比较短的风光片。

虽然条件非常简陋,但这毕竟是电影商业化的开始。

电影海报很快也就应运而生了。

一种用油漆在木板上注明放映信息的形式还只能算做是海报的雏形,由于广告员要把中间用绳子连接的两块广告板挂在身上,这看起来非常像夹着肉饼的三明治,所以它也有了一个非常有趣的名字——“三明治板”。

这种笨重的形式很快就被时代淘汰掉了,法国招贴画家朱尔斯·查尔特(Jules Cheret)率先把新艺术风格引入到商业招贴画之中,创造了应用于电影商业的新艺术形式,促进了真正现代意义上的电影海报的形成。

作为被广告界承认的现代海报之父,他也被公认为把电影和海报两种艺术形式结合在一起的第一人。

当今的电影海报大多画面精美,即使是同一部电影的海报,各国的版本都会有不同的表现手法,也可能突出不同的主题。

一部普通的电影海报只有一二个版面,而一部畅销的大片就可能有数十种版面,《TiTanic》电影的海报应该是目前版面最多的海报了。

二、电影海报表现一张海报必须要解决三个问题:一是海报必须设计有观赏性,二是能迅速地传达视觉信息,三是吸引观者视线,使之与海报产生联系。

“文化菱形”理论视角下的中国电影海报研究——以“黄海现象”为例

“文化菱形”理论视角下的中国电影海报研究——以“黄海现象”为例

38FILM THEORY电影理论设计师黄海和他的海报艺术以极具个人特色的审美风格获得国内外一致赞誉,“设计明星备受追捧”形成的“黄海现象”值得我们深思和探讨。

艺术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反映并不是单纯线性镜像的关系,维多利亚的“文化菱形”所建构的五个点六条线,给了我们新的启发。

本文通过探讨海报作为艺术美学、社会文脉、受众反馈、创作者背景与传播途径共同作用下的深层映射,对“黄海现象”进行更加客观和全面的研究。

一、“黄海现象”与“文化菱形”黄海受到业内关注是从2007年姜文的电影《太阳照常升起》的海报设计开始的,这是他第一次设计电影海报,却在戛纳电影节上惊艳四座。

随后他的设计才能受到大量知名导演的青睐,如《让子弹飞》《太极》《一代宗师》等一系列风格多变但越发成熟的作品。

然而真正让他从设计界走向大众成为“设计明星”“网红设计师”的契机,则是2014年一组《黄金时代》的电影海报在微博、微信上被疯狂转发开始的。

2015年开始,他的优秀作品开始井喷式地出现在大众视野中,网友对他最高的评价则是“中国海报第一人”[1]“他的魅力在于很多人仅仅因为他设计的海报而去看相关电影”以及“把中国电影海报设计水平拉升至世界级别”[2]等。

通过对知网进行“黄海”并含“海报设计”的关键词搜索发现,从2015年以来,学者们针对黄海海报的艺术风格进行研究的文献有13篇。

以同样的关键词在百度搜索引擎中可查找相关结果1240000条。

可以说,“黄海现象”是由导演、大众和业内学者的共同关注而引发的。

艺术反映社会,但不是简单的线性反映,何况这样复杂的独特的引发大众“追捧设计明星”的现象在中国近代设计史上是罕见的。

这种现象背后必然包含着社会多个方面的现实。

根据温迪•葛瑞斯伍德(WendyGriswold)1986年提出的“文化菱形”(cultural diamond)理论认为:从艺术产品、艺术创作者、艺术消费者以及更广阔的社会这四要素来分析艺术作品或现象是较为客观理智和全面的。

当代电影海报的设计策略分析——以黄海作品为例

当代电影海报的设计策略分析——以黄海作品为例

关注思考057视觉摘要:通过优秀设计师黄海的系列作品赏析,达到研究当代电影海报的设计策略的目的。

通过设计师黄海海报中所展现的特殊表现技法、准确的色彩运用、巧妙绝伦的构图,独特的创意等艺术策略,突出其将传统文化的色彩与现代美学相融合的设计技巧。

搭建起一个海报设计思路的基础框架及出发点。

该方法能够为更多正在创作途中或即将创作电影海报的设计人才给予启发和思考。

关键词:电影海报 设计策略 黄海 表现技法 色彩 构图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21)02-0057-03Abstract:Through a series of works by the outstanding designer Huang Hai ,to study the design strategy of contemporary movie posters.Through the specialtechnique of expression ,the accurate use of color ,the ingenious composition and the unique creativity of the designer Huang Hai's posters ,highlight its traditional culture of color and modern aesthetics of the integration of design skills.Set up a poster design ideas of the basic framework and starting point.This method can give inspiration and consideration to more designers who are in the process of creating or about to create movie posters.Keywords:Movie poster Design strategy Huang Hai Presentation technique Color Composition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丁佩芬引言随着时代的进步,在吃饱穿暖之时,人们对于精神文化的要求越来越高,电影可以说是人类精神文化的产物,激励人们,给予人们想象,能够让看电影的人从镜头里偶遇自己,偶遇生活,偶遇整个世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影海报的视觉形式分析
作为电影的“名片”,电影海报以达到宣传电影、刺激票房为目的,但它本身也具有艺术感染力和审美特性。

首先,电影海报的构图应做到主次分明和简洁明了,以增加画面的注意值,达到快速传达信息的目的;其次,图形是超越文字局限的最易懂的语言,电影海报中的图形应直观、明确、视觉冲击力强;再次,在视觉形式的要素中,色彩和光影是最富于感官刺激的形式语言,要充分用色彩和光影营造画面氛围。

电影海报是海报(又称招贴画)的分支,与电影几乎同时诞生,随着电影产业的繁荣与兴盛,电影海报的收藏和欣赏热也正在升温,尤其一些艺术价值高、存世量较少的电影海报,价格更是一路攀升。

优秀的电影海报除了能够提供电影信息、吸引观众注意以及刺激电影票房收入之外,从设计的角度来说,它还具有很强的观赏性,能让观众得到除了电影本身以外的另一种平面艺术的享受。

下面从几个方面结合实例来对电影海报进行视觉形式分析。

一、构图问题——必须具有快速传达信息的能力
电影海报的构图应做到主次分明和简洁明了,以增加画面的注意值,达到快速传达信息的目的。

从形式上看,横向画面符合人的视域,是最自然的。

人们一般都是根据直视角30º、水平直视角45º的固定视域来决定画幅的长宽比例。

横式构图的海报有宽阔之感,能较好地表现影片恢弘的场面;而竖画面有崇高感,竖式构图的海报则能突出主人公的形象。

电影海报的造型元素常用三种形式来构成画面:中心式构图、对角线构图和S
形构图。

多数电影海报会将主体形象设置在画面中心,如稳定的三角形结构、十字结构或一字结构来构图,非常庄重。

但人们也发现,在画面边缘出现的人物更有动感,于是为了取得戏剧性的效果而牺牲稳定感,对角线构图开创了生动活泼的艺术局面。

如:动作片《蜘蛛侠》(Spider-Man)以及迈克尔•戴维斯导演的《火线保镖》(Shoot ‘Em Up)的系
列海报都采用对角线构图的方式,显得动感十足。

S形构图是中国传统绘画布局的经验之一,林风眠先生曾经说过,S形构图是画面最好的结构,最符合自然事物运行的基本规律。

现代电影海报中也有采用这种构图方式的,如:美国惊悚片《反恐疑云》(Rendition),画面既稳定又有流动的感觉。

有的电影海报尽管构图简单,却能表现出吸引人的意境。

如局部特写就将客观事物的精粹部分得到了集中处理,能牵动人的某种情思。

一般面部特写较为常见,因为人的表情是最吸引眼球的,有时也用手、眼睛或嘴的特写,造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言简意赅。

二、图形与文字——内涵丰富、独特的图文运用
图形是超越文字局限的最易懂的语言,电影海报中的图形直观、明确、视觉冲击力强。

常采取的表现方式是摄影、绘画、电脑特技等。

一般会选取电影剧情中具有代表意义
的镜头出现在海报中,给人悬念、或是引起公众观看的欲望。

如《哈利波特》、《指环王》的系列海报等。

也有采用特殊手法的,如:美国恐怖片《窒息》(The Choke)运用剪影似的图形表现了独特的创意。

美国恐怖大片《致命ID》(Identity)运用图形置换的手法,将手指分别用五个人的形象替代,这种偷梁换柱的构形手法给图形以意想不到的新意。

《情人节》(Valentine)的海报则采用图形嫁接的方式,将玫瑰和女人的面具结合在一起,形成新的视觉形象。

以文字为主体的电影海报,图像往往用来衬托文字。

张元的新片《达达》的海报突出了手写风格的英文字母DADA,并从中映衬出女主角的身影,倍显前卫时尚。

张瑜新为《画皮》设计了一张纯字体海报,只突出影片的名字,字体设计非常有新意,视觉冲击力也很强,让人感觉到阴森和恐怖的气氛。

三、诗意问题——用色彩和光影营造画面氛围
在视觉形式的要素中,色彩和光影是最富于感官刺激的形式语言。

海报设计的色彩“在巧不在多”,用色高度简洁明快的海报会让人印象深刻。

彩色电影海报是当今主流,
但有时电影公司为了体现影片特殊的剧情效果,也会印制一些黑白海报。

黑、白、灰是极度化的色彩境界,不但具有强烈的视觉震撼力,也诠释了简练的设计法则。

如:入围08年奥斯卡的纪录片《火湖》(Lake of Fire)与其海报均为黑白色调,影片从各个角度分析了美国的堕胎问题,发人深省。

2008年的暴力大片《午夜食人列车》(The Midnight MeatTrain)的海报只在文字上显现出一点红色,充满杀气,主题鲜明而有力度。

黑、白、灰单纯鲜明的卓越特性必能引人驻足,因为这种经过滤和沉淀之后的信息会更显纯净。

还有一些电影海报以黑、白、灰为基调,再用单色作为点缀,往往蕴涵着主题信息。

新翻拍的奇幻片《女王神剑》(Red Sonja)海报,女主角的红发在黑、白、灰的衬托下,颜色更加鲜艳夺目,成为画面的视觉焦点和趣味中心。

色调的建立,能营造一种色彩气氛,以同种色为主形成统一色调,也称单色调。

这种方法容易形成统一的风格,给人单纯、协调的感受。

比如有些表现爱情题材的海报用一种柔和的色调来营造甜蜜气氛,有些历史题材的海报用一种黄色调来体现怀旧的情绪,而有些恐怖片则用一种绿色调表现阴森的感觉。

也有一类电影海报,原本是彩色的,却用透明的单色蒙版对画面进行分割处理,匠心独具。

影视图像是视觉艺术中最能体现光影魅力的形式,在电影海报中运用光影来强化视觉效果是常见的手法。

视觉作品中的明暗转换处最吸引观众的目光,于是设计师用光线来强化这种明暗的对比,让人情不自禁的陶醉在光影营造的氛围之中。

如:著名的好莱坞设计大师约翰•艾尔文的获奖作品《外星人E•T》,就是借用
局部光亮来吸引人们的注意,向观众讲述了一个美丽的童年之梦。

如今,随着电影产业的迅猛发展,电影海报设计已逐渐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新兴视觉文化与设计门类,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与重视。

这也对电影海报设计本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国的电影海报也应该紧跟当代中国电影事业的步伐,既要吸收本国的文化精髓,也要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从而达到逐步完善的目的。

本文来源:/content/index.php/archives/3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