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工程总体设计要点分析

合集下载

浅析市政工程(城市道路)设计方案审查内容与审查方法

浅析市政工程(城市道路)设计方案审查内容与审查方法

浅析市政工程(城市道路)设计方案审查内容与审查方法摘要:市政工程通常是指城市的道路、桥梁以及地下各种配套管线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市政工程的建设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而得到国家和地方的大量人力和物力的支持,市政工程的建设方案与设计方略更加完善致使城市市政设施的功能建设更加健全,城市基础建设的提升,进一步提高了当地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促进了当地经济科技发展。

市政工程设计方案审查内容包括审查方案的设计依据是否充分;设计内容是否完整;方案设计标识是否齐全、规范;设计深度是否达到有关规定要求。

由于市政工程种类众多,现以市政工程中常见的城市道路工程设计方案审查内容进行论述。

一、市政工程(城市道路)设计方案审查的主要内容(一)设计方案的总体要求1、方案设计是否符合城市规划要求,对规划如有较大调整的,方案是否进行了充分论证和经济技术比较。

2、方案主要设计基础资料(规划情况、现状建筑及管线等限制性因素、现状交通、地形地貌、地震、水文、防洪、文物、环保要求等)收集是否齐全。

3、拟定的方案设计原则是否合适,预测的交通量是否准确并与建设规模相匹配,道路功能是否明确,采用的技术指标是否满足规范要求。

4、方案比较是否充分,推荐方案是否合理。

5、方案设计图纸制图规范、统一,标识规范清楚。

6、是否有需要进一步解决的主要问题和对下阶段工作的建议。

(二)路线部分1、道路等级是否满足城市规划和交通需求,设计速度选用是否合理,道路的建设规模是否与交通量匹配。

2、道路平、纵线形是否符合规范,线形组合是否合理。

3、道路总体布置是否符合规范和规划要求。

4、设计方案的比选是否得当,推荐方案是否充分、合理。

5、涉河道路或片区路网是否满足城市防洪需求,标高的制定是否利于排水。

6、道路路幅布置形式与现状、规划管线的位置、两侧重要建筑物的配合处理是否合理。

(三)交叉工程部分1、交叉交通量分析、预测是否合理,交叉口形式和功能是否统一。

2、沿线各种交叉方式确定的依据是否充分,是否满足城市规划和交通需求。

道路总体路线设计要点与思路

道路总体路线设计要点与思路

道路总体路线设计要点与思路作者:慈明来源:《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年第22期摘要:道路总体路线设计要点较多,设计过程具有极强的专业性和复杂性。

本文在梳理道路总体路线设计要点的基础上,提出了道路总体路线设计的思路和方法,期望为读者提供可行的参考。

关键词:道路总体路线设计;要点;思路道路路线总体设计是决定道路基本走向、设计等级、功能和用途的重要环节。

道路总体设计过程中,一方面需要考虑施工区域的地质条件、水文条件和气候特征等自然条件,另一方面要将与道路建设有关的城镇、工业、企业布局,铁路、航运、空运、管道布设,当地政治经济条件、社会人文环境等种种因素考虑在内。

因而是一项十分系统而复杂的工作。

1 道路总体路线设计要点分析道路总体路线设计方案决定着道路的走向、功能,对后续施工的顺利开展和服务功能的发挥有着深刻的影响,因而道路总体路线设计需要考虑的因素繁多而复杂,主要可分为以下几类:1)行车速度的计算。

行车速度通常需根据地形类别、道路功能等进行计算;2)起点和终点设计。

路线的起点和终点必须符合地方道路网规划的相关要求,此外,起点和终点前后一定范围内的路线设计必须具备相关的接线方案;3)对路线的长度进行合理规划。

通过科学选择衔接点确定合理的路线长度;4)确定车道数。

根据道路的设计功能的通车量合理确定车道数;5)确定连接方式。

对道路周围的城镇、企业、商业区、学校等进行充分调查,合理确定各个连接点的地点与连接方法;6)立体交叉位置的确定。

对施工区域的交通环境、社会人文环境和水文特征和气候环境进行全面考虑的基础上,合理设计互通式立体交叉的位置及相应连接方式;7)道路附属设施的设置。

结合道路的功能、路线情况,设计安全设施,并在合理的位置设置停车区、服务区、管理设施等道路附属设施;8)分期修建工程的前瞻性设计。

对于在道路总体规划内的分析修建工程,应遵循总体规划技术标准和相关原则对各个分期工程做好前瞻性设计,确保总体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道路交通分析与交通工程设计技术要点

道路交通分析与交通工程设计技术要点

道路交通分析与交通工程设计技术要点摘要:在城市基础建设迅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强调城市道路交通工程设计技术应用探讨,对于我国现代化城市建设有着积极作用。

在实际设计工作中,要意识到现代城市道路交通发展是一个长期过程,它是提高城市核心竞争力,实现城市文化发展的重要方式,要做到有的放矢,结合环境保护,逐步实现道路交通工程设计。

关键词:道路交通分析;交通工程设计;技术要点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道路交通工程设计的重要性越发体现出来。

如今城镇化进程逐渐加快,大量人口向城市流动,意味着城市交通压力显著上升,在这种环境下做好道路交通设计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1 城市道路交通分析城市道路交通所涉及的道路往往分为不同的层面,其中涵盖了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

同时,快速路作为快速交通的重要道路支持,让人们在出行的时候拥有便捷的交通条件。

在提供有效的服务体系之下,交通的各个部门有效联系,能够让交通疏导更加全面。

倘若发生拥堵问题时,通过快速路进行疏导,然后不同的交通道路可以有效地结合,在相互连接之下,让城市交通更加高效运转。

主干路是城市对外交通以及组团联系的重要道路,通过车道数的设定,以交叉口逐渐扩大的形式,让车辆通行更加有力。

主干路在城市道路交通建设当中视为机动车辆和交通提供服务的重要层面,结合具体的交通需求做好相应的划分。

次干路是作为重要的部分,在城市当中处于生活领域上的重要方面。

支路则是结合街坊道路,然后在支路上会建立住宅和公共建筑,同时也会创设与生活服务相关联的功能,这让交通环节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在支路上创设公共建筑以及相应的住宅,设定公交线路或者自行车专用道路。

交通工程在开展道路设计的时候,相应部门必须要准确把握城市道路的实际情况,加强资料的分析总结、探讨之下,准确把握道路实际情况,关注施工当中的具体要求,然后按照相应内容做好设计工作,由此保证符合城市交通工程建设的实际需要。

2 城市道路交通工程设计原则(1)路段分类原则根据道路的功能和交通流量,将道路划分为不同的路段类别,如主干道、次干道、支路等。

关于城市道路工程设计的探讨

关于城市道路工程设计的探讨
小于不设缓和 曲线 的半径时, 应注意圆曲线 内侧 的半径应大于规范要求 , 即 平 面 设计 指标 应 按 照 最 不 利 位 置 进 行选 取 。 1 3交 通 组 织 设 计 交 通 组 织 设 计 是 总 体 设 计 中 的 一个 重 要 环 节 ,合 理 的 交 通 组 织 设计 将有利于满 足道路交通功能的需求,其 内容包括人行过街间距、调 头间 距、公交车站间距 、道路开 口间距等。 《 城 市道路 交通规划 设计规范 》( 6 B 5 0 2 2 0 9 5 )规定 人行横道 的间 距 宜为 2 5 0~ 3 0 0 m ,城 市中 的人流 量大,道路 的建设阻断 了两 旁的人 行通行,适当的人行道 间距有利于行车且保证行人安全。 《 城 市 道 路 设 计 规 范》 ( C J J 3 7 — 9 0 )要 求 主 干 路 上 开 口 间 距 宜 ≥3 0 0 m ,城 市道路两侧机动 车交通 需求大 ,要 正确 引导,盲 目地 开 口 不仅增加交通事故概率,而且 降低交通效率。 公共 交通是 出行 的首要选 择, 《 城市 道路设计 规范 》 ( c J J 3 7 — 9 0 ) 规 定公交车停靠站 间距一般为 5 0 0~ 6 0 0 m ,合理 的公交站 间距为 出行 提供便利 ,使人车分离的交通设计更容 易真正做到各行其道 ,提高交通 效率 。 调 头 车 道应 在 沿 线 的交 叉 口设 置 ,与 左 转 交 通相 辅 相 承 ,减 少 交 叉
城市道路设计是城市交通建设的一项重要 内容 ,它直接关系到城市
规划 建 设 的成 败 。本 文 从 道 路 设 计 的 角 度 出 发 ,结 合 具 体 的工 程 实 践 和 经验 ,对 城 市 道 路 设 计 中 遇 到 的 若 干 问题 进 行 了探 讨 ,并 提 出 了 自 己的

2012-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城市道路设计规范

2012-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城市道路设计规范

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Code for design of urban road alignmentCJJ 193-2012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施行日期:2 0 1 3 年 3 月 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1506号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发布行业标准《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的公告现批准《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为行业标准,编号为CJJ 193-2012,自2013年3月1日起实施。

其中,第6.6.1、10.2.1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前言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08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第一批)>的通知》(建标[2008]102号)的要求,规范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吸取有关科研成果,参考国外现行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了本规范。

本规范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和符号;3.基本规定;4.总体设计;5.横断面设计;6.平面设计;7.纵断面设计;8.线形组合设计;9.道路与道路交叉;10.道路与轨道交通线路交叉。

本规范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地址:上海市中山北二路901号,邮政编码:200092)。

本规范主编单位: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本规范参编单位: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同济大学本规范主要起草人员:王士林赵建新和坤玲王晓华方守恩孔庆伟赵广福张慧敏朱兆芳秦健张兰芳崔新书邢锦陈雨人欧阳全裕汪凌志张琦张欣红本规范主要审查人员:崔健球徐波张汎杨斌袁韬吴瑞麟魏立新马国纲徐一峰裴玉龙11 总则1.0.1 为规范城市道路工程设计,合理确定路线设计技术指标,做到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经济合理,与城市环境相协调,制定本规范。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2016局部修订CJJ37-2012[4]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2016局部修订CJJ37-2012[4]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2016局部修订CJJ37-2012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前言本规范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道路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我国城市道路工程设计的实际情况,编制而成的。

本规范适用于城市道路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验收和维护管理。

本规范不适用于高速公路、国省道等干线公路在城市区域内的设计。

本规范是对原《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 37-2012)的局部修订,主要内容包括:增加了城市道路工程设计的基本原则、目标和要求;增加了城市道路工程设计的分类和等级;增加了城市道路工程设计的基础数据和参数;增加了城市道路工程设计的内容和程序;增加了城市道路工程设计的技术要求和标准;增加了城市道路工程设计的审查和评价;修改了部分术语和定义;删除了部分过时或重复的内容。

本规范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原《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 37-2012)同时废止。

第一章总则第一节城市道路工程设计的基本原则以人为本,满足城市居民出行需求,提高出行效率和安全性,保障出行便利性和舒适性;以科学为导向,符合城市发展战略和目标,体现城市特色和风貌,促进城市功能和空间优化;以绿色为基础,兼顾各种交通方式,推广低碳环保的出行方式,减少交通污染和能耗,保护生态环境和资源;以创新为动力,引入先进技术和理念,提高设计水平和质量,增强设计灵活性和适应性,满足不同场景和需求。

第二节城市道路工程设计的目标和要求服务于城市功能和发展,与城市总体规划、交通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相协调,支撑城市经济社会发展;适应于交通需求和变化,根据交通流量、流向、结构等进行合理布局、分级分类、优化组织、有效控制;保障交通安全和畅通,遵循交通运行规律、人行步行规律、非机动车运行规律等,采取有效措施预防交通事故、缓解交通拥堵;提升交通效率和服务水平,采用先进技术和设施,提高道路通行能力、交通运行速度、交通信号配时、交通信息服务等;优化交通环境和空间品质,采用绿色低碳的设计理念和材料,减少道路占地面积、噪声污染、废气排放、热岛效应等,增加绿化景观、人文景观、公共设施等。

城市道路总体设计PPT课件

城市道路总体设计PPT课件
0
1
城市道路--总体设计
2
Lee
3
野外道路
古代道路
近 代 城 市 道 路
4
现 代 道 路 的 发 展
5
一般而言道路、公路的区分以地域为准,我国 除此因素还需考虑行政管理的主导。
公路和城市道路的区分与衔接
6
城市化现象
我国的城市化进程进入了快速通道,2000年我国的城
市化率为36.2% ,2013年城市化率达到53. 7%。城市
22
➢交叉口处需说明各种交通方式通过交叉口的组织 方式,如交叉口所有方向均允许通行或某些方向封 闭,交叉口设信号灯组织交通或按通行优先权的不 同组织交通;设信号灯组织交通时,信号灯组和信 号相位如何安排,非机动车随机动车过交叉口还是 随行人过交叉口,公交车有无优先通行权,公交车 站与交叉口展宽是否一体化设计等。
不同的交通结构,不同的居民出行模式, 不同的人口密度,不同的土地使用(交通 的产生量不同)等,都会导致不同的道路 网密度,这些都是确定路网密度需要考虑 的因素,此外还得考虑城市的交通战略及 交通政策、经济发展水平(如居民的收入 状况)等。
应更注重城市路网结 构的合理性和提高道路设 施的运行效率。
金字塔

40
40
0.4~0.5 0.8~1.2 1.2~1.4
0.3~0.4 0.8~1.2 1.2~1.4
— 1.0~1.2 1.2~1.4
6~8
6~8
4~6
4~6
4~6
4~6

4
2~4
30 30 30 3~4 3~4 3~4 3~4 2 2
➢城市道路中除快速路外,规范规定的各级道路设计速度值不算高,而道路 的道路的设计速度确定了平纵线形指标的选取,但在线形指标设计中应选取 合适的指标值,为未来的发展预留空间。

城市道路总体设计探讨

城市道路总体设计探讨

城市道路总体设计探讨
曹建新;宁平华
【期刊名称】《城市道桥与防洪》
【年(卷),期】2015(0)3
【摘要】城市道路的建设是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参与的部门的专业较多,协调工作量很大,对于总体设计的要求就比较高.总体设计需要考虑的因素比较多,除了考虑专业技术上的要求之外,还应从项目流程、协调工作、施工配合等几个方面考虑,对总体设计需要考虑的几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对城市道路总体设计具有参考价值.【总页数】4页(P171-174)
【作者】曹建新;宁平华
【作者单位】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广东广州510060;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广东广州51006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412.37
【相关文献】
1.生态园林城市道路建设景观文化特色设计探讨
2.城市道路慢行交通与绿道、滨水空间融合发展设计探讨
3.城市道路隧道洞口线形一致性设计探讨
4.城市道路绿化生态模式设计探讨
5.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道路改造方案设计探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1
TRANSPOWORLD
交通世界0 引言
城市道路工程具有覆盖面广、系统性强、协调量大、影响因素多等特点。

在进行总体设计时,除了要制定设计原则;明确道路性质、功能定位、服务对象;确定道路的主要技术标准、建设规模、工程范围等内容外,还应使道路工程整体协调、与周边场地相适应、与相邻工程互相衔接,设计方案安全可靠、经济合理。

道路工程总体设计一般由道路专业负责,其他专业配合完成。

进行总体设计需道路专业会同其他专业收集与项目相关的基础资料,在设计过程中做好项目外部的衔接及项目内部各专业之间的协调工作。

1 基础资料的收集
城市道路工程总体设计需要收集的基础资料包括项目所在地的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专项规划、地形图、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专项(防洪、环保、水保、地震等)评价报告等。

此外,还需组织相关专业进行现场踏勘,对拟建项目有较为直观地认识,收集与项目相关的现状及规划资料(如相交道路、河道、铁路、周边建筑物、沿线市政管线等),验证所收集的资料是否准确合理。

基础资料收集的越齐全、越详细、越准确,越有利于总体方案的合理设计。

2 城市道路工程总体设计与项目外部的衔接
城市道路工程总体设计需结合项目所在地的地形地貌、工程地质条件、规划条件、环境敏感点分布、水系、外部关联工程等控制因素做好项目外部衔接。

2.1 设计与规划的衔接
城市道路设计一般以城市总体规划、项目所在地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及专项规划为依据,拟建道路的平面设计坐标、交叉口设计高程均应与规划坐标和竖向高程一致。

设计过程中,经现场踏勘并收集到详细资料后若发现按规划设计道路实施较困难或者有更好的设计方案时,应进行不同方案的比
选,经比较分析后推荐最优方案报规划部门审批。

2.2 环境敏感点的处理
项目所在地若存在自然保护区、水源地、文物保护等环境敏感点,道路设计时应收集环境敏感点的现状及规划资料,到相应的管理部门了解情况,将环境敏感点资料反映到总平面图中以确定其位置与道路平面之间的关系。

若道路平面与环境敏感点之间的距离满足相关要求,则按原平面线位进行设计,若不满足要求,还应调整优化平面方案,将调整优化后的平面方案报相应的管理部门征求意见。

2.3 设计与水系的衔接
道路工程所在片区内的水系对道路建成后的安全运营影响较大,设计时应调查道路沿线分布的河流、沟渠等,计算其流量,结合河道、沟渠治理方案合理布置桥梁、涵洞等构筑物,以确保水系畅通,保障道路安全。

道路纵断面设计在桥涵、涵洞跨越水系处应满足防洪要求。

2.4 设计与相邻工程的衔接
道路工程建成后主要为所在片区内的居民出行服务,道路工程设计应考虑与两侧小区的衔接。

在建或规划小区应收集小区的总平面设计图并将其反映到道路总平面图中,道路平面设计应在小区出入口处设置开口,纵断面设计应与小区场坪标高衔接,以便于道路两侧小区内的居民出行。

现状小区应严格控制道路竖向设计,确保道路与小区顺接,避免因修建道路导致小区出行困难。

3 城市道路工程总体设计内部各专业之间的协调
城市道路工程总体设计不仅要做好项目外部衔接,还要做好内部各专业之间的沟通协调。

总体设计方案主要体现在道路专业的平面、纵断面、横断面设计中,总体方案设计和优化需要各专业共同配合完成。

总体设计内部各专业之间的协调主要是道路与桥梁、管线、交通、照明、绿化等专业之间的协调。

道路设计中的平面、纵断面、横断面设计对其他专业影响较大,三者中的每一处调整均引起其他专业做相应的调整,设计时应做好道路的平面、纵断
收稿日期:2019-02-18
作者简介:南化勇(1985—),男,工程师,主要从事道路工程设计工作。

城市道路工程总体设计要点分析
南化勇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第十市政设计院有限公司,甘肃 兰州 730000)
摘要:首先概述了城市道路工程总体设计的主要内容,从收集基础资料、做好项目外部衔接和内部各专业之间的协调方面对城市道路工程总体设计中需要注意的要点问题进行了分析总结,为做好城市道路工程总体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城市道路;影响因素;基础资料中图分类号:U412.37
文献标识码:B
总505期
2019年第19期(7月上)
面、横断面设计,受其他专业控制的地方还需与其他专业沟通,同时满足道路专业与其他专业的设计要求,从而使得总体设计方案更加合理。

3.1 道路与桥梁的协调
桥梁对道路总体设计方案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道路纵断面和横断面设计中。

桥梁一般在道路跨河、跨沟及跨越现状道路、铁路等处设置,桥梁设计需考虑泄洪要求及现状道路、铁路的净高要求。

道路纵断面设计在设置桥梁处为满足泄洪或净高要求,首先需确定桥面的设计高程,桥面设计高程确定后再进行桥梁两端的道路纵断面设计。

这就需要在进行总体方案设计时道路和桥梁专业及时沟通,确定出合理的纵断面。

此外,特大桥、大桥、中桥的桥面纵坡要求对道路纵断面设计也有影响,设计时应综合考虑。

桥梁对道路横断面设计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地面辅道加高架道路的横断面设计中,高架道路桥梁设计所采用的桥墩型式及桥墩尺寸影响地面辅道横断面布置,在确定这类横断面布置方案时,道路专业应与桥梁专业共同协商确定。

3.2 道路与管线的协调
城市管线一般包括给水、污水、雨水、电力、通信、燃气、热力等。

管线的平面位置和竖向位置均应采用城市统一的坐标系统和高程基准。

工程管线一般敷设在道路下面,道路平面、纵断面、横断面设计影响着管线的平面位置和竖向设计。

道路纵断面设计需满足排水和地下管线的敷设要求,不同的横断面布置形式对应不同的管线横向布置方案。

因此道路总体方案设计时应做好与管线相关专业的协调。

3.3 道路与交通的协调
城市道路横断面设计中的车行道宽度依据设计速度、预测交通量及服务水平分析确定。

通过交通量预测和服务水平分析,确定出道路所采用的车道数,再结合设计速度从而得出机动车道路面宽度。

横断面设计在机动车道满足交通增长需求的情况下,与分隔带、非机动车道、人行道组成不同的断面型式。

道路横断面设计应做好与交通的协调。

3.4 道路照明与绿化的协调
照明专业根据道路专业提供的平面图和横断面图及确定的道路等级、设计速度等主要技术标准进行道路照明工程设计。

道路专业与绿化专业之间的协调主要为道路专业将做好的平面和横断面布置图提供给绿化专业,将需要绿化的部分与绿化专业沟通协调,以达到较好的景观效果,在总体方案设计中体现绿化工程的内容。

4 结语
城市道路总体设计贯穿于设计的全过程,总体设计对各专业的专业设计影响较大,进行总体设计需收集详细的基础资料,加强与外部的衔接,征求相关部门对总体设计方案的意见和建议,结合相关部门意见优化总体设计方案。

此外,还需做好专业内部之间的沟通协调,将各专业的设计要求反映到总体设计中,确保总体设计与各专业设计均合理可行。

参考文献:
[1] 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
范:CJJ 37—2012[S].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2]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城市道
路路线设计规范:CJJ 193—2012[S].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2.
[3]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城市桥梁设计规范:CJJ
11—2011[S].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4] 沈阳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
GB 50289—2016[S].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6.
[5]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CJJ
45—2015[S].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5. [6]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
范:CJJ 75—97[S].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
(编辑:钱宇宁)
7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