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萜类化合物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三萜类化合物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三萜类化合物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杨洪飞;闵清
【期刊名称】《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
【年(卷),期】2023(37)1
【摘要】三萜类化合物是广泛存在于药用植物、以异戊二烯为结构单元的一类天然化合物,以石竹科、五加科、豆科、七叶树科、远志科、桔梗科、玄参科等植物中分布最为普遍,且含量较高。
鲨鱼油、甘草、五味子、桂籽的有效成分中都有三萜类物质,其具有降血糖、抗肿瘤、抗氧化、保肝等功效。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三萜类化合物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通过对这类化合物进行分析,为三萜类成分的进一步探索、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且对其他类似化合物的结构鉴定和未来新活性药物的发现提供参考。
【总页数】4页(P67-69)
【作者】杨洪飞;闵清
【作者单位】湖北科技学院医学部药学院;鄂南特色中药湖北省工程研究中心【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61
【相关文献】
1.三萜类化合物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2.南五味子属植物三萜类化合物及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3.五环三萜类化合物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4.南五味子属植物三萜类化合物及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三萜类化合物抗肿瘤活性研究进展

三萜类化合物抗肿瘤活性研究进展李娇妹1,郑纺2,翟丽娟1,薛照辉1*1. 天津大学化工学院食品科学系,天津 3000722. 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天津 300193摘要:三萜是一类具有独特空间结构的生物活性天然产物,不仅在抗炎、抗菌、保肝护肾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还具有很强的抗肿瘤活性,极有可能被开发为新一代的抗癌药物。
对三萜类化合物抗肿瘤的作用机制、构效关系以及成药特性改良等方面进行综述,可为深入研究三萜的抗肿瘤特性,进一步开发抗癌药物提供科学研究基础。
关键词:三萜;抗肿瘤活性;作用机制;构效关系;细胞凋亡中图分类号:R28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0253 - 2670(2014)15 - 2265 - 07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4.15.025Advances in study on antitumor activities of triterpenoidsLI Jiao-mei1, ZHENG Fang2, ZHAI Li-juan1, XUE Zhao-hui11. College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Tianjin University, Tianjin 300072, China2. Colleg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ianji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Tianjin 300193, ChinaAbstract: As a kind of bioactive natural products with unique space structure, triterpenoid is widely used in diminishing inflammation, antibacterial, and protecting liver and kidney. Because of the strong ability of antitumor, it is likely to be developed as a new generation of anticancer drugs. In this review, the antineoplastic mechanism,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 and pharmacophore improvement were summarized for further research on the antitumor properties of triterpenoid.Key words: triterpenoid; antitumor activities; mechanism; structure-function relationship; cell apoptosis三萜类化合物是自然界中数量最多的天然产物之一,主要以游离、苷或酯的形式广泛存在于蕨类、菌类、单子叶和双子叶植物中,少数存在于动物体内[1]。
三萜类化合物降血糖活性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三萜类化合物降血糖活性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诸夔妞;吴正凤;蒋翠花;操兰洁;张健;殷志琦
【期刊名称】《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年(卷),期】2015(46)6
【摘要】三萜类化合物在预防糖尿病和降血糖活性方面的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
研究发现,三萜类化合物能够通过多种途径降低血糖,包括促进胰岛素分泌,增强胰岛素敏感性,抑制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PTP1B),激活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促进糖摄取,减少肝脏糖原分解与糖异生,抑制α-糖苷酶、醛糖还原酶(AR)和二肽基肽酶-4(DPP-4)的活性等。
本文对三萜类化合物的降血糖活性及其作用机制进行了综述,为该类化合物降血糖活性的深入研究与开发提供参考。
【总页数】7页(P764-770)
【关键词】三萜类化合物;降血糖;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诸夔妞;吴正凤;蒋翠花;操兰洁;张健;殷志琦
【作者单位】中国药科大学天然药物化学教研室&天然药物活性组分与药效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省中医药研究院转化医学实验室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85
【相关文献】
1.中药所含三萜类化合物抗肿瘤活性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J], 宋长城;朱美玲
2.五环三萜类化合物降血糖作用的研究进展 [J], 李晶;张丽颖
3.灵芝三萜类化合物抗癌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J], 刘高强;丁重阳;王晓玲
4.三萜类化合物抗病毒的构效关系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J], 范炳芝;王一鑫;廉霄甜;谢维松;于洋;梁建华
5.三萜类化合物抗肿瘤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J], 陈芳玲;楼雅楠;孔祥倩;方慧;李国庆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三萜化合物及其NMR研究进展

性质 , 可分为两大类 : 三萜皂苷及其苷元 、 他三萜 其 类( 包括 树 脂 、 味 素 、 萜 生 物 碱 及 三 萜 醇 等 ) 苦 三 。 但一 般则 根据 三萜 类化 合物 碳环 的有 无 和多少 进行
分类 。 目前 已发现 的三 萜 类 化 合 物 , 数 为 四环 三 多 萜和 五环 三萜 , 少数 为链 状 、 单环 、 双环 和三 环三 萜 。 近几 十年来 还发 现 了许 多 由于氧化 、 裂解 、 环 甲基 转
位、 重排及降解等而产生 的结构复杂的高度氧化 的 新骨架 类 型 的三 萜类 化合 物 。
收 稿 日期 :0 01 -7 2 1. 2 . 0
包括 四环三萜和五环三萜。其作用机制主要通过诱 导 肿瘤 细胞凋 亡 和抑 制 肿 瘤 细 胞 增 殖 、 制 肿瘤 新 抑
生 血管 生成 和在线 粒体 以及基 因水 平发 挥抗肿 瘤活
作者简介 : 任雪琴 (9 5 ) 女 , 18 一 , 硕士研究生 , - i: q 0 9 2 .o Ema r l0 @16 cs lx 通信作者 : 陈新 (9 8 ) 男 , 17 - , 博士 , . i:hn i_0 1 16 cr Ema cexnO 0 @ 2 .o . l n 基金项 目: 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 ( 10 65) 教育部科 学技术研究重点项 目( 1 18 80 12 ; 203)
1 三 萜 化 合物 的 生理 活 性
三萜 化 合物 的生 理 活性 : 萜类 化 合 物具 有广 三
泛 的生理 活性 。通过 对三 萜类 化合 物 的生物 活性及
快 了三萜 化合 物 的研 究进 展 。 据 三 萜化 合 物 在 生物 体 内的存 在 形 式 、 构 和 结
灵芝三萜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_李晔

1 灵芝三萜类化合物的提取 1. 1 溶剂提取法 灵芝三萜化合物结构相似,难溶于水、易 溶于有机溶剂、性质不稳定,因此分离和纯化的难度比较大。 一般常用甲醇、乙醇、氯仿或乙酸乙酯等有机溶剂在常温或 高温下回流提取。溶 剂 不 同 提 取 效 果 差 异 明 显。侯 敏 娜 等[15]采用正交试验方法研究了灵芝三萜的最佳提取方法,得 出最佳的提取工艺为 5 倍量 95% 乙醇回流提取 3 次,每次 1. 5 h,再用硅胶色谱柱分离,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灵芝中总三 萜化合物的含量为 9. 07% 。Iksoo Lee 等[16]用甲醇回流提取 灵芝三萜类,甲醇浸膏用水溶解,经正己烷和氯仿反复萃取得 到三萜类粗提物,提取率 2% 。Wang X M 等[17]将灵芝子实体 经 95% 乙醇回流提取,所得浸膏经碱提酸化后用二氯甲烷萃 取出 来,浓 缩 得 三 萜 酸 浸 膏,提 取 率 1. 13% 。Sri Fatmawati 等[18]将灵芝子实体在室温下用氯仿提取 3 次,24 h,所得浸膏 经碱提酸化后再由氯仿萃取得到三萜酸浸膏,提取率 1. 99% 。 1. 2 超声提取法 从灵芝子实体或孢子粉中提取三萜类物 质时,溶剂回流 提 取 法 因 受 其 结 构 影 响,花 费 时 间 较 长。 而 采用超声波处理能破坏灵芝的致密结构,使提取时间相比溶 剂提取 缩 短 一 半 以 上[19-23],目 前 已 得 到 广 泛 应 用。张 亮 等[20]用超声波辅助 法,通 过 正 交 试 验 研 究 了 灵 芝 三 萜 的 提 取,得到最优的灵芝三萜提取工艺为乙醇用量 30 倍,提取温 度 60 ℃ ,提取时间 60 min,用碱醇( 无水乙醇加碱) 调 pH 8. 5,可以明显提高乙醇提取灵芝三萜的能力。弓晓峰等[21] 通过对黑灵芝的溶剂提取法和超声提取法对比研究,得出在 相同的提取时间内,溶剂回流的提取率( 0. 929 4% ) 低于超 声 的 提 取 率 ( 1. 43% ) 。Somayeh Keypour 等[22] 和 Liu Y L 等[23]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以氯仿为提取溶剂,提取液过滤 后浓缩得三萜类浸膏,其提取率在 1% ~ 1. 5% 。 1. 3 微波辅助提取法 微波提取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 新型提取技术,具有选择性高、耗时少、能耗低、排污量少等
三萜类化合物抗癌活性研究进展

12 作用于肿瘤 新生血管 .
血管 生成异 常是实体肿瘤 发展的重要 步骤。 因此 , 抗 血管生成是控 制肿瘤 生长 的重要手段 。2 ( ~ g 0 R)R 3 通过干扰血 管生 成的多个环节 抑制血管生成 而具有抗 肿瘤活性1o 从雷公藤 中提取 的 静f合物南蛇藤素和 I 七 l
卢 丹 ,刘金平 ,李平亚※
( 吉林大学再生 医学科学研究所 , 吉林 长春 10 2 ) 30 1
摘要 : 本文综述了三萜类化合物抗肿瘤活性 、 作用机制 、 构效关 系以及与其它抗肿瘤药物的协同作用 。
关键词 : 三萜类化合物 ; 抗肿瘤 ; 构效关 系 ; 问作用 协
中 图分 类号 :5 ; 5 1 S 4 Q 0 文献标识码 : A
Re e r h Adv n e n ie p ne sa c a c si Trt r e sAntt o tv te ium rAc i iis
L n,L U Jn p n ,L i g y ※ U Da I i - i g I n - a P
(ntue f rnir dc l c n eo l nvr t, h n c u 3 0 C ia Is tt o o t i i c J i U i s y C a gh n10 2 , hn ) i F e Me a S e f in ei 1
细 胞 株 L C P P 3I C 3 s N a 、C t、 一 Mt P  ̄
四
达
人 参 皂 I #neoie g ) snsd 3 R
人 参 电苷 R 2 gneoMeR 2 h (isn s h )
高 p 3蛋 白表达而诱 导肺癌细胞株 9 一 5 5 D细胞 凋亡I。 期 白桦脂 酸是在 线粒体水平诱导 细胞凋亡 ,克服 了费城 染色体表达产生的( c— b) B rA 1耐药性l。 I 南蛇藤素 1 M I 】 } 预处 理 大 鼠 Wa e一 5 l r2 6癌 细 胞 株 ( 5 ) k W2 6 ,能 减 少
天然药物化学-三萜皂苷的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三萜皂苷的生物活性研究进展摘要:本文主要综述了三萜皂苷具有中枢神经系统作用、抗肿瘤活性、心脑血管系统作用、抗菌、抗病毒、降低胆固醇等活性,以及其它的活性,如抗炎、抗生育等作用。
即系统地阐述了三萜皂苷的生物活性及其研究进展。
关键字:三萜皂苷、生物活性、中枢神经系统、抗肿瘤活性、心脑血管系统、抗菌、抗病毒活性。
三萜皂苷是由三萜皂苷元和糖组成的,常见的是五环三萜与四环三萜两类,主要分布在葫芦科、五加科、豆科、桔梗科、毛茛科、伞形科、石竹科、鼠李科、报春花科等植物中。
药理学研究表明,三萜皂苷类化合物具有中枢神经系统作用、抗肿瘤作用、抗炎、抗过敏、抗菌、抗病毒、降胆固醇及心血管活性等。
目前,三萜皂苷已成为天然产物研究中最活跃和进展最快的领域。
下面就三萜皂苷的生物活性展开详细的综述。
1、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三萜皂苷在中枢神经系统方面的作用主要有改善学习记忆功能、抗抑郁、镇静催眠、镇痛等功效。
下面主要介绍它的学习记忆功能。
对学习记忆的影响在Morris水迷宫实验中发现,人参总皂苷有改善去卵巢所致大鼠记忆功能障碍的作用[1]。
另外,人参皂苷能拮抗β淀粉样蛋白诱导的神经细胞凋亡,对β淀粉样蛋白引起的神经细胞毒性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提示人参皂苷可能有助于早老性痴呆(AD)和帕金森氏症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治疗[2]。
绞股蓝总皂苷对老龄大鼠学习记忆功能也有改善作用[3]。
研究还发现,远志皂苷[4],黄精总皂苷[5]和胡芦巴总皂苷[6]可改善东莨菪碱所致记忆获得障碍,提示这些皂苷类化合物具有改善学习记忆障碍的作用。
三萜皂苷改善学习记忆功能的机理可能有清除自由基,稳定膜系统和调节中枢神经系统单胺类递质。
2、抗肿瘤活性文献报道一些三萜皂苷特别是具有羧基的该类化合物具有抗肿瘤活性,下面就三萜皂苷的体内抗肿瘤活性展开综述。
研究发现对荷HT-29结肠癌裸鼠给予黄芪皂苷AST,可明显抑制肿瘤生长,且没有给予常规抗肿瘤化疗药5-氟尿嘧啶(5-FU)和奥沙利铂后引起的体质量下降,死亡率升高等不良反应[7]。
茯苓三萜化合物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 7 7・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茯苓三萜化合物 的药理作用研究进 展
林 琥 何艳梅 0
( 1 、 黑龙江 中医药大学 药学院, 黑龙 江 哈 尔滨 1 5 0 0 4 0 2 、 哈 尔滨商业大学 药学院, 黑龙江 哈 尔滨 1 5 0 0 7 6・ 摘 要: 茯 苓为常用中药, 其在 日常饮食 以及 临床 用药都有很 高的应用价值。在古代 因其功效广泛 , 且不分四季变化 , 故被称 为“ 四 时 神 药” 。 在现代研 究 中发现 , 茯苓 的药理作 用主要取决于三萜类化合物和 多糖成分。 本文就其 中三萜类化合 物药理 方面的研 究概况进行 综 述, 并对茯 苓的临床应 用前景进行展望 , 希望对 1 3后茯苓三 萜类化合的药理学研 究提供依据 。 关键词 : 茯苓 ; 三 萜类 化 合 物 ; 药理 作 用 ; 研 究进 展 茯苓又名玉灵 , 茯菟 , 茯灵 等。我国茯苓 资源丰富 , 主要 分布在 用 。茯苓 三萜类 化合物 1 、 2 、 3 、 4 、 5 、 1 1 、 1 3 、 1 5 、 1 6 、 1 7 、 2 6 、 2 7 、 2 8 、 3 1 我 国云南 、 湖北 、 贵州 、 福建等地l 】 1 。亦被历版 《 中国药典》 所收录 , 其 等 和茯苓提取 物对 1 2 一氧 一 1 4 一醇 一 1 3 一乙酸 ( T P A) ; I 起 的雌 鼠炎 性平 , 味甘 、 淡, 归心、 肺、 脾、 。 肾经 ; 具有利水渗湿 、 健脾 、 宁心 。用 于 症 有抑 制作 用 ;三萜 类化 合物 1和 1 2作 为 蛇毒 的磷脂 酶 A 2 水肿尿少, 痰饮眩悸 , 脾虚食少, 便溏泄泻, 心神不安, 惊悸失眠目 。 ( P L A 2 ) 的抑制剂 , 并成为天然的抗炎药物 。 1茯苓 三萜 类化合物 的药理活性 1 . 8 抗 氧化 活 性 1 . 1 利 尿 活性 茯苓皮 总三萜 C H O H提取 液对超氧 阴离子 自由基 ( 0 2 + ) 、 过氧 根据 中医基 础理论 , 中药 的利 尿作用 归。 肾经 , 作用于 肾脏促进 化氢( H2 ( ) ) 和羟 自由基( ・ O H) 等 3种 氧 自由基均有 一定程度的抑 体 内电解 质和水 的排 泄 , 从 而使尿量增加 , 血容 量减少 , 消除水肿 。 制作用 , 并与茯苓皮总三萜 C H3 0 H提取液 的浓度呈正相关旧。 茯苓 茯苓中三萜类化合物是治疗 利尿消肿的主要成分 , 茯苓 的利尿作用 皮三萜还可抑制 家鸡红细胞溶血作用 , 防止细胞 内容 { 勿 外流 。同时 较 持久 , 并且 由电解质紊乱所 引起 的乏力 、 心律失常 、 嗜睡倦怠不 良 对小 鼠 F e — H 0 引起 的肝 匀浆 脂质过氧化产生的丙二 醛 ( MD A) 有 反应 临床较 少日 。利尿作用较西药缓和 , 安全有效 , 是寻找更好利尿 很好的清除作用 。 药 的探 索方 向 。 1 . 9抗肿瘤作用 1 . 2对免疫功能 的影响 茯苓三萜类化合物抗肿瘤作 用的相关 研究 有很多。许津等㈣用 茯苓三萜类成分既可增强 细胞 免疫 和体液免疫 , 表现在抗 胸腺 不 同剂量 的茯苓素对小 鼠白血病 L 1 2 1 0细胞 D N A的 影响。结果 发 萎缩 、 抑制癌细胞扩散 、 抑制肿瘤增生等 。 吕丁等嗍 发 现茯苓 三萜类 现抑制效果与茯苓素剂量和培养 时间呈正相关。 茯苓 素对胸苷激 酶 成分对小 鼠巨噬细胞 的吞 噬功能增强 , R N A、 蛋 白质合成加快 , 体外 有 一定的抑制作用 , 且 与茯苓 素剂量呈线性相关 , 值 得注意 的是 对 抗病毒 活性增强 。这些研究对茯苓 有效 成分的开发利用 , 以及 从中 照组 和给药组 的细胞形态并没有显著差别 。 这些都充 分说明茯苓 三 药 中筛选 出具有低毒性 、 低副作用 的免疫抑制剂有着重要意义 。 萜类成分具有很好的抗肿 瘤药效 , 有必要进 一步研究和开发利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萜类化合物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摘要】三萜类化合物是自然界中一类重要的化合物,具有广泛的生理活性,本文对其近十几年来的药理研究做了简单的综述。
就溶血、抗癌、解热、抗炎、镇痛、抗菌抗病毒等方面做了综述。
【关键词】三萜化合物;药理研究;进展
三萜类化合物在自然界种类繁多,分布广泛,资源丰富,多以游离状态或成苷或成酯的形式存在于中草药中,几乎都不溶或难溶于水。
上世纪90年代以来特别是进入21世纪之后,三帖类化合物生物活性的多样性和重要性备受人们的重视,成为中药化学研究的一个热点领域。
多年来,关于三帖类化合物的结构和活性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现对该类化合物自1994年以来的活性研究情况进行综述,为该类化合物做进一步研究、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
三萜类化合物具有广泛的生理活性。
通过对三帖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及毒性研究,结果显示其具有溶血、抗癌、抗炎、抗菌、抗病毒、降低胆固醇、杀软体动物等活性。
1溶血作用
研究证明,甘草中的三萜可使输血用的血制品中的病毒失活,甘草次酸可100%地抑制疱疹性口腔炎病毒。
傅乃武等人对甘草中三萜类化合物的抗氧化作用进行研究,得出其对抗H2O2的溶血作用明显,而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和HPD光溶血无明显对抗作用[1]。
2抗肿瘤作用
Toth等从赤芝菌丝体中提取了6个具细胞毒活性的三萜类化合物,能明显抑制小鼠肝肉瘤(HTC)细胞的增殖(Toth et al.,1983)。
李薇[2]研究表明0.80 g/kg 和1.20 g/kg的白桦三萜类物质(TBP)对小鼠黑色素瘤B16、肉瘤S180、Lewis 肺癌和艾氏腹水癌等瘤株的抑瘤率均达30%以上。
有研究[2]表明三萜类物质体内抗肿瘤机制之一是增强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
3抗炎、解热、镇痛作用
Rajic A[3]等从菊花中分离得到27种具有抗炎作用的三萜类化合物。
体外实验表明对丝氨酸蛋白酶胰蛋白酶或糜蛋白酶均具有潜在抑制作用,作者认为三萜类化合物C-3羟基脂肪酸化是抑制蛋白酶的必需基团。
实验及临床提示雷公藤三帖化合物对免疫效应期有直接作用,可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抑制炎症浸润渗出、抑制或对抗各类炎症介质以及有抗凝抗血栓等减少组织损伤作用。
五色梅根三萜类物质对醋酸致痛具有明显的镇痛作用,对二甲苯所致炎性水肿也有显著的抑制作用[4]。
4抗病毒、抗菌活性
日本木岛孝夫研究发现蕨类植物中的何帕烷系三萜类化合物有明显抑制强促癌剂TPA诱导EB病毒(EBV)活化的作用[5]。
英国人Young M C M从茜草科植物的成熟果皮中分离得一种新化合物:2α,3β,19α,23,24-五羟基-12-烯三萜,具有一定的抗分支孢子菌类真菌的活性。
5降血糖、降血脂
王英[6]从匙羹藤中分离鉴定出齐墩果烷型三帖皂苷具有降血糖、抑制甜味反应、抗龋等作用。
实验研究表明对正常血糖有轻度增高作用,但与葡萄糖一起应用时,可以明显地抑制血糖上升。
鞠建华[7]研究兴安升麻总皂甙给由于维生素引起的高血脂的大鼠口服(10g/Kg), 可使其血中胆固醇降低21%,甘油三脂降低30%,给由于吐温引起的高血脂的大鼠口服,可使其血中胆固醇降低44%。
6杀软体动物
从苦楝(Azadirachta indica)叶分离得到的四环三萜化合物meliaretraolenone、odoratone对史氏按蚊第四龄幼虫的毒性实验显示,LC50分别为16、154ppm[8]。
7毒鱼作用
从射干中分离得到的鸢尾醛型三萜化合物Ⅲ、Ⅶ、Ⅻ对青鳉鱼(killie)具有很强的毒性,给药24 h后TLm为1.6~3.5μg/mL[9]。
此外,三帖类化合物还具有抗结核活性、舒展血管、降低血压、保肝解毒等的作用。
随着现代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三帖类化合物的药理研究将会越来越深入。
参考文献
[1] 傅乃武等.甘草黄酮类和三萜类化合物抗氧化作用的研究[J].中药药理与临床,1994,(5):26~28.
[2] 李薇,李岩,金雄杰. 白桦三萜类物质的抗肿瘤作用及其对免疫功能的增强效应[J]. 中医中药与免疫,2000,16(9):485-487.
[3] Rajic A.菊花中具有抗炎作用的三萜类对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的抑制活性[J].Planta Med.2001,67(7):599-604.
[4] 莫云雁,李安,黄祖良. 五色梅根三萜类物质镇痛和抗炎的实验研究.时珍国医国药,2004,15(8):477-488.
[5] 木岛孝夫[日本].蕨类植物中三萜类化合物的抗促癌作用(1)[J].国外医
学中医中药分册,1997,19(5):59~60.
[6] 王英,叶文才,刘欣,等.匙羹藤中三帖皂苷类成分及其药理活性[J].国外医药·植物药分册,2003,18(3):146-150.
[7] 鞠建华,杨峻山. 升麻族植物三萜皂甙的研究进展,中国中药杂志,1999,24(9):517-521.
[8] Siddiqui B. 苦楝叶中的四环三萜化合物及其杀虫活性,Chem Pharm Bull.2003,51(4):415-417.
[9] Hideyuki I,etal.J Nat Prod,1999,62(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