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4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二)单元导学案(无答案)人教新课标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4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二)单元导学案(无答案)人教新课标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4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二)单元导学案(无答案)人教新课标版

中学分组合作当堂达标导学案

自主预习 史学:司马光主持编写的 ,是一部 的通史巨著。 词,出现于 ,成为宋代主要的 。 苏轼的词,气势豪迈,代表作有 。 宋词

的词,风格委婉,感情真挚,清新自然。 南宋的 ,将词的豪放风格发扬光大。

元曲由 和 组成。 元曲 元朝剧作家最优秀的是 ,代表作是 。 宋代大画家张择端的 ,是我国美术史上的不朽作品。 绘画 元代最著名的画家是 ,他的画被称为神品。 宋四家: 、 、 、 。 书法 元朝 的书法,劲秀雄健,功力深厚。

合作探究

1、完成下列表格内的内容。

2、对比分析辛弃疾、李清照、苏轼三人在词的风格上的异同。

3、宋元期间,我国绘画发展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归纳梳理

本节课主要讲述了宋元时期在史学、文学和艺术方面的成就。史学发展最卓越的成就是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在文学领域,主要成就是宋词的发展,杰出的词人有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等。在绘画成就上,绘创作题材广泛,尤其突出的是宋代风俗画兴起,大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是最杰出的代表。书法名家众多,各有创新,以“宋四家”和赵孟頫最为突出。

达标检测

1、同学们使用的历史教科书是按照年代先后顺序编写的,这叫“编年体”,下列在编写体例上与历史教科书类似的是()

A《资治通鉴》B《史记》C《梦溪笔谈》D《诗经》

2、某校初一年级的同学正在正在编排历史剧《唐太宗》,下列书籍可供他们参考的是()

A《史记》B《汉书》C《资治通鉴》D《三国志》

3、《史记》和《资治通鉴》记载重合的历史时期是()

A从黄帝到汉武帝B从战国到五代

C从战国到汉武帝D从汉武帝到宋神宗

4、在一次参观文物展览时,邓小平指着一幅名画说“我们的祖先早已熟知商品经济了。”这幅名画应是:()

A《天王送子图》B《洛神赋图》

C《清明上河图》D《步辇图》

5、1987年,国际天文学会以一位元朝最著名的书法家的名字命名了水星环行山,以纪念他对人类文化史上的贡献,这位元朝最著名的书法家是()

A黄庭坚B柳公权C赵孟頫D颜真卿

6、宋代词人层出不穷,杰出的有①苏轼②关汉卿③辛弃疾④李清照⑤赵孟兆页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③④⑤ D.②③④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念奴娇赤壁怀古》

1. 《念奴娇赤壁怀古》的作者是谁?他的词有何特点?

2.宋代杰出的女词人是谁?她的词有何特点?

连线题:下列有关联的内容用直线连接起来

《资治通鉴》苏轼北宋

《念奴娇赤壁怀古》司马光南宋

《如梦令》李清照两宋之交

《菩萨蛮书江西口壁》辛弃疾

《清明上课图》张择端

7、史学界普遍认为,宋元时期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你是否同意这个观点?请说明理由并简要概括宋元时期科技得到高度发展的原因。

体验中考

1、(2009·湖北恩施)全书网络“善可为法,恶可为戒”的历史事实,以与历代朝政兴衰得失相关的政治、军事、民族为主要内容,这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该著作是A.《史记》 B.《资治通鉴》 C.《金刚经》 D.《窦娥冤》

2、(2009黄冈市文综).南宋著名诗人郑思肖在他的诗中写道:“一心中国梦,万古下泉诗”,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在他的词中写道:“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由此可以看出他俩难以忘怀的是

A.祖国山河的统一B.中华文化的弘扬

C.旖旎宜人的风光D.个人的离愁别恨

课外提升

引导学生通过所学知识,对比分析利用纪传体和编年体在记述历史事件上各自的优缺点。

介绍关于元曲的知识,让学生对比分析唐诗、宋词、元曲的异同。

板书设计

第14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二)

一、司马光和《资治通鉴》

1.《资治通鉴》和《史记》

2.司马光编撰《资治通鉴》

二、宋词和杰出的词人

1、苏轼开创词的豪放风格

2、著名女词人李清照

3、辛弃疾发扬苏词的豪放风格

三、风格多样的绘画和书法

1、山水、花鸟、风俗画和《清明上河图》

2、书画家赵孟頫和“宋四家”

教学思考

灿烂的宋元文化教案

灿烂的宋元文化(一)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的发明和传播。火药在军事上的广泛应用。沈括和《梦溪笔谈》、郭守敬和《授时历》。 探究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的发明和传播,初步培养学生进行历史感知、历史想象形象思维能力及学生全面系统的思考问题的初步能力和概括、归纳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 ⑴制作活字,了解活字印刷的过程。 ⑵指导学生观察本课中的有关插图、阅读有关历史材料,通过思考、解析与探究,由小组合作讨论,完成教学任务,从而培养学生注意观察学习的习惯和依据史料获得历史信息的方法。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⑴通过对四大发明的介绍及对人类文明的巨大贡献,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⑵学习古代科学家勤于探索,坚持不懈、勇于创新的精神。 ⑶祖先的发明可以增强我们的自豪感,但同时也应让学生心存忧患意识,激励学生努力学习,让四大发明成为我们前进的动力,为中国科技的再次崛起而奋斗。 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介绍了宋元时期的科技成就,向学生展现了我国古代重大科技发明和中华民族对人类的杰出贡献。本课重点是活字印发术的发明,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及向世界的传播。 难点是充分认识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教学准备

⑴准备历史材料,收集相关现代科技信息。 ⑵制作POWEPOIN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她的文化博大精深,常令现代人扼腕叹息,今天我们让一起去寻访历史,了解灿烂的宋元文化。 (出示课件:灿烂的宋元文化) 二、学习和探究新课 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到72页,浏览一下课文,整体了解宋元时期有哪些重大的科技成就和杰出的科学家。(出示课件)生:宋元时期的科技成就主要有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火药的应用,科学家有宋朝的沈括、元朝的郭守敬。 师:下面我们来具体探究这三项科技发明的过程、应用、传播和意义。 (出示课件:《金刚经》图片) 师:大家对这幅图片熟悉吗?这是什么?是哪个朝代的?是采用什么技术印刷的?(学生回答略) 师:这部雕版印刷的《金刚经》画面精美,文字清晰,但是它有一定的缺陷。请大家看资料,然后说说雕版印刷有什么缺点。 (出示课件) (学生回答:费时、费工、错了不易改正。) 师:所以到了宋朝,有人发明了更为先进的活字印刷术。那么活字印刷术是怎么回事呢?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文第一部分: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并用笔在书中圈画出有关活字印刷术的知识点,比如: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时间、发明者、活字印刷术的工序等。 1.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和传播(板书)

第14课灿烂的宋元文化

第14课灿烂的宋元文化 宋元时期,是传统文化高度繁荣的阶段,在科学技术方面有着突出的发展,对世界文明的进步起了重要作用。理学的产生、宋词和元曲的繁荣、追求个性的书法、反映文人意趣和民间风情的书画,是这一时期文化方面的突出成就。 科学技术的新发展 宋元时期,是传统科技文化的高度繁荣阶段。 在科技发明方面,这一时期,印刷术、指南针、火药在宋代有了划时代的发展。北宋时期,平民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节省了印刷费用,大大提高了印刷效率。这一时期,指南针开始应用于航海,火药在狩猎、开山、采石和火器制造等领域得以广泛应用。 毕昇发明的活字是用胶泥刻成单个反体字烧制而成,排版印刷后可拆散保存,反复使用。此后又出现了木活字,至13世纪出现金属活字。13世纪中期,活字印刷术传到朝鲜,以后又从西域传到欧洲。 宋代的火器主要有火炮、火箭、突火枪等,威力巨大。14世纪初,火药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在西方社会产生巨大震动。 早在战国时期,人们就发现了利用磁石指示南北的特征,发明了指南仪器司南。此后,又出现了指南车、指南鱼等。13世纪,指南针传入西欧,在地理大发现中起了重要作用。

在天文学方面,元代的天文学家郭守敬制成了一种新型的天文观测仪器——简仪,他主持编订的《授时历》,一年的周期与现行公历基本相同,但问世比现行公历早300年。 朱熹与理学思想 理学是宋代的主要哲学思想,它是以儒家思想为基 础,吸收了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的新儒学。南宋的朱熹是 理学发展的极大成者。他把维护专制统治和纲常名教的观 念抽象化为天地万物始源的“理”,建立起理学体系,从 哲学的高度认证了专制统治和等级秩序的合理性。 朱熹认为:“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是第一性的; “气”只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材料,是第二性的。他把“天理”和“人欲”对立起来,认为人欲是一切罪恶的根源,进而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主张。宋词和元曲 宋词是继唐诗而起的又一诗歌高峰。作为一种新体诗歌,词的句子有长有短,或改自格律诗,或传自教坊曲,或源于民间,又称为“长短句”。这一体裁便于灵活自由地表达情感,并可配乐演唱。根据风格特点的不同,词又可以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两大派别。宋代词人层出不穷,杰出代表有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等。 北宋文学家苏轼,扩展了词的内容,着重表达豪放的思想感情,描绘雄浑壮观的景物,代表作有《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 女词人李清照生活在两宋之间,她的前期词作,风格委婉,感情真挚,格调清新自然,代表作有《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等。中年以后,李清照流亡到南方,这一时期的作品,大都渗透了忧伤的情感,其中也有一些满含忧国之情,代表作有《永遇乐》《声声慢》等。 南宋的辛弃疾,把词的豪放风格发扬广大。他年轻时在北方参加过抗金斗争,到南方以后,一直胸怀恢复中原的壮志。他在词里,经常倾吐对山河分裂的悲痛。代表作有《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等。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

2、589 年,隋朝灭掉陈朝统一南北。 3、隋炀帝从 605 年起,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4、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两千多 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5、隋朝大运河分为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和五大 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6、618 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 7、618 年,李渊在太原起兵反隋进入长安建立唐朝。 8、我国历女皇帝是武则天,她晚年称帝,改国号为周。 9、唐太宗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注重作用贤才 和虚心纳谏。 他任命富于谋略的房玄龄和善断大事的杜如晦做宰相,人称房谋 杜断。 重用敢于直言的魏征为的谏臣 10、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比较 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 历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11、唐朝出现了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作者陆羽被后 人称为茶神。 12、由武则天提拔,被唐玄宗任命为宰相的名臣是姚崇。 13、陶瓷业在唐朝有重要发展,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和唐三彩最 为有名。 唐三彩是世界工艺的珍品。

14、唐朝时期,全国的大都市有长安、洛阳、扬州、和成都。 15、长安城内分为坊和市,访是居民宅区,市为繁荣的商业区。 16、长安既是当时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 17、唐玄宗统治时期进入全盛时期,历称为开元盛世。 18、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始于隋文帝时。 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 19、唐朝科举制度常设的考试科目很多,以进士和明经两最为重 要。 20、唐朝时期完善科举制度人物是唐太宗、唐玄宗和武则天。 21、科举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直到清朝末 年才被废除。 22、唐朝时唐太宗和武则天,政府在今疆地区先后设立了管辖西 域的行政和军事机构。 23、7 世纪前期,吐蕃杰出的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定都逻些。 24、唐朝时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密切了唐蕃经济文 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 25、8 世纪唐朝又把金城公主嫁到吐蕃。 至此,吐蕃和唐朝已经成为和同为一家了。 26、8 世纪中前唐玄宗封回纥首领为怀仁可汗,唐玄宗封南诏首 领为云南王。 27、隋唐对外交往比较活跃,与亚洲以至非洲、欧洲的一些国家, 都有往来。

灿烂的宋元文化

教案:第13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一)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比较清楚的掌握宋元时期辉煌的科学技术成就的基本情况,由此进一步了解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 (2)初步培养学生进行历史感知,历史想象的形象思维能力以及学生全面系统的思考问题的初步能力和概括归纳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师生互动,合作探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学习古代科学家勤于探索坚持不懈勇于创新的精神。 二、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介绍了宋元时期的科技成就,向学生展现了我国古代的重大科技发明和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杰出贡献。本课重点是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及向世界的传播。难点是充分认识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三、教学准备 教着准备雕印好的“灿烂的宋元文化”几个大字。学生准备橡皮泥橡皮檫小刀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展示雕印的“灿烂的宋元文化”提问:这是怎么制出来的?(雕印)师:中国古代印刷术起源于印章和石刻,发展到隋唐时出现了什么技术?(雕版印刷术)雕版印刷术经过五代,到了两宋时期兴旺发达。雕版印刷术出现以后,我国刊印了大量精美的书籍。唐朝印制的《金刚经》是世界上最早标有确切日期的印刷品,那么同学们有没有思考雕版印刷的欠缺与不便之处呢?教师举例说明如:宋太祖时官方主持刻印《大藏经》,耗时12年,雕版13万块,印完后堆积如山的雕版派不上用场。另外,当时一个刻工一天只能雕刻四五十个字,一本六万字的书就需要三四年才能刻完。学生通过示例归纳出结论:费时费工浪费性大。师由此可见雕版印刷术需要改革创新了,于是到北宋时,有人发明了活字印刷术,这个人是谁?(北宋平民毕升)二、授新课 (一)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师:观察毕升画像,阅读小字部分,简要归纳出活字印刷中的四道工序。(刻制单字排版印刷拆版)学生动手体验,完成活动探究(1)师:同学们想一想,活字印刷与雕版印刷相比较有哪些优点?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指出:活字印刷突出两个变,变死字为活字,变死版为活版,既经济又省时。由此可见,活字印刷把印刷术推进了一个新的阶段,。元朝时王贞发明了木活字,才广泛推广和应用。但是,毕升的这一创举比欧洲早400年。师:今天的印刷业又有什么新的发展呢?(激光照排电脑排版高速印刷机等)(二)指南针的应用师:同学们见过大海吗?假如你是一名海员,驾驶一艘船在茫茫的大海上行驶,那么船上首先要具备什么?(指南针)师:说道指南针,这里有一个小故事: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在咸阳修建一座阿旁宫,大门用磁石做成,如有人暗藏兵器入宫行刺,就会被磁石吸住。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古代劳动人民很早就掌握了磁学知识,早在战国时,人们就制成了指示方向的仪器——司南。观察汉朝的司南模型思考:司南由哪两部分组成,是根据什么原理制成的?师:到了北宋,人们制成指南针。观察宋朝的罗盘针模型思考:罗盘针比司南有哪些进步?它是用什么方法制成的?出示材料分析: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隐晦则观指南 针——北宋·朱《萍州可谈》渺茫无际,天水一色,舟舶来往,惟以指南针为则。昼夜守视惟谨,毫厘之差,生死系矣。——南宋赵汝适《诸蕃志》思考:从以上材料中分别获得了什么信息?突出的变化是什么?师:在学生讲解的基础上讲解,“沉石寻孤屿,浮针辨四维”,南宋诗人朱继芳的诗句更道出了那个时代人们由于小小的浮针而打开崭新视野的豪情。指南针的应用使人类可以全天候航行,将“原始航海时代推至终年。”由此指南针也被世人誉为“水上之友。”南宋时,经阿拉伯人传人欧洲,为后来欧洲航海家的环球航行创造了条件。(三)火药的应用和传播古代中国,不但有纷呈异彩的冷兵器,而且也最先跨入火器国家行列。师:火药是怎样发明的?它有哪些作用?师:中国是火药的故乡,火药在唐朝末年用于军事,宋元时期广泛用于战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全册教案(新教材)

2018年最新编辑 新版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历史全册教案 教案说明:本教案新版教材全册教案。本教案严格按照高效课堂模式进行编写,注重 学生的全面发展,环节齐全、内容详 细,可以A4纸直接打印。教案还 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望广大 网友谨慎下载。 学科:; 任课班级:; 任课教师:; 2018年月日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教案: 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隋朝的建立和统一,社会经济的繁荣,大运河的开凿及历史作用。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全面分析“隋朝开通运河是好事还是坏事”的综合分析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大运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是与长城齐名的世界最伟大的工程之一,激发热爱祖国,振兴中华的高尚情操。 二、教材分析 本课简要介绍了隋朝的建立,社会经济的发展,大运河的开凿。重点叙述了大运河的开通和作用,这是本课的重点。隋初经济的繁荣难以理解,这是本课的难点。 三、课前准备 师:搜集本课的资料,相关的图片。生:在图书馆搜集有关大运河的资料。 四、教学过程 一、导言引入 师:讲述“隋炀帝赏琼花”的故事,那么隋炀帝专为看琼花开通大运河的说法否对。隋朝是怎样建立的?大运河是如何开凿的?(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二、互动授课 让学生阅读第一框的内容师:隋朝是哪年建立的?隋帝又是如何统一全国的?有什么意义?生:581年,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589年,灭掉陈,统一全国。引导学习概括出“结束了西晋以来,二百七十多年的分裂,对峙的局面,开创…大一统?的局面,为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过渡:封建王朝从汉朝以来,都注重以农立国“夫农天下之本也”经济繁荣的基础在于农业,那么,隋朝经济发展如何呢?师:隋朝经济繁荣出现的原因?生1:“国家统一,社会安定” 2:“隋帝励精图治,改革制度,发展生产”。师:从哪些方面可见经经济繁荣?生1:人口激增2:粮仓丰实引导学生阅读第二框内容“大运河的开通” 投影:大运河的图片,放轻音乐生:结合地理简介大运河隋朝大运河在605年开始,到610年全线开通,以洛阳为中心,他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四段,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经过浙江、江苏、山东、河北、天津、北京六省市。全长四五千里,是世界上的伟大工程之一,大运河开通后“高旅往返,船乘不绝”。师:大运河的作用有哪些?生:“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全国统治。” 师:“隋炀帝专为看琼花开通大运河的说法对不对?为什么?”学生根据搜集的资料,在小组交流。生:不对。隋炀帝开凿大运河,既有贪恋江都的美景的动机,搜括江南财富的目的,也有兵力强大,帝王的霸气。师:隋炀帝对为什么能够开纵贯南北的大运河?生:利用已有的经济实力师:隋朝开通大运河是好事还是坏事?生:学生分小组讨论:全面分析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功过。出示唐朝诗人皮日休的诗: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开凿大运河征发几百万人,给广大劳动人民带来沉重的苦难。”“开通大运河,成为我国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天下转漕,仰此一渠’,推动了南北经济交流,促进了运河两岸城市的发展,巩固了隋朝的统治”学生比较今天的运河和隋朝大运河有什么区别?补充:当今运河相当于三条铁路运输量,每日通过船只三百余艘。 课外延伸:比较隋文帝和隋炀帝的功过。板书设计:隋朝:繁盛:统一;经济繁荣、大运河开通一时:二世灭亡,共38年 第2课贞观之治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唐朝建立、贞观之治和武则天的统治等基本史实。引导学生思考和探

人教新课标历史七年级下册导学案(含答案)第13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一)

第13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一) 学习目标:1、掌握宋元时期灿烂辉煌的科学技术成就的基本概况。 2、引导学生观察插图、进行想象、分析史料,探究活字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 的发明过程,培养其感知历史、想象历史的思维能力。 3、引导学生分析宋元科技高度发展的原因使他们认识到我们的祖先在科技和文 化方面居于世界领先地位,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贡献巨大,从而激发出强烈的 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重点: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及向世界的传播难点:宋元科技高度发展的原因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一)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发明时期: 发明人: 历史影响:大大促进了的传播,比欧洲的活字印刷早约年 (二)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 1、指南针 战国:制成“”,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 北宋:制成指南针,开始用于事业 南宋:广泛用于航海 影响:由人传入欧洲,为后来欧洲航海家的航海活动创造了条件。 2、火药 发明者: 应用:唐朝末年,开始用于 外传:13、14世纪,火药和火药武器传入和 (三)沈括和郭守敬 北宋科学家著有《梦溪笔谈》一书,还创制了“十二气历”,主持开凿通惠河。 二、儿歌记忆 北宋科学家毕升,活字印刷他发明,战国时期创“司南”,北宋制成指南针,古代炼丹制火药,唐末宋元用战争,西汉发明麻做纸,东汉改进是蔡伦,四大发明传世界,推动历史向前进。 三、思维拓展 动脑筋1、想想看,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什么新发展? 答:雕版印刷费工、费时,一次印刷后的雕版又无法在派上用场,,很不经济。活字印刷术突出两个“变”:变死字为活字,变死板为活版,既经济,又省时。今印刷业已告别了与“铅与火”的时代,进入到“光与电”的时代。 2、导入框里的图,是我国金元时期......是否相同? 答:两者的发射原理是一样的,都是利用燃料的燃烧所产生的反作用力,来推动火箭向前、升空。 练一练:B 四、巩固提高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归纳整理

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 【知识要点】 一。繁荣 1南北重归统一 (1)隋的建立:581年长安隋文帝杨坚 (2)隋的统一:589年隋灭陈、统一南北 2.隋文帝统治 措施:改革制度、发展生产、整顿吏治 局面:国家统一、政治稳定、社会经济繁荣 表现:人口迅速增长、粮仓丰实 3.大运河的开通(隋炀帝) 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河段:涿郡(北)——洛阳(中心)——余杭(南) 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长度: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作用:它的开通,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 二.灭亡:618年、隋炀帝暴政导致 [难点解析】 1.你怎样评价大运河的开通? 大运河开通之后,南北交通方便多了,南方的丝绸、稻米源源北运,供给北方,从这点来说当然是好事。但是,隋炀帝开通运河大量地征用民工,在使用上非常残酷,十分之四五的民工都因饥饿、劳累折磨而死,所以说开通运河对当时劳动人民来说是沉重的徭役负担,是灾难。 2.古人评论大运河、说:“天下转漕,仰此一渠”你能说出这段话的意思吗?想一想水运粮食在古代中国为什么重要? 这句话意思是:国家水上运输粮食,全靠大运河。中国古代在没有铁路、汽车等交通工具的前提下陆路运输只能靠车、马、靠人力畜力进行,运量小、速度慢、费用大,而水运粮食比陆运运量大,速度快、费用小。 3.隋炀帝为什么能够开通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一是隋文帝时经济繁荣、隋炀帝利用了已有的经济实力。 二是国家统一、人口增长迅速,有能力征发几百万人。 三是有前段开凿的几段古运河基础。 [重点考点] 1.隋炀帝为什么要开通运河? (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2.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2000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3.大运河的开通有什么历史作用?(它的开通,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 第2课贞观之治 【知识要点】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全册教案

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 【教材分析】 本课简要介绍了隋朝的建立,社会经济的发展,大运河的开凿。重点叙述了大运河的开通和作用,这是本课的重点。隋初经济的繁荣难以理解,这是本课的难点。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隋朝的建立和统一,社会经济的繁荣,大运河的开凿及历史作用。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全面分析“隋朝开通运河是好事还是坏事”的综合分析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大运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是与长城齐名的世界最伟大的工程之一,激发热爱祖国,振兴中华的高尚情操。 【教学过程】 1.复习导入 中国封建社会开始于公元前475年。1000多年过去了,经过了“战国、秦、汉,封建社会的确立和初步发展”时期,又经过了“三国、两晋、南北朝,封建国家分裂和民族大融合”时期。 581年,隋朝建立。589年,隋灭陈,重新统一南北。中国封建社会进入新的时期,“封建社会的繁荣——隋、唐。” 2.讲授新内容

板书: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 一、南北重归统一 提问:为什么说是同归统一? 581年,北周外戚随国公杨坚夺取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年号开皇。因怕时运随之而走,去掉“走之”,称为“隋”。于南北朝后期,北方民族大融合和江南经济的发展,重新统一的条件已经成熟。(板书:1.隋朝的建立时间;公元581年建立者;隋文帝杨坚定都;长安) 2.隋朝的统一 提问:南北朝的王朝顺序和重要年代 北魏分裂为西魏和东魏,西魏由北周替代。东魏由北齐替代。北周灭北齐,统一北方。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时间581年,定都长安。(副板书) 南朝为宋、齐、梁、陈,都以建康为都,建康就是今南京市。589年,隋灭陈,重新统一南北方。晋王杨广,也就是后来的隋炀帝,是灭陈大军的统帅之一。(副板书) 板书:(581—589—618) <1>隋朝统一的原因 <2>隋朝统一的意义 提问:看图隋朝的疆域四至。(相当于现在中国除去内蒙西藏的领土大小。南边到越南,东边到朝鲜交接,北边到内蒙南边,西边到新疆以西。)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案全册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第1课隋朝的统一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隋朝的建立和统一,社会经济的繁荣,大运河的开凿及历史作用。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全面分析“隋朝开通运河是好事还是坏事”的综合分析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大运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是与长城齐名的世界最伟大的工程之一,激发热爱祖国,振兴中华的高尚情操。【教学过程】 1.复习导入 中国封建社会开始于公元前475年。1000多年过去了,经过了“战国、秦、汉,封建社会的确立和初步发展”时期,又经过了“三国、两晋、南北朝,封建国家分裂和民族大融合”时期。581年,隋朝建立。589年,隋灭陈,重新统一南北。中国封建社会进入新的时期,“封建社会的繁荣——隋、唐。” 2.讲授新内容 板书: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 一、南北重归统一 提问:为什么说是同归统一? 581年,北周外戚随国公杨坚夺取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年号开皇。因怕时运随之而走,去掉“走之”,称为“隋”。于南北朝后期,北方民族大融合和江南经济的发展,重新统一的条件已经成熟。(板书:

1.隋朝的建立时间;公元581年建立者;隋文帝杨坚定都;长安) 2.隋朝的统一 提问:南北朝的王朝顺序和重要年代 北魏分裂为西魏和东魏,西魏由北周替代。东魏由北齐替代。北周灭北齐,统一北方。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时间581年,定都长安。(副板书) 南朝为宋、齐、梁、陈,都以建康为都,建康就是今南京市。589年,隋灭陈,重新统一南北方。晋王杨广,也就是后来的隋炀帝,是灭陈大军的统帅之一。(副板书) 板书:(581—589—618) <1>隋朝统一的原因 <2>隋朝统一的意义 提问:看图隋朝的疆域四至。(相当于现在中国除去内蒙西藏的领土大小。南边到越南,东边到朝鲜交接,北边到内蒙南边,西边到新疆以西。)隋文帝杨坚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杰出皇帝。领导完成祖国南北方的重新统一。 3.隋朝初年经济繁荣 <1> 表现:人口、垦田、粮食 <2>原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隋文帝励精图治,发展生产。 结论;隋文帝在位期间国家统一,安定。人民负担较轻,经济繁荣发展,史称隋文帝的统治为“开皇之治”。 二、大运河的开通 1.开通大运河(出示《隋朝大运河图》)

历史导学案

七年级历史下册导学案(成套) 第1课开运河创科举 一、学习目标 1.掌握隋朝的建立、统一的时间及其意义。 2.了解隋运河是世界上最古老、最长的运河,至今还在发挥重要作用,它的开凿显示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3.理解科举制的作用,初步认识人事制度建设对国家的重要性。 二、学习过程 (一)快乐自学 快速阅读课文,完成下列内容 1.(581)年,(杨坚)废北周皇帝,建立隋朝,定都(长安)。开国帝王是(隋文)帝。(589)年,隋朝灭掉南方的(陈朝),南北统一,结束了长期的分裂局面。 2.隋朝统一后,为了加强对(南方的控制)和促进(南北交通),605年,(隋炀帝)下令开凿大运河。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通(涿郡),南达(余杭),全长(2000)多千米。开凿大运河的意义或作用:大运河的开凿,对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国家统一的巩固)起了很大的作用。 3.隋文帝通过(分科考试)选拔人才,开科举制的先河。(隋炀帝)又创设(进士科),科举制正式形成。科举制打破了(门第)的限制,给一般的知识分子提供了(做官参政)的机会;同时,选拔官吏的权利也从(地方)集中到了(中央),为统治者(吸收、笼络人才)拓宽了道 路。隋朝创立的科举制对后世影响深远,以后各朝都相继沿用。 (二)合作探究 1.比较秦朝和隋朝,看看它们有哪些相似点? 提示: (1)都结束了长期的分裂局面,完成了统一; (2)都形成了影响深远的制度,如秦的郡县制、隋的科举制; (3)都兴建了举世闻名的工程,如秦修长城、隋开运河; (4)都因暴政导致农民起义爆发而迅速灭亡。 2.隋运河经过了今天的哪些省(市)? 提示: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安徽、江苏、浙江。 (三)展示交流 (四)课堂小结 1.隋朝的建立与灭亡。 2.隋运河的流经区域和意义。 3.科举制的产生与意义。 (五)达标训练 1.581年,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的是:(B ) A.王莽B.杨坚 C.李渊D.李世民 2.隋朝统一的历史条件是:(B ) ①广大人民渴望实现统一。 ②社会秩序安定,南北经济文化得到交流。 ③南方经济发展,南北差距缩小。 第2课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第14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二)

第14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二) 1.编年体是我国传统史书的一种体裁,特点是按年、月、日编排史实,记述历史。下列属于这种体裁的史学著作是 A.《史记》 B.《离骚》 C.《资治通鉴》 D.《红楼梦》 [参考答案] C 【解析】司马光编写的《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的通史巨著。 2.司马迁和司马光都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他们生活的朝代分别是 A.西汉、唐朝 B.西汉、北宋 C.秦朝、元朝 D.唐朝、北宋 [参考答案]B 【解析】司马光是北宋人,司马迁是西汉人。 3.《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此书内容包括 ①夏商西周三代的更替②战国七雄③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④宋金南北对峙 A.①②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③④ [参考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资治通鉴》的内容,叙述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 4.宋元时期的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处于当时世界文明的高峰。下列选项与宋元时期史实不符合的是 A.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B.司马光主持编写《史记》 C.关汉卿是元杂剧作家中最负盛名的 D.宋朝政府积极鼓励海外贸易 [参考答案] B 【解析】司马光主持编写《资治通鉴》,故B错误 5. 我国古代科技文化璀璨。下列著作属于相同类别的一组是 A.《伤寒杂病论》与《天工开物》 B.《史记》与《资治通鉴》 C.《九章算术》与《本草纲目》 D.《水经注》与《金刚经》 [参考答案] 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事物的分类能力。同一类的是B都是史学著作。 6.下列关于科技文化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最早的定向工具出现在战国时期 ②宋元时期,火药在军事上广泛使用 ③《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 ④元曲是杂剧与散曲的合称,是宋代文学创作的主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 A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教案 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隋朝的建立和统一,社会经济的繁荣,大运河的开凿及历史作用。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全面分析“隋朝开通运河是好事还是坏事”的综合分析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大运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是与长城齐名的世界最伟大的工程之一,激发热爱祖国,振兴中华的高尚情操。 二、教材分析 本课简要介绍了隋朝的建立,社会经济的发展,大运河的开凿。重点叙述了大运河的开通和作用,这是本课的重点。隋初经济的繁荣难以理解,这是本课的难点。 三、课前准备 师:搜集本课的资料,相关的图片。生:在图书馆搜集有关大运河的资料。 四、教学过程 一、导言引入 师:讲述“隋炀帝赏琼花”的故事,那么隋炀帝专为看琼花开通大运河的说法否对。隋朝是怎样建立的?大运河是如何开凿的?(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二、互动授课 让学生阅读第一框的内容师:隋朝是哪年建立的?隋帝又是如何统一全国的?有什么意义?生:581年,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589年,灭掉陈,统一全国。引导学习概括出“结束了西晋以来,二百七十多年的分裂,对峙的局面,开创…大一统?的局面,为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过渡:封建王朝从汉朝以来,都注重以农立国“夫农天下之本也”经济繁荣的基础在于农业,那么,隋朝经济发展如何呢? 师:隋朝经济繁荣出现的原因? 生1:“国家统一,社会安定” 2:“隋帝励精图治,改革制度,发展生产”。 师:从哪些方面可见经经济繁荣? 生1:人口激增2:粮仓丰实引导学生阅读第二框内容“大运河的开通” 投影:大运河的图片,放轻音乐生:结合地理简介大运河隋朝大运河在605年开始,到610年全线开通,以洛阳为中心,他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四段,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经过浙江、江苏、山东、河北、天津、北京

山东省文登实验中学2012年秋七年级历史上册 灿烂的宋元文化(二)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山东省文登实验中学2012年秋七年级历史上册灿烂的宋元文化 (二)学案新人教版 文献资料、图片、多媒体。 一、知识链接 东晋、隋唐时期的书法、绘画; 唐诗的主要成就。 二、新课导学 ※自主探究 史学: 1、生活在的,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史学家。他编写的《》,是一部的通史巨著。这部书按顺序,叙述了从到的历史。 价值:全书取材广泛,叙事明晰,对研究古代历史有重要参考价值。` 宋词: 2、是一种新体诗歌,唐朝时已出现,宋代时成为主要的文学形式。 北宋文学家,对词的发展有突出贡献。他的词,,雄健奔放,对后世影响很大。代表作有《》。

3、女词人生活在两宋之交,她的词的特点是:,,善于运用口语,显得格外清新自然。 4、的,把词的风格发扬光大。 元曲:元朝的,由和组成,是比较成熟的戏剧形式。优秀作家是,代表作有悲剧《》。 绘画、书法: 宋元时期的绘画艺术体现在、、和的创作之中。 随着城市的发展,表现市民生活的是两宋绘画的一个特色。大画家的《》,描绘了的风光和景象,是我国上的不朽作品。 元代最著名画家是,他的画属于“”,他还是一个。 宋元时期,盛行随意挥洒的,宋代著名书法家有、、、,人称“”。 ※合作探究 司马光一生最伟大的贡献是什么?他和谁被称为中国古代史学界的两大伟人,并称为“两司马” ?“两司马”有哪些品质令人钦佩,值得学习? ※达标检测 1、我国古代著名的编年体史学著作是() A、《资治通鉴》 B、《史记》 C、《梦溪笔谈》 D、《诗经》 2、某校初一年级的同学正在编排历史剧《唐太宗》,下列书籍可供他们参考的是() A、《史记》 B、《汉书》 C、《资治通鉴》 D、《三国志》 3、宋代文学的主要形式是 A、诗歌 B、词 C、散文 D、散曲 4、两宋的绘画中什么类型的画出现并且日益增多? A、人物画 B、风俗画 C、山水画 D、花鸟画 5、既是著名词人又是大书法家的是 A、辛弃疾 B、李清照 C、苏轼 D、李白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4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二)单元导学案(无答案)人教新课标版

中学分组合作当堂达标导学案 自主预习 史学:司马光主持编写的 ,是一部 的通史巨著。 词,出现于 ,成为宋代主要的 。 苏轼的词,气势豪迈,代表作有 。 宋词 的词,风格委婉,感情真挚,清新自然。 南宋的 ,将词的豪放风格发扬光大。 元曲由 和 组成。 元曲 元朝剧作家最优秀的是 ,代表作是 。 宋代大画家张择端的 ,是我国美术史上的不朽作品。 绘画 元代最著名的画家是 ,他的画被称为神品。 宋四家: 、 、 、 。 书法 元朝 的书法,劲秀雄健,功力深厚。 合作探究 1、完成下列表格内的内容。

2、对比分析辛弃疾、李清照、苏轼三人在词的风格上的异同。 3、宋元期间,我国绘画发展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归纳梳理 本节课主要讲述了宋元时期在史学、文学和艺术方面的成就。史学发展最卓越的成就是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在文学领域,主要成就是宋词的发展,杰出的词人有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等。在绘画成就上,绘创作题材广泛,尤其突出的是宋代风俗画兴起,大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是最杰出的代表。书法名家众多,各有创新,以“宋四家”和赵孟頫最为突出。 达标检测 1、同学们使用的历史教科书是按照年代先后顺序编写的,这叫“编年体”,下列在编写体例上与历史教科书类似的是() A《资治通鉴》B《史记》C《梦溪笔谈》D《诗经》 2、某校初一年级的同学正在正在编排历史剧《唐太宗》,下列书籍可供他们参考的是() A《史记》B《汉书》C《资治通鉴》D《三国志》 3、《史记》和《资治通鉴》记载重合的历史时期是() A从黄帝到汉武帝B从战国到五代 C从战国到汉武帝D从汉武帝到宋神宗 4、在一次参观文物展览时,邓小平指着一幅名画说“我们的祖先早已熟知商品经济了。”这幅名画应是:() A《天王送子图》B《洛神赋图》 C《清明上河图》D《步辇图》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问答题及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问答题及答案 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 1、隋朝为什么能够统一南北?有何意义? 隋实现重新统一的原因:客观条件:①长期的分裂和战乱,人民渴望统一;②北方:经过南北朝的民族大融合,民族界限缩小,为南北统一创造了条件;南方:江南经济的发展,南北人民要求结束分裂局面,加强双方的经济交流。主观条件: ③隋朝励精图治,国力强盛;陈的统治者荒淫奢侈、腐败无 能,其统治已江河日下; 意义:结束了西晋末年以来二百七十多年的分裂、对峙局面,开创隋唐时期三百二十余年的“大一统”局面,为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 2、隋初经济繁盛原因及表现: ①、原因: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②隋文帝励精图治,发展 生产;③统治者提倡节俭。②、表现:人口激增,垦田扩大、粮仓丰实。 3大运河的开通目的、原因概况及作用分别是什么? ①、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②、开通原因:①隋文帝在位的二十多年里,国家治理得比较好, 出现了经济繁荣的景象,这就使隋炀帝开通大运河具备了经济实力。②隋朝国家统一,使隋炀帝有征发几百万人的可能性。③有前代开凿的几段古运河为基础。

③、时间、人物:隋炀帝从605年起,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 大运河。④、中心、起始点: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 ⑤、长度及地位: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⑥、 四个组成部分(自北向南):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⑦、连接五条河流(自北向南):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 塘江。⑧、流通七省区: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安徽、江苏、浙江。 ⑨、开通的作用: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中央集权,大大促进了 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 4、唐朝诗人说:“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 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说说你的理由。 提示:(1)同意。大运河的开凿对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国家统一的巩固起了很大的作用,而且还惠及到今天。(2)不同意。 可以从开凿大运河及隋炀帝下江都时所体现的暴政,结合隋的速亡来阐述。 5、比较秦朝和隋朝,看看它们有哪些相似点? 提示:(1)都结束了长期的分裂局面,完成了统一;(2)都形成了影响深远的制度,如秦的郡县制、隋的科举制;(3)都兴建了举世闻名的工程,如秦修长城、隋开运河;(4)都因暴

灿烂的宋元文化(二)教案

灿烂的宋元文化(二)教案 张楠 2011年4月13日

一、创设情境。 老师:上课,同学们好!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宋元时期的三大发明,都有哪三大发 明?宋元时期是中华古文明最灿烂的发展阶段,除了这些科技成就还有丰富的史学、文学和艺术成就,下面就让我们穿越时光隧道,去感受那灿烂夺目的宋元文化。 二、明确目标,自主先学。(学生齐读) 1、知道宋元时期史学、宋词、元曲、绘画及书法等文化成就。 2、通过宋元时期文化成就的学习,培养严谨的治学态度,提高分析、鉴赏力。 3、认识宋元时期是我国古代文化高度繁荣的时期;认识“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应”。 三、主题探究,学生展示。 (1)、司马光和资治通鉴(出示问题学生自主学习) 1、司马光生活的朝代? 2、这部史书的编写体例? 3、这部史书叙事的范围? 4、这本书有何地位?

知识拓展 1、司马光砸缸故事(学生讲述)司马光简介 2、资治通鉴解释 承转我国古代有几次文学上的高峰,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2)宋词和元曲(合作攻关) 欣赏两首词考虑两个问题 1、两首词作品名称 2、感受分别是什么风格 课件苏轼简介 李清照简介 辛弃疾简介 元杂剧简介元杂剧角色 元曲和关汉卿 关汉卿简介 窦娥冤唱词 (3)绘画和书法 自主学习出示问题 1、宋元时期著名的画家有哪些? 2、代表作有哪些?

3、宋元时期著名的书法家有哪些? 学生展示 作品欣赏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宋四家赵孟頫简介作品欣赏 四、巩固训练,拓展提高。 1、完成同步训练练习部分2号上黑板 2、讲解 五、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看大屏幕表格总结 宋元时期灿烂夺目的文化,令我们感到骄傲和自豪,但我们不能盲目尊大,固步自封,我们应积极汲取世界文明中一切优秀的成果,创造出辉煌灿烂的社会主义文化。 2、作业:完成新校园本课内容,预习下节课。 最后送给大家一首歌,让我们在苏轼的《明月几时有》的优美旋律中结束本次宋元文化之旅。(播放《明月几时有》。)

14、灿烂的宋元文化(二)

第14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二) 【学习目标】 1、掌握宋元时期史学、宋词及杰出的词人、元曲和关汉卿、绘画和书法成就。 2、通过对“文献资料”、插图的鉴赏,培养审美能力,了解相关历史并理解体会“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 3、通过《资治通鉴》的写作过程及成就,培养学生严谨治学的态度。 学习重点:司马光和《资治通鉴》、宋词和元曲 学习难点:如何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来看待文化现象 【学习过程】 课前预习案 【自主学习】 学生阅读77-81页“导入框”和课文,完成下列问题: 1、《资治通鉴》是一部什么体例的书籍? 它所记叙的历史从什么时候到什么时候?(可组内讨论完成) 2、宋朝的杰出词人是哪三位?说出他们的代表作及风格? 3、元代著名的剧作家是谁?他的代表作是什么?其写作风格怎样? 4、宋朝《清明上河图》的作者是谁?这幅画描绘哪里的风光景象?元代最著名的画家是谁?当时人怎样称颂他的画?书法方面,被称作“宋四家”的是哪些人? 课内探究案 【合作探究】 1、我的问题:……

2、我们的问题:…… 3、老师的问题:(1)你知道《资治通鉴》书名的涵义吗? (2)根据72页“动脑筋”:历史在现实生活中有什么用处? (3)现代词人里还有豪放风格的吗?试举一例。 拓展延伸案 1.、通过本课的学习谈谈宋代文学美在何处? 2、怎样才能养成严谨治学的态度 【系统总结】 1、宋词:人物、作品、风格 2、元曲:人物、作品、风格 3、绘画和书法 【巩固训练】 1、宋朝文学最主要的成就是() A、诗 B、散文 C、词 D、小说 2、两宋绘画的特色是() A、山水画开始出现 B、宗教画占主导地位 C、人物、花鸟画占主导地位 D、风俗画的出现日益增多 3、下列宋朝词人中,风格豪放的是①苏轼②辛弃疾③李清照④柳永()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清明上河图》的作者是() A、张择端 B、吴道子 C、苏轼D米芾

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汇总

历史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 一、隋朝的建立、统一和灭亡(繁盛一时,二世而亡) 1、隋朝的建立:581年,杨坚(隋文帝)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2、隋朝的统一:589年,隋朝灭陈,统一南北。 3、隋朝的灭亡:618年,隋炀帝被部将在扬州杀死。 二、隋朝经济的繁荣──隋文帝在位时期,历史称为“开皇之治” 1、国家统一、安定,人民负担较轻。 2、社会经济繁荣发展,人口大幅增长。 3、粮食、布匹储备充足。 三、大运河的开通 1、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2、时间、人物:隋炀帝从605年起,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3、中心、起始点: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 4、长度及地位: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5、意义、作用: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中央集权,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四.问题探究 1.隋炀帝时为什么能够开通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答:①隋文帝在位的二十多年里,国家治理得比较好,出现了经济繁荣的景象,这就使隋炀帝开通大运河具备了经济实力。②隋朝国家统一,使隋炀帝有征发几百万人的可能性。③有前几代开凿的几段古运河为基础。 2.怎样评价大运河的开凿? 答:大运河的开凿既有它的积极作用,又有它的消极作用。积极作用:①沟通了南北交通。②促进了运河沿线经济和商业城镇的发展。③巩固了国家的统一。消极作

用:由于当时征发劳役过重﹑过急,造成的社会后果十分严重,是隋朝灭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3.隋朝大运河地图识别:它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四段,连接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河流,成为我国南北交通大动脉。 4.隋朝大运河的概况: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它的开通,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 第2课“贞观之治” 一、唐朝的建立618年,李渊建立唐朝,定都长安。李渊就是唐高祖。 二、唐太宗“贞观之治” 1、主要内容措施:①吸取隋亡历史经验教训,重视人民群众的力量。②重视发展生产,开垦荒地、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③崇尚节俭,节制享受欲望。④合并州县,整顿吏治。⑤任用贤才、虚心纳谏:“房谋杜断”—房玄龄和杜如晦;魏征为著名谏臣。⑥大兴学校,发展科举。 2、效果评价: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成为世界上的强国,我国的封建制度发展到顶峰。 3.秦亡汉兴,隋亡唐兴有什么共同之处? 答:秦隋:都完成了统一后很快灭亡;都是因为统治者的残暴无道,整治黑暗;都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汉唐:统治者都吸取了前朝的教训,出现了繁荣的局面;都轻徭薄赋,整顿吏治,任用贤良;都成为影响当时世界的大国。 比较汉武帝与唐太宗的历史功绩

鲁教版五四制六年级历史下册 第13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一)导学案

第13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一) 一、学习目标、重点、难点 ◆ 学习目标 1、掌握宋元时期灿烂辉煌的科学技术成就的基本概况。 2、引导学生观察插图、进行想象、分析史料,探究活字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的发明过程,培养其感知历史、想象历史的思维能力。 ◆ 重难点 重点: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及向世界的传播 难点:宋元科技高度发展的原因。 二、知识概览图 三、新课导引 大家知道今天刺破长空的喷气式火箭,是怎么来的吗?这要从 爆仗、烟火说起。北宋时,一次东京的军士在皇帝面前表演百戏, 突然霹雳一声巨响,接着“刺”的一声,烟花升腾,让皇帝和大臣 都惊异不已。这些表演效果,显然是用火药制成的爆仗、烟火燃 放后造成的。人们认为烟火就是喷气式火箭的前身。 【思考讨论】 我国从什么时候有了火药和火药武器?宋元时期还有哪些科技发明呢? 四、教材精华 (一)知识链接 1.活宇印刷术的发明:隋唐时期出现雕版印刷,但它费工、费时又不经济,印刷术的改进与创新成为必然趋势。北宋平民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活字印刷术既经济,又省时,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播。15世纪,欧洲才出现活字印刷,比我国晚约四百年。 2.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 灿烂的宋元文化(一) 活字印刷 术的发明 指南针和火 药的应用 沈括《梦溪笔谈》和郭守敬《授时历》 北宋时,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欧洲15世纪才出现了活字印刷,比我国晚约四百年 战国时期,人们已用磁石制成“司南” 北宋时制成指南针并开始用于航海事业 南宋时指南针广泛用于航海,并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 唐朝中期的书籍已有火药配方的记载 唐末火药开始用于军事 宋元时期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 13、14世纪,火药和火药武器传人阿拉伯和欧洲 指南针 火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