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二)02
6.第14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二)

第14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二)
(2)苏轼和李清照都是宋代杰出词人,他们的词分别有什么 风格? 苏轼是豪放派的代表人物,他的词气势豪迈、雄健奔放; 李清照是婉约派的代表人物,她的词风格委婉、感情真挚, 善于运用口语,显得清新自然。
第14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二)
(3)元杂剧有什么特点?杂剧和元曲的关系是怎样的? 元杂剧把音乐、歌舞、动作、念白熔于一炉,是比较成熟
第14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二)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
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 时多少豪杰。 ——苏东坡 探究二 意境悠远的词是一种新的文学体裁,它是怎样形成的?
第14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二)
[ 提示 ] 词的产生是随着音乐的发展而出现的。唐朝中期以
第14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二)
2.元曲 散曲 组成。 杂剧 和________ (1)组成:元曲由________ (2)代表:元朝剧作家人才辈出,其中最优秀的是 关汉卿 ,代表作有悲剧《________ 窦娥冤 》。 ________
第14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二)
三、风格多样的绘画和书法
1.绘画 山水画 、 (1)宋元时期的绘画艺术,突出地体现在________ 花鸟画 和________ 风俗画 的创作中。 ________ 清明上河图 》,描绘了北宋东京汴河沿岸 (2)张择端的《____________ 的风光和繁华景象,是我国美术史上的不朽作品;元朝最著 赵孟頫 ,当时人称颂他的画属于“神品”。 名的画家是________
第14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二)
二、宋词和元曲 1.宋词
(1)概况:词是一种新体诗歌,唐朝时在民间流行,宋代成
为主要的文学形式。 苏轼 、李清 (2)代表:宋代的词人层出不穷,杰出的有________ 照、辛弃疾等。北宋文学家苏轼,对词的发展有突出贡献, 念奴娇· 赤壁怀古 李清照 代表作有《______________ 》等;女词人________ 的词, 辛弃疾 风格委婉,感情真挚,清新自然;南宋________ 的词,经 常倾吐对山河分裂的悲痛。
灿烂的宋元文化二课件

图八:黄庭坚
灿烂的宋元文化二
5
图说历史
灿烂的宋元文化二
6
图说历史
灿烂的宋元文化二
7
图说历史灿烂的宋元文化二 Nhomakorabea8
图说历史
灿烂的宋元文化二
9
图说历史
灿烂的宋元文化二
10
图说历史
张择端像
灿烂的宋元文化二
11
图说历史
灿烂的宋元文化二
12
图说历史
灿烂的宋元文化二
13
念奴骄·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
惊起一滩鸥鹭。
风格委婉,感情真挚
灿烂的宋元文化二
15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
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
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
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 赢得生前身后名。
表达对山河分 裂的悲痛
可怜白发生!
灿烂的宋元文化二
16
《满江红·写怀》
岳飞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 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 切。
沿岸风光和繁华
他的作品被称为
“
”
“宋四家”
灿烂的宋元文化二
3
手牵手,好朋友
请在课文中找到你 的好朋友,并介绍给 同学们。。。
灿烂的宋元文化二
4
手牵手,好朋友
图一:司马光和《资治通鉴》
图二: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图三:李清照
图四:辛弃疾
图五:关汉卿和《窦娥冤》
图七:赵孟頫
图六:张择端和《清明上河图》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4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二)课件 新人教版 (2)

风格多样的绘画和书法
思考: 1.两宋的绘画特点是什么? 2.北宋风俗画的代表作及其作者? 3.元代著名的画家是谁?人们怎样称颂 他的作品?
《清明上河图》
——北宋 张择端
描绘了北宋东京汴河沿岸的风光和繁华景色。 这幅画是我国美术史上不朽的作品。
风格多样的绘画和书法
赵孟頫,中国元代文学家、画家、书法家。传世画 作有《秋郊饮马图》等,他的作品被列为“神品” 。
3.通过对史学家司马光的学习,认识到成功属于持 之以恒、勇往直前、不拘泥于现状、勇于创新的人。
重点:司马光和《资治通 鉴》;宋词和元曲
难点:培养运用历史唯物主 义观点看待文化现象的能力
自主预习
1、你对《资治通鉴》了解多少呢? 2、宋代杰出的词人有哪几位?他们的代表作 及其风格特点是什么? 3、元曲是一种什么样的文学形式?元代最优 秀的剧作家及代表作?
当堂达标
【2】宋朝之所以能诞生《清明上河图》最主 要的原因是( C ) A.当时的绘画题材广泛 B.画家的风格和技巧成熟 C.城市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D.人民生活对风俗画的需求
退 出
趣味拓展
《资治通鉴》的名称为当时皇帝宋神宗所 赐,他认为这部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 猜猜看,这一书名的含义是什么?
资治:帮助统治; 鉴:镜子,引申为警戒和教训。
司马光和《资治通鉴》
比较《史记》与《资治通鉴》的异同?
《史记》
《资治通鉴》
作者: 时间: 文体:
司马迁 汉朝 纪传体
司马光 北宋 编年体
内容: 记叙从黄帝到汉武帝 时期的历史
记叙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
司马光和《资治通鉴》
体例 编 年 体
特点
以时间 为中心
纪 传 体
14、灿烂的宋元文化(二)

第14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二)【学习目标】1、掌握宋元时期史学、宋词及杰出的词人、元曲和关汉卿、绘画和书法成就。
2、通过对“文献资料”、插图的鉴赏,培养审美能力,了解相关历史并理解体会“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
3、通过《资治通鉴》的写作过程及成就,培养学生严谨治学的态度。
学习重点:司马光和《资治通鉴》、宋词和元曲学习难点:如何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来看待文化现象【学习过程】课前预习案【自主学习】学生阅读77-81页“导入框”和课文,完成下列问题:1、《资治通鉴》是一部什么体例的书籍?它所记叙的历史从什么时候到什么时候?(可组内讨论完成)2、宋朝的杰出词人是哪三位?说出他们的代表作及风格?3、元代著名的剧作家是谁?他的代表作是什么?其写作风格怎样?4、宋朝《清明上河图》的作者是谁?这幅画描绘哪里的风光景象?元代最著名的画家是谁?当时人怎样称颂他的画?书法方面,被称作“宋四家”的是哪些人?课内探究案【合作探究】1、我的问题:……2、我们的问题:……3、老师的问题:(1)你知道《资治通鉴》书名的涵义吗?(2)根据72页“动脑筋”:历史在现实生活中有什么用处?(3)现代词人里还有豪放风格的吗?试举一例。
拓展延伸案1.、通过本课的学习谈谈宋代文学美在何处?2、怎样才能养成严谨治学的态度【系统总结】1、宋词:人物、作品、风格2、元曲:人物、作品、风格3、绘画和书法【巩固训练】1、宋朝文学最主要的成就是()A、诗B、散文C、词D、小说2、两宋绘画的特色是()A、山水画开始出现B、宗教画占主导地位C、人物、花鸟画占主导地位D、风俗画的出现日益增多3、下列宋朝词人中,风格豪放的是①苏轼②辛弃疾③李清照④柳永()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4、《清明上河图》的作者是()A、张择端B、吴道子C、苏轼D米芾5、阅读下列材料:这部书按年月日顺序,叙述了从战国到五代1300年的历史,将近300卷。
第14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二

声声慢
【宋】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著窗儿, 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xu),赢得仓皇北 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bi)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何 不 同
清 照 的
他 们 二
有 哪 些
苏 轼
? 词 者 相和
风 的 同辛
格 词 之弃
又 与 处疾
有 李 ?的
词
元戏曲场面壁画
元杂剧陶俑
《
》
《感天动地窦娥冤》
辛弃疾
《京口北固 亭怀古》
豪放悲壮
2.元曲: ①.形成 元(杂剧+散曲) ②.成就 关汉卿 《窦娥冤》
三:艺术 1.绘画:
①.种类 山水. 花鸟. 风俗画
②.成就 宋:张择端 《清明上河图》 元:赵孟頫 “神品”
2.书法
①. 宋 “宋四家” ②. 元 赵孟頫
一 选择题 1 著名历史著作《资治通鉴》是一部 A 纪传体通史 B 编年体通史 C 纪传体断代史 D 编年体断代史 2.下列诗词中属于李清照的作品是 A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 B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C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D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 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 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第14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二)-教学课件

题乌江亭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生雳 前弦
身惊 后。
弦角 翻连 塞营 外。
壮 词 以
名
声
辛寄
,
,
弃之
疾
沁园春·长沙 毛泽东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 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尽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 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 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 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第14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二)
在我国浩如烟海的史学著作中, 有堪称“史学双璧”的两部史书 大放光彩,一部是被鲁迅先生称 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的司马迁著的《史记》,另一部 是什么呢?作者又是谁呢?
北宋著名史学家司马光著《资治通鉴》
一.司马光和《资治通鉴》
◇时期:北宋; ◇特点:编年体,取材广泛, 叙事明晰,文笔生动; ◇内容:从战国到五代历史; ◇对研究古代历史有重要价值;
毛泽东,《沁园春·雪》
料相小夜纵千不十
得 年 年
顾 无 言
轩 窗 ,
来 幽 梦
使 相 逢
里 孤 坟
思 量 ,
年 生 死
江 城
肠,正忽应,自两子
断 处
惟 有
梳 妆
还 乡
不 识
无 处
难 忘
茫 茫
·
十
,泪。。,话。。年
明千 月行 夜。
尘凄 满凉 面。
生 死
,
,
两
短 松 冈
鬓 如 霜
茫 茫
。
。
人 故 羽 英遥 江 乱 故 大
最新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14 灿烂的宋元文化(二)》PPT课件 (2)

漂泊,直至年迈。
七年级历史下册课件
10
时间 人物 作品
宋词 两宋之交 李清照
风格委婉,感情真挚,清新 自然
七年级历史下册课件
11
人物 作品
宋词 南宋 辛弃疾
豪放,倾吐对山河分裂的悲痛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 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 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辛弃疾,号稼轩。曾参加抗金斗争。多次
上书要求南宋政府恢复中原,都未被采纳。
基本上,辛弃疾一生很少被重用,他恢复
中原的雄心壮志一直没能实现。
七年级历史下册课件
12
时间 人物 作品 元 元朝 关汉卿 《窦娥冤》 曲
《窦娥冤》剧照
七年级历史下册课件
13
时间 北宋 绘画 元代
人物
作品
张择端 《清明上河图》 赵孟頫
A.秦始皇 B.张骞 C.玄奘 D.岳飞
秦
西汉
唐
南宋
七年级历史下册课件
24
【及时巩固】
6.被宋神宗认为“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的 史书是:
A.《水经注》
B.《三国演义》
C.《史记》
D.《资治通鉴》
七年级历史下册课件
25
完成《全优》第14课选择题
七年级历史下册课件
26
七年级历史下册课件
7
【及时巩固】
2.《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此
书内容包括:战国到五代
①夏、商、西周三代的更替 ②战国七雄
③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④宋金南北对峙
A.①②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③④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 第14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二)第14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二)(2)

第14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二)一、学习目标、重点、难点◆ 学习目标1.掌握宋元时期史学、宋词及杰出的词人、元曲和关汉卿、绘画和书法成就等的相关知识。
2.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宋代文学美在关怀民族屈辱、抒发爱国情感,具有撼人心魄的魅力。
◆ 重难点重点:司马光和《资治通鉴》、宋词和元曲难点:如何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来看待文化现象二、知识概览图三、新课导引我们每个人在小时候几乎都听过《司马光砸缸》的故事,你还记得吗?相传,司马光很小的时候,和小朋友在一起玩,在大家玩得正高兴的时候,一个小朋友掉进了一口比他们高很多的缸里,缸里装满了水,怎么办呢?小朋友们都吓坏了,有的哭了起来,有的跑回去叫大人,只有司马光不慌不忙地环顾一下四周,拣起地上一块石头,用力地向缸砸去,缸破了,水流了出来,小朋友得救了,等大人们来了,都夸他是一个聪明的孩子。
司马光不仅小的时候遇事冷静,头脑聪明,长大后还成为著名的史学家,他写的史书《资治通鉴》和司马迁撰写的《史记》,在历史上被称为“史学双璧”,因此与司马迁并称为“两司马”。
【思考讨论】《资治通鉴》是怎样的一部史书?宋元时期除史学外,在文学、艺术等领域还取得了哪些突出成就?四、探究学习(一)互动探究 灿烂的宋元文化(二)史学:史书《资治通鉴》 文学 艺术 宋词 元曲 绘画 书法:书法盛行 北宋司马光主持编写 编年体通史,叙述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 词是宋代主要的文学形式 杰出词人 在元朝出现,由杂剧和散曲组成 最优秀的剧作家:关汉卿(悲剧《窦娥冤》) 特色:风俗画出现并日益增多,代表作有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元代最著名的画家:赵孟頫 豪放派:苏轼、辛弃疾 婉约派:李清照 宋代:宋四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 元朝:赵孟頫1.你能从历史上找到一两件值得我们今天借鉴的事吗?他们说的例子对吗?你也找找看。
男孩说:“楚汉之争中刘邦获胜的经验和项羽失败的教训,就值得我们今天借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返回
选择题 1 著名历史著作《资治通鉴》是一部 著名历史著作《资治通鉴》 A 纪传体通史 C 纪传体断代史 B 编年体通史 D 编年体断代史
2.下列诗词中属于李清照的作品是 下列诗词中属于李清照的作品是 A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 大江东去 B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知否 C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醉里挑灯看剑 D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王师北定中原日
刘松年《罗汉图》 刘松年《罗汉图》
刘松年
宋代著名画家。钱塘人,因居于清波门, 宋代著名画家。钱塘人,因居于清波门, 帮有刘清波之号。淳熙年间为宫廷画院学生, 帮有刘清波之号。淳熙年间为宫廷画院学生, 绍熙年间为待诏。工画山水、人物, 绍熙年间为待诏。工画山水、人物,宗张敦 作雪松四围晕墨,松针先以笔疏疏画出, 礼。作雪松四围晕墨,松针先以笔疏疏画出, 再以草绿间点,其干则用淡色染边, 再以草绿间点,其干则用淡色染边,雪色毕 流传至今的有《罗汉图》、《 》、《溪亭客话 俏。流传至今的有《罗汉图》、《溪亭客话 》、《唐五学士图 唐五学士图》 图》、《唐五学士图》等。
赵佶《听琴图》(局部) 赵佶《听琴图》(局部) 》(局部
赵佶
(1082~1136) 1082~1136) 即宋徽宗。宋代皇帝,画家。 即宋徽宗。宋代皇帝,画家。为帝时不励 精图治,政治腐败,民不聊生。靖康元年(公 精图治,政治腐败,民不聊生。靖康元年( 1126年 十一月,金兵攻进教城汴梁,赵佶、 元1126年)十一月,金兵攻进教城汴梁,赵佶、 赵桓以及赵氏宗族、亲属等三千多人, 赵桓以及赵氏宗族、亲属等三千多人,都做了 金人的俘虏。后死在“五国城” 金人的俘虏。后死在“五国城”(今黑龙江省依 兰县)。在位期间, )。在位期间 画院”搜罗绘画人才, 兰县)。在位期间,为“画院”搜罗绘画人才, 提倡柔媚的画风。他擅长花鸟画,受吴元瑜影 提倡柔媚的画风。他擅长花鸟画, 书法师黄庭坚,后自创一种瘦劲锋利, 响,书法师黄庭坚,后自创一种瘦劲锋利,如 屈铁断金” 瘦金体” “屈铁断金”的“瘦金体”。
眉山三苏祠
辛弃疾
辛弃疾
(1140 ~1207) ) 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稼轩,历城( 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稼轩,历城(今 山东济南)人。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 山东济南) 爱国情怀,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 爱国情怀,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南宋上层 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进行揭露和批判; 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进行揭露和批判;也有不 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艺术风格多样, 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艺术风格多样,而以 豪放为主,与苏轼并称“苏辛” 豪放为主,与苏轼并称“苏辛”。
灿烂的宋元文化( 灿烂的宋元文化(二)
目录
司马光和《资治通鉴》 司马光和《资治通鉴》 探究活动
宋词和元曲
风格多样的绘画和书法 课堂练习
退出
司马光
司马光
( 1019 ~1086 ) 字君实,号迂叟,北宋陕州夏县人, 字君实,号迂叟,北宋陕州夏县人,世称 涑水先生,进士出身,历任馆阁校勘、 涑水先生,进士出身,历任馆阁校勘、同知礼 天章阁待制兼侍讲、知谏院、御史中丞、 院、天章阁待制兼侍讲、知谏院、御史中丞、 翰林院学士兼侍读等职。专事著史15年 翰林院学士兼侍读等职。专事著史 年,主编 资治通鉴》。身后追赠太师,封温国公, 》。身后追赠太师 《资治通鉴》。身后追赠太师,封温国公,谥 文正。 文正。
苏轼《枯木竹石图》 苏轼《枯木竹石图》
苏轼与文人画新潮
北宋中期以苏轼为代表的一批著名文学家纷纷 参加绘画活动,不仅大胆创新, 参加绘画活动,不仅大胆创新,而且还提出了许多 反映文人士大夫审美情趣的美术理论, 反映文人士大夫审美情趣的美术理论,给宫廷绘画 占主导地位的美术界带来了新的活力。 占主导地位的美术界带来了新的活力。这股新潮日 益发展,及至元代竟成为绘画界的主流, 益发展,及至元代竟成为绘画界的主流,人们称之 文人画” 他的《枯木竹石图》, 》,绘干扭枝曲的 为“文人画”。他的《枯木竹石图》,绘干扭枝曲的 枯树,若挣扎伸展,坚硬顽强;虽落笔不多, 枯树,若挣扎伸展,坚硬顽强;虽落笔不多,却有 孤傲险怪之气,与其傲岸豪放的性格相一致, 孤傲险怪之气,与其傲岸豪放的性格相一致,抒写 了胸中的磊落不平。 了胸中的磊落不平。
《窦娥冤》插图 窦娥冤》
返回
苏轼书法作品
黄挺坚书法作品
米芾书法作品
蔡襄作品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局部)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局部) 》(局部
李公麟《临韦偃牧放图》 李公麟《临韦偃牧放图》
李公麟
(1049~1106) 1049~1106) 宋代杰出画家。字伯时,号龙眠居士。 宋代杰出画家。字伯时,号龙眠居士。舒 城人。熙宁三年(公元1070 1070年 进士。 城人。熙宁三年(公元1070年)进士。他善画 人物,尤工画马,苏轼称赞他: 人物,尤工画马,苏轼称赞他:“龙眠胸中有千 不惟画肉兼画骨”。《五马图 五马图》 驷,不惟画肉兼画骨”。《五马图》为其代表 画中五匹大马,由五个人牵引,神采焕发, 作。画中五匹大马,由五个人牵引,神采焕发, 顾盼惊人。用笔简练,马的一举一动, 顾盼惊人。用笔简练,马的一举一动,极其细 致生动地表现出骏马运动和性情的特征。 致生动地表现出骏马运动和性情的特征。他还 发展了“白描”画法,创造出“扫支粉黛、 发展了“白描”画法,创造出“扫支粉黛、淡毫清 不施丹青,而光采动人” 墨”,“不施丹青,而光采动人”。
返回
课堂练习
1.词是哪个朝代的主要成就?( A ) .词是哪个朝代的主要成就? A.宋朝 B.唐朝 宋朝 唐朝 C.隋朝 D.汉朝 隋朝 汉朝 2.元朝空前发达的是( C ) .元朝空前发达的是( A.诗歌 B.散文 . . C.戏剧 D.小说 . .
课堂练习
3.《资治通鉴》一书的主编是:( B ) . 资治通鉴》一书的主编是: A .司马迁 B .司马光 C .苏轼 D .关汉卿 司马迁 司马光 苏轼 关汉卿 4.下列属于豪放派词人的是:( B ) .下列属于豪放派词人的是: ①苏轼 ②李清照 ③辛弃疾 ④陆游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①④ D . ②③
赵孟頫《神骏图》 赵孟頫《神骏图》
赵孟頫书法作品
返回
探究活动
探索与思考: 探索与思考:旷世奇才苏东坡 任务:选取一定的角度搜集有关苏东坡 任务: 的历史资料。 的历史资料。根据你的视角整理相关 资料,撰写历史小论文《 资料,撰写历史小论文《旷世奇才苏 东坡》。 东坡》。 提示:可以从文学、艺术、 提示:可以从文学、艺术、哲学和政治 的方面介绍苏东坡的杰出成就。 的方面介绍苏东坡的杰出成就。
马远《寒江独钓图》 马远《寒江独钓图》
马远
马远在我国绘画史上享有盛誉,与李唐、 马远在我国绘画史上享有盛誉,与李唐、 刘松年、夏圭并称为南宋四大家。 刘松年、夏圭并称为南宋四大家。他的山水 画成就最大,独树一帜,与夏圭齐名, 画成就最大,独树一帜,与夏圭齐名,时称 马夏” 成为绘画史上富有独创性的大画家。 “马夏”,成为绘画史上富有独创性的大画家。 在构图上,马远一变五代、 在构图上,马远一变五代、北宋以来的 全景式” 而是在取景上善于以偏概全, “全景式”,而是在取景上善于以偏概全,小 中见大, 中见大,只画一角或半边景物以表现广大空 故人称“马一角” 间。故人称“马一角”,品评者多以马远的画 残山剩水” 赞誉他的独特画风。 为“残山剩水”,赞誉他的独特画风。
辛弃疾纪念馆
柳永
柳永
生卒年不详,原名三变,字耆卿,崇安 生卒年不详,原名三变,字耆卿, 今属福建) 柳永在词史上有重要地位。 (今属福建)人。柳永在词史上有重要地位。 他扩大了词境,发展了词体, 他扩大了词境,发展了词体,对词的解放与 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 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他的词不仅在当时流 播极广,对后世影响也十分深远, 播极广,对后世影响也十分深远,他是北宋 前期最有成就的词家, 乐章集》传世。 前期最有成就的词家,有《乐章集》传世。
夏圭《烟岫林居图》 夏圭《烟岫林居图》
夏圭
夏圭擅长山水人物,他与马远同时,号称 夏圭擅长山水人物,他与马远同时, 马夏” 夏圭的山水画构图简洁明快, “马夏”。夏圭的山水画构图简洁明快,多是一 半边之景,故人们又称他“夏半边” 角、半边之景,故人们又称他“夏半边”。夏圭 的画法取自李唐, 的画法取自李唐,同时他又兼学其它画家的技 如范宽、米芾、米友仁父子。 法,如范宽、米芾、米友仁父子。夏圭画山石 师自李唐,擅长以秃笔带水作大斧劈皴,称为 师自李唐,擅长以秃笔带水作大斧劈皴, 拖泥带水皴” 所以他画的山石轮廓呈模糊感。 “拖泥带水皴(1084~约1151) 1084~ 1151) 南宋女词人。号易安居士, 南宋女词人。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 今属山东) 早期生活优裕, (今属山东)人。早期生活优裕,金兵入据 中原,流寓南方,境遇孤苦。 中原,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所作词善用白 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 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 崇尚典雅、情致,提出词“别是一家” 律,崇尚典雅、情致,提出词“别是一家”之 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并能诗, 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并能诗,留存 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 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 词风不同。 词风不同。
赵孟頫
赵孟頫
(1254~1322) 1254~1322) 湖州吴兴人。字子昂,号松雪道人、 湖州吴兴人。字子昂,号松雪道人、鸥 水晶宫道人等。宋宗室, 波、水晶宫道人等。宋宗室,入元后任兵部 郎中、翰林学士承旨,卒,赠魏国公,谥文 郎中、翰林学士承旨, 赠魏国公, 博学广识,才气横溢。精音乐、冠文章、 敏。博学广识,才气横溢。精音乐、冠文章、 熟诗歌,开画风,工书法、嗜篆刻、通佛老, 熟诗歌,开画风,工书法、嗜篆刻、通佛老, 可谓集艺术、学术于一身的全才。 可谓集艺术、学术于一身的全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