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统计普查公报.doc

合集下载

第五次人口普查公报——天津

第五次人口普查公报——天津

第五次人口普查公报——天津来源:国家统计局发布时间:2001-05-15 10:58(天津市统计局 2001年4月2日发布)根据国务院《关于进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通知》和市政府《关于认真做好我市第五次人口普查工作的通知》精神,我市于2000年进行了第五次人口普查,普查登记的标准时间为2000年11月1日零时。

我市第五次人口普查工作,在市政府的统一领导和各有关部门及全市人民的紧密配合下,通过广大普查工作人员团结奋战、辛勤工作,认真落实《天津市第五次人口普查实施办法》的各项规定,胜利完成了第五次人口普查现场登记任务。

经过全面复查和事后质量抽样调查,普查登记质量全面达到了国家规定的标准,获取了大量的人口信息。

目前,主要数据的快速汇总工作已经结束,全部资料的光电录入和计算机处理正在紧张进行。

现将我市第五次人口普查主要数据的快速汇总结果公布如下:一、总人口 2000年11月1日零时,在我市常住、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口总数为1000.88万人,与1990年7月1日第四次人口普查时的878.54万人相比,十年零四个月增加122.34万人,增长13.93%;平均每年增加11.84万人,年平均增长率为1.27%。

二、家庭户人口全市共有家庭户303.17万户,人口为937.12万人,占总人口的93.63%,家庭户平均户规模为3.09人;与1990年我市第四次人口普查相比,家庭户平均户规模减少0.25人。

三、年龄构成在全市人口中,0-14岁的人口为167.62万人,占总人口的16.75%;15-64岁的人口为749.93万人,占总人口的74.93%;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83.33万人,占总人口的8.33%。

与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数据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了5.96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了1.87个百分点。

四、性别构成全市总人口中,男性为510.24万人,占总人口的50.98%;女性为490.64 万人,占总人口的49.02%。

贵阳市第六次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贵阳市第六次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贵阳市(一)第六次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贵阳市统计局5月17日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条例》和国务院的决定,我国以11月1 日零时为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1]。

在贵阳市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和全市普查对象的支持配合下,通过广大普查工作人员艰苦努力,目前已圆满完成人口普查任务。

现将快速汇总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一、全市常住人口全市常住人口[2]为4324561人,同第五次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3718449人[3]相比,十年共增加606112人,增长16.3%,年平均递增1.52%。

二、人口自然变动根据普查登记结果,11月1日至10月31日,全市常住人口中的出生人口为 47835人、出生率为11.11‰,死亡人口为19295人、死亡率为4.48‰,自然增长人口为28540人、自然增长率为6.63‰。

与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出生率下降了3.76个千分点、死亡率下降1.59个千分点、自然增长率下降2.17个千分点。

三、家庭户人口全市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户[4]1359278户,家庭户人口为3986699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93人,比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的3.24人减少0.31 人。

四、性别构成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2226730人,占51.49%;女性人口为2097831人,占48.51%。

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的110.84下降为106.14。

五、年龄构成全市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742747人,占17.17%;15-64岁人口为3239483人,占74.91 %;65岁及以上人口为342331人,占7.92 %。

同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5.77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3.83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1.94个百分点。

六、民族构成全市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为3603040人,占83.32%;各少数民族人口为721521人,占16.68%。

第五次人口普查公报.doc

第五次人口普查公报.doc

第五次人口普查公报我国政府于20xx年11月1 日进行了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登记工作。

下面我给大家带来第五次人口普查公报范文,供大家参考!第五次人口普查公报范文一(陕西)我国以20xx年11月1日0时为普查登记的标准时间,进行了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普查的对象是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常住的人。

在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及地方各级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全省各族人民的支持配合下,经过全省近30万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圆满地完成了人口普查的现场登记、复查、事后质量抽查和手工汇总任务。

目前,人口普查的全部资料正在用电子计算机进行处理。

主要数据的快速汇总工作已经结束,现公布如下:一、全省常住人口全省20xx年11月1日0时的常住人口为3605万人(包括外来人口,不包括外出人口),同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1990年7月1日0时的3288万人相比,十年零四个月共增加317万人,增长9.6%,平均每年增加31万人,年平均增长率为0.89%。

二、全省常住人口分布情况如下:西安市 741万人铜川市 81万人宝鸡市 367万人咸阳市 483万人渭南市 539万人汉中市 348万人安康市 267万人商洛地区 239万人延安市 206万人榆林市 320万人杨凌示范区 14万人三、家庭户人口全省共有家庭户959万户,家庭户人口为3421万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6人,比第四次人口普查的4.1人减少0.5人。

四、年龄构成全省常住人口中,0—14岁的人口为902万人,占常住人口的25.0%;15—64岁的人口为2489万人,占常住人口的69.1%;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214万人,占常住人口的5.9%。

同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3.9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0.7个百分点。

五、性别构成全省常住人口中,男性为1875万人,占常住人口的52.02%,女性为1730万人,占常住人口的47.98%,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8.42。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发布(2011年4月28日)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在中央各部门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全国新闻媒体的积极配合下,经过近千万普查人员的奋力拼搏和十三亿各族人民的积极参与,人口普查顺利完成现场登记、复查和事后质量抽查等工作,现将快速汇总的主要数据予以公布。

一、人口总量这次人口普查登记的全国总人口为1339724852人,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十年增加7390万人,增长5.84%,年平均增长0.57%,比1990年到2000年的年平均增长率1.07%下降0.5个百分点。

数据表明,十年来我国人口增长处于低生育水平阶段。

二、家庭户规模这次人口普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有家庭户40152万户,家庭户人口124461万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10人,比2000年人口普查的3.44人减少0.34人。

家庭户规模继续缩小,主要是由于我国生育水平不断下降、迁移流动人口增加、年轻人婚后独立居住等因素的影响。

三、性别构成这次人口普查,男性人口占51.27%,女性人口占48.73%,总人口性别比由2000年人口普查的106.74下降为105.20(以女性人口为100.00)。

四、年龄构成这次人口普查,0-14岁人口占16.60%,比2000年人口普查下降6.29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占13.26%,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2.93个百分点,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1.91个百分点。

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说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医疗卫生保健事业的巨大改善,生育率持续保持较低水平,老龄化进程逐步加快。

五、民族构成这次人口普查,汉族人口占91.51%,比2000年人口普查的91.59%下降0.08个百分点;少数民族人口占8.49%,比2000年人口普查的8.41%上升0.08个百分点。

广元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

广元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

广元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全市人口情况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现将2020年11月1日零时全市人口的基本情况公布如下:一、常住人口全市常住人口[2]为2305657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减少178465人,下降7.18%,年平均下降0.74%。

二、户别人口全市共有家庭户[3]924277户,集体户21651户,家庭户人口为2182682人,集体户人口为122975人。

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 1 -口为2.36人,比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2.81人减少0.45人。

注释:[1]本公报数据均为初步汇总数。

[2]常住人口包括:居住在本乡镇街道且户口在本乡镇街道或户口待定的人;居住在本乡镇街道且离开户口登记地所在的乡镇街道半年以上的人;户口在本乡镇街道且外出不满半年或在境外工作学习的人。

[3]家庭户是指以家庭成员关系为主、居住一处共同生活的人组成的户。

- 2 -广元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县区人口情况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现将2020年11月1日零时全市7个县区常住人口[2]有关数据公布如下:一、县区常住人口7个县区中,常住人口超过50万人的县区有2个,在30万人至50万人之间的县区有2个,在30万人以下的县区有3个。

常住人口居前三位的县区是利州区、苍溪县、剑阁县,合计占全市常住人口比重为67.59%。

表2-1 各县区常住人口二、县区常住人口变化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7个县区中,只有利州区常住人口增加105554人,占全市比重提高6.19个百分点,其他6个县区常住人口均不同程度减少。

- 3 -注释:[1]本公报数据均为初步汇总数。

[2]常住人口包括:居住在本乡镇街道且户口在本乡镇街道或户口待定的人;居住在本乡镇街道且离开户口登记地所在的乡镇街道半年以上的人;户口在本乡镇街道且外出不满半年或在境外工作学习的人。

[3]指各县区的常住人口占全市常住人口总量的比重。

河北省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河北省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河北省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省统计局今天(5月8日)公布全省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初步汇总,2010年11月1日零时标准时点上,全省常住人口为71854202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67436590人相比,增长6.55%。

总人口数位居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第六位。

十年总人口增加近442万【数据】十年来,我省共增加4417612人,年平均增长率为0.64%。

【解读】常住人口为国际上进行人口普查时常用的统计口径之一。

第六次人口普查使用的“常住人口”概念包括:居住在本乡镇街道、户口在本乡镇街道或户口待定的人;居住在本乡镇街道、离开户口所在的乡镇街道半年以上的人;户口在本乡镇街道、外出不满半年或在境外工作学习的人。

全国十年来人口增长5.84%,对比之下,我省6.55%的人口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增长水平。

省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办公室常务副主任殷志林介绍,人口增长主要来源于两方面。

一是人口的自然增长,即出生人口数减去死亡人口数,每年我省人口自然增长数大概为40万-50万之间。

二是机械增长,即流动人口。

目前,有关流动人口的具体数据还没有统计出来,但普查显示,近十年,我省人口流动性显著增强,主要表现为省内、省际间的流动。

流动性增强,说明随着我省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带来资金流、人流、物流的发展。

总体上看,我省人口流入流出数量基本处于平衡状态,但是石家庄、唐山、秦皇岛、廊坊四市已经成为人口净流入市,说明这四个城市的经济发展活跃程度、人口聚集能力比较强。

户均人口3.36人【数据】全省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户20395118户,家庭户人口为68538699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36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59人减少0.23人。

【解读】“家庭户均人口减少是经济社会发展、人们收入增加带来的经济现象。

”殷志林介绍,由于居住面积的增加,原来三代人共居一个屋檐下的局面有了很大改观,大量的父母和已经成家的儿女分开居住,大户家庭变为小户家庭;此外,随着社会保障能力的提高,过去“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正在逐渐改变,加上计划生育国策的影响,家庭规模逐渐变小。

人口普查公报

人口普查公报

人口普查公报【篇一:历次人口普查公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关于第一次全国人口调查登记结果的公报一九五四年十一月一日一九五三年,中央人民政府国家统计局协同有关部门,根据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的指示,结合全国普选,举办了全国人口调查。

调查的标准时间是一九五三年六月三十日二十四时。

参加这次调查登记工作的人员共有二百五十余万人。

为了保证全国人口调查登记工作的顺利进行,在全国组成了各级人口调查登记办公室,并制定了统一的简易可行的全国人口调查登记办法。

全国绝大部分地区都严格按照这个办法进行直接调查;但有少数地区不能进行直接调查,而用其他办法进行了调查,其中有未进行基层选举的和交通不便的边远地区,待解放的台湾省,国外华侨和留学生等。

为了使这次普查资料全面、确实,曾及时组织了抽样复查,对已经调查登记的人口数目的正确程度进行检查。

全国范围内共抽查了五千二百九十五万以上的人口(占直接调查登记人口的百分之九),检查的结果是:重复的人口占千分之一点三九,遗漏的人口占千分之二点五五。

全国人口普查资料的审核和汇总工作,现已全部完成。

现将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调查登记的结果公布如下:一、一九五三年六月三十日二十四时的全国人口总数为六亿零一百九十三万八千零三十五人。

其中:直接调查登记的人口为五亿七千四百二十万五千九百四十人;用其他办法调查的人口为二千七百七十三万二千零九十五人,内有:没有进行基层选举的和交通不便的边远地区八百三十九万七千四百七十七人(根据各该地方政府的资料);待解放的台湾省七百五十九万一千二百九十八人(根据一九五一年台湾公布的数字);国外华侨和留学生等一千一百七十四万三千三百二十人(根据华侨事务委员会等机关的资料)。

二、在直接调查登记的人口中:男子为二亿九千七百五十五万三千五百一十八人,占百分之五十一点八二;女子为二亿七千六百六十五万二千四百二十二人,占百分之四十八点一八。

年龄在十八岁和十八岁以上的为三亿三千八百三十三万九千八百九十二人,占百分之五十八点九二。

全国普查人口情况汇报

全国普查人口情况汇报

全国普查人口情况汇报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人口总量已经超过了14亿,而且仍在不断增长。

在这样庞大的人口基数之上,全国普查人口情况显得尤为重要。

本次普查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我国人口的分布、结构、特点以及变化趋势,为国家的发展规划和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我国人口的分布情况。

根据普查数据显示,我国人口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特别是在经济发达的大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等。

与此同时,西部地区的人口相对较少,人口分布不均衡的情况依然存在。

这种地区间的人口差异,直接影响着我国的区域发展格局,也对城乡发展、资源配置、环境保护等方面提出了挑战。

其次,我们需要了解的是我国人口的结构特点。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的人口结构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青壮年人口比例下降,而老年人口比例逐渐增加。

这对社会养老、医疗保障、劳动力供给等方面都提出了新的挑战。

同时,我国的性别比例失衡问题也需要引起重视,男女比例失衡对社会稳定和家庭和谐都会带来一定的影响。

最后,我们要关注的是我国人口变化的趋势。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发展的提速,我国人口流动性增强,城市人口规模不断扩大。

这对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等提出了新的要求。

同时,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医疗水平的提高,人口的预期寿命也在不断增加,这对社会养老、医疗保障、人口政策等提出了新的挑战。

综上所述,全国普查人口情况汇报,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它关乎国家的发展和人民的福祉。

我们需要全面了解我国人口的分布、结构、特点以及变化趋势,为国家的发展规划和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希望通过本次普查,能够为我国的人口问题提供更多的参考和支持,促进人口结构的优化和人口政策的科学制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口统计普查公报【篇一:历次人口普查公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关于第一次全国人口调查登记结果的公报一九五四年十一月一日一九五三年,中央人民政府国家统计局协同有关部门,根据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的指示,结合全国普选,举办了全国人口调查。

调查的标准时间是一九五三年六月三十日二十四时。

参加这次调查登记工作的人员共有二百五十余万人。

为了保证全国人口调查登记工作的顺利进行,在全国组成了各级人口调查登记办公室,并制定了统一的简易可行的全国人口调查登记办法。

全国绝大部分地区都严格按照这个办法进行直接调查;但有少数地区不能进行直接调查,而用其他办法进行了调查,其中有未进行基层选举的和交通不便的边远地区,待解放的台湾省,国外华侨和留学生等。

为了使这次普查资料全面、确实,曾及时组织了抽样复查,对已经调查登记的人口数目的正确程度进行检查。

全国范围内共抽查了五千二百九十五万以上的人口(占直接调查登记人口的百分之九),检查的结果是:重复的人口占千分之一点三九,遗漏的人口占千分之二点五五。

全国人口普查资料的审核和汇总工作,现已全部完成。

现将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调查登记的结果公布如下:一、一九五三年六月三十日二十四时的全国人口总数为六亿零一百九十三万八千零三十五人。

其中:直接调查登记的人口为五亿七千四百二十万五千九百四十人;用其他办法调查的人口为二千七百七十三万二千零九十五人,内有:没有进行基层选举的和交通不便的边远地区八百三十九万七千四百七十七人(根据各该地方政府的资料);待解放的台湾省七百五十九万一千二百九十八人(根据一九五一年台湾公布的数字);国外华侨和留学生等一千一百七十四万三千三百二十人(根据华侨事务委员会等机关的资料)。

二、在直接调查登记的人口中:男子为二亿九千七百五十五万三千五百一十八人,占百分之五十一点八二;女子为二亿七千六百六十五万二千四百二十二人,占百分之四十八点一八。

年龄在十八岁和十八岁以上的为三亿三千八百三十三万九千八百九十二人,占百分之五十八点九二。

其中:八十岁到九十九岁的一百八十五万一千三百一十二人,一百岁和一百岁以上的三千三百八十四人,最高年龄为一百五十五岁。

三、全国人口(没有进行直接调查登记的台湾省、国外华侨和留学生等人口未列入)中按民族构成划分:汉人五亿四千七百二十八万三千零五十七人,占百分之九十三点九四;各少数民族共三千五百三十二万零三百六十人,占百分之六点o 六。

人口在百万以上的少数民族有:蒙人一百四十六万二千九百五十六人;回人三百五十五万九千三百五十人:藏人二百七十七万五千六百二十二人:维吾尔人三百六十四万零一百二十五人;苗人二百五十一万一千三百三十九人:彝人三百二十五万四千二百六十九人:僮人六百六十一万一千四百五十五人,布依人一百二十四万七八百八十三人;朝鲜人一百一十二万零四百零五人;满人二百四十一万八千九百三十一人。

其他各族共六百七十一万八千零二十五人。

四、全国人口(没有进行直接调查登记的台湾省、国外华侨和留学生等人口未列入)中按城镇与乡村划分:城镇人口七千七百二十五万七千二百八十二人,占百分之十三点二六;乡村人口五亿零五百三十四万六千一百三十五人,占百分之八十六点七四。

五、全国人口分布情况:(单位:人)北京市2,768 ,149天津市2,上海市6,河北省35山西省14内蒙古自治区 6辽宁省18吉林省11黑龙江省11热河省5,陕西省15甘肃省12青海省1,新疆省4,山东省48江苏省41安徽省30浙江省22福建省13693 ,831 204 ,417 ,984,,314,,100 ,,545 ,,290,,897 ,160,822 ,881,,928,676,534 873 ,608 ,876,,252 ,,343 ,,865,,142,644 485 104 147 073 309 281 102 548 192 637 747 721台湾省7,591 ,298河南省44,214,594湖北省27,789,693湖南省33,226,954江西省16,772,865广东省34,770,059广西省19,560,822四川省62,303,999贵州省15,037,310云南省17,472,737西康省3,381 ,064西藏地方和昌都地区1,273,969国外华侨和留学生等11, 743 ,320合计601 ,938,035第二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的几项主要统计数字(一九六四年)(一)总人口1964 年6 月30 日24 时的全国人口总数为723,070,269 人。

28个省、市、自治区(按:天津市当时隶属河北省)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为694,581,759 人,其中男子356,517,011 人,占51.33 %;女子338 ,064,748 人,占48.67 %。

台湾省、港澳同胞和国外华侨等人口为28,488 ,510 人。

各省、市、自治区人口分列如下:(单位:人)北京市7,568 ,495河北省45,687,781内蒙古自治区12,348,638 山西省18,015,067 辽宁省26,946,200 吉林省15,668 ,663 黑龙江省20,118,271 上海市10,816,458 江苏省44,504,608 浙江省28,318 ,573 安徽省31,241,657 江西省21,068,019 福建省16,757 ,223 山东省55,519,038 广东省42,800,849 广西壮族自治区20,845,湖南省37,182 ,286 湖北省33,709 ,344 河南省50,325,511 四川省67,956 ,490 云南省20,509 ,525 贵州省17,140,521 西藏自治区1,251,225 017【篇二: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各省数据汇总】各省各市都有2010 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来源: 国家统计局中国总人口达13.397 亿人10 年增加7390 万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1 号)今日发布。

此次人口普查登记的全国总人口为1339724852 人。

比2000 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10 年增加7390 万人,增长 5.84% ,年平均增长0.57% ,比1990 年到2000 年年均 1.07% 的长率下降了0.5 个百分点。

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标准时间是2010 年11 月1 日零时。

所谓人口普查的标准时间,就是规定一个时间点,无论普查员入户登记在哪一天进行,登记的人口及其各种特征都是反映那个时间点上的情况。

根据上述规定,不管普查员在哪天进行入户登记,普查对象所申报的都应该是2010 年11 月1 日零时的情况。

通过这个标准时间,所有普查员普查登记完成后,经过汇总就可以得到2010 年11 月1 日全国人口的总数和各种人口状况的数据。

以下是数据详情: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条例》和《国务院关于开展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通知》,我国以2010 年11 月1 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

在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全体普查对象的支持配合下,通过广大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目前已圆满完成人口普查任务。

现将快速汇总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一、总人口全国总人口为1370536875 人。

其中:普查登记的大陆31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3] 共1339724852 人。

香港特别行政区人口为7097600 人。

澳门特别行政区人口为552300 人。

台湾地区人口为23162123人。

二、人口增长三、家庭户人口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有家庭户[7]401517330户,家庭户人口为1244608395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 3.10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 3.44人减少0.34人。

四、性别构成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男性人口为686852572人,占51.27%;女性人口为652872280人,占48.73%。

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6.74下降为105.20。

五、年龄构成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0-14岁人口为222459737人,占16.60%;15-59岁人口为939616410人,占70.14%;60岁及以上人口为177648705人,占13.2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18831709人,占8.87%。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 6.29个百分点,15-59岁人口的比重上升 3.36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 2.93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 1.91个百分点。

六、民族构成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汉族人口为1225932641人,占91.51%;各少数民族人口为113792211人,占8.49%。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增加66537177人,增长 5.74%;各少数民族人口增加7362627人,增长6.92%。

七、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19636790人;具有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87985979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为519656445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358764003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3611人上升为8930人;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由11146人上升为14032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由33961人上升为38788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由35701人下降为26779人。

大陆31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文盲人口(15 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为54656573 人,同2000 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文盲人口减少30413094 人,文盲率[8] 由6.72%下降为 4.08% ,下降 2.64 个百分点。

八、城乡人口【篇三:第五次人口普查公报——上海】第五次人口普查公报——上海(上海市统计局2001 年4 月18 日发布)根据国务院的决定,我国于2000 年11 月进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

上海从人口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出发,增加了外来流动人口普查。

在国务院、市政府的统一领导和全市人民的支持配合下,通过10 万名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如期完成了人口普查的登记任务。

现将主要统计结果公布如下:一、全市人口全市人口为1673.77 万人,与1990 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相比,十年零四个月共增加339.58 万人,增长25.5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