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碳酸饮料总结

合集下载

大班主题碳酸饮料教案

大班主题碳酸饮料教案

大班主题碳酸饮料教案第一章:认识碳酸饮料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碳酸饮料的定义和特点。

2. 培养幼儿对碳酸饮料的认知兴趣。

教学内容:1. 介绍碳酸饮料的定义:碳酸饮料是一种含有二氧化碳气体的饮料。

2. 讲解碳酸饮料的特点:碳酸饮料通常是甜的,有气泡,口感刺激。

教学活动:1. 展示不同种类的碳酸饮料,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2. 通过图片或实物,让幼儿观察碳酸饮料的气泡。

3. 组织幼儿品尝不同种类的碳酸饮料,让他们感受其口感。

第二章:碳酸饮料的制作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碳酸饮料的制作过程。

2.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

教学内容:1. 讲解碳酸饮料的制作过程:将二氧化碳气体溶解在水中,加入糖分和其他调味料。

2. 介绍制作碳酸饮料所需的材料:水、二氧化碳气体、糖分、调味料。

教学活动:1. 组织幼儿观看碳酸饮料的制作视频或图片。

2. 让幼儿参与制作简单的碳酸饮料,如柠檬汽水。

3. 引导幼儿观察制作过程中气泡的形成。

第三章:碳酸饮料的健康影响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碳酸饮料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2. 培养幼儿健康饮食的观念。

教学内容:1. 讲解碳酸饮料对身体健康的影响:过多饮用碳酸饮料可能导致牙齿腐蚀、肥胖、骨质疏松等问题。

2. 介绍健康饮料的选择:白开水、果汁、蔬菜汁等。

教学活动:1. 组织幼儿观看碳酸饮料对身体健康的影响的图片或视频。

2. 让幼儿讨论如何选择健康的饮料。

3. 引导幼儿分享自己喜欢的健康饮料。

第四章:碳酸饮料的环保意识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碳酸饮料瓶对环境的影响。

2. 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教学内容:1. 讲解碳酸饮料瓶对环境的影响:大量使用碳酸饮料瓶可能导致垃圾堆积、资源浪费等问题。

2. 介绍环保措施:减少饮用碳酸饮料、回收利用饮料瓶等。

教学活动:1. 组织幼儿观看碳酸饮料瓶对环境的影响的图片或视频。

2. 让幼儿讨论如何减少碳酸饮料的使用和正确处理饮料瓶。

3. 引导幼儿分享自己在家庭中实施的环保措施。

第四章 碳酸饮料

第四章  碳酸饮料

2.气体的纯度和空气
1个体积的空气大约排除50个体积的CO2。
3.气液的接触面积和接触时间的影响
4.饮料性质
二氧化碳中混入空气的原因
• (1)二氧化碳气体不纯; • (2)水中溶解空气多; • (3)糖浆中的溶解氧; • (4)二氧化碳管路有孔隙; • (5)抽水管道和送水管道有孔隙; • (6)汽水混合机内及管道内混有空气; • (7)糖浆管道以及配比器管道中空气的存在
水中空气的去除
水中的空气可以用脱气机处理,配制糖浆时避 免过激地搅拌,采取静置的方法也可以除去糖 浆中的气泡。
严格检查各管道是否漏气,以尽量减少空气的 混入。
水中钙镁离子的存在,会使二氧化碳在水中的 含量减少。
(二)CO2溶解度的计量
CO2溶解度以在标准状态下溶解在水中的 气体体积数( G.V.)来度量。
• 计量、混合→热溶解→脱气、过滤→糖度调整→杀 菌、冷却→糖液
化糖时注意:
(1)搅拌时不能过于激烈; (2)单纯糖浆应加强卫生管理。
糖浆浓度的表示方法:
(1)白利度 (2)波美度 (3)比重(相对密度)
糖浆浓度的换算: 白利度=波美度×1.8 15℃的比重(相对密度)=144.3/(144.3-B’e)
速度快、效率高。
(三) 配料
1.糖浆的主要原辅料
(1)单纯糖浆
(5)果汁
(2)苯甲酸钠溶液(25%) (6)色素
(3)甜味剂溶液 (7)香精
(4)酸味料溶液 (8)加水到规定刻度
2. 配料时应注意的问题
(1)一边搅拌一边投料; (2)搅拌速度不能过高,时间不能过长; (3)甜味剂和防腐剂应在加酸之前加入; (4)配料完毕后测定糖浆浓度; (5)配料完毕后应立即装瓶。

第4章碳酸饮料

第4章碳酸饮料
第4章碳酸饮料
(5)其他碳酸饮料。指除了上述4种类型以外的 含有植物抽提物或非果香型的食用香精力赋香剂 的碳酸饮料。如姜汁汽水、沙示汽水等。
第4章碳酸饮料
二、二氧化碳的作用
▲饮料溢出大量的碳酸气泡沫,给予人们一种心理上 的条件反射,增长一种必欲得之痛饮为快的意识感。
▲刺激消化液分泌,增进食欲。饮用碳酸饮料,可刺 激口腔唾液和肠胃消化液的分泌,使人们食欲顿增。
第4章碳酸饮料
3.调和设备
调和设备多为带搅拌器和容量刻度标 尺的不锈钢容器:
夹层锅 调配罐 冷热缸等
第4章碳酸饮料
4.调和工艺
调和工艺分类: 冷调和
间歇式按调和时温度 热调和
连续式
第4章碳酸饮料
间歇式
(1)热调和——在高温下进行配料,通 常是用热溶糖的糖液直接配料,然后冷 却。这样只经过一次加热就完成了溶糖。
的质量浓度,再经配料调整糖液质量浓度。
第4章碳酸饮料
二、糖浆的调配
糖浆的调配——根据不同碳酸饮料的要 求,在糖液中加入酸味剂和香精、色 素、防腐剂、果汁及定量的水等,混 合均匀即为糖浆的过程
第4章碳酸饮料
1.物料处理
为了使配方中的物料混合均匀,减少 局部浓度过高而造成的反应,物料不 直接加入而是预先制成一定浓度的水 溶液,并经过过滤,才进行混合配料。
第4章碳酸饮料
(1)甜味剂
●实际生产中往往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甜味剂。 ●用其他甜味剂代替砂糖时,饮料的固形物含量会下降,
水量增多,物料的相对密度、粘度、外观都会发生改 变,口感也会稀薄,必须加入增调剂。 如:0.05%~0.15%的耐酸性羧甲基纤维素钠 (CMC),可保持稠厚3个月;黄原胶,可保持稠厚6 个月之久。 ●增调剂使用时要注意结块的问题。

第4章碳酸饮料

第4章碳酸饮料
☆粗过滤可除去糖液中的悬浮物和大颗粒杂质 (优质糖可省略此步骤)减轻了后工序(精滤) 的负担;
☆糖液在低温下(39 ℃ )过滤,可避免产生絮 凝物。采用精滤,精度达5um以下,过滤出来 的糖液呈无色透明状。
PPT文档演模板
第4章碳酸饮料
2.连续式
砂糖的连续溶解——糖和水从供给到溶解、杀菌、 浓度控制和糖液冷却都是连续进行。国外因自动 控制程度较高,大多采用此法。该方法生产效率 高,全封闭,全自动操作,糖液质量好,浓度误 差小(士 0.1°Bx), 但设备投资较大。
缺点
★直接通蒸汽到溶糖罐内会因为蒸汽冷凝的缘故带入 冷凝水,糖液浓度和质量受到影响
★若用夹层锅加热,则因锅壁温度较高,搅拌出现死 角时,容易粘结,影响传热效果和糖液质量
★有凝固杂质浮于液面,一般需要进行过滤
★蒸汽会影响操作环境
PPT文档演模板
第4章碳酸饮料
②热水溶解法——边搅拌边把糖逐步加入到热水中
用这种流程配制的糖浆,精度可达士 0.0 5°Bx,可大量降低糖原料的损耗,并且由 是全封闭全自动操作,卫生状况良好,但设备 一次性投资大。
PPT文档演模板
第4章碳酸饮料
调和工艺流程的布置应遵循原则
■注意卫生,溶糖部分与配料部分应分隔 开
■配料间与灌装线应尽量靠近 ■管路要简捷,减少弯头,尽量利用液位
第二节 碳酸饮料的生产工艺流程
碳酸饮料生产大多数采用两种工艺流程:
“二次灌装”法(现调式或称三段装瓶法) “一次灌装”法(预调式或前混合式)
PPT文档演模板
第4章碳酸饮料
PPT文档演模板
•二二次次灌灌 装法
第4章碳酸饮料
PPT文档演模板
第4章碳酸饮料
第三节 糖浆的制备

结题报告——碳酸饮料的研究

结题报告——碳酸饮料的研究

结题报告————碳酸饮料的研究1.选题背景近年来,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各种饮料的需求量也日益增加。

这其中,碳酸型饮料凭借其清凉解暑、口味宜人的特点,广泛的被人们所接受,少年儿童更是碳酸型饮料的忠实消费者。

但是人们并不是十分得了解碳酸型饮料。

我们这次的研究就是通过实验的手段,和各种资料相结合,对碳酸型饮料做一个较为全面了解。

让大家能够更好的了解碳酸饮料,也为今后大家正确选择碳酸型饮料起到指导作用。

碳酸饮料(Sodas)的生产始于18世纪末至19世纪。

最初的发现是从饮用天然涌出的碳酸泉水开始的。

就是说,碳酸饮料的前身是天然矿泉水。

矿泉水的研究始于15世纪中期的意大利,矿泉水最初用于治疗目的。

以后证实,人为地将水和二氧化碳气混合一起,与含有二氧化碳气的天然矿泉水一样,具有特异的风味,这大大推动了碳酸饮料制造和研究进程。

1772年英国人普里司特莱(Priestley)发明了制造碳酸饱和水的设备,成为制造碳酸饮料的始祖。

他不仅研究了水的碳酸化,还研究了葡萄酒和啤酒的碳酸化。

他指出水碳酸化后便产生一种令人愉快的味道,并可以和水中其它成分的香味一同逸出。

他还强调碳酸水的医疗价值。

1807年美国推出果汁碳酸水,在碳酸水中添加果汁用以调味,这种产品受到欢迎,以此为开端开始工业化生产。

以后随着人工香精的合成、液态二氧化碳的制成、帽形软木塞和皇冠盖的发明、机械化汽水生产线的出现,才使碳酸饮料首先在欧、美国家工业化生产并很快发展到全世界。

碳酸饮料既有好处,又有坏处。

但其实,不管是什么,它的存在都会有利于弊,万事都得要有个“度”。

一旦超过了这个“度”,再有丰富营养的食物也可能变成有害物或多余物,对人体不利。

由此,我们开始了对碳酸饮料的研究。

2.研究目的(1)主要目的:碳酸饮料在我们的生活中非常常见,许多人也非常喜欢喝,但是有消息称多喝碳酸饮料对身体没有好处,就这一问题我们开始进行我们的研究。

通过看电视,上网等信息途径,我们了解到许多关于碳酸饮料有趣又有科学性的实验,我们希望通过自己的亲身实验来了解碳酸饮料,例如把一颗曼妥思薄荷糖放入碳酸饮料中会立即爆炸等,让我们从生活中体会科学的魅力,从点点滴滴的小事中增长知识,还可以增加我们学习化学物理等学科的积极性,让我们更好地了解这个充满未知和奇迹的世界。

“碳酸饮料对人体的危害”结题报告

“碳酸饮料对人体的危害”结题报告

碳酸饮料对人体的危害碳酸饮料常被视为一种放松和享受的方式,但它们可能对健康造成许多危害。

碳酸饮料是一种含有高糖和化学成分的饮料,如果没有控制,它们的消费可能会对人体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高糖摄入很多碳酸饮料的主要成分是糖,甚至能达到每15毫升中含有约40克的糖。

这些高糖饮料的摄入会增加身体的热量和脂肪含量,进而导致肥胖或体重增加,可能会引起心血管疾病。

此外,过量摄入糖会增加血糖水平和胰岛素阻抗,可能导致糖尿病。

人类的骨骼系统碳酸饮料对人体的骨骼系统也有一定的危害。

机体中的骨骼组织需要钙来维持其健康,而碳酸饮料中的磷酸盐会阻碍人体中钙的吸收。

长期的摄入碳酸饮料会导致骨骼疏松症,并增加骨折风险。

人体腐蚀高浓度碳酸饮料会对身体的胃部构成腐蚀性,尤其是在未添加水而直接喝的情况下,更容易对人的身体产生危害。

这是因为碳酸饮料含有大量的碳酸盐,它们对人体的胃黏膜产生负面影响。

如果胃黏膜的损伤超出容忍范围,胃酸和碳酸饮料中的化学物质会刺激食道并引起反流。

消化系统问题碳酸饮料中的高度酸性成分可能影响人体的消化系统。

它们会刺激胃酸的产生,导致胃部肿胀和胃痛,甚至引起胃绞痛。

此外,消化系统还受到人体化学物质和色素的影响,它们可能会导致消化不良、胃灼热和酸反流症。

孕妇和孩子注意孕妇和儿童的身体需要更注意碳酸饮料的危害。

碳酸饮料中含有大量的糖分和化学成分,这些成分会对胎儿或儿童的生长和发展造成负面影响。

孕妇和儿童的身体对碳酸饮料中的化学成分更为敏感,应避免饮用。

总结长期过量的碳酸饮料摄入会增加许多疾病和健康破坏因素。

珍惜身体健康是我们健康长寿的关键,我们应该意识到碳酸饮料的危害,控制碳酸饮料的摄入,建立健康的饮食习惯。

碳酸饮料介绍资料

碳酸饮料介绍资料

碳酸饮料碳酸饮料是在一定条件下充入二氧化碳气的制品,成品中二氧化碳(20℃时体积倍数)不低于2.0倍。

主要起清凉解暑的作用。

一.碳酸饮料的分类和产品质量标准1.分类1.1 碳酸水天然水或纯净水中充入二氧化碳。

1.2 果汁型碳酸饮料果汁含量大于等于2.5%,分为澄清型和浑浊型。

1.3 果味型碳酸饮料用蔗糖、柠檬酸、色素、香精等制作而成,主要起清凉止渴作用。

1.4 可乐型碳酸饮料制作中使用了可乐果、古柯页、桂皮、柠檬等植物的种子、根茎等,饮用时具有提神作用。

代表产品有可口可乐、百事可乐、非常可乐等。

1.5 低热量型碳酸饮料热量1.6 其它类型产品如姜汁碳酸饮料、运动碳酸饮料等2.产品质量标准详见标准文本二.碳酸饮料的生产工艺大致分为3个基本工序,即糖液制备、碳酸水的制备、洗瓶灌装封口等。

1.工艺流程图:水处理冷却汽水混合冷却空瓶清洗检验等压灌装过滤瓶盖封口熔化温瓶白砂糖、辅料混合、检验成品2.糖浆制备2.1糖的溶解分为冷溶法和热溶法,以热熔法应用最多。

其具有如下有点:* 杀灭糖液中的微生物;* 分离糖液中的杂质;* 溶解迅速,可实现大规模生产。

2.2 糖浆浓度的测定比重计、波美表、折光计。

各种糖液的折光糖度、相对密度、波美度之间的关系见课本382页VⅢ-G。

2.3 溶糖设备夹层锅,常用的有可倾式和立式;加热方式有电、汽两种。

2.4糖液配制主要是掌握糖与水的比例。

一定要注意糖度的测定值是重量百分比。

2.5 糖浆过滤分为自然过滤和加压过滤两种。

自然过滤—绒布---自流;压力过滤—糖浆过滤器---板框过滤机、硅藻土过滤机等。

对于质量较差的糖液需进行处理,否则易于形成絮状沉淀。

常用的处理措施是:糖液+0.5%-1%活性炭,在80度温度条件下,搅拌作用15分钟加入0.1%硅藻土进行过滤成品糖液2.6 配方设计1)糖浆调配所需原料防腐剂---苯甲酸钠、山梨酸钾;酸—柠檬酸、苹果酸、酒石酸、乳酸、磷酸;甜味剂—糖精钠、甜蜜素、蛋白糖、AK糖等;果汁—苹果汁、柠檬汁、橙汁等色素香精浑浊剂水以上所有材料均属于添加剂范围,使用时必须按照GB2760-96执行。

研究性学习碳酸饮料报告

研究性学习碳酸饮料报告

研究性学习碳酸饮料报告篇一:研究性学习《碳酸饮料危害的研究》开题报告★听_心碎声原创出品《碳酸饮料危害的研究》开题报告1、广州男生打球后猛喝可乐致全身无法动弹广州男生打球后猛喝可乐致全身无法动弹2、巴西小男孩因为将薄荷糖与可口可乐一起食用而死亡以上两个案例引起了我们的思考,也是我小组计划研究碳酸饮料危害性的原因。

经过认真探讨,我们确定了课题要解决的几个主要问题:1、调查了解身边碳酸饮料的分类2、碳酸饮料成分3、明确碳酸饮料的危害明确碳酸饮料具体成分,通过相关实验了解碳酸饮料对人体的危害,倡导人们少喝或不喝碳酸饮料,养成健康的生活饮食习惯。

课题研究的内容在了解碳酸饮料的各部分组成及其功能、用途的基础上,以问卷调查材料为辅助,通过下列几个小实验深刻认识碳酸饮料的危害。

实验一碳酸饮料加薄荷糖实验实验二清洁汽车保险杆上的污锈实验三清洁衣物的油脂实验四松开锈蚀的螺栓本课题研究采用方法:文献法、问卷调查法、实验操作法、观察比较法等研究方法。

本课题的研究要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四、课题研究的阶段及预期成果本课题计划高一第一学期完成并结题。

研究进度大致三个阶段:(一)开题、准备阶段时间为2012年9月------10月,成立课题研究小组,在班级范围内进行调查。

(二)实验研究阶段时间为2012年11月----2012年12月,按照本课题实施方案进行实验探究,积累各种资料,统计实验数据,进行阶段性总结。

(三)课题结题阶段时间为2013年初。

本课题研究的最终成果将以报告、实验数据等形式出现。

1篇二:碳酸饮料的危害2012级研究性学习论文2012级研究性学习论文关于碳酸饮料对人体的危害调查报告班级:2012级2班组长:张琛小组成员:何汉卿贾炎秋郝宏旭秦心怡朱宸赵兰坤吴昊课题类别:课题调查报告指导教师:于莉可乐等碳酸型饮料深受大家的喜爱,尤其是“年轻一族”和许多孩子们的喜爱。

碳酸饮料有多种益处,只要不一次性饮用5升以上,不会对健康产生影响反倒有利于消化道功能,但健康专家提醒,过量地喝碳酸饮料,其中的高磷可能会改变人体的钙、磷比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在溶解糖液时,糖液的溶解度与糖液温度 的关系是:温度越高,溶解度越大。100℃ 时可溶解约83%的糖,待冷却到0℃时只能 溶解约64%的糖,有19%的糖不溶解而析 出。一般制备糖液以65%为宜是以此为根 据。
糖浆浓度的测定
• 糖浆浓度的测定方法:测定糖浆的浓度, 可使用比重计、波美计、白利度表示。 • 三者之间的关系为:波美20度与白利15度 的相对密度1.161相当;白利度是指含糖量 的重量百分率,如白利度55 oBx是指100g 糖液中含有55g糖,并非指容积100ml糖液 中含糖量55g。一般标准糖浆浓度定在30~ 32波美度,按白利度计算为55%~60%之 间。白利糖度用手持测糖仪可测定。
入库
空瓶检查
产品
压盖机
成品检查
三、糖浆的制备
• 碳酸饮料的甜味剂在成品饮料中产生可口甜 味,并可提供一定稠度而有助于传递香味, 提供能量和营养价值。糖浆是碳酸饮料中主 要原料之一。因而其质量的好坏对碳酸饮料 产品的质量影响很大,是碳酸饮料生产工艺 中重要的一环。
原糖浆的制备
• 把糖溶解于水中,一般称为原糖浆或单糖 浆。必须采用优质砂糖,溶解于一定量的 水中,制成预计浓度的糖液再经过滤、澄 清后供用。 常用的溶糖方法有冷溶法和热 溶法。 • 配置后短期内使用的糖浆可采用冷溶法; 零售饮料,纯度要求较高,或要求延长贮 藏期的饮料,最好采用热溶法。
一次灌装法工艺流程图
饮用水 水处理 脱气机 酸脱气 装有冷却器 的碳酸气 混合机 压盖机 装瓶机
酸味料香料
定量混合机
糖料混合
调配冷却
砂糖
瓶子
溶解
洗净
过滤
空瓶检查 自动检瓶装量
成品检查
成品
二次灌装工艺流程图
饮用水 水处理 冷却 碳酸气混合机
酸味料、香料等
碳酸气
砂糖
溶解
过滤
调配冷却
注糖机
装水机
瓶子
洗净
2.2 碳酸饮料理化指标
级别 果汁型和果味型 可乐型 低糖 4.0~6.4 ≥7.0 其它型
指标
项目 可溶性固形物20℃ (折光计法) 总酸 以单结晶水柠檬 酸计% 二氧化碳气(倍) 15.5℃ 防腐剂 其它食品添加剂 砷 以As计 mg/kg
高糖 ≥10
中糖 6.5~9.9
≥0.12
≥0.1
≥2.5
• 糖浆调和时浓度的计算:砂糖比重为1.61。 1L砂糖重量是1.61kg。在20℃时,1kg砂糖 溶解在1L水中的体积为1.626L,也就是制 成50%糖浆浓度的糖液为1.626L,其重量 为2kg,所以1L糖液的重量仅为1.23kg即比 重为1.23。 • 在标准糖浆的制作中遇到的三种情况见书 中。 • 糖液的相对体积随着水温的升高而升高。
四、碳酸化
• 碳酸化原理:水吸收二氧化碳的作用称为 碳酸饱和或碳酸化作用。碳酸化作用在碳 酸化器(汽水混合机)中进行,实质就是 在一定压力和温度下,二氧化碳在水中溶 解的过程。
影响二氧化碳含量的因素
• 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在一定的压力和温度 下,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最大溶解量叫做溶解度。 • 碳酸饮料中常用的溶解量单位为“本生容积”, 简称为“容积”:在一个大气压下,温度为32℉ (0℃)时,溶于一单位容积内的二氧化碳容积数。 • 欧洲常用的溶解量单位为g/L。两者的换算关系是 1容积约等于2g/L。这是因为在标准情况下, 1mol气体的体积为22.4L,二氧化碳的分子量是 44g。所以,二氧化碳的密度=44g/22.4L =1.96g/L(精确的计算应为 44.01g/22.26L=1.98g/L,22.26为CO2的摩尔体 积。)
≥0.06
≥ 0.08
≥3.0
<0.30
≥2.5
按GB2760—1996规定 按GB2760—1996规定 <0.5
铅 以Pb计mg/kg
<1.0
2.3 微生物指标
细菌总数:每毫升小于100个。 大肠杆菌总数:每100mL小于600个。 致病菌不得检出。
二、碳酸饮料的生产工艺流程
碳酸饮料在生产上有两种工艺:一次灌装法和 二次灌装法。 • 一次灌装法:将一定量的糖浆混合液脱气冷却 与水、co2按一定比例在混合机混合冷却后直 接装瓶; • 二次灌装法:将底料(糖浆、酸味剂、色素、 果汁和香精等糖浆混合液)定量注入瓶中,再 充入碳酸水。 两种方法的工艺流程见下图:
第4章 碳酸饮料
本章内容
一.碳酸饮料的分类及产品技术要求 二.碳酸饮料的生产工艺流程 三.糖浆的制备 四.碳酸化 五.碳酸化的方式和设备 六.调和系统与调和器 七.碳酸饮料的灌装 八.其他设备 九.碳酸饮料常见的质量问题及处理方法
一、碳酸饮料的分类及产品技术要求
碳酸饮料就是指含有二氧化碳的软饮料,普遍称为汽水。碳酸 饮料的生产历史虽然不长,开始于19世纪初,但是却发展迅速,如 今已成为软饮料工业的主要组成部分。 我国汽水形成商品出售,最早是 清朝同治年间开始从国外进口汽水销 售,1853年后外国有些商号,开始在我 建有小型的汽水生产线。1892年后上 海、沈阳、天津、广州先后建立小型 的汽水厂。解放后由于各种历史原因 发展缓慢,但1980年以后汽水工业得 到迅速的发展。2005年碳酸饮料产量 全国达771万吨,占总产量22.8%。 2010年,碳酸饮料产量全国达1265.2 万吨, 占总产量13%。碳酸饮料已成 为我国软饮料工业的主要组成部分。
1、碳酸饮料的分类
根据GB107889─1996(软饮料的分类)、 GB/T10792─1995(碳酸饮料)的规定,碳酸饮料分 为以下五类:
果汁型 果味型
碳酸饮料
其它型
可乐型
低热量型
2、产品技术要求
2.1 感官指标
•色泽:产品色泽应与品名相符。 •香气与滋味:具有本品种应有之香气,香气柔和协 调、酸甜适口,有清凉感,不得有异味。 •外观形态:果汁汽水、果味汽水中清汁类应澄清透 明、不混浊、无沉淀;可乐汽水应澄清透明,无沉 淀;果汁汽水、果味汽水中混汁类应具有一点混浊 度,均匀一致,允许有少量的果肉沉淀。 •空隙高度:液面与瓶口的距离不超过2cm~4cm, 封口后应能看到液面。 •杂质:无肉眼可见外来杂质。
混合糖浆的制备
• 在糖浆内加入其他辅助料如甜味剂、酸味剂、 香精、色素等称之为混合糖浆。 • 辅料在糖浆内加入顺序为:①先制作成55%标 准溶液;②加入部分甜味剂如甜叶菊、AK糖; ③将防腐剂苯甲酸钠,溶解后加入(可用 50℃~70℃的热水) ;④加入食用酸。先调 成50%浓度的酸液后加入糖浆中 ;⑤加果汁; ⑥加入香精,加入香精时糖浆最好为15℃的液 温;⑦加入色素,稀释至5%。当全部辅料加 入后,55%的糖浆浓度会下降,再加入软水配 成50%的混合糖浆,以便于掌握加水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