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太复国主义发生和发展的原因

犹太复国主义发生和发展的原因
犹太复国主义发生和发展的原因

犹太复国主义发生和发展的原因

散居世界各地的犹太人要求回到古代故乡巴勒斯坦,重建犹太国的政治主张与运动。又称犹太复国运动。这种运动追求的是自身民族的自由,然而却忽视了其他民族的合法权益。

上古时代,巴勒斯坦曾存在着以色列国和犹太国两个犹太人国家,分别于公元前8世纪和前6世纪被亚述和巴比伦所灭。公元135年犹太人起义失败后,犹太人即被逐出耶路撒冷以至整个巴勒斯坦,流落到世界各地。

19世纪80~90年代在俄国、法国、德国出现反犹太主义浪潮后,形成了犹太复国主义的思潮和运动。1882年俄国敖德萨犹太人医生L.平斯克尔提出:“人们歧视犹太人,是因为我们不是一个国家,这个问题的唯一解决方法就是建立犹太国。”同时,在俄国出现了犹太复国主义组织比路,并开始了犹太人向巴勒斯坦有组织的移民。1895年维也纳犹太人记者T.赫茨尔撰写《犹太国》一书,进一步提出了犹太复国主义的理论和纲领。在他领导下,1897年在瑞士巴塞尔举行了第一次犹太人代表大会。大会通过的《世界犹太复国主义纲领》规定:犹太复国主义的目标是在巴勒斯坦为犹太民族建立一个为公法所保障的犹太人之家。会上成立了以赫茨尔为主席的世界犹太复国主义组织。

犹太复国主义者认为,散居世界各地、使用不同语言的犹太人属于同一民族,不应与其他民族融合和同化。解决犹太人问题的主要途径不是消除产生反犹太主义的阶级根源,而是与非犹太人分离,单独建立一个国家。只要取得宗主国与其他大国的支持和有钱的犹太人的资助,不断向一确定]地区移民,即可实现这一目标,而无须征得殖民地区居民的同意。

然而事实上,犹太人占领巴勒斯坦的理由是犹太人的祖先在巴勒斯坦生活过,可是这不是犹太人拥有巴勒斯坦的理由,因为当一个民族拥有一块土地超过50年,他就拥有了这块土地,而阿拉伯人在巴勒斯坦生活了几千年,犹太人的主体已经离开了巴勒斯坦,他们已经不是巴勒斯坦的主体民族了。因此犹太复国主义的本质存在非正义性,是殖民主义的克隆。(文延廷)

十九世纪末期犹太人开始向巴勒斯坦地区移民,此时该地区归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管辖。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瓦解,英国控制了这一

地区。在英国政府的准许下,犹太人向该地区移民加速,此时主要是来自东欧,尤其是苏联的移民。

当时,巴勒斯坦地区的阿拉伯人有120多万,占总人口的2/3强。但分治决议中的阿拉伯国的领土只占巴勒斯坦总面积的43%。更令阿拉伯人难以容忍的是,阿拉伯国的领土支离破碎,互不相连,大部分是丘陵和贫瘠地区。犹太国则不然,犹太人虽仅有60万,不到总人口的1/3,然而其领土却占巴勒斯坦总面积的57%,大部分又位处沿海地带,土地肥沃,水资源丰富。

犹太复国主义首先被英国所利用。1917年11月英国外交大臣贝尔福代表政

府发表《贝尔福宣言》,声称“英王陛下政府赞成在巴勒斯坦为犹太人建立一个民族之家,并为达到此目的而竭尽努力”。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犹太复国主义者不顾阿拉伯人的强烈反对,采用政治、外交、财政以及军事手段,强行组织犹太人向阿拉伯人聚居的巴勒斯坦西部地区移民。在1882~1948年间的6次移民浪潮中,有46万多人移居巴勒斯坦。希特勒德国奉行的灭犹政策加快了犹太复国主义的发展。

1947年11月29日,联合国通过决议,决定在巴勒斯坦分别建立阿拉伯国家和犹太国家,并使耶路撒冷国际化。此后,犹太复国主义者立即用武力抢占了拟议中所谓犹太国的领土,同时强占了分治计划中属于阿拉伯国家的部分地区,在4个月内迫使30多万阿拉伯人离乡背井,成为难民。1948年5月14日,犹太复国主义者宣布建立以色列国。决议对巴勒斯坦人明显不公,因此巴勒斯坦人拒绝建国。

犹太人向巴勒斯坦地区大量移民和建立以色列国,大大激化了同整个阿拉伯民族的矛盾,成为以后中东局势长期动荡不宁的重要根源。

文延廷教授的评价

巴以冲突的直接起源在于犹太人的复国运动,建国后又屡次把巴勒斯坦人赶出故土,就像当年别人对他们所做的一样,而且越演越烈,终于酿成了民族矛盾。而更为深刻的原因是,两个民族都曾是这块土地的主人,两个民族都视同一个城市为宗教胜地,从而冲突就有了更为坚实的感情和宗教力量,而解决也变得更加困难。犹太人的建国和驱逐可以看作为几千年来怨恨的释放,虽然可以理解,但犹太人表现出来的过分强硬和蛮横却为本来可以更好解决的问题留下了祸根。

奥林匹克运动会(英语Olympic

奥林匹克运动会(英语:Olympic Games 希腊语:Ολυμπιακο? Αγ?νε?),简称“奥运会”,是一个由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办的国际性综合运动会,包括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青少年奥林匹克运动会、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听障奥林匹克运动会和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奥林匹克运动会每四年举办一次(曾在两次世界大战中中断三次,分别为公元1916年、1940年和1944年),每届会期不超过16天。 奥林匹克运动会因起源于古希腊奥林匹亚(Olympia)而得名。古代奥运会从公元前776年到公元394年,共历经293届,后被罗马皇帝狄奥多西一世以邪教活动罪名而废止。1894年在巴黎召开的国际体育会议,根据法国贵族皮埃尔·德·顾拜旦(Pierre de Coubertin)的倡议成立了国际奥委会,并决定恢复奥运会。现代第一届奥运会于1896年在希腊雅典举行,此后在世界各地轮流举行。由于1924年开始设立了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因此奥林匹克运动会习惯上又称为“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奥林匹克运动会现在已经成为了和平与友谊的象征。 目前,最近一届夏奥会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共设28个大项和302个小项。最近一届冬奥会是2006年都灵冬季奥运会,共设7个大项84个小项。下一届奥运会是2010年温哥华冬季奥运会。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第一次派大型代表团正式参加夏季奥运会应该是1984年的第二十三届奥运会。第二十三届奥运会在美国洛杉矶举行,有140个国家和地区的7960多名运动员参加。中国派出了229人的队伍,参加了21个比赛项目中的15个比赛项目。这是中国在阔别奥运会32年之后第一次重返国际大家庭,也是中国有史以来派出的规模最大的体育代表团。与奥运会隔绝的时代结束了。中国台北体育代表团也参加了这届奥运会,海峡两岸运动员第一次同时参加夏季奥运会。正是在这届奥运会上许海峰在男子自选手枪比赛中以566环的成绩夺得了本届奥运会决出的第一块金牌,实现了中国在奥运会历史上零的突破。 第二十四届奥运会1988年9月17日在韩国的汉城举行。共有160个国家和地区的9581名运动员(其中女运动员2476人)参加了23个大项237个单项的比赛,中国奥委会派出299名运动员参赛。最终中国运动员在本届奥运会上获得5枚金牌、11枚银牌和12枚铜牌。总分数居第8位。是中国近几届奥运会成绩较差的一次。 1992年第二十五届西班牙巴塞罗那奥运会上,共有170个国家和地区的9364名运动员参加了比赛,中国派出251名运动员参加了20个项目的比赛,共获16枚金牌,22枚银牌,16枚铜牌,位于金牌榜第四名,成功占据第二集团首位位置。 1996年是现代奥运的百年诞辰,在美国亚特兰大举行的第二十六届奥运会实现了奥运家庭的大团圆。金牌榜上,美国、俄罗斯、德国分获前三,中国派出310名运动员,面对种种不利条件,团结拼搏,获得了16金22银12铜的可喜成绩,金牌、奖牌榜均列第四,实现了保持第二集团首位的预定目标。

第五章 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新高潮

第五章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新高潮 与民族独立国家体系的形成 教学重点: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兴起的原因;印巴分治;巴以问题。 教学难点: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兴起的原因 一、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兴起的原因 1、二战后西方殖民国家或者说帝国主义国家自身的衰落为非殖民化运动创造 了有利的外部条件。 因为资本主义国家在发展上不平衡,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不断对老牌殖民帝国发起挑战,力量受到不同程度的削弱。 一、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兴起的原因 2、殖民地国家力量的壮大和民族主义的兴起,成为动摇殖民统治,推动民族 民主运动的内在动力 殖民扩张不可避免地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带到殖民地,在当地培养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民族资产阶级,它们的进一步发展必然要求反对殖民扩张。 二战中殖民地的贡献巨大 3、“欧洲中心论”的破灭和非西方文明的复兴,为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提供了 观念基础。 西方文明自身危机:西方的没落!! 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知识的普及:种族优越论破产,族群之间生而平等的观念确立。 民族主义和非西方文明的结合: 凝聚力量,民族自信心增强 4、战后世界舆论和新的国际格局有利于非殖民化运动。 联合国:民族自决原则 和平反战 美苏默许 二、亚洲民族国家的独立 1、原因 第一、从外部因素而言,亚洲是二战前及期间是帝国主义殖民争夺最激烈的地区,各主要帝国主义国家力量受到严重削弱,无力干涉亚洲各国的独立运动。 第二、亚洲国家在反法西斯战争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自身力量壮大、民族意识觉醒。 第三、亚洲古代文明发达,在与西方殖民主义斗争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组织各种力量,进行民族民主运动。 2、经过 1)印度与巴基斯坦的独立

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关系

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关系? 社会主义公有制是社会主义条件下,全体或部分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它是与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的,是作为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对立物而产生的,其本质在于消灭剥削,由劳动者共同占有和支配生产资料,共同劳动,共同享有所生产的劳动产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国有经济是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是指由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形式。集体经济是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经济,是指由部分劳动群众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一种公有制形式。是由劳动群众根据自愿互利原则组织起来,实行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的合作经济组织。它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日趋完善,目前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形式主要有股份制企业、不同所有制企业组成的企业集团、中外合资企业和中外合作经营企业等。这些企业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其资本和收益归国家和集体所有,属于公有制经济。邓小平曾反复强调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中必须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他说“一个公有制占主体,一个共同富裕,这是我们所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我们就是要坚决执行和实现这些社会主义原则。”(《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11页)在我国之所以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由公有制的性质以及它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决定的。 目前我国除了上述作为主体的公有制经济以外,在多种所有制结构中还有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私有成分等非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的发展有利于促进生产力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满足社会多方面的需要,有利于扩大就业和活跃市场,并有利于我国对外开放的发展。要正确处理好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关系,必须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原则。首先,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发展和壮大国有经济,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因为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特征,也是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只有依靠作为主体的公有制经济的力量,国家才能有充分的经济手段,引导非公有制经济沿着有利于社会主义的方向发展。公有制经济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主要支柱,也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集体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作用。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实行按劳分配原则为主体的分配方式的经济基础,是防止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的基本保证。其次,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个体、私营等各种形式的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快生产力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最后,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依法加强监督和管理,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健康发展,将二者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而不能把二者对立起来,使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市场竞争中发挥各自优势,实现公平竞争,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正如邓小平所说的:“我们吸引外资,允许个体经济发展,不会影响以公有制为主体这一基本点。相反地,吸收外资也好,允许个体经济的存在和发展也好,归根到底,是要更有力地发展生产力,加强公有制经济。”(《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49页)□ (作者: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中国与外国服务贸易比较

一、市场占有率与出口增长速度的比较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国际贸易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从货物贸易角度衡量,我国是世界公认的贸易大国,目前总量位居第三。事实上从服务贸易的角度看,我国也已经成为贸易大国,据世界贸易组织2004年国际贸易统计显示,2004年我国服务贸易出口排名位居世界第九,进口位居第八,是唯一进入服务贸易前十名的发展中国家(中国香港排名第十)。如果以经济体计算,中国仅次于欧盟、美国和日本,位居第四。而十年以前的1993年,中国仅处于世界排名第21位,十年间我国的排名前进了十几位。 从总量上来考察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另外两个最直观的指标是世界出口市场占有率和出口年增长率。市场占有率指标直接反映某行业或某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实现状态,它表明在国际市场竞争中,一国的某个产业所具有的实力。出口年增长率则说明一国该产业的扩张速度和发展势头。根据世界贸易组织提供的数据,我国服务贸易的出口近十年来增长迅速,世界市场占有率也不断提高,已经超过了不少传统发达国家和发展中服务贸易大国和地区,在发展中国家处于领先地位。 二、贸易竞争指数的国际比较 国际上在衡量一国贸易竞争力的时候通常使用的一个指标是贸易竞争力指数,也有将其称为可比净出口指数,或贸易专业化系数。贸易竞争力指数表示的是一国某产业或商品贸易差额占其贸易总额的比值。七个国家过去十年贸易竞争力指数的变化。该指数显示,与90年代相比,我国的服务贸易竞争指数的确有所下降,然而从2000年开始,该指数处于稳定状态。国内一些人士担心由于我国服务业长期处于垄断和保护状态,很难抗衡国外同行的竞争,再加之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对服务业开放做出的许多承诺,因此入世后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将出现大的滑坡。应当指出的是,在使用贸易竞争指数来衡量一国贸易竞争力时可能会产生偏颇,因为该指数仅仅考虑进出口量的变化,而没有考虑导致进出口量变化背后的政策原因和一个国家的市场开放度。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前,服务贸易的竞争指数一直为正数,这并非意味着80年代和90年代初期我国的服务贸易竞争力高于目前水平,而是当时我国的市场开放度小。2001年中国入世后在服务市场逐渐放开的情况下我国服务贸易竞争指数能够维持原水平,这一事实本身表明我国的竞争力也在相应地提高。 三、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和竞争优势指数的国际比较 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CA)反映的是一国服务出口与世界平均出口水平比较的相对优势。其计算公式是:一国某商品的出口额占该商品世界总出口的比重与该国总出口额占世界总出口额比重之比。当一国该商品出口在世界上的相对占有率大于该国总出口在世界上的相对占有率时,则表示该国在该商品的生产和出口方面具有相对较高的专业化水平和出口竞争力。 主要发展中国家RCA指数的比较可以得出几个结论,第一是从1994年到2004年这十年间几乎每个国家的RCA指数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有些国家在90年代中期有所提升,但是随后又都有所下降;第二是按照该指数排队,最具竞争力的国家是印度和新加坡,而最不具竞争力的国家是墨西哥和中国。第三,比较而言中国在这些国家中的竞争力属于相对落后的国家。 然而RCA指数的一个明显不足之处它只考虑了出口因素,而没有考虑进口

犹太复国主义

犹太复国主义运动的兴起初探 [摘要]本文主要研究了犹太复国主义产生的历程,揭示了她出现在历史舞台的的必然性。“犹太问题”是个古老的国际性问题,尤其在欧洲更是如此。犹太复国主义运动的发展对现代以色列国家的建立和世界犹太人地位的提升具有极大的意义。因此,研究犹太复国主义运动产生的历史背景和历程能够为使我们更准确地把握当代犹太民族问题,为研究中东的巴以冲突提供一定的智力支撑。 关键词:犹太复国主义反犹主义西奥多·赫茨尔 一、解放浪潮和同化的梦想 17~18 世纪欧洲启蒙运动和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催生了近代民族主义思潮,民族自由、民族平等、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的思想意识在欧洲大地广为传播。一些有识之士开始进行反思,提出不应再歧视和压迫犹太人,应给予他们平等和自由的权利。高举“自由、平等、博爱”大旗的法国大革命,最终使饱受苦难的欧洲犹太人似乎看到了新时代解放的曙光。 法国大革命加快了解放犹太人的进程。1791 年9 月,法国制宪议会赋予法国犹太人以国家公民身份进行宣誓的权利。1807 年2 月,拿破仑帝国政府通过了相关文件,第一次使犹太教享有同天主教、新教在法律上完全平等的地位,正式受到政府的保护。随着拿破仑战争的扩展德意志各邦、意大利、荷兰和英国等欧洲国家先后宣布“解放”犹太人。到19 世纪60 年代,犹太人在大多数欧洲国家都依法得到不同程度的解放。 犹太人在获得解放后,他们的自由、民主意识大大增强。他们要求走出“隔都”(Ghetto),融入居住国的主流社会。许多人兴高采烈地沉浸在“同化”的迷梦中,掀起了称为“哈斯卡拉”(Haskalh,意为启蒙运动)的社会文化运动。德国犹太人加布里尔里塞尔把犹太教和德国精神的结合概括为:“我们有一位父亲和母亲,父亲是上帝,万民之父,在天宇;母亲是德意志,在地上。”他们认为,只要改宗了基督教,做一个忠实的法国人、英国人、德国人、奥地利人、意大利人,不再给人一种“流浪的犹太人”的印象他们最终

奥林匹克运动会项目

奥林匹克运动会项目 15世纪开始,教育家们开始提倡幸福和健康的生活方式。17世纪,英国人约翰·洛克的“绅士教育”提出德、智、体,法国人让-雅克·卢梭建议透过游戏学习。公元1776年,英国考古学家在勘察中发现了古代奥运会遗址。1875年至1881年,德国库蒂乌斯人在奥林匹亚遗址发掘了出土文物,引起了全世界的兴趣。1858年,希腊发布了《奥林匹克令》,并于1859年10月1日在雅典举办了第1届泛希腊奥林匹克运动会。 1889年7月,在法国巴黎召开的国际田径代表大会上,后来被人尊称为“奥林匹克之父”的法国教育家皮埃尔·德·顾拜旦(Pierre de Coubertin)首次公开了他恢复奥运会的设想。1891年1月,顾拜旦以法国田径协会联合会秘书长的身份,向全世界几乎每个体育组织和俱乐部发出邀请——参加于1894年6月16日在法国巴黎索邦神学院召开的国际体育运动代表大会,此次大会为第一届奥林匹克代表大会。会议召开一个星期后,即6月23日,大会就通过了成立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的决议,而6月23日也就成了“国际奥林匹克日”(International Olympic Day)。当时,顾拜旦成为首任秘书长。大会决定在1896年召开首届现代奥运会,希腊的历史名城雅典获得主办权。 1896年4月6日至4月15日,希腊雅典举办了第一届

现代奥运会。奥运会的精彩宣言1892年11月25日,顾拜旦男爵在巴黎索邦大学举行的庆祝法国田径运动联盟圣火传递成立5周年大会上发表了一篇精彩演讲。他号召人们“坚持不懈地追求、实现1个以现代生活条件为基础的伟大而有益的事业。”这个内容极其丰富、热情四溢的历史性演讲,后来被人们称为《奥林匹克宣言》。1914年,第1次世界大战爆发。这份演讲稿在战乱环境中未能公开刊登,顾拜旦只能悄悄地把它藏匿起来。1937年,顾拜旦因心脏病急性发作去世,那份曾经令人振奋和激动的宣言,随着演讲稿的不知去向,也似乎渐渐被遗忘。但热衷研究体育历史的法国外交分析专家弗朗索瓦·达马侯爵始终坚信手稿原件尚在人间,他通过当年报纸留下的点点滴滴间接信息,凭着蛛丝马迹走遍欧洲、北美、非洲。最终,达马侯爵于20世纪90年代初在瑞士一家银行的保险箱中发现了它。由此,达马侯爵成为了顾拜旦《奥林匹克宣言》传播的唯一权利人。 1994年,在纪念奥运百年活动期间,国际奥委会以英文、法文在内部出版了仅1000本《奥林匹克宣言》小册子,以此公布这份珍贵手稿的存在。2008年1月2日,为纪念顾拜旦诞辰145周年,中、法、英3种文字的《奥林匹克宣言》全球首发庆典在北京举行。在《奥林匹克宣言》手稿遗失百年后,在中国进入奥运年时,经国际奥委会罗格主席和版权所有人法国达马侯爵同意,文明杂志社全球首次出版发行了

抽水蓄能电站技术概况简介概要

抽水蓄能电站技术概况简介 安徽省电力试验研究所倪安华 1989年7月 1抽蓄能电站的作用 抽水蓄能电站是水力发电站的一种特殊形式。它兼具有发电及蓄能功能。抽水蓄能电站有上、下两个水库(池)。当上库的水流向下库时,就如常规的水力发电站,消耗水的位能转换为电能;相反,将下库的水输到上库时就是抽水蓄能,消耗电能转换为水的位能。由于机械效率和各种损耗的原因,在同样水位差和同样水流量的条件下,抽水时所消耗的电能总 是大于发电时产生的电能。那末,建设抽水 蓄能电站的经济效益表现在哪里呢? 众所周知,随着工业化水平的发展和 人民生活用电的增加,电网用电负荷的峰谷 差愈大。图1是典型的日负荷曲线。在上午 8:00左右开始和晚上19:00左右开始为两 个高峰负荷,此期间电网的发电出力必须满 足P max的要求;晚上23:00以后为低谷负荷, 电网的发电出力又必须限制在P min。 也就是说,发电出力必须满足调峰要求。随着电网的发展,大机组在电网中的比重将增加,用高压高温高效率的大机组来调节负荷不仅在经济上是不合算的,而且对设备的安全和寿命也有影响。今后核电机组更要求带固定负荷。因此,电网调峰将更为困难。抽水蓄能电站的作用就是在低谷负荷期间吸取电网中的电能将水抽至上库,积蓄能量;而在高峰负荷期间再将上库的水发电。亦即在图l中增加了“V”部分的用电负荷,使常规机组负荷不必降到P min。而在高峰负荷时,“P”部分的负荷由抽水蓄能机组承担,使常规机组的负荷不需要升高到P max塞。V的面积必然是大于P的面积,在电能平衡上是要亏损的,:然而却减小了大机组的调峰幅度,降低了大机组由于带峰荷而引起的额外的燃料消耗,提高了大机组的利用率。从全电网来衡量经济效益是显著的。 抽水蓄能电站的综合效率一般在65—75%,这—数字包括了抽水和发电时所损耗的机械效率。然而,大火电机组利用率的提高即意味着煤耗的降低。如火电厂在30—40%酌额定工况远行时,其煤耗约比额定工况增加35%,而且低负荷远行可能要用油助燃,厂用电率也要比正常增加1—2个百分点。煤耗和厂用电的减少也可认为是在同样的能耗时发电量的增加。 此外,常规水力发电站虽然也具备调峰功能,但其发电出力往往与灌溉、防洪等矛盾。因为常规水电站的水库调度是一个综合的系统工程。而抽水蓄能电站的发电量及蓄水量是可以按日调节的,可以做到按日平衡,不影响水库的中长期调度。 综上所述,抽水蓄能电站的优越性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对电网起到调峰作用,降低火电机组的燃料消耗、厂用电和运行费用。 (2)提高火电机组的利用率,火电装机容量可有所降低。 (3)避免水电站发电与农业的矛盾,有条件按电网要求进行调度。

关于服务贸易发展的建议

关于服务贸易发展的建议 今年2月22日,国务院批复在海南等15个省市(区域)开展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海南与上海、天津是其中三个省级层面的试点地区,试点期为2年,自国务院批复之日起算,重点对服务贸易管理体制、发展模式、便利化等8个方面的制度建设进行探索,有序扩大服务业开放准入。2月26日和3月22日,省政府便召开第59次和第60次常务会议研究贯彻落实措施,并通过《海南省开展服务贸易创新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明确提出海南在旅游、运输、文化服务、保险服务、服务外包、中医药服务等6大领域、8个方面的创新任务,细化分工,落实到责任单位,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此项工作的高度重视。服务贸易是比服务外包更为广阔的产业领域,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是海南省难得的产业发展契机,发展服务贸易是全面提升海南省经济发展水平、实现产业升级的重要手段和依托,也是充分发挥我省特色优势、利用区域比较优势、构建产业差异化发展的有效路径。 海南发展服务贸易的优劣势 近年来,我国服务贸易稳步发展,贸易规模迅速扩大,服务贸易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而海南省服

务贸易的发展状况在全国范围内仍处于相对靠后的位置。从服务贸易的国内区域布局来看,服务进出口集中在东部省份,其中京、沪、粤三地服务进出口总额超过其他省份。但笔者认为,从服务贸易的发展趋势和发展要素角度而言,海南省具有先天的差异化优势,具有在服务贸易领域打造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发展的良好基础。 区域环境优美。海南是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和唯一的热带岛屿省份,独一无二的生态环境为海南省发展服务贸易提供了重要支撑,特别是生态环境作为生产要素的重要性日趋凸显,越来越多的人将环境作为出行旅游、投资置业、选择职业、定居的重要参考依据。 区位优势。海南省作为“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支点,处于东亚和东南亚的地理中心,靠近主要国际门户香港、澳门,毗邻经济发达的珠江三角洲,交通便利、四通八达,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 政策优势。开展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省份,“国际旅游岛”战略等在海南省的落地,为海南省发展服务贸易创造良好的政策平台,各类资源和政策的倾斜,有助于海南省服务贸易的快速发展。

以色列爱国主义教育实现路径之探析_芦鹏

第32卷一总第137期科学四经济四社会 Vol.32,Sum No.137 2014年一第4期 SCIENCE 四ECONOMY 四SOCIETY No.4,2014 收稿日期:2014-09-15 基金项目:201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 以色列民族构建研究 (项目编号:11CSS005)阶段性成果之一三作者简介:芦鹏(1979 一)男,辽宁沈阳人,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博士生,研究方向:中东国际政治与国家安全三 以色列爱国主义教育实现路径之探析 芦一鹏 (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陕西西安一710069) 摘 要:以色列国家成立是近代百年来犹太复国主义政治运动发展到顶峰的政治表现,其思想政治基础是现代犹 太复国主义;法理依据来源于1947年的美苏英等大国操纵下的 联合国分治 决议;现实基础更是基于建国六十余年来在阿以冲突中不断取得的军事胜利三故而,其爱国主义教育的实现路径基本遵循传承历史文化传统二促进国防教育现代化与实现公民社会改造三大历史主线三这为以色列教育现代化和国民爱国主义价值观产生了深远的积极作用,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提供了宝贵的借鉴三关键词:以色列;爱国主义;实现路径 中图分类号:D73/77一一一一文献标志码:A一一一一文章编号:1006-2815(2014)04-0110-04 A Research on Realization Methods of Israeli patriotism education LU Peng (Institute of MiddleEastern Studies ,Northwest University ,Xi An 710069,China ) Abstract :The establishment of Israel is the political manifestation of development of modern Zionism movement for one hundred years.Israeli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foundation is modern Zionism ,its legal basis is the 1947 UN Partition Reso-lution which is manipulated by several major powers ,such as USA ,Soviet Union ,Britain and so on ,and its realistic foun-dation is based on the great military victory for sixty years in the Arab -Israeli conflicts.Therefore ,Israel has realized their patriotic education by the three main methods ,such as following historical heritage and cultural traditions ,promoting the modernization of national defense education and making social transformation of citizens.Israeli experience provides a valu-able reference for our nation. Key words :Israel ;preemptive tactics ;anti -terrorism ;China 一一众所周知,现代以色列国家始于1948年第一次中东战争的胜利,是犹太民族经历数千年 大流散 痛苦漂泊之后, 依据1897年第一次犹太复国主义大会的‘巴塞尔纲领“所制定的 政治路线 ,在美苏大国政治的操纵下于巴勒斯坦地区 政治复国 的结果三由于犹太民族经过千年大流散散居世界各地,世界各地的移民构成了现代以色列民族国家的人口主体三从犹太民族重建现代以色列国家伊始,爱国主义便承担起继承犹太传统文化精髓,凝聚民族力量挽救民族危亡,促进公民意识觉醒,实现民族国家构建的历史重任三由于以 色列自建国开始就处于敌对的阿拉伯世界包围中,经过六十余年的阿以冲突和战争洗礼,以色列国家的爱国主义教育除了具备一般意义上的社会教化功能外,还具有强烈而迫切的 功利主义 政治目的,即号召全世界犹太人以以色列国家为 民族家园 ,动员一切犹太力量,保卫国家独立,重塑公民社会,推动以色列现代化进程三由于历史的强大惯性和现实中险恶的地缘政治环境影响,以色列建国六十余年来的爱国主义教育具有深刻的政治与社会内涵,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种实践路径: 11

锡安主义的发展和影响

锡安主义的发展历程 摘要:“锡安主义”即“Zionism”,在中国大陆旧译为“犹太复国主义”,然而这个译法的争议很大,为保险起见本文采用“锡安主义”。本文主要以时间线为主线来介绍锡安主义,把锡安主义的发展大致划分为四个阶段:十六至十七世纪及此前的历史准备时期,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的犹太民族复兴运动,以及以色列的建立和此后的锡安主义的发展。 关键词:锡安主义;犹太建国运动;犹太复国主义 一、锡安主义的由来和含义 Zionism一词第一出现是在1886年,犹太名族复兴运动兴起,犹太作家内森·伯恩鲍姆在俄文犹太杂志《自我解放》上发表的一篇文章中首次提到Zionism1,然而真正建立起Zionism 思想的人是奥匈帝国犹太裔记者西奥多·赫茨尔,也就是后来的以色列国父。1896年,赫茨尔出版《犹太国》(德文原名Der Judenstaat,英译The Jewish State),他认定:欧洲的“犹太人问题”不是社会问题或宗教问题,而是民族问题,而其解决方法是建立犹太人的自治国家。2自此Zionism成为犹太民族复兴的旗帜。 Zionism中的Zion一词来自《圣经》。《圣经》中Zion是位于古代耶路撒冷的一座小山丘名,汉语中通常译为“锡安”。“锡安”在《旧约》中出现过152次,在《新约》中出现12次,“回归锡安”贯穿犹太人的历史,成为所有流散犹太人的美好愿望。3 Zionism的字面意义是犹太人对圣山锡安、圣城耶路撒冷和上帝应许之地巴勒斯坦的热爱和向往,强调对共同理想的诚挚追求、对希伯来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以及世界犹太人的团结,表达了犹太人回归家园的愿望。它允许有多种解释,是一个具有较强策略性的政治术语。中文里过去翻译为“犹太复国主义”,与种族主义和殖民主义相连。联合国1973年时就把锡安主义与葡萄牙殖民主义、南非种族隔离政策并列非难,然而2001年联合国在南非召开关于种族主义的会议时,由于种种原因,会议的最终文本并没有把锡安主义与种族主义联系起来,有学者以此认为把Zionism译为有种族主义特色的犹太复国主义不妥,然而不可否认,自其诞生之时锡安主义中的种族主义色彩就无法掩盖。此外,英国人也曾宣称支持锡 1《犹太百科全书》(纽约麦克米伦出版社,1997)。 2维基百科,词条:西奥多·赫茨尔。

2019-2020年高一政治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三 人教版

2019-2020年高一政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三人教 版 教学目标: 1.理解社会主义的本质、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客观必然性等基本观点和基本知识。掌握货币产生与商品交换历史发展之间的关系。 2.能够运用有关的基本知识认识改革发展过程中广大群众对公有制实现形式的探索。区分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三者之间的关系。能够运用有关的基本理论对地区经济发展,国有企业改革进行分析。 3.进一步熟悉和领会公有制经济的地位、范围、作用。认识公有制与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关系。尤其正确认识股份制。掌握全面看问题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国家的改革政策,培养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三者之间的关系。公有制与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关系。股份制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主要实现形式。 教学难点:公有制与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关系。股份制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主要实现形式。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计算机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一、社会主义本质 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阶级剥削和压迫,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社会主义本质包括解放生产力和消灭阶级剥削和压迫、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两个方面。 前者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后者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前者以后者为方向,解放发展生产力是为了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后者以前者为基础,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后达到共同富裕必须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物质基础。 二、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1、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⑴、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建立,使整个社会生产过程发生了根本变化。社会生产目的不再是追求最大限度的剩余价值,而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社会成员之间不再是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而是平等劳动、走向共同富裕的关系。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建立和由此产生的社会成员之间根本利益的一致性,适应了社会化大生产上午要求,为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所以,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

达摩岭抽水蓄能电站投资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广州中撰咨询

达摩岭抽水蓄能电站投资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典型案例〃仅供参考) 广州中撰企业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地址:中国·广州

目录 第一章达摩岭抽水蓄能电站项目概论 (1) 一、达摩岭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 (1) 二、达摩岭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委托编制单位 (1) 三、可行性研究的目的 (1) 四、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原则和范围 (2) (一)项目可行性报告编制依据 (2) (二)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原则 (2) (三)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范围 (4) 五、研究的主要过程 (5) 六、达摩岭抽水蓄能电站产品方案及建设规模 (6) 七、达摩岭抽水蓄能电站项目总投资估算 (6) 八、工艺技术装备方案的选择 (6) 九、项目实施进度建议 (6) 十、研究结论 (6) 十一、达摩岭抽水蓄能电站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9) 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一览表 (9) 第二章达摩岭抽水蓄能电站产品说明 (15) 第三章达摩岭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市场分析预测 (15) 第四章项目选址科学性分析 (15) 一、厂址的选择原则 (15) 二、厂址选择方案 (16) 四、选址用地权属性质类别及占地面积 (17) 五、项目用地利用指标 (17) 项目占地及建筑工程投资一览表 (17) 六、项目选址综合评价 (18)

第五章项目建设内容与建设规模 (19) 一、建设内容 (19) (一)土建工程 (19) (二)设备购臵 (20) 二、建设规模 (20) 第六章原辅材料供应及基本生产条件 (20) 一、原辅材料供应条件 (20) (一)主要原辅材料供应 (21) (二)原辅材料来源 (21) 原辅材料及能源供应情况一览表 (21) 二、基本生产条件 (22) 第七章工程技术方案 (23) 一、工艺技术方案的选用原则 (23) 二、工艺技术方案 (24) (一)工艺技术来源及特点 (24) (二)技术保障措施 (24) (三)产品生产工艺流程 (25) 达摩岭抽水蓄能电站生产工艺流程示意简图 (25) 三、设备的选择 (26) (一)设备配臵原则 (26) (二)设备配臵方案 (27) 主要设备投资明细表 (27) 第八章环境保护 (28) 一、环境保护设计依据 (28) 二、污染物的来源 (29) (一)达摩岭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建设期污染源 (30) (二)达摩岭抽水蓄能电站项目运营期污染源 (30)

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现状及趋势

中国服务贸易发展趋势及政策研究 学号:20100003236 姓名:专业班级:国际经济与贸易1002班 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的加强,同时世界产业结构升级和转移,服务贸易的地位及作用在经济发展中越来越重要。各国高度重视服务贸易的发展,服务贸易的发展已经成为国际贸易发展的典型代表。中国作为世界经济市场上重要角色,在国际服务贸易中的所占比重越来越大,服务贸易的发展也进入了新的发展态势。随着我国服务贸易的迅速增长,服务业的出口占全国出口的比重逐渐提升。但我国的服务贸易发展还存在一系列的问题与不足,在国际上的处于劣势地位。本文主要用比较研究法、内容分析法、调查分析法等方法研究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首先分析了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概况,预见了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前景,并结合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要求提出了新形势下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中国服务贸易发展概况国际竞争力政策研究 1.当今国际服务贸易和我国服务贸易之间的概况 1.1)服务贸易在国际贸易总量中所占比重 服务贸易世界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它的地位在一国经济中越来越重要,比重也在逐步的增加,从2000年到2010年各国的服务贸易活动中,增长迅猛,规模也持续扩大。根据WTO不完全统计,2000年世界服务贸易额占全球贸易8.8个百分点,为1.44万亿美元。2004年超过2万亿美元,占有19.6个百分点,到2009年占到了21.1个百分点。虽然在十年的发展中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有所下降,可是在全体中还是发展迅速的。 表1 2000-2010年世界服务贸易与全球贸易的比重

在经济全球化不断全面的发展中,服务贸易也成为必不可少的组成。虽然国际服务贸易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较低,只有17.97%的是服务贸易,而82.03%是货物贸易。所以服务贸易未来发展潜力也不断提升,我们要把握发展机会。 1.2)中国服务贸易占世界服务贸易的比重 我国服务贸易在总体上分析占比重低,但在发展速度上看较快,可是在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情况表中可以看出。我国服务贸易占世界服务贸易的比重还是比较低。在2000年进出口贸易占世界2.2个百分点,到2009年进出口贸易占世界4.5个百分点。如下表3:

犹太教的世俗化问题_正统派对犹太复国主义运动的思想反应

犹太教的世俗化问题 ——正统派对犹太复国主义运动的思想反应 赵云侠 在近现代历史上,犹太教发生的最大变化是它的世俗化现象。这一现象最突出的表现首推19世纪的犹太教改革运动,其结果是犹太教在社会世俗化浪潮的冲击下形成改革派、保守派和正统派三大教派。三大教派的出现,特别是改革派的产生及其主张反映了犹太教世俗化的加强。有人甚至认为改革派和保守派就是世俗化了的犹太教派;而正统派也是受到世俗化某些影响的犹太教派,因此被称为新正统派。这次犹太教世俗化运动使犹太教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生存下来,还促进了犹太教的发展,使它活跃在更广阔的社会历史舞台上。随着19世纪末犹太复国主义运动的诞生,犹太教又一次面临犹太民族主义的冲击。犹太教是如何面对这一世俗运动,怎样迎接这一挑战,用其本身的世俗化来适应社会世俗化浪潮的,这是本文要讨论的问题。在展开正题之前有必要对犹太教在改革运动中的分化和世俗化现象以及三大教派作一简单介绍。 一 犹太教形成正统派、改革派和保守派三大教派以前一般史称传统犹太教,也就是中世纪的拉比犹太教。18—19世纪的欧洲是一个理性主义主宰的时代。由法国1789年资产阶级革命引发的欧洲犹太人的解放运动,使大部分西欧犹太人先后获得了公民权。他们的社会地位得到了改善,其中一部分人迫切要求改变传统犹太教对他们精神上的压抑和社会活动的限制,开始摈弃犹太教某些信仰,甚至脱离了犹太教。另外,自然科学、哲学的发展和欧洲资产阶级启蒙运动在犹太人中导致哈斯卡拉(犹太启蒙运动)的产生,促使犹太教在19世纪最初10年为适应现代主义而做出积极反应,遂首先在德国掀起了犹太教改革运动。因此,在犹太教内部展开了激烈争论,并最终在如何适应现代主义、如何看待天启和有关犹太民族性三个分歧最大的问题上形成了三大教派,即彻底投向启蒙运动怀抱的改革派;对现代主义作出了某些让步的新正统派(也叫现代正统派);以及对上述两派的观点和主张持折衷态度的保守派。 正统派的最大特点是拒绝犹太教的变革,坚持“天不变道亦不变”的原则。它认为,上帝是永恒的,托拉是西奈山的神启,犹太律法是不能改变的,所以必须严守犹太教的传统信仰、律法和礼仪。它还相信弥赛亚的降临会恢复犹太国家。这一派因对遵守犹太教律法、教规的程度差

公有制经济与私有制经济的关系

公有制经济与私有制经济的关系 公有制和私有制是贯穿我国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种必然现象。因此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公有制经济和私有制经济的关系是我们长期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也是实现我国所有制结构调整和完善的必要条件。据此,本文重点论述了公有制经济和私有制经济的辩证统一关系,并依此为依据,提出了相应的政策选择。进一步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是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这一任务能否顺利完成首先取决于我们能否在理论上正确认识各种所有制经济的关系。由于从所有权角度看,多种所有制可以划分为两类 即公有制和非公有制 所以我们可以把各种所有制的关系概括为公有制和私有制的关系。本文拟就公有制经济与私有制经济的关系作些探讨。公有制经济和私有制经济的关系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两种所有制经济之间量的比例关系或结构。这个问题近年来理论界研究得较多,虽然观点不尽相同 但也无根本分歧大都主张公有制经济要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主体地位,非公有制经济居从属地位。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各种经济成份到底应该占多大比重、我国所有制结构到底应该如何演变 从根本上来说,不是一个人为设置的问题。而是一个自然选择的过程。历史早已证明,任何一种经济成份的发展与消亡,最终都取决于其与生产力发展要求的适应程度。如果公有制经济的确有更大的优越性,那么它会靠自身的力量为其发展开辟广阔的道路。二是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过去我们一直认为公有制和私有制是根本对立的,因而在实践上片面发展公有制经济,限制甚至禁止私有制经济的存在,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这种观点目前虽已无多大市场,但有迹象表明,它并没有从人们的观念中彻底消除。我认为 公有制经济和私有制经济作为一对矛盾,既存在对立的一面,也存在统一的一面。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条件下,正确认识公有制经济和私有制经济相互统一的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经验,公有制经济和私有制经济的统一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公有制经济和私有制经济共存于一个统一体中 公有制经济和私有制经济作为一对矛盾,其存在的前提条件是二者共存于一个统一体中 纵观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除原始社会外,都是公有制和私有制并存的社会。不过,从奴隶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公有制和私有制的共存有如下特点:一是都是以私有制为主体,公有制处于从属地位,二是二者的共存都是从宏观角度而言的,即是在一个国家的范围内公有制经济和私有制经济相互并存、独立发展,而且公有制经济大都表现为国有经济。但到了现代资本主义社会 公有制经济和私有制经济在微观上实现了共存,即在一个企业内共存。这时 企业的性质虽然可以按公、私投资主体投资额的多少来区分,但实际上企业是公私混合所有制企业。如西方发达国家在国民经济的基础领域设立的某些由国家持有相当部分股权的公司制企业。在社会主义社会建立后的一段时期内,由于在大部分社会主义国家人们都把公有制和私有制当作两个绝对对立的事物来看待,所以在实践上只发展公有制经济,不允许私有制经济存在和发展,以至于形成了单纯以公有制经济特别是由国有制经济包打天下的局面,严重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我们实行了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政策,上述情况得到了彻底改变。目前我国公有制经济和私有制经济相互共存、共同发展已经从宏观领域深入到微观领域,形成了众多由多元投资主体投资共建的混合所有制企业 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提供了最基本的制度条件。 二、公有制经济和私有制经济相互促进 过去我们认为:公有制经济和私有制经济是相互对立、互不相容的。但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二者可以相互促进。首先,公有制经济为非公有制经济的重新兴起和发展提供了良好

微型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微型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核心提示:微型抽水蓄能电站项目投资环境分析,微型抽水蓄能电站项目背景和发展概况,微型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微型抽水蓄能电站行业竞争格局分析,微型抽水蓄能电站行业财务指标分析参考,微型抽水蓄能电站行业市场分析与建设规模,微型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建设条件与选址方案,微型抽水蓄能电站项目不确定性及风险分析,微型抽水蓄能电站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提供国家发改委甲级资质 专业编写: 微型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建议书 微型抽水蓄能电站项目申请报告 微型抽水蓄能电站项目环评报告 微型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商业计划书 微型抽水蓄能电站项目资金申请报告 微型抽水蓄能电站项目节能评估报告 微型抽水蓄能电站项目规划设计咨询 微型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主要用途】发改委立项,政府批地,融资,贷款,申请国家补助资金等【关键词】微型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申请报告 【交付方式】特快专递、E-mail 【交付时间】2-3个工作日 【报告格式】Word格式;PDF格式 【报告价格】此报告为委托项目报告,具体价格根据具体的要求协商,欢迎进入公司网站,了解详情,工程师(高建先生)会给您满意的答复。 【报告说明】 本报告是针对行业投资可行性研究咨询服务的专项研究报告,此报告为个性化定制服务报告,我们将根据不同类型及不同行业的项目提出的具体要求,修订报告目录,并在此目录的基础上重新完善行业数据及分析内容,为企业项目立项、上马、融资提供全程指引服务。

可行性研究报告是在制定某一建设或科研项目之前,对该项目实施的可能性、有效性、技术方案及技术政策进行具体、深入、细致的技术论证和经济评价,以求确定一个在技术上合理、经济上合算的最优方案和最佳时机而写的书面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主要内容是要求以全面、系统的分析为主要方法,经济效益为核心,围绕影响项目的各种因素,运用大量的数据资料论证拟建项目是否可行。对整个可行性研究提出综合分析评价,指出优缺点和建议。为了结论的需要,往往还需要加上一些附件,如试验数据、论证材料、计算图表、附图等,以增强可行性报告的说服力。 可行性研究是确定建设项目前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工作,是在投资决策之前,对拟建项目进行全面技术经济分析论证的科学方法,在投资管理中,可行性研究是指对拟建项目有关的自然、社会、经济、技术等进行调研、分析比较以及预测建成后的社会经济效益。在此基础上,综合论证项目建设的必要性,财务的盈利性,经济上的合理性,技术上的先进性和适应性以及建设条件的可能性和可行性,从而为投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投资可行性报告咨询服务分为政府审批核准用可行性研究报告和融资用可 行性研究报告。审批核准用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侧重关注项目的社会经济效益和影响;融资用报告侧重关注项目在经济上是否可行。具体概括为:政府立项审批,产业扶持,银行贷款,融资投资、投资建设、境外投资、上市融资、中外合作,股份合作、组建公司、征用土地、申请高新技术企业等各类可行性报告。 报告通过对项目的市场需求、资源供应、建设规模、工艺路线、设备选型、环境影响、资金筹措、盈利能力等方面的研究调查,在行业专家研究经验的基础上对项目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进行科学预测,从而为客户提供全面的、客观的、可靠的项目投资价值评估及项目建设进程等咨询意见。 可行性研究报告大纲(具体可根据客户要求进行调整) 为客户提供国家发委甲级资质 第一章微型抽水蓄能电站项目总论 第一节微型抽水蓄能电站项目背景 一、微型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名称 二、微型抽水蓄能电站项目承办单位 三、微型抽水蓄能电站项目主管部门 四、微型抽水蓄能电站项目拟建地区、地点 五、承担可行性研究工作的单位和法人代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