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大学生就业质量现状及其原因分析

合集下载

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原因及对策分析【摘要】近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的数量逐年上升,就业问题已经成为社会问题,再加上高校毕业生不愿意从事技术生产等相关工作,毕业即失业的现象屡见不鲜。

其中,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尤为突出。

本文首先对就业难的原因进行深度剖析,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为进一步解决女大学生就业困难的问题提供更好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女大学生就业问题成因对策分析一、女大学生就业难原因分析(一)传统文化因素。

社会化进程的加快,女性思想已经不像以前一样,她们已经认识到学习知识的重要性,真正的男女平等的时代已经到来。

因此越来越多的女性进入高校学习,传统的思想观念已经被打破。

一些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女性认为进入大学是为了认识更多有钱有权的人,她们将此作为自己的目标,不在乎学习多少知识和技能。

基于这样的原因,她们毕业后不愿意从事比较辛劳的工作,对工作也没有太大的热情,一些好的工作机会逐渐流失,她们自身所拥有的学历优势也就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淡化。

(二)用人单位的理性排斥行为。

一个问题的成因除了内部因素之外也不能忽略外部因素的重要性。

比如,用人单位在选择职工的过程中对女性的其实和偏见是非常严重的。

一方面,从国家的相关法律条文可以看出各种保护女性职工的要求,这也从侧面反映了企业对女性职工的不公平待遇。

另一方面,大多数女性都即将组成家庭或者已经有家庭,这就使得他们的重心倾向于家庭而非工作,这对于企业而言是非常不利的。

(三)女生就业生理的限制因素。

女性自身的生理情况造就了就业难的问题。

女性不比男性有体力和精力,在压力承受能力上也是存在区别的。

所以,这就使得女性自身在选择工作时有一定的衡量标准,工作的可选范围比较小。

但是男性在选择职业时可选范围非常广,再加上大多数男性倾向于理工科,就业时也自然与所学专业相关,在部分需要肌肉力量的工作中,在承受艰苦的劳动和环境中也更加有优势。

女性在选择职业时,一方面要考虑自己的体力和精力,另一方面又要考虑将来的家庭重担,因此,她们大多数不愿意参与艰苦的工作,更不愿意去往外地,一些出差或者外派等任务都不能胜任,进一步限制了女性就业。

女大学生就业问题

女大学生就业问题

女大学生就业问题汇报人:日期:•女大学生就业现状•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促进女大学生就业的对策•女大学生就业的未来展望•结论与建议01女大学生就业现状就业率就业领域就业率及就业领域就业质量薪资待遇就业质量及薪资待遇就业歧视在求职过程中,女大学生往往面临更为严格的筛选条件,如对年龄、外貌的要求往往高于男生。

性别偏见在工作环境和职场文化中,女大学生更容易遭遇性别偏见和性骚扰等问题,影响其工作积极性和职业发展。

就业歧视及性别偏见02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传统观念与性别偏见性别刻板印象性别歧视家庭期望与社会压力职业规划与职业能力030201家庭与婚育压力婚育压力照顾家庭与事业平衡家庭责任政策与制度不完善政策支持不足制度不完善03促进女大学生就业的对策03提供创业资金支持政府层面的政策支持01制定有利于女大学生就业的政策02完善法律法规保障1企业层面的观念转变23企业应认识到性别平等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摒弃性别歧视观念,为女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树立性别平等意识企业可以开展针对性培训,提高女大学生的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使她们更快适应工作岗位。

加强员工培训与开发企业可以设立专门针对女大学生的奖励和晋升机制,鼓励她们发挥自己的优势,积极参与公司业务。

建立激励机制高校层面的教育改革加强性别平等教育高校可以建立完善的就业指导体系,为女大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就业指导服务,帮助她们更好地规划职业生涯。

提供就业指导服务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个人层面的职业规划与能力提升制定明确的职业规划女大学生应该根据自身特点和社会需求,制定明确的职业规划,明确自己的职业目标和发展方向。

增强自身能力素质女大学生应该注重自身能力素质的提升,通过学习和实践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

积极寻找实习机会女大学生应该积极寻找实习机会,通过实践了解行业和企业需求,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适应能力。

04女大学生就业的未来展望加大处罚力度监督机制完善法律制度性别平等与反歧视法律制度的完善灵活工作制度的推广与实施实施弹性工作制政府应鼓励企业实施弹性工作制,让女性员工可以根据自身需求调整工作时间和地点。

新形势下女大学生就业的状况问题与对策

新形势下女大学生就业的状况问题与对策

新形势下女大学生就业的状况问题与对策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女大学生就业面临着新的形势和挑战。

在传统的就业模式逐渐变迁的今天,女大学生就业的状况问题亟待解决。

本文将从当前女大学生就业的状况问题入手,探讨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女大学生就业的状况问题1.性别歧视问题尽管现代社会对于性别平等的重视程度日益增强,但是在某些行业和企业中,性别歧视问题依然存在。

女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往往面临着性别歧视,被认为在一些职业上不如男性。

2.职业选择受限由于社会对女性职业的刻板印象,导致女大学生在就业时的职业选择受限。

有些行业被认为不适合女性从业,导致女大学生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较弱。

3.家庭压力在传统的观念中,女性被认为应该优先履行家庭的责任,因此在生育和家庭照顾方面需要付出更多的精力和时间,这也直接影响了女大学生的就业选择和发展。

4.社会竞争激烈随着社会的发展,就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不仅男性面临着就业压力,女性同样也承受着来自社会的竞争压力。

1.社会观念的传统化传统的社会观念对女性的职业发展产生了不小的影响,许多人仍然认为女性应该在家庭中履行传统的角色,这限制了女大学生在就业中的发展空间。

2.教育和培训不足在大学教育中,有些学校和专业对女大学生的职业发展没有做出足够的关注和培养,导致毕业后不能胜任市场的需求,这也是影响女大学生就业的原因之一。

3.社会环境保守一些企业和行业对女性的工作能力持有怀疑态度,认为女性在职场上不如男性,这也是女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面临的一大挑战。

4.缺乏自信心部分女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缺乏足够的自信心和竞争意识,这也会对她们的就业前景产生一定的影响。

三、新形势下女大学生就业的对策1.推动性别平等政府和社会应该加大对性别平等的宣传和推动力度,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对性别歧视的打击力度,保障女性在就业中的平等权利。

2.多元化职业选择应该鼓励女大学生多样化的职业选择,扶持和鼓励女性在各个行业和领域中发展,消除传统职业观念的影响。

我国女性就业问题分析及对策

我国女性就业问题分析及对策

我国女性就业问题分析及对策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女性就业问题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近年来,我国女性就业人数逐渐增加,但在职场上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困难。

本文将从现状分析、问题症结以及对策措施等方面展开对我国女性就业问题的分析。

一、现状分析1.女性就业人数逐渐增加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女性就业人数逐渐增加。

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女性就业率呈逐年增长趋势,越来越多的女性加入了职场。

2.女性就业面临挑战尽管女性就业人数逐渐增加,但她们在职场上面临着诸多挑战。

部分企业对女性的职业发展机会存在歧视,晋升机会相对较少。

女性在职场上经常受到性别歧视,薪资待遇相对较低。

女性在职业发展中还会面临家庭与工作的平衡难题。

3.女性职业发展存在差异在职业选择方面,女性往往更倾向于从事文秘、营销、客服等工作,而在科技、金融等行业中的比例较低。

这种职业选择的差异也导致了女性职业发展的差异性。

二、问题症结1.社会性别偏见我国社会存在传统的性别观念,对女性的职业发展存在一定程度的偏见。

传统观念认为女性应该以家庭为重,社会地位相对较低,这种观念影响了女性的职业发展。

2.企业用工观念落后部分企业的用工观念还相对落后,对女性的职业发展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仍然存在着对女性晋升机会的歧视和薪资待遇不平等的现象。

3.家庭对女性职业发展的影响家庭对女性职业发展存在一定的影响。

在家庭中,女性通常要承担更多的家务和子女抚养责任,这会影响到她们在职场的专注度和发展空间。

三、对策措施1.加强性别平等教育应该加强性别平等教育,改变社会对女性职业发展的传统观念。

教育应该教导学生男女平等,女性也能够有自己独立的职业发展空间。

2.加强企业性别平等意识企业应该加强性别平等意识建设,制定公平的晋升机制和薪酬政策,为女性提供更多的职业发展机会和空间,消除性别歧视。

3.建立完善的职业发展支持体系政府应该建立完善的职业发展支持体系,为女性提供更多的职业培训和发展机会,增加对于女性职业发展的支持力度。

新形势下女大学生就业的状况问题与对策

新形势下女大学生就业的状况问题与对策

新形势下女大学生就业的状况问题与对策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教育水平不断提高,尤其是女性大学生比例逐渐增加,成为了社会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相较于男性大学生,女大学生在就业领域仍面临着一些独特的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结合当前形势,分析女大学生就业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女大学生就业面临的问题1. 就业歧视现象突出尽管国家一直在倡导男女平等,但在实际就业中,女性仍然面临着不同程度的就业歧视现象。

在求职面试中,一些用人单位会更偏向于招聘男性,认为男性在工作上更加稳定和具有更高的职业发展潜力。

这使得女性大学生在就业竞争中稍显弱势。

2. 家庭和职业的平衡相较于男性大学生,女性在职业发展中需要更多地考虑家庭和职业的平衡问题。

尤其是结婚生子后,很多女性需要在事业与家庭之间做出选择,这无形中对女大学生的就业构成了一定的压力。

3. 就业机会相对较少在一些行业中,女性的就业机会相对较少,特别是一些技术含量较高的领域,用人单位更倾向于招聘男性。

这使得女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可能会感到困难和挫折。

二、问题对策1. 增强就业竞争力为了增强女大学生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她们应该通过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和实习,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和专业技能。

女大学生还可以通过参加各类资格证书考试,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增加自己的就业机会。

2. 提倡职业平等和多样化在社会上提倡职业平等和多样化的氛围,鼓励用人单位公平对待男女员工,在招聘过程中不应该受到性别的影响。

鼓励女性积极参与到各个行业中,拓宽职业选择范围,不断提高自己的竞争力,促进女性职业发展。

3. 加强家庭教育和社会支持在家庭和社会层面,应该加强对女性就业的支持和帮助。

家庭应该给予女大学生更多的鼓励和支持,克服传统观念对女性就业的影响。

社会应该提供更多的职业指导和培训机会,为女大学生提供更多的职业选择。

三、结语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多方面的支持和关注。

女大学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女大学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女大学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女大学毕业生就业现状各有不同,但总体来说,女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不如男性毕业生。

以下是可能影响女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因素:
1.性别歧视:在某些领域,尤其是男性主导的行业,可能存在性别歧视,导致女性毕业生难以找到理想的工作。

2.职业选择:女性毕业生更有可能选择关注家庭、服务业等与妇女相关的职业,这些职业普遍压低薪资和职业发展机会。

3.教育水平: 一些女性毕业生可能只获得低水平的教育,对她们的就业前景产生不良影响。

4.个人技能:女性毕业生有时缺乏技能和经验,在就业市场上面临竞争压力。

然而,女性大学毕业生在科研和医疗保健领域就业比例较高,并在一些快速增长的职业领域如数据分析、社交媒体和公关方面表现出色。

总而言之,女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取决于不同因素,并不能一概而论。

女大学生就业问题调查报告最新3篇

女大学生就业问题调查报告最新3篇

女大学生就业问题调查报告最新3篇女大学生就业问题调查报告篇一一、正视我市女大学生就业现状(一)应从思想认识现状上高度重视女大学生就业工作随着男女平等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女大学生人数也在逐年增加,越来越多的女大学生毕业后步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

但是毕业难以就业的女大学生,对其本人、家庭及社会都会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和潜在危机。

女大学生就业问题关系到数百万家庭的民生,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事实上,有些部门和企业对女大学生就业工作重视程度不够、解决不力,重点表现在不愿参与、不愿接纳、不愿关心方面,工作上不主动、不积极,敷衍了事、浮皮潦草。

(二)应从社会就业现状上正视女大学生就业工作就业歧视直接导致男女就业竞争中的不平等现状的产生。

毋庸讳言,目前女大学生的就业形势远不及男生。

虽然我国宪法、劳动法、妇女权益保障法等相关法律都明确规定了男女平等,但用人单位在录用大学毕业生的环节中,依然存在一定的性别歧视,部分招聘岗位要求只招聘男生,部分招聘岗位虽然没有性别要求,也会以体力劳动女生适应不了为由婉言拒之,或只能作为男生的备胎招聘,以致新闻报道中经常出现同学科的女硕士就业反而比不上本科、甚至大专男生的现象。

(三)应从实际情况上正确认识女大学生就业工作事实胜于雄辩。

根据XX省XX年省内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的登记统计情况,近三年共有55408名未就业毕业生做了实名求职登记,其中女大学生35016名,占总人数的63.2%。

根据吉林市的统计情况,XX年市内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中,近三年共有8522名未就业毕业生做了实名求职登记,其中女大学生5611名,占总人数的65.8%。

可见较之男生,女生已成为就业队伍中的弱势群体。

二、造成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客观原因(一)政策机制不完善政策机制不健全是造成女大学生就业难的政策性因素。

从宏观角度看,我国相关的法律大多只是做了原则性的规定,缺乏针对性和操作性。

国家已经出台的各项政策都以保护我国妇女的劳动就业权利为主,更多的是对男女区别对待或照顾,而对平等的机会和平等的责任缺乏具体的规定,致使一些法律、政策流于形式,在实际中难以操作。

简析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现状及对策

简析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现状及对策

简析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现状及对策引言近年来,女性大学生就业问题备受关注。

随着社会的变迁和女性地位的提升,越来越多的女大学生涌入劳动力市场。

然而,女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面临着各种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对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现状进行简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现状性别歧视性别歧视是女大学生就业过程中一大障碍。

在一些行业和企业中,雇主对男性员工持有偏见,认为男性更能胜任某些职位。

这导致女大学生在一些领域的就业机会相对较少,甚至面临着薪资不公和晋升困难等问题。

家庭角色压力女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还面临着来自家庭的角色压力。

传统观念认为,女性应该在家庭中扮演好妻子和母亲的角色,这使得一些家庭不支持女大学生积极追求事业。

这种家庭角色压力往往使女大学生在求职中犹豫不决,影响其就业选择和发展。

职业倾向与专业选择女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对职业的倾向和专业选择也存在一定影响。

一些女大学生更倾向于选择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工作,这使得一些行业的就业竞争更加激烈。

同时,女大学生普遍对薪资待遇较为敏感,导致她们在就业选择上更倾向于选择高薪行业,而忽视了一些有潜力但薪资相对较低的职位。

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对策提倡性别平等为了解决性别歧视问题,需要推动性别平等的理念。

政府和社会各界应加强宣传教育,增强对性别平等的认识。

同时,企业应该制定公平的招聘政策和薪资体系,保证女大学生与男性同等机会,消除性别歧视。

建立支持体系为了帮助女大学生实现就业目标,建立支持体系至关重要。

学校和社会应提供更多的职业咨询和辅导服务,帮助女大学生了解就业市场的需求和趋势,并提供就业指导。

同时,家庭也应对女大学生的职业规划给予支持和鼓励,减少家庭角色压力的影响。

推动专业多样性为了避免女大学生就业选择的局限性,应推动专业多样化。

学校和社会可以提供更多的专业选择,鼓励女大学生选择自己真正感兴趣的领域。

同时,鼓励女大学生培养跨学科的能力,增加其在多个领域的竞争力。

提供职业发展机会除了就业机会,女大学生还需要提供职业发展的机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dvances in Social Sciences 社会科学前沿, 2017, 6(7), 860-866 Published Online July 2017 in Hans. /journal/ass https:///10.12677/ass.2017.67122文章引用: 蒋亚丽. 女大学生就业质量现状及其原因分析[J]. 社会科学前沿, 2017, 6(7): 860-866.Quality of Female Employment and Exploration of the ReasonYali JiangSichuan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ChongqingReceived: Jun. 22nd , 2017; accepted: Jul. 6th , 2017; published: Jul. 12th , 2017Abstract On the basis of database of female graduate students in S university,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em-ployment condition and dilemma of female students. The result finds that, even sharing the sameeducation resources, employment quality of female graduates still cannot reach the level of male peers. So, the conclusions which said that the problems of female employment quality mostly be-cause female more prefers art majors which results in low quality employment, or because girls always occupy little cultural capital, are false. Most probable reasons are difference of social role assignment, physical and mental quit as taking care of family. KeywordsFemale Graduates, Quality of Employment, Analysis of Reason女大学生就业质量现状及其原因分析蒋亚丽四川外国语大学,重庆收稿日期:2017年6月22日;录用日期:2017年7月6日;发布日期:2017年7月12日摘 要以S 大学2016届女性毕业生为分析范本,探讨女大学生就业现状和就业困境。

结果发现即便享有相同的教育资源,女性大学生的就业质量依然低于男性。

由此可见,女性大学生就业质量问题不应归因于文科专业或者缺乏文化资本,而是长久以来形成的社会角色分工内化、女性为了照顾家庭出现的身体和心理退出体制等,所导致的社会认知固化。

蒋亚丽关键词女大学生,就业质量,原因分析Copyright © 2017 by author and Hans Publishers Inc.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licenses/by/4.0/1. 引言在公众都在讨论大学生就业难的时候,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也逐渐引起社会关注。

由于女性自身社会角色限制,很多女性在就业时遭受性别歧视。

为了改善这种不利境况,越来越多的女性选择追求更高的学历去武装自己,给自己添加不逊于男性的能力标签。

中国教育领域自2009年发生了性别比例逆转,首次出现大学生中女性比例超过男性的现象。

女性大学生日益突出的教育优势并没有给她们带来就业上的明显改善,反而使女大学生的竞争压力加大,就业越来越困难。

这种困难不是表现在就业的数量上,而是表现在就业质量上[1] (李春玲,2016)。

采用S大学2016届全体毕业生数据分析女性大学生与男性大学生在就业质量方面的差异,进一步深入探讨女大学生的就业困境。

在普遍认为女大学生就业率低是源于女性拥有的文化资本、符号资本较低的情况下[2] (周小李,2011),选取在同一所大学就读的女大学生的就业质量进行分析,管中窥豹,可见一斑。

女大学生就业质量问题是一个社会性问题,需要学校、个人、社会、国家多方协作加以解决。

2. 数据来源S大学属于典型的文科院校,几乎全部为所谓的“女性学科”[3]1,女生比例位居全国第三位2。

2016届毕业生已于2016年6月毕业离开学校,毕业生就业调查于2016年5月完成。

该届共有毕业生3588名,其中男生479名,女生2641名,男女比例为1:5.5。

由于学校女多男少,且全部为文科专业,因此男生在各个专业分布比较均衡。

问卷的设计共包括基本情况、求职情况、就业满意度三大部分。

就业满意度部分又包括就业单位类型、工作起薪、工作社会地位评价、目前工作的稳定性以及学生个人对目前工作的满意程度等五个问题。

问卷采取学生自填的方式完成,充分反映了学生对工作的主观评价。

本次调查采取全部样本入样的方式进行,以学院为单位共发放问卷3588份。

通过筛选,剔除漏答、错答率在20%以上的问卷后,回收有效问卷3138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87.5%。

在女性占到73.6%的高校中做女大学生就业质量分析,无疑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得出的结论必将为未来的女性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和学校的人才培养提供有代表性的建议和意见。

问卷主要从就业单位类型、工资起薪、工作满意度、工作稳定性、工作的社会认可度等五个方面进行分析、比较。

3. 女大学生就业质量分析女大学生的就业质量主要用就业单位的质量、薪资高低、工作满意度等几个指标进行衡量,通过与本校男性毕业生的对比分析,发现差距。

1女性学科是指在语言文学、历史、艺术、教育及医学等人文社会学科专业,女性比例远高于男性,故而得名(文东茅,2005)。

S 大学为语言类大学,除拥有众多语言类专业外,还有国际关系、经济管理、新闻传播、中文、社会学等专业。

2数据来自S大学新生报告。

蒋亚丽3.1. 就业单位远离体制内优质企业据图1所示,男女两性毕业生就业单位类型中占据前两名的分别是中小民营企业、知名民营企业,与总体统计数据一致。

其中,54.5%的男性毕业生在知名民营企业、国有企业(包含央企)和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就业,女性毕业生在以上类型单位就业的比例为41.8%,与男生相比低了12.7个百分点。

中小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和其他形式就业单位中,则女性比例高于男性。

两性就业的最大差异体现在中小民营企业就业和国有企业(央企)就业,前者女性比例高于男性6.7个百分点,后者女性则低于男性7.6个百分点。

由此可见,在我们通常认为的体制内优质就业中,男性具有相当的优势。

由于S大学男女比例为1:5.5,如何提高女性就业质量,帮助女性毕业生找到更好的工作,是未来就业工作中需要特别关注的项目。

3.2. 工资薪金水平普遍偏低如图2所示,起薪在3500以上的男生占到了39.6%,女生仅有28.6%,两者相差10个百分点;起薪在3000~3500元以下的男女毕业生比例基本持平。

从2500~3000段起薪往下,女生所占比例逐渐超过男生。

低工资段男生比例为38.6%,女生则为49.5%。

可见,3000元以上薪资水平的男生比例高于女生,更多女毕业生则徘徊在3000元以下薪资水平。

虽然S大学男性只占毕业生总数的26.4%,却享有着优质工作资源。

3.3. 工作满意度的趋中化如图3所示,对目前工作的态度,选择“非常满意”选项的男生比例高于女生,分别占总数的16%和10.1%。

选择“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的比例相差不大,分别为50.6%和49.3%;选择“不太满意”和“非常不满意”的性别差异不大,男生分别为3.9%和1.3%,女生分别为4.2%和0.5%。

总体看来,男生对工作的满意度略高于女生,亦即男生对工作满意度打分的均值较女生高,但标准差也较女生大。

女生虽然工作单位较男生差,薪资水平也稍低于男生,但女生的工作满意度大多趋于比较满意和一般的中间态势,不似男生两极分化较为突出,对工作非常满意和非常不满意的比例都高于女生。

可见,相对男性大学生来说,女性更加知足常乐。

3.4. 工作的稳定性不高如图4所示,选择“半年之内不会跳槽”、“一年之内不会跳槽”的女生比重分别为34.4%和36.2%,男生的相应比重为24.1%和31.3%,比女生低15.2%,而反过来,选择“两年内不会跳槽”、“基本没考虑过跳槽问题”选项的男生所占比重高于女生所占比重15.2%。

一年以上不考虑跳槽的男生比例为44.6%,接近半数。

通过薪资、工作满意度调查可知,男生的工作具有较好的待遇和发展空间,工作单位具有较大的吸引力,可以支持员工未来的发展。

女生大部分选择在两年内跳槽或考虑换工作,是因为薪资低、单位前景不明确导致她们的工作满意度并不算很高。

亦即,工作单位性质和薪资水平决定了女大学生对一个单位的忠诚度,也影响着她们的工作稳定性。

3.5. 工作的社会地位评价不高关于社会工作地位的评价分为五个维度,分别是社会地位非常高、社会地位比较高、社会地位一般、社会地位较低、社会地位非常低(图5)。

结果发现,在社会地位非常高和比较高维度,男性大学生选择的比例平均比女性大学生多出1%。

在社会地位较低、非常低维度,同样是男性比例高于女性。

只有在社会地位一般的选项上,女性比男性高出5.5%。

虽然认为工作社会地位一般的男生占到了所有男性大学生的58.5%,但选择该选项的女大学生占到了65%。

可见,男性大学生对工作社会地位的认可,仍然显现标准差较大趋势,女性与男性相比则趋于中庸。

蒋亚丽Figure 1.Gender difference of employment unit of graduates in 2016图1. 2016届毕业生就业单位类型的性别差异Figure 2.Gender difference of salary of graduates in 2016图2. 2016届毕业生工作起薪的性别差异Figure 3.Gender difference of job satisfaction of graduates in 2016图3. 2016届毕业生工作满意度的性别差异蒋亚丽Figure 4.Gender difference of working stability of graduates in 2016图4. 2016届毕业生工作稳定性的性别差异Figure 5.Gender difference of working status of graduates in 2016图5. 2016届毕业生工作社会地位评价的性别差异4. 对女性就业质量问题的解读即便女性获得了良好的教育水平,并不见得能够获得较高的就业质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