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主要发达国家高等教育财政拨款模式的比较及对中国的启示
英国高等教育财政拨款模式经验借鉴

英国高等教育财政拨款模式经验借鉴摘要:高等教育财政拨款模式改革已经成为世界性的潮流,绩效拨款和拨款中介机构的应用已然是大势所趋。
各国政府都在不断调整教育财政政策,以提高办学效益,促进科技水平进步和劳动者的素质提升。
关键词:英国;高等教育;财政拨款中图分类号:f8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5-0-01一、英国高等教育财政拨款模式英国是老牌资本主义强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发展曾领先于全世界。
由于其政体是中央集权制,但同时市场化程度高,所以其高等教育体制具有复合性质——政府干预和市场化调节同时存在。
其中中央政府是高等教育财政的主要供给者,所有高校也由中央统一管理并接受中央财政拨款。
上世纪八十年代,英国对高等教育的财政拨款中就引入了绩效模式。
它的特点是有很多中介机构负责管理绩效的评定和管理,如英格兰高等教育拨款委员会、苏格兰高等教育拨款委员会、威尔士高等教育拨款委员会等,它们负责科研水平评估(rae)。
高等教育质量保证委员会则负责质量审核和教学质量评估(tqa)。
具体到教学经常性拨款,主要由高等教育基金委员会通过“核心拨款加边际拨款”的方法进行。
核心拨款近似于“基数加发展”方式中的基数,边际拨款相当于其中的发展,出发点在于充分保证大学基本教学活动有资金支持,但与“基数加发展”不同,“核心拨款加边际拨款”分配均要根据学校的绩效通过竞争确定。
其计算方法如下:先计算每所高校的标准资源。
主要依据有学生数量、专业因素、学校因素。
基于上述三种指标计算所有高校加权全日制学生总数,将教学拨款总数(含学费)除以总数,算出基础价格。
然后通过基础价格乘以其加权等价全日制学生总数,就得到了此所学校的标准资源。
再计算假设资源(学费+拨款),通过对去年拨款进行调整,调整因素包括通胀、拨款项目的变迁、学校未完成的协议、学费收入变化等。
而后计算百分比差异,公式为:百分比差=(假设资源-标准资源)/标准资源×100%最后根据百分比差考虑是否小于±5%,如小于则拨款为假设资源减去学费。
发达国家高等教育拨款特色对我国的启示

发达国家高等教育拨款特色对我国的启示【摘要】美、英、法、日四国是高等教育发达国家,其别具特色的财政性拨款制度,对我国高校效率化拨款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分析四国在拨款权责分配、机构设置、方式采选等方面的优势,剖析我国现有拨款机制的不足,提出具有启示与借鉴意义的方法路径,对深化高等教育财政拨款体制改革,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拨款体制大有裨益。
【关键词】高等教育;财政拨款;发达国家高等教育财政拨款制度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2012年3月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中要求“完善高校生均财政定额拨款制度,建立动态调整机制,依法保证生均财政定额拨款逐步增长”。
十八大报告中也提出要“推进中央高校预算拨款制度的改革”。
构建长效合理的拨款机制,不仅要立足于当下我国的教育实情,还应该借鉴吸收外国的先进经验。
以此为基点,对比研究美、英、法、日四国的拨款特色,旨在为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拨款体制的改革和发展起到积极的导向作用。
一、四国高等教育财政拨款特色(一)美国高等教育的拨款特色“效率”是美国高等教育拨款特色的代名词,它最大程度体现在以州政府为主导的三级制拨款结构上。
综观高校布局分配,美国公立高校绝大多数隶属州政府,只有少数社区学院和技术学院受地方管辖。
在立体化的拨款结构中,联邦政府的作用是宏观的、间接的、辅助性的,包括制定法律保障实施、通过联邦教育部检测评估、采用“资助包”方案间接拨款、参与协调引导、服务咨询等工作。
州政府作为公立高校的直接“监护人”,拥有高度的教育财政权和管理权,能够更好的根据高校发展需求分配资金,规划、协调、平衡经费资源的应用方向,使拨款机制在效率化的基础上更具实际意义。
此外,宪法赋予州政府充分的教育自治权,各州以地方因素为参照进行权力支配,采选的拨款方式具有“混合型”特征。
财政研究专家道格拉斯·阿尔布雷特和阿瑞安·齐德曼将拨款方式分成三类:协商式、投入式和产出式。
高校专项经费拨款的国际比较及启示

高校专项经费拨款的国际比较及启示方芳【摘要】高校教育经费是教学科研活动得以顺利开展的重要前提和基本保障。
在高校教育经费收入和专项经费收入上,央属高校内部及央属高校与地属高校之间存在较大差异。
政府资助水平和筹资能力高低所带来的“马太效应”,以及专项经费拨款的巨大差异,使得央属高校和地属高校在经费收入上存在越来越大的差距。
纵观世界各国高等教育专项经费拨款模式,将科研评估与经费拨款相结合是国际高等教育专项经费拨款的共同经验,也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未来趋势。
因此,我国高等教育专项经费拨款模式应着力于以下5个方面:在拨款主体上,成立高等教育拨款委员会;在拨款模式上,在引入高教评估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各校筹资能力;在拨款内容上,应以高等学校功能定位为重要基础;在拨款目标上,应遵循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为目的的理念;在拨款制度上,还应完善一系列相关的配套机制。
%Finance for higher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prerequisite and basic guarantee for the smooth imple-mentation of teaching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activities to be carried out. In the item of higher education funds and special funds income,there is a quite big difference in the central affiliated universities of all provinces;compared with central affiliated universities,special funds income obtained by local universities is too low. The“Matthew effect”brought by the level of government assistance and financing ability,and the huge difference of special funds income,makes the growing gap in funds income between the central affiliated universities and local universities. Throughout the world higher education special funds appropriation mode,combining scientific research evaluation andfunding of higher education is the common eXperience of international higher education,and also meets the needs of higher education reform and development in China. Therefore,China’s higher education special funds mode should focus on the following five aspects:in the funding system,establishing a Higher Education Funding Council;in funding model,considering university’s financing abil ity on the basis of assessment;in the appropria-tion of content,function orientation of university should be taken as the important basis;in the funding target,the philosophy should aim to the quality improvement of higher education;in the funding system,a series of related mechanism should also be improved.【期刊名称】《重庆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5(000)003【总页数】6页(P28-33)【关键词】高校;专项经费拨款;国际比较;评估【作者】方芳【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北京海淀 10087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647高校专项经费是由政府相关部门拨付给高校、具有专门用途、用于完成专项工作的资金。
国外主要发达国家高等教育财政拨款模式的比较及对中国的启示

国外主要发达国家高等教育财政拨款模式的比较及对中国的启示摘要一国的高等教育财政拨款体制是该国高等教育财政体制的集中体现,它对高等学校的改革和发展具有深远影响,直接影响着高等学校的终极发展。
目前,我国现行的高等教育财政拨款方式展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不利于高等学校的稳定持续发展。
本文通过分析国外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财政拨款实施情况,进行分析和总结,并与现阶段我国的高等教育拨款体制进行比较,得出有益经验加以借鉴。
关键词高等教育财政拨款我国已经从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步入精英化阶段,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要求有适合的高等教育财政做支撑。
我国现阶段的高等教育财政拨款模式存在一定的缺陷,不利于高等学校的稳定持续发展。
英、德、日三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它们颇具特色的高等教育财政拨款体制对高等教育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本文通过对英、德、日三国的成功经验的解读与分析,对构建与完善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拨款体制、促进我国高校教育质量的提高和有限资源的有效配置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英国的高等教育财政拨款体制英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处于世界领先地位,颇具特色的英国高等教育财政运作机制对其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英国学者williams g.l.将政府对高等教育资源分配模式分为三种:第一种是官僚模式(bureaucratic model),这种模式由中央政府决定大学的相关财务决策,一方面决定教育资源的多少,另一方面制定资源的分配规则。
各大学资源的运用程度取决于政府所规定的规则的弹性空间。
第二种是学院模式(collegial model),在这种模式里公共经费分配给各大学后,各大学再与校内各学院通过协商来分配经费。
在此模式下各大学机构的财务运作较为独立,可以按照各校需求运用经费。
第三种是市场模式(market model),即大学机构在教育市场中,通过教学、研究与服务的提供获取所需的经费收入。
二、德国的高等教育财政拨款体制1.高等教育财政拨款在高等教育财政拨款中呈现显著的“中央加地方”的良性拨款特点。
中美高等教育经费投入及配置比较研究及启示

中美高等教育经费投入及配置比较研究及启示中美作为世界上两个最大的经济体和教育体系,其高等教育经费投入及配置对比研究备受关注。
本文将从经费投入总体情况、经费分配机制和效率管理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旨在探讨两国高等教育经费的投入与配置情况,并为其他国家提供一些启示。
一、经费投入总体情况中美两国在高等教育经费投入方面都表现出了一定的差异和特点。
在经费总体规模上,美国高等教育经费规模巨大,2019年美国高等教育总支出约1.3万亿美元,是全球最高的。
而中国的高等教育经费规模也在稳步增长,2019年达到了1.5万亿元人民币,接近2.1万亿美元。
由于两国的国土面积、人口数量等的差异,导致单个学生的经费投入存在差距。
据统计,2019年美国每名大学生平均教育经费支出约为7.5万美元,而中国则为3.5万美元。
二、经费分配机制在高等教育经费分配机制方面,中美两国都存在不同的特点。
美国高等教育的经费主要来源于政府拨款、学费收入、捐款和基金会等,其中政府拨款占比较小,学校有相对较大的经费自主支配权。
而中国的高等教育经费主要由政府拨款、学费收入和科研经费等构成,政府拨款占比较大,学校的经费自主支配权相对较小。
这种差异导致了两国高校的经费使用模式不同,同时也反映了两国政府对高等教育的不同投入重点和政策导向。
三、效率管理在高等教育经费使用效率方面,美国高校的经费管理更加市场化和灵活,学校有较大的经费自主决策权,同时也面临着竞争压力和市场约束。
中国高校的经费使用效率则受到政府主导及行政约束较重的影响,导致了一些资源配置不合理和浪费的问题。
中国政府正在推进高校财务管理体制改革,加强绩效评价,提高经费使用效率。
四、启示从中美高等教育经费投入及配置比较研究可以得到一些启示,为其他国家提供借鉴和思考:1. 加大经费投入,提高教育经费占比。
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础,应该加大对高等教育的经费投入,提高经费占国家财政支出的比重。
2. 探索灵活的经费分配机制。
谈我国与英国、美国高校经费拨款的区别

谈我国与英国、美国高校经费拨款的区别作者:张英来源:《经济研究导刊》2013年第29期摘要:以相关理论为依据,比较世界发达国家的拨款模式与我国现行拨款模式,提出我国高校财政拨款应以“公平、效率”为原则,构建“基本拨款加专项拨款”的模式。
简要介绍美国和英国两个国家的高校财政拨款模式,以给我国借鉴。
关键词:高等教育;拨款模式;拨款种类中图分类号:G47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9-0122-02一、美国高校财政拨款模式自美国建国以来,在社会和教育的价值观念与教育投资的影响下逐渐造就了当今美国的公立教育体系,由于这种价值观念和教育投资的存在引发了美国关于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众多问题和机遇。
美国联邦宪法规定“教育是美国各州的保留权利”,州政府对教育经费的管理和使用具有直接而又具体的职责和权利。
这种联邦政府和州政府分权管理的制度使高校拨款模式体现多样化的特点,可以说,美国没有两个州采用的拨款摸式是相同的。
美国高校财政拨款模式大致包括增量拨款模式、公式拨款加合同拨款模式和绩效拨款模式。
(一)增量拨款模式“增量拨款”模式也就是“基数加发展”的模式。
这种拨款模式有一个假定条件,即各高校上一年度所从事的教学、科研等活动以及由此发生的各项费用分配和支出都是合理的并带来了相应的收益。
结合各州高等教育的发展现状以及政府的财政状况,根据各高校规模扩大的部分(如学生人数的增加、新学科专业的成立以及新科研中心、科研项目的增设等)制定财政拨款的增长系数,并以增长系数来确定下一年度高校财政拨款额度。
(二)公式拨款加合同拨款模式“公式拨款加合同拨款”模式中公式拨款是建立在对高校成本行为科学分析的基础之上的,从本质上说,公式法是对零基预算法的一个改变。
首先,政府有关部门或负责拨款的机构通过对高校的各种成本行为分析之后,确定出高校各项成本行为的拨款公式。
其次,政府与高校进行协商,征得各校同意之后,按照公式算出的拨款数额向高校拨款。
中美高等教育经费投入及配置比较研究及启示

中美高等教育经费投入及配置比较研究及启示【摘要】本文旨在比较中美高等教育经费投入及配置情况,并探讨其启示。
在介绍了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通过对中美两国高等教育经费投入比较的分析,发现美国高等教育经费远远超过中国,并且投入模式存在差异。
对比了中美高等教育经费配置情况,探讨了影响因素和存在问题。
在启示及展望部分,提出了应加强财政支持、优化资源配置等建议。
总结比较研究结果,指出中美高等教育经费投入及配置的差异,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通过本研究,可以为促进我国高等教育质量提升提供借鉴和启示。
【关键词】中美高等教育、经费投入、经费配置、比较研究、启示、展望、背景介绍、研究意义、总结比较研究结果、未来发展1. 引言1.1 背景介绍高等教育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支撑,经费投入及配置对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美作为世界上两个最大的经济体和教育强国,其高等教育经费投入及配置情况备受关注。
中美高等教育经费投入及配置比较研究不仅有助于了解两国教育体系的优势和不足,更有助于吸取对方经验,提高自身教育质量和国际竞争力。
中国作为世界人口最多、经济实力增长较快的国家之一,近年来高等教育得到了极大的重视和投入。
面对人口众多的挑战和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的高等教育体系仍然存在着不足之处,如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教育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
相比之下,美国的高等教育体系在经费投入和配置方面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和效率,但也存在着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如高额学费和负债问题等。
通过对中美高等教育经费投入及配置进行研究比较,不仅有助于两国教育体系的优势互补,也能为全球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有益启示。
1.2 研究意义高等教育是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而经费投入和配置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保障。
中美两国是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教育大国,其高等教育经费投入及配置对比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比较中美两国高等教育经费投入,可以深入了解不同国家在高等教育支出方面的政策重点和倾向,进而探讨其对高等教育质量和发展的影响。
国内外高等教育资助体系比较及启示

国内外高等教育资助体系比较及启示近年来,高等教育已成为全球性的热门话题。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注重高等教育的发展,并付出巨大的资金和资源投入。
那么,在国内外高等教育资助体系方面,究竟出现了哪些不同?有哪些互相启示呢?接下来,我们将对此进行一番探究。
一、国内高等教育资助体系在我国的高等教育资助体系中,主要包括国家助学金、地方资助和企事业单位助学金等。
国家助学金是根据政策制定的资助计划,面向优秀学生提供资助。
地方资助是根据该地区的经济情况和具体需求,制定的资助计划。
企事业单位助学金是由企业和事业单位向学生提供的资助。
然而,当前我国高等教育资助体系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国家和地方的投入仍然不足,导致高等教育资源不足、教学条件较为落后。
其次,目前我国的资助方式主要集中在资金上并非以能力补贴为主,这样有助于提高助学资助的透明度、公平性。
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资助体系是建立在其社会、经济和政治基础之上的,在这个方面我国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
二、国外高等教育资助体系在国外,各个国家的高等教育资助体系各有特点。
例如,美国的资助体系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联邦资助、州政府资助、学校资助和私人资助。
联邦政府资助是针对家庭收入较低的学生提供的资助,州政府资助旨在帮助低收入家庭的学生接受高等教育,学校资助则是由学校决定的资助计划,私人资助则是由捐赠者或慈善机构提供的资助。
此外,美国的高等教育贷款制度也较为完善。
加拿大的高等教育资助体系主要包括自己负担、政府资助和学校资助等。
学生可以通过政府提供的不同类型的贷款和助学金来支付学费和生活费。
此外,加拿大的高等教育体系还提供重点学科的奖学金,鼓励学生在某一特定领域积极探索。
英国的高等教育资助体系主要包括政府贷款、奖学金、学校贷款等。
政府贷款是通过学生贷款公司提供的,理论上覆盖所有学生,英国的助学金通常只面向收入较低的学生,学校贷款是由学校提供的,主要是用于协助学生的日常支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外主要发达国家高等教育财政拨款模式的比较及对中国
的启示
摘要一国的高等教育财政拨款体制是该国高等教育财政
体制的集中体现,它对高等学校的改革和发展具有深远影响,直接影响着高等学校的终极发展。
目前,我国现行的高等教育财政拨款方式展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不利于高等学校的稳定持续发展。
本文通过分析国外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财政拨款实施情况,进行分析和总结,并与现阶段我国的高等教育拨款体制进行比较,得出有益经验加以借鉴。
关键词高等教育财政拨款
我国已经从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步入精英化阶段,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要求有适合的高等教育财政做支撑。
我国现阶段的高等教育财政拨款模式存在一定的缺陷,不利于高等学校的稳定持续发展。
英、德、日三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它们颇具特色的高等教育财政拨款体制对高等教育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
作用。
本文通过对英、德、日三国的成功经验的解读与分析,对构建与完善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拨款体制、促进我国高校教育质量的提高和有限资源的有效配置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英国的高等教育财政拨款体制
英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处于世界领先地位,颇具特色的英国高等教育财政运作机制对其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英国学者williams g.l.将政府对高等教育资源分配模式分为三
种:第一种是官僚模式(bureaucratic model),这种模式由中央政府决定大学的相关财务决策,一方面决定教育资源的多少,另一方面制定资源的分配规则。
各大学资源的运用程度取决于政府所规定的规则的弹性空间。
第二种是学院模式(collegial model),在这种模式里公共经费分配给各大学后,各大学再与校内各学院通过协商来分配经费。
在此模式下各大学机构的财务运作较为独立,可以按照各校需求运用经费。
第三种是市场模式(market model),即大学机构在教育市场中,通过教学、研究与服务的提供获取所需的经费收入。
二、德国的高等教育财政拨款体制
1.高等教育财政拨款
在高等教育财政拨款中呈现显著的“中央加地方”的良性拨款特点。
联邦政府资助的主要形式有:
(1)高校基本建设资金:联邦政府负责高校建设的一半资金(用于基本建设和配备大型设备),另一半资金由州政府负担;
(2)科研经费:联邦政府对高校参与国家科研计划,参与联邦的合作项目,直接拨付科研经费,或通过向德国研究协会、马克斯·普朗克协会、弗劳恩霍夫协会等机构提供部分资金转拨给高校;
(3)大学生资助:根据《联邦教育促进法》,联邦政府向大学生提供三分之二的资助资金。
在德国,大学生上学不交学费,但每月需要500欧元左右的生活费用和房租。
生活有困难的学生可以向学校所在地专门机构申请获得政府贷款,这笔贷款一半为奖学金,
一半为无息贷款,可等到学生工作后偿还。
能得到多少贷款要依据其父母的收入及纳税情况而定。
(4)通过天才资助机构向大学生和博士生提供资助,通过德国研究协会向博士后提供资助,此外还对高校、对在校大学生参加国际交流活动进行资助;
(5)设立学生奖学金,对学生贷款进行贴息。
2.高等教育财政拨款的监督和评估
德国的高等教育评估机制更多地体现出社会化和多元化的特点。
德国通过政府组织专家对综合大学的学科、专业进行评估,另外政府还聘请社会上的评估机构对大学进行跟踪评估,最终的评估结果也会影响到对大学的拨款。
三、日本的高等教育财政拨款体制
按照设置主体的不同,日本高等教育机构分为国立、公立和私立高等院校。
日本《学校教育法》规定,国立高等院校的经费由中央财政负担,公立高等院校的经费由地方财政负担,私立高等院校的经费由学校法人负担,其来源主要是学生缴纳的学费。
1.高等教育财政拨款
日本政府历来重视对国立学校的优先拨款,日本财政性拨款占国立学校特别会计的比例一般在50%-60%。
2.高等教育财政拨款的监督和评估
日本的高等教育评估体制非常完善,该国甚至从法律上规定了大学必须进行自我评估。
四、对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拨款体制的启示
高等教育财政拨款体制是一国高等教育财政体制的集中体现,高等教育财政体制又取决于该国的政治、经济和历史文化背景。
由于我国与英国、德国、日本在政治制度、经济实力、教育背景与财政体制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不能盲目照搬别国的做法与经验。
1.政府要重视对私立高等院校的财政支持
私立高等教育是公立高等教育的有益补充,它的积极作用在于能够缓解高等教育需求的不足,提供更多的高等教育受教育机会。
2.建立多渠道筹措教育资金和大学生资助的制度
目前,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已成为世界各国解决教育财政危机的一个重要手段。
近些年来,中国在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方面已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教育投入不足的状况仍严重制约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3.加强评估工作的整体设计,进一步强化评估与拨款的联系
一般来说,当高等教育步入大众化以后,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必须进行彻底变革。
这种变革需要由以学校设置基准为准则的内部质量保障转为以公平、公正、透明的外部评估为准则的质量保障管理体系。
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从大众化步入精英化阶段,然而现今的高校评估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弊端,这些弊端很大程度上是由高校评估与财政拨款的联系不密所造成的。
通过对英国、德国和日本三个国家高等教育财政拨款模式的分
析与解读,我们可以得出有利于完善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拨款模式的经验与启示,要明确中央财政对高等教育的宏观协调功能,完善拨款机制,加大对学生的资助力度,加强评估与拨款的联系,建立评估制度。
这些对于我国今后高等教育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李宁.高等教育财政拨款体制的国际比较及其对我国的启示.出国与就业,2010.9.
[2]席炳文,韦法云.德国高等教育财政改革及其启示.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8.
[3]杨学江.浅析日本高等教育评估体制及其借鉴意义.消费导刊,2007.6.
[4]张少杰,郭雅娴,董碧松.日本高等教育财政支持模式研究.东北亚论坛,20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