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医学工程 论文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毕业论文选题推荐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毕业论文选题推荐一、引言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涵盖了医学、工程学和生物学等领域的知识,旨在研究和应用科技手段,改善医疗保健和医疗设备。
一个成功的毕业论文选题是非常重要的,它应该具有实际意义、创新性和可行性。
本文将为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毕业生推荐一些潜在的选题,并简要介绍每个选题的研究方法和应用前景。
二、智能医疗设备的开发与应用随着人工智能和传感技术的不断进步,智能医疗设备越来越受到关注。
这类设备可以监测患者的生理参数、提供个性化的医疗服务,并在疾病早期诊断和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
本选题建议研究智能医疗设备的开发和应用,包括设计合适的传感器、数据处理算法和用户界面,以及验证其在临床实践中的有效性。
三、生物医学信号处理与分析生物医学信号处理和分析是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的核心任务之一。
该选题可研究不同类型的生物医学信号,如心电图、脑电图和生物体运动信息的采集、预处理、特征提取和分类方法。
此外,还可以探索如何应用机器学习和神经网络等技术,提高信号处理和分析的准确性和效率。
四、生体材料与组织工程生体材料和组织工程是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
该选题可研究新型生物材料的设计、制备和应用,如生物可降解聚合物、生物陶瓷和生物金属材料等。
此外,还可以探索生物工程和再生医学中的组织修复和再生技术,如干细胞治疗和三维打印器官等。
五、远程医疗与健康监护远程医疗和健康监护通过无线通信和互联网技术,使医生能够实时监测和诊断患者的健康状况。
该选题可研究远程医疗系统的设计和开发,包括传感器网络的布置、数据传输和隐私保护等。
此外,还可以探索远程医疗在特定疾病管理、健康监护和康复护理中的应用。
六、生物图像处理与医学影像分析生物图像处理和医学影像分析是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
该选题可研究不同类型的生物图像的获取、预处理、分割和特征提取方法,并探索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技术在医学影像诊断中的应用。
此外,还可以研究医学影像数据的存储、传输和安全性等问题。
生物医学工程概论论文

生物医学工程概论论文引言生物医学工程是将工程技术与医学相结合的跨学科领域,旨在开发和应用工程技术来改善医疗保健和生物领域的过程和系统。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对健康和医疗的需求不断增长,生物医学工程的重要性得到了广泛认可。
本文将对生物医学工程的发展背景和应用领域进行综述。
发展背景生物医学工程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当时医学和工程技术的融合开始取得突破性进展。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医学图像处理和诊断技术得到了很大发展。
同时,生物材料的研究也为医学领域带来了新的突破,如人工关节和假肢的开发。
此外,生物医学工程还涉及到心脏起搏器、药物输送系统和医学仪器等方面的研究和应用。
应用领域生物医学工程在医学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其中一个重要的应用领域是医学成像,如X光、核磁共振和超声成像等技术,可以帮助医生进行疾病的诊断和监测。
此外,生物医学工程还在假肢、义肢和外骨骼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帮助身体受损者恢复正常的行动能力。
另外,生物医学工程还在药物输送系统方面有广泛的应用,如缓释药物和纳米技术等。
此外,生物医学工程还在心脏起搏器、人工器官和生物传感器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挑战和前景尽管生物医学工程在医学领域做出了很大贡献,但是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其中一个挑战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更新,医生和工程师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以便掌握最新的技术和应用。
另一个挑战是技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生物医学工程的应用涉及到人体和健康,在技术开发和应用过程中必须保证安全和可靠性。
此外,生物医学工程还需要充分考虑伦理和法律的问题,确保技术的合理和道德使用。
尽管面临一些挑战,生物医学工程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慢性疾病的增加,人们对医疗和健康的需求不断增长,生物医学工程将在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同时,生物医学工程可以促进医学和工程技术的互相借鉴和融合,推动科技的进步和创新。
结论生物医学工程是跨学科的领域,通过将工程技术与医学相结合,致力于改善医疗保健和生物领域的过程和系统。
生物医学工程论文

生物医学工程论文在过去几十年中,生物医学工程领域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和突破。
生物医学工程是将工程学原理和技术应用于医学领域,旨在改善医疗保健服务、诊断和治疗方法。
本文将从生物医学工程的基本概念、应用领域和未来发展等角度进行论述。
一、生物医学工程的基本概念生物医学工程是多学科交叉的领域,涉及生物学、医学、工程学和计算机科学等多个学科。
它的核心目标是研究和开发新的医疗设备、治疗方法以及改进现有技术,以提高医学诊断和治疗的效率和质量。
二、生物医学工程的应用领域1. 医学成像技术医学成像技术是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
通过使用各种成像技术,如X光、磁共振成像(MRI)和超声波,可以非侵入性地观察人体内部的器官和组织,以进行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2. 生物材料与人工器官生物医学工程致力于开发和应用各种生物材料,用于修复和替代人体组织和器官。
例如,人工关节、心脏瓣膜和假肢等医疗器械,都是生物医学工程的成果。
3. 医疗信息技术医疗信息技术是生物医学工程的另一个重要领域。
通过使用电子医疗记录系统、医学图像处理和远程医疗技术等,可以提高医疗数据的管理和共享,提供更便捷和高效的医疗服务。
4. 生物传感器和检测技术生物传感器和检测技术是为了提高医学诊断和监测技术而发展起来的。
例如,著名的血糖仪就是一种生物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
三、生物医学工程的未来发展1. 个性化医疗随着科技的进步,生物医学工程可以为每个患者提供更加个性化的医疗服务。
通过基因组学和生物信息学的发展,可以更好地理解个体的基因组和生理特征,从而为每个患者量身定制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2. 组织工程学组织工程学是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的前沿研究方向之一。
通过使用生物材料和细胞,可以在实验室中培养和制造出人体的各种组织和器官,为组织损伤和器官衰竭提供替代方案。
3. 神经工程学神经工程学是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的另一个热点研究方向。
它通过研究和开发可植入的神经界面和脑机接口技术,旨在帮助残疾人恢复或增强他们的感知和运动功能。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优秀毕业论文范本人工智能在医学影像诊断中的应用与发展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优秀毕业论文范本人工智能在医学影像诊断中的应用与发展Title: Applic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Medical Imaging Diagnosis in the Field of Biomedical EngineeringAbstract:With the rapid advancement of technology,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 has made remarkable progress in various fields, especially in the healthcare industry.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applic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AI in medical imaging diagnosis, focusing on its significance in the field of biomedical engineering. It explores the benefits, challenges, and future prospects of utilizing AI techniques for medical image analysis.Introduction:The field of biomedical engineering aims to integrate engineering principles with medical sciences, improving healthcare practices. In recent years, AI has emerged as a powerful tool, revolutionizing medical imaging diagnosis. This article explores how AI technologies have significantly enhanced medical image analysis, contributing to accurate and efficient diagnoses.1. AI and Medical Imaging:1.1 Importance of Medical Imaging in Diagnosis:Medical imaging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diagnosing various diseases and understanding human anatomy. Traditional methods of image analysisrequire manual interpretation, which is subjective and time-consuming. Here, AI comes into play by automating and enhancing the analysis process.1.2 AI Techniques in Medical Imaging:AI techniques, such as machine learning and deep learning, have proven to be effective in medical image analysis. Machine learning algorithms, like support vector machines (SVM) and random forests, enable accurate classification and detection of abnormalities. Deep learning, especially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 (CNN), has shown exceptional performancein tasks like image segmentation and disease diagnosis.2. Applications of AI in Medical Imaging:2.1 Computer-Aided Diagnosis:AI-based computer-aided diagnosis (CAD) systems assist radiologists in interpreting medical images. These systems quickly analyze images, detect anomalies, and provide diagnostic suggestions, improving the accuracy and efficiency of medical diagnosis.2.2 Image Segmentation and Reconstruction:AI algorithms can perform precise image segmentation, separating structures of interest from the background. This technique aids in the accurate localization and quantification of abnormalities. Additionally, AI technologies contribute to image reconstruction, enhancing image quality and reducing noise.3. Challenges in Implementing AI in Medical Imaging:3.1 Data Availability and Quality:The success of AI models relies heavily on the availability of accurate and diverse datasets for training. Obtaining labeled medical images for training purposes can be challenging, and ensuring data quality is crucial. Data privacy and security concerns must also be addressed.3.2 Interpretability and Trust:AI-driven diagnoses raise concerns regarding the interpretability and trustworthiness of the generated results. It is necessary to develop explainable AI models that provide insights into the decision-making process for the medical professionals.4. Future Prospects and Conclusion:The application of AI in medical imaging diagnosis has immense potential for further growth and development. It is expected that AI technologies will continue to enhance diagnostic accuracy, improve patient outcomes, and reduce human errors. However, addressing the challenges associated with data acquisition, interpretability, and trust is essential to ensure the successful integration of AI in clinical practice.In conclusi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AI in medical imaging diagnosis within the field of biomedical engineering has revolutionized the healthcare industry. AI techniques, such as machine learning and deep learning, have proven to be effective in automating analysis, improving accuracy, and aiding in diagnosis. This article highlights the significance, applications, challenges, and future prospects of AI in medical imaging, emphasizing its potential to enhance healthcare practices.。
生物医学工程概论论文

生物医学工程概论结课论文姓名:***学号:U*********院系: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专业班级:生物医学工程201101班2012年1月5日感·观生物医学工程摘要:进入大学半年,学习了关于生物医学工程的基础学科的知识,通过生物医学工程概论这门课程更多地了解了生物医学工程的专业发展方向,也更深入的了解了生物医学工程的专业思想。
也许之前有过些许犹豫,但是,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唯有对专业本身及其发展方向有更深入的了解,才能真正的在生物医学工程领域有所发展。
关键字:生物医学工程医学影像生物材料与组织工程三维医学超声及其应用在现代医学与技术蓬勃发展的时期,生物医学工程这一新兴学科涌现。
生物医学工程是因医学进步的需要而兴起的一个学科,其内涵是运用现代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的原理和方法,从工程学的角度,在多层次上研究人体结构、功能及其相互关系,揭示生命现象,为防病、治病提供新的技术手段的一门综合性、高技术的学科。
这一学科的重点并非医学,而是工程,其最大的特点是高度综合性。
(一)生物医学工程的主要研究与发展方向生物医学工程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在社会中普遍受到争议。
,想要得到大众的认可还需要一定时间。
其实,生物医学工程并非是一门偏且难的学科,它的研究发展方向有很多:1.生物力学2.生物材料与组织工程学3.生物系统建模与仿真4.生物医学信号监测与传感器5.生物医学信息处理6.医学图像处理7.物理因子在治疗中的应用及其生物学效应8.微系统—微米、纳米技术:传输药物的微型针9.激光生物医学在过去的五十年中,生物医学工程为医学的发展与进步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它发展了一系列以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为目标的医学仪器和装备,从技术科学角度出发,追求技术的先进性。
(二)我选择的生物医学工程在生物医学工程的诸多领域里,诚然有不少的领域至今仍不为人所知,因而发展受到了阻碍。
但不可否认的是,生物医学工程与我们的现实生活是紧密联系的。
生物医学工程毕业论文

生物医学工程毕业论文标题: 基于生物医学工程的远程监测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引言:随着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的快速发展,远程监测技术开始在医疗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远程监测技术允许医务人员通过无线连接跟踪和监测病人的生理数据。
本文将主要探讨远程监测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包括远程心脏监测、远程血压监测和远程糖尿病管理等。
一、远程心脏监测心血管疾病是当今社会的主要健康问题之一。
远程心脏监测技术可以帮助医生及时监测和诊断心脏病患者的病情,降低医疗风险。
通过佩戴可穿戴的心脏监测设备,病人的心电图、心率和血氧饱和度等生理参数可以实时传输到医院,医生可以随时对病人的病情进行监测和诊断。
同时,远程心脏监测技术还可以提供心脏病患者的历史数据,医生可以根据这些数据做出更准确的诊断和治疗计划。
二、远程血压监测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健康问题,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传统的血压监测方法需要患者定期到医院测量血压,这不仅浪费时间和金钱,还不便于及时监测。
远程血压监测技术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通过佩戴可穿戴的血压监测设备,患者的血压数据可以实时传输到医院,医生可以及时掌握患者的血压情况。
此外,远程血压监测技术还可以提供长期血压趋势和变化,帮助医生调整治疗方案。
三、远程糖尿病管理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需要患者长期监测血糖水平。
传统的血糖监测方法需要患者每天多次采血检测,这给患者带来很大的不便。
远程糖尿病管理技术通过佩戴可穿戴的血糖监测设备和通过无线连接将血糖数据传输到医院。
医生可以随时监测患者的血糖水平,并根据数据调整患者的饮食和药物治疗方案。
此外,远程糖尿病管理技术还可以提供患者的血糖历史数据,医生可以根据这些数据做出更合理的治疗决策。
结论:远程监测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远程心脏监测、远程血压监测和远程糖尿病管理等技术,医生可以及时监测和诊断患者的病情,提高医疗质量和效率。
同时,远程监测技术还可以降低医疗成本和患者的负担,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生物医学工程的新进展前沿科研论文解读

生物医学工程的新进展前沿科研论文解读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生物医学工程作为一门交叉学科,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和进展。
本文将针对一篇前沿的科研论文进行解读,详细介绍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的新进展。
论文标题:用纳米技术实现的药物传输系统的优点与挑战引言:生物医学工程的研究旨在将工程技术与生物医学应用相结合,以改善医学治疗效果和提高生活质量。
本文中,研究人员通过纳米技术实现药物传输系统,并探讨了该系统的优势和面临的挑战。
第一部分:纳米技术在生物医学工程中的应用1. 纳米粒子在药物传输中的作用纳米粒子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特殊的生物活性,可用于包裹药物分子,并提高其生物利用率。
通过改变纳米粒子的尺寸、形状和表面特性,可以实现药物的靶向输送和控制释放。
2. 纳米材料在生物成像中的应用纳米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标记性,可用于生物成像,如磁共振成像(MRI)和荧光显微镜成像。
这些成像技术可以提供高分辨率和特异性,帮助医生准确诊断疾病,并监测治疗效果。
第二部分:纳米技术在药物传输系统中的优势1. 靶向性纳米技术可以制备具有特异性靶向的纳米颗粒,将药物准确输送至病变区域,减少对健康组织的损伤,提高药物治疗效果。
2. 控制释放纳米技术可以调控药物的释放速率和时间,实现长效治疗和避免药物浓度剧烈波动。
这种针对性的释放方式可以减少药物的副作用并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第三部分:纳米技术在药物传输系统中面临的挑战1. 稳定性纳米粒子在体内易受到生物环境的影响,如酶的降解、晶体生长等。
因此,提高纳米粒子的稳定性是一个关键的挑战,旨在延长其在体内的寿命,增强药物传递效果。
2. 安全性纳米粒子对人体的安全性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虽然一些纳米粒子被证明是生物相容的,但仍然需要进行更多的研究来评估其毒性和潜在的副作用,确保其在临床应用中的安全性。
结论: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生物医学工程的药物传输系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通过纳米材料的应用,药物可以更加精确地被输送至病变区域,提高治疗效果。
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导论论文

BME 学科导论论文——生物医学工程131班罗族关键字:生物医学工程研究领域现状发展趋势就业前景一、生物医学工程简介1.学科概况生物医学工程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它综合工程学、生物学和医学的理论和方法,在各层次上研究人体系统的状态变化,并运用工程技术手段去控制这类变化,其目的是解决医学中的有关问题,保障人类健康,为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和康复服务。
2.学科特点(1)交叉性:它是各种学科知识的高水平交叉、新时代结合的产物;是生命科学(生物学与医学)现代化的迫切需求;是现代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必然结果。
(2)依赖性:它尚未形成自己的独立基础理论与知识体系(与传统学科不同),融合各交叉学科知识为自己的基础;缺乏永恒的研究主题与固有的中心目标,随交叉学科的发展和应用对象的需求而变化。
(3)复杂性:它知识覆盖面非常广,几乎涉及所有自然科学与技术的基础理论与知识体系;相关的研究机构、专业教育、企业厂家和市场营销只能涉足其部分,而不能包揽全局。
(4)服务性:它以应用基础或直接应用性研究为中心,以最终在生物医学领域应用为目的;为生命科学的创新性发展提供现代化工具,为医疗卫生事业现代化发展提供新装备(支撑生物医学工程产业)。
二、研究领域生物医学工程学是工程学与生物学、医学结合的产物,任何工程学科与生物学和医学的结合均属于生物医学工程的范畴,因此生物医学工程的研究领域十分广泛,并在不断的发展,目前较成熟的领域有如下八个:1. 生物力学2. 生物材料3. 生物系统建模与仿真4. 物理因子在治疗中的应用及其生物效应5. 生物医学信号检测与传感器6. 生物医学信号处理7. 医学图像技术8. 人工器官三、生物医学工程的现状1、发达国家生物医学工程的现状在美国以及欧洲等经济发达国家,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指出生物医学工程的重要性,基于其强大的经济、科技实力,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努力均取得了各自的成果。
如今,这些国家在生物医学工程方面处于世界前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医学工程之霍金的轮椅摘要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患者,近乎全身瘫痪的霍金,除了四肢不能移动,又因肺炎而接受手术后,亦失去说话能力。
但凭一张高科技轮椅,他仍可能发音合成语音、通电话,以及写下一条条复杂的方程式。
该高科技轮椅是集轮椅+电机+控制器+电话答录机+液晶显示屏的一个综合运用系统:(1)红外线发射器及传感器:以眨眼的快慢发出讯号,通过红外线侦测他的眼部动作,再传送至电脑,使之转化成英文。
(2)特制电脑:由英特尔度身订造的手提电脑,内PentiumM1.5GHz中央处理器,有无线宽带上网功能。
(3)万能遥控:轮椅备万用红外线遥控器,可控制电视、录影机、听音乐、锁门、开关灯(4)电源及系统缺点:电池藏于轮椅之下,可同时支援轮椅及电脑运作关键字:红外线输入法语音合成器万能遥控电源一、红外线发射器及传感器他的助手为他设计了一款叫做“脸颊开关”的装置,这个装置连接到他的眼镜上,可以检测到红外光束。
红外线发射器及传感器以眨眼的快慢发出讯号,通过红外线侦测他的眼部动作,再传送至电脑,使之转化成英文。
1.1红外线发射器红外线发射器是一种遥控设备,具有遥控功能。
它通过红外线发射管在一定范围内向外发射光线,从而达到控制信号的作用,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工业和通信等红外线接发器、数据传输技术等领域。
其中的红外线是波长介乎微波与可见光之间的电磁波,波长在760纳米至1毫米之间,是波长比红光长的非可见光。
覆盖室温下物体所发出的热辐射的波段。
透过云雾能力比可见光强。
在通讯、探测、医疗、军事等方面有广泛的用途;俗称红外光。
1.2红外线发射器的原理由一个编码的集成电路和455HZ的晶振、矩阵扫描开关电路组成。
当安下某个功能按键,则由集成电路内部按编码发出驱动信号,经过功率管放大推动红外线发射管发射出去。
1.3红外线发射器的运用1.3.1工业级可用于仪器设备、医疗保健仪、军事、鉴伪安防、舞台灯光、工具、U盘、手机、投影教学翻页笔、温测(测距)仪、扫平仪、标线仪、水平尺、室内外装饰等产品中;1.3.2亚工业级可用于美容仪、保健仪器,礼品类、消费类产品,工业级替代产品;1.3.3玩具级可用于手电筒、陀螺、消费类赠品、礼品类、玩具类等产品中1.4矿用特点:红外线发射器内部由单片机控制产生一定规律的波型信号,驱动红外线射管产生红外线信号。
其安装在采煤机上,面对着液压支架上的红外线接收传感器,并与接收传感器处在同一高度,当采煤机前进割煤时,安装在其上面的红外线发射器发出的红外线被不断地被对面的液压支架上的红外线接收传感器所接收,使工作面液压支架电液控制系统随时知道采煤机的位置和方向,为综合机械化自动采煤提供条件。
1.5红外线传感器红外线传感器是利用红外线的物理性质来进行测量的传感器;任何物质,只要它本身具有一定的温度(高于绝对零度),都能辐射红外线。
红外线传感器测量时不与被测物体直接接触,因而不存在摩擦,并且有灵敏度高,响应快等优点。
1.6红外线传感器分类红外线传感器包括光学系统、检测元件和转换电路。
光学系统按结构不同可分为透射式和反射式两类。
检测元件按工作原理可分为热敏检测元件和光电检测元件。
热敏元件应用最多的是热敏电阻。
热敏电阻受到红外线辐射时温度升高,电阻发生变化,通过转换电路变成电信号输出。
光电检测元件常用的是光敏元件,通常由硫化铅、硒化铅、砷化铟、砷化锑、碲镉汞三元合金、锗及硅掺杂等材料制成。
1.7红外线传感器的运用1.7.1军事应用具有红外传感器的望远镜可用于军事行动,林地战探测密林中的敌人,城市战中探测墙后面的敌人,以上均利用了红外线传感器测量人体表面温度从而得知敌人所在地。
1.8红外传感器常用定律1.8.1红外传感器基尔霍夫定律1860年,基尔霍夫在研究辐射传输的过程中发现:在任一给定的温度下,辐射通量密度和吸收系数之比,对任何材料都是常数。
用一句精练的话表达,即:“好的吸收体也是好的辐射体”。
ER——物体在单位面积和单位时间内发射出的辐射能α ——物体的吸收系数E0——常数,其值等于黑体在相同条件下发射出的辐射能1.8.2红外传感器斯忒藩-玻尔兹曼定律物体温度越高,发射的红外辐射能越多,在单位时间内其单位面积辐射的总能量E为T——物体的绝对温度(K)σ——斯忒藩-玻耳兹曼常数,σ=5.67×10-8W/(m2·k4)ε——比辐射率,黑体的ε=11.8.3红外传感器普朗克定律绝对温度为T时,在单位波长内其单位面积沿半球方向所辐射的能量称为光谱辐射通量密度。
不同温度时黑体光谱辐射通量密度与波长的关系为式中Mλ为黑体对波长为λ的光谱辐射通量密度;C1,C2为普朗克辐射常数。
1.8.4红外传感器维恩位移定律红外辐射的电磁波中,包含着各种波长,其峰值辐射波长λm与物体自身的绝对温度T成反比,即:λm=2897/T (μm)1.9操作原理当霍金动下眼部肌肉时,在前面的屏幕上就会出现字幕,每屏6个,当他需要某个字母时,再动下,屏幕上就会出现这个字母开头的单词,再动一下就能选中需要的字母。
使用这种输入法,霍金每分钟可以“讲”5-6个单词。
这种方式需要电脑适应霍金的眨眼速度以求准确打出英文单词,而语音合成器则将文字转化为声音。
从那时起,霍金“讲话”、写电子邮件、浏览互联网甚至写书都成了“一块肌肉的表演艺术”。
1.10实例分析说声“(你好)”他先以眼球控制紅外线传感器,选定在屏幕上轮流出现的英文母,当电脑出現他想要的“H”時,霍金再动眼球,这样电脑就会不断显示以“H”为字头的英文字,当“HELLO”出现時,他又动一下右颊以选定这个字,当他造句完毕后,才把句子传至合成器发声。
1.11改进美国的脑神经科学家改造了霍金的睡眠头带,并把它变成了一款脑电波读取设备iBrain。
头带上安装了火柴盒大小的传感器,字母在屏幕闪现,当霍金想选中单词时,停止大脑的反应,设备就可以监测、提取出来,选中这个字母或者单词。
二、特制电脑2.1输入法英文字母只有26个,它们对应着键盘上的26个字母,所以,对于英文而言是不存在什么输入法的。
汉字的字数有几万个,它们和键盘是没有任何对应关系的,但为了向电脑中输入汉字,我们必须将汉字拆成更小的部件,并将这些部件与键盘上的键产生某种联系,才能使我们通过键盘按照某种规律输入汉字,这就是汉字编码。
汉字编码方案已经有数百种,其中在电脑上已经运行的就有几十种,作为一种图形文字,汉字是由字的音、形、义来共同表达的,汉字输入的编码方法,基本上都是采用将音、形、义与特定的键相联系,再根据不同汉字进行组合来完成汉字的输入的。
2.2输入法分类2.2.1.手写输入法手写输入法是一种笔式环境下的手写中文识别输入法,符合中国人用笔写字的习惯,只要在手写板上按平常的习惯写字,电脑就能将其识别显示出来。
需要配套的硬件手写板,在配套的手写板上用笔(可以是任何类型的硬笔)来书写录入汉字,不仅方便、快捷,而且错字率也比较低。
用鼠标在指定区域内也可以写出字来,只是鼠标操作要求非常熟练。
2.2.2语音输入法语音输入法,顾名思义,是将声音通过话筒转换成文字的一种输入方法。
语音识别以IBM 推出的ViaVoice为代表,国内则推出Dutty++语音识别系统、天信语音识别系统、世音通语音识别系统等。
2.2.3 OCR简介OCR,叫做光学字符识别技术,它要求首先把要输入的文稿通过扫描仪转化为图形才能识别,所以,扫描仪是必须的,而且原稿的印刷质量越高,识别的准确率就越高,一般最好是印刷体的文字,比如图书、杂志等,如果原稿的纸张较薄,那么有可能在扫描时纸张背面的图形、文字也透射过来,干扰最后的识别效果。
2.2.4霍金的特殊输入法支持用户通过眨眼、眉毛的动作等进行交互操作,具备联想功能,可在用户输入时预测单词和短句。
户只需要在要录入单词的几个字母之间滑行,系统词库就能把需要的单词给找出来,无需考虑顺序、排列、冗余甚至无需考虑多输入进去的字母。
2.3语音合成器近乎全身瘫痪的霍金,除了四肢不能移动,1980年他因肺炎而接受手术后,亦失去说话能力,但凭一张高科技轮椅,他仍可能发音合成语音、通电话,以及写下一条条艰深方程式。
据报霍金正尝试一套新系统,让电脑直接阅读他脑内的信息,做到“我脑写我口”。
他说话时,会先抽动右面颊肌肉,当眼镜上的红外线感应器收到信息后,电脑就会自动打字。
霍金每抽动一下,浮标即可选定目标。
电脑由英特尔度身订造;语音系统于1980年代中由美国公司Words-Plus撰写,该公司为令霍金可以使用新的视窗XP系统,特意为他重写整套程式。
当霍金突然发笑,面颊肌肉抽动太大,屏幕便会出现一堆垃圾字。
当他造句完毕后,把句子传至合成器发声。
霍金使用Words-Plus公司开发的发音程式,发音时有点像电子字典,带有美国口音(又有说像北欧口音),系统也有法国口音的英文。
2.4 改进2.4.1 输入法的改进为霍金量身定制的“上下文输入预测”算法,并整合了Android滑动手势输入法,系统采集和分析了大量霍金过去发表的文章和个人回复,并以此建立了一个独有的数据模型,从而能精准地分析和预判断霍金当下最有可能的输入选择。
2.4.2 语音合成器的改进虽然其能够发出发音方式的英语,但终究解决不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在说话时缺少人的语气表达,无法展现人物的真实内心感情,可以在造好句子添加一个与其选择功能。
三、万能遥控3.1主要特点:(1)功能比较齐全,操作方便,不仅能实现手机控制电脑,还能实现手机文件的上传和下载,免去USB烦恼。
(2)同时可以远程查看电脑摄像头拍摄画面,监控自己的电脑。
(3)手机可视化操作电脑,像在电脑旁一样。
(4)手机当鼠标用,手机当键盘用,远程关机等。
3.2主要功能:3.2.1获取电脑的文件系统对系统的任一文件进行打开(比如播放PPT,电影等)、删除、下载等操作。
3.2.2 实时查看电脑的桌面在安卓手机上显示桌面的情况。
可以直接在手机屏幕上操作电脑,单击双击手机屏幕,即可实现电脑屏幕上的单击双击长按手机屏幕,相当于电脑上单击鼠标右键。
点击“放大”、“缩小”按钮来调节分辨率。
可视化操作电脑。
并可以对截图进行保存。
3.2.3 获取电脑摄像头的实时画面点击“电脑摄像头”按钮,即可远程查看电脑摄像头的画面,实时显示在安卓手机上。
3.2.4 模拟键盘此时的安卓手机相等于一个无线键盘。
在手机上点击按键,在电脑上显示按键操作的结果。
3.2.5 模拟鼠标此时的安卓手机相当于一个无线鼠标。
在手机上滑动屏幕,电脑上的光标随着移动,同时可以实现单击,双击等功能。
3.2.6 获取电脑所有软件的窗口标题在手机上可以显示窗口的标题,可以在手机上对窗口进行关闭、最大化、最小化等操作,点击后,电脑上的软件窗口就随之变化。
同时可以对窗口进行截图,并在android设配上显示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