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 爱能学说 之 《爱是一切的根源》
爱的十八条原理笔记

爱的十八条原理笔记一、引言爱是人类最基本也是最神秘的情感之一,对爱的理解和探索一直是人类思考的话题。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爱的十八条原理,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实践爱。
二、爱的十八条原理概述爱的十八条原理是关于爱的基本规律和原则的总结,它们包括:1.爱是自发的情感2.无私是爱的基础3.爱是相互的4.爱要包容对方的不足5.爱是一种奉献6.爱是包容和宽容的7.爱是互相扶持的8.爱要支持对方的成长9.爱是信任和忠诚的10.爱要有尊重和尊严11.爱是艰苦努力的12.爱要有足够的沟通13.爱是关注和关心的14.爱是分享和理解的15.爱是接纳和认可的16.爱要给予彼此自由17.爱是美好和喜悦的18.爱要持久和坚定的三、爱的原理详解1. 爱是自发的情感爱是一种自然而然产生的情感,无法被强迫或控制。
它发自内心,不需要外界的干预或激励。
2. 无私是爱的基础真正的爱是无私的,不求回报。
它不是为了个人目的或私利而存在,而是为了给予和奉献。
3. 爱是相互的爱是一种双向情感,需要双方的共同付出和回报。
只有互相给予才能创造真正的爱。
4. 爱要包容对方的不足爱是宽容和包容的,不要求完美。
它能够接纳对方的不足和缺点,并愿意与之一起成长。
5. 爱是一种奉献爱是对对方的无私奉献和付出。
它追求对方的幸福和利益,而不是自己的欲望和利益。
6. 爱是包容和宽容的爱是宽容和包容他人的错误和缺点。
它不会因为一时的过错而否定对方的价值和意义。
7. 爱是互相扶持的爱要相互支持和扶持,共同面对困难和挑战。
它是一个团队合作的过程,需要共同努力。
8. 爱要支持对方的成长爱应该促进对方的成长和发展,鼓励并支持其追求梦想和目标。
它不应该限制和束缚对方的自由。
9. 爱是信任和忠诚的爱建立在相互信任和忠诚的基础上,没有信任和忠诚就无法建立真正的爱情关系。
10. 爱要有尊重和尊严爱是建立在彼此尊重和保持尊严的基础上。
它不应该伤害对方的自尊和自我价值。
11. 爱是艰苦努力的爱并不总是容易的,它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和经受各种考验和困难。
中国传统文化中生态文明思想与儒家思想的关系[修改版]
![中国传统文化中生态文明思想与儒家思想的关系[修改版]](https://img.taocdn.com/s3/m/9a2ab0f94a7302768f9939d4.png)
第一篇:中国传统文化中生态文明思想与儒家思想的关系中国传统文化中生态文明思想与儒家思想的关系儒家倡导“要先与自然做朋友,然后再伸手向自然索取人类生存所需要的一切”。
1. 天人合一的生态自然观儒家的“天人合一”强调的不仅是一种道德观、宇宙观,还是一种生态观。
它提出人的生命与万物是统一的,要求自然的生态秩序与人类的社会秩序圆融无碍。
“天何言哉,四时行焉,万物生焉,大河言哉!”(《论语阳货篇》)这实际上在告诫人们,要尊重和关心这个生命共同体,因为大自然的力量无与伦比,人类不能忘乎所以,应该对自然有敬畏之心;与此同时,人类在生产与生活实践中要有限度地向自然索取,要热爱和保护我们的家园。
2. 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发展首先,人在自然系统中具有主体地位,是与天时地利相并列的一个要素。
其次,人类不要盲目地征服和改造自然,而要“制天命而用之”。
第三,对待人和物要有宽广的胸怀。
3. 尊重生命、兼爱万物的生态伦理观“尊重生命,仁民爱物”,儒家把尊重一切生命价值、爱护一切自然万物作为人类的崇高道德职责,人类与自然万物有相同的价值尊严。
其认为:“天地之大德曰生”“上天有好生之德”。
万物与人都是天地自然化育的结果,这是天地生生之理的体现,也是天地伟大“仁”德的集中体现。
“由人及物,关爱有序”,将仁爱的规范延伸到爱物的领域,把爱护自然万物提高到君子的道德职责的地位,主张宇宙万物与人类和谐发展。
自然秩序和社会秩序的协调,对人类社会的行为规范与对自然物的行为规范的统一,是儒家遵循的基本原则。
儒家生态伦理思想的现代价值既能为人类转变近代以来征服自然的思想,重新塑造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也能为当前我国建设现代的生态文明提供思想资源。
第二篇:中华传统文化——儒家思想中华传统文化——儒家思想孔子,名丘,字仲尼。
一谈起孔子,大家都不陌生,没错,就是他创建了儒家学派。
儒学在春秋时期创立,战国时期同其他学说一起构成了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但是在秦朝是却遭到了秦始皇的“焚书坑儒”,而在汉朝,却被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成为了汉朝的“专宠”。
爱的哲学解释

爱的哲学解释
爱的哲学解释是指对爱的概念和本质进行思考和探索的哲学观点和论述。
不同的哲学家和哲学流派对于爱的解释可能存在差异,但通常会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的探讨:
1. 爱的本质:爱是一种特殊的情感和情感体验,但其具体本质和定义可能因人而异。
有些哲学家认为爱是一种对他者的关怀和奉献,是无私的付出;而另一些哲学家则认为爱是对美的追求和渴望。
2. 爱的起源:爱的起源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讨论,包括生物学、心理学和社会文化等方面。
例如,有些哲学家认为爱是一种生物基因的驱动力,是为了繁衍后代和种群的生存;而其他哲学家则认为爱是人类情感和社会交往的产物。
3. 爱的关系:爱通常涉及两个或多个个体之间的关系和互动。
爱的关系可以是爱情关系、友谊关系、家庭关系等。
哲学家会思考爱的关系对于个体的发展和幸福的影响,以及爱的关系如何与其他价值观和伦理原则相结合。
4. 爱的理论:哲学家还尝试建立理论框架来解释和理解爱的现象。
例如,有些哲学家提出了不同的爱的类型,如亲情、友情、浪漫爱情等;还有一些哲学家提出了不同的爱的层次和发展过程,如从自我中心的爱到普遍的爱、从感性的爱到理性的爱等。
总之,爱的哲学解释涉及对爱的概念、本质、起源、关系和理
论的思考和论述,旨在揭示和理解爱的深层意义和价值,并对我们的生活和伦理问题提供指导。
爱的对象与渴望 柏拉图《会饮篇》爱欲理论解析

目录
01 一、爱的对象
03 三、结论
02 二、爱的渴望 04 参考内容
柏拉图《会饮篇》中的爱欲理论是西方哲学史上的重要篇章,对后世产生了深 远的影响。在《会饮篇》中,柏拉图通过对话的方式,探讨了爱的本质和作用, 提出了一些具有启示性的观点。本次演示将从爱的对象和渴望两个方面,对柏 拉图《会饮篇》中的爱欲理论进行解析。
2、理性
柏拉图认为,理性是爱的中级对象。他强调,理性是人的本性之一,是人区别 于动物的关键。通过理性,人们可以认识真理、探索世界、判断是非。在爱的 追求中,人们应该追求与理性相结合的爱,这种爱能够使人的心灵得到真正的 满足。
3、激情
柏拉图认为,激情是爱的初级对象。他指出,激情是一种本能的欲望和冲动, 它寻求着满足和快感。在爱的过程中,激情可以表现为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对 爱情的向往、对他人的关爱等。然而,柏拉图认为,只有当激情与理性和灵魂 相结合时,它才能真正上升到更高的层次。
总之,“会饮篇柏拉图”是一篇深刻而独特的著作,通过对话的形式探讨了人 类智慧和真理的本质。它不仅对西方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对整个世界哲 学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参考内容二
对柏拉图会饮中爱欲的解读
柏拉图(公元前427-公元前347)是古希腊哲学家和思想家,他的思想影响深 远,尤其是他的哲学对话《会饮》中探讨的爱欲主题,对后世产生了广泛的影 响。
柏拉图的爱欲理论为后世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即爱情的本质不仅仅是情感表达, 更是一种责任、承诺和成长过程。在现代社会中,我们仍然可以从中汲取智慧 和启示,更好地理解和处理爱情关系。我们应该发扬理性的爱欲观,追求心灵 的真挚平静和内在的和谐,同时也要对他人的关爱和尊重。在爱情中不断成长 和完善自己,才能实现爱的真正意义和价值。
爱的由来心理学原理

爱的由来心理学原理
爱的由来可以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解释,主要依赖于以下几个原理:
1. 亲近剥夺原理:根据这一原理,爱的由来可以追溯到人类早期的生存需要。
人类是社会性生物,通过与他人建立牢固的关系来获得安全感和生存资源。
因此,爱的形成可被解释为一种亲近和依赖他人的本能。
2. 同理心原理:同理心是指个体能够感受和理解他人的情绪和需求。
爱的产生可以归因于人类对他人需求的关注和同情。
当一个人展现出对他人的同理心时,会加强他们之间的连接和亲密感。
3. 亲密关系理论:根据亲密关系理论,爱的形成和维持需要建立在信任、亲密和承诺的基础上。
人们通过交流和分享亲密关系中的秘密和私密信息,来建立彼此之间的信赖和愉悦感。
4. 生化反应:爱的产生还涉及到一系列生理反应,比如荷尔蒙和神经化学物质的释放。
在恋爱过程中,荷尔蒙如催产素和氧合肽会增加,从而引发特定的心理和生理反应,如增强的依恋和亲密感。
综上所述,爱的由来可以解释为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包括亲近剥夺原理、同理心原理、亲密关系理论和生化反应等各方面的因素。
这些原理相互作用,使爱成
为人类社会生活中一种重要的情感体验。
爱情的本质及基础

名人论爱情之—— 爱情的本质及其基础爱情的本质及其基础在这爱情上集中了我的所有精力和全部感情。
我又一次感到自己是一个真正的人,因为我感到一种强烈的热情。
现代的教养和教育带给我们的复杂性以及使我们对一切主客观印象都不相信的怀疑主义,只能使我们变得渺小、孱弱、啰嗦和优柔寡断。
然而爱情,不是对费尔巴哈的‘人’的爱,不是对摩莱肖特的‘物质交换’的爱,不是对无产阶级的爱,而是对亲爱的你的爱,使一个人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
——1856年6月21日,马克思给燕妮的信爱情的本质及其基础听观点首先,请让我们听一段音频,音频讲述的是卡尔.马克思于1852年写给燕妮的一封书信。
目录爱情的历史面貌1爱情的本质2爱情的基础3Part1爱情的历史面貌☆保加利亚著名伦理学家、心理学家☆ 1904年出生于一个教室家庭☆ 1950年获季米特洛夫文学奖金☆ 曾获人民文化活动家和社会主义劳动英雄称号☆ 代表作《情爱论》•荷马在其史诗中刻画了如命运悲惨的安德罗玛克、美丽绝伦的海伦、忠贞不渝的佩涅洛佩等一系列女性形象•反映出忠贞不渝、严守贞操是当时备受歌颂的女德。
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男女之间不平等的爱情一、爱情的历史面貌☆保加利亚著名伦理学家、心理学家☆ 1904年出生于一个教室家庭☆ 1950年获季米特洛夫文学奖金☆ 曾获人民文化活动家和社会主义劳动英雄称号☆ 代表作《情爱论》•展示了古代青年在恋爱婚姻上积极追求自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其中诗句写尽男女之恋,当然也包含封建家长制投射于男女自由一、爱情的历史面貌恋爱上的阴影•男☆女保加有利别亚著,名男伦尊理学女家卑、心,理同学家样是一种☆不19平04等年出的生爱于情一个教室家庭☆1950年获季米特洛夫文学奖金•这☆种曾获思人想民文成化了活中动家国和封社会建主社义劳会调节人动伦英雄关称系号的原则,严重地束缚着男☆女代表之作间《情的爱正论当》交往,成为妇女头上的枷锁☆保加利亚著名伦理学家、心理学家☆ 1904年出生于一个教室家庭☆ 1950年获季米特洛夫文学奖金☆ 曾获人民文化活动家和社会主义劳动英雄称号☆ 代表作《情爱论》•孔孟思想下,封建礼教的桎梏反而加剧了人们对“才子佳人”式自由恋爱的向往,例如: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私奔出走☆保加利亚著名伦理学家、心理学家☆ 1904年出生于一个教室家庭☆ 1950年获季米特洛夫文学奖金☆ 曾获人民文化活动家和社会主义劳动英雄称号☆ 代表作《情爱论》•孔孟思想下,封建礼教的桎梏反而加剧了人们对“才子佳人”式自由恋爱的向往,例如: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私奔出走☆保加利亚著名伦理学家、心理学家☆ 1904年出生于一个教室家庭☆ 1950年获季米特洛夫文学奖金☆ 曾获人民文化活动家和社会主义劳动英雄称号☆ 代表作《情爱论》爱情的本质及其基础一、爱情的历史面貌陆游与唐琬的悲欢离合梁山伯与祝英台 为爱化蝶☆保加利亚著名伦理学家、心理学家☆ 1904年出生于一个教室家庭☆ 1950年获季米特洛夫文学奖金☆ 曾获人民文化活动家和社会主义劳动英雄称号☆ 代表作《情爱论》•莎士比亚犀利地指向封建统治阶级的门第观念、阶级观念、种族观念及金钱至上等种种不合理的现实,大胆讴歌爱情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和奥菲莉娅爱情的本质及其基础爱情不是花荫下的甜言,不是桃花源中的蜜语,不是轻绵的眼泪,更不是死硬的强迫,爱情是建立在共同的基础之上的。
柏拉图哲学中的爱之观念

柏拉图哲学中的爱之观念
在柏拉图的哲学中,爱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他将爱视为人类最
应该关注的事情之一,也是他的哲学思想的核心所在。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柏拉图哲学中的爱之观念,从他对爱的情感层面的理解、对爱的智慧与真理方面的见解以及对爱的美的本质的思考等
方面进行分析。
对于柏拉图来说,爱不仅是一种情感,更是一种精神上的追求。
他相信,爱是追寻美、真、善的一种方式。
他将人类的能力分为
智性和感性两个方面,而爱的本质便是追求知识和智慧的本能。
在柏拉图看来,爱能将人们连接到抽象的、超越个人的真实世
界之中。
这种真实世界包含着超越感性认识的智性认识,这是通
过爱的追求来实现的。
在这种理解中,爱是一种通过超越自我的
方式实现对真实世界的访问。
柏拉图认为,每个人都有一个抽象的理念世界,这个世界是存
在于智性层面的。
在这个层面上,理念是完美和永恒的,而且绝
对不会受到感性认识的影响。
因此,人们必须通过爱的追求来接
触这个理念世界,以获得真正的知识和智慧。
通过这种爱的追求,人们才能找到真正的幸福和满足。
在柏拉图看来,爱还与美密不可分。
他相信,爱的本质是美的追求,而且“美”是任何物体最好的属性。
他将美视为“真、善”的源头,是人类完美的表达。
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美是智慧、真理和善的表现。
在柏拉图的哲学中,爱是一种超越性的体验,是对美、智慧和真理的追求。
爱不仅是一种情感,更是一种精神上的追求,一种对真实世界的访问和理解。
通过爱的追求,人们才能真正地找到幸福和满足。
浅谈奥古斯丁“爱”的思想

浅谈奥古斯丁“爱”的思想奥古斯丁(Augustine)是西方古代最伟大的基督教哲学家之一,他对于爱的思想影响了整个基督教圣训的发展,同时也对西方哲学、文学和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奥古斯丁的著作中,爱是一个重要的主题,他探索了爱的本质、种类和价值,以及爱对人的影响和作用。
在奥古斯丁看来,爱不仅是一种情感,更是一种道德和宗教的力量,它具有改变人的内心和生活的能力,是人类最高尚的品质之一。
本文将从奥古斯丁的著作中探讨他对于爱的思想,以及这些思想对当代的启示和影响。
奥古斯丁对于爱的本质提出了独特的见解。
在他的著作《论三位一体》中,奥古斯丁将上帝看作是爱的根源,一切的爱都源于上帝。
他认为,上帝是三位一体的,即父、子、圣灵三位一体,他们之间存在着永恒的爱。
这种爱是超越人类理解的,是完美的、无私的、永恒的。
奥古斯丁认为,人类的爱都是来自于上帝的爱,而人类的爱也应当向上帝的爱看齐,追求完美、无私和永恒的境界。
奥古斯丁将爱看作是一种至高的美德,是人类理性和道德的体现。
奥古斯丁对于爱的价值进行了深刻的思考。
在他的著作《上帝国》中,奥古斯丁将爱看作是上帝赋予人的最大礼物,是人类最重要的精神需求。
他认为,人类之所以存在和活着,是为了追求爱,通过爱来实现自身的价值和尊严。
奥古斯丁认为,爱具有改变人的内心和生活的力量,是人类最高尚的品质之一。
只有通过爱,人类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和满足,才能实现自身的成长和完善。
奥古斯丁强调了爱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指引人们追求至高无上的幸福和成长。
奥古斯丁的爱的思想是西方古代最伟大的哲学之一,他对于爱的本质、种类、价值和影响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和探讨,指引人们超越自我,追求至高无上的爱,实现自身的成长和幸福,实现社会的和谐和进步。
奥古斯丁的爱的思想对当代社会和世界具有深远的启示和影响,为人们指引了一条实现个人和社会幸福的道路。
我们应当学习和借鉴奥古斯丁的爱的思想,指引我们追求至高无上的爱,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和谐和幸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爱,如此美好!
它像世间一剂万能的药,
医治创伤,抚平泪痕,激发斗志,
它是人间心手相连的桥梁。
闭上眼睛,
感受我们身边浓浓的爱意,
我的亲人、我的朋友、我的爱人……
我,该怎样去回报他们?
我,也能成为一个爱的传播者吗?
爱是一切的根源
世间万事万物,皆有因缘;人生三场三事,爱是源泉。
爱能,
两个字,却蕴含了千钧之力,柔可水滴石穿,剐则直击心灵。
某日,寒山问拾得曰:“世间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如何处置乎?“拾得曰:“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
”
人际因缘其实就是这么简单,只要我们足够爱他,一切皆:
可化解,因为爱是一切的根源,是做人处事的底色。
释迦牟尼佛过去行菩萨道时,遇见一只饥饿的秃鹰,正急
迫地追捕一只温驯善良的鸽子,鸽子惊慌恐惧,看到菩萨,仓
皇投入怀中避难。
秃鹰追捕不得,周旋不去,显露出凶恶的样
子对菩萨说:“你为了要救鸽子的生命,难道就让我饥饿而死吗?“菩萨问鹰说:“你需要什么食物?”鹰回答:“我要吃肉。
“菩萨一声不响,便割自己臂上的肉来抵偿。
可是鹰要求
与鸽子的肉重量相等菩萨继续割自己身上的肌肉,但是越割
反而越轻,直到身上的肉快要割尽,重量还不能相等于鸽子,这时候,鹰问菩萨道:“现在你该悔恨了吧?”菩萨回答说:“我无一念悔寸艮之意。
”为了要使秃鹰相信,又继续说:“如果我的话真实不假,当令我身上肌肉生长复原。
”
誓愿刚毕,身上的肌肉果然恢复了原状。
秃鹰感动佩服,
恢复了天帝原貌,在空中向菩萨至诚恭敬礼拜赞叹。
原来这只
秃鹰,是天帝变化来考验菩萨的。
这就是大师的境界。
如果有人越要伤害我,我则越要帮助他,用爱来感化他,直到他明白自己的错误。
我们不是佛,不
是上帝,所以我们很难用如此舍己的胸襟来爱别人,爱到眼里
都没有了自己。
我们无法点化别人,却可以感化别人。
所以我
们需要学习用爱来经营自己的人生,学习用爱来调处遭遇的事
情,学习用爱来润滑与他们的关系。
这就是我们的爱能学说,就是我们用来做人处事的准则。
人生有三件最重要的事,我们所有其他的事都可以归类于这三件大事之中,第一件大事叫做个人成长。
个人成长包括生理上的长大与心理上的成熟,包含了物质与精神两个层面的收获。
我们吃饭穿衣,学习受教,都是为了个人的成长。
第二件大事叫做家庭幸福。
每个人都会有一个自己的家庭,父慈子孝、夫妻和睦、其乐融融,是许多人追求的家庭生活目标。
没有人不希望自己生活在一个美好的家庭环境之中,所以,我们都愿,意为了家庭的幸福付出自己的爱,尽到自己的责。
第三件大事:叫事业发展。
不论是个人成长还是家庭幸福,都必须有资源保:障,有生活来源,后方有了保障,前方才能冲锋陷阵。
这些资:源、物资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是靠我们在社会场合之中和别:人交换来的,而这个交换的场所,我们将之称为事业。
三件大事囊括了我们漫长人生之旅的大大小小的事情,我们所做的所有的事情都是在围绕着这三件大事而展开。
而所有的这些大大小小的事情又处于三个场域之中,要做好人生三大事,首先必须懂得如何运用场域智慧,营造场域氛围,发挥场域能量,即我们要学会做合场的事情。
人生有三场,第一种场叫情场,你和谁在一起,亲人、朋友、爱人,这之间是一种感情在维系,所以,称之为情场;第二种场叫职场,因为工作、事业我们必须出入于职场,职场因为其正规化、职业化而与众
不同,比如,我们能穿着睡衣在家里与亲人朋友聚会,却不能
穿着睡衣流连在职场,否则,这就叫不合场了;第三种场叫社
会场,我们身处于社会的大平台里,与形形色色的人等交流、
交换,然后成长,这就是社会场。
人生来不是孤岛,很难隔绝
处世,所以人注定会处于三场之中做着三事。
三场三事都很重要,所以人在场中,做事一定要合场,合场才会和谐,和谐才
能产生共振,共振才会让场中其他人获得美好的感觉,你才会
因为别人感觉美好而达到处于场中做成某事的目的。
说合场的话,做合场的事,与场内保持相同的频率,是对情商的考验,
是高效率做成三件大事的保障。
然而,要怎样才能把这三件大事经营好,让生活更加美好,让人生更加精彩,让自己更加幸福?千百年来,先哲们一直在为和谐与幸福思考、追逐,不论是诸子百家还是我们现在的社会
风尚,和谐社会、幸福生活,一直就是主旋律。
正如通往山顶的路有千万条,殊途而同归,在这个主旋律里汇聚了千千万万
的思想。
我们将爱能学说整理、提炼、融汇、升华,就是希望
能帮助人们找到一条最简捷、最舒适的路,让人们在生活与工
作的路上走得更加舒服、更加快乐、更加幸福一些。
我们的爱
能学说,就是以爱字为导向,把天下所有复杂的东西变得简单化、有序化、逻辑化、落地化,让我们身边的朋友学起来容易、学
起来简单、学起来有成就,而且一学就会,一会他就能改变自己,一改变自己就能改善与周遭的关系,从此生活更加幸福。
说到实用之处,爱能学说就是让大家在事业上懂得怎么去
提升营业额,怎么去传播品牌,怎么去和别人相处,怎么和别
人去交换;在家庭中知道如何和家人相处,如何让家人感觉到
自己的心意,让家庭生活更幸福;在思想上,爱让人变得更加
成熟,更加睿智,更加包容,这就是个人成长。
所以说,万事
万物都可以用到爱能学说。
爱能学说既要顺应大道,也要符合
规律。
当我们以宇宙的运行规律为基础,去了解爱的规律,去
学习爱的规律,理解爱的规律,应用爱的规律,遵循爱的规律,人生自然变得更成功、幸福和快乐。
爱能学说就是这样一种研
究爱的规律和应用爱的规律的一种思想体系,这种思想体系帮
助我们变得更加的成功、幸福和快乐,于是我们研究爱能学说、传播爱能学说,目的就是为了掌握爱能学说,帮助更多的人总
结规律、了解规律、运用规律,让更多的人受惠其中。
爱是一
切的根源,当我们一切向内,从自己出发,从爱出发,就能帮
助自己化解许多的生活烦恼,打破制约事业发展的瓶颈,就能
帮助别人化解许多的人生苦闷。
然而,爱并不是所有的答案,
从爱出发,结果肯定会有千千万万种,所以,爱能学说并不是
万能的。
这千千万万种结果中,你想拥有自己最中意的答案,
方法只有一种——自修,不断的自修。
所谓理性为刚,感性为表。
这么多年来,我们一直活在一
个要么过于理性,要么过于感性的世界里。
爱,既要给人美好
的感觉,所以爱要满足对方,这是感性之爱;爱,更要顾及长远,
所以爱要以终为始,这是理性之爱。
感性与理性的结合,就是爱的自修,做好了这门功课,我们就能成功地运用爱能学说了。
这世间从来就没有坦途,每个人都会遇到沟沟坎坎,面对问题时,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可以从这小小的一个“爱”字上见出高下。
爱的语录
我是一切的根源,爱是所有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