栅栏技术3

合集下载

栅栏技术综述

栅栏技术综述

栅栏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摘要本文从栅栏技术的内涵、基本原理、栅栏因子、栅栏技术使用的影响等方面介绍了栅栏技术,总结了国内外栅栏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对栅栏技术的发展趋势做了分析,提出了栅栏技术发展的前景和展望。

关键词:栅栏技术,栅栏因子,防腐保鲜在食品的储运、流通、消费等环节,要发生一系列的理化、生化、微生物等方面的变化,食品的各营养成分含量或成分本身一直在变化,色泽、香味、风味等特性逐渐降低。

引起食品变质有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如微生物、酶、机械损伤等,为了更好地满足人们对食品的要求,需要对引起食品变质的各个因素进行有效的抑制,尤其是微生物。

有的微生物不仅利用食品中的营养成分作为自身的代谢底物而消耗食品营养成分,而且可能会产生有毒有害的次级代谢产物,使食品的营养降低。

通过栅栏技术有效地控制食品腐败变质在食品保藏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栅栏技术简介1.1栅栏技术的内涵德国Leistner基于长期研究率先提出栅栏效应的概念,经长期研究发展成为食品防腐保质的综合技术,又叫联合技术或屏障技术[1]。

栅栏技术是多种科学技术的结合,这些技术共同作用阻止食品质量的劣变,将食品的危害性及品质恶化程度降到到最低,这是食品保鲜贮藏的根本。

栅栏技术揭示了食品防腐保鲜与质量保持的关系,根据不同食品的防腐保质要求,设计调节栅栏因子,可控制食品的腐败变质,有效改善产品质量,延长保存期,栅栏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对食品的防腐保鲜具有重要意义。

Leistner等人将已知的食品防腐方法按照防腐原理分为高温处理、低温冷藏/冻结、降低水分活性、酸化、降低氧化还原值、添加防腐剂等几种。

栅栏因子是在防腐保鲜上起控制作用的因子,亦称保藏方法、防腐因子。

栅栏因子相互作用共同防腐的内在统一称作栅栏技术。

就质量稳定的食品而言,都有一套固有的栅栏因子。

因食品的特征、理化等方面的差异,各栅栏因子作用的性质和强度也不尽相同,但都须使食品中微生物控制在卫生安全的数量范围内。

木栅栏的国际标准和技术规范

木栅栏的国际标准和技术规范

木栅栏的国际标准和技术规范木栅栏是一种常见的围栏,广泛应用于公共场所、居民小区、景区等。

其美观、耐用、环保等特性备受青睐。

然而,由于各地区对木栅栏的要求不同,缺乏国际统一的标准和技术规范,导致生产、安装、维护等方面存在差异。

因此,我们有必要探讨木栅栏的国际标准和技术规范。

一、木栅栏的分类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木栅栏的种类。

按照材料分类,木栅栏可以分为实木栏杆和人造木栏杆;按照形状分类,木栅栏可以分为直角形、圆形和异型栅栏;按照用途分类,木栅栏可以分为住宅围栏、花园围栏、景区围栏等。

二、木栅栏的国际标准木栅栏的国际标准主要分为四个方面:材料标准、尺寸标准、安装标准和维护标准。

1. 材料标准木栅栏的材料应符合国际环保标准,如不含铅、汞、镉等重金属物质,不含甲醛等有害气体。

此外,材料韧性、硬度、稳定性等也应达到国际标准。

2. 尺寸标准木栅栏的高度、宽度、壁厚等应符合国际标准。

例如,住宅围栏的高度一般不超过1.2米,花园围栏的高度一般不超过1.5米。

3. 安装标准木栅栏的安装应符合国际标准。

例如,固定在混凝土地基上的木栅栏应采用地脚螺栓或化学膨胀螺栓固定,固定在砖墙上的木栅栏应采用砖地脚螺栓或砖墙钻孔固定。

4. 维护标准木栅栏的维护应符合国际标准。

例如,定期清洗木栅栏表面的积尘、油污,防止木栏杆老化、生锈、开裂等。

三、木栅栏的技术规范除了国际标准外,木栅栏还有一些技术规范。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技术规范。

1. 基杆设置基杆指固定木栏杆的基础部分。

基杆应选择高强度材料,如冷拔钢,其壁厚应在2-3毫米之间。

基杆应采用正方形或圆形截面,其深度应达到地下30厘米以上,以确保固定牢固。

2. 栏杆选用栏杆是木栅栏的主要部分,应选用密度均匀、纹理清晰的木材。

栏杆应光滑、无裂缝、无翘曲。

根据栅栏的用途和装饰性要求,可在栏杆表面进行一定的雕刻和着色。

3. 安装木栅栏的安装应按照设计要求,在地基、墙壁上钻好孔,使用螺栓和膨胀管固定。

栅栏技术

栅栏技术

我们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加热、冷冻、降低Aw(干 燥)、降低pH、真空包装(与氧隔绝)、添加防 腐剂等等。每一种方法就是一道防止微生物生长
繁殖的栅栏。
A
4
2.分类
(1)物理性栅栏:温度、辐射、电磁 能、压力、气调、包装。
(2)物理化学栅栏:水分活度、PH、 氧化还原电位、保鲜剂(防腐剂)。
(3)微生物栅栏:有益优势菌、保护 性培养基
A、控制时间和温度
B、控制pH值和温度
C、控制水分活度和pH值 D、控制食品的种类
A
13
2.产品中原始菌数较少时,只需少量栅栏因子(或较低强度) 即可控制腐败的发生。
3.对于每种食品可利用的栅栏因子有很多,应通过科学分析 和经验积累,准确把握其中的关键因子。
4.相同数量的栅栏因子,以同样的强度作用于不同的食品, 其栅栏效应可能不一样。
5.作用于食品的各栅栏因子的强度不是一成不变的。
6.某些食品中栅栏因子的作用顺序是固定的。
A
8
三、影响因素
1.污染度 污染度低即使屏障较少,强度 较低,也能起到抑制作用。如果污染度很
大,产品自身屏障不能抑制微生物,则会
导致腐败。
2.时间
有些措施随时间延长越来越
强(干燥),有的措施会越来越弱(防腐
剂),逐步失效。
A
9
应注意的几点问题
1.不一定每个栅栏因子都起作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且作用于同一食品的栅栏 因子有主次之分。
A
11
课后练习题
1. 栅栏因子的理论,系最早产生于( )。
A、欧盟 B、英国 C、美国 D、以上都不是
2. 重要的栅栏因子,应用除外下列哪一项?()
A、温度 B、水分活度 C、食品本身成份 剂

栅栏技术在食品制造中的应用

栅栏技术在食品制造中的应用

控制方法:温度、清洗消毒剂、pH、臭氧、水 分活性、气体成分、辐照、包装
加工过程
原料选择 修整与切分 清洗与沥干
包装
控制微生物与褐变处理
从原料选择、加工、包装到配送、销售, 每一环节都应直接或间接地采取“栅栏” 措施,以达到预期的保存目的。
食品包装中的应用
抽真空 气调 阻隔紫外线材料 活性包装
栅栏技术(Hurdle Technology) 运用不同的栅栏因子,科学组合, 发挥其协同作用,从不同的侧面抑 制引起食品腐败的微生物,形成对 微生物的多靶攻击,保 证食品的卫生安全。
栅栏技术食品(HTF) 当栅栏因子中任何单一因素 均不足以抑制腐败菌或产毒菌时, 货架寿命是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 栅栏因子得以延长的。
栅栏因子
温度(高温杀菌或低温保藏)
pH值(高酸度或低酸度)
气调(O2、N2、CO2等)
Aw(高水分活度或低水分活度) Eh(高氧化还原值或低氧化还原值) 包装材料及包装方式(真空包装、气调包装、 活性包装和涂膜包装等)
栅栏因子
功能:抑制微生物,改善风味。
作用强度: 过大——损害食品质量 过小——不能彻底抑菌
食品包装中的应用
食品包装的材料很少具有防腐性或抗氧化 性,或能吸收C2H4、O2、水蒸气等。 可添加栅栏因子:脱氧剂、防腐剂、抗氧 化剂、吸湿剂、C2H4吸收剂
食品表面涂膜
目的:阻隔内外气体和水分的交换。
水果表面涂一层薄膜,可以抑制水分蒸发,防止 微生物侵入,并形成气调层,因而可延长水果保 鲜时间
栅栏技术在食品制造中的应用
概述 基本原理及方法 在食品中的应用 发展前景
栅栏效应(hurdle effect) 食品的货架期可通过两个或多个栅栏 因子的相互作用而得以保证。

栅栏技术在食品保藏中的应用题目

栅栏技术在食品保藏中的应用题目

栅栏技术在食品保藏中的应用题目
栅栏技术在食品保藏中的应用
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与品质的要求逐年提高,保藏食品的技术也在不
断创新。

在食品保藏技术中,栅栏技术因其高效易用、绿色环保而备
受青睐,成为了一种广泛应用的食品保藏技术。

栅栏技术是近年来新开发的一种纳米粒子技术,其采用的栅栏材料经
优化组合后,能够形成微孔网状结构,把大气中的氧气和水分过滤掉,阻挡微生物,从而保鲜食品。

与传统食品保藏技术相比,栅栏技术具
有以下优点:
一、保藏效果好:
栅栏技术采用纳米级网状结构,能够阻挡大气中的细菌、氧气和其他
污染物质的进入,同时不妨碍水分和气体的交换。

这种多孔性材料能
够形成一种物理屏障,从而防止在储存过程中的微生物感染和化学变
化的发生,大幅提高了食品的保鲜期。

二、安全环保:
栅栏技术所采用的材料是采用生物可降解材料制作,因而在食品储存
结束后可以回收和重复利用。

这与传统的保藏技术相比,不仅可以减
少对环境的污染,并且可大幅降低人类、动物和植物所面临的毒害风险。

三、使用简便:
栅栏技术的安装使用非常简单,只需要将栅栏材料裁剪成适合的大小,并用夹子夹住食品,即可实现长达2年的储存。

不仅如此,栅栏材料
可以通过简单的清洁和消毒,快速就能够实现二次利用,降低使用成本,有效提高储存效果。

综上所述,栅栏技术在食品保藏中的应用前景广阔,已成为国内外食
品保藏业的一项重要技术。

在未来,我们可以期待更多、更高效、更
具创新性的栅栏技术的出现,用科技的力量构建更安全、更可靠的食
品保藏系统,保障人们的食品安全。

栅栏技术

栅栏技术

● 高水分扇贝制品
Aw=0.90,45%,85℃~90℃杀菌
● 即食龙虾
Aw=0.90,36%,真空包装,常压杀菌
栅栏因子(Hurdle Factor)
• 物理性栅栏因子
– 温度、照射、电磁能、超音波、压力 – 包装:气调、色调、活性包装、包装材质
• 物理化学栅栏因子:
– 水分活度aw、pH值、氧化还原电位、烟熏、防腐剂等
• 微生物栅栏因子
–其它栅栏因子
– 游离脂肪酸、甲壳素、氯化物等
• 鱼卷、鱼饼、鱼丸 等
营养丰富、价格便宜
• 模拟蟹肉、人造虾仁等
风味独特、可调
• 鱿鱼丝、鱼松等
附加值高
水产食品中的栅栏因子
• 水分含量和水分活度(aw)
– 水分活度(aw) 反映制品中水分存在的状态及微生物对 水分的可利用性 – 水分含量高
经济效益、产品品质 芽孢杆菌生长受抑制、球菌生长 设置其他栅栏
• 建立两种栅栏因子模式
– aw=0.97,F值=0.8,pH=5.0 – aw=0.96,F值=0.4,pH=5.0
• 品质和食品安全常温可良好保持数周
• 世界水产品
– – – –
水产品加工现状
年产量:1亿吨左右 变质而丢弃:10% 动物饲料:30% 人类食用:不充分
• 我国水产品
– 淡水渔业产量占总渔获量的40%左右 – 水产品加工产品的出口量急剧增加,
• 研究方法:
1.研究在不同条件下微生物生长情况 2.研究在真实的配送环境中,随着环境因素 的改变,食品可能出现的情况。
4、栅栏技术的发展历程
栅栏技术(Hurdle Technology)
– 1976年

栅栏技术

栅栏技术

软包装低盐化盐渍蔬菜的生产工艺流程 • 新鲜蔬菜 → 预处理 (清洗、分级等 ) →高 盐腌制 → 修整、成型→ 脱盐 → (压榨或离 心 ) 脱水→拌料 (调色、香、味 ) →装袋 → 真空密封 →灭菌 → 冷却 → 检验 → 成品
习题
• 如何用栅栏因子理论在半干鱿鱼片生产工 艺与保藏中应用?
2)食品中的防腐保质栅栏因子
• 至今已经确认可以应用于食品的栅栏因子很 多。例如: • 高温处理 • 低温冷藏 • 降低水分活性 • 调节酸度 • 降低氧化还原电位 • 应用乳酸菌等竞争性或拮抗性微生物 • 应用亚硝酸盐、山梨酸盐等防腐剂
3)栅栏技术与食品的品质
• 从栅栏技术的概念上理解食品防腐技术, 似乎侧重于保证食品的微生物稳定性。 • 然而栅栏技术还与食品的品质密切相关。 • 因而在实际应用中,各种栅栏因子应科学 合理地搭配组合,其强度应控制在一个最 佳的范围。
食品防腐保鲜理论 --栅栏技术 Hurdle technology for food preservation
一、栅栏因子理论
• 栅栏因子理论是德国肉类食品专家Leistner 博士提出的一套系统科学地控制食品保质期 的理论。
• 食品要达到可贮性与卫生安全性 殖的因子 • 这些因子通过临时和永久性地打破微生物的内 平衡 • 从而抑制微生物的致腐与产毒,保持食品品质。
栅栏技术在软包装低盐榨菜生产 中的应用
• 低盐化盐渍蔬菜生产是一个综合的加工过 程, 栅栏技术对保证其质量及货架期发挥着 重要作用。从原料选择、加工、包装到最 后的储存、销售 , 每一环节都应直接或间接 地采取 “栅栏 ”措施 , 才能达到预期的保 存目的。
主要保质栅栏因子的控制
• 在低盐化盐渍蔬菜的加工中 , 主要有水分活 度 (Aw)、pH值、食盐浓度、温度、防腐剂、 气体成分及氧化还原势等一些保质栅栏因 子对盐渍蔬菜的防腐保质发挥着重要作用。

栅栏技术名词解释食品工艺学

栅栏技术名词解释食品工艺学

栅栏技术名词解释食品工艺学栅栏技术,是生物科学领域中使用的先进实验技术,也应用在食品工艺学中。

其作用是用于筛选、控制、过滤及提取特定类型的生物物质。

研究人员可以使用栅栏技术来研究食品中存在的化学物质和微生物的组成并同时开发新的食品科技。

栅栏技术是一种在分子水平上进行分离的方法。

通过使用分子筛分装置来分离各种分子,例如蛋白质、核酸、酶、多糖等等,有利于更好地理解食品的大量营养成分。

这种技术类似于通常我们所了解的物理隔离、过滤和微孔膜过滤的方法,但栅栏技术的功能更加复杂和多面,可以精细地将分子分离、提取出来,可更完整地展现出数字影像。

这种技术被应用在食品工艺学研究中,以便从食品中提取任意成分。

首先,使用栅栏技术需要准备好所需的样品和其它实验设备,例如:手机筛、固相萃取柱、蛋白组抽提等。

科学家可以使用不同类型的栅栏来分离和提取出不同类型的分子。

研究人员需要知道要研究的物质特性以及所需要分离和提取的目的,以便选择合适的栅栏技术来更好地完成后续实验。

其次,栅栏技术需要流程控制和稳定性的保持。

研究人员需要利用基础生物学、化学等知识,对从分子分离、提取之后的物质逐步检测分析,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合理性及答案可靠性。

研究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实验操作程序,否则,结果则可能不准确、不清晰,影响对食品成分的理解和科研结果。

最后,栅栏技术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有助于开发更健康的食品工艺学。

利用栅栏技术,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食品化学成分的组成和结构,从而能够创造出更好、更健康的食品。

比如说:利用栅栏技术,研究人员可以提取出新的天然食物添加剂,并且能够完全满足市场需求及人体营养需要,将有助于人们健康的生活方式。

总而言之,栅栏技术在分子水平上实现了分离、过滤和过程控制的卓越效果,不仅应用于生物学和医学领域,还应用于食品工艺学中,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开发人类所需的健康食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栅栏技术及其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摘要栅栏技术是食品保藏的根本所在。

介绍了栅栏技术的基本原理和调理食品的发展。

简要概述了栅栏技术在果蔬、肉制品及食品包装中的应用! 展望了调理食品中栅栏技术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栅栏技术保藏调理食品1栅栏技术及栅栏效应“栅栏技术”一词最早由德国肉类研究中心Leistner提出。

栅栏技术是多种技术的科学结合,这些技术协同作用,阻止食品品质的劣变,将食品的危害性以及在加工和商业销售过程中品质的恶化降低到最小程度【1】,它是食品保藏的根本所在。

Leistner把食品防腐的方法或原理归结为:高温处理、低温冷藏、降低水分活度、酸化、氧化还原电势、防腐剂、竞争性菌群及辐照等几种因子的作用。

这些因子单独或相互作用形成特殊的防止食品腐败变质的栅栏,决定着食品微生物的稳定性,抑制引起食品氧化变质的酶类的活性,即栅栏效应【2】。

水分活度、酸度、温度、防腐剂等栅栏因子相互影响对食品的联合防腐保持作用,我们将其命名为栅栏技术【3】。

1.1栅栏技术基本原理在食品防腐保藏中的一个重要现象是微生物的内平衡(Homeostasis),内平衡是微生物维持一个稳定平衡内部环境的固有趋势。

具有防腐功能的栅栏因子扰乱了一个或更多的内平衡机制,因而阻止了微生物的繁殖,导致其失去活性甚至死亡【4】。

几乎所有的食品保藏都是几种保藏方法的结合,例如:加热、冷却、干燥、腌渍或熏制、蜜饯、酸化、除氧、发酵、加防腐剂等等,这些方法及其内在原理已经被人们以经验为依据广泛应用了许多年。

栅栏技术囊括了这些方法; 并从其作用基理上予以研究;而这些方法即所谓栅栏因子【5】。

栅栏因子控制微生物稳定性所发挥的栅栏作用不仅与栅栏因子种类、强度有关,而且受其作用次序影响【2】,两个或两个以上因子的作用强于这些因子单独作用的累加。

某种栅栏因子的组合应用还可大大降低另一种栅栏因子的使用强度或不采用另一种栅栏因子而达到同样的保存效果,即所谓的“魔方”原理【6】。

食品保藏中某一单独栅栏因子的轻微增加即可对其货架稳定性产生显著影响。

例如:肉制品的稳定性可能取决于F值是0.3 还是0.4,a w值是0.975还是0.970,PH 是6.4 还是6.2等,而这些因子重量的总和决定了该食品是微生物稳定的、不稳定的或不定的【6】。

此外,通过这些栅栏的互效性使食品达到微生物稳定性,比应用单一而高强度的栅栏更有效,更益于食品防腐保质。

1.2 常用栅栏因子在提出“栅栏”这个专业术语之前,许多的食品科学家和技术专家实际上已经开始应用“栅栏因子”来进行食品的防腐与保藏,比如在肉类的加工中使用的腌、熏、加香料、加热、冷冻等措施。

到目前为止,食品保藏中已经得到应用和有潜在应用价值的栅栏因子的数量已经超过100个,其中已用于食品保藏的大约50个【5】。

当然在这些栅栏因子中最重要和最常用的是:温度、PH、水分活度(a w),以及高压、光效应、透气和不透气的限制空气的包装、可食性外包装、美拉德效应、竞争性菌群等等#)$。

这些栅栏因子不仅对食品的防腐保藏有效,而且还有其它方面的潜在利用价值。

1.3 栅栏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栅栏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各类食品的加工与保藏,然而它与传统方法或高新技术相结合才是最有效的。

在传统食品的现代化工业加工和新产品的开发中,将栅栏技术与关键危害点控制技术(HACCP)和微生物预报技术结合已经成为必然。

可以有针对性地选择、调整栅栏因子,再利用HACCP, 的监控体系,保证产品的质量及安全性。

HACCP, 的引入,使得在选择、调整栅栏因子时有据可依,同时还可检测出所选的栅栏因子是否达到要求。

微生物预报技术(Predictive Microbiology)是建立于计算机对食品中微生物的生长、残存、死亡进行的数量化预测方法,在不进行微生物检测分析条件下快速对产品货架寿命进行分析预测【8】。

应用栅栏技术进行食品设计和加工即可通过此技术预估加工食品的可贮性和质量特性,也可以几个最重要的栅栏因子作为基础建立模式,较为可靠地预测出食品内微生物生存、死亡情况。

2栅栏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现状目前,栅栏技术在食品行业得到广泛应用,通过这种技术加工和贮存的食品也称为栅栏技术食品HTF。

在拉丁美洲,HTF 食品在食品市场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9】。

栅栏技术在美国、印度、以及欧洲一些国家已经有较大发展,近年来>在我国食品加工业中的应用也已兴起。

随着对栅栏技术的深入研究,它必将为未来食品保藏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及更多的关键参数。

2.1 在肉制品加工中的应用情况肉制品的腐败变质主要受微生物污染增殖和脂肪酸败造成。

通过对原料肉、辅料及加工工艺流程中微生物消长情况的研究,可以确定保障肉制品卫生质量的各个关键控制点,然后据此对栅栏因子进行选择,从而既能使产品加工工艺过程简化,又能达到卫生标准【10】。

栅栏技术最早应用于肉制品的加工,现已开发出多种类型的肉制品,在意大利传统的蒙特拉香肠(mortablella)、德国的布里道香肠(Bruhdauerwust)加工中,就是采用降低水分活度a w为主要栅栏因子来保证其可贮性的,其a w值为0.95。

荷兰的格德斯香肠(Gelderse Rookworst)是通过添加葡萄糖醛酸内酯使PH 降至5.4~5.6再真空包装来实现其可贮性的。

在中式肉制品中,传统的中国腊肠是一种在常温下可较长时间存放的发酵型生肉制品,也是通过迅速降低水分活度为主要栅栏因子来保证产品质量的。

其a w值是0.75 左右,PH 约为5.9【11】。

从目前研究情况来看,可用于肉制品的栅栏因子有:水分活度、PH、防腐剂、低温处理、较高温灭菌、真空包装等,其中最有效的是:水分活度(a w)。

2.2在果蔬加工中的应用情况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的方便性、新鲜度及风味要求也越来越高,按照传统方法加工、保藏的果蔬难以达到这一要求,鲜切果蔬产品应运而生。

这种产品是以新鲜水果、蔬菜为原料,经过清洗、修整、切分等工序,最后用塑料薄膜袋包装的一种新型果蔬加工产品,具有品质新鲜、食用方便和营养卫生的特点【2】。

大约在三十年前这种产品进入美国市场,其销售量稳步增长。

据1996 年统计,鲜切果蔬产品的销售额大约为6 亿美元,且全球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12】。

然而鲜切果蔬的生产是一个综合的加工过程,栅栏技术对保证鲜切果蔬质量及货架期发挥着重要作用。

从原料选择、加工、包装,到配送、销售,每一环节都应直接或间接地采取“栅栏”措施,以达到预期的保存目的。

在抑制杨桃(Carambola’)切片贮存期发生的褐变反应以及营养成分改变的工艺中,就是以PH作为主要栅栏因子,采用柠檬酸和抗坏血酸的有效结合调节其切片表面的PH,并同时利用无氧包装、低温贮存等辅助性栅栏因子,达到了有效抑制杨桃切片发生褐变的效果【13】。

2.3在食品包装中的应用食品包装在保护食品、促销、防伪及方便等各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在这所有作用中最重要的是保护作用,其中食品的防腐尤为重要。

因此,食品包装本身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栅栏因子。

但是用来作食品包装的材料很少具有防腐性或抗氧化性,或能吸收C2H4、O2、水蒸气等。

现在把具有这些功能的有机物或无机物作为栅栏因子添加到包装材料中去,使做成的包装发挥这样的栅栏功效。

另外,在包装过程中调节温度、压强等栅栏因子,也同样可以增强包装的栅栏功效【14】。

用于包装过程的栅栏因子有:抽真空、充入特殊气体、气调包装等。

真空与充氮包装将阻隔氧气作为首要目标,气调包装主要控制、调节包装袋内的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浓度,并将其稳定在一个狭小范围内。

目前添加到包装材料中的栅栏因子主要有:脱氧剂、防腐剂、抗氧化剂、吸湿剂、C2H4吸收剂等。

当食品组织中溶解的氧难以真空除去或食品要求极低的氧气浓度时,需要加脱氧剂。

在必须抵御外界危害的情况下,食品包装包含防腐剂优越性更大,而且采用合适的方法完全可以阻止防腐剂向食品内迁移。

这些栅栏因子用于食品包装,达到了良好的防腐、保藏功效。

3 栅栏技术在调理食品中的应用前景3.1 调理食品现代方便食品,又称速食食品或调理食品,特指近20年来在国际上迅速发展、由工业化生产的各种大众食品。

它是现代营养学、食品工艺学、食品冷藏学、现代包装学相结合的产物,其最大特点是有一定的配方要求和工程设计程序,具有加工、保存、运输、销售和食用前调理等环节,省事、省时、省原料、省燃料、体积小并且废料可加工成饲料等优点【15】。

罐头食品被称为第一代调理食品,随着制冷工业的发展,冷冻食品获得较大发展,出现了第二代调理食品———速冻调理食品。

为了适应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及对食品质量的更高要求,借助科学技术迅猛的发展,70年代中期又开发出第三代调理食品即新型调理食品。

这类食品比传统食品更好吃,更营养,又不失其方便性,因此在发达国家获得迅速发展。

有人预测它将成为未来调理食品的代表。

这种新型的调理食品有真空调理食品,由法国厨师George Pralus于1974年开发而成,其最大特征是先包装后加热蒸煮【15】。

另一种新型调理食品是含气调理食品,由日本含气调理食品研究所开发而成。

由于采用原材料的减菌化处理和多阶段升温的温和灭菌方式,能够比较完美地保存烹饪食品的品质和营养成分,加之使用充氮包装,食品原有的色泽、风味、口感和外观几乎不发生改变【16】。

3.2 栅栏技术在新型调理食品中应用的可行性现以真空调理食品的加工工艺为例,来说明栅栏技术的可行性:真空调理食品与过去的调理食品所不同的是,在新鲜食品原料经调理后,先在真空状态下封装于塑料盘中,然后再经加热蒸煮、冷却后进行冷藏或冷冻,这一工序的前后调整,给产品结构和整个工序带来了实质性的改变。

这个工序的调整实际上属于栅栏技术的范畴,就是将作用于食品的两种栅栏因子的作用次序调整,从而获得了更加优良的产品。

此外,利用栅栏技术中相关的栅栏因子控制新型调理食品的质量,有利于更好地保持食品的色香味并使产品组织具有良好的鲜嫩度和弹性,充分体现出新型调理食品的优点。

新型调理食品的特点是以保持食品品质为主,并兼顾食品的卫生安全和一定的货架寿命。

因此需选择恰当种类和数量的栅栏因子,并严格控制其强度,以达到加工保藏的目的。

而这些栅栏因子的种类选择、作用强度、作用次序的确定必须通过实验来完成。

将栅栏技术用于新型调理食品的开发与加工5初步设计了如下步骤:A.确定研究对象的载体,并确定其感官特性及货架寿命;B.提出加工产品的技术要则和工艺流程;C.分析并确定加工阶段每一环节的关键控制点(包括对食品微生物种类,初菌数及耐热性的研究):D.根据确定的关键控制点选择栅栏因子;E.从产品微生物环境和总数量上考虑,对选择的栅栏进行调整和改进;F.根据产品特性及工艺流程中的关键点设置栅栏限值;G.建立产品准确栅栏,确定加工检测方法;H.应用HACCP 管理法检测其在生产条件下的可行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