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论作业:精神分析批评

合集下载

自考西方文论试题及答案

自考西方文论试题及答案

自考西方文论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西方文论中,“新批评”学派强调的是文学作品的()A. 社会背景B. 作者意图C. 文本自身D. 读者反应答案:C2. 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理论对文学批评的影响主要体现在()A. 文学作品的道德评价B. 作品结构的分析C. 对作者潜意识的探讨D. 文学作品的历史背景答案:C3. 后殖民主义批评关注的重点包括()A. 文学作品的艺术形式B. 作者的创作技巧C. 殖民历史与文化对作品的影响D. 读者的接受与解读答案:C二、填空题4. 俄国形式主义文论认为,文学性主要体现在作品的_________上。

答案:形式5. 女性主义文论强调性别差异对_________的影响。

答案:文学作品的创作和解读6. 接受美学认为文学作品的意义在_________的过程中产生。

答案:读者阅读三、简答题7. 简述结构主义文论的基本观点。

答案:结构主义文论认为,文学作品的意义不是固定的,而是由文本中各种语言和叙事元素之间的关系构成的。

它强调对文本内部结构的分析,认为只有通过理解这些结构,才能揭示作品的深层意义。

8. 描述后现代主义文论的主要特征。

答案:后现代主义文论反对传统的大叙事和绝对真理的概念,它强调文本的开放性和多义性,认为文学作品的意义是由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构建的。

后现代文论倾向于解构主义,质疑语言的透明性和指涉性,认为语言游戏和文化构建是理解文本的关键。

四、论述题9. 论述精神分析批评在文学批评中的应用及其局限性。

答案:精神分析批评将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理论应用于文学作品的解读,特别是对人物的内心世界、梦境、潜意识等进行深入探讨。

这种方法能够揭示作品中隐藏的意义和作者的潜在动机。

然而,它的局限性在于过分强调性本能和压抑机制,可能会忽视文学作品的社会文化背景和艺术形式特征,有时也会过度解读文本,导致主观臆断。

10. 讨论女性主义文论对现代文学批评的贡献及其面临的挑战。

答案:女性主义文论对现代文学批评的贡献在于它揭示了性别不平等在文学作品中的体现,挑战了传统的以男性为中心的文学标准和价值观。

精神分析批评

精神分析批评

(四)读者反应论的精神批评 理论 诺尔曼· 霍兰德(Norma荣格
(二)自由联想精神分析批评
前排左起:S.弗洛伊德,G.霍尔,C.荣格 后排左起:A.A.布里尔 ,E.琼斯 ,S.费伦奇
(三)结构主义精神分析批评 拉康 (Jacques Lacan,1901— 1981),对精神分析批评的贡献 主要有三个方面: 其一,他把精神分析学与结构主 义语言学联系起来考察。 其二,拉康对弗洛伊德的“自我”概念也作了重新 阐释。 其三,在文本阐释方面,拉康通过重新评估语言 的作用,关注的是文本、语言和读者。
Psychoanalytical Criticism
精神分析批评,是把弗洛伊
弗洛伊德
德的精神分析学等现代心理 学理论运用于文学研究的一 种批评模式。是二十世纪影 响最大,延续时间最长的西 方文艺批评流派之一。它是 用精神分析学理论对文学艺 术及其各种文艺现象进行研 究所采用的一种批评模式。
精神分析批评根据其研究对象大致可分为三
类:作者、读者、文本(包括这三者之间的 相互关系)。
作者
读者
文本
(一)传统的精神分析批评: 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 1856 - 1939):《释梦》(The Interpretation of Dreams ) 荣格(Carl Gustav Jung, 1875—1961)《论分析心理 学与诗歌的关系》 (On the Relation of Analytical Psychology to Poetry)

精神分析批评

精神分析批评
网络中的异性友谊更需要悉心呵护,因为时空上的差异虽然可以让彼此产生很多的美感,但却也会产生不少的误解和猜疑。我就羡慕和尊重那种单纯、诚实和果敢的朋友!而对于那些把现实喧嚣中的凡性俗念夹杂到文字交流中的人,我是很敬畏的!敬人家的成熟理智和冷静,畏人家的火眼金睛看穿了我的天真和幼稚!
虽然说力比多欲望是人的基本需求,但我觉得并非异性之间就能很简单的默契相依,倘若二人产生了那种冲动,我觉得那也是彼此认可和仰慕的最原始的表达方式,至于能否成行大概已经不重要了!
“我们相信人类在生存竞争的压力之下,曾经竭力放弃原始的满足,将文化创造出来,而文化之所以不断地改造,也由于历代加入社会生活的各个人,继续地为公共利益而牺牲其本能的享乐。而其所利用的本能冲动,尤以性的本能为重要。因此,性的精力被升华了,就是说,它舍却形的目标,而转向他种较高尚的社会目标。”
他还认为,作家艺术家都是性本能冲动异常强烈的人。他说,艺术家“是一个被过分嚣张的本能需要驱策前进的人”,同时又是“一种具有内向性格的人”,他们“与神经病患者相差无几”。他们的个性特征是:第一,压抑力量的松弛;第二,超乎平常人的强烈的性本能欲望;第三,异常巨大的升华能力。正是最后一种特征,是作家艺术家有别于一般的正常人和真正的精神病患者。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批评”的主要观点:一、文学是性欲的升华;二、俄狄浦斯情结与创作动力;三、创作于白日梦;四、作品是经过改装的梦。
文学是性欲的升华,弗洛伊德认为,人的精神过程主要是无意识的,人的一切行为最终都是由性本能所驱使的。力比多欲望好比一股潜流,有三条基本出路:第一条是通过正常的性行为得到宣泄。第二条是倒流或固着,形成病态的情节或者说压抑而引起精神病。第三条就是转移和升华。这是一条调和折中的办法,即把力比多转移到社会道德所容许的有价值的创造活动中去,使之得到解放。文学艺术便是这种创造活动之一。弗洛伊德明确指出:

西方文论应试

西方文论应试

“二十世纪西方文论”复习要点1精神分析批评:精神分析几乎涉及到文学活动的所有方面。

精神分析批评主要研究无意识心理对文学活动、审美意识和人性观念的影响。

精神分析批评是一种现代的人本主义文学理论,是以精神分析学理论为基础的、对文学现象的研究。

潜意识\无意识:属于本能,毫无理性,处于大脑的底层,是一种具有极大动因的心理要素。

荣格提出集体无意识:是潜意识下面的潜意识,是超越了个人层次的,所有人类的潜意识。

荣格认为集体的潜意识很大程度上左右着个人的内心。

集体无意识的内容则主要是原型。

个体无意识的内容大部分是情节。

阿狄浦斯情结:俄狄浦斯情节是恋母情结,力比多的一种, 源于希腊神话中俄狄浦斯弑父娶母的传说2神话原型批评:诞生于20世纪初,兴盛于50年代,作为20世纪重要的文学批评的方法和流派,它的理论来源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

雷纳.韦勒克说:“这种批评来源于文化人类学和荣格把无意识当作人类的‘原型’和原始意象的集体贮存库的看法。

荣格本人在把他的哲学应用到文学上去的时候态度十分慎重,但是在英国和美国这种慎重却被抛到九霄云外,成批的批评家都想在全部文学后面发现人类的原始神话:天文、堕入地狱、献身上帝的精神。

”原型:原型是人类学、神话学、分析心理学和原型批评的基本概念,荣格认为集体的潜意识当中有被称为“原型”的东西。

所为原型就是遗传上的所有人都与生俱来的东西,由原型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印象,这些印象左右着一个人的内心。

3形式主义、新批评及巴赫金:俄国形式主义:指1915年至1930年在俄国盛行的文学批评思潮。

俄国形式主义将文学研究对象即文学性的提出和界定作为建立新的文艺理论批评体系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文学作品与其他任何用语言表达的文献的差异就在于它特殊的结构方式和表达方式,这种文学所独具的特性就是文学研究的对象。

)俄国形式主义的批判把文学作品看作某一社会历史的反映将导致历史学、政治学和社会学。

把文学作品当做作者个性的表现将不可避免地印上传记和心理学的痕迹。

北语网院18春《西方文论》作业-2

北语网院18春《西方文论》作业-2

单选题1(4分) : 发表《作者之死》的作者是A: 福柯B: 罗兰.巴尔特C: 伽达默尔D: 卡勒2(4分) : 用“显文本”和“潜文本”指称乔伊斯的《尤利西斯》和荷马的《奥德修纪》之间的互文关系的是A: 克里斯托娃B: 热奈C: 巴赫金D: 罗兰.巴尔特3(4分) : 下面命题是由狄德罗提出的是A: “美在杂多的统一”B: “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C: “美在关系”D: “美在和谐”4(4分) : 一眼见到就使人愉快的东西才叫做美的。

持此观点的是A: 普罗提诺B: 波伊修C: 奥古斯丁D: 托马斯·阿奎那5(4分) : 西方文论史上第一个严格区分了“美”与“崇高”的思想者是()。

A: 休谟B: 柏克C: 鲍桑葵D: 艾布拉姆斯6(4分) : 《美之根源及性质的哲学研究》的作者是()。

A: 莱辛B: 狄德罗C: 席勒D: 温克尔曼7(4分) : “对立产生和谐”出自A: 毕达哥拉斯B: 赫拉克利特C: 柏拉图D: 亚里士多德8(4分) : 《关于诗的哲学默想录》的作者是()。

A: 柏克B: 鲍桑葵C: 鲍姆加登D: 沃尔夫9(4分) : “我思故我在”,提出这一命题的是()。

A: 奥古斯丁B: 帕斯卡尔C: 笛卡尔D: 霍布斯10(4分) : 将西方文论的发展归纳为摹仿说、实用说、表现说和客观说的著作是A: 艾布拉姆斯的《镜与灯》B: 黑格尔的《美学》C: 康德的《判断力批判》D: 莱辛的《拉奥孔》多选题1(4分) : 下面是柏拉图提出的观点有:A: “四因说”B: “迷狂说”C: “艺术与真理隔着三层”D: “净化说”2(4分) : 莱辛诗——画理论最主要的思想在于()A: 将画的最高标准视为“美”B: 将画的最高标准视为“真”C: 将诗的最高标准视为“真”D: 将诗的最高标准视为“美”3(4分) : 对康德的表现说产生重要影响的人物是()。

A: 休谟B: 柏克C: 鲍桑葵D: 艾布拉姆斯4(4分) : 赫拉克利特的美学和文论观点有A: 对立产生和谐B: 数即宇宙C: 逻各斯D: 人是万物的尺度5(4分) : 弗洛伊德在精神分析批评理论中提出的观点有A: 集体无意识B: 里比多C: 俄狄浦斯情结D: 镜像判断题1(4分) : “人要按照自然而生活”是德谟克里特所说。

13春西方文论作业3

13春西方文论作业3

13春《西方文论》作业3一、单选题(共 15 道试题,共 75 分。

)V1. 女性主义批评与新历史主义批评所体现出的一种关联是正确答案:AA. 二者都从重读经典开始,并在自己的立场上剥离出曾被湮没的意义B. 二者都将批评指向了统治者的意识形态C. 二者都采用了一定的政治运动方式D. 二者都对经典作家提出了批评的质疑2. 发表《作者之死》的作者是正确答案:BA. 福柯B. 罗兰.巴尔特C. 伽达默尔D. 卡勒3. 下面对“符号”和“象征”予以区分的著作是正确答案:DA. 《符号学:批评的科学还是科学的批评》B. 《符号学原理》C. 《符号的研究:符号学、文学、解构》D. 《诗学语言学的革命》4. 心理分析批评在20世纪90年代的代表人物是正确答案:AA. 彼得.布鲁克斯B. 克里斯托娃C. 哈贝马斯D. 格林布拉特5.《符号的研究:符号学、文学、解析》一书的作者是正确答案:DA. 罗兰.巴特B. 皮尔士C. 克里斯托娃D. 卡勒6. 《判断力批判》的作者是正确答案:DA. 柏克B. 鲍桑葵C. 沃尔夫D. 康德7. 西方文论史上第一个严格区分了“美”与“崇高”的思想者是()。

正确答案:BA. 休谟C. 鲍桑葵D. 艾布拉姆斯8. 其思想被称为“批判哲学”的是()。

正确答案:DA. 柏克B. 鲍桑葵C. 鲍姆加登D. 康德9. 为心理分析理论引入语言学范式的是正确答案:BA. 弗洛伊德B. 拉康C. 荣格D. 布鲁克斯10. 被认为最早运用结构主义方法对文学进行研究的著作是正确答案:CA. 《叙事的话语》B. 《符号的研究:符号学、文学、解构》C. 《民间故事形态学》D. 《含混的七种类型》11. “延异”的概念是由提出的。

正确答案:CA. 福柯B. 托多洛夫C. 德里达D. 艾柯12. 伊瑟尔在《隐含作者》中特别讨论了。

正确答案:DA. “期待视野”B. “视野的融合”C. “解释群体”D. “文本的开放性”13. 用“显文本”和“潜文本”指称乔伊斯的《尤利西斯》和荷马的《奥德修纪》之间的互文关系的是正确答案:BA. 克里斯托娃B. 热奈C. 巴赫金D. 罗兰.巴尔特14. 提出“可读性文本”与“可写性文本”的是正确答案:DA. 格林布拉特B. 蒙特罗斯C. 格登伯格D. 罗兰.巴尔特15. 新历史主义批评所采纳的主要素材是。

20世纪西方文论讲义 第三章精神分析学

20世纪西方文论讲义 第三章精神分析学

第三章精神分析学一、概述从心理角度入手论述文学艺术,古已有之。

柏拉图认为诗歌使人心智衰颓而诗的创作能力属于神性的迷狂,亚里士多德提出心灵净化说,柯勒律治对想像进行了一番论述,都可以证明心理批评的历史源远流长。

但是真正意义上的精神分析批评始自19世纪末,在当代盛行的诸多批评模式中。

它是出现得较早、影响也极为深远的一种,它将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以及其他现代心理学理论应用于文学批评之中。

追溯精神分析批评的百年演变历程,考察它所研究的无意识对象,可以看出在不同发展阶段精神分析批评的侧重点有所不同。

以弗洛伊德本人为代表的传统精神分析批评(本我心理学批评),主要研究作者个人(或作品中人物)的无意识心理,文学作品被当作作家的心理征候来加以分析;后弗洛伊德时代的自我心理学批评开始分析读者对文本的心理反应,突出读者与文本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在卡尔·古斯塔夫·荣格的原型心理学批评中,文学作品既不是体现作者个人心理征候的地方,也不是满足读者的个人无意识中隐秘幻想的渠道,而是一种集体无意识的再现。

雅克·拉康等人将传统的精神分析批评与结构主义语言学联系起来,从语言学角度重新阐释和改造了传统精神分析学中的许多概念,例如,“无意识”被认为是语言的产物,具有同语言一样的结构。

精神分析批评的运作:a探讨作家的创作心理精神分析首先将目光投向作家的无意识领域,对影响作家创作的无意识心理作了细微的阐发。

注重对作家各种资料的搜集和分析,包括自传、私人信件、讲稿及其它文稿,特别是作家童年生活的记载。

作家内心深处的冲突尤其是童年生活中性爱冲动的幻想和挫折构成了作家从事文学创作的根本原因和动力。

在了解作家生活经历特别是童年生活的基础上,精神分析要求反观作家的作品,以揭示这些文本中暗藏的意义或深层的内容。

作品是作家受到压抑而创作的产物,它记录了作家的隐秘和痛苦。

b分析人物的心理结构——人物的性心理和人格结构关系c阐释作品的潜在意义d探究艺术创作中的集体无意识集体无意识:指一种种族原始时期产生而遗留下来的普遍精神。

《当代西方文艺理论》笔记—精神分析批评

《当代西方文艺理论》笔记—精神分析批评

《当代西方文艺理论》笔记—精神分析批评27.精神分析批评是什么?(1)精神分析批评是把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等现代心理学理论运用于文学研究的一种批评模式。

(2)它是20世纪影响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西方文艺批评流派之一,在将近一个世纪的跨度中,是意识流、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存在主义和荒诞派等现代主义流派的重要理论影响来源,活跃于20世纪上半叶的一流作家大多受到精神分析学的影响。

(3)二三十年代达到鼎盛,四五十年代遭到冲击,六七十年代又在重新阐释中焕发生机活力而呈现多元发展局面。

(4)传统精神分析批评产生于20世纪初《释梦》一书的出版,最早将精神分析学说应用于文学批评实践的是弗洛伊德本人及其弟子。

(5)精神分析批评大致可以分为三种模式:传统精神分析批评、读者反应精神分析批评和结构主义精神分析批评。

28.传统精神分析批评受弗洛伊德影响:(1)无意识理论;(2)力比多学说;(3)本我、自我、超我三重人格结构学说;(4)梦的学说和释梦理论;(5)“俄狄浦斯情结”说;(6)文学艺术与“白日梦”;(7)艺术家与精神病。

29.如何理解精神分析批评与弗洛伊德假设紧密相连?(1)艺术被看作是一种精神病的表现,艺术家都是神经质、病态、精神失调的,而艺术作品从某种程度上说是这种病态的副产品。

(2)文学艺术被看做是与幻想或白日梦相类似的东西,被当做作者的幻想投射,于是文艺作品便成了艺术家无意识幻想的象征表现。

(3)精神分析学大致可以分为前后两期:①前期是传统精神分析学,着重研究人的生物性本能方面。

②后期是新精神分析学,强调道德社会化的影响,视社会文化为人格发展的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

(4)精神分析批评的研究对象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即作者、读者和文本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

传统精神分析批评侧重对作者心理创作活动的研究,旨在揭示作者创作过程、态度及心理状态及其作品之间的关系;读者反应精神分析批评侧重研究读者的心理阅读过程及反应,以解决读者与文本之间的关系问题;结构主义精神分析批评侧重通过分析文本语言和结构的方式去研究文本、语言与读者之间的关系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精神分析批评视角看《西游记》
黄桂娜2010101307
摘要:根据精神分析学说创始人弗洛伊德的观点,人的心理结构分为三个层次,底层为无意识,上层为意识,中间为前意识。

《西游记》中师徒四人的角色分别代表了“取经人”心理结构中的三个层次:孙司空与沙僧——理想的与现实的意识,唐僧——前意识,猪八戒——无意识。

关键词: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批评;《西游记》;无意识
一、精神分析批评简述
精神分析批评是20世纪西方文学批评中影响最大的批评方法之一,它是一种把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理论运用于文学研究的文学心理学批评模式。

精神分析批评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前期主要是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为中心的精神分析批评,后期主要是以雅克·拉康和诺曼·霍兰德等重新阐释和发挥的新精神分析批评。

但无论新旧,精神分析批评的理论核心都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及其文学思想。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批评的主要理论有:无意识理论,无意识升华说,梦的理论,俄狄浦斯情结等。

本文所用的精神分析批评主要是弗洛伊德经典精神分析批评理论,其具体内容为无意识理论。

二、精神分析批评与《西游记》
根据精神分析学说创始人弗洛伊德的观点,人的心理结构分为三个层次,底层为无意识,上层为意识,中间为前意识。

如果把《西游记》中师徒四人看作一个整体,即一个“取经人”,就会发现作品中师徒四人的角色分别代表了“取经人”心理结构中的三个层次:孙司空与沙僧——理想的与现实的意识,唐僧——前意识,猪八戒——无意识。

《西游记》揭示的正是“取经人”在无意识的驱使下,在前意识的压制下所形成的人格分裂状态,即理想的音响现实的意识之间的分裂,而这正是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的生存状况。

(一)《取经人》的无意识与猪八戒
在弗洛伊德看来,“一种历程若活动于某一时间而在那一时间内,我们又一无所觉,我人便称这历程为‘潜意识’(潜意识为无意识的另译名)”[1]。

无意识是一种本能冲动,弗洛伊德称之为“力比多”,即性欲。

无意识虽不能被个人所感知,但却能从根本上影响人的行为。

在《西游记》中,猪八戒正是“取经人”无意识的体现。

在猪八戒诸多的个性特征中,贪色是其最大的特点之一,文本多次描写到猪
八戒的好色行为,整部作品从头至尾都贯穿着猪八戒强烈的性欲。

猪八戒因调戏嫦娥被贬下凡,后在高老庄强娶高太公的女儿做媳妇;取经过程中猪八戒见到女人就急于示爱,结果被众菩萨假扮的寡妇一家戏弄;和盘丝洞众女蜘蛛精同浴,差点丧命;取经途中猪八戒一直对高老庄的媳妇念念不忘,作品中多次写到他一遇到困难就萌生回高老庄找媳妇的念头;甚至到了西天佛祖圣地天竺国,猪八戒见了从天宫下凡收取玉兔精的嫦娥,还想重叙旧情;如来佛祖对师徒四人封职时曾这样评价猪八戒:“……入吾沙门,保圣僧在路,却又顽心,色性未泯……”[2]由此可见,猪八戒起码到取经结束还是为情所困,为欲所累,而自己却浑然不觉。

食色,性也。

好色是作品中猪八戒的特点,也是他的本能,情欲在猪八戒身上体现得一览无余。

由此可见,猪八戒代表的正是“取经人”的无意识。

(二)“取经人”的前意识与唐僧
精神分析学派认为,在意识和无意识之间有一个缓冲地带,称之为前意识。

前意识主要内容是过去的经验,其主要作用是阻止无意识本能欲望进入意识领域,充当检察官的角色。

在《西游记》中唐僧和猪八戒的行为相差迥异,唐僧时常在吃喝和对待女性的问题上约束着猪八戒的行为。

特别是在对待女性的态度上,师徒二人在原则上截然相反。

唐僧是禁欲主义的杰出代表,在取经途中他不乏爱慕者,有的女人甚至以身相许,但都被唐僧坚决拒绝,而与此同时,当唐僧要被招亲时,猪八戒总是试图说服唐僧就从,但都遭到唐僧的呵斥,甚至怒骂。

唐僧以自己的亲身实践为猪八戒树立了榜样,并且以此来约束和要求猪八戒。

可见唐僧在取经过程中充当了检察官的角色,对猪八戒所代表的无意识进行压制,这正是前意识的主要功能。

(三)“取经人”的分裂意识与孙悟空和沙僧
精神分析学派认为,“意识处于表层,是指一个人所直接感知到的内容。

它是人的有目的的、自觉的心理活动,可以用语言表达,并受社会道德的约束。

”[3]孙悟空和沙僧的角色与猪八戒所代表的无意识有很大的不同,他们天生既不贪吃,也不好色,有明确的取真经、修正果的目的。

能按道德规范行事,基本上是在师父唐僧所代表的前意识的审查下各司其职,而这些正是他人作为意识的具体表现。

同时,在作品中孙悟空和沙僧的角色地位是不一样的,孙悟空神通广大,叱咤风云,却一路磕磕绊绊,多次被唐僧误会,甚至遭到唐僧的惩罚,痛苦不堪。

沙僧能力平平,做事按部就班,严格按师傅要求做事,同时又听师兄孙悟空和猪八戒的话,一路默默无闻,终成正果。

通过孙悟空和沙僧的对比,不难发现孙悟空和沙僧其实是“取经人”意识分裂的两端,即理想的意识和现实的意识,但同时孙悟空和沙僧通过师傅监督进入意识领域的方式是不同的。

沙僧是“合法”的经过师傅的“过滤”被放进来的,所以在作品中沙僧和唐僧几乎没有冲突,而孙悟空是“非法强行通过”,因此作品中的孙悟空和唐僧时常有矛盾,孙悟空曾多次遭到师傅唐僧“紧箍咒”的制裁,甚至被驱逐流放。

弗洛伊德曾把人的心理结构比作大海里的冰山,露出海面的部分是意识,它只占冰山的很小一部分,而处于海水里的大部分则是无意识,它只占冰山的很小一部分,而处于海水里的部分则是无意识,它不为人所知却是人们行为和愿望的动力,人们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无意识的支配。

这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数百年来在民间对《西游记》各角色的演绎中,猪八戒这一角色远比其它的角色演绎得多的原因。

因为猪八戒作为无意识的代表,它远比代表意识和前意识的孙悟空、沙僧和唐僧要丰富得多。

经典作品之所以经典,是因为它写出了人类共同的心理结构,它能够让不同时代的人们在不断地阅读中“认识你自己”。

正如丹麦文论家勃兰克斯所言“文学史,究其最深刻的意义来说,是一种心理学,研究人的灵魂,是灵魂的历史”[4]
参考文献:
[1][奥地利]弗洛伊德著,高觉敷译,《精神分析引论新编》,北京,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第50页。

[2]吴承恩,《西游记》,南京,凤凰出版社,2006年版,第755页。

[3]赵炎秋,《文学批评实践教程》,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77页。

[4][丹麦]勃兰克斯,《十九世纪文学主流·引言》,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