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气窒息及事故预防措施
井下氮气窒息事故应急预案

一、总则1. 目的:为有效预防和应对井下氮气窒息事故,确保人员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制定本预案。
2. 适用范围:适用于本矿井井下因氮气泄漏或浓度过高导致的窒息事故的应急处置。
3. 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矿山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矿井实际情况制定。
二、事故类型及危险性分析1. 事故类型:井下氮气窒息事故。
2. 危险性分析:氮气无色、无味、无臭,不易被察觉,且对人体有较强的窒息作用。
当氮气浓度达到一定值时,会导致人员窒息,甚至死亡。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应急指挥部:由矿长担任总指挥,分管安全生产的副矿长担任副总指挥,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
2. 救援小组:由矿山救护队、医疗救护队、通风部门、安全部门等组成。
3. 职责:- 应急指挥部负责组织、指挥和协调事故救援工作。
- 救援小组负责现场救援、伤员救治、现场警戒等工作。
- 各部门负责人负责本部门职责范围内的应急救援工作。
四、应急处置措施1. 报警与通知:- 发现氮气窒息事故后,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报告。
- 应急指挥部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通知救援小组和相关人员。
- 确保事故信息及时、准确上报。
2. 人员疏散与救援:- 疏散事故现场周边人员,确保安全。
- 救援小组迅速赶赴现场,展开救援工作。
- 对窒息人员进行心肺复苏等急救措施。
- 将伤员迅速送往医院救治。
3. 现场处理:- 通风部门立即采取措施,加强通风,降低氮气浓度。
- 检查事故原因,消除隐患。
- 设置警戒线,防止无关人员进入事故现场。
4. 信息发布:- 及时向相关部门和上级领导报告事故情况。
- 通过媒体向社会发布事故信息。
五、后期处置1. 事故调查:成立事故调查组,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查明事故责任。
2. 责任追究:根据事故调查结果,对事故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
3. 整改措施:针对事故原因,制定整改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六、应急演练1. 定期开展:每年至少组织一次井下氮气窒息事故应急演练。
工作人员氮气窒息事故应急处置方案

工作人员氮气窒息事故应急处置方案一、事故概述事故名称:工作人员氮气窒息事故事故地点:XXX工厂事故时间:XXXX年XX月XX日XX时XX分事故原因:工作人员在检修过程中,未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导致氮气泄漏,引发窒息事故。
二、事故应急处置方案1. 事故报警与现场保护(1)事故发生后,立即启动应急报警系统,通知应急指挥部和相关救援单位。
(2)现场负责人迅速组织人员进行事故现场的保护,防止事故扩大。
(3)立即切断事故现场的电源,防止发生次生事故。
2. 人员疏散与救援(1)立即组织现场人员按照预定疏散路线迅速撤离事故现场。
(2)疏散过程中,确保人员的安全,避免发生踩踏事故。
(3)救援人员穿戴好防护装备,携带必要的救援设备,迅速进入事故现场进行救援。
3. 医疗救护(1)立即拨打急救电话,请求医疗救护。
(2)在现场设置临时医疗救护点,对受伤人员进行初步的救治。
(3)根据受伤人员的伤情,及时将重伤员送往医院进行救治。
4. 事故调查与处理(1)立即成立事故调查组,对事故原因进行全面调查。
(2)根据事故调查结果,对事故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
(3)对事故现场进行清理,恢复生产秩序。
三、事故预防措施1. 加强员工的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
2. 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确保员工在操作过程中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
3. 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
4. 建立健全应急预案,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响应能力。
5. 加强现场安全管理,确保现场的安全设施齐全、有效。
四、总结本次事故的发生,暴露出我们在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不足。
我们将认真总结事故教训,严格落实事故预防措施,确保类似事故不再发生。
同时,我们将加强应急管理工作,提高应急响应能力,为员工的生命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煤气中毒、氮气窒息事故预案

煤气中毒、氮气窒息事故预案
煤气中毒和氮气窒息是两种不同的事故类型,它们的预防和处理方法也有所不同。
下面是针对这两种事故的预案建议:煤气中毒事故预案:
1. 安装煤气报警器:在燃气设施周围安装可感知煤气泄漏的报警器,并定期检查和维护。
2. 良好通风系统:确保燃气设施周围有良好的通风系统,及时排除室内积聚的燃气。
3. 确保设施安全:定期检查和维护燃气设施,确保其安全可靠。
4. 紧急救援准备:在家中储备有急救箱和紧急通信设备,以便在发生中毒事故时迅速求救。
5. 注意煤气使用安全:确保煤气使用场所的可燃气体泄漏监测设备运行正常,避免长时间燃气泄漏而未被及时发现。
氮气窒息事故预案:
1. 安全操作流程:建立并贯彻安全操作程序,包括对氮气的正确使用、储存和处理方法的培训和实践。
2. 限制进入风险区域:明确指定进入氮气风险区域的人员,并确保相关人员经过充分的培训和了解相应的安全操作指南。
3. 适当的通风措施:在氮气使用或储存区域内安装适当的通风系统,以确保室内的氧气含量正常。
4. 穿戴个人防护装备(PPE):要求工作人员在处理氮气时佩戴适当的PPE,如防护手套、安全眼镜和呼吸器等。
5. 紧急救援准备:对于窒息事故,培训员工掌握紧急救援技能,安排应急救援人员提供及时的援助。
以上只是预防和处理煤气中毒和氮气窒息事故的一些建议,具体的预案应根据各个企业或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制定和执行。
大型氮气窒息事故应急预案

一、目的和依据为有效预防和应对大型氮气窒息事故,保障员工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降低事故损失,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企业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企业在生产、储存、使用氮气过程中发生的窒息事故,包括但不限于氮气泄漏、氮气置换不当、氮气容器损坏等情况。
三、事故风险分析1. 氮气特性:氮气为无色、无味、无嗅的惰性气体,不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但在高浓度下会导致空气中氧含量降低,引发窒息事故。
2. 事故原因:主要包括氮气泄漏、设备故障、操作不当、安全防护不到位等。
3. 危害程度:窒息事故可能造成人员中毒、昏迷甚至死亡,同时可能引发火灾、爆炸等次生灾害。
四、组织机构及职责1. 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负责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的组织、指挥和协调。
- 组长:企业主要负责人- 副组长:分管安全生产的副总经理- 成员:各部门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2. 应急救援指挥部:负责事故现场的指挥、协调和处置。
- 指挥长: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组长- 副指挥长: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副组长- 成员:各部门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急救援队伍3. 应急救援队伍:负责事故现场的救援、处置和现场保障工作。
五、应急救援程序1. 事故报告: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人员应立即向应急救援指挥部报告,并采取必要措施控制事故蔓延。
2. 事故现场处置:应急救援指挥部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应急救援队伍进行现场处置。
- 封锁事故现场,隔离事故区域,防止事故蔓延。
- 采取通风、稀释等措施,降低氮气浓度。
- 对被困人员进行救援,必要时进行紧急医疗救护。
- 撤离事故现场人员,确保人员安全。
3. 事故调查与处理:事故发生后,企业应组织事故调查组,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并依法依规进行处理。
六、应急响应措施1. 报警:事故发生后,立即拨打119、120等应急电话,报告事故情况。
氮气危害及风险防控

培训目录
一、氮气窒息事故案例 二、氮气危害及风险分析 三、氮气危害防控措施
一、氮气窒息事故案例
(一)事件经过
2006年1月1日,由于天然 气原料供应不足,合成氨装置 停车,系统进行吹扫、置换, 并充氮保护。2月19日,合成 氨车间在对装置检查过程中, 发现火炬系统部分伴热管线有 冻堵泄漏情况。
12-14 10-12 8-10
6-8 4-6
缺氧的影响与症状表
影响与症状
最高“安全含量”(大部分氧气检测器的高位报警通常为23.5%) 一般情况下空气中的氧气浓度 最低“安全含量”(大部分氧气检测器的低位报警通常为19.5%) 缺氧的最初征兆。努力工作的能力降低。身体方面可能会产生某 些早期症状,例如冠状动脉,肺及循环系统出现问题。 呼吸加速,脉搏跳动剧烈,肌肉协调能力降低,知觉和判断力下 降。 呼吸急促,几乎失去判断力,嘴唇发紫。 精神迷乱,昏厥,失去知觉,脸色苍白,嘴唇发紫,恶心,呕吐, 身体无法自由移动。 6分钟-50%死亡可能性 8分钟-100%死亡可能性 40秒后昏迷,痉挛,呼吸停止,死亡。
正用氮气 吹扫
加氢反应釜的催化剂 已清空
密封连接未完全 上紧
氮气泄漏
缺氧环境
反应器裙座
容器底部周围的裙座必须看作是一个要求许可证的受限空间。
二、氮气危害及风险分析
——临时受限空间的死亡事故
工艺塔停止操作转入维修阶段,塔已经过清洗,正在进行氮气吹扫, 有几个人孔打开着。两个有经验的工人在检查远处人孔的法兰面是否产生 应力裂缝。他们将染料喷在法兰上,用黑光验证怀疑有裂缝的地方。此时, 阳光明媚,和风吹絮。他们在法兰上面搭起了油布防护罩,但不知是为了 在使用着色渗透剂时挡住风或为了便于黑光检验。油布罩形成的封闭空间 不久就充满了氮气,两个人都窒息晕倒。一个死了,另一个因为晕倒时脸 朝向金属格栅,可以吸入维持生命所需的充分的氧而侥幸活了下来。
氮气窒息及事故预防措施

氮气窒息及事故预防措施
由于氧和氮的沸点不同,空分生产主要是在低温下通过蒸馏从空
气中分离纯氧和纯氮,供其他生产、非生产过程使用,如煤气生产过
程中氧化剂,医用、工业用氧的来源,仪表氮气的使用等。
在空气分
离过程中,因生产装置、工艺管道的泄漏、安全装置失灵,或检修过
程中因未佩带安全防护用具或因防护不当等,都可能发生氮气窒息事故。
而且,氮气窒息事故发生后受害者很难有能力逃出或自救,在生
产过程中应采取以下预防措施:
(1)对岗位人员进行安全知识教育,使其了解、掌握氮气的理化性质、事故预防及应急措施;
(2)根据生产实际情况制定窒息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加强演练,提
高岗位人员应急救援能力和救援水平,并根据工艺变化和人员变动适
时进行修订,使预案具有可操作性;
(3)在可能发生氮气泄漏的危险场所悬挂安全警告标志,无关人员
不得进入该生产场所;
(4)在氮气生产设备内进行检修作业前,必须将该设备与生产系统
可靠隔绝,经置换分析合格,氧含量达18%以上,落实好安全措施后
方可进行作业。
在不可能置换完全的情况下,操作员必须使用空气呼
吸器或长管口罩,并在监护人监护下作业;
(5)严格执行岗位操作法和安全操作规程,加强岗位操作技能培训,避免因误操作导致设备损坏和管道阀门泄漏而引发事故;
(6)控制室操作人员要加强对压力、流量等参数的监控,以便及时
发现氮气泄漏,并及时有效控制。
井下氮气窒息事故应急预案

一、预案编制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矿山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国矿井生产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二、事故定义井下氮气窒息事故是指在矿井生产过程中,因氮气浓度过高,导致人员吸入氮气而引起窒息,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的事故。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成立井下氮气窒息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以下简称“指挥部”),负责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
2.指挥部下设以下工作组:(1)现场救援组:负责事故现场的救援工作。
(2)医疗救护组:负责事故伤员的救治工作。
(3)现场警戒组:负责事故现场的警戒和交通管制。
(4)物资保障组:负责事故救援所需的物资保障。
(5)信息宣传组:负责事故信息的收集、汇总和发布。
四、应急处置程序1.事故发生(1)现场人员立即报告事故情况,包括事故发生地点、时间、人员伤亡情况等。
(2)现场救援组迅速开展救援工作,确保被困人员安全。
2.事故报告(1)事故发生后,现场救援组立即向指挥部报告事故情况。
(2)指挥部接到报告后,立即向上级领导汇报,并启动应急预案。
3.现场救援(1)现场救援组根据事故情况,制定救援方案。
(2)医疗救护组对伤员进行救治,确保伤员生命安全。
(3)现场警戒组对事故现场进行警戒,确保救援工作顺利进行。
4.事故善后处理(1)指挥部组织相关部门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查明事故责任。
(2)根据事故调查结果,对事故责任人进行处理。
(3)对事故现场进行清理,恢复生产。
五、预防措施1.加强安全生产教育,提高员工安全意识。
2.严格执行矿井生产操作规程,确保生产安全。
3.定期对矿井进行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
4.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设备和物资,确保应急救援工作顺利进行。
5.加强应急救援演练,提高员工应急处置能力。
六、预案实施与修订1.本预案由矿井安全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实施。
2.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如遇重大变更,应及时修订。
3.本预案的解释权归矿井安全管理部门所有。
七、附则1.本预案未尽事宜,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执行。
氮气窒息事故的控制与预防

• 二、事故原因: • 1、2#旁滤器和3#旁滤器连通管虽加装了盲
板,但没有固定,导致3#旁滤器反冲洗氮 气窜入2#旁滤器; • 2、检修人员违章作业,进入旁滤器没有随 身携带测氧仪,也没有采取其他任何手段 进行氧含量分析; • 3、现场强制通风的轴流风机虽已安装但未 打开; • 4、恢复检修未续办检修作业票。
息事故
2009年12月6日,江西新余市的某钢铁
有限公司某厂2#干熄焦电脑显示故
障,巡检工会同当班的其他操作人
员共5人前往现场处理故障。打开人
孔盖后,在处理故障过程中,2人窒
息,现场其他人员在施救过程中又
有3人窒息,后速送医院救治,其中
4人因抢救无效死亡,另1人脱离危
险。据相关人士介绍,窒息事故是
2022/3/23
2022/3/23
• 2.事故发生原因及性质
•
(一)直接原因
•
从业人员对煤气管道内富含高浓度的氮气认识
不清,盲目进入管道内作业及抢救是导致事故发生
的直接原因。
•
(二)间接原因
•
(1)十七冶在实施管道对接施工方案设计时,对
现场施工技术设计方案和安全防范措施考虑不细致。
•
经调查,十七冶在现场施工技术设计方案中对
2022/3/23
事故性质和事故原因
(一)事故性质
中国第四冶金建设公司曹妃甸工程总项目经理部土建工长闻 x、农民工王xx虽按要求准备了通风换气用的轴流风机, 但实际工作时没有使用,在不明池内环境情况下,冒然进入 池内进行作业,违反了《缺氧危险作业安全规程》,导致闻 x、王xx在严重缺氧环境下窒息晕倒,中国第四冶金建设 公司曹妃甸工程总项目经理部农民工王xx、电工张xx、 管工杨xx盲目施救,致使事故扩大。事故调查组认定:这 是一起因中国第四冶金建设公司曹妃甸工程总项目经理部现 场施工作业人员对除盐水池内部环境危险性认识不足,违反 《缺氧危险作业安全规程》作业,且事故发生后又盲目施救, 导致多人缺氧窒息死亡的较大生产安全责任事故。同时,事 故发生后,中国第四冶金建设公司曹妃甸工程总项目经理部 未按规定及时向当地政府和安监部门上报,造成事故的迟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号:SM-ZD-89583 氮气窒息及事故预防措施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氮气窒息及事故预防措施
简介:该方案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合理化地制定计划,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员
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明确执行目标,工作内容,执行方式,执行进度,从而使整
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
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
读内容。
空分生产主要是在低温状态下因氧气和氮气沸点的不同而通过精馏的方法将空气分离出纯氧和纯氮,供其他生产、非生产过程使用,如煤气生产过程中氧化剂,医用、工业用氧的来源,仪表氮气的使用等。
在空气分离过程中,因生产装置、工艺管道的泄漏、安全装置失灵,或检修过程中因未佩带安全防护用具或因防护不当等,都可能发生氮气窒息事故。
而且,氮气窒息事故发生后受害者很难有能力逃出或自救,在生产过程中应采取以下预防措施:
(1)对岗位工人进行安全知识教育,使其了解、掌握氮气的理化性质、事故预防及应急措施;
(2)根据生产实际情况制定窒息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加强演练以提高岗位工人事故应急救援能力和救援水平,并根据工艺变化和人员变动适时进行修订,使预案具有可操作性;
(3)在可能发生氮气泄漏的危险场所悬挂安全警示标识,
无关人员不得进入该生产场所;
(4)在氮气生产设备内进行检修作业前,必须将该设备与生产系统可靠隔绝,经置换分析合格,氧含量达18%以上,落实好安全措施后方可进行作业。
在不可能置换完全的情况下,作业人员必须使用空气呼吸器或长管面具,并在监护人监护下作业;
(5)严格执行岗位操作法和安全操作规程,加强岗位操作技能培训,避免因误操作导致设备损坏和管道阀门泄漏而引发事故;
(6)控制室操作人员要加强对压力、流量等参数的监控,以便及时发现氮气泄漏情况并及时得到有效控制。
这里填写您的企业名字
Name of an enterpri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