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词汇(精)
现代汉语词汇篇

现代汉语词汇的组成
一、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 (一)基本词汇
词汇中最主要的部分上基本词汇,它和语法一起构成语言的基础。基 本词汇是基本词的总和,它包含的词比较少,却很重要。基本词使用率高, 生命力强,为全民所共同理解。例如: 有关自然界事物的:天、地、风、云、水、火、雷、电等; 有关生活与生产资料的:米、灯、菜、布、刀、笔、车、船等; 有关人体各部分、哥哥、弟弟等; 有关人或事物的行为、变化的:走、想、写、喜欢、学习、发展等; 有关人或事物的性质、状态的:大、小、好、坏、甜、苦、美丽、快 乐等; 有关指称和代替的:我、你、他、这、那、谁、什么、怎样等; 有关数量的:十、百、千、万、斤、两、尺、寸、元、角、分、个等; 有关程度、范围、关联、语气的:就、很、最、都、全、把、和、跟、 因为、所以、但、虽、吗、了等。
基本词汇与一般词汇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基本词汇是 构成新词的基础,不断地给语言刨造新词,充实、扩大一般词 汇,使词汇日益丰富。一般词汇中有的词,在语言发展过程中, 又能逐浙地取得基本词的性质,转为基本词,从而使基本词汇 不断扩大。“革命、电子”这两个词,原来并不是基本词,现 在已加入了基本词汇的行列,并以它们为语素创造了大量的新 词,丰富了语言的词汇,如“革命家、革命者、革命性、革命 化、反革命”,“电子管、电子枪、电子琴、电子计算机”等 等。基本词汇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积累和丰富起来 的。这个过程,在一定意义上讲就是一般词转化为基本词,再 进入基本词汇的过程。 现代汉语一般词汇包含有古语词、方言词、外来词、行业 语、隐语等。
2.能产性 用基本词作语素创造出来的新词,最便于人们理 解和接受,最便于流传,所以,那些千百年来流传下 来的基本词,便成了构成新词的基础。它们一般有很 强的构词能力。如用“水”构成的词,在《现代汉语 词典》中就有150个。如“水泵、水笔、水表、水兵、 水草、水产、水车、水稻、水道、水分、水缸、水汪 汪、水浮莲、水玻璃、水成岩、水电站”等等;又如 “潮水、茶水、洪水、风水、钢水、海水、淡水、胶 水、口水、苦水、泪水、卤水、露水、墨水、油水” 等等;又如“墨水瓶、泔水桶、茶水站”等等。
现代汉语 第四章 词汇

孑——孑孓 孓——孑孓 § 注意三点:
×孓 孑×
(1)分割后各部分无意义。葡萄、琵琶。
(2)分割后只有一部分有意义。蝴蝶、骆驼、蘑菇。
(3)分割后的意义和作为整体时的意义毫无联系。
马虎、沙发。
以上三种情况都属于不能分割的语素。
3、语素的分类
(1)自由语素。 词根 词缀
(2)粘着语素。a、不定位粘着语素。
所:从斤,户声。本义是伐树的声音。
(2)基本义 (从共时的角度来看词的义项)
多义词的几个义项,有一个是在现代最基本、最 常用的意义,这就是该词的基本义。如:年、军。 本义与基本义一致:割、口、老、见。 本义与基本义不一致:兵、汤、走、浪潮、刻板、
酝酿。
(3)转义(派生义) 词义派生的方式:引申、比喻,还有夸张、象征。 •引申义:通过事物之间的相关性联系派生出来的新意。 笔杆子:①指笔的手拿部分。
地震、面熟(主谓)
冰箱、雪亮(偏正)
2、构词成分上的联系。
同族词:红色、红茶、红颜、红晕、红旗; 朱红、通红、血红、鲜红、映山红。 3、词义关系上的联系。 同义、反义、上下位关系
二、词汇单位 (一)语素 1、语素? 最小的,“伟大”,“芙蓉” 音义结合体,“芙”、“蓉”、“玻”、 “璃” 2、语素的辨别——替代法 驼——驼绒 绒——驼绒 鸭绒 驼峰 鹅绒 驼色 灯心绒 驼员
要准确、协调。
(三)词义的性质
1、客观性
词义是主体对客观对象的概括反映,客观存在
是词义形成的基础,所以词义具有客观性。
即使是一些以虚幻的事物、现象为基础形成的
词义依然有其客观性。
2、概括性
3、模糊性
4、民族性
二、词义的构成
理性义 色彩义 词法意义 句法意义 改革:
现代汉语:词汇课件

适当运用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增强语言的 表现力和感染力。
口语交流中准确传达信息意图
清晰发音
准确清晰地发出每个音 节和单词,避免模糊和 含糊不清的发音。
选用恰当词汇
根据交流场合和对象, 选用恰当、得体的词汇 进行表达。
注意语调和语气
通过调整语调和语气来 传达不同的情感和态度, 增强口语交流的效果。
近义关系复杂词汇辨析
词义相近但用法不同的词,如 “推断”和“推测”,前者强调 根据事实得出结论,后者强调猜
测和揣测。
搭配关系不同的近义词,如“改 进”和“改善”,前者常与“方 法”、“技术”等搭配,后者常 与“生活”、“环境”等搭配。
语义侧重点不同的近义词,如 “爱护”和“爱戴”,前者强调 保护和照顾,后者强调尊敬和拥
05 现代汉语新词汇现象探讨
网络流行语及其影响
网络流行语的产生
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社交媒体的普及为网络流行语的产生提供 了条件。
网络流行语的特点
简洁、生动、形象,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表达力。
网络流行语的影响
丰富了现代汉语的词汇库,增强了语言的表达效果;同时,也对现 代汉语的规范和清晰表达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外来语借入与本土化过程
外来语的借入方式
音译、意译、音意兼译等多种方式。
外来语的本土化过程
外来语在借入后,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和传播,会逐渐融入汉语系 统,成为汉语的一部分。
外来语对现代汉语的影响
外来语的借入丰富了现代汉语的词汇,也带来了新的表达方式和语 言风格。
方言词汇进入普通话现象
1 2
方言词汇进入普通话的途径
新造词的发展趋势
新造词将继续以快速、大量的方式产生,同时,一些新造词也将逐渐被淘汰和更新。
现代汉语词汇

同义词的作用
1 表达更精确和严密。 “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
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孔乙己》 “他回过头去说,‘水生,给老爷磕头。’便拖 出躲在背后的孩子来,……”——《故乡》
2 语言生动活泼,富于变化。 我们以我们的祖国有这样的英雄而骄傲,我们
以生在这 个英雄的国度而自豪。——《谁是最 可爱的人》
吸收方言词的原因:
1 、该东西该概念是该方言区所特有的。 槟榔、龙眼、靰鞡
2 、有些方言词能表达丰富复杂的思想,而普通 话里没有相应的词可以替代。 噱头、龌龊、鱼腩、生猛
3 、有些方言词可以表达特定的感情色彩和地域 色彩。 亭子间、弄堂、瘪三
港台方言词 创意、楼花(预售屋、预售房的意思)、按揭、 饮茶、作秀、入围、新登场
3 连用同义词,可加强语气。 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歼灭一切敢于来
犯之敌。
4 可满足婉曲和讳饰的需要: 他去见马克思了。/他老了。
5 构词作用: 家喻户晓、东奔西走、并驾齐驱、粗心大意、 轻描淡写
同义词的差异
从词义的性质和范围来看:
1 、范围大小的不同
粮食>食粮 灾难>灾荒>饥荒 时代>时期
数罕用的外,其他的都是一般词汇。它 与基本词汇是核心和外围的关系。
基本词汇
关于自然界的事物:天、地、水、电、火 关于人体各部分:眼睛、鼻子、耳朵 关于亲属关系:爸爸、妈妈、姥姥、舅舅 关于劳动工具、生活用品:笔、房屋、饭、门、车 关于方位、处所和时间:下面、东边、今天、秋天 关于一般的行动和行动变化:跑、跳、走、吃 关于一般的性质和状态:大、小、多、少、好、痛 关于数量:十、百、千、万、斤、尺 关于指称和代替:你、我、她、这、什么、怎样 关于表示程度、范围、关联、语气及情感:很、最、
《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连词词汇

《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连词词汇一、“和”
- 发音:hé、hè、huó、huò、hú(在连词用法中读hé)。
- 词性:连词。
- 示例:我和你都是学生。
二、“与”
- 发音:yǔ。
- 词性:连词。
- 示例:这件事与他无关。
三、“及”
- 发音:jí。
- 词性:连词。
- 示例:工人、农民及知识分子都是国家的建设者。
四、“以及”
- 发音:yǐjí。
- 词性:连词。
- 示例:他喜欢唱歌、跳舞以及绘画。
五、“并”
- 发音:bìng。
- 词性:连词。
- 示例:他不但聪明,并且努力。
六、“而且”
- 发音:ér qiě。
- 词性:连词。
- 示例:他不但成绩好,而且品德高尚。
七、“或者”
- 发音:huò zhě。
- 词性:连词。
- 示例:你可以选择红色或者蓝色。
八、“要么”
- 发音:yào me。
- 词性:连词。
- 示例:要么你来,要么他来。
现代汉语词汇

(三)反义组中的单位大都在音节数的形式 上一致 贫——富 高涨——低落 轻工业——重工业 重于泰山——轻于鸿毛
词语的固定搭配
一个词必须出现在也只能出现在另一个词的 前边或后边,组成一个固定语 风发、望洋、 绸缪、模棱 一个词有若干义项,在每个义项上都只和一 个词或有限的一些词相结合 理
词的语音形式和意义
词是音和义的结合体。词义没有语音形式无由表 达。 词大部分只有一个确定的语音形式,少部分词可 以有不只一个语音形式 现代汉语的一部分词存在着异读现象 现代汉语还中一部分词可以有确定的变化形式— —叠音和儿化
词的语音形式和意义
词义是某一语言中词的语音形式所表达的内容, 是人的意识对客观对象的反映 词义和概念区别与联系 词义和概念是一致的 词义和概念并不是一对一的关系 语言中的任何一个词都有意义,但并不是每一 个词都体现概念 概念可由一个词来体现,词的组合也可表示概 念
现代汉语词汇
现代汉语词汇的一般性质 词及其构造 固定语及其类别 主要的词语关联现象 词汇的主要类集 现代汉语词汇的民族特色 词语的选择与运用
现代汉语词汇的一般性质
词汇概念的正确理解 词汇在现代汉语中的地位 现代汉语词汇的丰富性 北方方言的词汇基础 汉语词汇的稳定性
主要词语关联现象
词语的聚合和组合 同义聚合和同义词语 反义聚合和反义词语 词语的固定搭配
词语的聚合和组合
聚合——纵 组合——横
同义聚合和同义词语
判定同义关系的原则 1.若干词汇单位所指称、表示的事物具有同一 性 2.词义与词义之间的关系,只存在于同一语言 系统内 3.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汇单位构成 4.稳定的语言单位之间的同义现象
现代汉语词汇结构类型精

滥用虚词
5
虚词误用类型举例
⑥从这个故事里告诉我们一个真理:虚 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⑦在我们党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身 上,都无不闪耀着立党为公的光辉。 ⑧当我累得睁不开眼的时候,一想起班 主任老师的鼓励,精神就振作起未了。 ⑨对于我们学校、由于开展了“学雷锋, 创三好”活动,出现了新气象。
在“相反”的结果。应改为“所 “不但……而且”搭配,表示递进
以”。
关系,但“越下越大”不是“停”的 ①因为作者没有递很进好,地而把是握“主停题”的,反单方凭向主,所以 观想象加入了许此多处不只必能要用的“情不节但和…人…物反,而”。 反而大大削弱了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误判关系
②昨天夜里下了一夜“不的仅雪-,---天而亮且后”表不示但递没进关系 有停,而且越下越大,。而此分句间实际是并列关系
虚词误用类型举例 “要不是”表示假设,
不能与“否则”搭配,
既然“一样”,就不
删去“否则”。
能用“更”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①新来的经理既同是老“同经样理”,一又样如,何更会体贴职工。
是“另一种情形”
②要不是他及时提醒我一些要注意的地方,否 则签合同的时候我准会出问题。 ③我们同样又看到另一种情形:与个“别近一干个部月漠”矛然盾 置之,或畏葸不前。
实词:名、动、形、数、量、代、拟声词、 叹词。
虚词:介、连、助、语气词。
0
一、名词
名词的语法特征
(1)经常做主语和宾语。也常做定语,直 接修饰另一名词。
(2)前面一般能加上表物量的数量短语, 一般不能加副词。
(3)不能用重叠式表示某中共同的语法意 义。(亲属称谓及其他少数词除外)
1
时间名词和方位词 时间
现代汉语(词汇)

第一部分词的构成体系1 词汇是什么词汇又称语汇,是一种语言里所有的或特定范围的)词和固定短语的总和。
例如汉语词汇、英语词汇或一般词汇、基本词汇,文言词汇、方言词汇等;还可以指某一个人或某一作品所用的词和固定短语的总和。
如“老舍的词汇”“<鲁迅全集>的词汇”等等。
词汇是词的集合体,词汇和词的关系是集体和个体的关系,好比树木和树、信件和信的关系。
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没有词汇就没有语言,好比没有建筑材料就没有房子。
盖房子需要砖瓦木石或水泥钢筋等材料,按照一定规律把它们组合起来可以建成各种各样的房子供人使用。
语言也是这样。
一定数量的词,按照有关的语法规则组合起来就可以造出种种句子进行交际。
词汇往往标志着人们对客观世界认识的广度和深度。
就一个人来讲,他掌握的词越多,他的词汇就越丰富,也就越能确切地表达思想。
因此,每个人都要拥有一定的词汇量,为达到这个目的就要不断地丰富自己的词汇,有意识地自觉地积累词汇。
积累词汇的方法,一是深入生活,在丰富的语言生活中有意识地搜集、记录各种类型的词汇;二是认真阅读古代的、现代的、文艺的、政论的、科技的各种作品,从中汲取语言营养;三是加强写作实践,熟悉、掌握各种类型词汇。
一般地说,通过上述方法会使个人的词汇丰富起来。
2 什么是词(一)词和语素词是句中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
“独立运用”是指能够单说(单独成句)或单用(单独做句子成分或单独起语法作用)。
如:他又来送信了。
“他、来、送、信”都能够单说,可以单独做句子成分,余下的“又”能单独做句子成分,“了”能单独起语法作用,即可以单用,也是词。
从构成上看,词是由语素构成的,比语素高一级的语言单位。
语素是语言中层小的音义结合体。
例如“书”,是一个语素,它的语音形式是“shu”,它的意义是“成本的著作”;“马虎”也是一个语素,它的语音形式是“mahu”,意义是“不认真”。
它们都是最小的音义结合体,它们不能分解成更小的有意义单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F:吃不完、来得晚(词组)
定位语素的意义问题: 1.定位语素一般由实语素虚化而来。
桌子:虚 子
棋子:实
2.有些定位语素仍带有一些词汇意义。 阿姨——姨妈(阿:亲热色彩) 绿化、非正式、超音速 3.常具有类化作用。 净化、想头、作者、面子
P.S.重叠式(复合词): 哥哥(重叠式;复合词) 奶奶(叠音;单纯词)
音译 借音 音义双关
音译+表意成分 外来词
借形 日语借形词 受汉语融化
怎样吸收 规范化原则 仿译词
学科术语
专门术语
全民性,有些具有国际性
社会
行话(社会方言词语)
习惯语 行业语
超地域性,但非全民性
习惯语:一般为单义
比较 一般词语:一般为多义
二者联系:“推广用法”
词汇吸收各种成分的原则:
普遍使用 词汇规范化原则 社会需要
语法性质 虚语素(语法意义):初、子
能独立成词
自由语素 实语素
不定位
语素
不能独立成词
不自由语素
不定位
位置
定位
根据是否自由、是否定位:
自由
定位
不自由
不定位
可以分为三类:
1.自由的不定位语素(自由:可独立成词)
2.不自由的不定位语素(不自由:不能独立成词)
3.不自由的定位语素:
语素与词根、词缀 共同点:都是构词单位,只是说法不同 不同点:着眼点不同
现代汉语
词汇
南昌大学中文系徐阳春
词汇是语言中词和词的等价物的集合体 等价物——固定词组,也叫熟语或固 定结构
定义 邢福义:语汇是某一特定范围内语素、词 和固定短语的总汇 一种语言:英语词汇 一种方言:北方方言词汇
属于特定范围 某一断代:古代汉语词汇 某一个人:茅盾的词汇 某一本书:《子夜》词汇
第一节 语素、词和词汇
意义明确
一般为三字格、多含贬义 惯用语 一般为动宾关系、可拆开
修辞作用(形象生动) 一般为四字格 熟语 成语 结构定型 构造多样:联合式与非联合式 来源:书面和口语 歇后语:比喻和谐音 谚语:集体创作、通俗 格言:多出于名人笔下
第六节 词典和字典 字典 区别 词典
联系:一般的语文词典兼有字典性质。 有“领头字”。
2)根据义项
单义语素:镭、微机
义项
盗(盗窃:偷;海盗:强盗)
多义语素
责无不贷:饶恕
3)根据构词功能 能独立成词:跑、吉他
成词语素 构词(单音节):跑道
功能 不定位:健谈、稳健
不成词语素(只用于构词,不能独立成词) 定位(词缀):阿爸、桌子
4)根据语法性质 实语素(词汇意义):春、师
作用
避免重复
同义词
修辞上 委婉
强调
意义上
辨析 色彩上(语体、感情)
用法上
定义(235)
反义词
句子中
作用
成语中
词义的交叉现象(238) 上下距离大—高—浅
深 彼此距离大—远—近 颜色深—浓—淡 感情深—厚—薄
词义交叉现象在辨析词义的作用
利用同义词确定多义词的不同意义 确定多义词的不同意义
利用反义词 确定同义词词义上的差别
多义词 基本义:最常用的、基本的 引申义:由基本义引申而来 比喻义:通过基本义的借喻而形成
本义与基本义: A.基本一致:基本义往往就是本
义。如:吃 B.也有不一致的情况:
本义:兵器 兵
基本义:拿武器的人(兵士)
引申义:相关性联系 河:黄河—一般河流 便衣:常人的服装—穿便衣的人
比喻义:相似性联系 眼:眼睛—小洞 收获:收取庄稼—取得成果
定义 可以独立运用 最小单位
例如:
涉及与外国的关系 shèwài 涉外 涉外(工作) 拆开则不能独立运用 dàfāng 大方 行家
dàfang 大方
不吝啬
虚词表示语法意义: de
的 表示修饰与被修饰关系(语法意义) 他的书
独立运用:
a.能单独回答问题(单说):
“这是什么?”“笔。”
b.虽不能单独回答问题,但能充当句
同音词
同音异形
多音一义:同义词
二 词的多义性 1.单义词和多义词(217) 2.多义词产生的原因
词的数量的有限性 客观事物的无限性
3.语素义和词义 语素——不能独立运用的最小的音
义结合体。 词义——能够独立运用的最小音义
结合体。 语素义——语素的意义 词义——词的意义。
p.218
4.多义词的义项 本义:最初的意义
形序法(字书) 排检法 音序法(音书)
义序法(义书、类书/义类)
词典的种类 单科词典
专科词典 百科词典
词典 单语词典
语文词典 多语词典
同义词、反义词 描写、说明 释义方式 下定义 解释意义并且指明出处
定位+不定位+定位:可靠性、可读性 合成词
联合式:语言;手足;国家;利害 附加式:红旗、皮鞋;飞行、秋收 复合词 补充式:割断、阐明;花朵、星座 陈述式:春分、神往、风流、月亮 支配式:主席、司令、伤心、努力 重叠式:哥哥、叔叔、星星、偏偏
P.S.中缀(派生词):
处于两个不定位语素中间的定位语 素。如:
第五节 词汇的构成 基本词汇
新造词 古语词 词汇 一般词汇 方言词 外来词 社会习惯语 熟语
定义:最常用、最必需、最明确 特点:全民性、稳固性、能产性 基本词汇 根词:具有很强构词能力的基本词 词根:合成词中的实语素。
定义:基本词汇以外的词汇
非基本词汇
不具有全民性
特点 稳固性差
构词能力弱
基本词、非基本词与常用词(242) 基本词
语素——汉字 1.语素
语素——最小的音义结合体,最小的语
言单位。汉、语、马克思、啤酒 构词单位,但一般不称作词素(p.195)
语素的分类: 1)根据音节
单音节语素:民、险 音节 双音节语素:休克、参差
多音节语素:奥林匹克
双声:流连、忐忑 联绵字 叠韵:玫瑰、唠叨
非双声叠韵:芙蓉、 疙瘩
双音节语素 音译 吉他、纳粹、 拉萨、菩萨
语素——“最小” 词根、词缀——“合成词” 成词语素没有词根、词缀之分
2. 音节、语素、汉字三者的相互关系 1.一音一字,意义相联系:一个语素 2. 一音一字,意义不相联系:几个语素 3.一音多字,意义相同:一个语素 4.多音一字,意义相同或相近:一个
语素 5.多音一字,意义不同:多个语素 例外:儿化音节:一音两字两语素
红布—红军—红茶;骨肉—血肉
头部疼痛(头很痛)
头痛
麻烦
词与词组的区别: a.意义上:是否融合 b.停顿上:能否在内部停顿
东西(东西—东/西) c.功能上:是否最小独用
词与词组的联系:可以相互转化 1.词组—>词:简称
提取式:清华、共产党、人大 简称 共戴式:理工科、中老年、中西医
标数式:三伏、三通、六书、双百
常用词 非基本词
基本词与非基本词 基本词
非基本词
新词
词汇的核心(基础)—基本词汇 基本词汇的核心——根词
原有语言材料(语素)
造词方法
原有构词方式
新造词
普遍使用
造词原则 社会需要
意义明确
生造词
历史词语 文言词语 古语词 古语词的作用 怎样吸收古语词(247)
与普通话的区别 方言词
怎样吸收方言词
人人、看看:语法上构形重叠 叔叔、妈妈:词汇上构词重叠(词)
相关问题: 1.多语素词内部有不同层次:
试验田(1.附加式;2.联合式) 革命化(1.派生词:根+缀);2.支配式) 无轨电车(1.附加式;2.支配式/附加式)
2.含叠音语素词 AA·B:蒙蒙亮、毛毛虫、团团转 B·AA:雄赳赳、乱哄哄、香喷喷
替代法:能否双向替换 汉族、汉字
汉语 (能双向替换:两个个语素) 英语、口语
啤? (说明“啤”在此不是语素) 啤酒 (不能双向替换:一个语素)
红酒、葡萄酒
生啤、黑啤 黄啤 (可以双向替换:两个语素)
黄酒、黄花
中巴、小巴 大巴 (可以双向替换:两个语素)
大人、大户
词 代表一定意义 具有固定语音形式
泪汪汪、气昂昂、眼巴巴
3.双语素重叠式 AABB:歪歪扭扭、密密麻麻
4.复杂式(“连动、兼语”) 查封、集训、接管、承办 逼供、引见、求助、请教
造词的理据: 1.任意性 2.理据性 3.任意性与理据性的统一
第三节 多义词和同音词
一 词的音义关系的矛盾
音义结合的任意性
多义词
一音多义
同音同形
音+义
法成分:春是一年的第一个季节。
c.不能单独回答问题,也不能能充当 句法成分,但也不是一个词的组成部
分:他的为人我是知道的。
确定词的方法:
a.能否独立运用——可以与语素区别开 来:语素最小,但不能独用。e.g.买、 康、袖、的、人、红旗
b.是否最小——可以与词组区别开来: 词组可以独用,但不是最小。二者的 区别可以用“扩展法”。 e.g.
2.词—>词组:离合词拆开用 支配式:洗澡—>洗(一)个澡
离合词 补充式:提高—>提得高
第二节 词的构造
单音词
音节
双音节词(占绝大多数)
复音词
多音节词
单纯词:一个语素构成
词 语素
合成词:两个或两个以上语素
单义词:丑星、博导、咖啡
义项
多义词:路长、日子长、特长
单纯词 合成词
单音词 复音词
定位+不定位:可爱、可耻、可靠 派生词 不定位+定位:盼头、看头、甜头
比喻义与比喻用法: 北京是中国的心脏(首都)。
词的单义性和多义性 静态:多义性 动态:一般是单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