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民用建筑防烟排烟设计通用范本

合集下载

某高层综合楼防排烟设计

某高层综合楼防排烟设计

xxxx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某高层综合楼防排烟设计摘要本次设计的项目是某商住综合楼,地下一层,地上十二层。

其中地下一层为库房和设备用房,一层为商场大厅及车库,二~三层为商场,四~十层为办公室、酒店套房及居民住房,十一层为居民住房,十二层为居民住房和设备用房。

根据平面布置图完成防排烟系统及加压送风系统的设计。

根据建筑的功能和结构要求,将其划分成不同的防火和防烟分区,分别对各个防烟分区、前室、合用前室及楼梯间的排烟和加压送风系统进行布置、设计并设置排烟口和加压送风口。

选择合适的机械防排烟和加压送风方式,并进行管网的布置、计算、校核以及风机的选型。

关键词:防排烟加压送风系统设计排烟口送风口The smoke management systems of a multiple-use buildingABSTRACTThe project designed is a multiple-use building with one floor under the ground and 12 floors on the ground. The underground floor is treasuries and the equipment room. The first floor on the ground is the shopping hall and garage, the second to third floor on the ground are malls, the forth floor to tenth floors are offices, hotel suites and residential housing, the eleventh floor is housing for the residents, the twelfth floor is residential housing and equipment rooms. In the thesis the Smoke Management Systems and the Pressurized air supply Systems were designed. According to the functional and structural requirements of the building,The building was divided into diffent firezones and smokezones. The venting system and the pressuried air supply system are designed for the building.Key Words:Smoke Management; Pressurized air supply; design of systems; exhaust port; supply outletxxxx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目录第1章概述 (1)1.1 设计项目 (1)1.2 设计内容 (1)第2章防排烟概述 (2)2.1 火灾烟气 (2)2.1.1 烟气的组成 (2)2.1.2 燃烧产物的分类 (2)2.1.3 火灾烟气的危害性 (2)2.2 防排烟区域的划分 (3)2.3 防排烟方式 (4)2.3.1 防烟方式 (4)2.3.2 挡烟设施 (5)2.3.3 排烟方式 (5)2.4 防排烟设备 (6)2.4.1 排烟口 (6)2.4.2 正压送风口 (7)2.4.3 排烟风道 (8)2.4.4 防火阀 (9)2.4.5 风机 (9)第3章高层建筑防排烟系统设计 (11)3.1 设计步骤 (11)3.2 设计任务 (11)3.3高层建筑防排烟系统概述 (11)3.3.1 高层建筑防火排烟基本概念 (12)3.3.2 高层建筑的防火分区和防烟分区 (12)3.4防排烟方式的选择 (12)第4章管路水力计算 (14)4.1 防烟分区的划分 (14)4.2 排烟系统的布置 (21)4.3 管道水力计算 (22)4.4 风机及配套电动机的选择 (30)4.4.1 风量、风压、电动机功率的计算 (31)4.4.2 风机及其配套电动机的选型 (32)第5章正压送风的布置及计算 (33)5.1 概述 (33)5.2 加压送风防烟设施设置部位 (33)5.3 加压送风量的确定 (33)5.4 正压送风系统的设置 (34)5.4.1 防烟楼梯间加压送风口的截面积 (34)5.4.2 合用前室加压送风口的截面积 (35)5.4.3 正压送风机的选型 (36)第6章管道设备清单 (39)第7章毕业设计总结 (40)参考文献 (41)xxxx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第1章概述1.1设计项目某商住综合楼,地下一层,地上十二层。

消防排烟工程设计方案范本

消防排烟工程设计方案范本

消防排烟工程设计方案范本一、工程概述1.1 工程名称:XXXX大厦消防排烟工程1.2 工程地点:XXXX大厦1.3 工程规模:地上XX层,地下XX层1.4 建筑用途:商业、办公、餐饮、娱乐等1.5 消防排烟系统设计依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GB51251)等国家和地方相关消防法规及标准。

二、消防排烟系统设计原则2.1 确保人员安全疏散和消防作业的顺利进行2.2 有效控制火灾蔓延和减少烟雾对人员疏散的影响2.3 系统设计应简洁、经济、实用、可靠2.4 应充分利用自然通风,结合机械排烟,实现高效排烟2.5 应考虑建筑物的使用功能、结构和环境条件,合理选择消防排烟设备及材料三、消防排烟系统构成3.1 排烟风机及风管:设置在屋顶或专用消防排烟机房内,风管连接至各楼层排烟口3.2 排烟口:设置在楼层走道、房间等部位,用于收集和排放烟雾3.3 排烟防火阀:设置在排烟风管穿越防火分区处,火灾时自动关闭,阻止烟雾蔓延3.4 排烟防火卷帘:设置在疏散通道处,火灾时自动降下,阻止烟雾侵入3.5 烟雾排放装置:设置在建筑物外墙或屋顶,用于排放经过处理的烟雾四、消防排烟系统设计参数4.1 排烟风量:根据建筑物使用面积、楼层高度、火灾场景等因素计算确定4.2 排烟风压:根据排烟风管长度、直径、摩擦阻力等因素计算确定4.3 排烟口风量:根据疏散通道宽度、人数、烟雾浓度等因素计算确定4.4 排烟防火阀、排烟防火卷帘动作温度:根据消防规范要求设置五、消防排烟系统设备选型及布置5.1 排烟风机:选用符合国家消防产品认证的高效、低噪音排烟风机,满足系统风量和风压要求5.2 排烟风管:选用不燃材料制作,风管直径和长度根据计算结果确定5.3 排烟口:选用固定式或活动式排烟口,根据疏散通道宽度、人数等因素确定数量和位置5.4 排烟防火阀:选用符合国家消防产品认证的自动关闭式防火阀,安装在排烟风管穿越防火分区处5.5 排烟防火卷帘:选用符合国家消防产品认证的自动降下式防火卷帘,安装在疏散通道处5.6 烟雾排放装置:选用符合国家消防产品认证的烟雾排放装置,安装在建筑物外墙或屋顶六、消防排烟系统施工及验收6.1 施工前应认真阅读消防规范及设计图纸,了解系统构成和施工要求6.2 施工过程中应严格遵循消防规范和设计要求,确保系统安装质量6.3 系统安装完毕后,应进行单机调试和系统联调,确保系统正常运行6.4 验收时应提供相关资料,包括设计文件、施工记录、调试报告等,确保符合消防规范要求七、消防排烟系统维护管理7.1 建立健全消防排烟系统维护管理制度,明确责任人和职责7.2 定期对消防排烟系统进行检查、维护,确保设备完好、运行正常7.3 定期组织消防排烟系统演练,提高人员应对火灾的能力7.4 及时整改消防排烟系统存在的问题,确保系统安全可靠本消防排烟工程设计方案仅供参考,具体设计应根据实际情况和消防规范要求进行。

建筑防烟排烟系统设计计算及示例

建筑防烟排烟系统设计计算及示例

建筑防烟排烟系统设计计算及示例摘要:一、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概述二、设计计算方法1.防烟设计原则2.排烟设计原则3.设计计算步骤三、示例解析1.建筑防烟设计示例1.建筑概况2.防烟分区划分3.防烟设施设计2.建筑排烟设计示例1.排烟区域划分2.排烟口设置3.排烟量计算及设备选型四、注意事项与建议正文:一、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概述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是建筑物火灾自动防护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是在火灾时防止烟雾在建筑物内部扩散,保障人员疏散的安全。

防烟系统主要包括防烟区和防烟设施,排烟系统主要包括排烟区和排烟设备。

二、设计计算方法1.防烟设计原则(1)合理划分防烟分区,确保烟雾不扩散至其他区域;(2)设置防烟设施,如挡烟垂壁、防火卷帘等;(3)保证疏散通道的畅通,便于人员疏散。

2.排烟设计原则(1)根据建筑物的特性、火灾风险和人员疏散需求划分排烟区;(2)设置合理的排烟口,利于烟雾迅速排出;(3)保证排烟设备的性能和可靠性。

3.设计计算步骤(1)收集建筑物的基本资料,如建筑高度、面积、用途等;(2)根据建筑物的特性划分防烟区和排烟区;(3)计算防烟分区和排烟区的烟量,确定防烟设施和排烟设备的类型和数量。

三、示例解析1.建筑防烟设计示例1.建筑概况某商业建筑,高度为50米,建筑面积为10000平方米,共分为地上三层。

建筑内设有两个防烟区,分别为A区和B区。

2.防烟分区划分根据建筑物的平面布局和防火分区划分,将A区划分为两个小分区,B 区划分为一个分区。

3.防烟设施设计在A区的两个小分区之间设置防火卷帘,防火卷帘的宽度为1.5米,能够在火灾时有效阻止烟雾扩散。

在B区设置挡烟垂壁,挡烟垂壁的高度为5米,可有效防止烟雾上升。

2.建筑排烟设计示例1.排烟区域划分根据建筑物的平面布局,将整个建筑划分为两个排烟区。

2.排烟口设置在建筑的每个排烟区内设置两个排烟口,分别位于建筑的两侧,以确保烟雾迅速排出。

3.排烟量计算及设备选型根据建筑的防火分区面积和相关规定,计算每个排烟区的排烟量。

高层住宅排烟通风施工设计方案

高层住宅排烟通风施工设计方案

高层住宅排烟通风施工设计方案一、项目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高层住宅建设的不断增加,高层住宅火灾的发生频率也逐渐增加。

排烟通风系统作为高层住宅建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确保住户生命安全和减少财产损失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本文将详细介绍高层住宅排烟通风施工设计方案。

二、施工设计原则1. 安全性原则:排烟通风系统的施工设计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确保住户在火灾发生时有足够的时间逃生。

2. 可靠性原则:排烟通风系统的施工设计应确保系统的运行可靠,保证正常运行情况下能有效排除烟雾,减少火灾对住户造成的威胁。

3. 经济性原则:排烟通风系统的施工设计应合理利用资源,力求在提供良好排烟效果的前提下,尽量降低施工成本。

三、施工设计方案1. 排烟通风系统布置方案:排烟通风系统在高层住宅中的布置应满足以下要求:- 排烟口布置应合理,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烟雾对住户的侵害;- 排烟口数量应满足烟雾排放量要求,确保排烟效果;- 排烟口位置应妥善考虑建筑物外部环境,以防止烟雾再进入室内。

2. 排烟通风系统管道设计方案:- 排烟通风系统的管道设计应合理布置,减少阻力,确保排烟通风效果;- 管道材质应选用阻燃材料,以增加系统的安全性;- 管道的施工应符合相关标准,确保管道的安装质量。

3. 排烟通风系统风机设计方案:- 排烟通风系统的风机应选用低噪音、高效能的产品,以减少系统运行时的噪声污染;- 风机的数量和功率应满足系统正常运行的需要,确保排烟效果。

4. 排烟通风系统控制系统设计方案:- 排烟通风系统的控制系统应设计合理,能够实现自动控制和手动控制相结合;- 控制系统中的传感器应选用高精度、高灵敏度的产品,以准确检测烟雾浓度和温度变化。

四、施工实施步骤1. 施工前准备:- 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明确施工目标和时间节点;- 准备必要的施工设备和材料;- 确保施工人员具备相关资质和技能。

2. 排烟系统布置:- 根据设计方案布置排烟通风系统的主要设备和管道;- 确保排烟口的位置与设计要求一致。

高层民用建筑防烟排烟设计

高层民用建筑防烟排烟设计

高层民用建筑防烟排烟设计在城市的天际线上,高层民用建筑如同一座座挺拔的巨人。

然而,在这些宏伟建筑的背后,防烟排烟设计是保障人们生命安全的重要环节。

高层民用建筑的特点决定了其在火灾发生时面临着独特的挑战。

高度的增加使得烟雾和热气的扩散更加复杂,人员疏散也变得更加困难。

因此,科学合理的防烟排烟设计至关重要。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防烟系统的设计。

防烟系统的主要目的是防止烟雾侵入疏散通道和避难区域,为人员的安全疏散创造有利条件。

常见的防烟方式包括机械加压送风系统和自然通风系统。

机械加压送风系统通常用于不具备自然通风条件的楼梯间、前室等部位。

在设计时,需要根据建筑的高度、面积、人员数量等因素,精确计算送风量和送风压力,以确保烟雾不会进入这些区域。

同时,要合理设置送风口的位置和数量,保证送风的均匀性。

自然通风系统则利用建筑的自然开口,如窗户、阳台等实现通风防烟。

在设计中,要考虑开口的面积、位置和朝向,以及建筑物周围的环境因素,如风压等,以确保自然通风的效果。

接下来是排烟系统的设计。

排烟系统的作用是将火灾产生的烟雾及时排出建筑物,降低烟雾浓度,提高能见度,为人员疏散和消防救援争取时间。

机械排烟系统是高层民用建筑中常用的排烟方式之一。

其设计要点包括确定排烟量、排烟口的位置和尺寸、排烟风机的选型等。

排烟量的计算需要综合考虑建筑物的面积、高度、火灾类型等因素。

排烟口应设置在烟雾聚集的区域,并且要与防烟分区相配合,避免烟雾的无序扩散。

自然排烟系统则是通过可开启的外窗、阳台等实现排烟。

在设计时,同样要考虑窗户的面积、开启方式和位置等因素。

在防烟排烟设计中,还需要注意系统的控制和联动。

例如,当火灾探测器报警时,防烟排烟系统应能自动启动,并且要与消防报警系统、消防电梯、疏散指示系统等协同工作,形成一个完整的消防安全体系。

此外,风道的设计也是不可忽视的环节。

风道应具备良好的密封性和耐火性能,以防止烟雾泄漏和火势蔓延。

同时,风道的布局要简洁合理,减少阻力,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

高层建筑防火排烟设计规范标准样本

高层建筑防火排烟设计规范标准样本

高层建筑防火排烟设计规范笫一节通常要求1.1高层建筑防烟设施应分为机械加压送风防烟设施和可开启外窗自然排烟设施。

1.2高层建筑排烟设施应分为机械排烟设施和可开启外窗自然排烟设施。

1.3 一类高层建筑和建筑高度超出32m二类高层建筑下列部位应设排烟设施:(1)长度超出20m内走道。

(2)面积超出100m2,且常常有些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房间。

(3)高层建筑中中庭和常常有些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地下室。

1.4通风、空气调整系统应采取防火、防烟方法。

1.5机械加压送风和机械排烟风速,应符合下列要求:(1)釆取金属风道时,不应大于20m / So(2)釆取内表面光滑混泥土等非金属材料风道时,不应大于15m/so(3)送风口风速不应大于7m / s;排烟口风速不应大于10m/s。

第二节自然排烟2.1除建筑高度超出50m —类公共建筑和建筑高度超出100m居住建筑外,靠外墙防烟楼梯间及其询室、消防电梯间询室和适用前室,宜采取自然排烟方法。

2.2采取自然排烟开窗面积应符合下列要求:(1)防烟楼梯间闪室、消防电梯间前室可开启外窗面积不应小于2.00m2,适用前室不应小于3.00in2(2)靠外墙防烟楼梯间每五层内可开启外窗总面积之和不应小于2.00m2(3)长度不超出60m内走道可开启外窗面积不应小于走道面积2%(4)需要排烟房间可开启外窗面积不应小于该房间面积2%。

(5)净空高度小于12m中庭可开启天窗或高侧窗面积不应小于该中庭地面积5%。

2.3防烟楼梯间前室或适用前室,利用敞开阳台、凹廊或前室内有不一样朝向可开启外窗自然排烟时,该楼梯间可不设防烟方法。

2.4排烟窗宜设置在上方,并应有方便开启装置。

第三节机械防烟3.1下列部位应设置独立机械加压送风防烟设施:(1)不含有自然排烟条件防烟楼梯间、消防电梯间询室或适用前室。

(2)采取自然排烟方法防烟楼梯间,其不含有自然排烟条件前室。

(3)封闭避难层(间)。

3.2高层建筑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适用前室和消防楼梯间前室机械加压送风量应山计算确定,或按表3.2-1至表3.2-4要求确定。

高层建筑防火排烟设计规

高层建筑防火排烟设计规

高层建筑防火排烟设计规
范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要求,具体包括以下方面:
1. 建筑结构的防火要求:选用符合耐火性能要求的建筑材料和构件,确保建筑结构的耐火性能。

2. 防火分区要求:根据建筑的用途和火灾危险性,将建筑分割为不同的防火分区,要求每个分区具备独立的防火墙和防火门。

3. 防火间距要求:建筑物之间的防火间距要满足规范要求,以保证火势不会轻易蔓延到相邻建筑。

4. 火灾报警系统:高层建筑必须安装火灾报警系统,可以及时发现火灾,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5. 防烟措施:高层建筑需要设置防烟分区,确保火灾发生时,能够控制烟气蔓延。

防烟分区内的排烟设备需要满足规范要求,保证排烟效果。

6. 疏散通道和楼梯间:高层建筑必须设置足够数量和宽度的疏散通道和楼梯间,保证人员的疏散安全。

7. 消防设施:高层建筑需要按照规范要求安装消防设施,包括消防水源、消防栓、灭火器等,以及相应的消防管道和喷头系统。

8. 安全疏散标识:高层建筑需要设置明显的安全疏散标识,指引人员正确疏散。

9. 电气设备和配电系统:高层建筑的电气设备和配电系统要满足防火要求,防止电气设备成为火灾发生和蔓延的源头。

需要根据具体的国家和地区规范进行设计,确保高层建筑在火灾发生时能够提供有效的防火和排烟保护,确保人员的生命安全。

高层建筑防、排烟设计

高层建筑防、排烟设计

高层建筑防、排烟设计随着城市的发展,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这些高楼大厦在为人们提供更多生活和工作空间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消防安全问题,其中防、排烟设计至关重要。

高层建筑的火灾危险性相较于普通建筑大大增加。

首先,人员密集,疏散困难。

一旦发生火灾,众多人员需要在短时间内安全撤离,这本身就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其次,火势蔓延迅速。

高层建筑中的竖向通道,如楼梯间、电梯井等,会形成“烟囱效应”,加速火势和烟雾的上升和扩散。

再者,消防救援难度大。

消防车的登高能力有限,难以直接对高层进行灭火和救援。

在这样的背景下,科学合理的防、排烟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

防烟设计的目的是防止烟雾进入安全区域,为人员疏散和消防救援创造有利条件。

排烟设计则是将火灾产生的烟雾及时排出建筑物,降低烟雾浓度,减少其对人员和财产的危害。

防烟设计主要包括设置防烟楼梯间、前室和避难层等。

防烟楼梯间应采用封闭楼梯间或防烟楼梯间,并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

加压送风系统能够保证楼梯间内维持一定的正压,防止烟雾侵入。

前室,特别是消防电梯前室,也应具备良好的防烟性能。

通常会设置加压送风设施,以保证前室在火灾时处于无烟状态。

避难层是高层建筑中专门为人员提供暂时避难的场所,其防烟要求更为严格,必须具备独立的加压送风系统和良好的密封性能。

排烟设计包括自然排烟和机械排烟两种方式。

自然排烟是利用建筑物的外窗、阳台等开口进行排烟。

但自然排烟受外界环境影响较大,如风向、风速等,因此在一些情况下可能无法有效排烟。

机械排烟则是通过设置排烟风机、排烟管道等设备来排出烟雾。

机械排烟系统的设计需要考虑排烟量、排烟口的位置和数量等因素。

排烟量应根据建筑物的面积、高度、火灾危险性等进行计算确定。

排烟口应设置在建筑物的顶部或靠近顶部的位置,以便于烟雾的排出。

在实际的防、排烟设计中,还需要注意一些细节问题。

例如,风道的布置应尽量简洁,减少阻力和漏风。

防火阀的设置要合理,能够在火灾时及时关闭,阻止火势和烟雾的蔓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部编号:AN-QP-HT343
版本/ 修改状态:01 / 00 When Carrying Out Various Production T asks, We Should Constantly Improve Product Quality, Ensure Safe
Production, Conduct Economic Accounting At The Same Time, And Win More Business Opportunities By Reducing Product Cost, So As T o Realize The Overall Management Of Safe Production.
编辑: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高层民用建筑防烟排烟设计通用范本
高层民用建筑防烟排烟设计通用范本
使用指引:本安全管理文件可用于贯彻执行各项生产任务时,不断提高产品质量,保证安全生产,同时进行经济核算,通过降低产品成本来赢得更多商业机会,最终实现对安全生产工作全面管理。

资料下载后可以进行自定义修改,可按照所需进行删减和使用。

火灾发生时如何及时排除烟气,保障高层民用建筑内部人员的安全疏散和有利于扑救火灾,正确合理地设计防烟、排烟设施起着重要作用。

一、防烟分区的合理划分
防烟分区主要用挡烟垂壁或挡烟梁等设施来划分,目的在于防止烟气扩散,满足火灾时人员的安全疏散及扑救需要。

(一)防烟分区不得跨越防火分区且面积不宜过大。

如果防烟分区跨越了防火分区,则形成防火分区的防火门、防火卷帘、防火阀必须具有隔烟性能,而且要与感烟报警系统联
锁,而实际上这些设备难以达到此要求。

从实际排烟效果看,防烟分区面积划分得越小则排烟效果越好。

然而,在某些建筑中常常会有大空间,往往不易实现,因此《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规定防烟分区面积不宜大于500m^2,并考虑到大空间房间在发生火灾时,一般情况下烟气不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充满整个空间,故又规定了净空大于6m的房间可不考虑划分防烟分区。

(二)排烟口应设在顶棚或靠近顶棚的墙面上,且距该防烟分区最远点水平距离不应超过30m。

这主要是因房间着火时,烟气因受热作用而产生浮力向上升起,升到吊顶后转变方向,向水平方向扩散。

排烟口设在上部,就能及时将烟气排除,而且考虑到一个防烟分区面
积不能太大。

(三)当顶棚为非燃烧材料或难燃烧材料时,挡烟垂壁或挡烟梁紧贴顶棚平面即可,不必完全隔断;而当顶棚为可燃材料时,则挡烟垂壁或挡烟梁要穿过顶棚平面,并紧贴非燃烧楼板或楼顶。

二、排烟风机的设置
为了保障排烟风机不受火灾威胁,并且便于操作维护,在设置时应满足如下要求:(一)应设在专用房间内,且房间应位于排烟系统最高排烟口上部;
(二)排烟风机与排烟口之间应有联锁装置;
(三)排烟风机的入口处,必须设有当烟气超过280℃时能自动关闭的装置。

三、
排烟风道的设置
排烟风道在设置上应满足如下要求:
(一)排烟风道要排出温度高达280℃的烟气,因此要采用金属板、混凝土等非燃烧材料制作;
(二)金属排烟道的厚度,当排烟风速小于15m/s时,一般宜为0.6~1.0mm;当排烟风速大于15m/s时,宜采用0.8~1.2mm;
(三)风道内通过的风量,应按排烟系统各分支风量所有排烟口中最大排烟口的两倍计算。

当采用镀锌金属管时,不应超过20m/s,当采用混凝土时,不应超过15m/s。

四、利用通风空调系统排烟的设计
有的建筑体量较小,单独设置排烟系统有
一定困难或工程改建增设排烟系统难度较大,可利用原有建筑的通风空调系统进行排烟设计,但通风空调系统的设计应满足排烟系统要求,如排烟量、管道尺寸、风机、电源等必须满足排烟要求,烟气不能通过空调器、过滤器等,排烟口应设有防火阀和遥控自动切换的排烟阀。

且钢制风管的壁厚要符合排烟管道要求,风管的保温材料必须用非燃烧材料。

五、烟气的控制
为了控制烟气的流动,在设计中还应注意:
(一)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宜分别设置送风竖井(管)。

为了使楼梯间压力趋向均匀,减少超压现象,楼梯间的送风竖井(管)宜每隔2~3层设一个送风口,前室送风竖井应
每层设一个送风口;
(二)送风机宜优先采用离心风机,如选用轴轮送风机,一般应装在顶层,但应装有防风罩,减少风对系统的影响;
(三)层数不多的高层建筑,送风机一般设置在顶层,也可设在建筑物的底层;对于层数较多的建筑,需设置多台送风机时,可分别设在顶层、中间层和底层;
(四)为了使机械加压送风系统在发生火灾时起到防烟作用,在设计中还应注意:
1、保持正压间建筑结构的气密性。

如房间或走道通往前室的门口以及由前室通往楼梯间的门应加密封条等。

2、在任何时候,保证机械加压送风系统的完整性和正常运转。

3、正压间的气流应通过门洞缝向其它开放部位流动、排出。

4、为了保持气流压力的稳定性,室外空气通过设在楼梯间底层或顶层的送风机和送风竖井全部高空多点输入。

可在此位置输入公司或组织名字
You Can Enter The Name Of The Organization Her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