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病人的康复治疗

合集下载

骨折的康复诊疗指南

骨折的康复诊疗指南

骨折的康复诊疗指南1. 诊断和治疗- 骨折是骨头受到断裂或打碎的伤害。

常见的骨折类型有闭合骨折(皮肤未破裂)和开放骨折(皮肤破裂)。

- 如果怀疑骨折,应尽快就医进行诊断。

医生通常会进行物理检查、X光检查等以确定骨折的类型和程度。

- 骨折治疗的方法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

保守治疗适用于较轻的骨折,包括石膏固定、矫正装置等。

手术治疗适用于严重的骨折,需要手术修复或植入金属板螺钉等。

2. 康复阶段- 骨折康复分为早期、中期和后期阶段。

每个阶段都有相应的康复计划和方法。

- 早期阶段:主要目标是减轻疼痛、控制肿胀、恢复功能。

常见的康复方法包括冷敷、保护性运动和物理治疗。

- 中期阶段:主要目标是促进骨折愈合,恢复关节灵活性和肌肉力量。

常见的康复方法包括温敷、适度活动、物理治疗和体力训练。

- 后期阶段:主要目标是恢复完全功能和预防复发。

常见的康复方法包括功能锻炼、平衡训练和逐渐增加负重。

3. 注意事项- 遵循医生的指导和建议,按时进行康复训练。

- 避免过度活动和过度负荷,以免对骨折部位造成额外伤害。

- 注意饮食营养,增加钙和维生素D的摄入,有利于骨折愈合。

- 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康复过程可能需要一定时间,但重要的是坚持并相信自己能够康复。

4. 恢复时间- 骨折的恢复时间因个体差异和骨折类型而异。

一般来说,轻度骨折的恢复时间约为6-8周,严重骨折可能需要数月甚至更长时间。

- 康复期间应进行定期复查,根据医生的评估调整康复计划。

以上是骨折的康复诊疗指南,但请注意,这份文档仅供参考,具体的诊疗方案和康复计划还需结合个体情况进行定制化处理。

康复医学对骨折患者的康复治疗

康复医学对骨折患者的康复治疗

康复医学对骨折患者的康复治疗骨折是一种常见的创伤性骨骼疾病,会对患者的生活产生较大的影响。

康复医学作为重要的治疗手段,对于骨折患者的康复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围绕康复医学对骨折患者的康复治疗展开讨论。

一、康复医学概述康复医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通过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和技术手段,促进病人身体机能的恢复与改善,提高生活质量。

其核心目标是使患者在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上尽可能恢复到最佳状态。

二、骨折患者康复治疗的重要性1. 促进骨折愈合:康复治疗可以通过针对骨折部位进行适当的运动和按摩,促进新生骨的生成,加快骨折的愈合过程。

2.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康复治疗可以减轻疼痛感,恢复关节的活动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日常生活能力。

3. 避免并发症:康复治疗可以预防和减少骨折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骨质疏松、关节僵硬等,提前介入可以有效避免并减少这些问题的发生。

4. 心理支持:康复治疗不仅关注身体上的恢复,还注重对患者的心理支持,帮助患者积极面对伤痛,保持良好的心态。

三、骨折患者康复治疗的主要方法1. 矫形外科治疗:包括使用石膏、外固定和内固定等手段对骨折进行固定,为骨折的愈合提供稳定的环境。

2. 康复训练:康复训练是骨折患者康复治疗的重要环节,包括功能锻炼、关节活动训练等,旨在恢复和提高患者的肌肉力量和关节活动度。

3. 物理治疗:物理治疗是通过使用各种物理因素,如电疗、热疗、冷疗等来促进骨折的康复治疗,减轻炎症反应和疼痛感。

4. 心理干预:骨折患者在康复期间常常会遇到情绪波动和心理压力,心理干预可以帮助患者调整心态,积极面对康复过程中的困难和挑战。

四、骨折患者康复治疗的注意事项1. 严格执行医嘱:患者在接受康复治疗期间,必须严格按照医生的嘱托进行治疗,不可擅自停药或更改治疗方案。

2. 避免过度活动:患者在康复过程中要注意避免过度活动和负重,避免对骨折部位造成二次伤害。

3. 合理膳食:营养摄入对于骨折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患者应保持均衡的饮食,增加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

小腿骨折的术后康复指南

小腿骨折的术后康复指南

小腿骨折的术后康复指南1.术后第一周:保持休息和低位处置。

-保持腿部固定,避免附加伤害。

-使用拐杖或助行器行走,尽量不要负重。

-每天进行几次伸展运动,如踝关节和脚趾的伸展。

2.术后第二周:逐渐增加活动和负重。

-逐渐开始进行正常的日常活动,如上下楼梯和简单的走路。

-使用拐杖或助行器支撑负重,逐步减少对拐杖或助行器的依赖。

-参与物理治疗,进行一些轻度的腿部肌肉强化活动。

3.术后第三周至第六周:开始进行力量训练和康复运动。

-开始进行定向训练,以恢复小腿周围肌肉的力量和灵活性。

-进行腿部肌肉的有氧训练,如踏步运动或骑自行车。

-参与物理治疗,根据个人情况进行定制化康复计划。

4.术后第六周至第十二周:逐渐增加负荷和耐力训练。

-逐渐增加运动强度和时间,以提高肌肉力量和耐力。

-参与体育活动,如游泳或慢跑,但要避免剧烈运动和高冲击活动。

-持续进行物理治疗,以改善肌肉控制和动态平衡。

5.术后第十二周后:逐渐恢复正常活动水平。

-逐渐恢复正常的日常活动和体育锻炼。

-建立良好的运动习惯和姿势,以预防再次受伤。

-定期进行康复评估,确保康复进展和策划下一步计划。

除了上述指南外,还有一些注意事项和建议:-请遵医嘱使用药物和进行康复治疗。

-定期回访医生,进行X光检查以评估骨折愈合情况。

-需要注意饮食和营养,以促进骨折愈合和肌肉恢复。

-避免吸烟和饮酒,以提高骨折愈合的成功率。

-如果出现异常疼痛、肿胀或其他症状,请立即就医。

综上所述,小腿骨折的术后康复需要时间和耐心。

遵循正确的康复指南,积极参与康复治疗,可以帮助患者尽快康复并恢复正常生活水平。

骨折后康复训练的方法及效果分析

骨折后康复训练的方法及效果分析

骨折后康复训练的方法及效果分析骨折是常见的一种外伤,典型的症状包括疼痛、肿胀和活动受限等。

治疗骨折要点在于恢复骨骼形态和功能,而康复训练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骨折后康复训练的方法及效果分析。

一、康复训练方法1.物理疗法物理疗法是一种非手术的治疗方法,适用于一些简单的骨折,包括游离性骨折和骨裂。

物理疗法的作用是通过热、冷、光、电、声、水、气和运动等多种不同形式的物理因素,来促进骨折的修复和康复。

常见的物理疗法包括热敷、冷敷、超声治疗、电疗和按摩等。

2.手动疗法手动疗法又称为手法治疗,是通过手的技巧和力量来治疗骨折。

手动疗法可以分为直接手法和间接手法两种。

直接手法是指疗师直接对病人的受伤部位施加力量,达到疏通气血、恢复关节活动和肌肉功能的目的。

间接手法是指疗师通过调整身体姿势和手势,来促进骨折的修复和康复。

3.运动疗法运动疗法是指通过适当的体育锻炼和运动,来促进骨折的恢复和康复。

运动疗法可以分为主动运动和被动运动两种。

主动运动是指病人自己进行的锻炼,如活动肢体、走路等。

被动运动是指在疗师的协助下进行的锻炼,如牵引、分离和弯曲等。

二、康复训练效果分析康复训练的效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1. 骨折的愈合时间康复训练可以加速骨折的愈合时间。

运动疗法能够促进骨折部位的血液循环和代谢,使骨折部位的营养供应更加充足。

手动疗法可以促进组织的再生和修复,减轻局部炎症和肿胀。

物理疗法可以缓解骨折部位的疼痛和不适,推动骨折的愈合和康复。

2. 骨折的功能恢复康复训练可以帮助病人恢复骨折后的动作和功能。

运动疗法可以帮助病人重新获得正常的肢体活动能力,提高骨折部位的关节活动度。

手动疗法可以调整骨骼和肌肉的失衡,避免病人畸形和偏斜。

物理疗法可以缓解病人的疼痛和不适,促进病人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

3. 降低骨折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康复训练可以降低骨折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运动疗法可以预防骨折后病人的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

骨折后康复治疗原则

骨折后康复治疗原则

骨折后康复治疗原则
骨折后康复治疗的原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保护骨折部位:在骨折治疗初期,需要通过适当的固定或石膏包扎来保护骨折部位,避免再次受伤。

2. 控制疼痛和肿胀:骨折后常伴随疼痛和肿胀,采取冷敷、局部按摩、止痛药物等措施控制疼痛和肿胀症状。

3. 逐渐恢复功能:骨折后康复治疗应逐渐恢复患者的功能,包括关节活动度、肌力、平衡和协调等。

通过康复训练,恢复患者的日常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

4. 正确进行物理治疗:物理治疗在骨折康复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包括热敷、冷敷、按摩、电疗、理疗和运动疗法等,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促进组织修复和康复。

5. 积极治疗并预防并发症:骨折后康复治疗要及时识别和处理可能产生的并发症,如感染、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等,并采取措施预防其发生。

6. 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骨折后康复治疗时应鼓励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均衡饮食、适量运动、避免重体力劳动和遵守治疗计划等,以促进骨折的愈合和康复。

7. 心理支持和教育:骨折后康复治疗应给予患者充分的心理支
持和教育,帮助其正面应对康复过程中的情绪波动和困难,并提供正确的用药、病后护理和康复训练指导。

骨折康复治疗原则

骨折康复治疗原则

骨折康复治疗原则在骨折康复治疗中,正确的治疗原则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关键原则,可以帮助患者恢复健康,尽快重返正常生活。

一、正确的骨折定位和固定骨折定位和固定是骨折康复治疗中的首要任务。

通过准确的骨折定位,医生可以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固定是为了保持骨折部位的稳定,促进骨折的愈合。

常用的固定方法有石膏固定、外固定和内固定等。

二、早期功能锻炼早期功能锻炼是骨折康复治疗中的重要环节。

通过适当的功能锻炼,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肌肉力量,预防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

早期功能锻炼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科学合理地制定锻炼计划。

三、合理的康复训练康复训练是骨折康复治疗中的关键环节。

通过合理的康复训练,可以恢复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康复训练应根据骨折类型和患者的康复进程进行个体化设计,包括力量训练、平衡训练、柔韧性训练等。

四、科学的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在骨折康复中有其独特的作用。

抗生素可以预防感染,促进骨折的愈合;镇痛药可以减轻患者的疼痛;促骨生成药物可以加速骨折愈合进程。

药物治疗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由医生合理选择和使用。

五、心理支持和康复指导骨折康复过程中,心理支持和康复指导是非常重要的。

骨折可能给患者带来恐惧、焦虑和沮丧等负面情绪,而积极的心理支持和康复指导可以帮助患者积极面对康复过程,增强康复信心,减少心理压力。

骨折康复治疗的原则包括正确的骨折定位和固定、早期功能锻炼、合理的康复训练、科学的药物治疗,以及心理支持和康复指导。

只有在遵循这些原则的基础上,患者才能获得最佳的康复效果,尽快恢复健康。

医生和患者应密切合作,共同努力,为骨折康复治疗注入更多的关爱和希望。

脚踝骨折康复训练6种简单方法

脚踝骨折康复训练6种简单方法

脚踝骨折康复训练6种简单方法
1. 纵踝抬高:坐在椅子上,将脚踝悬空,然后慢慢抬高脚踝,直到感到拉伸。

保持这个姿势10秒钟,然后放下脚踝。

每天重复3-5次。

2. 袋装冷敷:将冰块放入密封袋中,然后用毛巾包裹住袋子,放在脚踝上进行冷敷。

每次冷敷持续15-20分钟,每天冷敷2-3次。

注意不要将冰袋直接贴在皮肤上,以免引起冻伤。

3. 平衡训练:站立时将受伤的脚踝离地,保持身体平衡。

可以用墙壁或椅子作为支撑。

尽量稳定住身体,锻炼脚踝周围的肌肉。

每次训练持续1-2分钟,每天重复3-5次。

4. 小球踏步:在平坦的地面上放置一个小球(如网球),用脚踩踏球,同时保持平衡。

可以前后、左右或旋转脚踩踏球。

每次训练持续1-2分钟,每天重复3-5次。

5. 字母绘制:用脚指头在地面上绘制字母,可以从A到Z,也可以从Z到A。

这种练习可以增强脚踝周围肌肉的灵活性和力量。

每次练习绘制3-5个字母,每天重复3-5次。

6. 踩水球:将充气的水球放在地面上,用脚踩踏水球,逐渐加大力度。

这种练习可以增强脚踝的稳定性和灵活性。

每次训练持续1-2分钟,每天重复3-5次。

骨折的康复

骨折的康复
骨科处理后予石膏外固定(制动),随机分 为A、B两组,各20例
A组石膏外固定后即接受康复治疗;B组 除制动外,由于各种原因末采取康复措 施
方法
广州珠江医院康复理疗科
两组患者经过平均约43天的制动期后拆 除石膏外固定,对制动肢体各个关节的 活动范围(RoM)进行评定,包括肩、肘、 腕、指不同运动方向的ROM测量
山西省高平市人民医院
骨折病人拒绝早期功能锻炼原因分析及其对策
惧怕疼痛 担心功能锻炼致骨折移位或不愈合 担心功能锻炼致伤口延迟愈合 认为卧床静养有利于身体康复 身体虚弱 心理社会因素 未能掌握功能锻炼的具体方法及要求
第二期康复(恢复期康复)
关节活动度练习 肌力练习 肢体功能综合练习
机理:非线性的应力、滞后、蠕变、应力松弛
非线性应力—应变关系 :随着载荷的不 断增大,纤维进一步延长并呈现越来越 大的刚性,有利于在应力下保持局部的 稳定和牢固
滞后:纤维在载荷牵伸下发生延长,在 载荷去除后并不立即恢复原来长度
蠕变:载荷不再增加,但恒定地维持下去, 纤维还可以缓慢地继续延长
应力松弛:纤维受载荷牵伸而延长时, 如其长度被维持不变,则纤维内因牵伸而 提高的张力会逐步下降
固定部位远端和近端的关节进行主动或 被动活动训练
尽可能保持正常活动
第一期康复(愈合期康复)
固定区域的肌肉在复位基本稳定,无明显疼痛时可 进行等长收缩
每日2~3次,每次约5~10分钟。主动的肌肉收缩能使肌 腹和肌腱向近端滑移,是防止或减轻粘连的重要方法 之一
第一期康复(愈合期康复)
关节内骨折、局部夹板固定
返回
改善关节活动度的训练(3)
牵拉技术(stretching exercise)
实际是手法牵引关节(人工) 缓慢牵拉,持续15~30秒或更长时间 自我牵拉 主动抑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骨折病人的康复治疗
【摘要】目的探讨骨折病人康复治疗的有效方法。

方法对116例骨折病人经骨折内固定及外固定治疗后,开始功能锻炼、饮食调理及健康指导。

结果11例下肢骨折病人拆除外固定时有轻度关节僵直、水肿,经温泉泡浴结合锻炼理疗后水肿消失,关节活动恢复正常范围;1例漂浮膝骨折经手术内固定治疗后,下床负重锻炼时膝关节僵直,经锻炼理疗2周后好转;其他病人均正常愈合,无肌肉萎缩、骨质疏松、肌健挛缩及关节僵直等并发症的发生。

结论骨折病人经康复治疗,能有效促进骨折的愈合及功能恢复,减少病残。

【关键词】骨折病人;康复治疗;功能恢复
为了探讨骨折病人的康复治疗,我们对2007~2008年在兰州军区临潼疗养院附属医院外科住院治疗的116例骨折病人进行了骨折内固定及外固定治疗后的功能锻炼、饮食调理及健康指导等康复治疗,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116例,男78例,女38例,男女比例为
2.05∶1;年龄2~89岁,平均年龄37.4岁。

股骨干骨折36例,胫骨平台骨折13例,胫腓骨骨折25例,内外踝骨折23例,肱骨骨折18例,漂浮膝(又称连枷膝,是指同侧股骨干和胫骨干或相邻的干骼端骨折而导致整个膝关节漂浮不稳[1])骨折1例,均有外伤史。

根据病情,分3个阶段对病人进行功能锻炼、饮食调理及健康指导。

1.2方法
1.2.1第一阶段骨折早期,血肿炎症机化期,约在伤后1~2周。

临床特征主要表现为患肢局部肿胀、疼痛,肌肉痉挛,骨折端不稳定容易发生再移位,软组织处于修复阶段。

功能锻炼的主要目的是促进患肢的血液循环,消肿,防止肌肉萎缩,避免关节粘连。

其要点为:①抬高患肢制动,以利于消除肿胀。

②患肢肌肉做舒缩运动,如前臂骨折病人可做握拳及手指屈伸活动,使上肢肌肉舒缩。

如股骨骨折,可做股四头肌舒缩运动。

指导患者每日多次锻炼,每次约15 min左右。

③身体其他关节每日均进行正常的功能锻炼。

另外此期因创伤刺激,机体应激反应,易出现胃肠道功能紊乱,在骨折的这一阶段应走出“多喝骨头汤骨折长得快”的误区,因为此期骨的愈合并不需要钙、磷质的参与,而是需要有机质的参与。

骨头汤主要补充磷、钙质,此期食用油腻的骨头汤,不但会伤胃口,而且大量钙、磷会使骨内的无机成分增高,钙、磷代谢失调,使骨质内有机骨胶原生成受阻,阻碍骨折的早期愈合。

所以饮食应清淡易消化,以营养全面的软食为主。

对下肢骨折不能下床的病人,还应指导其进行床上排便练习,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避免便秘的发生。

1.2.2第二阶段骨折中期,原始骨痂形成期,约在伤后3~10周。

临床特征主要表现为软组织创伤已基本愈合,局部疼痛逐渐消失,骨折端已纤维连接并形成骨痂,骨折部位日趋稳定。

除继续锻炼患肢肌肉舒缩外,要逐渐加大锻炼强度,恢复肌肉
力量和关节活动度。

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先由简单动作开始,动作应缓慢柔和,活动范围由小到大。

②随着骨折的愈合,逐渐增加活动次数及强度。

③无论主动锻炼还是被动锻炼,都应慎重,严防再次骨折。

④有条件者,可给予温泉泡浴,促进血液循环,利于骨痂生长。

此期间病人的饮食应由清淡改为高营养、高蛋白、高热量饮食,满足骨痂生长的需要,还应补充含钙量较高的食物。

1.2.3第三阶段骨折后期,骨痂改造塑形期。

临床特征主要表现为患肢软组织已恢复正常,肌肉有力,永久性骨痂形成,局部压叩痛消失。

功能锻炼的目的是恢复肌力和关节活动度,主要以抗阻力为主。

应注意除不利于骨折愈合的某一关节活动仍需限制外,其他锻炼都可进行。

此期饮食应以滋补为主,以促进骨折完全康复。

2结果
本组通过对骨折病人进行了骨折内固定及外固定治疗后的功能锻炼、饮食调理及健康指导等康复治疗,其中11例下肢骨折病人拆除外固定时有轻度关节僵直、水肿,经温泉泡浴结合锻炼理疗后水肿消失,关节活动恢复正常范围;1例漂浮膝骨折经手术内固定治疗后,下床负重锻炼时膝关节僵直,经锻炼理疗2周后好转;其他病人均正常愈合,无肌肉萎缩、骨质疏松、肌腱挛缩及关节僵直等并发症的发生,收到了良好效果。

3讨论
本组对116例骨折病人进行的功能锻炼、饮食调理及健康指导,使患者陪护能够协助患者以适当、科学、合理的方法正确地进行功能锻炼,使骨折病人康复治疗的关键因素得以保证。

功能锻炼的目的是在不影响固定的前提下,尽快恢复患肢肌肉、肌腱、韧带、关节囊等软组织的舒缩活动,防止发生肌肉萎缩、骨质疏松、肌腱挛缩及关节僵直等并发症[2]。

饮食调理增加了患者全身营养,满足了骨折愈合的生理需要。

我们认为,骨科医护人员只有根据具体的骨折部位、患者年龄及骨折类型等实际情况,为骨折病人量身定做合理的康复治疗方案,才能有效促进骨折的愈合及功能恢复,减少病残。

参考文献
[1]蔡汝宾,臧奇,王浩然.关于“漂浮膝”确切含义的探讨[J].中华骨科杂志,1997,17(6):355-356.
[2]朱伯通.外科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72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