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音律分析
朱光潜《诗论》的“音律”理论研究

分类密级硕士学位论文朱光潜《诗论》的“音律”理论研究陈德献导师姓名职称: 朱 斌 副教授 专 业 名 称: 文 艺 学 研 究 方 向: 文学理论 论文答辩日期: 2012年5月 学位授予日期:2012年6月答辩委员会主席:评 阅 人:二〇一二年五月硕士学位论文M.D.Thesis朱光潜《诗论》的“音律”理论研究A Theoretical Study on rhythm in Zhu Guangqian’poetics陈德献Chen Dexian西北师范大学文史学院Literature and history institute of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目 录独创性声明 (Ⅰ)摘 要 (Ⅱ)Abstract (Ⅳ)前 言 (1)第一章 朱光潜《诗论》论诗歌音律的重要性 (8)第一节 音律节奏是诗歌的命脉 (9)第二节 音律是诗歌区别散文的重要标志 (12)第三节 音律是传达情绪的直接有力的媒介 (15)第四节 音律具有突出的艺术功能 (16)第二章 朱光潜《诗论》论诗歌音律的具体表现 (19)第一节 诗歌音律的表现之一“声” (19)第二节 诗歌音律的表现之二“顿” (23)第三节 诗歌音律的表现之三“韵” (26)第三章 朱光潜《诗论》论诗歌音律的发展 (30)第一节 诗歌起源对诗歌音律的影响 (30)第二节 辞赋繁兴对诗歌音律的影响 (32)第三节 佛教和梵音输入对诗歌音律的影响 (34)第四节 无调时期对诗歌音律的影响 (36)第四章 朱光潜《诗论》音律理论的当代意义 (38)第一节 根据音律理论为新诗发展指出的道路 (38)第二节 《诗论》音律理论的当今意义 (43)结 语 (48)参考文献 (Ⅶ)后 记 (Ⅹ)摘 要朱光潜是中国现代史上的一位学术大师,他不仅在美学方面,而且在诗学、心理学、哲学、教育学、翻译学等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
他在诗学方面以其系统化的诗学理论,把中国传统的感悟式的诗话发展为理论化的诗学,《诗论》作为我国现代文学理论史上最具系统性的一部理论著作,为中国诗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研究他的诗学理论对我们现代诗学的建构有重要意义,对我们新诗的发展也有指导价值。
大学音乐中文课件 第6~8章 复调、音色、速度与力度

大学音乐第一编音乐的构成要素及其表现意义第一章音高第六章复调第二章节奏第七章音色第三章旋律第八章速度与力度第四章调式第九章曲式第五章和声第十章体裁第六章复调⒈复调音乐原指由几个声部构成的多声部音乐,以与单声音乐相对,以后专指几个旋律性声部在运动中按照对位的法则结合在一起的多声部音乐,并与主调音乐相对。
构成复调音乐的各声部并无主次之分,彼此形成对比或相互补充。
对比式复调模仿式复调⒉复调的表现意义对比式复调根据一定的规则以音对音,将不同的曲调同时结合,从而使音乐在横向上保持各声部本身的独立与相互间的对比和联系,在纵向上又能构成和谐的效果。
构成对位的几个声部的结合方式有单对位、复对位、纵向可动对位、横向可动对位、纵横可动对位。
对比式复调手法的运用可以使音乐形象表达更为丰富、对比鲜明。
模仿式复调当某一个声部所陈述的主题或动机在另一声部中跟随出现,称为模仿。
先开始的声部称为开始声部,后出现的声部称为模仿声部。
根据模仿音程的精确度,可分为严格模仿和自由模仿两类。
模仿的方式还有增时模仿、减时模仿、倒影模仿、逆行模仿等。
运用模仿手法陈述主题和开展乐思能使各声部之间获得更为紧密的联系,使乐曲发展更具有动力。
⒉复调的表现意义复调音乐作品分析欣赏曲目穆索尔斯基《图画展览会》中《两个犹太人》VCD 鲍罗丁交响音画《在中亚细亚草原上》CD 亨德尔《弥赛亚》选曲《哈利路亚》CD 何占豪、陈钢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中《十八相送》VCD 贺绿汀钢琴曲《牧童短笛》CD 第七章音色⒈音色⒉音色的分类人声乐器西洋管弦乐器中国民族管弦乐器电声乐器⒈音色音色亦称“音质”,主要由每个音的“声谱”所决定。
即由每个音所含泛音的数量以及各泛音的强度所决定。
例如,同是100Hz (约相当于G音)的音,钢琴的音有15个泛音,低音单簧管中只有9个泛音,而且各泛音的强度也不同。
电子音响合成器可以自由选择各种泛音,造成多种多样新奇的音色。
音乐中还用“不协和的泛音”,如一般的鼓、锣、钹所发之音,这种音虽无确定的音高,却有一定的音色。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音乐第六单元《乐曲的韵律》精品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音乐第六单元《乐曲的韵律》精品教案I. 教学目标1. 了解乐曲的韵律是指乐曲中的节奏、速度和重复等元素。
2. 掌握通过身体语言和动作感受乐曲的节奏和韵律。
3. 能够分析和描述不同乐曲的韵律特点。
II. 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乐曲的韵律的概念及分析方法。
2. 教学难点:通过身体感受乐曲的节奏和韵律。
III. 教学准备1. 课件:包括乐曲的节奏和韵律示意图。
2. 音乐播放设备。
IV. 教学过程步骤 1:导入新知1. 让学生观看一段有活力的音乐表演视频,引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引导学生回顾上一单元所学的音乐元素,例如音调、音高等。
步骤 2:引入乐曲的韵律1. 以简单明了的方式解释乐曲的韵律是指乐曲中的节奏、速度和重复等元素。
2. 通过示意图展示不同乐曲的韵律特点,让学生能够直观地理解。
步骤 3:感知乐曲的韵律1. 播放一段有明显节奏感的乐曲,让学生用身体语言和动作模仿乐曲中的节奏。
2. 引导学生通过声音的节奏感受乐曲的韵律,如手拍、脚踏等动作。
步骤 4:分析乐曲的韵律1. 给学生分发几首不同类型的乐曲,让他们分组讨论并分析乐曲的韵律特点。
2. 学生通过小组展示,彼此交流和比较分析结果。
步骤 5:巩固和评价1. 让学生运用所学的韵律分析方法,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乐曲进行分析并进行简短的书面评价。
2. 学生互相分享自己的分析和评价,老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V. 教学延伸1. 学生可自行选择其他乐曲进行分析和欣赏,拓展对韵律的理解。
2. 组织音乐研究小组,共同研究和分享对乐曲韵律的感受和分析。
VI. 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了解了乐曲的韵律是指乐曲中的节奏、速度和重复等元素。
通过身体语言和动作感受乐曲的节奏和韵律,并通过分析乐曲的韵律特点来进一步理解和欣赏音乐作品。
同时,学生还培养了合作与交流的能力,提升了音乐素养。
乐理音律知识点总结高中

乐理音律知识点总结高中乐理是音乐的基础知识,包括音高、音程、节奏、和弦、旋律等方面的内容。
在音乐学习中,掌握好乐理知识对于音乐理论的学习和实践都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重点总结一些高中乐理音律知识点,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
一、音高与音程音高是指声音的高低,是我们感知到的声音的频率。
在乐理中,音高是通过音符来表示的。
音符包括五线谱中的音符和五线谱之外的音符。
五线谱中的音符是用不同的谱号来表示不同的音高,比如高音谱号、中音谱号、低音谱号等。
而五线谱之外的音符是通过音程来表示音高的关系。
音程是指两个音符之间的关系,包括半音音程和全音音程。
半音音程是指两个音符之间相差一个半音的音程,全音音程是指两个音符之间相差一个全音的音程。
音程有很多种,可以分为纯音程、大音程、小音程和增四减五等。
音程的概念对于理解音乐的调式、和弦等内容都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乐理学习中要认真掌握音程的知识。
二、节奏与节拍节奏是音乐中时间的组织和表现,是音乐中的一种重要元素。
在乐理中,常用的节奏单位包括拍子、拍号、拍子型、节拍等。
拍子是指音乐中的时间单位,拍号是指一个小节中所包含的拍子数,拍子型是指小节的拍号以及各个小节中各个拍子所包含的音符长度。
节拍是指音乐中的重音和轻音之间的关系,用来表现音乐的节奏感。
节拍包括强拍和弱拍,一般根据音乐的节奏结构来确定,比如常见的二拍、四拍、三拍等。
三、调性与调式调性是指音乐中的音高组织关系和旋律结构的表现形式。
在乐理中,调性主要包括大调和小调两种。
大调是指以C大调为基准的七个音,而小调是指以a小调为基准的七个音。
调性对于音乐的和声、旋律等方面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在乐理学习中要认真理解和掌握调性的相关知识。
调式是指音乐中的音符组织形式和音程规律。
调式包括自然音阶、和声音阶、旋律音阶等。
自然音阶是指按照音程规律排列的音符序列,和声音阶是指自然音阶中的第七音提高半音而形成的音阶,旋律音阶是指和声音阶中的第六、第七音同时升高半音而形成的音阶。
音乐音阶与旋律分析

音乐是人类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通过声音传达情感和意义。
音乐的组成元素之一就是音阶和旋律。
音阶是一系列音符的有序排列,旋律则是由音符和音程组成的一段音乐。
本文将从音阶和旋律的定义和特点入手,分析其在音乐中的重要性和应用。
音阶是由一系列音符按照一定的顺序和间隔组成的。
常见的音阶有大调、小调、和谐小调等。
大调音阶由8个音符组成,即一个八度音程。
它的开头和结束都是同一个音符,只是音高不同。
小调音阶也是由8个音符组成,但与大调音阶的音程不完全相同。
不同的音阶会给人带来不同的感觉和表现力,大调音阶通常给人以明亮、激动的感觉,而小调音阶则会给人带来沉稳、忧郁的感觉。
音阶在音乐中起着承接和稳定的作用,它连接着不同的音符,使得音乐旋律流畅而连贯。
旋律是由一连串的音符和音程构成的一段音乐。
它是音乐的核心,是音乐中最能表达情感的部分。
旋律有着自己的音高、音长和节奏,通过不同的音符和音程排列组合,传达着作曲家的情感和意图。
旋律可以是单一的,也可以是多音部的,多音部旋律在不同的地方演奏不同的音符,通过和声的方式丰富了音乐的层次和背景。
旋律的音长和节奏也极大地影响着音乐的情感表达,快速而急促的旋律给人一种紧张和激动的感觉,而缓慢而柔和的旋律则给人一种安静和放松的感觉。
音阶和旋律在音乐中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它们是音乐的基础,是表达情感和意义的重要手段。
通过合理运用不同的音阶和旋律,作曲家能够创作出丰富多样的音乐作品。
音阶的选择和运用决定着音乐的色彩和感觉,旋律的构成和演奏则直接影响着音乐的节奏和情感表达。
同时,音阶和旋律还能够帮助我们理解音乐。
通过分析音阶和旋律的特点和变化,我们能够更好地感受音乐的情感和内涵,增强对音乐的领会和鉴赏能力。
总之,音阶和旋律是音乐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它们通过一系列音符和音程的排列传达着作曲家的情感和意图,使音乐更加丰富多样、生动有趣。
音阶和旋律的选择和运用直接影响着音乐的效果和表现力,同时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音乐。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知识点整理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知识点整理一、整体梳理:1、诗歌总集:《诗经﹒采薇》唐诗:《春夜喜雨》宋词:《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元曲:《天净沙﹒秋》现代诗:《太阳的话》、《白桦》2、本组诗歌是按内容分类的。
3、不同角度搜集:(1)按题材分:山水诗、边塞诗、思乡诗、咏物诗……(2)按形式分:格律诗(律诗、词、曲等)、自由诗。
(3)按体裁分:童话诗、寓言诗、散文诗……(4)按国家和作者分:中国的屈原、李白、杜甫……外国的雪莱、海涅、普希金……(5)民歌(6)童谣4、诗歌的起源:古代人们的劳动号子和民歌,原是诗与歌的总称。
开始诗和歌不分,诗和音乐、舞蹈结合在一起,统称为诗歌。
5、诗歌的特点:高度集中地概括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饱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丰富的想象,语言凝练而形象性强,具有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音韵,富于音乐美,语句一般分行排列,注重结构形式的美。
6、诗歌的表现手法:(1)赋——直接陈述事物;比——用比喻的方法描绘事物,表达思想感情;兴——托物起兴,即借某一事物开头来引起正题要描述的事物和表现思想感情的写法。
(传统)(2)夸张、复沓、重迭、跳跃……(发展)(3)想象:既是诗歌的一大特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种表现手法。
(4)象征:以象征义,现代诗歌中,表现为心灵的直接意象。
7、现代诗歌塑造形象的手法:(1)比拟——以物拟人或以人拟物。
(2)夸张——把所要描绘的事物放大或缩小,以引起读者的重视和联想。
(3)借代——借此事物代替彼事物,与比拟有相似之处。
8、中国古代诗歌的分类:1)、按音律分:(1)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不讲对仗,押韵较自由。
(涵盖;发展轨迹)(2)近体诗:也称今体诗,是唐代形成的一种格律体诗,分为两种,其字数、句数、平仄、用韵等都有严格规定。
◎绝句:每首四句,五言的简称五绝,七言的简称七绝。
◎律诗:每首八句,五言的简称五律,七言的简称七律,超过八句的称为排律(或长律)。
音律分析

声学基础
第六章 音律分析
听觉的谐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性及乐音
噪声:非周期信号,频谱比较复杂,谐 频与基频的频率比值一般不是整数比或 整数倍的关系。所以听起来不和谐。
乐音四要素 1) 音高—振动频率决定; 2) 音色—主要由频谱决定; 3) 响度—振动幅度决定; 4) 时值— 音的延续时间;
声学基础
第六章 音律分析
261Hz推算出的各音的音分和频率
音分
c1 十二平均律 0 d1 200 e1 400 f1 500 g1 700 a1 900 b1 1100 c2 1200
五度相生律
纯律
0
0
204
204
408
386
498
498
702
702
906
884
1110
1088
1200
1200
频率
c1 五度律 纯律 平均律 261.00 261.00 261.00 d1 293.63 293.63 292.96 e1 330.33 326.25 328.84 f1 348.00 348.00 348.39 g1 391.50 391.51 391.06 a1 440.44 435.00 438.95 b1 495.49 489.38 492.70 c2 522.00 522.00 522.00
声学基础
第六章 音律分析
第六章 音律分析
声学基础
第六章 音律分析
主要内容
听觉的谐和性及乐音
音高标准
音律计算法 十二平均律 五度相生律 纯律
不同律制的比较
声学基础
第六章 音律分析
听觉的谐和性及乐音
9国学经典 第六章 唐诗《回乡偶书》《江南逢李龟年》

“少小离家老大回”,诗一开始,就紧扣 题目,单刀直入,点明离家与回乡相距年岁之 久、时间之遥,其中已蕴藏着很深的感慨。这 感慨在同题第二首诗中即有明白的描写:“离 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惟有门前镜 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山河依旧,人事消 磨,将自然的永恒与人生的多变作了鲜明的对 照。
鲜明对比:口音没变,头发斑白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创作背景
贺知章在公元744年(天宝三载), 辞去朝廷官职,告老返乡。他年轻的 时候就离开了家乡,后来一直在外面 做官,到了此时八十六岁才回到了故 乡。这首诗就是贺知章老先生回到家 乡时写下来的。人生易老,世事沧桑, 心头有无限感慨。他一共写了两首 《回乡偶书》,这是第一首。
2、过去相见和现在相见的感触是一样 的吗?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么大 的区别?
提示: (1)欣喜、荣耀;辛酸、伤感
(2) 国家的盛衰、个人命运的变迁
落花时节
3、分析颈联和尾联的妙处。
提示:用了反衬和双关。“江南好 风景”,恰恰成了乱离时世和沉沦 身世的强烈反衬。“落花时节”, 是双关,既是写景,又暗寓社会、 朋友和自身的境况如同落花流水, 令人忧伤。
三种对比:
此诗运用了三种对比: ① 通过少小离家与老大回乡的对比,以突出离
开家乡时间之长; ② 通过乡音难改与鬓毛易衰的对比,以突出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二平均律各相邻两音之间的频率比为
f2 / f1 21/12 1.059463094
相邻两音之间相差的音分数
1200log2 12 2 100
十二平均律的频率按等比划分,音分以等差划分
声学基础
第六章 音律分析
十二平均律
表 c1 到c2 一个八度内的各音音高频率及音分数
表6-5 纯律自然大音阶各音的频率比和音分值
声学基础
第六章 音律分析
不同律制的比较
十二平均律最常用—西乐的键盘乐器民乐的带“品”的乐器及
大型的乐队都使用,解决了五度相生律和纯律中连续生律后不
能回到原来的那个音的缺陷。但并不是最和谐的。
五度相生律—多用在弦乐器如小提琴、二胡、古筝等上。横向
的旋律比较和谐,但转调极不方便,演奏时只能采用换乐器的
五度相生律
纯律
0
0
204
204
408
386
498
498
702
702
906
884
1110
1088
1200
1200
频率
c1
五度律 纯律 平均律 261.00 261.00 261.00
d1
293.63 293.63 292.96
e1
330.33 326.25 328.84
f1
348.00 348.00 348.39
五度相生律
表 6-4 五度相生率自然大音阶各音频率和音分值
声学基础
第六章 音律分析
纯律
纯律的生律法除了按照五度相生律,每隔五度生一律以外, 还加入了每隔三度生一律的方法。 C上推5度得g,再上推5度得d C下推5度得f C,f,g分别上推3度得e,a,b
声学基础
第六章 音律分析
纯律
声学基础
第六章 音律分析
五度相生律
规定频率比为2:3的两个音相差五度。
从某一音出发,按3/2的频率比生一新律,相隔五度,如此循环
相生,纳入一个八度之内,这就是五度相生律的生律方法
声学基础
第六章 音律分析
五度相生律
表6-3 五度相生律的各律
声学基础
第六章 音律分析
声学基础
第六章 音律分析
声学基础
第六章 音律分析
听觉的谐和性及乐音
乐音
物体按照一定规则振动而产生的有固定音高的谐和的声音。 是一种周期性信号有确定和基频和与基频成整数倍关系的各次 谐频
乐音谐和性的因素 乐音四要素 1) 音高—振动频率决定; 2) 音色—主要由频谱决定; 3) 响度—振动幅度决定; 4) 时值— 音的延续时间;
频率比 a1=440Hz 与a1构成八度音程的a2=880Hz 频率比为2 使用不同音律时,相同音程的两个音的频率比可能不同
声学基础
第六章 音律分析
音律计算法
音分
音高差距细致划分
一个八度音程分成1200份,每1份是1个音分。
1200 log 2 f2 f1
音分数=
声学基础
第六章 音律分析
十二平均律
方法转调。
纯律—音程和和弦最和谐。也存在大全音、小全音、大半音,
所以转调也有和五度相生律相同的问题。
声学基础
第六章 音律分析
三种律制的自然大音阶(c1到 c2)以c1音的音分为0,频率为 261Hz推算出的各音的音分和频率
音分
c1 十二平均律 0 d1 200 e1 400 f1 500 g1 700 a1 900 b1 1100 c2 1200
g1
391.50 391.51 391.06
a1
440.44 435.00 438.95
b1
495.49 489.38 492.70
c2
522.00 522.00 522.00
声学基础
第六章 音律分析
第六章 音律分析
声学基础
第六章 音律分析
主要内容
听觉的谐和性及乐音
音高标准 音律计算法 十二平均律 五度相生律 纯律 不同律制的比较
声学基础
第六章 音律分析
听觉的谐和性及乐音
•
律制
对各律之间音高频率的关系的严格规定 制定音律的基础是听觉的谐和性 频率为两个小整数比(1:2,2:3,3:4)的两个音,同时 发声时听起来使人觉得和谐悦耳
声学基础
第六章 音律分析
音高标准
西洋乐器用十二平均律 中国民族乐器多用五度相生律
基准音 第一国际音高 a1=440Hz 第二国际音高 a1=435Hz 伦敦 1939 国际标准音高 法国音高
民乐标准音高
暂未统一
声学基础
第六章 音律分析
音律计算法
音程 描述两个音之间的音高关系
音程在五线谱上所包含的线与间的数目叫做音程的度数。 每一线或间叫做一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