庾信
庾信人物简介介绍与典故

庾信庾信(513—581)字子山,小字兰成,北周时期人。
南阳新野(今属河南)人。
他以聪颖的资质,在梁这个南朝文学的全盛时代积累了很高的文学素养,又来到北方,以其沉痛的生活经历丰富了创作的内容,并多少接受了北方文化的某些因素,从而形成自己的独特面貌。
介绍文学成就早期庾信早期的赋,现存有《春赋》、《对烛赋》、《荡子赋》等七篇,有些已残缺。
这些赋均属宫体文学范畴,内容不外是女子的美貌或相思别离,篇幅短小,语言华艳,注重音节之美。
其中《春赋》最具体表性。
此篇写春光之美及妇女游春景象,色泽极为艳丽。
赋的开头和结尾多用七言诗句,有较强的音乐效果。
如结尾一段:三日曲水向河津,日晚河边多解神。
树下流杯客,沙头渡水人。
镂薄窄衫袖,穿珠帖领巾。
百丈山头日欲斜,三晡未醉莫还家。
池中水影悬胜镜,屋里衣香不如花。
和《舞媚娘》一样,也是歌咏对人生中短暂的欢乐时光的留恋。
这种诗赋结合乃至诗赋难分的倾向也为后人所继承,如初唐王勃、骆宾王及稍后的刘希夷等都有类似的作品。
总的说来,庾信早年的诗赋,在语言技巧上已有相当的成就,但反映的生活面过于狭窄,缺乏壮阔的激情。
后期庾信后期的创作,虽谓“老成”,但早年那一种风格,并没有抛弃。
他同北朝显贵唱和的诗,依然是雍容华贵,且多艳情成分。
另有《题画屏风》二十五首,也以精巧见长。
题画诗在此之前极为少见,故这一组诗在题材的开拓上有值得注意的地方。
诗的特点,是善于运用山水诗的手法,把画面的内容同想象结合,既不脱离画面,又富于自然的生趣。
这启发了后代常在画上配诗以扩充欣赏内涵的风气。
不过,在庾信后期创作中,最受重视的,是与前一种风格很不相同的自抒胸怀与怀念故国之作。
庾信的性格,既非果敢决毅,又不善于自我解脱,亡国之哀、羁旅之愁、道德上的自责,时刻纠绕于心,却又不能找到任何出路,往往只是在无可慰解中强自慰解,结果却是愈陷愈深。
所谓“情纠纷而繁会,意杂集以无端”(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使得诗中的情绪显得沉重无比。
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的意思

《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的意思》同学们,今天咱们来聊聊“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这句话的意思。
这两句话说的是庾信的文章到了晚年的时候更加成熟出色,他那豪迈奔放的笔触充满了无限的才情和气势。
庾信呢,是一位很厉害的文学家。
就好像我们画画一样,刚开始可能画得不太好,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画技越来越高超。
庾信写文章也是这样,经过岁月的沉淀和积累,他的写作水平越来越高。
比如说,我们写作文,一开始可能只会简单地描述一件事情,可随着我们读的书越来越多,经历的事情越来越丰富,我们就能把文章写得更生动、更有深度。
庾信的笔就像会飞一样,能自由自在地表达他心中的想法和情感。
这告诉我们,想要写出好文章,要有广阔的思维和丰富的想象力。
就像我们在写想象作文的时候,要大胆地去想,把那些奇妙的想法用文字表达出来。
同学们,咱们要不断地学习和积累,说不定以后咱们也能像庾信一样,写出精彩的文章。
《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的意思》小朋友们,今天咱们来理解一下“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
这话说的是有个叫庾信的人,他写的文章呀,年纪越大写得越好。
那笔就像在云彩上飞一样,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可厉害啦。
咱们可以想象一下,庾信刚开始写文章,可能就像我们刚开始学写字,歪歪扭扭的。
但是他一直坚持写,不停地学习,慢慢地,他写的文章就越来越好。
比如说,我们搭积木,一开始搭得不好看,总是倒。
但是我们不放弃,一直练习,最后就能搭出漂亮的城堡。
庾信写文章也是这个道理。
他的笔能那么厉害,是因为他心里有很多很多的想法,而且他能把这些想法很好地写出来。
小朋友们,我们以后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像庾信一样,坚持下去,就会越来越棒。
《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的意思》亲爱的同学们,咱们一起来弄懂“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到底是什么意思。
庾信这个人呀,他在文学上很有成就。
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文章越写越精彩。
这就好比一棵小树苗,刚开始可能很弱小,但是经过风吹雨打,吸收阳光雨露,慢慢长成了参天大树。
庾信的名词解释

庾信的名词解释庾信(558年-618年),字聖千,世称庾子山,是中国南朝的文学家、军事家、政治家和书法家。
他在文学创作上独树一帜,影响深远,并且在政治和军事上也有不俗的成就。
庾信的名词解释,既可以从他的文学作品中探索,也可以从他的人生经历中解析。
庾信的文学作品以诗歌和赋文为主,代表作品有《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咏史·风华绝代三般在》等。
他的诗歌以豪放而雄浑的风格为特点,表达了他对壮丽自然、人生哲理和爱国情怀的独特感悟。
庾信对诗歌的贡献在于打破了以律诗为主流的传统,推动了乐府诗的发展,并在唐代乐府诗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影响。
庾信的赋文也是他的创作重点之一,他的赋文以描写自然景物和表达个人思想感情为主题,形式多样,风格独特。
他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致描写和感官的艺术表达,使读者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
庾信的赋文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后来文人创作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除了文学创作,庾信在政治和军事上也有出众的才能。
他曾担任过官职,多次参与国家政务,提出了许多有益的建议。
他以清廉的政治风格和治国理政的智慧赢得了人们的尊敬。
庾信在军事方面也表现出色,他曾领导军队征战四方,在战争中取得了辉煌的战绩。
庾信的书法技艺也是他的非凡之处,他精通隶书、草书和楷书等多种字体,驰骋于书法艺术的巅峰。
他的书法作品笔力雄健有力,字迹流畅自然,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庾信的书法风格影响了后世书法家,并对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引领作用。
综上所述,庾信是中国南朝时期一位才华横溢的文学家、政治家、军事家和书法家。
他在文学创作上的贡献和影响广泛而深远,突破了传统文学的局限,开创了新的文学风格。
他的政治和军事才能也为国家做出了宝贵的贡献。
他的书法作品精彩绝伦,成为中国书法艺术的宝贵遗产。
庾信的名词解释不仅仅限于对他的个人生平理解,更是对中国文化传统和艺术发展的重要解读。
他的作品和思想一直在激励着后人,展示着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
庾信字子山_庾信生平简介

庾信字子山_庾信生平简介庾(yǔ)信(513年—581年),字子山,小字兰成。
南阳新野(今河南新野)人,南北朝时期文学家、诗人。
下面是店铺为你搜集庾信字子山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庾信字子山庾信字子山,小字兰成,南阳新野人(今河南新阳)。
庾信字子山曾出现在《南史》中,并有传记记载。
他的祖父是庾易,父亲是庾肩吾,都是当时有名的人物而且父亲还是著名的文学家。
庾信从小就聪明过人,文采出众,而且饱览诗书,尤其擅长《春秋左氏传》。
庾信本人生的也是一表人才,身高八尺,体型健壮,而且举动都很恭顺。
他父亲庾肩吾是太子的侍从,父亲也很赏识他,在他十五岁时将他带入宫中于,还曾为太子东宫做讲读。
至十九岁时庾信担任东宫抄纂博士,父子两人都为东宫所用。
后来与徐陵一起担任东宫学士,两人都才华横溢,成为宫体文学的代表人物,他们的作品被誉为“徐庾体”。
他们的作品一出来就会被追随他的后生们纷纷传诵,可谓是当时的文学才子。
庾信才华横溢,曾一直被提官封爵,后因侯景之乱被迫逃至江陵,后又扶持梁元帝。
都说人的名树的影,庾信虽为南方人,但是名声在外。
在一次出使西魏时梁被西魏所灭,北朝君臣又仰慕南方的文学,而庾信名震南北为此他被留在了北方。
他在北方时,同样被委以重用,同样也是加官进爵。
曾做过车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到孝闵帝登基后封庾信为临清县子。
后来又被任命为洛州刺史。
因北周皇帝甚为喜好庾信,在陈朝请求放还南朝人士时,其他人都放回,而庾信、王褒继续留在北方。
庾信生平简介庾信朝代是南北朝时期,当时的文学家、诗人,其家史曾“七世举秀才”,“五代有文集”。
祖父庾易,父亲庾肩吾,父亲是当时的大官也是著名的文学家。
庾信生活的朝代朝代动荡不安,他的一生虽然是衣食无忧,但最后客死他乡,也算是悲剧的人生。
庾信从小就饱读诗书,又聪明伶俐,而且文采过人。
他的父亲当时在宫中任职,后将庾信也带入宫中一起侍奉东宫,后来又与徐陵一起担任东宫学士,两人文采相当,所作的作品大都是宫体。
庾信

轶事典故
文才惊人
断袖之欢
据《朝野佥载》记载,庾信自南朝初至北方时,北方文士大多轻视他,庾信将自己的作品《枯树赋》给他们 看,自此之后无人再敢轻言庾信。
庾信在南朝度过的前期生活,正逢梁代立国最为安定的阶段,他的《哀江南赋》中描述为“五十年中,江表 无事”。他前期的诗文,有供君王消遣娱乐的性质,思想内容轻浅单薄。他在梁时的作品,特别是十九岁至三十 六岁在东宫任职期间的诗赋,主要是奉和、应制之作,题材基本上不出花鸟风月、醇酒美人、歌声舞影、闺房器 物的范围。如《和咏舞》《奉和初秋》《鸳鸯赋》等题,属于萧纲率领周围文人同题共作的篇章。这种富于游艺 气氛的创作活动,要求作者适应宫廷的趣味,在应酬捷对中显露个人的学养与文才。
令狐德棻:尔其荆、衡杞梓,东南竹箭,备器用于庙堂者众矣。唯王褒、庾信奇才秀出,牢笼于一代。是时, 世宗雅词云委,滕、赵二王雕章间发。咸筑宫虚馆,有如布衣之交。由是朝廷之人,闾阎之士,莫不忘味于遗韵, 眩精于末光。犹丘陵之仰嵩、岱,川流之宗溟渤也。然则子山之文,发源于宋末,盛行于梁季。其体以淫放为本, 其词以轻险为宗。故能夸目侈于红紫,荡心逾于郑、卫……若以庾氏方之,斯又词赋之罪人也。
纪昀在《阅微草堂笔记》中亦提及庾信与萧韶的关系:“至若娈童,本非女质,抱衾荐枕,不过以色为市耳。 当其傅粉熏香,含娇流盼,缠头万锦,买笑千金,非不似碧玉多情,回身就抱;迨富者赀尽,贵者权移,或掉臂 长辞,或倒戈反噬,翻去覆雨,自古皆然。萧韶之于庾信,慕容冲之于苻坚,载在史册,其尤著者也。”
庾信著名的诗10首

庾信著名的诗10首庾信著名的诗10首【篇1】朝代:南北朝|作者:庾信乐宫多暇豫,望苑暂回舆。
鸣笳陵绝浪,飞盖历通渠。
桂亭花未落,桐门叶半疏。
荷风惊浴鸟,桥影聚行鱼。
日落含山气,云归带雨余。
庾信著名的诗10首【篇2】朝代:南北朝|作者:庾信雄图属天造。
宏略遇羣飞。
风云犹听命。
龙跃遂乘机。
百二当天险。
三分拒乐推。
函谷风尘散。
河阳氛雾晞。
济弱沦风起。
扶危颓运归。
地纽崩还正。
天枢落更追。
原祠乍超忽。
毕陇或绵微。
终封三尺剑。
长卷一戎衣。
庾信著名的诗10首【篇3】朝代:南北朝|作者:庾信长思浣纱石。
空想捣衣砧。
临卭若有便。
为说解琴心。
庾信著名的诗10首【篇4】朝代:南北朝|作者:庾信高阶既激涧。
广阁更交柯。
葛巾久乖角。
菊径简经过。
庾信著名的诗10首【篇5】朝代:南北朝|作者:庾信轻车初逐李。
定远未随班。
受诏祈连返。
申威疎勒还。
飞蓬损腰带。
秋鬓落容颜。
寄言旧相识。
知余生入关。
庾信著名的诗10首【篇6】朝代:南北朝|作者:庾信白石春泉满,黄金新埒开。
戚里车先度,兰池马即来。
落花承舞席,春衫拭酒杯。
行厨半路待,载妓一双回。
庾信著名的诗10首【篇7】朝代:南北朝|作者:庾信金膏下帝台。
玉历在蓬莱。
仙人一遇饮。
分得两三杯。
忽闻桑叶落。
正值菊花开。
阮籍披衣进。
王戎含笑来。
从今觅仙药。
不假向瑶台。
庾信著名的诗10首【篇8】朝代:南北朝|作者:庾信我皇承下武。
革命在君临。
应图当舜玉。
嗣德受尧琴。
沉首多推运。
阳城有让心。
就日先知远。
观渊早见深。
玄精实委御。
苍正乃皆平。
履端朝万国。
年祥庆百灵。
玉帛咸观礼。
华戎各在庭。
凤响中夷则。
天文正玉衡。
皇基自天保。
万物乃由庚。
庾信著名的诗10首【篇9】朝代:南北朝|作者:庾信员玉已奠。
苍币斯陈。
瑞形成象。
礼从天数。
智总圜神。
为祈为祀。
至敬咸遵。
奉和山池朝代:南北朝|作者:庾信昨夜鸟声春。
惊鸣动四邻。
今朝梅树下。
定有咏花人。
流星浮酒泛。
粟瑱绕杯唇。
何劳一片雨。
唤作阳台神。
《周书·庾信传》原文及翻译译文

《周书·庾信传》原文及翻译译文1、《周书·庾信传》原文及翻译译文《周书·庾信传》原文及翻译周书原文:庾信,字子山,南阳新野人也。
祖易,齐征士。
父肩吾,梁散骑常侍、中书令。
信幼而俊迈,聪敏绝伦,博览群书,尤善《春秋左氏传》。
身长八尺,腰带十围,容止颓然,有过人者。
起家湘东国常侍,转安南府参军。
时肩吾为梁太子中庶子,掌管记。
东海徐摛为右卫率。
摛子陵及信并为抄撰学士父子东宫出入禁闼恩礼莫与比隆既有盛才文并绮艳故世号为徐庾体焉当时后进,竞相模范。
每有一文,京都莫不传诵。
累迁尚书度支郎中、通直正员郎。
出为郢州别驾。
寻兼通直散骑常侍,聘于东魏。
文章辞令,盛为邺下所称。
还为东宫学士,领建康令。
侯景作乱,梁简文帝命信率宫中文武千余人,营于朱雀航。
及景至,信以众先退。
台城陷后,信奔于江陵。
梁元帝承制,除御史中丞。
及即位,转右卫将军,封武康县侯,加散骑常侍郎,聘于西魏。
属大军南讨,遂留长安。
江陵平,拜使持节、抚军将军、右金紫光禄大夫、大都督,寻进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
周孝闵帝践阼,封临清县子,邑五百户,除司水下大夫。
出为弘农郡守,迁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司宪中大夫,进爵义城县侯。
俄拜洛州刺史。
信多识旧章,为政简静,吏民安之。
时陈氏与周通好,南北流寓之士,各许还其旧国。
陈氏乃请王褒及信等十数人。
高祖唯放王克、殷不害等,信及褒并惜而不遣。
寻征为司宗中大夫。
世宗、高祖并雅好文学,信特蒙恩礼。
至于赵、滕诸王,周旋款至,有若布衣之交。
群公碑志,多相请托。
唯王褒颇与信相埒,自余文人,莫有逮者。
信虽位望通显,常有乡关之思。
乃作《哀江南赋》以致其意。
其辞曰:“楚歌非取乐之方,鲁酒无忘忧之用。
追为此赋,聊以记言,不无危苦之辞,惟以悲哀为主。
”大象初,以疾去职。
隋开皇元年卒,隋文帝深悼之,赠本官,加荆雍二州刺史。
子立嗣。
(《周书•列传•卷四十一》)译文:庾信,字子山,南阳新野人。
祖父庾易,父亲庾肩吾,都在《南史》中有传记。
庾信在唐代诗坛的接受

意输 赅入 的你
诗
接 坛 阐 的
述正 观文 点,
受 对 文
字 是
您 思 想 的 提 炼 ,
庾汇 报 人
信:
XX
请
的
壹
目 录 标 题
肆
庾唐
接受 信风格
代 诗 坛
的对
贰
庾唐 信代 的诗 认坛 知对
伍
庾唐
接 受
信 地 位
代 诗 坛
的对
叁
庾唐
接 受
信代 作诗 品坛
的对
陆
原庾唐 因信代 与接诗 影受坛 响的对
唐代诗人对庾信的作品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借鉴,对他的诗歌风格和技巧进行了继承 和发展。
庾信的作品对唐代诗歌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诗歌风格和技巧成为了唐代诗 歌的重要特征之一。
唐代诗人对庾信的作品进行了广泛的传播和推广,使得他的作品在唐代得到了广泛的 流传和影响。
品对唐
第 三
的庾代 章
接信诗
受作坛
与受对唐
第 六
影的庾代 章
响原信诗
因接坛
唐代诗坛对庾信接受的原 因分析
庾信文学成就:庾信是南北朝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其诗歌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 值。
唐代文学背景:唐代是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高峰时期,诗人们对前代文学的借鉴 和吸收非常重视。
庾信诗歌特点:庾信的诗歌作品具有独特的风格和特点,如抒情性、叙事性、哲 理性等,这些特点对唐代诗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庾信的诗歌作品在 唐代文学史上具有 重要地位,被视为 经典之作
唐代诗坛对庾信与其他文 学家的比较与评价
庾信与李白的比 较:庾信被誉为 “诗仙”,李白 被誉为“诗圣”, 两人都是唐代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形成原因:遭逢亡国之变,经历沧桑,对故国故乡的 深深思念之情。 2.笔调劲健苍凉,艺术上更成熟。 形成原因:经历过南北文学的熏陶,既有齐梁文 学的声律对偶,又接受了北朝文学的劲健之风。 3.内容大多是伤感时变,忧嗟身世和对韶华已逝的失 志之恸。 形成原因:历经丧乱,思想有所转变,体验了人 生忧患,常沉没于思乡之情,对南朝君臣的行径反思。
庾信19-36岁时在东宫任职,担任宫廷文学侍臣。 在其位则谋其政,作为宫廷文学侍臣,这一时期的作品 比如:《春赋》、《七夕赋》、《灯赋》、《对烛赋》、 《镜赋》、《奉和初秋》、《舞媚娘》、《杨柳歌 》、 《奉和山池》 《鸳鸯赋》、《荡子赋》 、《燕歌行》、 《乌夜啼》、《和咏舞》 „ „
《舞媚娘》
庾信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庾信早年是个宫体诗人,他当时的作品内容 空洞,风格华靡,但技巧相当纯熟。流落北方后,
他的创作风格一变而为沉郁、苍凉。作品的内容
除了乡关之思,还有乱离的现实以及对早年生活 的追悔。“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 (《戏为六绝句》)“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 赋动江关。”这些话概括了庾信后期创作的特点。
这一时期的主要作品有:
《望渭水》、《拟咏怀》二十七首、 《同卢记
室从军》、《伏闻游猎》 、《寄王琳》 、 《重别周尚书》 、《山斋》 、《三月三日华 林园马射赋》、《小园赋》、《竹杖赋》、 《邛竹杖赋》、《枯树赋》、《伤心赋》、 《象戏赋》、《哀江南赋》
诗歌特点:
1.丰富的思想内容,深切的情感。
庾信后期文学
从“徐庾体”
到“穷南北之胜,集六朝之大成。”
庾信后期屈仕北朝,生活和心态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由宫廷走向了现实,文学创作也倾入了所谓的“相关之 思”的沉郁感情。诗歌主要是抒写故国之思、国破家亡 之感与孤独寂寞的羁旅漂泊之情。因此,其后期诗歌显 得思想内容丰富而深刻,感情深厚而真挚。在南北朝文 风的融合上做出了巨大贡献,并最终成就了“穷南北之 胜,集六朝之大成。”的地位。
在体裁方面,他诗、赋、文皆工;在风格和技巧方 面,他融南北文学之长,至后期而臻于老成,他的作品 代表了当时同类创作的最高成就。庾信把南方的文学技 巧带到北方,促进了南北文风的融和,推动了北方的文
学创作。庾信的作品也为唐代作家树立了典范,受到他
们的推崇与模仿。
庾信对诗体的发展也有贡献。他 有《寄王琳》等五十余首五言四句小诗, 对五言绝句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又有 《秋夜望单于雁飞》等诗,已是唐人七 绝的雏形。
庾信的一生,以出使西魏并从此流 寓北方为标志分为两个时期,其文学 创作也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论些内多的庾声出和 点评容指代信舞花、 往价空斥表的影鸟应庾 往因虚其,宫、风制信 有人,宫备体闺月之前 失因是体受诗房、作期 偏时亡诗后歌器醇,作 颇而国歌人作物酒题品 异之格指为的美材主 ,音调责宫范人基要 有,淫论体围、本是 些这靡者诗。歌不奉 、
朝来户前照镜。 含笑盈盈自看。 眉心浓黛直点。 额角轻黄细安。 秪疑落花慢去。 复道春风不还。 少年唯有欢乐。 饮酒那得留残。
《奉和山池》
此诗为庾信在南朝梁担任文德省学士、作为皇太 乐宫多遐豫,望苑暂回舆。 子萧纲侍从时,和萧纲的《山池》诗之作,主要 写游赏皇家池苑的场面和所见之景色。 鸣笳陵绝浪,飞盖历通渠。 前六句写游幸场面,对句工稳而力避富丽;后六 桂亭花未落,桐门叶半疏。 句写山池景色,笔致精巧而清新入微。虽是和作, 荷风惊浴鸟, 桥影聚行鱼。 却并未落入一般宫廷应制诗华贵刻板的俗套。 日落含山气, 云归带雨馀。 押韵:舆、渠、疏、鱼、馀,押“v”的韵 虚实相生的手法,客观的实景写空灵的情性。
南北朝集大成者—庾信
• 诗歌,初步融合了南北诗风,对唐诗有重要影响。 • 明代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庾子山集》题 辞: 史评庾诗“绮艳”,杜工部又称其“清新”、 “老成”。此六字者,诗家难兼,子山备之。 • “穷南北之胜”,融合了南北文化,从而开拓和 丰富了审美意境,为唐代新的诗风的形成做了必 要的准备。
谢谢观看
此诗是诗人入北周后拟阮籍的《咏怀》之作,诗中用了三个 历史故事。“秋风”句用《汉书•苏武传》故事,苏武出使匈奴, 被拘于北海牧羊,历时几十年,至昭帝时始得归汉。友人李陵兵 败降匈奴,前来相送,与苏武诀别,起舞悲歌。“寒冰”句用 《战国策•燕策》中荆轲易水诀别之时,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 为变徽之声,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 “谁言”一联引用《史记•项羽本纪》中项羽兵败,被困于垓下, 夜闻四面楚歌,知大势已去,与帐中与虞姬慷慨悲歌,“力拔山 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姬虞姬奈若 何。”诗中的前两个典故,暗喻诗人自己入北周而难返梁之悲, 后一个典故则是暗喻梁朝的腐败,都不是直接表达情志,但令人 感而可知,确实达到了言少意多,含而不露的艺术效果。
10级中文2班 304、305、306合作
庾信的生平简介:
信幼而俊迈,聪敏绝伦,博览群书,尤善《春秋左 氏传》。身长八尺,腰带十围,容止颓然,有过人者。 父肩吾,为梁太子中庶子,掌管记。东海徐摛为右卫 率。摛子陵及信并为抄撰学士。父子东宫,出入禁闼, 恩礼莫与比隆。既文并绮艳,故世号为徐、庾体焉。 当时后进,竞相模范,每有一文,都下莫不传诵。累 迁通直散骑常侍,聘于东魏,文章辞令,盛为邺下所 称。还为东宫学士,领建康令。
乐露残虽琴寻 天泣月言声思 乃连如梦遍万 知珠初蝴屋户 命下月蝶里侯 ,,,,,, 何萤新定书中 时飘秋自卷夜 能碎似非满忽 不火旧庄床然 忧流秋周头愁 ?。。。。。
《 拟 咏 怀 》 ( 十 八
)
《拟咏怀》(二六)
萧条亭障远,凄惨风尘多。
关门临白秋,城影入黄河。
秋风别苏武,寒风送荆轲。
谁言气盖世?晨起帐中歌。
•骈文、骈赋,可与鲍照并举,代表了南北朝骈文、骈赋 的最高成就。 •庾信《马射赋》有“落花与芝盖同飞,杨柳与春旗一色” 王勃那两句就是借用来的 ,庾信子山是用对比蕴藉身世 之感。与喜庆热闹的芝盖青旗相对的是落花和伤感的杨柳, 不正是自身写照么?而且想象空间丰富,意味隽永。反观 王勃之句,意境大则大矣,可惜余味不足。
庾信前期诗歌主要是奉和应制之作,题材多局限于宫 廷生活,内容浅薄。其诗歌总体上显示着绮丽浮艳的 风格,但是他的有些诗也有清新之句。同时在永明新 体诗的影响下,他的诗在描摹物象、锤炼字句、声律 运用、诗境创造等写作技巧方面,还是有一定的贡献。
在以“宫体诗”创作为时尚的梁代文坛,庾信以其创 作的“清”、“巧”、“新”、“变”上的成就成为 领军人物之一。与徐陵的创作并称为“徐庾体”,文 名还因屡次出使西魏而见之于北朝。
说到庾信,必须提到他的赋,其中以《哀江南赋》 最为闻名。《哀江南赋》中作者以其独特格局,陈述 梁朝的成败兴亡、梁朝腐朽无能,侯景之乱和江陵之 祸的前因后果。文字真实、凄惋而深刻。其格律严整 而略带疏放,文笔流畅而亲切感人, 并如实地记录 了历史的真相,有“赋史”之称。
为什么一提起骈文,大家都想到王勃和滕王阁序, 而不是庾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