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文学的集大成者 庾信 共16页

合集下载

庾信简介

庾信简介

漂泊伶仃的异域
• • • • • 侯景之乱 出使西魏 强留长安 开府仪同三司 时陈氏与朝廷通好,南北流寓之士,各许 还其旧国。陈氏乃请王褒及信等十数人。 高祖唯放王克、殷不害等,信及褒并留而 不遣。 ——《周书庾信传》
• 粤以戊辰之年,建亥之月,大盗移国,金 陵瓦解。余乃窜身荒谷,公私涂炭。华阳 奔命,有去无归,中兴道销,穷于甲戌, 三日哭于都亭,三年囚于别馆。天道周星, 物极不反。傅燮之但悲身世,无处求生; 袁安之每念王室,自然流涕。 • 信年始二毛,即逢丧乱,藐是流离,至于 暮齿。《燕歌》远别,悲不自胜;楚老相 逢,泣将何及!畏南山之雨,忽践秦庭; 让东海之滨,遂餐周粟。下亭漂泊,高桥 羁旅;楚歌非取乐之方,鲁酒无忘忧之用。 追为此赋,聊以记言;不无危苦之辞,惟 以悲哀为主。 ——《哀江南赋序》
皋兰被径兮斯路渐,湛湛江水兮上有枫。 目极千里兮伤春心,魂兮归来哀江南。 ——屈原《招魂》
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 三峡楼台淹日月,五溪衣服共云山。 羯胡事主终无赖,词客哀时且未还。 庾信生平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 ——杜甫《咏怀古迹》其一
子山词赋,体物浏亮、缘情绮靡之作,若 《春赋》、《七夕赋》、《灯赋》、《对 烛赋》、《镜赋》、《鸳鸯赋》,皆居南 朝所为。及夫屈体魏周,赋境大变,惟 《象戏》、《马射》两篇,尚仍旧贯。他 如《小园》、《竹杖》、《邛竹杖》、 《枯树》、《伤心》诸赋,无不托物抒情, 寄慨遥深,为屈子旁通之流,非复荀卿直 指之遗,而穷态尽妍于《哀江南赋》。早 作多事白描,晚制善运故实,明丽中出苍 浑,绮缛中有流转;穷然后工,老而更成, 洵非虚说。 ——《谈艺录》
枯树赋
• 殷仲文风流儒雅,海内知名。世异时移,出为东 阳太守。常忽忽不乐,顾庭槐而叹曰:此树婆娑, 生意尽矣。 • 至如白鹿贞松,青牛文梓。根抵盘魄,山崖表里。 桂何事而销亡,桐何为而半死?昔之三河徙植, 九畹移根。开花建始之殿,落实睢阳之园。声含 嶰谷,曲抱《云门》。将雏集凤,比翼巢鸳。临 风亭而唳鹤,对月峡而吟猿。 • 乃有拳曲拥肿,盘坳反覆。熊彪顾盼,鱼龙起伏。 节竖山连,文横水蹙。匠石惊视,公输眩目。雕 镌始就,剞劂仍加。平鳞铲甲,落角摧牙。重重 碎锦,片片真花。纷披草树,散乱烟霞。

庾信全集(南北朝)庾信著

庾信全集(南北朝)庾信著

庾信全集(南北朝)庾信著庾信全集庾信(513~581),南北朝文学家。

字子山。

祖籍南阳新野(今属河南)。

梁代诗人庾肩吾之子。

他早年曾任梁湘东国常侍等职,随同庾肩吾及徐□、徐陵父子出入宫禁,陪同太子萧纲(梁简文帝)等写作一些绮艳的诗歌,被称为“徐庾体”。

他还曾出使东魏,“文章辞令,盛为邺下所称”。

梁武帝末,侯景叛乱,庾信时为建康令,率兵防守朱雀航,战败。

建康失陷,他被迫逃亡江陵,投奔梁元帝萧绎。

元帝承圣三年(554)他奉命出使西魏,抵达长安不久,西魏攻克江陵,杀萧绎。

他因此被留在长安,历仕西魏、北周,官至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故又称“庾开府”。

庾信的文集据宇文□所作的序言说原有20卷。

《隋书·经籍志》著录为21卷,其中可能有一卷是目录,今存《庾子山集》已非宇文□作序和《隋志》所著录的本子,而是后人搜辑遗文重编。

今本《庾子山集》以《四部丛刊》影印明代屠隆本为最早。

《增订四库简明目录标注》讲到明有汪刊本,共12卷;还有朱曰藩刊本,仅6卷,有诗无文。

此外还有明代张溥所刻《汉魏六朝百三家集》本,称《庾开府集》。

庾信集较早的注释本是清代吴兆宜所注10卷本。

稍后有倪□注本16卷。

对酒歌王昭君昭君辞应诏出自蓟北门行结客少年场行道士步虚词十首乌夜啼怨歌行舞媚娘乌夜啼燕歌行杨柳歌奉和泛江诗奉和山池诗陪驾幸终南山和宇文内史诗和宇文内史春日游山诗游山诗和宇文京兆游田诗奉报寄洛州诗奉报穷秋寄隐士诗上益州上柱国赵王诗二首谨赠司寇淮南公诗正旦上司宪府诗任洛州酬薛文学见赠别诗将命至邺酬祖正员诗将命至邺诗入彭城馆诗同州还诗从驾观讲武诗奉报赵王出师在道赐诗和赵王送峡中军诗奉和赵王途中五韵诗侍从徐国公殿下军行诗同卢记室从军诗伏闻游猎诗见征客始还遇猎诗奉和阐弘二教应诏诗至老子庙应诏诗奉和赵王游仙诗奉和同泰寺浮图诗奉和法筵应诏诗和从驾登云居寺塔诗和何仪同讲竟述怀诗奉和赵王隐士诗经陈思王墓诗拟咏怀诗二十七首和张侍中述怀诗奉和示内人诗奉和赵王美人春日诗奉和赵王春日诗梦入堂内诗和咏舞诗夜听捣衣诗预麟趾殿校书和刘仪同诗和宇文内史入重阳阁诗忝在司水看治渭桥诗北园新斋成应赵王教诗同会河阳公新造山池聊得寓目诗登州中新阁诗岁晚出横门诗北园射堂新成诗七夕诗园庭诗归田诗寒园即目诗幽居值春诗卧疾穷愁诗山斋诗望野诗蒙赐酒诗奉报赵王惠酒诗有喜致醉诗喜晴应诏勑自疏韵诗同颜大夫初晴诗奉和赵王喜雨诗和李司录喜雨诗郊行值雪诗奉和赵王西京路春旦诗奉和夏日应令诗和乐仪同苦热诗和裴仪同秋日诗咏园花诗西门豹庙诗和王少保遥伤周处士诗伤王司徒褒诗仰和何仆射还宅故诗送炅法师葬诗和人日晚景宴昆明池诗对宴齐使诗聘齐秋晚馆中饮酒诗奉和浚池初成清晨临泛诗和炅法师游昆明池诗二首见游春人诗别周尚书弘正诗别张洗马枢诗别庾七入蜀诗将命使北始渡瓜步江诗反命河朔始入武州诗冬狩行四韵连句应诏诗和王内史从驾狩诗入道士馆诗奉和永丰殿下言志诗十首率尔成咏诗慨然成咏诗奉和赐曹美人诗和赵王看伎诗奉答赐酒诗奉答赐酒鹅诗正旦蒙赵王赉酒诗卫王赠桑落酒奉答诗就蒲州使君乞酒诗蒲州刺史中山公许乞酒一车未送诗答王司空饷酒诗舟中望月诗望月诗对雨诗喜晴诗咏春近余雪应诏诗奉和初秋诗晚秋诗和颍川公秋夜诗咏画屏风诗二十五首镜诗梅花诗咏树诗鬬鸡诗应令诗杏花诗赠周处士诗寻周处士弘让诗集周公处连句诗寄徐陵诗寄王琳诗奉和赵王诗和刘仪同臻诗和庾四诗和侃法师三绝诗送周尚书弘正诗重别周尚书诗二首赠别诗徐报使来止一相见诗行途赋得四更应诏诗和江中贾客诗奉和平邺应诏诗送卫王南征诗仙山诗二首山斋诗野步诗山中诗闺怨诗和赵王看妓诗看舞诗听歌一绝诗暮秋野兴赋得倾壸酒诗对酒诗春日极饮诗春望诗新月诗秋日诗望渭水诗尘镜诗和淮南公听琴闻弦断诗弄琴诗二首咏羽扇诗题结线袋子诗赋得鸾台诗赋得集池鴈诗咏鴈诗忽见槟榔诗赋得荷诗移树诗奉梨诗伤往诗二首春日离合诗二首和回文诗问疾封中录诗示封中录诗二首秋夜望单飞鴈诗代人伤往诗二首周祀圜丘歌十二首周祀方泽歌四首周祀五帝歌十二首周宗庙歌十二首周大祫歌二首周五声调曲二十四首小园赋--------------------------------------------------------------------------------对酒歌春水望桃花。

庾信

庾信

• 《燕歌行》拓展了七言古诗的体制,不但篇幅变长以便铺 燕歌行》拓展了七言古诗的体制, 叙,而且配合感情的起伏,变逐句押韵为数句一转韵。庾 而且配合感情的起伏,变逐句押韵为数句一转韵。 信早期对诗歌形式的多方面探索值得珍视, 信早期对诗歌形式的多方面探索值得珍视,明代杨慎指出 :“庾信之诗,为梁之冠冕,启唐之先鞭。”(《升庵诗 庾信之诗,为梁之冠冕,启唐之先鞭。 话》卷三)清代刘熙载也指出:“庾子山《燕歌行》开初 卷三)清代刘熙载也指出: 庾子山《燕歌行》 唐七古, 乌夜啼》开唐七律,其他体为唐五绝、 唐七古,《乌夜啼》开唐七律,其他体为唐五绝、五排所 本者,尤不可胜举。” 本者,尤不可胜举。 • 此诗的基本题材乃是写征人思妇的,前半写边关战况以及 此诗的基本题材乃是写征人思妇的, 征人思归,后半则写思妇盼望征人归来以及她的寂寞无奈 征人思归, 。开头四句写得阔大流转,气完韵足,技艺精致。且以其 开头四句写得阔大流转,气完韵足,技艺精致。 中所包含的明显比兴作为提领自然引出以下六句, 中所包含的明显比兴作为提领自然引出以下六句,描写征 人身处敌军重围,外界隔绝,无法传递音。 人身处敌军重围,外界隔绝,无法传递音。
横洞口而敧卧,顿山腰而半折,文斜者百围冰碎, 横洞口而敧卧,顿山腰而半折,文斜者百围冰碎,理正者干寻瓦 裂。 载瘿衔瘤,藏穿抱穴,木魅睒睗,山精妖孽。 载瘿衔瘤,藏穿抱穴,木魅睒睗,山精妖孽。 况复风云不感,羁旅无归;未能采葛,还成食薇; 况复风云不感,羁旅无归;未能采葛,还成食薇; 沉沦穷巷,芜没荆扉,既伤摇落,弥嗟变衰。 沉沦穷巷,芜没荆扉,既伤摇落,弥嗟变衰。 淮南子》 木叶落,长年悲" 斯之谓矣。 《淮南子》云"木叶落,长年悲",斯之谓矣。 乃歌曰: 乃歌曰: 建章三月火,黄河万里槎; 建章三月火,黄河万里槎; 若非金谷满园树,即是河阳一县花。 若非金谷满园树,即是河阳一县花。 桓大司马闻而叹曰: 桓大司马闻而叹曰: 昔年种柳,依依汉南; 昔年种柳,依依汉南; 今看摇落,凄枪江潭; 今看摇落,凄枪江潭; 树犹如此,人何以堪! 树犹如此,人何以堪! 作者借《续晋阳秋》 世说新语》 思想感情 作者借《续晋阳秋》和《世说新语》所记两则晋人殷仲 桓温对树兴叹故事,演绎敷衍,借阐说树的荣枯, 文、桓温对树兴叹故事,演绎敷衍,借阐说树的荣枯,抒写自己的 乡关之思。 枯树赋》在写树之荣枯时,奢丽宏衍,恣肆夸炫, 乡关之思。《枯树赋》在写树之荣枯时,奢丽宏衍,恣肆夸炫,且 极力征事用典,以显文思富赡,也使此赋在情感充沛、 极力征事用典,以显文思富赡,也使此赋在情感充沛、气骨清健的 风格中,带有齐梁文学的华丽面貌,是庾信文风集南北大成的体现。 风格中,带有齐梁文学的华丽面貌,是庾信文风集南北大成的体现。 这篇赋写作时期不能确定,或根据上引《朝野佥载》 这篇赋写作时期不能确定,或根据上引《朝野佥载》,以为成于庾 信羁滞北方的初期。但从本文看,其情调之沉痛与绝望情绪, 信羁滞北方的初期。但从本文看,其情调之沉痛与绝望情绪,更接 近其晚年颓唐的心态。 近其晚年颓唐的心态。

南北朝文学的集大成者 庾信精品文档16页

南北朝文学的集大成者 庾信精品文档16页
• “徐庾体”是庾信前期创作成就的代名词。学术界对庾信 前期创作成就有如下表述:
• 主要是奉和、应制之作,题材狭窄,内容轻浅单薄,基本 上不出花鸟风月、醇酒美人、歌声舞影、闺房器物的范围, 风格也比较单一,有供君王消遣娱乐的性质。但即使如此, 在艺术技巧上仍然流露出了他过人的才华: 1.用事繁富而多归于自然。 2.刻镂雕琢而不流于怪涩。 3.艳丽中透出清新。 4.声律和谐。 5.形式上多有探索,声调铿锵,已基本符合律 诗的平仄。 6.气格高出于其他宫体作家。
• 消极影响在于: 1.是流连声色的宫廷生活的反映。 2.题材单调狭窄,内容脱离社会生活,视野限制在皇宫苑囿,
帝王府第或藩镇使府之内。
3.审美趣味和艺术风格趋于一致,不仅以华美雕琢的形式掩
盖了淫靡放荡的内容,而且湮没了诗人的个性。
“徐庾体”:
• 所谓“徐庾体”,是指徐、庾父子置身东宫时所作的风格 绮艳流丽的诗文,就其文学渊源而言,是沿着永明体讲究 声律、词藻的方向,进一步“转拘声韵,弥尚丽靡。” (《梁书·庾肩吾传》)
宫体诗:
• “宫体诗”语出梁·简文帝萧纲。《梁书》本传:“余七岁 有诗癖,长而不倦。然伤于轻靡,时号‘宫体’。”指兴 起于梁代大通年间(527),以东宫太子萧纲为首的一种 创作活动和诗风。始作俑者是徐摛,因萧纲的创作、提倡 而成为一代风气,故萧纲被视为“宫体诗”的领袖。代表 作家有萧衍、萧绎、徐庾父子(时号“徐庾体”)、陈后 主等。基本内容是描写宫廷生活,尤以咏物和女性的姿色 (容貌、体态)、服饰、器物、生活环境、情态为描写对 象。艺术上追求描写细巧,重辞藻、典故、对偶、声律、 秾丽,是富于音乐性的五言诗。今多保存在陈·徐陵选编 的《玉台新詠》中。“宫体诗”所以形成、发展,自有其 世风、士风、艺风、诗风、审美观的背景。简而言之,齐 梁文学集团应制、应教、宴游唱和、同题共赋的活动方式、 核心人物萧纲等人力主新变的影响所及,既促使当时的创 作形成了迎合帝王之需、之好的创作氛围(或曰“文坛风 气”),也创造了打破陈规,争奇斗巧的创作氛围,“宫 体诗”的形成、发展,其正面、负面影响都是由这样的艺 术氛围所孕育的。

庾信

庾信
此外还有明代张溥所刻《汉魏六朝百三家集》本,称《庾开府集》。清代严可均的《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 朝文·全后周文》中录其作品11卷(卷8~卷18) 。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北周诗》录其诗3卷(卷2~ 卷4)。
轶事典故
文才惊人
断袖之欢
据《朝野佥载》记载,庾信自南朝初至北方时,北方文士大多轻视他,庾信将自己的作品《枯树赋》给他们 看,自此之后无人再敢轻言庾信。
庾信在南朝度过的前期生活,正逢梁代立国最为安定的阶段,他的《哀江南赋》中描述为“五十年中,江表 无事”。他前期的诗文,有供君王消遣娱乐的性质,思想内容轻浅单薄。他在梁时的作品,特别是十九岁至三十 六岁在东宫任职期间的诗赋,主要是奉和、应制之作,题材基本上不出花鸟风月、醇酒美人、歌声舞影、闺房器 物的范围。如《和咏舞》《奉和初秋》《鸳鸯赋》等题,属于萧纲率领周围文人同题共作的篇章。这种富于游艺 气氛的创作活动,要求作者适应宫廷的趣味,在应酬捷对中显露个人的学养与文才。
令狐德棻:尔其荆、衡杞梓,东南竹箭,备器用于庙堂者众矣。唯王褒、庾信奇才秀出,牢笼于一代。是时, 世宗雅词云委,滕、赵二王雕章间发。咸筑宫虚馆,有如布衣之交。由是朝廷之人,闾阎之士,莫不忘味于遗韵, 眩精于末光。犹丘陵之仰嵩、岱,川流之宗溟渤也。然则子山之文,发源于宋末,盛行于梁季。其体以淫放为本, 其词以轻险为宗。故能夸目侈于红紫,荡心逾于郑、卫……若以庾氏方之,斯又词赋之罪人也。
纪昀在《阅微草堂笔记》中亦提及庾信与萧韶的关系:“至若娈童,本非女质,抱衾荐枕,不过以色为市耳。 当其傅粉熏香,含娇流盼,缠头万锦,买笑千金,非不似碧玉多情,回身就抱;迨富者赀尽,贵者权移,或掉臂 长辞,或倒戈反噬,翻去覆雨,自古皆然。萧韶之于庾信,慕容冲之于苻坚,载在史册,其尤著者也。”

庾信

庾信

形成原因:遭逢亡国之变,经历沧桑,对故国故乡的 深深思念之情。 2.笔调劲健苍凉,艺术上更成熟。 形成原因:经历过南北文学的熏陶,既有齐梁文 学的声律对偶,又接受了北朝文学的劲健之风。 3.内容大多是伤感时变,忧嗟身世和对韶华已逝的失 志之恸。 形成原因:历经丧乱,思想有所转变,体验了人 生忧患,常沉没于思乡之情,对南朝君臣的行径反思。
庾信19-36岁时在东宫任职,担任宫廷文学侍臣。 在其位则谋其政,作为宫廷文学侍臣,这一时期的作品 比如:《春赋》、《七夕赋》、《灯赋》、《对烛赋》、 《镜赋》、《奉和初秋》、《舞媚娘》、《杨柳歌 》、 《奉和山池》 《鸳鸯赋》、《荡子赋》 、《燕歌行》、 《乌夜啼》、《和咏舞》 „ „
《舞媚娘》
庾信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庾信早年是个宫体诗人,他当时的作品内容 空洞,风格华靡,但技巧相当纯熟。流落北方后,
他的创作风格一变而为沉郁、苍凉。作品的内容
除了乡关之思,还有乱离的现实以及对早年生活 的追悔。“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 (《戏为六绝句》)“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 赋动江关。”这些话概括了庾信后期创作的特点。
这一时期的主要作品有:
《望渭水》、《拟咏怀》二十七首、 《同卢记
室从军》、《伏闻游猎》 、《寄王琳》 、 《重别周尚书》 、《山斋》 、《三月三日华 林园马射赋》、《小园赋》、《竹杖赋》、 《邛竹杖赋》、《枯树赋》、《伤心赋》、 《象戏赋》、《哀江南赋》
诗歌特点:
1.丰富的思想内容,深切的情感。
庾信后期文学
从“徐庾体”
到“穷南北之胜,集六朝之大成。”
庾信后期屈仕北朝,生活和心态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由宫廷走向了现实,文学创作也倾入了所谓的“相关之 思”的沉郁感情。诗歌主要是抒写故国之思、国破家亡 之感与孤独寂寞的羁旅漂泊之情。因此,其后期诗歌显 得思想内容丰富而深刻,感情深厚而真挚。在南北朝文 风的融合上做出了巨大贡献,并最终成就了“穷南北之 胜,集六朝之大成。”的地位。

南北朝文人诗歌的三个代表:“大小谢”与瘐信

南北朝文人诗歌的三个代表:“大小谢”与瘐信

南北朝文人诗歌的三个代表:“大小谢”与瘐信(文学的演变0408)南北朝文学南北朝时期的文学便是以南朝为主流的。

西晋灭亡后,北方进入了五胡十六国时期。

进入中原的匈奴、鲜卑、羯[jié]、氐[dī]、羌五族的统治者不断互相攻杀兼并,混战了一百多年,使中原经济和文化惨遭破坏。

后来北魏太武帝统一了北方,孝文帝迁都洛阳,大力推行汉化政策,加速了民族融合的过程。

但北魏终究在六镇起义的打击下,分裂为东、西魏,后来又分别为北齐、北周所代替,最后统一于杨坚建立的隋朝。

总体上,北朝文学乏善可陈。

在长江以南,从公元420年刘裕代晋到公元589年陈灭于隋,共一百六十九年,经历了宋、齐、梁、陈四个朝代,统称南朝。

南朝继续东晋偏安江南的局面,社会情况比北朝安定,社会生产进一步发展,出现了很多繁华都市,如建康,史载其:“贡使商旅,方舟万计”,“市廛[chán]列肆,埒(liè,等同)于二京”。

南朝庶族寒门的力量也略有抬头,不过基本上仍是两晋士族门阀政治的延续。

士族阶层攫取了经济发展的果实,大庄园经济迅速发展。

谢灵运在《山居赋》中曾描画出谢家庄园:“田连冈而盈畴,岭枕水而通阡,阡[qiān]陌纵横,塍[chéng]埒(liè,田埂)交经。

”除了耕地,还有“北山二园,南山三苑”。

“山水含清晖,清晖能娱人”(谢灵运《石壁精舍还湖中作》)。

从清丽无比的江南山水风物中寻求心灵的慰籍,从东晋便是文人常见的排遣方式,到了南朝就蔚然成风了。

其中在南朝诗人中起引领作用的便是“大谢”谢灵运。

文人诗歌南朝文人诗歌从刘宋初年开始由玄言诗向山水诗过渡。

谢灵运(出生于公元385年,谢玄的孙子、王羲之的外孙,幼即聪颖,“文章之美,江左莫逮”。

自评:“天下才共有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用一斗。

”)由于政治上的失意,“肆意游遨”,“辄为歌咏,以致其意”,山水景致成为其诗中主要的描写对象,遂完成了玄言诗到山水诗的转变,他也就成为山水诗派的开创者。

12庾信

12庾信

• 阴华:光武帝刘秀‚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 • 丽华‛ 。 • 金屋:汉武帝刘彻与馆陶公主女儿陈阿娇之事。 • 钗朶多而讶重:《王子年拾遗记》“魏文帝所爱美 • 人薛灵芸入宫,乘宠爱,外国献火珠龙鸾之 • 钗,帝曰:‘明珠翡翠尚不胜,况乎鸾凤之 • 重?’乃止而不进。‛
前期经历
• ❀侯景作乱,梁简文帝命信率宫中文武千余 • 人,营于朱雀航。及景至,信以众先退。 • (《周书· 庾信传》) • ❀信方食甘蔗,有飞箭中门柱,信手甘蔗, • 应弦而落,遂弃军走。 • (《资治通鉴· 梁太清二年》)
徐庾体
• ❀徐庾体成员:徐摛、徐陵、庾肩吾、庾信 ❀徐庾体具指:徐、庾父子入侍东宫太子萧 • 纲时所创作的风格绮艳流丽 • 的诗文。 • ❀文学渊源:沿着永明体讲究声律、词藻的 • 方向,进一步‚转拘声韵,弥尚丽靡‛。
春赋
• • • • • • • • • 宜春苑中春已归,披香殿里作春衣。 新年鸟声千种啭,二月杨花满路飞。 河阳一县并是花,金谷从来满园树。 一坐香草足碍人,数尺游丝即横路。 …… 出阴华之金屋,下飞燕之兰宫。 钗朶多而讶重,髻鬟高而畏风。 眉将柳而争绿,面共桃而竞红。 影来池里,花落衫中。
拟咏怀其七
• • • • • 榆关断音信,汉使绝经过。 胡笳落泪曲,羌笛断肠歌。 纤腰减束素,别泪损横波。 恨心终不歇,红颜无复多。 枯木期填河,青山望断河。
• • • • • • • •
胡笳落泪曲二句:典自李陵《答苏武书》“胡笳互 动,牧马悲鸣,吟啸成群,边声四起,晨坐 听之,不觉泪下‛。 纤腰减束素:典自宋玉《登徒子好色赋》“腰如束 素,齿如含贝‛。 别泪损横波:化自傅毅《舞赋》“目流涕而横波‛。 青山望断河:典自《水经注· 河山》“华、岳本一 山,……河神巨灵手荡脚蹋,开而为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帝开皇元年。有《庾子山集》。
• 庾信早年曾任梁湘东国常侍等职,陪同太子萧纲(梁简文 帝)等写作一些绮艳的诗歌。梁武帝末,侯景叛乱,庾信 时为建康令,率兵御敌,战败。建康失陷,他被迫逃亡江 陵,投奔梁元帝萧绎。元帝承圣三年(554年)他奉命出使 西魏,抵达长安不久,西魏攻克江陵,杀萧绎。他被留在 长安,官至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故又称“庾开府”。 少年
• 其积极意义在于: 1. 新创“宫体诗”题材,扩大了中国诗歌的审美领域。 2.“宫体诗”特有的以表现女性美为核心的审美趣味,是作
家求新求变,实现新的美学创造的追求;是对儒家伦理约 束及其文学观的突破。
3.“宫体诗”相当成熟的五言形式及用典、对偶、声律等方 面的成就,直接开启了唐诗、律赋的发展道路。
文学创作:
• 大体说来,庾信的文学创作,以他四十二岁时出 使西魏为界,可以分为两个时期。前期在梁,作 品多为宫体性质,轻艳流荡,富于辞采之美。羁 留北朝后,诗赋大量抒发了自己怀念故国乡土的 情绪,以及对身世的感伤,风格也转变为苍劲、 悲凉。
• 庾信在梁时所作大多毁于战乱,留存很少,且基 本上都是唱和之作。其中《奉和泛江》、《奉和 山池》等,多写景之句。后一首中“荷风惊浴鸟, 桥影聚行鱼。日落含山气,云归带雨余”,观察、 描绘都很细致,与萧纲的诗十分相近。具有宫体 气息的六言诗《舞媚娘》大概也作于南朝诗中写 爱美的少女对青春的怜惜,虽包涵着伤感的情绪, 却还是活泼而有生气的。





的|
集|
大庾
成信

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
中文1001班
唐艺沅
生平简介:
庾信(513—581)字子山,小字兰成。南阳新野(今属河 南)人。他自幼随父亲庾肩吾出入于萧纲的宫廷,后来又 与徐陵一起任萧纲的东宫学士,成为宫体文学的代表作家;
他们的文学风格,也被称为“徐庾体”。侯景叛乱时,庾
信逃往江陵,辅佐梁元帝。后奉命出使西魏,在此期间, 梁为西魏所灭。北朝君臣一向倾慕南方文学,庾信又久负 盛名,因而他既是被强迫,又是很受器重地留在了北方, 官至车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北周代魏后,更迁为骠 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封侯。时陈朝与北周通好,流 寓人士,并许归还故国,唯有庾信与王褒不得回南方。所 以,庾信一方面身居显贵,被尊为文坛宗师,受皇帝礼遇, 与诸王结布衣之交,一方面又深切思念故国乡土,为自己 身仕敌国而羞愧,因不得自由而怨愤。如此至老,死于隋
• 庾信在辞赋方面的成就并不亚于诗歌,他的抒情 小赋如《枯树赋》、《竹杖赋》、《小园赋》和 《伤心赋》等,都是传诵的名作,著名的《哀江 南赋》是其代表作。庾信又是南北朝骈文大家, 他的文风以讲究对仗和几乎处处用典为特征,其 文章多为应用文,但常有抒情性和文学意味。今 本《庾子山集》以《四部丛刊》影印明代屠隆本 为最早。《增订四库简明目录标注》讲到明有汪 刊本,共十二卷;还有朱曰藩刊本,仅六卷,有 诗无文。此外还有明代张溥所刻《汉魏六朝百三 家集》本,称《庾开府集》。庾信集较早的注释 本是清代吴兆宜所注十卷本,稍后有倪璠注本十 六卷。
• 庾信被强留于长安,永别江南,内心很是痛苦,再加上流 离颠沛的生活,使他在出使西魏以前和以后的思想、创作 上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庾信出使西魏以前的作品存者不多, 一般没有摆脱“宫体诗”的影响,迄今被传诵的诗赋,大 抵是到北方后所作,这些作品从思想内容到艺术风格都和 早年有所不同。他的诗歌代表作有《拟咏怀》27首,虽属 模拟阮籍,实则全是感叹自己的身世。他的乐府歌行,常 常使用比兴手法自悲身世,如《怨歌行》、《杨柳歌》等。 庾信到北方以后的诗歌苍劲沉郁,和他经历战乱及对北方 景物有较深的感受有关,佳作有《郊行值雪》、《望野》、 《燕歌行》、《同卢记室从军》。他的一些小诗写得亲切 动人,很少用典,如《寄王琳》、《寄徐陵》、《和侃法 师三绝》、《重别周尚书二首》等,都很著名。 庾信
宫体诗:
• “宫体诗”语出梁·简文帝萧纲。《梁书》本传:“余七岁 有诗癖,长而不倦。然伤于轻靡,时号‘宫体’。”指兴 起于梁代大通年间(527),以东宫太子萧纲为首的一种 创作活动和诗风。始作俑者是徐摛,因萧纲的创作、提倡 而成为一代风气,故萧纲被视为“宫体诗”的领袖。代表 作家有萧衍、萧绎、徐庾父子(时号“徐庾体”)、陈后 主等。基本内容是描写宫廷生活,尤以咏物和女性的姿色 (容貌、体态)、服饰、器物、生活环境、情态为描写对 象。艺术上追求描写细巧,重辞藻、典故、对偶、声律、 秾丽,是富于音乐性的五言诗。今多保存在陈·徐陵选编 的《玉台新詠》中。“宫体诗”所以形成、发展,自有其 世风、士风、艺风、诗风、审美观的背景。简而言之,齐 梁文学集团应制、应教、宴游唱和、同题共赋的活动方式、 核心人物萧纲等人力主新变的影响所及,既促使当时的创 作形成了迎合帝王之需、之好的创作氛围(或曰“文坛风 气”),也创造了打破陈规,争奇斗巧的创作氛围,“宫 体诗”的形成、发展,其正面、负面影响都是由这样的艺 术氛围所孕育的。
• 消极影响在于: 1.是流连声色的宫廷生活的反映。 2.题材单调狭窄,内容脱离社会生活,视野限制在皇宫苑囿,
帝王府第或藩镇使府之内。
3.审美趣味和艺术风格趋于一致,不仅以华美雕琢的形式掩
盖了淫靡放荡的内容,而且湮没了诗人的个性。
“徐庾体”:
• 所谓“徐庾体”,是指徐、庾父子置身东宫时所作的风格 绮艳流丽的诗文,就其文学渊源而言,是沿着永明体讲究 声律、词藻的方向,进一步“转拘声韵,弥尚丽靡。” (《梁书·庾肩吾传》)
• “徐庾体”是庾信前期创作成就的代名词。学术界对庾信 前期创作成就有如下表述:
• 主要是奉和、应制之作,题材狭窄,内容轻浅单薄,基本 上不出花鸟风月、醇酒美人、歌声舞影、闺房器物的范围, 风格也比较单一,有供君王消遣娱乐的性质。但即使如此, 在艺术技巧上仍然流露出了他过人的才华: 1.用事繁富而多归于自然。 2.刻镂雕琢而不流于怪涩。 3.艳丽中透出清新。 4.声律和谐。 5.形式上多有探索,声调铿锵,已基本符合律 诗的平仄。 6.气格高出于其他宫体作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