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作文教学课堂实录
初中七年级语文教学课堂实录5篇

初中七年级语文教学课堂实录5篇初中七年级语文教学课堂实录5篇初中七年级语文教学课堂实录(精选篇1)师:这节课,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叫《核舟记》。
师“核舟”是什么东西呀?生:就是用核刻的舟。
师:说得大致不错。
(多媒体展示)核舟是微雕的一种,它专门选取桃核(现在也有用橄榄核的)雕刻成长舟或小船。
微雕是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品中最为精细微小的一种工艺品。
它是在米粒大小的象牙片、竹片或数毫米的头发丝上进行雕刻的,其作品要用放大镜或显微镜方能观看到镂刻的内容,故被历代称之为绝技。
核舟就是用很小的桃核刻一条船。
这篇课文所写到的核有多大呀?我们看课文,在哪里呀?生:“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
”师:那么我要问问同学们了。
这个“八分有奇”究竟有多长?“二黍”又究竟是多高呢?生:“二黍”就是两颗黄米粒竖起来的长度。
师:那两个黄米粒是多高呢?生:大概一厘米左右吧。
师:见到过黄米粒吗?(生摇头)师:他说“二黍”大概一厘米左右。
还有“八分”呢?知道是多少吗?(生摇头)师:下面老师给你们看一样东西。
(老师拿起一个橄榄核,给学生看。
)师:据考证,八分约为1.96厘米,二黍约为0.49厘米。
老师手里拿的这个橄榄核,长就是1.96厘米,高就是0.49厘米。
(老师把橄榄核放在一张白纸上,用手托着。
在教室里走一圈,展示给学生看,学生的表情都非常吃惊,意外。
)师:这是一个橄榄核,文中是用这么小的一个桃核来雕刻的,有什么想法?你已经看得愣住了,请你来说说吧。
生:整个桃核非常修长……嗯……高度也不太高。
师:已经语无伦次了,是吧?(学生笑)师:还有谁来说说看?生:太小了。
师:那么在如此小的一个体积内,作者雕刻了多少内容?找找看。
生:“通计一舟,为人五,……为字共三十有四。
”师:这么多的内容,找得很好。
下面请同学们把你们的纸船都拿出来给我看看。
(学生课前已折叠好纸船,每个人将纸船举起。
)师:你们都做好了纸船,下面把作者描述的内容都画在自己的船上。
初中语文作文课课堂实录

初中语文作文课课堂实录今天的语文课真的特别有趣!老师说要讲《初中语文课课堂实录》,我们都超级兴奋,大家在教室里像一群小鸟一样叽叽喳喳的,等着老师开讲呢!一开始,老师走进教室,满脸笑容,说:“同学们,今天我们要来一次特别的课堂实录。
你们准备好了吗?”我们齐声回答:“准备好了!”哇,大家都特别激动,好像要去参加什么特别的活动一样。
老师说:“今天我们要学的内容是《春晓》。
大家知道《春晓》吗?”我们纷纷摇头。
老师笑了笑,说:“没关系,我来给你们讲讲这个古诗的故事。
”然后,她开始讲解《春晓》的内容。
她说:“《春晓》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孟浩然写的,诗里描绘了春天早晨的景象。
”我们听得非常认真,想象着春天的早晨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有一个同学小明举手问:“老师,春天的早晨真的那么美吗?”老师笑着回答:“当然啦,春天的早晨空气清新,万物复苏,花儿都开了,鸟儿在唱歌,一切都充满了生机。
”接着,老师让我们一起背诵《春晓》,大家都很认真地读。
老师说:“现在我们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来表演一遍这首诗。
”哇,大家都兴奋得像小兔子一样蹦蹦跳跳的。
我们小组决定把诗的内容用动作表现出来。
于是,我们有的扮成花儿,有的扮成小鸟,还有的扮成春风。
我们一边念诗,一边做动作,场面好搞笑啊!老师看了也忍不住笑了起来。
表演完后,老师请每个小组都分享一下他们的感受。
小红说:“我觉得春天真的很美,就像诗里写的一样。
通过表演,我感觉自己也变成了春天的一部分。
”小亮也说:“我觉得我们应该保护环境,让春天变得更加美丽。
”最后,老师总结道:“通过这节课,我希望大家不仅仅记住《春晓》的内容,更重要的是要感受诗中的美,体会自然的魅力。
”我们都认真地点头,觉得今天的课不仅学到了知识,还懂得了很多道理。
下课铃响了,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教室。
大家都觉得这节课特别有趣,像是经历了一场春天的冒险一样。
回家的路上,我一直想着今天学到的东西,觉得语文课真的好有趣!希望下次还能有这么好玩的课呢!。
初中语文作文课课堂实录

初中语文作文课课堂实录
《语文课上的小插曲》
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在课堂上遇到过一些让你忍俊不禁的小插曲呢?今天,我要给大家分享一个发生在我们初中语文作文课上的趣事。
那天,老师布置了一篇作文,要求我们写一篇关于“我最喜欢的动物”的短文。
大家都埋头苦思,有的眉头紧锁,有的嘴角抽搐,仿佛是在和自己的想象力做斗争。
教室里的气氛紧张得就像一根紧绷的弦,随时都可能断裂。
就在这时,小明突然站起来说:“老师,我觉得我们应该换一个题目。
”他的声音不大,但足以让全班同学都侧过头来听他说什么。
“为什么?”老师疑惑地问。
“因为我觉得我们班的动物太多了,每一只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如果写‘我最喜欢
的动物’,那不就是把所有的动物都写成一样了吗?”小明振振有词。
老师听后,先是一愣,然后忍不住笑出了声。
她笑着说:“小明说得对,我们确实
应该换个角度来写这篇作文。
”
于是,老师决定让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去描述我们班的动物们。
同学们纷纷开始动笔,有的从外貌、有的从习性、还有的从性格等方面入手。
一时间,教室里充满了各种声音:有的在小声嘀咕,有的在低声讨论,还有的在认真地修改着作文。
就这样,我们班的作文课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结束了。
虽然我们的作文还没有完成,但我们每个人都收获了满满的快乐和灵感。
通过这个小插曲,我深刻地体会到了生活中处处有乐趣,只要我们用心去发现,去感受,就一定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快乐。
所以,下次再遇到困难的时候,不妨换个角度看问题,说不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等着你哦!。
初中语文作文课课堂实录

初中语文作文课课堂实录今天的语文课真是有趣得不得了!早上,我走进教室的时候,心里就像吃了蜜一样甜。
不光是因为天气晴朗,更因为今天老师说要讲一篇超级好玩的故事,听说还是关于猴子和人类的哦!“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西游记》中的一个精彩片段!”老师眼睛里闪闪发光,仿佛故事里的美猴王就在她身旁舞动。
“哇,师傅和猴子!我最喜欢孙悟空了!”小明一边拍手一边叫道。
“笨蛋,你最喜欢的是孙悟空的金箍棒吧!”小红在旁边扬起小下巴,调皮地笑着。
老师笑着挥手:“大家安静一下,我们来一起进入这个神奇的故事吧!”她开始轻声朗读,那声音就像春风拂面,让我们都安静下来,仿佛真的来到了西游的世界。
“这只猴子啊,特别特别聪明,谁都打不过他!”老师说得兴奋,仿佛她就是那只猴子。
“在天宫的时候,他甚至连玉帝都能欺负!”“哇,玉帝好可怜啊!”小刚眼睛睁得大大的,嘴巴都快合不上了。
“对呀,那个猴子真是太厉害了!”小华也插话说,“我觉得如果我有孙悟空那样的能力,肯定能飞上天去玩!”“你敢真的飞起来吗?”小丽嘲笑她,“飞起来就被摔得七荤八素了!”我们一阵哈哈大笑,整个教室像开了个花园一样,充满了欢声笑语。
“好,现在我们来讨论一下,为什么孙悟空能这么厉害呢?”老师换了个话题,认真地问道。
“因为他练了七十二变啊!”小明抢着回答。
“可是除了这个,他还得有聪明的脑袋!”小红又加了一句,“不然光靠变也没用啊!”“对!”老师点头赞同,“聪明的头脑和强大的力量结合在一起,才能让孙悟空成为西游的英雄。
”“可是,现实生活中我们能不能像孙悟空一样厉害?”小刚的眼神中闪烁着渴望。
“当然可以啊,只要你努力学习,总有一天会变得很厉害!”老师鼓励道。
“而且,你们也可以像孙悟空一样,勇敢地去追求自己的梦想!”“那我想当宇航员,飞到太空去!”小红高兴得跳了起来。
“那我想当科学家,把地球变得更美好!”小明也兴奋地说。
课堂上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畅所欲言,每个人都说出自己的梦想,教室里仿佛充满了无尽的可能。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课堂实录

《就这样慢慢长大》作文指导课堂实录一、诱思谈话,发散思维师:岁月匆匆,十五岁的我们已走进花一样的季节,站在由少年走向青年的门槛上,清点行囊,我们会发现自己多了一份成熟,少了一分幼稚;请你以“我发现自己多了一份,少了一份”说话生:我会发现自己多了一份思索,少了一分盲从。
生: 我会发现自己多了一份爱心,少了一分自私。
生:我会发现自己多了一份成熟,少了一分幼稚。
生:我会发现自己多了一份宽容,少了一分偏激。
生:我会发现自己多了一份行动,少了一分幻想。
师:很不错,你们确实是长大了,长大不仅是年龄的增加,身材的增高,更应该是习惯的养成,思想的成熟,心灵的成长等等。
师:回顾长大的历程,谁陪伴我们慢慢长大?生:父母。
师:你是幸福的孩子。
父母的呵护让你铭记于心。
生:还有老师。
师:恩师难忘,看来这位老师对你帮助极大,让你记忆犹新。
生:一本书。
师:你是个爱读书的孩子,读一本好书,就像和一个高尚的人谈话。
生:还有孤独。
(全班学生愕然。
)生:我爸妈常年在外打工,孤独的生活陪伴着我。
不过我学会了独立。
(全班掌声雷动,经久不息。
)师:是的,生活有苦有甜,有风有雨,就是生活让我们更加懂事,更加坚强,更加独立。
师:下面请以“在中慢慢长大”句式说一句话。
生:在父母的呵护中慢慢长大。
生:在老师的教导中慢慢长大。
生:在朋友的关心中慢慢长大。
生:在好书的熏陶中慢慢长大。
生:在生活的风风雨雨中慢慢长大。
师:就这样慢慢长大,真好!把我们这种体验真实而又具体地再现,好不好?下面请回到我们今天的作文课。
板书:《就这样慢慢长大》二、小组讨论,做好审题关师:看到题目,你会想到什么?给我们小组三分钟时间讨论。
(小组成员热烈讨论,组长归纳内容,三分钟后展示。
)生:我们会想到:谁就这样慢慢长大?可以是我,也可以是我们,还可以是植物吧。
师追问:如果写作文,你最想写谁?为什么?生:写我吧,因为能写出真情实感。
生:能不能把我和植物放到一块写?写植物长大,我也在长大。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课堂实录一

言为心声------读杨二嫂,学语言描写。
教学目标:1、分析杨二嫂的人物形象,体会个性化语言的妙用。
2、学习用个性化的语言描写人物。
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用个性化的语言描写人物的基本能力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生齐读《故乡》的39----52段导入:同学们,著名作家老舍说:“要知道,对话是人物性格的…声音‟,性格各殊,谈吐亦异。
”这说明了语言是反映人物性格的钥匙。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故乡》,走近杨二嫂,去揭开语言描写的神秘面纱,见识它真实的芳容!二、出示学习目标:1、分析杨二嫂的人物形象,体会个性化语言的妙用。
2、学习用个性化的语言描写人物。
三、文本学习:○1、分角色读下列语言描写,看本句语言描写,写出了杨二嫂的心理,表现了杨二嫂的性格。
“哈!这模样了!胡子这么长了!”一种尖利的怪声突然大叫起来。
“你不认识了么?我还抱过你咧!”……然而圆规很不平,显出鄙夷的神色,仿佛嗤笑法国人不知道拿破仑,美国人不知道华盛顿似的,冷笑说:“忘了?这真是贵人眼高……”“那有这事……我……”我惶恐着,站起来说。
“那么,我对你说。
迅哥儿,你阔了,搬动又笨重,你还要什么这些破烂木器,让我拿去罢。
我们小户人家,用得着。
”“我并没有阔哩。
我须卖了这些,再去……”“阿呀呀,你放了道台了,还说不阔?你现在有三房姨太太;出门便是八抬的大轿,还说不阔?吓,什么都瞒不过我。
”我知道无话可说了,便闭了口,默默的站着。
“啊呀啊呀,真是愈有钱,便愈是一毫不肯放松,愈是一毫不肯放松,便愈有钱……”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顺便将我母亲的一副手套塞在裤腰里,出去了。
(生读后)师:让智慧的火花在交流中碰撞,请同学们说出自己的发现。
生一:“你不认识了么?我还抱过你咧!”这句语言描写,写出了杨二嫂想套近乎的心理,表现了杨二嫂精明的性格。
师:“理由?”生一:小时候,我抱过你,说明我对你有恩,你的东西可应该让我拿走,她也好张嘴要东西,所以它很精明。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课堂实录三

抓住细节丰富形象温馨寄语:文章的真实来源于细节的描写,文章的丰满来源于形象的刻画学习目标:1、发现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鼓励激发其作文的兴趣。
2、在熟练掌握记叙文六要素的基础上,学会恰当的运用细节描写来丰富形象。
重点、难点:掌握细节描写的方法,并在作文中恰当的运用。
学法指导:欣赏评析,讨论释疑,小组合作。
课时安排:一课时。
学习过程:上个星期,我们做了一篇《那一次,我真惭愧》的作文,同学们还记得作文时的要求吗?通过批改,我发现大多数同学叙事完整,能体现记叙文的六要素。
不足之处是刻画人物不够具体,缺乏生动的细节描写。
所以我们这次作文评改的主题就是:抓住细节,丰富形象。
其实,这次作文咱们班级也涌现出了一些写人物比较具体的同学,请看“榜上有名”。
孙三木程茗郭咪何婉晴杨梓菁丁嘉萱王沈莹齐若雅王思颖谢欣雅王琳在这几位同学中,孙三木同学的作文尤为出色。
他选取了生活中比较常见的同桌两个因为误会发生争吵而被老师批评的小事,特别之处就是他的细节描写很到位。
我们共同来看看他的作文,从中学习抓住细节、丰富形象的方法。
下面,我来读作文,同学们边听边找出文中哪一处细节描写得好?好在哪里?那一次,我真惭愧七(14)班孙三木那一次,我真惭愧!记得那是四年级的时候,有一天,老师布置的作业特别多,我一直写到很晚,太累了,也没来得及收拾书包就睡了,第二天起床后匆匆把书装进书包就走了。
到了学校,我正在做题,忽然碰到了一道要用量角器的题,我漫不经心地从包里摸出文具盒,啪的一声打开,咦?量角器哪去了?我赶紧把文具盒里的东西倒出来,又仔细地找了一遍,确定没有量角器,糟糕!是忘在家里了吗?现在没法做题不说,下节课数学老师来检查文具的时候怎么办呢?正当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团团转的时候,忽然发现同桌的座位上,那和我的一模一样的量角器正安安静静地躺在那里。
不!我觉得那量角器不是同桌的,应该就是我的!我把量角器拿过来以后,做完了题,就随手放到了我的文具盒里。
初中话题作文审题立意的课堂教学实录

初中话题作文审题立意的课堂教学实录“同学们,今天咱们来一起攻克一下话题作文审题立意这个难题!”语文老师精神抖擞地站在讲台上,声音洪亮地开启了这堂特别的课程。
“大家都知道,写作文就好比盖房子,审题立意就是打地基。
地基不稳,房子再漂亮也得塌!”老师幽默的比喻让教室里响起了一阵轻笑。
老师转身在黑板上写下了一个话题:“成长的烦恼”。
“来,同学们,咱们先从这个话题入手。
大家先闭上眼睛,在脑海里想一想,自己成长过程中都有哪些烦恼?”教室里安静了下来,同学们都乖乖地闭上了眼睛,开始在记忆的海洋里搜索。
我也不例外,思绪一下子就飘回了那段被数学题“折磨”的日子。
那时候,我刚上初一,数学就像一只张牙舞爪的怪兽,每次考试都能把我“咬”得遍体鳞伤。
那些复杂的公式、绕来绕去的应用题,简直让我头疼欲裂。
有一次,数学老师在课堂上讲了一道特别难的题,我盯着黑板,眼睛都不敢眨一下,可脑子就像生锈了一样,怎么都转不动。
老师讲完问大家:“都懂了吗?”看着同学们纷纷点头,我也只好跟着点头,其实心里慌得要命。
下课之后,我赶紧把那道题抄在本子上,准备自己再研究研究。
可我坐在座位上,对着那道题看了半天,还是毫无头绪。
这时候,同桌凑过来问我:“还没弄明白啊?”我苦着脸摇摇头。
同桌笑了笑说:“别着急,我再给你讲讲。
”于是,他拿起笔,一步一步地给我分析,可我还是听得云里雾里。
“好了,同学们,睁开眼睛吧。
”老师的声音把我从回忆中拉了回来。
“谁来说说自己想到的烦恼?”一个男生举手站起来说:“我觉得每天作业太多就是烦恼,写都写不完。
”老师点了点头:“这确实是个烦恼,那你能具体说一说作业多给你带来了什么影响吗?”男生挠了挠头:“作业多了,我都没时间玩,每天写完作业就该睡觉了。
”老师笑了笑:“这还不够具体哦。
比如,你因为作业多,是不是有时候会写到很晚,第二天上课都没精神?或者因为着急完成作业,字写得乱七八糟被老师批评?”男生恍然大悟地点点头:“对对对,有一次我写到晚上十一点,第二天上课一直打瞌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