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化率与导数教案

变化率与导数教案
变化率与导数教案

第三章变化率和导数

3.1.1瞬时变化率—导数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曲线在某一点处的切线的概念

(2)会运用瞬时速度的定义求物体在某一时刻的瞬时速度和瞬时加速度

(3)理解导数概念实际背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掌握在一点处的导数的定义及其几何意义,培养学生转化问题的能力及数形结合思想

教学过程:时速度我们是通过在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的极限来定义的,只要知道了物体的运动方程,代入公式就可以求出瞬时速度了.运用数学工具来解决物理方面的问题,是不是方便多了.所以数学是用来解决其他一些学科,比如物理、化学等方面问题的一种工具,我们这一节课学的内容以及上一节课学的是我们学习导数的一些实际背景

一、复习引入

1、什么叫做平均变化率;

2、曲线上两点的连线(割线)的斜率与函数f(x)在区间[x

A ,x

B

]上的平均变化率

3、如何精确地刻画曲线上某一点处的变化趋势呢?

下面我们来看一个动画。从这个动画可以看出,随着点P沿曲线向点Q运动,随着点P无限逼近点Q时,则割线的斜率就会无限逼近曲线在点Q处的切线的斜率。

所以我们可以用Q点处的切线的斜率来刻画曲线在点Q处的变化趋势

二、新课讲解

1、曲线上一点处的切线斜率

不妨设P(x

1,f(x

1

)),Q(x

,f(x

)),则割线PQ的斜率为

1

1

)

(

)

(

x

x

x

f

x

f

k

PQ-

-

=,

设x

1-x

=△x,则x

1

=△x+x

x

x f

x

x

f

k

PQ?-

?

+ =

)

(

)

(

当点P沿着曲线向点Q无限靠近时,割线PQ的斜率就会无限逼近点Q处切线斜率,即当△x

无限趋近于0时,

x

x f

x

x

f

k

PQ?-

?

+ =

)

(

)

(

0无限趋近点Q处切线斜率。

2、曲线上任一点(x

0,f(x

))切线斜率的求法:

x

x f

x

x

f

k

?-

?

+ =

)

(

)

(

0,当△x无限趋近于0时,k值即为(x

0,f(x

))处切线的斜率。

3、瞬时速度与瞬时加速度

(1)平均速度:物理学中,运动物体的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称为平均速度

(2) 位移的平均变化率:

t

t s

t t

s

?-

?

+)

(

)

(

0 0

(3)瞬时速度:当无限趋近于0 时,

t

t s

t t

s

?-

?

+)

(

)

(

0无限趋近于一个常数,这个常数称为t=t

0时的瞬时速度

求瞬时速度的步骤:

113

114 1.先求时间改变量t ?和位置改变量)()(00t s t t s s -?+=? 2.再求平均速度t

s v ??=

3.后求瞬时速度:当t ?无限趋近于0,

t

s ??无限趋近于常数v 为瞬时速度

(4)速度的平均变化率:t

t v t t v ?-?+)

()(00

(5)瞬时加速度:当t ?无限趋近于0 时,

t

t v t t v ?-?+)

()(00无限趋近于一个常数,这个常数称为

t=t 0时的瞬时加速度

注:瞬时加速度是速度对于时间的瞬时变化率 三、数学应用

例1、已知f(x)=x 2,求曲线在x=2处的切线的斜率。 变式:1.求2

1()f x x

=

过点(1,1)的切线方程

2.曲线y=x 3在点P 处切线斜率为k,当k=3时,P 点的坐标为_________

3.

已知曲线()f x =

P(0,0)的切线斜率是否存在?

例2.一直线运动的物体,从时间t 到t t +?时,物体的位移为s ?,那么s t

??为( )

A.从时间t 到t t +?时,物体的平均速度; B.在t 时刻时该物体的瞬时速度; C.当时间为t ?时物体的速度; D.从时间t 到t t +?时物体的平均速度 例3.自由落体运动的位移s(m)与时间t(s)的关系为s=2

21gt

(1)求t=t 0s 时的瞬时速度 (2)求t=3s 时的瞬时速度 (3)求t=3s 时的瞬时加速度

点评:求瞬时速度,也就转化为求极限,瞬

3.1.2 导数的几何意义(1)

教学目的:

1. 了解平均变化率与割线之间的关系

2. 理解曲线的切线的概率

3. 通过函数的图像理解导数的几何意义 教学重点

函数切线的概念,切线的斜率,导数的几何意义 教学难点

理解导数的几何意义 教学过程

的斜率探究曲线的切线及切线

115

是什么?

变化趋势时割线,趋近于点沿着曲线,,,,当点n n n n PP x f x P x f n x f x p ))(()()4321))(((00 =的斜率无限接近

与切线的斜率割线PT k PP n n

)()

()(lim

)

()(lim

'

000

00

x f x

x f x x f x x x f x f k x n n x =?-?+=--=→?→?

注意:

.

01斜率处的切线的的斜率为曲线在点割线时,,那么当)设切线的倾斜角为(P PP x n →α.2点的导数的斜率可以求该

)求曲线上某点的切线

.3函数在该点的导数

—)切线的斜率

练习

上的平均变化率为

,在区间函数]31[2.13

x x y -=

=

???+?+-=x

f f x x x f ,则,及附近一点,的图像上一点

若函数

)11()11(12)(.22

.

2021.

3.32

时的平均速度

到)求()求此物体的初速度;

(是,其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一个做直线运动的物体==-=t t t t s

=?-?-==→?x

x f x x f x x x f y x )

()(lim

.11)(.4000

0则处的导数为在已知函数

导数的几何意义:

.)(0数在该点时的导数

处的切线的斜率就是函

在函数x x x f y ==

曲线在某点的切线

.

3..2.1可以有多个甚至无数个

不一定只有一个交点,

)曲线的切线与切线并

(则不存在切线,

切线且唯一;若无极限如有极限,则在此点有限位置来判断与求解)要根据割线是否有极()与该点的位置有关(.)21(1)(.12

处的切线方程

,在点求曲线例P x x f y +==

练习

处的切线方程为,在点)函数()22

1

(1

1--

=x y

=-=k A x x y 处的斜率,,求曲线上点)已知()21(322

导函数的定义

.

)()()()()('

'

'

'

0y x f x f x x f x x f x x x f 或的导函数,记作

为的一个函数,我们称它

便是化时,变

当是一个确定的数,那么

到处求导数的过程可以看在从求函数=

x

x f x x f y x f x ?-?+==→?)

()(lim

)(0

'

'

注意

.

)(1'

量的比值的极限,不是变

变量该变量

该点的函数该变量与自是一个定值,是函数在数)函数在某一点处的导

(x f .2而言的一区间内任一点

)函数的导数:是指某

(x

.)()(30'

0处的函数值在处的导数就是导函数在)函数(x x x f x x f =

.]72(1.22

处的斜率,的导数,及在求函数例++=x x y

116

3.2.3导数的几何意义(2)

教学目标:理解导数概念.掌握函数在一点处的导数定义及求法.掌握函数的导数的求法. 教学重点:导数的概念及其求法.及几何意义。 教学难点:对导数概念的理解. 教学过程: 复习引入 1.函数的导数值

函数y =f (x ),如果自变量x 在x 0处有增量?x ,则函数y 相应地有增量 ?y =f (x 0+?x )-

f (x 0).

比值

x

y ??就叫做函数y =f (x )在x 0到x 0+?x 之间的平均变化率,即

.)

()(00x

x f x x f x

y ?-?+=

??

如果当Δx →0时,x

y

??有极限,我们就说函数y =f (x )在点x 0处可导,并把这个极限叫做f (x )

在x 0处的导数(或变化率) 记作f '(x 0) 或0

x

x y'

=,即 f '(x 0)=

x

y x ??→?0

lim =x

x f x x f x ?-?+→?)

()(lim 000

2.函数 y =f (x ) 的导函数

如果函数在开区间(a , b)内每点处都有导数,对于每一个x 0∈(a ,b ),都对应着一

个确定的导数f '(x 0).从而构成一个新的函数f '(x ).称这个函数为函数y =f (x )在开区间内的导函数.简称导数.也可记作y '.

.)

()(lim

lim

')(' 0

0x

x f x x f x y y x f x x ?-?+=??==→?→?即

3.导数的几何意义

函数y =f (x ) 在点x 0处的导数的几何意义,就是曲线y =f (x )在点P (x 0, f (x 0))处的切线的斜率.

也就是说,曲线y =f (x )在点P (x 0, f (x 0))处的切线的斜率是f '(x 0). 切线方程为 y -y 0=f '(x 0) (x 0-x 0). 练习:

1.当自变量从x 0变到x 1时,函数值的增量与相应自变量的增量之比是函数( A )

A .在区间[x 0,x 1]上的平均变化率

B .在x 0处的变化率

C .在x 1处的导数

D .在区间[x 0,x 1]上的导数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 .若f ′ (x 0)不存在,则曲线y = f (x )在点(x 0, f (x 0))处就没有切线

117

B .若曲线y = f (x )在点(x 0, f (x 0))处有切线,则f ′ (x 0)必存在

C .若f ′ (x 0)不存在,则曲线y = f (x )在点(x 0, f (x 0))处的切线斜率不存在

D .若曲线y = f (x )在点(x 0, f (x 0))处的切线斜率不存在,则曲线在该点处就没有切线 3.已知曲线,

上一点)3

8,2(31

3

P x y =

求⑴ 点P 处的切线的斜率;⑵ 点P 处的切线的方程.

解:⑴,3

13

x y =

x

y y x ??='∴→?0

lim

x

x

x x x ?-

?+=→?3

3

3

1)(3

1

lim

x

x x x x x x ??+?+?=

→?3

2

2

)

()(33lim

3

1

])(33[lim 3

12

2

x x x x x ?+?+=

→?,2

x =.422

2

=='

=x y ∴点P 处的切线的斜率等于4.

⑵在点P 处的切线的方程是),2(43

8-=-x y 即.016312=--y x

新课讲授:

例1. 教材例2。

例2. 教材例3。

练习:甲、乙二人跑步的路程与时间关系以及百米赛跑路程和时间关系分别如图①②,试问:

(1)甲、乙二人哪一个跑得快? (2)甲、乙二人百米赛跑,

问快到终点时,谁跑得较快? 解:(1)乙跑的快;(2)乙跑的快. 例3.教材P10面第5题 例4.教材P11面第3题。

例5.已知:曲线12-=x y 与13

+=x y 在0x 处的切线互相垂直,求的值。 例6.已知点M (0, –1),F (0, 1),过点M 的直线l 与曲线3

144

3

y

x x =-+在x = –2处的切

线平行.

(1)求直线l 的方程;

(2)求以点F 为焦点,l 为准线的抛物线C 的方程. 解:(1)∵

(2)(2)

(2)lim

x f x f f x

?→-+?--'-=?= 0. ∴直线l 的斜率为0,其方程为y = –1.

(2)∵抛物线以点F (0, 1)为焦点,y = –1为准线. 设抛物线的方程为x 2 = 2py ,则

1,22

p p ==.

故抛物线C 的方程为x 2 = 4y . 课堂小结

导数的几何意义

118 函数y =f (x ) 在点x 0处的导数的几何意义,就是曲线y =f (x )在点P (x 0, f (x 0))处的切线的斜率.

也就是说,曲线y =f (x )在点P (x 0, f (x 0))处的切线的斜率是f '(x 0). 切线方程为 y -y 0=f '(x 0) (x 0-x 0). 课 后 作 业

3.2.4.导数与导函数的概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导数的概念、掌握简单函数导数符号表示和求解方法; 理解导数的几何意义; 理解导函数的概念和意义;

2、过程与方法:先理解概念背景,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再掌握定义和几何意义,培养转化问题的能力;最后求切线方程,培养转化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及价值观;让学生感受事物之间的联系,体会数学的美。 教学重点:

1、导数的求解方法和过程;

2、导数符号的灵活运用 教学难点:

1、 导数概念的理解;

2、导函数的理解、认识和运用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在前面我们解决的问题:

1、求函数2)(x x f =在点(2,4)处的切线斜率。

x x

x f x f x

y ?+=?-?+=

??4)

()2(,故斜率为4

2、直线运动的汽车速度V 与时间t 的关系是

12

-=t V ,求o t t =时的瞬时加速度。

t t t

t v t t v t

V o o o ?+=?-?+=

??2)

()(,故瞬时加速度为2t

二、知识点讲解

上述两个函数)(x f 和)(t V 中,当x ?(t ?)无限趋近于0时,t

V ??(

y x

??)都无限趋近于一个

常数。

归纳:一般的,定义在区间(a ,b )上的函数)(x f ,)(b a x o ,∈,当x ?无限趋近于0时,x

x f x x f x

y o o ?-?+=

??)

()(无限趋近于一个固定的常数A ,则称)(x f 在o x x =处可导,并称A

为)(x f 在o x x =处的导数,记作)('o x f 或o

x x x f =|)(',

上述两个问题中:(1)4)2('=f ,(2)o o t t V 2)('=

119

三、几何意义: 我们上述过程可以看出

)(x f 在0x x =处的导数就是)(x f 在0x x =处的切线斜率。

四、例题选讲

例1、求下列函数在相应位置的导数

(1)1)(2+=x x f ,2=x (2)12)(-=x x f ,2=x (3)3)(=x f ,2=x

例1、函数)(x f 满足2)1('=f ,则当x 无限趋近于0时,

(1)

=-+x

f x f 2)

1()1(

(2)

=-+x

f x f )

1()21( 变式:设f(x)在x=x 0处可导,

(3)

x

x f x x f ?-?+)

()4(00无限趋近于1,则)(0x f '=___________

(4)

x

x f x x f ?-?-)

()4(00无限趋近于1,则)(0x f '=________________ (5)当△x 无限趋近于0,

x

x x f x x f ??--?+)

2()2(00所对应的常数与)(0x f '的关系。

总结:导数等于纵坐标的增量与横坐标的增量之比的极限值。 例3、若2

)1()(-=x x f ,求)2('f 和((2))'f 注意分析两者之间的区别。 例4:已知函数x x f =

)(,求)(x f 在2=x 处的切线。

导函数的概念涉及:)(x f 的对于区间(a ,b )上任意点处都可导,则)(x f 在各点的导数也随x 的变化而变化,因而也是自变量x 的函数,该函数被称为)(x f 的导函数,记作)('x f 。 五、小结与作业

例2、已知2

()2f x x =+ (1)求()f x 在1x =处的导数; (2)求()f x 在x a =处的导数. 补充:

120 已知点M(0,-1),F(0,1),过点M 的直线l 与曲线3

1443

y x x =

-+在2x =-处的切线平行.

(1)求直线l 的方程;

(2)求以点F 为焦点, l 为准线的抛物线C 的方程.

3.3.1常见函数的导数

一、教学目标:

掌握初等函数的求导公式; 二、教学重难点:

用定义推导常见函数的导数公式.

一、复习

1、导数的定义;

2、导数的几何意义;

3、导函数的定义;

4、求函数的导数的流程图。 (1)求函数的改变量)()(x f x x f y -?+=? (2)求平均变化率

x

x f x x f x

y ?-?+=

??)

()( (3)取极限,得导数/y =()f x '=x

y x ??→?0

lim

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常见函数的导数。首先我们来求下面几个函数的导数。 (1)、y=x (2)、y=x 2

(3)、y=x 3

问题:1-=x y ,2-=x y ,3-=x y 呢?

问题:从对上面几个幂函数求导,我们能发现有什么规律吗? 二、新授

1、基本初等函数的求导公式:

⑴ ()kx b k '+= (k,b 为常数) ⑵ 0)(='C (C 为常数)

⑶ ()1x '= ⑷ 2

()2x x '=

⑸ 32

()3x x '= ⑹ 2

11()x

x

'=-

'=由⑶~⑹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⑻ 1

()x x

ααα-'= (α为常数)

⑼ ()ln (01)x

x

a a a a a '=>≠, ⑽ a a 11(log x)log e (01)x xlna

a a '=

=

>≠,且

121

⑾ x x e )(e =' ⑿ x

1)(lnx =

' ⒀ cosx )(sinx =' ⒁ sinx )(cosx -='

从上面这一组公式来看,我们只要掌握幂函数、指对数函数、正余弦函数的求导就可以了。 例1、求下列函数导数。

(1)5-=x y (2)x y 4= (3)x x x y =

(4)x y 3

log

= (5)y=sin(

2

π

+x) (6) y=sin

3

π

(7)y=cos(2π-x) (8)y=(1)f '

例2:已知点P 在函数y=cosx 上,(0≤x ≤2π),在P 处的切线斜率大于0,求点P 的横坐标的取值范围。

例3.若直线y x b =-+为函数1y x

=

图象的切线,求b 的值和切点坐标.

变式1.求曲线y=x 2在点(1,1)处的切线方程. 总结切线问题:找切点 求导数 得斜率 变式2:求曲线y=x 2

过点(0,-1)的切线方程 变式3:求曲线y=x 3过点(1,1)的切线方程

变式4:已知直线1y x =-,点P 为y=x 2

上任意一点,求P 在什么位置时到直线距离最短. 练习

求下列函数的导数:

⑴ y =x 5; ⑵ y =x 6; (3);13

x

y =

(4).3

x y =

(5)

x

x

y 2

=

例2.求曲线x

y 1=

2

x y =在它们交点处的两条切线与x 轴所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

例3.已知曲线

2

x y =上有两点A (1,1)

,B (2,2)。 求:(1)割线AB 的斜率; (2)在[1,1+△x ]内的平均变化率;

(3)点A 处的切线的斜率; (4)点A 处的切线方程 例4.求抛物线y =x 2上的点到直线x -y -2=0 的最短距离. 三、小结

(1)基本初等函数公式的求导公式(2)公式的应用

3.4.1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及导数的运算法则(1)

一、教学目标:掌握八个函数求导法则及导数的运算法则并能简单运用. 二、教学重点:应用八个函数导数求复杂函数的导数.. 教学难点:商求导法则的理解与应用.

三、教学过程:

(一)新课

1.P14面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见教材) 2.导数运算法则:

122 (1).和(或差)的导数

法则1 两个函数的和(或差)的导数,等于这两个函数的导数的和(或差),即

(u ±v )'=u '±v '.

例1 求y =x 3+sin x 的导数.

解:y'=(x 3

)'+(sin x )' =3x 2

+cos x .

例2 求y =x 4

-x 2

-x +3的导数.

解:y'=4x 3

-2x -1.

(2).积的导数

法则2 两个函数的积的导数,等于第一个函数的导数乘第二个函数,加上第一个函数乘第二个函数的导数,即 (uv )'=u 'v +uv '.

由此可以得出 (Cu )'=C 'u +Cu '=0+Cu '=Cu ' .

也就是说,常数与函数的积的导数,等于常数乘函数的导数,即 (Cu )'=Cu ' . 例3 求y =2x 3-3x 2+5x -4的导数.

解:y'=6x 2-6x +5.

例4 求y =(2x 2+3) (3x -2) 的导数.

解:y'=(2x 2+3)'(3x -2)+(2x 2+3)(3x -2)'=4x (3x -2)+(2x 2+3)·3=18x 2-8x +9.

或:

692623-+-=x x x y ,9418'2

+-=x x y

练习

1.填空:

⑴ [(3x 2+1)(4x 2-3)]'=( 6x )(4x 2-3)+ (3x 2+1)( 8x ); ⑵ (x 3sin x )'=( 3 )x 2·sin x +x 3· ( cos x ). 2.判断下列求导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加以改正:

[(3+x 2)(2-x 3)]'=2x (2-x 3)+3x 2(3+x 2).

[(3+x 2)(2-x 3)]'=2x (2-x 3)-3x 2(3+x 2). 3.求下列函数的导数:

⑴ y =2x 3+3x 2-5x +4; ⑵ y =ax 3-bx +c ; ⑶ y =sin x -x +1; (4) y =(3x 2+1)(2-x ); (5) y =(1+x 2)cos x ; (6)x x y x

2log 3cos 2-=

例5. 已知函数f (x )=x 2(x -1),若f ' (x 0)=f (x 0),求x 0的值. (3)商的导数

例6.求下列函数的导数

(1)x x y tan = (2)x

x y cos 1sin += (3)x

x y 2

log

sin =

练习:求下列函数的导数 (1)3

2

521x

x

x

y +

-

=

(2)x x x y cos tan -=

例7.求函数x x x y cos sin =的导数

123

思考:设 f (x )=x (x +1) (x +2) … (x +n ),求f '(0).

练习. 函数f (x )=x (x -1) (x -2)(x -3) …(x -100)在x =0处的导数值为( ) A. 0 B. 1002 C. 200 D. 100! (三)课 堂 小 结

1.和(或差)的导数 (u ±v )'=u '±v '. 2.积的导数 (uv )'=u 'v +uv '. (四)课 后 作 业

3.4.2函数的和、差、积、商的导数

教学目的:

1.理解两个函数的和(或差)的导数法则,学会用法则求一些函数的导数.

2.理解两个函数的积的导数法则,学会用法则求乘积形式的函数的导数

3.能够综合运用各种法则求函数的导数 教学重点:

用定义推导函数的和、差、积、商的求导法则 教学难点:

函数的积、商的求导法则的推导. 授课类型:新授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常见函数的导数公式:

0'=C ;()'kx b k +=(k,b 为常数) 1

)'(-=n n nx

x ; ()'ln (0,0)x x a a a a a =>≠且

()'x x

e e =1(ln )'x x

=

11(log )'log (0,0)ln a a x e a a x

x a

=

=

>≠且

x x cos )'(sin =; x x sin )'(cos -=

二、讲解新课:

例1.求2

y x x =+的导数.

法则 1 两个函数的和(或差)的导数,等于这两个函数的导数的和(或差),即

[]()()''()'()f x g x f x g x ±=

±

法则2常数与函数的积的导数,等于常数与函数的积的导数.[]()'()'cf x cf x =

法则3两个函数的积的导数,等于第一个函数的导数乘以第二个函数,加上第一个函数乘以第二个函数的导数,即 []()()''()()()'()f x g x f x g x f x g x =+ 证明:令()()y f x g x =,则

=?y ()f x x +?()g x x +?-()()f x g x

()f x x =+?()g x x +?-()f x ()g x x +?+()f x ()g x x +?-()()f x g x ,

124 =

??x

y ()()

f x x f x x

+?-?()g x x +?+()

f x ()()

g x x g x x

+?-?

因为()g x 在点x 处可导,所以它在点x 处连续,于是当0→?x 时,()()g x x g x +?→, 从而0lim

→?x =??x

y 0

lim

→?x ()()

f x x f x x

+?-?()g x x +?+()f x 0

lim

→?x ()()

g x x g x x

+?-?

'()()()'()f x g x f x g x =+,

法则4 两个函数的商的导数,等于分子的导数与分母的积,减去分母的导数与分子的积,再除以分母的平方,即

'

2

()'()()()'()

(()0)()()f x f x g x f x g x g x g x g x ??-=≠ ???

三、讲解范例: 例1 求下列函数的导数

1、y =x 2+sin x 的导数.

2、求2(23)(32)y x x =+-的导数.(两种方法)

3、求下列函数的导数 ⑴()sin h x x x = ⑵2

1()t s t t

+=

4、y =5x 10sin x -2x cos x -9,求y ′

5、求y =

x

x

sin 2

的导数.

变式:(1)求y =

3

32

++x x 在点x =3处的导数.

(2) 求y =

x

1·cos x 的导数.

例2求y =tan x 的导数.

例3求满足下列条件的函数()f x

(1) ()f x 是三次函数,且(0)3,'(0)0,'(1)3,'(2)0f f f f ===-= (2)'()f x 是一次函数, 2

'()(21)()1x f x x f x --=

变式:已知函数f(x)=x 3

+bx 2

+cx+d 的图象过点P(0,2),且在点M 处(-1,f(-1))处的切线方程为6x-y+7=0,求函数的解析式 四、课堂练习:

1.求下列函数的导数:(1)y =

x

a x a +- (2)y =

2

32x

x + (3)y =

x

cos 11-

125

五、小结 :由常函数、幂函数及正、余弦函数经加、减、乘运算得到的简单的函数均可利用求导法则与导数公式求导,而不需要回到导数的定义去求此类简单函数的导数,商的导数法则(

v

u )′=

2

v

v u v u '-'(v ≠0),如何综合运用函数的和、差、积、商的导数法则,来求一些复杂函数

的导数.要将和、差、积、商的导数法则记住 六、课后作业:

3.4.3简单复合函数的导数

教学目的:

知识与技能:理解掌握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

过程与方法:能够结合已学过的法则、公式,进行一些复合函数的求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善于观察事物,善于发现规律,认识规律,掌握规律,利用规律.

教学重点: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的概念与应用

教学难点: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的导入与理解 教具准备:与教材内容相关的资料。

教学设想:提供一个舞台, 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才华,这将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荣誉感,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了“自主探究”,同时,也锻炼了学生敢想、敢说、敢做的能力。 教学过程:

学生探究过程: 一、复习引入:

1. 常见函数的导数公式:

0'=C ;1

)'(-=n n nx

x ;x x cos )'(sin =;x x sin )'(cos -=

2.法则1 )()()]()(['

'

'

x v x u x v x u ±=±.

法则2 [()()]'()()()'()u x v x u x v x u x v x '=+, [()]'()Cu x Cu x '= 法则3 '

2

''(0)u u v uv v v v -??

=≠ ???

二、讲解新课:

1.复合函数: 由几个函数复合而成的函数,叫复合函数.由函数)(u f y =与)(x u ?=复合而成的函数一般形式是)]([x f y ?=,其中u 称为中间变量.

2.求函数2

(32)y x =-的导数的两种方法与思路:

方法一:22

[(32)](9124)1812x

y x x x x '''=-=-+=-; 方法二:将函数2(32)y x =-看作是函数2

y u =和函数32u x =-复合函数,并分别求对应

126 变量的导数如下:

2

()2u y u u ''==,(32)3x

u x ''=-= 两个导数相乘,得

232(32)31812u x

y u u x x ''==-=- , 从而有 x u x u y y '''?=

对于一般的复合函数,结论也成立,以后我们求y ′x 时,就可以转化为求y u ′和u ′x 的乘积,关键是找中间变量,随着中间变量的不同,难易程度不同. 3.复合函数的导数:设函数u =?(x )在点x 处有导数u ′x =?′(x ),函数y =f (u )在点x 的对应点u 处有导数y ′u =f ′(u ),则复合函数y =f (? (x ))在点x 处也有导数,且x u x u y y '''?= 或f ′

x

(? (x ))=f ′(u ) ?′(x ).

证明:(教师参考不需要给学生讲)

设x 有增量Δx ,则对应的u ,y 分别有增量Δu ,Δy ,因为u =φ(x )在点x 可导,所以u =?

(x )在点x 处连续.因此当Δx →0时,Δu →0.

当Δu ≠0时,由

x

u u y x y ???

??=

??. 且x

y u

y u x ??=??→?→?0

lim

lim

.

∴x

u u

y x

u u

y x

u u

y x

y x u x x x x ?????=?????=?????=??→?→?→?→?→?→?0

lim

lim

lim

lim

lim

lim

即x u x u y y '''?= (当Δu =0时,也成立)

4.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

复合函数对自变量的导数,等于已知函数对中间变量的导数,乘以中间变量对自变量的导数 5.复合函数求导的基本步骤是:分解——求导——相乘——回代. 三、讲解范例:

例1试说明下列函数是怎样复合而成的?

⑴3

2

)2(x y -=; ⑵2

sin x y =; ⑶)4

cos(

x y -=π

; ⑷)13sin(ln -=x y .

解:⑴函数3

2

)2(x y -=由函数3u y =和2

2x u -=复合而成; ⑵函数2

sin x y =由函数u y sin =和2

x u =复合而成; ⑶函数)4

cos(

x y -=π

由函数u y cos =和x u -=

4

π

复合而成;

⑷函数)13sin(ln -=x y 由函数u y ln =、v u sin =和13-=x v 复合而成.

说明:讨论复合函数的构成时,“内层”、“外层”函数一般应是基本初等函数,如一次函数、二次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三角函数等.

127

例2写出由下列函数复合而成的函数:

⑴u y cos =,21x u +=; ⑵u y ln =,x u ln =. 解:⑴)1cos(2x y +=; ⑵)ln(ln x y =. 例3求5)12(+=x y 的导数. 解:设5u y =,12+=x u ,则 x u x u y y '''?=)'12()'(5+?=x u x

2)12(52534?+=?=x u 4)12(10+=x .

注意:在利用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求导数后,要把中间变量换成自变量的函数.有时复合函数可以由几个基本初等函数组成,所以在求复合函数的导数时,先要弄清复合函数是由哪些基本初等函数复合而成的,特别要注意将哪一部分看作一个整体,然后按照复合次序从外向内逐层求导.

例4求f (x )=sin x 2的导数. 解:令y =f (x )=sin u ; u =x 2

∴x u x u y y '''?==(sin u )′u ·(x 2)x ′=cos u ·2x =cos x 2·2x =2x cos x 2

∴f ′(x )=2x cos x 2

例5求y =sin 2

(2x +

3

π

)的导数.

分析: 设u =sin(2x +

3

π

)时,求u ′x ,但此时u 仍是复合函数,所以可再设v =2x +

3

π

.

解:令y =u 2,u =sin(2x +

3

π

),再令u =sin v ,v =2x +

3

π

∴x u x u y y '''?==y ′u (u ′v ·v ′x )

∴y ′x =y ′u ·u ′v ·v ′x =(u 2)′u ·(sin v )′v ·(2x +

3

π

)′x

=2u ·cos v ·2=2sin(2x +

3

π

)cos(2x +

3

π

)·2

=4sin(2x +

3

π

)cos(2x +

3

π

)=2sin(4x +

3

2π)

即y ′x =2sin(4x +

3

2π)

128 例6求3

2

c bx ax y ++=

的导数.

解:令y =3u ,u =ax 2+bx +c

∴x u x u y y '''?==(3u )′u ·(ax 2

+bx +c )′x =3

23

1

-

u

·(2ax +b )

=

3

1(ax 2

+bx +c )

3

2-

(2ax +b )=

3

2

2

)

(32c bx ax b ax +++

即y ′x =

3

2

2

)

(32c bx ax b ax +++

例7求y =5

1x

x -的导数.

解:令x

x u u y -=

=1,5

∴x u x u y y '''?==(5

u )′u ·(

x

x -1)′x

44

5

52

2

1(1)(1)11(1)

()5

5x x x x x x x u

x x x -

-''

-------=

?

=?

2

1x

-==-

=-

即y ′x =-

5

4

2

)

(51x x x -

例8 求y =sin 2

x 1

的导数.

解:令y =u 2,u =sin x 1,再令u =sin v ,v =x 1

∴x u x u y y '''?=·v ′x =(u 2

)′u ·(sin v )′v ·(x 1

)′x

=2u ·cos v ·

2

10x

-=2sin x 1·cos x 1

·21

x

-=-21x ·sin x 2

129

∴y ′x =-21x sin x 2

例9 求函数y =(2x 2-3)2

1x +的导数.

分析: y 可看成两个函数的乘积,2x 2

-3可求导,21x +是复合函数,可以先算出2

1x +对x 的导数.

解:令y =uv ,u =2x 2-3,v =2

1x +, 令v =ω,ω=1+x 2

x

x v v ωω'''=?

=ω' (1+x 2

)′x =

2

2

2

11122)2(2

1x

x x

x x +=

+=

-

ω

∴y ′x =(uv )′x =u ′x v +uv ′x =(2x 2-3)′x ·2

1x ++(2x 2-3)·

2

1x

x +

=4x 2

3

2

3

2

161321x

x x x

x x x

++=

+-+

+

即y ′x =

2

3

16x

x x ++

四、巩固练习:

1.求下列函数的导数(先设中间变量,再求导).

(1)y =(5x -3)4 (2)y =(2+3x )5 (3)y =(2-x 2)3 (4)y =(2x 3+x )2

解:(1)令y =u 4

,u =5x -3

∴x u x u y y '''?==(u 4)′u ·(5x -3)′x =4u 3·5=4(5x -3)3·5=20(5x -3)3 (2)令y =u 5,u =2+3x

∴x u x u y y '''?==(u 5)′u ·(2+3x )′x =5u 4·3=5(2+3x )4·3=15(2+3x )4 (3)令y =u 3,u =2-x 2

∴x u x u y y '''?==(u 3)′u ·(2-x 2)′x =3u 2

·(-2x )=3(2-x 2

)2

(-2x )=-6x (2-x 2)2

(4)令y =u 2,u =2x 3+x

∴x u x u y y '''?==(u 2)′u ·(2x 3

+x )′x

=2u ·(2·3x 2+1)=2(2x 3+x )(6x 2+1)=24x 5+16x 3+2x

2.求下列函数的导数(先设中间变量,再求导)(n ∈N *) (1)y =sin nx (2)y =cos nx (3)y =tan nx (4)y =cot nx

130 解:(1)令y =sin u ,u =nx

x u x u y y '''?==(sin u )′u ·(nx )′x =cos u ·n =n cos nx

(2)令y =cos u ,u =nx

x u x u y y '''?==(cos u )′u ·(nx )′x =-sin u ·n =-n sin nx

(3)令y =tan u ,u =nx

x u x u y y '''?==(tan u )′u ·(nx )′x =(

u

u cos sin )′u ·n

=

2

)

(cos )

sin (sin cos cos u u u u u --?·n =

nx

n n u

2

2

cos

cos 1

=

=n ·sec 2nx

(4)令y =cot u ,u =nx

x u x u y y '''?==(cot u )′u ·(nx )′x =(

u

u sin cos )′u ·n

=

2

)

(sin cos cos sin sin u u

u u u ?-?-·n =-

u

2

sin

1·n =-

nx

n 2

sin

=-n csc 2nx

五、教学反思 :⑴复合函数的求导,要注意分析复合函数的结构,引入中间变量,将复合函数分解成为较简单的函数,然后再用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求导;⑵复合函数求导的基本步骤是:分解——求导——相乘——回代 六、课后作业:

高中数学导数之变化率问题

冷世平之教案设计【高二下】 选修2-2第一章导数及其应用第1课时 1 课题:§1.1.1变化率及导数的概念 三维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⑴理解平均变化率的概念; ⑵了解瞬时速度、瞬时变化率的概念; ⑶理解导数的概念,知道瞬时变化率就是导数,体会导数的思想及其内涵; ⑷会求函数在某点的导数或瞬时变化率; ⑸理解导数的几何意义。 2、过程与方法 ⑴通过大量的实例的分析,经历由平均变化率过渡到瞬时变化率的过程,了解导数概念的实际背景,知道瞬时变化率就是导数; ⑵通过动手计算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和归纳能力; ⑶通过问题的探究体会逼近、类比、以已知探求未知、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方法。 3、情态与价值观 ⑴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学习变化率与导数的知识,培养学生思维的科学性、严密性,不断认识数形结合和等价转化的数学思想; ⑵通过运动的观点体会导数的内涵,使学生掌握导数的概念,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⑶通过对变化率与导数的学习,不断培养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善于反思、勤于总结的科学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提高参与意识和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瞬时速度、瞬时变化率的概念及导数概念的形成,导数及几何意义的理解。 教学难点:在平均变化率的基础上去探求瞬时变化率,导数及几何意义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为了描述现实世界中运动、过程等变化的现象,在数学中引入了函数,随着对函数的研究,产生了微积分,微积分的创立以自然科学中四类问题的处理直接相关: 一、已知物体运动的路程作为时间的函数,求物体在任意时刻的速度与加速度等; 二、求曲线的切线; 三、求已知函数的最大值与最小值; 四、求长度、面积、体积和重心等。 导数是微积分的核心概念之一它是研究函数增减、变化快慢、最大(小)值等问题最一般、最有效的工具。导数研究的问题即变化率问题:研究某个变量相对于另一个变量变化的快慢程度。 二、讲解新课: 【探究1】气球膨胀率 同学们,相信大家都玩过气球吧,我们回忆一下吹气球的过程,可以发现,随着气球内气体的容量的增加,气球的半径增加的越来越慢, 从数学角度,如何描述这种现象呢? 气球的体积V (单位:L )与半径r (单位:dm )之间的函数关系是34 ()3 V r r π=,如果将半径r 表示为体积V 的函数, 那么()r V 。 【分析】⑴当V 从0增加到1时,气球半径增加了(1)(0)0.62()r r dm -≈,气球的平均膨胀率为(1)(0)0.62(/)10 r r dm L -≈-;⑵当V 从1增加到2时,气球半径增加了(2)(1)0.16()r r dm -≈,气球的平均膨胀率为(2)(1)0.16(/)21 r r dm L -≈-。可以看出,随着气球体积逐渐增大,它的平均膨胀率逐渐变小了。 【思考】当空气容量从1V 增加到2V 时,气球的平均膨胀率是多少? 【答案】2121 ()()r V r V V V -- 【探究2】高台跳水

2020-2021学年人教A版数学选修-学案-1.1.1-变化率问题-1.1.2-导数的概念-含解析

1.1变化率与导数 1.1.1变化率问题1.1.2导数的概念 内容标准学科素养 1.了解导数概念的实际背景; 2.会求函数在某一点附近的平均变化率; 3.会利用导数的定义求函数在某点处的导数. 强化数学概念 完善逻辑推理 提升数学运算 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1页 [基础认识] 知识点一函数的平均变化率 预习教材P2-3,思考并完成以下问题 假设如图是一座山的剖面示意图,并建立如图所示平面直 角坐标系,A是出发点,H是山顶.爬山路线用函数y=f(x) 表示. 自变量x表示某旅游者的水平位置,函数值y=f(x)表示此 时旅游者所在的高度.设点A的坐标为(x1,y1),点B的坐标 为(x2,y2). (1)若旅游者从点A爬到点B,自变量x和函数值y的改变量分别是多少? 提示:自变量x的改变量为x2-x1,记作Δx,函数的改变量为y2-y1,记作Δy. (2)怎样用数量刻画弯曲山路的陡峭程度? 提示:对山路AB来说,用 Δy Δx = y2-y1 x2-x1 可近似地刻画其陡峭程度. 知识梳理函数y=f(x)从x1到x2的平均变化率 (1)定义式: Δy Δx= f(x2)-f(x1) x2-x1 .

(2)实质:函数值的增量与自变量的增量之比. (3)作用:刻画函数值在区间[x 1,x 2]上变化的快慢. (4)几何意义:已知P 1(x 1,f (x 1)),P 2(x 2,f (x 2))是函数y =f (x )的图象上两点,则平均变化率Δy Δx =f (x 2)-f (x 1)x 2-x 1 表示割线P 1P 2的斜率. 知识点二 瞬时速度 预习教材P 4-6,思考并完成以下问题 1.物体的路程s 与时间t 的关系是s (t )=5t 2.试求物体在[1,1+Δt ]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提示:Δs =5(1+Δt )2-5=10Δt +5(Δt )2, v =Δs Δt =10+5Δt . 2.当Δt 趋近于0时,思考1中的平均速度趋近于多少?怎样理解这一速度? 提示:当Δt 趋近于0时,Δs Δt 趋近于10,这时的平均速度即为当t =1时的瞬时速度. 知识梳理 瞬时速度 (1)物体在某一时刻的速度称为瞬时速度. (2)一般地,设物体的运动规律是s =s (t ),则物体在t 0到t 0+Δt 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 Δs Δt = s (t 0+Δt )-s (t 0)Δt .如果Δt 无限趋近于0时,Δs Δt 无限趋近于某个常数v ,我们就说当Δt 趋近于0 时,Δs Δt 的极限是v ,这时v 就是物体在时刻t =t 0时的瞬时速度,即瞬时速度v =lim Δt →0 Δs Δt =lim Δt →0 s (t 0+Δt )-s (t 0) Δt . 知识点三 函数在某点处的导数 知识梳理 一般地,函数y =f (x )在x =x 0处的瞬时变化率是lim Δx →0 Δy Δx =lim Δx →0 f (x 0+Δx )-f (x 0) Δx ,我们称它为函数y =f (x )在x =x 0处的导数,记作f ′(x 0)或y ′|x =x 0,即f ′(x 0) =lim Δx →0 Δy Δx =lim Δx →0 f (x 0+Δx )-f (x 0)Δx . 思考:1.函数f (x )在区间[x 1,x 2]上的平均变化率的大小与曲线y =f (x )在区间[x 1,x 2]上的“陡峭”程度有什么关系? 提示:平均变化率的绝对值越大,曲线y =f (x )在区间[x 1,x 2]上越“陡峭”,反之亦然. 2.函数的平均变化率是固定不变的吗? 提示:不一定,在平均变化率中,当x 1取定值后,Δx 取不同的数值时,函数的平均变化率不一定相同;当Δx 取定值后,x 1取不同的数值时,函数的平圴变化率也不一定相同.事实

高中数学变化率问题教案

§1.1.1变化率问题 教学目标 1.理解平均变化率的概念; 2.了解平均变化率的几何意义; 3.会求函数在某点处附近的平均变化率 教学重点:平均变化率的概念、函数在某点处附近的平均变化率; 教学难点:平均变化率的概念.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为了描述现实世界中运动、过程等变化着的现象,在数学中引入了函数,随着对函数的研究,产生了微积分,微积分的创立以自然科学中四类问题的处理直接相关: 一、已知物体运动的路程作为时间的函数,求物体在任意时刻的速度与加速度等; 二、求曲线的切线; 三、求已知函数的最大值与最小值; 四、求长度、面积、体积和重心等。 导数是微积分的核心概念之一它是研究函数增减、变化快慢、最大(小)值等问题最一般、最有效的工具。 导数研究的问题即变化率问题:研究某个变量相对于另一个变量变化的快慢程度. 二.新课讲授 (一)问题提出 问题1 气球膨胀率 我们都吹过气球回忆一下吹气球的过程,可以发现,随着气球内空气容量的增加,气球的半径增加越来越慢.从数学角度,如何描述这种现象呢? ? 气球的体积V (单位:L )与半径r (单位:dm )之间的函数关系是33 4)(r r V π= ? 如果将半径r 表示为体积V 的函数,那么3 43)(π V V r = 分析: 3 43)(π V V r =, ⑴ 当V 从0增加到1时,气球半径增加了)(62.0)0()1(dm r r ≈- 气球的平均膨胀率为 )/(62.00 1) 0()1(L dm r r ≈-- ⑵ 当V 从1增加到2时,气球半径增加了)(16.0)1()2(dm r r ≈- 气球的平均膨胀率为 )/(16.01 2) 1()2(L dm r r ≈-- 可以看出,随着气球体积逐渐增大,它的平均膨胀率逐渐变小了. 思考:当空气容量从V 1增加到V 2时,气球的平均膨胀率是多少 ?

变化率与导数、导数的计算学案(高考一轮复习)

20XX 年高中数学一轮复习教学案 第二章 函数、导数及其应用 第11节 变化率与导数、导数的计算 一.学习目标: 1.了解导数概念的实际背景,理解导数的几何意义; 2.能根据导数定义,求函数y =c (c 为常数),y =x ,y =x 2,y =1 x 的导数; 3.能利用给出的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和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求简单函数的导数. 二.学习重、难点: 1.学习重点:能利用给出的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和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求简单函数的导数; 2.学习难点:理解导数的几何意义. 三.学习方法:讲练结合 四.自主复习: 1.导数的概念 (1)函数在x =x 0处的导数 函数y =f (x )在x =x 0处的瞬时变化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lim Δx →0 Δy Δx , 称其为函数y =f (x )在x =x 0处的导数,记作f ′(x 0)或y ′|x =x 0 . (2)导函数:当上式中的x 0看作变量x 时,函数f ′(x )为f (x )的________. (3)导数的几何意义:f ′(x 0)是曲线y =f (x )在点P (x 0,f (x 0))处的________,相应的切线方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 3.运算法则 (1)[f(x)±g(x)]′=_________________; (2)[f(x)·g(x)]′=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f(x) g(x)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g(x)≠0).五.复习前测: 1.已知函数f(x)=sin x+ln x,则f′(1)的值为() A.1-cos1 B.1+cos1 C.cos1-1 D.-1-cos1

优秀教案21-变化率与导数

第三章 导数及其应用 3.1 变化率与导数(1) 教材分析 导数是微积分的核心概念之一.它是研究函数增减、变化快慢、最大(小)值等问题最一般、最有效的工具,因而也是解决诸如运动速度、物种繁殖率、绿化面积增长率,以及用料最省、利润最大、效率最高等实际问题的最有力的工具.在本章,我们将利用丰富的背景与大量实例,学习导数的基本概念与思想方法;通过应用导数研究函数性质、解决生活中的最优化问题等实践活动,初步感受导数在解决数学问题与实际问题中的作用.教材安排导数内容时,学生是没有学习极限概念的.教材这样处理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极限概念高度抽象,不适合在没有任何极限认识的基础上学习.所以,让学生通过学习导数这个特殊的极限去体会极限的思想,这为今后学习极限提供了认识基础.另一方面,函数是高中的重要数学概念,而导数是研究函数的有力工具,因此,安排先学习导数方便学生学习和研究函数.基于学生已经在高一年级的物理课程中学习了瞬时速度,因此,先通过求物体在某一时刻的平均速度的极限去得出瞬时速度,再由此抽象出函数在某点的平均变化率的极限就是瞬时变化率的的模型,并将瞬时变化率定义为导数,这是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 课时分配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A 版)数学选修1-1第三章第一节的《变化率与导数》,《导数的概念》是第2课时,主要讲解导数的概念及利用定义求导数. 教学目标 重点: 通过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的瞬时速度的探求,抽象概括出函数导数的概念. 难点:使学生体会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的平均速度的极限意义,由此得出函数在某点平均变化率的极限就是函数在该点的瞬时变化率,并由此得出导数的概念. 知识点:导数的概念. 能力点:掌握利用求函数在某点的平均变化率的极限实现求导数的基本步骤 教育点:通过导数概念的构建,使学生体会极限思想,为将来学习极限概念积累学习经验 自主探究点:通过导数概念的教学教程,使学生体会到从特殊到一般的过程是发现事物变化规律的重要 过程. 考试点:利用导数的概念求导数. 易错易混点:对0x ?→的理解,0,0,x x ?>?<0,0x x ?>?≠但0x ?≠. 拓展点:导数的几何意义.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和三角板 课堂模式 学案导学

导数导学案1

§1.1.1函数的平均变化率 ,匚* 学习目标 1 ?感受平均变化率广泛存在于日常生活之中,经历运用数学描述和刻画现实世界的过程.体会数学的博大精深以及学习数学的意义; 2?理解平均变化率的意义,为后续建立瞬时变化率和导数的数学模型提供丰富的背景. 心学习过程 一、课前准备 (预习教材P3~ P 5,找出疑惑之处) 2 2 复习1:曲线乞乂 25 9 A .长、短轴长相等 C.离心率相等1与曲线 2 X 25 k 焦距相等 准线相同 -1(k 9)的( ) k 复习2:当从0。到180°变化时,方程X2y2 cos 1表示的曲线的形状怎样变化? 二、新课导学探学习探究探究任务一: 问题1:气球膨胀率,求平均膨胀率吹气球 时,随着气球内空气容量的增加, 描述这种现 象? 气球的半径增加得越来越慢.从数学的角度如何 问题2:高台跳水, 求平均速度 f x 试试:设y f(X), X1是数轴上的一个定点, 即 在数轴X上另取一点X2 , X1与X2的差记为X , 或者X2 = 函数的变化量或增量记为y,即y = X就表示从X1到X2的变化量或增量,相应地, ____ ;如果它们的比值」,则上式就表示 X ,此比值就称为平均变化率 反思:所谓平均变化率也就是的增量与的增量的比值.

2 x ,分别计算f (x )在下列区间上的平均变化率: 小结: %动手试试 练1.某婴儿从出生到第12个月的体重变化如图所示, 试分别计算从出生到第 个月到第12个月该婴儿体重的平均变化率 . 探典型例题 例 1过曲线y 割线的斜率. f(x) 3 X 上两点P (1,1)和Q (1 x,1 y )作曲线的割线,求出当 x 0.1 时 变式:已知函数 f(x) x 2 x 的图象上一点(1, 2)及邻近一点(1 x, 2 y ),则一y = x 例2 已知函数f (1) [1,3]; (2) [1,2]; (3) [1,1.1]; (4[1,1.001] 3个月与第6

变化率和导数(三个课时教案)

第一章导数及其应用 第一课时:变化率问题 教学目标: 1.理解平均变化率的概念; 2.了解平均变化率的几何意义; 3.会求函数在某点处附近的平均变化率 教学重点:平均变化率的概念、函数在某点处附近的平均变化率; 教学难点:平均变化率的概念.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为了描述现实世界中运动、过程等变化着的现象,在数学中引入了函数,随着对函数的研究,产生了微积分,微积分的创立以自然科学中四类问题的处理直接相关:一、已知物体运动的路程作为时间的函数,求物体在任意时刻的速度与加速度等; 二、求曲线的切线; 三、求已知函数的最大值与最小值; 四、求长度、面积、体积和重心等。 导数是微积分的核心概念之一它是研究函数增减、变化快慢、最大(小)值等问题最一般、最有效的工具。导数研究的问题即变化率问题:研究某个变量相对于另一个变量变化的快慢程度.

二.新课讲授 (一)问题提出 问题1 气球膨胀率 我们都吹过气球回忆一下吹气球的过程,可以发现,随着气球内空气容量的增加,气球的半径增加越来越慢.从数学角度,如何描述这种现象呢? ? 气球的体积V (单位:L )与半径r (单位:dm )之间的函数关系是33 4)(r r V π= ? 如果将半径r 表示为体积V 的函数,那么343)(π V V r = 分析: 3 43)(π V V r =, ⑴当V 从0增加到1时,气球半径增加了 )(62.0)0()1(dm r r ≈- 气球的平均膨胀率为 )/(62.00 1) 0()1(L dm r r ≈-- ⑵当V 从1增加到2时,气球半径增加了 )(16.0)1()2(dm r r ≈- 气球的平均膨胀率为)/(16.01 2)1()2(L dm r r ≈-- 可以看出,随着气球体积逐渐增大,它的平均膨胀率逐渐变小了. 思考:当空气容量从V 1增加到V 2时,气球的平均膨胀率是多少? 1 212) ()(V V V r V r --

高中数学第二章变化率与导数2.3计算导数学案含解析北师大版选修2_2

§2.3 计算导数 1.理解导数的概念.(重点) 2.会用导数定义求简单函数的导数. 3.记住基本初等函数的求导公式,并能用它们求简单函数的导数.(难点 ) [基础·初探] 教材整理1 导函数的概念 阅读教材P 38 ~P 40 “练习”以上部分,完成下列问题. 一般地,如果一个函数f (x )在区间(a ,b )上的每一点x 处都有导数,导数值记为f ′(x ): f ′(x )=lim Δx→0 f (x +Δx )-f (x ) Δx ,则f ′(x )是关于x 的函数,称f ′(x )为f (x )的 导函数,通常也简称为导数. 若函数f (x )=(x -1)2 ,那么f ′(x )=________. 【提示】 ∵f (x )=x 2 -2x +1, ∴Δy Δx =f (x +Δx )-f (x ) Δx =2x +Δx -2. 故f ′(x )= lim Δx→0Δy Δx =lim Δx→0 (2x +Δx -2)=2x -2. 【答案】 2x -2 教材整理2 导数公式表 阅读教材P 41 “习题2-3”以上部分,完成下列问题.

给出下列命题: ①y =ln 2,则y ′=12 ; ②y =1x2,则y ′=-2 x3 ;③y =2x ,则y ′=2x ln 2; ④y =log 2 x ,则y ′=1 xln 2. 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为( ) A.1 B.2 C.3 D.4 【解析】 对于①,y ′=0,故①错误;显然②③④正确,故选C. 【答案】C [质疑·手记] 预习完成后,请将你的疑问记录,并与“小伙伴们”探讨交流: 疑问1: 解惑: 疑问2: 解惑: 疑问3: 解惑: [小组合作型]

(word完整版)数学北师大版高中选修2-2北师大版高中数学选修2-2第二章《变化率与导数》教案

北师大版高中数学选修2-2第二章《变化率与导数》全部教案 §1变化的快慢与变化率 第一课时变化的快慢与变化率——平均变化率 一、教学目标:1、理解函数平均变化率的概念; 2、会求给定函数在某个区间上的平均变化率,并能根据函数的平均变化率判断函数在某区间上变化的快慢。 二、教学重点:从变化率的角度重新认识平均速度的概念,知道函数平均变化率就是函数在某区间上变化的快慢的数量描述。 教学难点:对平均速度的数学意义的认识 三、教学方法:探析归纳,讲练结合 四、教学过程 (一)、客观世界的一切事物,小至粒子,大至宇宙,始终都在运动和变化着。因此在数学中引入了变量的概念后,就有可能把运动现象用数学来加以描述了。由于函数概念的产生和运用的加深,也由于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一门新的数学分支就继解析几何之后产生了,这就是微积分学。微积分学这门学科在数学发展中的地位是十分重要的,可以说它是继欧氏几何后,全部数学中的最大的一个创造。 从微积分成为一门学科来说,是在十七世纪,但是,微分和积分的思想在古代就已经产生了。公元前三世纪,古希腊的阿基米德在研究解决抛物弓形的面积、球和球冠面积、螺线下面积和旋转双曲体的体积的问题中,就隐含着近代积分学的思想。十七世纪,有许多科学问题需要解决,这些问题也就成了促使微积分产生的因素。归结起来,大约有四种主要类型的问题: 第一类是研究运动的时候直接出现的,也就是求即时速度的问题。 第二类问题是求曲线的切线的问题。 第三类问题是求函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问题。第四类问题是求曲线长、曲线围成的面积、曲面围成的体积、物体的重心、一个体积相当大的物体作用于另一物体上的引力。 十七世纪的许多著名的数学家、天文学家、物理学家都为解决上述几类问题作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如法国的费尔玛、笛卡尔、罗伯瓦、笛沙格;英国的巴罗、瓦里士;德国的开普勒;意大利的卡瓦列利等人都提出许多很有建树的理论。为微积分的创立做出了贡献。 十七世纪下半叶,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英国大科学家牛顿和德国数学家莱布尼茨分别在自己的国度里独自研究和完成了微积分的创立工作,虽然这只是十分初步的工作。他们的最大功绩是把两个貌似毫不相关的问题联系在一起,一个是切线问题(微分学的中心问题),一个是求积问题(积分学的中心问题)。牛顿和莱布尼茨建立微积分的出发点是直观的无穷小量,因此这门学科早期也称为无穷小分析,这正是现在数学中分析学这一大分支名称的来源。牛顿研究微积分着重于从运动学来考虑,莱布尼茨却是侧重于几何学来考虑的。牛顿在1671年写了《流数法和无穷级数》,这本书直到1736年才出版,它在这本书里指出,变量是由点、线、面的连续运动产生的,否定了以前自己认为的变量是无穷小元素的静止集合。他把连续变量叫做流动量,把这些流动量的导数叫做流数。牛顿在流数术中所提出的中心问题是:已知连续运动的路径,求给定时刻的速度(微分法);已知运动的速度求给定时间内经过的路程(积分法)。德国的莱布尼茨是一个博才多学的学者,1684年,他发表了现在世界上认为是最早的微积分文献,这篇文章有一个很长而且很古怪的名字《一种求极大极小和切线的新方法,它也适用于分式和无理量,以及这种新方法的奇妙类型的计算》。就是这样一片说理也颇含糊的文章,却有划时代的意义。他以含有现代的微分符号和基本微分法则。1686年,莱布尼茨发表了第一篇积分学的文献。他是历史上最伟大的符号学者之一,他所创设的微积分符号,远远优于牛顿的符号,这对微积分的发展有极大的影响。现在我们使用的微积分通用符号就是当时莱布尼茨精心选用的。微积分学的创立,极大地推动了数学的发展,过去很多初等数学束手无策的问题,运用微积分,往往迎刃而解,显示出微积分学的非凡威力。 研究函数,从量的方面研究事物运动变化是微积分的基本方法。这种方法叫做数学分析。 本来从广义上说,数学分析包括微积分、函数论等许多分支学科,但是现在一般已习惯于把数学分析和微积分等同起来,数学分析成了微积分的同义词,一提数学分析就知道是指微积分。微积分的基本概念和内容包括微分学和积分学。 微分学的主要内容包括:极限理论、导数、微分等。 积分学的主要内容包括:定积分、不定积分等。 微积分是与应用联系着发展起来的,最初牛顿应用微积分学及微分方程为了从万有引力定律导出了开普勒行星运动三定律。此后,微积分学极大的推动了数学的发展,同时也极大的推动了天文学、力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工程学、经济学等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及应用科学各个分支中的发展。并在这些学科中有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特别是

导数学案(有答案)

3.1.1平均变化率 课时目标 1.理解并掌握平均变化率的概念.2.会求函数在指定区间上的平均变化率.3.能利用平均变化率解决或说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1.函数f(x)在区间[x1,x2]上的平均变化率为____________.习惯上用Δx表示________,即__________,可把Δx看作是相对于x1的一个“__________”,可用__________代替x2;类似地,Δy=__________,因此,函数f(x)的平均变化率可以表示为________. 2.函数y=f(x)的平均变化率Δy Δx= f(x2)-f(x1) x2-x1 的几何意义是:表示连接函数y=f(x)图象 上两点(x1,f(x1))、(x2,f(x2))的割线的________. 一、填空题 1.当自变量从x0变到x1时,函数值的增量与相应自变量的增量之比是函数________.(填序号) ①在[x0,x1]上的平均变化率; ②在x0处的变化率; ③在x1处的变化率; ④以上都不对. 2.设函数y=f(x),当自变量x由x0改变到x0+Δx时,函数的增量Δy=______________. 3.已知函数f(x)=2x2-1的图象上一点(1,1)及邻近一点(1+Δx,f(1+Δx)),则Δy Δx= ________. 4.某物体做运动规律是s=s(t),则该物体在t到t+Δt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_____. 5.如图,函数y=f(x)在A,B两点间的平均变化率是________. 6.已知函数y=f(x)=x2+1,在x=2,Δx=0.1时,Δy的值为________. 7.过曲线y=2x上两点(0,1),(1,2)的割线的斜率为______. 8.若一质点M按规律s(t)=8+t2运动,则该质点在一小段时间[2,2.1]内相应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 二、解答题 9.已知函数f(x)=x2-2x,分别计算函数在区间[-3,-1],[2,4]上的平均变化率.10.过曲线y=f(x)=x3上两点P(1,1)和Q(1+Δx,1+Δy)作曲线的割线,求出当Δx=0.1时割线的斜率.

1.1变化率与导数第1课时 精品教案

1.1变化率与导数 【课题】:1.1.1变化率问题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感受平均变化率广泛存在于日常生活之中,经历运用数学描述和刻画现实世界的过程。体会数学的博大精深以及学习数学的意义。○2理解平均变化率的意义,为后续建立瞬时变化率和导数的数学模型提供丰富的背景。 (2)情感目标:让学生充分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3)能力目标: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与探究能力、归纳表达能力。【教学重点】: 正确理解平均变化率; 【教学难点】: 平均变化率的概念。 【课前准备】:powerpoint 【教学过程设计】:

(基础题) 1.物体自由落体的运动方程是:()2 12 S t gt =,求1s 到2s 时的平均速度. 解:213 14.72 S S g m -= = ,211t t s -=,

则()21 21 14.7/S S v m s t t -= =- 2.水经过虹吸管从容器甲中流向容器乙,t s 后容器甲中水的体 积 (单位:3 cm ),计算第一个10s 内V 的平 均变化率。 注: (10)(0)100 V V -- 3.已知函数2 ()f x x =,分别计算()f x 在下列区间上的平均变 化率: (1)[1,3]; (2)[1,2]; (3)[1,1.1]; (4)[1,1.001]。 4.某婴儿从出生到第12个月的体重变化如图所示,试分别计算从出生到第3个月与第6个月到第12个月该婴儿体重的平均变化率。 (难题) 5.思考: (1)课本P4思考题 (2)在高台跳水运动中,运动员相对水面的高度h (单位:m )与起跳后的时间t (单位: s )存在函数关系h (t )=-4.9t 2+6.5t +10.计算运动员在65 049 t ≤≤这段时间里的平均速度, 并思考下面的问题: ○ 1运动员在这段时间里是静止的吗? ○ 2你认为用平均速度描述运动员的运动状态有什么问题吗? 答案: ○1不是. ○2不能客观描述运动员的运动状态. T(月) 3 9 12 t t V 1.025)(-? =

(完整版)变化率与导数、导数的计算知识点与题型归纳

1 ●高考明方向 1.了解导数概念的实际背景. 2.理解导数的几何意义. 3.能根据导数定义求函数 y =c (c 为常数),y =x ,y =x 2,y =x 3,y =1 x 的导数. 4.能利用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和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 求简单函数的导数. ★备考知考情 由近几年高考试题统计分析可知,单独考查导数运算的题目很少出现,主要是以导数运算为工具,考查导数的几何意义为主,最常见的问题就是求过曲线上某点的切线的斜率、方程、斜率与倾斜角的关系,以平行或垂直直线斜率间的关系为载体求参数的值,以及与曲线的切线相关的计算题.考查题型以选择题、填空题为主,多为容易题和中等难度题,如2014广东理科10、文科11. 2014广东理科10 曲线52-=+x y e 在点()0,3处的切线方程为 ; 2014广东文科11 曲线53=-+x y e 在点()0,2-处的切线方程为 ;

一、知识梳理《名师一号》P39 知识点一导数的概念 (1)函数y=f(x)在x=x0处的导数 称函数y=f(x)在x=x0处的瞬时变化 率lim Δx→0Δy Δx=lim Δx→0 f(x0+Δx)-f(x0) Δx 为函数y=f(x)在x=x0处的导数,记作f′(x0)或y′|x =x0 . (2)称函数f′(x)=lim Δx→0f(x+Δx)-f(x) Δx为f(x)的导函数. 注意:《名师一号》P40 问题探究问题1 f′(x)与f′(x0)有什么区别? f′(x)是一个函数,f′(x0)是常数, f′(x0)是函数f′(x)在点x0处的函数值. 例.《名师一号》P39 对点自测1 1.判一判 (1)f′(x0)是函数y=f(x)在x=x0附近的平均变化率.() (2)f′(x0)与[f(x0)]′表示的意义相同.() (3)f′(x0)是导函数f′(x)在x=x0处的函数值.() 答案(1)×(2)×(3)√ 2

3.1 变化率与导数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平均变化率的概念. 2.了解瞬时速度、瞬时变化率、的概念. 3.理解导数的概念 4.会求函数在某点的导数或瞬时变化率. 过程与方法 理解平均变化率的概念,了解平均变化率的几何意义,会计算函数在某个区间上的平均变化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数学模型刻画客观世界的作用,进一步领会变量数学的思想,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平均变化率的概念. 教学难点 平均变化率概念的形成过程. 3. 教学用具 多媒体、板书 4. 标签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设计

创设情景、引入课题 【师】十七世纪,在欧洲资本主义发展初期,由于工场的手工业向机器生产过渡,提高了生产力,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其中突出的成就就是数学研究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微积分的产生。 【师】人们发现在高台跳水运动中,运动员相对于水面的高度h(单位:米)与起跳后的时间t(单位:秒)存在函数关系h(t)=-4.9t2+6.5t+10. 如何用运动员在某些时间段内的平均速度粗略地描述其运动状态? 让学生自由发言,教师不急于下结论,而是继续引导学生:欲知结论怎样,让我们一起来观察、研探。 新知探究 1.变化率问题 探究1 气球膨胀率 【师】很多人都吹过气球,回忆一下吹气球的过程,可以发现,随着气球内空气容量的增加,气球的半径增加越来越慢.从数学角度,如何描述这种现象呢? 气球的体积V(单位:L)与半径r(单位:dm)之间的函数关系是 如果将半径r表示为体积V的函数,那么 【分析】 (1)当V从0增加到1时,气球半径增加了 气球的平均膨胀率为 (2)当V从1增加到2时,气球半径增加了 气球的平均膨胀率为

§1.1.1变化率问题教学设计

§1.1.1变化率问题 教学目标: 1.理解平均变化率的概念; 2.了解平均变化率的几何意义; 3.会求函数在某点处附近的平均变化率 教学重点:平均变化率的概念、函数在某点处附近的平均变化率; 教学难点:平均变化率的概念.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为了描述现实世界中运动、过程等变化着的现象,在数学中引入了函数,随着对函数的研究,产生了微积分,微积分的创立以自然科学中四类问题的处理直接相关: 一、已知物体运动的路程作为时间的函数,求物体在任意时刻的速度与加速度等; 二、求曲线的切线; 三、求已知函数的最大值与最小值; 四、求长度、面积、体积和重心等。 导数是微积分的核心概念之一它是研究函数增减、变化快慢、最大(小)值等问题最一般、最有效的工具。 导数研究的问题即变化率问题:研究某个变量相对于另一个变量变化的快慢程度. 二.新课讲授 (一)问题提出 问题1 气球膨胀率 我们都吹过气球回忆一下吹气球的过程,可以发现,随着气球内空气容量的增加,气球的半径增加越来越慢.从数学角度,如何描述这种现象呢? ? 气球的体积V (单位:L )与半径r (单位:dm )之间的函数关系是33 4)(r r V π= ? 如果将半径r 表示为体积V 的函数,那么343)(π V V r = 分析: 3 43)(π V V r =, ⑴ 当V 从0增加到1时,气球半径增加了)(62.0)0()1(dm r r ≈- 气球的平均膨胀率为 )/(62.00 1) 0()1(L dm r r ≈-- ⑵ 当V 从1增加到2时,气球半径增加了)(16.0)1()2(dm r r ≈- 气球的平均膨胀率为)/(16.01 2) 1()2(L dm r r ≈-- 可以看出,随着气球体积逐渐增大,它的平均膨胀率逐渐变小了. 思考:当空气容量从V 1增加到V 2时,气球的平均膨胀率是多少? 1 212) ()(V V V r V r -- 问题2 高台跳水 在高台跳水运动中,运动员相对于水面的高度h (单位:m )与起跳后的时间t (单位:s )存在函数关系h (t )= -4.9t 2+6.5t +10. 如何用运动员在某

《变化率问题与导数的概念》导学案

第1课时变化率问题与导数的概念 a 1.通过物理中的变化率问题和瞬时速度引入导数的概念. 2.掌握利用求函数在某点的平均变化率的极限实现求导数的基本步骤. 3.通过构建导数概念,使学生体会极限思想,为将来学习极限概念积累学习经验. 4.通过导数概念的教学教程,使学生体会到从特殊到一般的过程是发现事物变化规律的重要过程. 借助多媒体播放2012年伦敦奥运会中国跳水运动员陈若琳夺得女子单人10米跳台冠军的视频.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平均变化率的问题,我们知道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不一定能够反映她在某一时刻的运动状态,而运动员在不同时刻的运动状态是不同的,我们需要借助于瞬时速度这样的量来刻画,那么我们如何才能求出运动员在某一时刻的瞬时速度呢? 问题1:根据以上情境,设陈若琳相对于水面的高度h (单位:m)与起跳后的时间t (单位:s) 存在函数关系h(t)=-4.9t2+6.5t+10,如果用她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描述其运动状态, 那么: (1)在0≤t≤0.5这段时间里,运动员的平均速度= . (2)在1≤t≤2这段时间里, 运动员的平均速度= . 问题2:函数y=f(x)从x1到x2的平均变化率公式是.如果用x1与增量Δx

表示,平均变化率的公式是. 问题3:函数f(x)在x=x0处的瞬时变化率的定义:一般地,函数y=f(x)在x=x0处的瞬时变化率是=,我们称它为函数y=f(x)在x=x 0处的导数,记作f'(x0)或y',即f'(x0)== . 问题4:在导数的定义中,对Δx→0的理解是:Δx>0,Δx<0,但. 1.已知函数y=f(x)=x2+1,当x=2,Δx=0.1时,Δy的值为(). A.0.40 B.0.41 C.0.43 D.0.44 2.设函数f(x)在点x0附近有定义,且有f(x0+Δx)-f(x0)=aΔx+b(Δx)2(a,b为常数),则(). A.f'(x)=a B.f'(x)=b C.f'(x0)=a D.f'(x0)=b 3.一质点按规律s(t)=2t2运动,则在t=2时的瞬时速度为. 4.求y=2x2+4x在点x=3处的导数.

变化率与导数教案

变化率与导数教案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第三章 变化率和导数 3.1.1瞬时变化率—导数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曲线在某一点处的切线的概念 (2)会运用瞬时速度的定义求物体在某一时刻的瞬时速度和瞬时加速度 (3)理解导数概念 实际背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掌握在一点处的导数的定义及其几何意义,培养学生转化问题的能力及数形结合思想 教学过程:时速度我们是通过在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的极限来定义的,只要知道了物体的运动方程,代入公式就可以求出瞬时速度了.运用数学工具来解决物理方面的问题,是不是方便多了.所以数学是用来解决其他一些学科,比如物理、化学等方面问题的一种工具,我们这一节课学的内容以及上一节课学的是我们学习导数的一些实际背景 一、复习引入 1、什么叫做平均变化率; 2、曲线上两点的连线(割线)的斜率与函数f(x)在区间[x A ,x B ]上的平均变化率 3、如何精确地刻画曲线上某一点处的变化趋势呢 下面我们来看一个动画。从这个动画可以看出,随着点P 沿曲线向点Q 运动,随着点P 无限逼近点Q 时,则割线的斜率就会无限逼近曲线在点Q 处的切线的斜率。 所以我们可以用Q 点处的切线的斜率来刻画曲线在点Q 处的变化趋势 二、新课讲解 1、曲线上一点处的切线斜率 不妨设P(x 1,f(x 1)),Q(x 0,f(x 0)),则割线PQ 的斜率为0 101) ()(x x x f x f k PQ --=, 设x 1-x 0=△x ,则x 1 =△x +x 0,

∴x x f x x f k PQ ?-?+= ) ()(00 当点P 沿着曲线向点Q 无限靠近时,割线PQ 的斜率就会无限逼近点Q 处切线斜率,即当△x 无限趋近于0时,x x f x x f k PQ ?-?+= ) ()(00无限趋近点Q 处切线斜率。 2、曲线上任一点(x 0,f(x 0))切线斜率的求法: x x f x x f k ?-?+= ) ()(00,当△x 无限趋近于0时,k 值即为(x 0,f(x 0))处切线的 斜率。 3、瞬时速度与瞬时加速度 (1)平均速度: 物理学中,运动物体的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称为平均速度 (2) 位移的平均变化率: t t s t t s ?-?+) ()(00 (3)瞬时速度:当无限趋近于0 时,t t s t t s ?-?+) ()(00无限趋近于一个常数,这个常 数称为t=t 0时的瞬时速度 求瞬时速度的步骤: 1.先求时间改变量t ?和位置改变量)()(00t s t t s s -?+=? 2.再求平均速度t s v ??= 3.后求瞬时速度:当t ?无限趋近于0,t s ??无限趋近于常数v 为瞬时速度 (4)速度的平均变化率: t t v t t v ?-?+) ()(00 (5)瞬时加速度:当t ?无限趋近于0 时,t t v t t v ?-?+) ()(00无限趋近于一个常数,这 个常数称为t=t 0时的瞬时加速度 注:瞬时加速度是速度对于时间的瞬时变化率

北师大版选修1-1高中数学第3章《变化率与导数》3.4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习题导学案

高中数学 第3章《变化率与导数》3.4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习题导学案 北师大版选修1-1 【学习目标】: 1.熟练掌握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 2.掌握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 3.能利用给出的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和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求简单函数的导数 【学习重点】: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 2.导数的运算法则 导数运算法则 1.[]'()()f x g x ±= 2.[]'()()f x g x ?= 3.' ()()f x g x ?? =???? (2)推论:[]'()cf x =

(常数与函数的积的导数,等于: ) 知识反馈 1. 函数1y x x =+的导数是( ) A .211x - B .11x - C .211x + D .11x + 2. 函数sin (cos 1)y x x =+的导数是( ) A .cos 2cos x x - B .cos 2sin x x + C .cos 2cos x x + D .2cos cos x x + 3. cos x y x =的导数是( ) A .2sin x x - B .sin x - C .2sin cos x x x x +- D .2 cos cos x x x x +- 4.已知函数()f x 在1x =处的导数为3,则()f x 的解析式可能为: A ()2(1)f x x =- B 2()2(1)f x x =- C 2()(1)3(1)f x x x =-+- D ()1f x x =- 5.函数21y ax =+的图像与直线y x =相切,则a = A 18 B 14 C 12 D 1 6.设函数1()n y x n N +*=∈在点(1,1)处的切线与x 轴的交点横坐标为n x ,则12n x x x ??????= A l n B l 1n + C 1n n + D 1

北师大版选修1-1高中数学第3章《变化率与导数》3.2导数的概念与几何意义习题导学案

高中数学 第3章《变化率与导数》3.2导数的概念与几何意义习题导学 案(无答案)北师大版选修1-1 1. 一直线运动的物体,从时间t 到t t +?时,物体的位移为s ?,那么0lim t s t ?→??为( ) A.从时间t 到t t +?时,物体的平均速度; B.在t 时刻时该物体的瞬时速度; C.当时间为t ?时物体的速度; D.从时间t 到t t +?时物体的平均速度 2. 2y x =在 x =1处的导数为( ) A .2x B .2 C .2x +? D .1 3. 在0000()()()lim x f x x f x f x x ?→+?-'=?中,x ?不可能( ) A .大于0 B .小于0 C .等于0 D .大于0或小于0 4.若质点A 按规律22t s =运动,则在3=t 秒的瞬时速度为( ) A 、6 B 、18 C 、54 D 、81 5.设函数)(x f 可导,则x f x f x ?-?+→?3)1()1(lim 0=( ) A 、)1(f ' B 、)1(3 1f ' C 、不存在 D 、以上都不对 6.如果质点A 按规律23s t =运动,则在3t =时的瞬时速度为 10.高台跳水运动中,ts 时运动员相对于水面的高度是:2() 4.9 6.510h t t t =-++(单位: m),求运动员在1t s =时的瞬时速度,并解释此时的运动状况. 11. 一质量为3k g 的物体作直线运动,设运动距离s(单位:cm)与时间(单位:s )的关系可用函数

2()1s t t =+表示,并且物体的动能212U mv =. 求物体开始运动后第5s 时的动能. 1. 已知曲线22y x =上一点,则点(2,8)A 处的切线斜率为( ) A. 4 B. 16 C. 8 D. 2

3.1变化率与导数(教学设计)(3)

3.1变化率与导数(教学设计)(3) 3.1.3导数的几何意义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实验探究,理解导数的几何意义,体会导数在刻画函数性质中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目标: 培养学生分析、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通过“以直代曲”思想的具体运用,使学生达到思维方式的迁移,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渗透逼近和“以直代曲”思想,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不断发展、探索知识的精神,引导学生从有限中认识无限,体会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感受数学思想方法的魅力。 教学重点:曲线的切线的概念、切线的斜率、导数的几何意义; 教学难点:导数的几何意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导数的概念: 从函数y =f (x )在x =x 0处的瞬时变化率是: 000 ()() lim lim x x f x x f x f x x ?→?→+?-?=?? 我们称它为函数()y f x =在0x x =出的导数,记作'0()f x 或0 ' |x x y =,即 0000 ()() ()lim x f x x f x f x x ?→+?-'=? 说明:(1)导数即为函数y =f (x )在x =x 0处的瞬时变化率 (2)0x x x ?=-,当0x ?→时,0x x →,所以000 ()() ()lim x f x f x f x x x ?→-'=- 二.创设情景,新课引入: (一)平均变化率、割线的斜率 (二)瞬时速度、导数 我们知道,导数表示函数y =f (x )在x =x 0处的瞬时变化率,反映了函数y =f (x )在x =x 0附近的变化情况,导数0()f x '的几何意义是什么呢? 三.师生互动,新课讲解: (一)曲线的切线及切线的斜率: 如图 3.1-2,当(,())(1,2,3,4)n n n P x f x n =沿着曲线()f x 趋近于点00(,())P x f x 时,割线n P P 的变化趋势是什么? 图3.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