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人力资本投资
第五章人力资本投资

投资、 投资、收入率和收益率
Wt1 未来净收益流 Wt0 Wo
间接成本C 间接成本 id 直接成本C 直接成本 d
Τ0=17
Τ1=21
Τ2=60
二、教育投资的决策
1.净收益的贴现值:假设个人大学毕业时 21岁,60岁退休。WT1表示上大学或接受 某种教育所获得的收入流, 某种教育所获得的收入流,WT0表示未经 大学教育所获得收入流。 大学教育所获得收入流。
2、文凭的信号功能 、
教育文凭的信号功能假说: 教育文凭的信号功能假说:高等教育的学历文凭 具有一种发现哪些人具有高生产效率的信号功能。 具有一种发现哪些人具有高生产效率的信号功能。 这是一种运用群体特征的信息来甄选、 这是一种运用群体特征的信息来甄选、筛选求职 者的方法。其优点是可以大幅度地降低甄选成本, 者的方法。其优点是可以大幅度地降低甄选成本, 弊端是可能录用到有学历而无能力的人。 弊端是可能录用到有学历而无能力的人。 假设不同个体具有相同的生产率且付出的教育成 本是不同的(尤其是心理成本)。 本是不同的(尤其是心理成本)。 选择受教育程度: 选择受教育程度:工资报酬的贴现值与其教育成 本之间的差距最大的值所对应的教育年限最为有 利。
社会总财富包括人力资本和非人力资本。 社会总财富包括人力资本和非人力资本。美国 90年的社会总财富大约为人均 年的社会总财富大约为人均42.1万美元左右, 万美元左右, 年的社会总财富大约为人均 万美元左右 其中59%的财富表现为人力资本。加拿大、 其中 %的财富表现为人力资本。加拿大、德 国和日本的人均人力资本分别为15.5万美元、 万美元、 国和日本的人均人力资本分别为 万美元 31.5万美元和 万美元和45.8万美元。从世界范围来看, 万美元。 万美元和 万美元 从世界范围来看, 人力资本占人均财富总量的64%。 人力资本占人均财富总量的 。
第5讲-人力资本投资

在职培训活动;(3)健康水平的提高;(4)
对孩子的培养;(5)寻找工作的活动;(6)
劳动力迁移。前四项是关于如何增加劳动者所
掌握的人力资本数量的人力资本投资,后两项
则涉及怎样最有效地利用一个人的人力资本。
2024/7/17
4
人力资本与人力资源
观点一:人力资本往往与经济学相关(能力、 收入流),故描述为人力资本投资。而人力 资源往往与管理学相联系,即人力资源管理。
1
5.1 人力资本投资理论
人力资本的含义与特征 人力资本投资的涵义与内容 人力资本投资决策
2024/7/17
2
5.1.1 人力资本的含义与特征
人力资本(human capital)是一种非物质资
本,是指劳动者所具有的能为其带来永久收入
的一种能力,在一定时期内主要表现为劳动者
所拥有的知识、技能、劳动熟练程度和健康状
(2)特殊成本
w
C
B’ w1’
w1
B
w4
VMP4
w0
A
w2=VMP2 w1’ w1=VMP1
培训期间 t 培训后服务期
2024/7/17
时间T
34
5.4 中国的教育和人力资本投资
“中国在人力资本投资方面应该警惕,根据目前的资料, 中国各级政府把大约GDP的2.5%进行教育投资,同时把 大约30%的GDP用于物质投资。在美国这些指标分别是 5.4%和17%。各国的统计显示,中国对人进行投资的支 出远远低于低于各国的平均数。或许这种不平衡可能是 现行对物质资本投资的回报率要高于对人力资本投资回 报率的结果,但是这种不平衡是现行政策严重扭曲的表 现,这种扭曲将会阻止中国的经济发展。……,我的结论 是,目前中国应该重视对人力资本的投资,否则,将会 为以后中国的发展埋下犯错误的导火线。”
人力资本投资

1、请以你自己为例,评估一下上大学的经济 合理性。 2、男生的退休年龄统一为60岁,女生为55岁。 3、年贴现率为2%。 4、暂不考虑可能出现的失业。
二、教育投资的分析 1、个人教育投资评估 教育收益率的测算
In(Y ) a bS cEx dEx
2
1993 2.53 14.28
1994 2.52 16.17
1995 2.46 15.54
1996 2.47 15.24
1997 2.49 13.86
资料来源:《中国财政年鉴》(2002年)第368页,中国财政杂志社。
表2:各国公共教育经费占GNP的比重 世界 美国 德国 日本 法国 捷克 1994年 4.9 5.4 4.7 3.6 5.9 6.2 1995年 5.2 4.8 6.1 5.8
单位:% 匈牙利 印度 泰国 6.6 3.6 3.8 5.3 3.4 4.1
《教育财政:制度创新与发展趋势》, 孙国英等著,社科文献出版社(2002)
本章结束
谢谢大家
第五章 人力资本投资
第一节 人力资本投资理论与基本模型
一、人力资本的定义和内容
舒尔茨:人力资本是存在于人身上的知识、能 力和健康。一个国家的人力资本可以通过劳动 者的数量、质量以及劳动时间来度量。
贝克尔:人力资本投资就是通过增加人的资源 而影响未来的货币和物质收入的各种活动。
内容: 1、正规教育;2、在职培训;3、健康; 4、干中学;5、劳动力迁移。
A
放弃的 收入 22 学杂费 60 劳动者年龄
18
关于教育决策的讨论
讨论:读书还有用吗?
劳动经济学第五章人力资本投资

学教育而放弃可能的收入 Ⅲ是大学教育投资收益增加值部分
当按某一贴现率R折现,在现值的基础上 (I+Ⅱ)价值部分等于Ⅲ时,R即为投资 报酬率。
只有当Ⅲ≥(I+Ⅱ)时,大学教育投资从 成本——收益的角度判断,人们才会选择 大学教育投资。
模型的启示
• 收入流的时间长度:教育所带来的收入增量的时间持续越 长,教育越是可能成为一项有利可图的投资。 • 成本 :人力资本投资的成本越低,就会有越多的人发 现教育投资是有利可图的 。(教学助学贷款)
(1)高个人所得税将阻止劳动力的流动。
(2)政府花费在服务上的人均费用状况将促进流动。 (3)政府吸引新行业的政策会导致国际间劳动力流动。 • 8、国际环境 流入地的语言、政治压迫和战争往往导致国际流动。 9、工会 • 10、流入地的环境质量和气候状况
五、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
• • • • • • • • 压缩劳动力的供给 维护和扩大耕地面积 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农业内部转移 大力发展乡镇民营企业,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农村内部 转移 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 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提高农村劳动者的素质 加强宏观调控,指导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流动 尽快消除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障碍: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 革;完善土地制度,推进农民承包土地合理流转,保护农 民在土地流转中的合法权益;健全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推 进财政管理制度改革,加强县级公共财政建设;改进完善 县域金融服务体系,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 教育的改进还能够产生一种隔代的收益,因为在父母教育 良好的家庭里,孩子能够得到更好的照料和学前的教育。
• 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的研究成果对社会有着深刻而广泛的影 响。
财务管理中的人力资本投资与绩效

财务管理中的人力资本投资与绩效在当今的商业环境中,企业越来越意识到人力资本的重要性,将其视为取得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之一。
人力资本投资作为财务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企业绩效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财务管理中人力资本投资的概念、方法以及其与绩效之间的关系。
一、人力资本投资的概念人力资本投资是指企业对员工知识、技能、经验以及创造力等方面进行的投资,旨在提高员工的绩效和企业的竞争力。
这种投资包括员工培训、教育、招聘等方面的费用,以及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福利待遇等方面的投入。
二、人力资本投资的方法1. 培训和教育:企业可以通过培训和教育来提高员工的知识和技能水平,使其适应工作需要并增强绩效。
这可以通过内部培训、外部培训、职业培训等方式实现。
2. 激励机制:为员工设定合理的激励机制,包括薪酬、福利、晋升等方面的激励,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提高其工作绩效。
3. 团队建设:通过组建协作高效的团队,提高员工之间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促进知识和经验的共享,从而提高整个团队和企业的绩效。
4. 创新环境:为员工创造良好的创新环境,鼓励他们提出新的想法和解决方案,推动企业实现创新和改进,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三、人力资本投资与绩效的关系人力资本投资与企业绩效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首先,人力资本投资可以提高员工的知识和技能水平,使其更加适应工作需求,从而提高工作绩效。
其次,人力资本投资可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增强其工作动力,进而提高绩效。
同时,人力资本投资还能够促进团队合作和协作精神的发展,提高团队的绩效。
此外,通过为员工创造良好的创新环境,鼓励创新和改进,企业可以提高其创新能力和竞争力,从而改善绩效。
四、人力资本投资与绩效的评估评估人力资本投资的绩效是财务管理中一个重要的环节。
为了评估其效果,企业可以采用以下方法:1. 绩效指标:制定合适的绩效指标,如员工生产力、质量水平、客户满意度等,通过对比投资前后的指标变化,评估人力资本投资的绩效。
第五章 人力资本投资

27
文凭的信号功能——Spence模型
在模型中,教育本身并不提高
终身工资报 酬的现值
(PVE)
一个人的能力,它纯粹是为了向雇
主 “发出信号” 表明自己是能力高 的人。史宾斯确定了一个条件,这 一条件就是,做同样程度的教育投 资对能力低的人来说边际成本更高。 员工的选择的原则是:终身工 资报酬的现值与其教育成本之间的 差距最大时为最佳。
教育程度不同人的收入流
23
成本与收益的模型分析结论
1、其它条件不变,上大学的总成本降低,对上大学 的需求将增加;反之,总成本上升,对大学教育的 需求下降。 2、其它条件不变,大学毕业生与无大学学历劳动 者的收入差别扩大,则要求上大学的人数增加。即 收入流的规模会对教育决策产生影响。 3.年龄是影响决策的因素之一
19
一、教育投资的成本与收益(个人)
1.成本:包括货币成本与非货币成本
货币成本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直接成本与间接成本或机会成本。直接成本是学杂费、 书本费等,是接受大学教育直接发生的费用。 间接成本,也称为机会成本,是由于上学而无法去工 作而放弃的收入。
非货币成本是指由于上大学所承受的心理成本。
在劳动力市场上应聘人往往对自己的能力比雇主知道
得更清楚。设想市场上有两种应聘者,高能者和低能者, 雇主不能区分这两类劳动者,因此只愿意按照应聘者的 平均能力支付工资,这样高能力的劳动者就有可能退出 劳动力市场,导致该市场不断萎缩,最终留在市场上的
都是最低能的应聘者。这就是劳动力市场中因信息不对
称而造成的“劣币驱逐良币”现象
14
新增长理论的兴起
罗默建立的经济增长理论---知识推进型模型,除考 虑资本和劳动生产要素外,加进了了第三个要素--知识。认为知识作为生产要素的加入,将使资本和 劳动等投入要素也产生递增收益。从而解释了增长 之谜。 总之,解决增长与收益之间偏差这一问题有两种方 法:或包含人力资本,或考察技术进步。这两种方 法都建立知识积累模型,都充分强调人力资本投资, 并作为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
人力资本投资和人口老龄化的关系研究

人力资本投资和人口老龄化的关系研究第一章引言人口老龄化是当今世界普遍面临的难题,同时,人力资本投资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一步加剧,人力资本投资成为了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手段。
本文意在探究人力资本投资和人口老龄化之间的关系。
第二章人力资本投资的概念及其影响人力资本投资是指个人或企业基于未来收益而进行的对自身的投资,是培养和开发人的潜力和智力的手段。
人力资本投资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是教育投资、健康投资、技能培训和职业培训等。
人力资本投资对经济社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人力资本投资有助于提高劳动力的素质和技能,从而增加对劳动力的需求,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其次,人力资本投资有助于提高劳动者的收入水平,进而促进消费和投资的增加;最后,人力资本投资可以促进社会流动性,减少贫困和不平等现象的发生。
第三章人口老龄化的原因及其影响人口老龄化是指60岁以上老年人口比例上升的趋势,是人口结构的重要变化。
人口老龄化的主要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包括生育率下降、医疗条件改善、科技进步、社会福利制度完善等。
这些因素导致了老年人口的比例逐渐增加,同时也带来了一些社会和经济问题。
人口老龄化对社会和经济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人口老龄化将导致劳动力的减少和劳动力素质的下降,进而影响经济的发展;其次,人口老龄化会对社会保障和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带来负担。
因此,应对人口老龄化成为了当代社会的重要任务。
第四章人力资本投资对人口老龄化的影响人力资本投资可以提高劳动力素质和技能水平,进而增加工作年限和薪资收入。
这些因素有助于推动经济增长,增加税收收入。
由此可见,人力资本投资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手段。
另外,人力资本投资也有助于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不少老年人希望在退休后能够学习新知识、开展一些兴趣爱好,而人力资本投资可以提供这些机会。
同时,还可以促进老年人参与社会活动和志愿服务,减轻社会福利的负担。
第五章探究人力资本投资和人口老龄化之间的关系人力资本投资和人口老龄化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互作用。
人力资本投资(ppt文档)

六、人力资本投资基本模型
净现值法:把未来受益于成本按预定的贴现率进 行折现后,比较二者之间差额。非负值继续投资, 负值则投资终止。即:
t
Q
i1
Bi 1 r
i
t j 1
Cj 1 r
j
0
内部收益率法:
内部收益率是个人能接受的最低利息率。
方法:首先通过比较是收益的现值与成本相等,即
7 国际贸易研究
四、人力资本理论的贡献——实践意义
主要体现在:
人力资本理论促进了许多国家把人力资源开发纳入国 家经济发展规划或计划。
人力资本理论使人们认识到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的高 度互补性,从而使经济发展规划制定得更为科学。
人力资本理论极大地促进了国家、社会和家庭对教育 的投入,推动了教育的迅速发展和人口质量的提高。
t
i 1
Bi 1 r i
t j 1
Cj 1 r
j
,求出内部收益率r,然后
将这种内部收益率与其他投资的报酬s加以比较。 若r>s,则人力资本投资计划是有利可图的。
对于不同பைடு நூலகம்人,存在着两种情况:一是个人之间的边际成本不 同而导致的人力资本投资数量不同。二是个人之间的同一单位 的人力资本投资收益不同而导致的人力资本投资数量不同。
人力资本理论则把人的消费视为一种重要的投资,因而把消费过 程还原到生产过程之中。
带来了资本理论、增长理论和收入分配理论的革命性变 化。分配依据从先天差别变为后天能力变化。
作为一种有力的分析工具,促进了许多领域研究的发展 和新理论的生成。如微观人口经济学和家庭经济学。
五、人力资本投资
加里·贝克尔在《人力资本》一书中是这样描述的:“这一 学科研究的是通过增加人的资源而影响未来的货币和物质收 入的各种活动。这种活动就叫做人力资本投资。”也就是说, 凡是有利于形成与改善劳动力素质结构、提高人力资本利用 效率的费用与行为都可以认为是人力资本投资的范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观点一:人力资本往往与经济学相关(能 力、收入流),故描述为人力资本投资。 而人力资源往往与管理学相联系,即人力 资源管理。
观点二:人力资本是与旧的物质资本相对 应提出的一个范畴,而人力资源则是与传
统的人事管理的范畴相对应产生的一个概
念。
第五章人力资本投资
•20
n 二、人力资本投资概述
(一)人力资本投资的概念和含义
•13
• (二)人力资本理论的实践意义
• 1.人力资本理论促使许多国家把人力资源开发纳入
国家的经济发展规划
• 2.人力资本理论使人们认识到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
的高度互补性,从而使经济发展规划制定得更为科学
• 3.人力资本理论极大地促进了国家、社会、家庭对
教育的投入,推动了教育的迅速发展和人口质量的提
n 非经济收益包括由于上大学而得到 的社会地位的提高、知识面的扩展 所带来的生活兴趣的广泛等。
第五章人力资本投资
•30
美国男性劳动者年平均工资报酬(1992)
第五章人力资本投资
•4
•“经济之谜”
•“现代经济增长之谜”
•“个人收入分配平均化趋势之谜”
•“里昂惕夫之谜”
•“库兹涅茨之谜”
•“工人收入增长之谜”
第五章人力资本投资
•5
n
1.“现代经济增长之谜”。20世纪50年代,一些美国经济学家在对
美国经济增长的研究中发现了一个令人困惑的现象,即美国的产出增
有下降,反而大为提高。这是为什么?
n
7.“资源短缺型国家现代化之迷”。物资是发展的基础。一般认为
,资源短缺国家是难以实现现代化的。但是像没有煤炭、石油、铁矿
石的日本、丹麦、瑞士,也都实现了现代化,这又是为什么呢?
n
8.“战后战败国崛起之迷”。日本、西德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几
乎被夷为平地的战败国。机器、设备、厂房荡然无存,但是在战后二
n 舒尔茨对1929—1957年美国教育投资对经济增长
的关系作了定量研究,得出如下结论:各级教育
投资的平均收益率为17%;教育投资增长的收益占
劳动收入增长的比重为70%。
第五章人力资本投资
•8
人力资本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n 西奥多·舒尔茨:他把经济增长问题的研究和 人力资本联系在一起,代表作为《论人力资本 投资》。其观点有:
第五章人力资本投资
•17
•2.独特的性质:
• 私有性
•依附性
•递增性
•可变性
•层次性
•不可视性和难以度量性
•时效性
第五章人力资本投资
•18
关于人力资本概念的几种表述
人力资本是“隐含于人自身中的各种生产知识与 技能的存量总和”
根据雅各布•明塞尔的观点,积累的技能,实际上 是一个通常使用的有关人力资本的定义。
第五章人力资本投资
2020/12/11
第五章人力资本投资
•第五章 人力资本投资 人力资本理论的产生及其意义 人力资本投资理论与基本模型 教育投资的分析 在职培训 中国的人力资本投资
第五章人力资本投资
•2
• 第一节 人力资本理论的产生及其意
义
• 一、人力资本理论历史背景
第五章人力资本投资
•12
•二、人力资本理论的贡献与意 义
•(一)人力资本理论的理论贡献
•1.人力资本理论把消费真正纳入了生产过程
•2.人力资本理论带来了资本理论、增长理论 和收入分配理论的革命性变化
•3.人力资本理论使人在物质生产中的决定作 用得到复归
•4.人力资本理论作为一种有力的分析工具,
第五章人力资本投资
n 人力资本投资内部收益率法:在实际中,人
们在计算内部收益率时,首先是通过使收益的
现值与成本相等,即根据
= 求出内
部收益率r,然后再将这种内部收益率与其他投
资的报酬率s加以比较。如果人力资本投资的内
部收益率r超过了其他投资的报酬率s,则人力
资本投资计划就是有利可图的。
第五章人力资本投资
•25
(四)人力资本投资:基本模型
第五章人力资本投资
•11
新增长理论的兴起
n 罗默建立的经济增长理论---知识推进型模型,除
考虑资本和劳动生产要素外,加进了了第三个要素 ---知识。认为知识作为生产要素的加入,将使资本 和劳动等投入要素也产生递增收益。从而解释了增 长之谜。
n 总之,解决增长与收益之间偏差这一问题有两种
方法:或包含人力资本,或考察技术进步。这两种 方法都建立知识积累模型,都充分强调人力资本投 资,并作为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
第五章人力资本投资
•22
•(三)人力资本投资的形式
• • 1.普通教育 • 2.职业技术培训 • 岗前学习、脱产学习、干中学习 • 3.健康保健—促进健康、增进体质费用 • 4.劳动力流动:国内流动、国际流动、企 业人员内部流动
第五章人力资本投资
•23
(四)人力资本投资:基本模型
n 人力资本投资净现值法 所谓净现值法就是
n 人力资本存在于人的身上,表现为知识、技 能、体力(健康状况)价值的总和
n 人力资本是投资形成的 n 人力资本投资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 n 人力资本投资是效益最佳的投资 n 人力资本投资的消费部分实质是耐用性的
第五章人力资本投资
•9
n 加里·贝克尔 他将新古典的分析方法应用于人力
资本投资研究,并提出了一套理论分析框架。其 代表作为《人力资本》、《家庭经济分析》。
高
•
over…
第五章人力资本投资
•14
•第二节 人力资本 •和人力资本投资概述
• 一、人力资本概述
•(一)人力资本的概念和含义
•概念:人力资本是通过人力投资形成的、寄寓在劳 动者身上并能够为其带来持久性收入来源的生产能力 。它的主要内容是:劳动者的知识、技能、体力(身 体健康状况)等。
第五章人力资本投资
概念:通过增加人的资源而影响未来的货币 和物质收入的各种活动。——贝克尔
• 含义:
• 1.人力资本投资的对象是人 • 2.人力资本投资需要放弃眼前利益 • 3.人力资本投资旨在未来可以获得收益 • 4.人力资本投资可以增强人的生产能力
第五章人力资本投资
•21
•(二)人力资本投资的特点:
• 1.投资主体多元化:国家(或社会)、企 业及家庭(或个人) • 2.投资收益取得的迟效性与长期性 • 3.投资收益的广泛性 • 4.投资收益的多重性(货币收益、心理收 益、社会收益)
n 个人人力资本投资两种不同的情况
第五章人力资本投资
•26
n A: 直线MC’代表的是具有较高边 际成本的人,他们对人力资本的 需求要少一些。
n B:那些预计自己从追加的人力
资本投资中获得未来收益较少的
人,MB”代表,也需要较少的人
力资本投资。
Over…
第五章人力资本投资
•27
第三节 教育投资的分析
三十年里,这两个国家的经济却令人惊异地崛起了,这其中又有什么
奥秘?
第五章人力资本投资
n 对“经济之谜”的一些解释:
n 贝克尔指出,劳动并不能用人时衡量,因为与其 他人相比,经过训练的人具有更高的生产力。由 于生产中投入的劳动力并非同质,较高质量的劳 动力具有更强的生产能力和更高的生产效率。
n 丹尼森的研究表明,在1929年-1957年期间,美国 的经济增长中有五分之一是来自教育,由于工人 受教育水平提高,使劳动力的平均质量提高0.97 个百分点,对美国国民收入增长率的贡献为0.67 个百分点,占实际国民收入增长的23%。
本形成的研究中发现,在美国经济增长的同时,其资本形成的速度却
下降了。这意味着相对于国民收入的增长,美国的净资本形成却在减
少。这一发现与美国这个历来被认为是资本高度密集的国家的储蓄与
资本的作用相矛盾,从而使传统的资本理论再次受到质疑。
n
3.“里昂梯夫之谜”。美国是一个资本充裕的国家,根据流行的比
较利益贸易理论,其出口应该是以资本密集型的产品为主。但是,根
长率远远超过了生产要素的投入增长率,但根据传统的增长理论,两
者应该相等,因为产出的增长只取决于资本和劳动力数量的增加。那
么,是什么导致了产出增长超过投入增长的这部分“余值”(residual
)?在经济增长之源中究竟漏掉了什么?面对这种现象,传统的增长
理论走入了困境,因为它不能对此做出合理的解释。
n
2.“库茨涅茨之谜”。美国的著名经济学家库茨涅茨在对美国的资
欧文•费希尔(IRVING FISHER,1930)曾将资本 定义为能够产生一个收入流的任何资产。积累的 人类工作能力可以在与物质资本同样的意义上被 视为一种资产,尽管它不能被买卖(当然可以被 租让),并且对于此种资本的投资经常涉及像教 育一类的非市场活动。
第五章人力资本投资
•19
人力资本与人力资源
福利经济学似乎也得到了验证。但问题是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变化?
第五章人力资本投资
n
5..“个人收入分配平均化趋势之谜”。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的个人
收入统计资料表明:进入20世纪以后,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
来,这些国家的个人收入分配之间的差别呈现出逐步缩小的趋势。而
无论是从累进税制,还是从公共转移支付,均难以对此做出合理的解
•10
n 雅各布·明塞尔 在收入分配和劳动力市场行为等问
题的研究过程中开创了人力资本的方法,代表作为 《人力资本投资与个人收入分配》。其贡献如下:
n 他最早建立了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率模型 n 最先提出了人力资本挣得函数
n 将人力资本理论与分析方法应用于劳动 市场行为与家庭决策
n 提出了“追赶”时期的概念,并用于分 析在职培训对终生收入模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