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遇问题的分类讲解图文稿

相遇问题的分类讲解图文稿
相遇问题的分类讲解图文稿

相遇问题的分类讲解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题型一. 相遇问题

甲从A 地到B 地,乙从B 地到A 地,然后两人在途中相遇,实质上是甲和乙一起走了A ,B 之间这段路程,如果两人同时出发,那么

相遇路程=甲走的路程+乙走的路程

=甲的速度×相遇时间+乙的速度×相遇时间

=(甲的速度+乙的速度)×相遇时间

=速度和×相遇时间.

一般地,相遇问题的关系式为:速度和×相遇时间=路程和,即=t S V 和和

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 相遇路程÷相遇时间=速度和

题型二. 追及问题

有两个人同时行走,一个走得快,一个走得慢,当走得慢的在前,走得快的过了一些时间就能追上他.这就产生了“追及问题”。实质上,要算走得快的人在某一段时间内,比走得慢的人多走的路程,也就是要计算两人走的路程之差(追及路程)。如果设甲走得快,乙走得慢,在相同的时间(追及时间)内:

追及路程=甲走的路程-乙走的路程=甲的速度×追及时间-乙的速度×追及时间 =(甲的速度-乙的速度)×追及时间

=速度差×追及时间.

一般地,追击问题有这样的数量关系:追及路程=速度差×追及时间,即=t S V 差差 速度差×追及时间=追及路程

追及路程÷速度差=追及时间

追及路程÷追击时间=速度差

【中点相遇】

例1 甲、乙两车分别同时从A 、B 两地出发,相向而行,甲车每小时行55千米,乙车每小时行45千米,两车在距中点25千米处相遇。求A 、B 两地的距离。

练习1 哥哥和弟弟分别从家和学校相向而行。哥哥每分行80米,弟弟每分行60米,两人在离中点100米处相遇。问:家到学校的距离是多少米?

练习2 快、慢两车同时从两城相向出发,4小时后在离中点18千米相遇,已知快车每小时行70千米,慢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例2 东、西两镇相距240千米,一辆客车上午8时从东镇开往西镇,一辆货车在上午9时从西镇开往东镇,到正午12时,两车恰好在两镇间的中点相遇。如果两车都从上午8时由两地相向开行,速度不变,到上午10时,两车还相距多少千米?

例3 一列慢车和一列快车分别从 A,B 两站相对开出,快车和慢车速度的比是5:4,慢车先从 A 站开出 27 千米,快车才从 B 站开出。相遇时快车和 B 站的距离比慢车和 A 站的距离多 32 千米, A,B 两站相距多少千米?

例4

练习3 一列快车从甲站开往乙站,每小时行驶90千米;一列慢车从乙站开往甲站,每小时行驶60千米。慢车先出发1小时后,快车才开出,且快车在超过中点15千米处与慢车相遇。甲、乙两站之间长多少千米?

例5 甲、乙两车同时从相距1840千米的A、B两地相向而行,乙车每小时的速度比甲车快30千米,两车在距离中点120千米的地方相遇。相遇后,乙还要行多少小时到达A地?

例6 甲的速度是乙速度的一半。两人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1小时后,在离中点3千米处相遇。相遇后,两人分别以原来的速度继续前进,甲走向B 地,乙走向A地。当乙到达A地时,甲离B地有多远?

【反复相遇】

例7 A 车和 B 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向开出,经过 5 小时相遇,然后,它们又各自按原速原方向继续行驶 3 小时,这是 A 车离乙地还有 135 千米,B 车离甲地还有 165 千米。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例8

例9 甲、乙两车分别同时从A、B两地相向而行,在距B地45千米处相遇,他们各自到达对方出发地后立即返回,途中又在距A地30千米处相遇。求AB两地间距离。

例10 小杉回家。在离家280米时,妹妹和小狗一起向他奔来,小杉的速度是每分钟50米,妹妹的速度是每分钟40米,小狗的速度是每分钟200米,小狗遇到小杉后用同样的速度不停地往返于两人之间。当两人相距10米时,小狗一共跑了多少米?

例11

【追及问题】

例12 甲骑自行车以每小时行16千米的速度从东城到西城,出发1.5小时后,乙骑摩托车从东城出发去追甲,每小时行40千米。乙几小时后能追上甲?

练习4 哥哥和弟弟两人同时在一个学校上学,弟弟以每分钟80米的速度先去学校,3分钟后,哥哥骑车以每分钟200米的速度也向学校骑去,那么哥哥几分钟追上弟弟?

例13 小明和爸爸同时出门散步,小明向东走,每分钟走60米;爸爸向西走,每分钟走80米。5分钟后,爸爸调转方向去追赶小明。爸爸追上小明时一共走了多少米?

例14 一支队伍长350米,以每秒2米的速度前进,一个人以每秒3米的速度从队尾赶到队头,然后再返回队尾,一共要用多少分钟?

练习5 一支队伍长450米,以每秒3米的速度前进,一个通讯员骑车以匀速从队尾赶到队头用了50秒。如果他再返回队尾,还需要多少秒?

例15 上午8时8分,小明骑自行车从家里出发。8分后,爸爸骑摩托车去追他,在离家4千米的地方追上了他,然后爸爸立刻回家,到家后又立刻回头去追小明,再追上他的时候,离家恰是8千米,这时是几时几分

【环形相遇】

例17 一条环形跑道长400米,甲骑自行车平均每分钟骑300米,乙跑步,平均每分钟跑250米,两人同时同地同向出发,经过多少分钟两人相遇

例18 在480米的环形跑道上,甲、乙两人同时同地起跑,如果同向而行3分钟20秒相遇,如果背向而行40秒相遇,已知甲比乙快,求甲、乙的速度?

例19 A、B是一条道路的两端点,亮亮在A点,明明在B点,两人同时出发,相向而行.他们在离A点100米的C点第一次相遇.亮亮到达B点后返回A点,明明到达A 点后返回B点,两人在离B点80米的D点第二次相遇.整个过程中,两人各自的速度都保持不变.求A、B间的距离,要求写出关键的推理过程。

例20 A、B是圆的直径的两端,甲在A点,乙在B点同时出发反向而行,两人在C点第一次相遇,在D点第二次相遇.已知C离A有75米,D离B有55米,求这个圆的周长是多少米?

例22 甲、乙两人分别同时从A、B两地相向而行,相遇时距A地120米。相遇后他们继续前进,到达目的地后立即返回,在距A地150米处再次相遇。求A、B两地之间的路程。

例23 一个圆形花园,A、B是直径的两端,小军在A点,小勇在B点,同时出发相向而行。他俩第一次在C点相遇,C点离A有50米;第二次在D点相遇,D点离B有30米。求花园一周长多少米?

例24

例25 如图,A、B是圆直径的两个端点,亮亮在A点,明明在B

点,相向而行。他们在C点第一次相遇,C点离A点100米;在D

点第二次相遇,D点离B点80米。求圆的周长。

[作业]

[1]小张从甲地到乙地,每小时步行5千米,小王从乙地到甲地,骑自行车每小时行

11千米,两人同时出发,然后在离甲、乙两地中点9千米的地方相遇。甲、乙两地间的距离是多少千米?

[2]

[3]甲、乙两辆汽车同时分别从A、B两地相对开出,甲每小时行40千米,乙每小

时行45千米,甲、乙两车在距离中点10千米的地方相遇,A、B两地距离是多少千米?

[4]小明家和小华家相距24千米,小明上午9时从自己家出发去小华家,小华在

上午10时从自己家出发去小明家,到正午12时,两人恰好在两家之间的中点相遇。如果两人都从上午8时从自己家出发,相向而行,速度不变,到上午10时,两人还相距多少千米?

[5]小虾从甲地到乙地,每小时步行6千米,小王从乙地到甲地,骑自行车每小时

行12千米,小虾先出发1小时,小王才出发,且小王超过中点9千米与小虾相遇,甲、乙两地间的距离是多少千米?

[6]两辆汽车同时从A、B两站相对开出,在B侧距中点20千米处两车相遇。继续

以原速前进,到达对方出发站后又立即返回,两车再在距A站160千米处第2次相遇。求A、B两站距离。

[7]姐妹两人在同一小学上学,妹妹以每分钟50米的速度从家走向学校,姐姐比

妹妹晚10分钟出发,为了不迟到,她以每分钟150米的速度从家跑步上学,结果两人却同时到达学校,求家到学校的距离有多远?

[8]一圆形跑道周长300米,甲、乙两人分别从A、B两端同时出发,若反向而行1

分钟相遇,若同向而行5分钟,甲可追上乙,求甲、乙两人的速度。

[9]自行车队出发12分钟后,通讯员骑摩托车去追他们,在距离出发点9千米处

追上了自行车队。然后,通讯员立刻返回出发点,随后又返回去追上了自行车队,再追上时恰好离出发点18千米,试求自行车队和摩托车的速度。

小学数学相遇问题应用题专项练习30题(有答案过程)

相遇问题应用题专项练习30题(有答案) 1、甲城到乙城的公路长470千米。快慢两汽车同时从两城相对开出,快车每小时行50千米,慢车每小时行44千米,;两车经过多长时间相遇? 2、甲乙两车从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车每小时行4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60千米,经过3小时相遇。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3.甲乙两车从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乙车每小时行6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的是甲车每小时行的 1.5倍,经过3小时相遇。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4.甲乙两车从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车每小时行40千米,乙车每小时比甲车多行20千米,经过3小时相遇。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5.甲乙两车从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车每小时行4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60千米,4小时后还相距20千米”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6、A、B两地相距3300米,甲、乙两人同时从两地相对而行,甲每分钟走82米,乙每分钟走83米,已经行了15分钟,还要行多少分钟才可以相遇? 7、甲乙两车从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车每小时行4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60千米,经过3小时相遇。相遇时两车各行了多少千米? 8、甲乙两车从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车每小时行4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60千米,经过3小时相遇。相遇时哪辆车行的路程多?多多少?

9、甲乙两车从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车每小时行4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60千米,经过3小时相遇。乙车行完全程要多少小时? 10、电视机厂要装配2500台电视机,两个组同时装配,10天完成,一个组每天装配52台,另一个组每天装配多少台? 11、甲乙两艘轮船同时从相距126千米的两个码头相对开出,3小时相遇,甲船每小时航行22千米,乙船每小时航行多少千米?甲船比乙船每小时多航行多少千米? 12、甲地到乙地的公路长436千米。两辆汽车从两地对开,甲车每小时行42千米,乙车每小时行46千米。甲车开出2小时后,乙车才出发,再经过几小时两车相遇? 13、一列快车从甲站开往乙站每小时行驶65千米,一列慢车同时从乙站开往甲站,每小时行驶60千米,相遇时快车比慢车多走10千米。求甲、乙两站间的距离是多少千米? 14、一列货车和一列客车同时从两地相对开出。货车每小时行48千米,客车每小时行52千米,2.5小时后相遇。两地间的铁路长多少千米? 15、两个工程队共同开凿一条隧道,各从一端相向施工。甲队每天开凿4米,乙队每天开凿3.5米,21天完工,这条隧道长多少米? 16、一辆汽车每小时行38千米,另一辆汽车每小时行41千米。两车同时从相距237千米的两地相向开出,经过几小时两车相遇?

浅谈小学数学中相遇问题的教学

浅谈小学数学中相遇问题的教学 新课标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我结合教学实践经验,以小学数学中的相遇问题,谈谈数学教学理论在实践中如何应用的。 相遇问题是冀教版第五单元四则混合运算(二)的第一课时,这是在学生四年级第一次接触行程问题的后,再次对行程类问题数量关系进行分析的第二次教学。相遇问题是一个经典的行程问题,而行程问题一直是小学数学解决问题中教学的难点,行程问题变化多端、数量关系复杂。从这个意义上说,研究相遇问题的教学对于研究解决问题教学有典型意义。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这就形成二者之间的差异。因此,在面对实际问题时,总会把简单问题复杂化,把形象问题过于抽象,正处于过渡时期的他们思想很不成熟,所以思考问题就会产生各样的不足,常常不能把相遇时间、地点及方向正确直观的表述出来。 本节课设计重点如何培养学生的分析数量关系的能力,并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解决方法。如何辨析清楚行程问题中的各种数量关系,将以前所学分裂状态的知识进行整合?我认为探讨这类课型的教学时,不妨放慢脚步,采用整体规划,分层推进,单元建模的方式,让学生细细品味行程问题,让学生初步形成对行程问题的整体建构,以及对类似行程问题的解题方法进行建模。 一、整体规划问题教学,初步建构学生头脑的知识结构。 在小学阶段,行程问题是相当复杂的,有相向、同向、背向、有相遇、相离问题的形式,学生很容易混淆,错误频发,即使反复讲解,效果甚微。因此我们进行教学设计时,先以一类问题为突破点,重点研讨,进而发散到其他类型的问题,引导学生找出共性,区别差异,让学生真正的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学会学习方法,真正做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奥苏贝尔认为有意义学习的核心是:学生是否习得新信息,主要取决于他们认知结构中已有的有关概念;有意义学习是通过新信息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的有关概念的相互作用才可以发生的,由于这种相互作用的结果导致了新旧知识的意义的“同化”。

小学六年级奥数相遇问题应用题(二篇)

小学六年级奥数相遇问题应用题(二篇) 2、两镇相距240千米,一辆客车从上午8时从东镇开往西镇,一辆货车在上午9时从西镇开往东镇,到正午12点,两车恰好在两镇间的中点相遇,如果两车都从上午8时由两地相向开出,速度不变,到上午10时,两车还相距多少千米? 3、甲乙二人从相距21千米的两地同时相背而行,经过4小时后两人相距85千米,甲每小时行7千米,乙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4、甲乙两船同时从相距984千米的两个码头相对出发,18小时后两船还相距390千米,甲船每小时行15千米,乙船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5、两列火车同时相对开出,经过18小时两车相遇,已知甲车每小时行78千米,比乙车快18千米,求两地间的铁路长多少千米? 6、甲乙两港相距654千米,客、货两轮同时从甲乙两港相对开出,客轮每小时航行18千米,货轮每小时行15千米,经过几小时后两车还相距390千米? 7、一辆快车从甲镇开往乙镇,每小时行80千米,一辆慢车同时从乙镇开往甲镇,每小时行64千米,它们在离甲、乙两镇中点16千米处相遇,求甲乙两镇间的路程是多少千米? 8、小芳和小红同时从相距600米的两地相对走来,小芳每分钟走45米,经过7分钟后二人擦肩而过又相距100米,小红每分钟走多少米? 9、甲乙两城相距600千米,货车以每小时40千米的速度从甲城开往

乙城,5小时后客车从乙城开住甲城,又经过4小时两车相遇,客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10、甲乙两人在400米的环形跑道上跑步,两人在同一地点朝着相反的方向跑,从第一次到第二次相遇间隔40秒,甲每秒钟跑6米,乙每秒钟跑多少米? 2、一列火车于下午4时30分从甲站开出,每小时行120千米,经过1小时后,另一列火车以同样的速度从乙站开出,晚上9时30分两车相遇。甲乙两站铁路长多少千米? 3、快车和慢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对开出,已知快车每小时行60千米,慢车每小时行52千米,经过几小时后快车经过中点32千米处与慢车相遇。甲、乙两地的路程是多少千米? 4、甲、乙两车从A、B两地同时相向而行,甲车每小时行4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35千米,两车在距中点15千米处相遇。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5、甲乙相距640千米,两辆汽车同时从甲地开往乙地,第一辆汽车每小时行46千米,第二辆汽车每小时行34千米,第一辆汽车到达乙地后立即返回,两辆汽车从开出到相遇共与偶用了几小时? 6、哥哥和妹妹同时从甲到相距540米远的学校上学,哥哥每分钟走60米,妹妹每分钟走48米,哥哥到达学校后发现忘了拿铅笔,立即返回家去取,在途中遇到妹妹。从开始上学到两人再相遇共有多少分钟?

小学数学相遇问题应用题专项练习30题

相遇问题应用题专项练习30题 5.甲乙两车从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车每小时行4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60千米,4小时后还相距20千米”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7、甲乙两车从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车每小时行4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60千米,经过3小时相遇。相遇时两车各行了多少千米? 8、甲乙两车从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车每小时行4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60千米,经过3小时相遇。相遇时哪辆车行的路程多?多多少? 9、甲乙两车从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车每小时行4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60千米,经过3小时相遇。乙车行完全程要多少小时? 10、电视机厂要装配2500台电视机,两个组同时装配,10天完成,一个组每天装配52台,另一个组每天装配多少台? 11、甲乙两艘轮船同时从相距126千米的两个码头相对开出,3小时相遇,甲船每小时航行22千米,乙船每小时航行多少千米?甲船比乙船每小时多航行多少千米? 12、甲地到乙地的公路长436千米。两辆汽车从两地对开,甲车每小时行42千米,乙车每小时行46千米。甲车开出2小时后,乙车才出发,再经过几小时两车相遇? 13、一列快车从甲站开往乙站每小时行驶65千米,一列慢车同时从乙站开往甲站,每小时行驶60千米,相遇时快车比慢车多走10千米。求甲、乙两站间的距离是多少千米? 14、一列货车和一列客车同时从两地相对开出。货车每小时行48千米,客车每小时行52千米,2.5小时后相遇。两地间的铁路长多少千米? 15、两个工程队共同开凿一条隧道,各从一端相向施工。甲队每天开凿4米,乙队每天开凿3.5米,21天完工,这条隧道长多少米?

16、一辆汽车每小时行38千米,另一辆汽车每小时行41千米。两车同时从相距23 7千米的两地相向开出,经过几小时两车相遇? 17、两地间的铁路长250千米。一列货车和一列客车同时从两地相对开出,客车每小时行52千米,货车每小时行48千米。经过几小时两车相遇? 18、两列火车从相距570千米的两地相对开出。甲车每小时行11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80千米。经过几小时两车相遇? 19、两城之间的公路长256千米。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两个城市出发,相向而行,经过4小时相遇。甲车每小时行31千米,乙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20、两地间的路程是245千米。甲乙两车同时从两地开出,相向而行,3.5小时相遇。甲车每小时行38千米,乙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21、两地间的铁路长250千米。一列货车和一列客车同时从两地相对开出,2.5小时后相遇。客车每小时行52千米,货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22、两个工程队共同开凿一条117米长的隧道。各从一端相向施工,13天打通。甲队每天开凿4米,乙队每天开凿多少米? 23、两地相距330千米。甲车每小时行32千米,乙车每小时行34千米。两车同时从两地相对开出。 (1)开出后几小时相遇? (2)相遇时两车各行了多少千米? (3)相遇时甲车比乙车少行了多少千米? (4)开出后2.5小时,两车相距多少千米? 24、甲、乙两列火车同时从相距700千米的两地相向而行,甲列车每小时行85千米,乙列车每小时行90千米,几小时两列火车相遇?

小学数学相遇问题

第十八讲相遇问题 【知识概述】 行程问题是研究相向运动中的速度、时间和路程三者之间关系的问题,(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物体运动的问题)指两个运动的物体同时由两地出发相向而行,在途中相遇,这类应用题叫做相遇问题。 数量关系: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 路程÷相遇时间=速度和 速度和×相遇时间=路程 温馨提示: — (1)在处理相遇问题时,一定要注意公式的使用时二者发生关系那一时刻所处的状态; (2)在行程问题里所用的时间都是时间段,而不是时间点(非常重要); (3)无论是在哪类行程问题里,只要是相遇,就与速度和有关。 解题秘诀: (1)必须弄清物体运动的具体情况,运动方向(相向),出发地点(两地),出发时间(同时、先后),运动路径(封闭、不封闭),运动结果(相遇)等。 (2)要充分运用图示、列表等方法,正确反映出数量之间的关系,帮助我们理解题意,迅速的找到解题思路。 【典型例题】 ¥ 例1 东西两地相距60千米,甲骑自行车,乙步行,同时从两地出发,相对而行,3小时后相遇。已知甲每小时的速度比乙快10千米,二人每小时的速度各是多少千米 【学大名师】由“甲每小时比乙快10千米”知,速度差是10 千米/时,二人每小时的速度和为60÷3= 20(千米/时),因此,求二人每小时的速度可用“和差问题”的方法解答。 解:甲(60÷3+10)÷2=15(千米) 乙15-10=5(千米) 答:甲的速度是每小时15千米,乙的速度是每小时5千米。 例2A港和B港相距662千米,上午9点一艘“名士”号快艇从甲港开往乙港,中午12点另一艘“日立”号快艇从乙港开往甲港,到16点两艇相遇,“名士”号每小时行54千米,“日立”号的速度比“名士”号快多少千米 【学大名师】此题中的时间是用“时刻”替代的,只要把时刻转换成时间就简单了。换算的方法是:结束时间-开始时间=经过时间。 解:“名士”号比“日立”号快艇先开时间: '

追及相遇问题教案

追及相遇问题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追及相遇问题的几种分类。 2.掌握追及相遇问题的临界条件 3.掌握追及相遇问题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事例的分析总结出相遇追及问题的几种类型。 2.通过对事例的分析总结出相遇追及问题中刚好能追上的临界条件。 3.通过例题讲解总结解题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调动学生的参与讨论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及归纳总结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对追及相遇问题临界条件的分析 教学过程 一.实例导入 现实生活中经常会发生追及(如警察抓土匪),相遇或避免碰撞(如两车在同一直线上相向运动)的问题。我们就利用物理学知识探究警察能否抓住小偷,两车是否相遇或碰撞。 二.对追及相遇,追及问题的分类和分析 讨论追击、相遇的问题,其实质就是分析讨论两物体在相同时间

内能否到达相同的空间位置的问题。 1、两个关系:时间关系和位移关系 2、一个条件:两者速度相等 两者速度相等,往往是物体间能否追上,或两者距离最大、最小的临界条件,是分析判断的切入点。 (1)追击 甲一定能追上乙,v甲=v乙的时刻为甲、乙有最大距离的时刻 1判断v甲=v乙的时刻甲乙的位置情况 ①若甲在乙前,则追上,并相遇两次 ②若甲乙在同一处,则甲恰能追上乙 ③若甲在乙后面,则甲追不上乙,此时是相距最近的时候 情况同上,若涉及刹车问题,要先求停车时间,以作判别!

(2)相遇 ①同向运动的两物体的追击即相遇 ②相向运动的物体,当各自位移大小之和等于开始时两物体的距离,即相遇 (3)相撞 两物体“恰相撞”或“恰不相撞”的临界条件:两物体在同一位置时,速度恰相同,若后面的速度大于前面的速度,则相撞。 三.解题思路 (1)画清行程草图,找出两物体间的位移关系。 (2)仔细审题,根据两物体的运动性质挖掘临界条件,联立方程,注意将两物体运动的时间关系反映到方程中。(3)联立方程求解,并对结果进行简单的分析。 四.注意问题 1.分析追及,相遇问题时要抓住一个条件,两个关系。 ①一个条件是两个物体的速度相等时满足的临界条件,如两个物体的距离最大,最小,恰好追上,恰好追不上等。 ②两个关系是时间关系和位移关系。其中通过画出运动示意图,找出两物体的位移关系,是解题的突破口。因此,一定要养成画草图分析问题的习惯,对我们理解题意,启迪思维有重要作用。 2若被追赶物体做匀减速运动,一定要注意追上前该物体是否停止运动。

相遇问题的分类讲解讲解学习

题型一. 相遇问题 甲从A 地到B 地,乙从B 地到A 地,然后两人在途中相遇,实质上是甲和乙一起走了A ,B 之间这段路程,如果两人同时出发,那么 相遇路程=甲走的路程+乙走的路程 =甲的速度×相遇时间+乙的速度×相遇时间 =(甲的速度+乙的速度)×相遇时间 =速度和×相遇时间. 一般地,相遇问题的关系式为:速度和×相遇时间=路程和,即=t S V 和和 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 相遇路程÷相遇时间=速度和 题型二. 追及问题 有两个人同时行走,一个走得快,一个走得慢,当走得慢的在前,走得快的过了一些时间就能追上他.这就产生了“追及问题”。实质上,要算走得快的人在某一段时间内,比走得慢的人多走的路程,也就是要计算两人走的路程之差(追及路程)。如果设甲走得快,乙走得慢,在相同的时间(追及时间)内: 追及路程=甲走的路程-乙走的路程=甲的速度×追及时间-乙的速度×追及时间 =(甲的速度-乙的速度)×追及时间 =速度差×追及时间. 一般地,追击问题有这样的数量关系:追及路程=速度差×追及时间,即=t S V 差差 速度差×追及时间=追及路程 追及路程÷速度差=追及时间 追及路程÷追击时间=速度差

【中点相遇】 例1甲、乙两车分别同时从A、B两地出发,相向而行,甲车每小时行55千米,乙车每小时行45千米,两车在距中点25千米处相遇。求A、B两地的距离。 练习1哥哥和弟弟分别从家和学校相向而行。哥哥每分行80米,弟弟每分行60米,两人在离中点100米处相遇。问:家到学校的距离是多少米? 练习2快、慢两车同时从两城相向出发,4小时后在离中点18千米相遇,已知快车每小时行70千米,慢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例2东、西两镇相距240千米,一辆客车上午8时从东镇开往西镇,一辆货车在上午9时从西镇开往东镇,到正午12时,两车恰好在两镇间的中点相遇。如果两车都从上午8时由两地相向开行,速度不变,到上午10时,两车还相距多少千米? 例3一列慢车和一列快车分别从A,B 两站相对开出,快车和慢车速度的比是5:4,慢车先从 A 站开出 27 千米,快车才从 B 站开出。相遇时快车和 B 站的距离比慢车和 A 站的距离多 32 千米, A,B 两站相距多少千米?

小学数学_相遇问题_有答案题

小学数学相遇问题 客车和货车同时从A、B两地相向开出,客车每小时行60千米,货车每小时行80千米。两车在距中点30千米处相遇。求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货车会比客从图中可以看出,两车相遇时,货车比客车多行了30×2=60(千米)。两车同时出发,为什么车多行了60千米呢?因为货车每小时比客车多行了80—60=20(千米),60里包含3个20,所以此时两车各行了3小时,A、B两地的路程只要用(60+80)×3就能得出。解:30×2÷(80—60)=3(小时) (60+80)×3=420(千米) 答.A,B两柏相距420千米。 练习 1.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两地出发,相向而行。甲汽车每小时行50千米,乙汽车每小行55千米。两车在距中点15千米处相遇。求两地之间的路程是多少千米? 2.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A、B两地相向开出,甲车每小时行56千米,乙车每小时行48千米。两车在距中点32千米处相遇: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3.A、B两人分别从甲、乙两地同时相向而行,A每分钟行120米,B每分钟行80米。一段时间后,A离中点还有560米的路程,B离中点还有1040米的路程。求甲、乙两地相距多少米? 一列火车下午1时30分从甲站向乙站开出,每小时行60千米。1小时后,另一列火车以同样的速度从乙站向甲站开出,当天下午6时两车相遇。甲、乙两站相距多少千米? 【思路】 用第一列火车前1小时行的路程加上后来两列火车同时行的路程就可算出甲、乙两站相距多少千米。也可以用第一列火车行的路程加上第二列火车行的路程,得出甲、乙两站相距多少千米。 解法一:60+60×2×(6—1.5—1) =60+420 =480(千米) 解法二:60×(6—1.5)+60×(6一1.5—1) =270+210 =480(千米) 答:甲、乙两站相距480千米。 练习: 1.甲、乙两人同时从A、B两地相向而行,甲骑自行车每小时行16千米,乙乘汽车每小时行65千米。甲离出发点62.4千米处与乙相遇。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2.两艘宇宙飞船径直相向飞行,一艘飞船的速度为每分钟8千米,另一艘为每分钟12千米。 假设它们正好相距5000千米,那么在相遇前1分钟相距多少米? 3.甲、乙两飞机同时从北京和上海两地相对开出,并往返飞行。甲飞机每小时飞960千米,乙飞机每小时飞800千米。两飞机第二次相遇时,甲比乙多行了360千米。求北京到上海的空中航线长多少千米?

小学数学行程问题相遇问题最全版

实用标准文档 行程问题---相遇问题 1、甲乙两人分别从相距27.3千米的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每小时走6.2千米,乙每小时走4.3千米。两人几小时后相遇? 2、甲乙两艘轮船分别从A、B两港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船每小时行驶18.5千米,乙船每小时行驶15.6千米,经过6小时两船在途中相遇。两地间的水路长多少千米? 3、甲乙两车分别从相距480千米的A、B两城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已知甲车从A城到B城需6小时,乙车从B城到A城需12小时。两车出发后多少小时相遇? 4、一列快车和一列慢车分别从甲乙两地同时相向而行。快车10小时可以到达乙地,慢车15小时可以到达甲地。已知快车每小时比慢车多行20千米,两车出发后几小时相遇? 5、甲、乙两车同时从东、西两地相向开出,甲车每小时行56.4千米,乙车每小时行48.6千米。两车在距中点42.9千米处相遇,东、西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6、.甲、乙两汽车同时从两地出发,相向而行。甲汽车每小时行52.6千米,乙汽车每小时行55.4千米,两车在距中点16.8千米处相遇。求两地之间的路程是多少千米? 7、一辆汽车和一辆摩托车同时从A、B两城相对开出,汽车每小时行62.5千米,摩托车每小时行70千米,当摩托车行到两地中点处时,与汽车还相距30千米。求A、B两城之间的距离? 8、甲乙两地相距60千米,甲乙两人都骑自行车从A城同时出发,甲比乙每小时慢4千米,乙到B城当即折返,于距B城12千米处与甲相遇,那么甲的速度是多少? 文案大全

9、快车和慢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向开出,快车每小时行40千米,经过3小时,快车已驶过中点25千米,这时快车与慢车还相距7千米。慢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10、兄弟二人同时从学校和家中出发,相向而行。哥哥每分钟行120米,5分钟后哥哥已超过中点50米,这时兄弟二人还相距30米。弟弟每分钟行多少米? 11.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时行32千米。4小时后,剩下的路比全程的一半少8千米,如果改用每小时56千米的速度行驶,再行几小时到达乙地? 12、甲乙两车同时从A、B两地相对开出,4小时后相遇,甲车再开3小时到达B地。已知甲车每小时比乙车快20千米,则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13、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东西两城相向开出,甲车每小时行6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56千米,两车在距中点16千米处相遇.东西两城相距多少千米? 14、.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东西两城相向开出,甲车每小时行84千米,乙车每小时行68千米,两车在距中点32千米处相遇.东西两城相距多少千米? 15、.一辆客车和一辆货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向而行.客车每小时行80千米,货车每小时行65千米。货车先行51千米后客车才出发,结果两车正好在甲乙两地中点相遇,这时客车行了多少千米? 16、甲、乙两车分别从相距240千米的A、B两城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已知甲车到达B城需3小时,乙车到达A城需6小时,问:两车出发后多长时间相遇?

高考物理模拟试题专题分类汇编追击和相遇问题能力篇

追击和相遇问题(能力篇) 一、选择题 1. (2019武汉调研)甲、乙两辆汽车沿平直的公路直线运动,其v-t图像如图所示。已知t=0时,甲车领先乙车5km,关于两车运动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0~4h 时间内,甲车匀速直线运动 B . 0~4h 时间内,甲、乙两车相遇 3 次 C . t = lh 时,甲、乙两车第一次相遇 D . t = 4h 时,甲车领先乙车 5 km 【参考答案】 B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对速度图像的理解运用和追击相遇及其相关知识点。 【解题思路】根据题给的速度图像可知,在0~4h 时间内,甲车匀减速直线运动,选项A错误;根据速度图像的面积表示位移可知,在0~0.5h内两车相遇一次,在1~2h内两车相遇一次,在2~4h之内两车相遇一次,即在0~4h 时间内,甲、乙两车相遇 3 次,选项B正确C错误;根据速度图像的面积表示位移可知,在t=0 到t = 4h的时间内,甲车位移为x甲=1 2 ×40×4km=80km,乙车位移为x乙= 1 2 ×40×1km+20×3km+ 1 2 ×20×1km =90km,由x乙- x甲-5km=5km可知,t = 4h时,甲车落后乙车 5 km,选项D错误。 【方法归纳】对于以速度图像给出解题信息问题,要利用速度图像的斜率表示加速度,速度图像的面积表示位移解答。所谓相遇,是指在同一时刻两物体处于同一位置。对于追击相遇问题,要利用位移关系和时间关系。 2.(2019高考III卷押题卷01)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a车和b车,其位移时间图象分别为图中直线a和曲线b。t=3 s时,直线a和曲线b刚好相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小学数学典型应用题第七讲(相遇问题)

小学数学典型应用题第七讲(相遇问题) 小学数学中把含有数量关系的实际问题用语言或文字叙述出来,这样所形成的题目叫做应用题。任何一道应用题都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已知条件(简称条件),第二部分是所求问题(简称问题)。 相遇问题 【含义】 两个运动的物体同时由两地出发相向而行,在途中相遇。这类应用题叫做相遇问题。这类应用题叫做相遇问题。 【数量关系】 相遇时间=总路程÷(甲速+乙速)总路程=(甲速+乙速)×相遇时间 【解题思路和方法】 简单的题目可直接利用公式,复杂的题目变通后再利用公式,利用线段图分析可以让解题事半功倍。 例1: 欢欢和乐乐在一条马路的两端相向而行,欢欢每分钟行60米,乐乐每分钟行80米,他们同时出发5分钟后相遇。这条马路长()。 解: 根据公式总路程=(甲速+乙速)×相遇时间,可以求出这条马路长(60+80)×5 =700(米)。 识别二维码看视频解析 例2: 甲乙两车分别以不变的速度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到达目的地后立即返回。已知第一次相遇地点距离A地50千米,第二次相遇地点距离B地60千米,AB两地相距_____ 千米。 解: 1、本题考查的是二次相遇问题,灵活的运用画线段图的方法来分析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 2、画线段图 3、从图中可以看出,第一次相遇时甲行了50千米。甲乙合行了一个全程的路程。

从第一次相遇后到第二次相遇,甲乙合行了两个全程的路程。由于甲乙速度不变,合行两个全程时,甲能行50×2=100(千米)。 4、因此甲一共行了50+100=150(千米),从图中看甲所行路程刚好比AB两地相距路程还多出60千米。 所以AB两地相距150-60=90(千米)。 识别二维码看视频解析 例3: 欢欢和乐乐在相距80米的直跑道上来回跑步,乐乐的速度是每秒3米,欢欢的速度是每秒2米。如果他们同时分别从跑道两端出发,当他们跑了10分钟时,在这段时间里共相遇过 _____ 次。 解: 1、根据题意,第一次相遇时,两人共走了一个全程,但是从第二次开始每相遇一次需要的时间都是第一次相遇时间的两倍。(线段图参考例2。) 2、根据“相遇时间=总路程÷速度和”得到,欢欢和乐乐首次相遇需要80÷(3+2)=16(秒)。 3、因为从第一次相遇结束到第二次相遇,欢欢和乐乐要走两个全程,所以从第二次开始每相遇一次需要的时间是16秒的2倍,也就是32秒,则经过第一次相遇后,剩下的时间是600-16=584(秒),还要相遇584÷32=18.25(次),所以在这段时间里共相遇过18+1=19(次)。 识别二维码看视频解析

常见的追和和相遇问题类型和解法

追及与相遇问题 追及问题是运动学中较为综合且有实践意义的一类习题,它往往涉及两个以上物体的运动过程,每个物体的运动规律又不尽相同.对此类问题的求解,除了要透彻理解基本物理概念,熟练运用运动学公式外,还应仔细审题,挖掘题文中隐含着的重要条件,并尽可能地画出草图以帮助分析,确认两个物体运动的位移关系、时间关系和速度关系,在头脑中建立起一幅物体运动关系的图景.借助于v -t 图象来分析和求解往往可使解题过程简捷明了. 知识要点: 一、相遇是指两物体分别从相距S 的两地相向运动到同一位置,它的特点是:两物体运动的距离之和等于S ,分析时要注意: (1)、两物体是否同时开始运动,两物体运动至相遇时运动时间可建立某种关系; (2)、两物体各做什么形式的运动; (3)、由两者的时间关系,根据两者的运动形式建立S=S 1+S 2方程; 二、追及问题 (1)、追及问题中两者速度大小与两者距离变化的关系。 若甲物体追赶前方的乙物体,若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则两者之间的距离 。 若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则两者之间的距离 。 若一段时间内两者速度相等,则两者之间的距离 。 2、追及问题的特征及处理方法: “追及”主要条件是:两个物体在追赶过程中处在同一位置,常见的情形有三种: ⑴ 速度小者匀加速追速度大者,一定能追上,追上前有最大距离的条件:两物体速 度 ,即v v =乙甲。 ⑵ 匀速运动的物体甲追赶同向匀加速运动的物体乙,存在一个能否追上的问题。 判断方法是:假定速度相等,从位置关系判断。 ①若甲乙速度相等时,甲的位置在乙的后方,则追不上,此时两者之间的距离最小。 ②若甲乙速度相等时,甲的位置在乙的前方,则追上。 ③若甲乙速度相等时,甲乙处于同一位置,则恰好追上,为临界状态。 解决问题时要注意二者是否同时出发,是否从同一地点出发。 ⑶ 速度大者匀减速运动的物体追赶同向的匀速运动的物体时,情形跟⑵类似。 三、分析追及问题的注意点: ⑴ 追及物与被追及物的速度恰好相等时临界条件,往往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条件 ⑵若被追赶的物体做匀减速运动,一定要注意追上前该物体是否已经停止运动。 ⑶仔细审题,充分挖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同时注意v t -图象的应用。 例题分析: 1.一车处于静止状态,车后距车S 0=25m 处有一个人,当车以1m/s 2 的加速度开始起动时,人 以6m/s 的速度匀速追车,能否追上?若追不上,人车之间最小距离是多少?

小学相遇问题大全

行程问题 【知识要点】 行程问题是专门研究物体运动的速度、时间和路程三者之间关系的应用题.主要的数量关系是:路程=速度×时间. 行程问题大致可以分成以下三种情况: 1.相向而行:速度和×相遇时间=路程; 2.相背而行:速度和×时间=相背路程; 3.同向而行:速度差×追击时间=追击路程. 【例题精讲】 例1有两列火车,一列长102米,每秒行20米;另一列长83米,每秒行17米。两列火呈在双轨线上相向而行,从两车相遇到车尾离开共要用多少秒? 例2 一列客车通过860米长的大桥需要45秒,用同样的速度穿过610米的隧道需要35秒。求这列客车行驶的速度及车身的长度。 例3 甲、乙两车分别从A、B两地同时开出,相向而行,经过6小时,甲车行了全程的75%,乙车超过中点16千米。已知甲车比乙车每小时多行4千米。求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例4 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如果把车速提高20%,可以比原定时间提前一小时到达,如果以原速行驶120千米后,再将速度提高25%,则可提前40分钟到达,则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例5 小张、小王、小李同时从湖边同一地点出发,绕湖行走,小张速度是每小时5.4千米,小王速度是每小时4.2千米,他们两人同方向行走,小李与他们反方向行走,半小时后小张与小李相遇,再过5分钟,小李与小王相遇,那么绕湖一周的行程为多少千米? 例6 甲汽车每小时行驶80千米,乙汽车每小时行驶90千米,两汽车同时从同一地点向同一方向行驶,2小时后,乙汽车回原地取东西,并在原地停留半小时后追甲汽车,问距原地多少千米处追上甲车? 例7 甲、乙两人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当甲走到一半时,乙将速度提高一倍,结果两人在距离B地1200米处相遇,并且最后同时到达,那么两地相距多少米? 例8 甲、乙两辆汽车分别以不同的速度,同时从A、B两地相对开出,第一次在离A地80千米处相遇;各自到达对方处后立即返回,第二次在离A地50千米处相遇。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相遇问题

小学数学相遇问题练习及参考答案

相遇问题练习及参考答案 1、一列客车、一列货车同时从两地相向开出,经过18小时两车在某处相遇。已知客车每小时行50公里,货车每小时行42公里,且货车每行驶3小时要停1小时,问两地的距离? 分析与解:客车18小时行了50×18=900公里, 货车在中途停留了18÷(3+1)≈4小时,所以货车行了42×(18-4)=588公里 两地的距离为900+588=1488公里 也可这样理解,货车中途停留的时间为18÷(3+1)=4次余2小时,即客车行了50×4=200公里 两车共行了(50+42)×(18-4)=1288公里 两地相距1288+200=1488公里 2、甲比乙每小时多行1公里,甲、乙同时从A、B两地相向而行5小时后相遇,AB间距离为45公里,求甲的速度? 分析与解:速度和45÷5=9公里,速度差1公里,所以甲速为(9+1)÷2=5公里 3、甲乙两地相距288公里。一辆汽车和一辆拖拉机同时从两地相对开出,经过4小时两车相遇。已知汽车的速度是拖拉机速度的2倍。相遇时,汽车比拖拉机多行多少公里? 分析与解:相遇时,汽车行的距离是拖拉机行的2倍,相遇时汽车比拖拉机多行

的正好是拖拉机行的距离288÷(2+1)=96公里 4、从甲城到乙城,大客车在公路上要行驶6小时,小客车要行驶4小时,两辆汽车从两城相对开出,在离公路中点24公里处相遇。甲乙两城的公路长多少公里? 分析与解:由题设可知道,当路程一定时,速度与时间成反比,所以大客车与小客车的速度比为2:3,这样全程可看成3+2=5份,小客车比大客车多行3-2=1份;而小客车比大客车多行24×2=48公里。 所以甲乙两城的公路长尾48×5=240公里。 5、王明回家,距家门300公尺,妹妹和小狗一齐向他奔来。王明和妹妹的速度都是每分钟50公尺,小狗的速度是每分钟200公尺。小狗遇到王明后,迅速返回朝妹妹跑去,遇到妹妹后又迅速返回朝王明跑去,这样小狗用同样的速度不停往返在王明宇妹妹之间,当王明与妹妹相距10公尺时,小狗一共跑了多少公尺?分析与解:由题设可求得当王明与妹妹相距10公尺时他们走的时间即(300-10)÷(50+50)=2.9分 这段时间小狗跑了200×2.9=580公尺。 6、两列对开的火车途中相遇。甲车上的乘客从看到乙车从一边开过去,共用6秒钟。已知甲车每小时行45公里,乙车每小时行36公里,乙车全长多少公尺?(注1公里=1000公尺) 分析与解:由题设可知道,甲车每分钟行45000÷60=750公尺,乙车每分钟行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相遇问题

数学教案-相遇问题 四年级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相遇问题 教学目标: 1、在学生理解速度、时间、路程三量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初步学习相遇问题中速度和、相遇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并理解三量的含义。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和迁移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能准确地理解并叙述速度和、相遇时间及路程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师:同学们,我们每天都在走路,比如今天我们就从我们学校出发共同来试验二小上课。我们走的是同一段路程,你们是坐车来的,用了20分钟就到了,老师是骑车来的,用了25分钟才到。这里面有没有数学问题呢? 师:在走路中涉及的数学问题,主要就是速度、时间和路程这三量之间的关系问题。 这三量之间是什么关系呢?(速度×时间=路程) 师:你能根据这个关系式编一道题吗?(板书算式) 2、汇报作业:(小组)

边表演边讲解 二、新课: 1、师:同学们遇到这么多情况,今天这节课我们就重点研究两个人从两地同时出发,相对行走最后相遇的这种情况。 板书课题:相遇问题 2、出题 小明和小红是一对要好的朋友,他们每天都约好早上7:30从家出发,4分钟后两人正好在学校门口相遇。小明每分走50米,小红每分走60米,你知道小明家离小红家有多远吗? (1)学生说已知条件,师在黑板上画图。 50米 4分钟相遇 60米 小明家学校小红家 ?米 师:(介绍学具:绿色纸条表示什么?小明的速度粉色纸条表示什么?小红的速度这条线段表示什么?路程) (1)先用学具演示,两人从同时出发到相遇的过程。 (2)通过演示,看看你能用几种方法解答? (3)说说每种方法你是怎么想的吗? 3、小组演示,讨论。

相遇问题的分类讲解

相遇问题的分类讲解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题型一. 相遇问题 甲从A 地到B 地,乙从B 地到A 地,然后两人在途中相遇,实质上是甲和乙一起走了A ,B 之间这段路程,如果两人同时出发,那么 相遇路程=甲走的路程+乙走的路程 =甲的速度×相遇时间+乙的速度×相遇时间 =(甲的速度+乙的速度)×相遇时间 =速度和×相遇时间. 一般地,相遇问题的关系式为:速度和×相遇时间=路程和,即=t S V 和和 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 相遇路程÷相遇时间=速度和 题型二. 追及问题 有两个人同时行走,一个走得快,一个走得慢,当走得慢的在前,走得快的过了一些时间就能追上他.这就产生了“追及问题”。实质上,要算走得快的人在某一段时间内,比走得慢的人多走的路程,也就是要计算两人走的路程之差(追及路程)。如果设甲走得快,乙走得慢,在相同的时间(追及时间)内: 追及路程=甲走的路程-乙走的路程=甲的速度×追及时间-乙的速度×追及时间 =(甲的速度-乙的速度)×追及时间 =速度差×追及时间. 一般地,追击问题有这样的数量关系:追及路程=速度差×追及时间,即=t S V 差差 速度差×追及时间=追及路程 追及路程÷速度差=追及时间 追及路程÷追击时间=速度差 【中点相遇】 例1 甲、乙两车分别同时从A 、B 两地出发,相向而行,甲车每小时行55千米,乙车每小时行45千米,两车在距中点25千米处相遇。求A 、B 两地的距离。

练习1 哥哥和弟弟分别从家和学校相向而行。哥哥每分行80米,弟弟每分行60米,两人在离中点100米处相遇。问:家到学校的距离是多少米? 练习2 快、慢两车同时从两城相向出发,4小时后在离中点18千米相遇,已知快车每小时行70千米,慢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例2 东、西两镇相距240千米,一辆客车上午8时从东镇开往西镇,一辆货车在上午9时从西镇开往东镇,到正午12时,两车恰好在两镇间的中点相遇。如果两车都从上午8时由两地相向开行,速度不变,到上午10时,两车还相距多少千米? 例3 一列慢车和一列快车分别从 A,B 两站相对开出,快车和慢车速度的比是5:4,慢车先从 A 站开出 27 千米,快车才从 B 站开出。相遇时快车和 B 站的距离比慢车和 A 站的距离多 32 千米, A,B 两站相距多少千米? 练习3 一列快车从甲站开往乙站,每小时行驶90千米;一列慢车从乙站开往甲站,每小时行驶60千米。慢车先出发1小时后,快车才开出,且快车在超过中点15千米处与慢车相遇。甲、乙两站之间长多少千米? 例4 甲、乙两车同时从相距1840千米的A、B两地相向而行,乙车每小时的速度比

小学数学相遇问题经典例题

小学数学相遇问题经典例题 单次相遇 快车与慢车的路程差等于离中点的距离的2倍。 路程差÷速度差=时间路程和=速度和ⅹ时间 例题1:甲乙两辆车同时从东西两地相向开出,甲每小时行56千米,乙车每小时行48千米,两辆车在离两地的中点32千米处相遇,东西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32x2÷(56一48)ⅹ(56十48)=832千米 答:东西两地的路程是832千米。 例题2: 甲乙两车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5小时相遇,相遇后两车继续前进2小时,这时甲车行了全程的88%,乙车距A地还有120千米,问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解答 5小时两车合走一个全程,据此推算7小时两车应合走1.4个全程.由题意知1.4个全程=88%全程十全程一120 相当于0.48个全程的距离为120千米。 得:全程=250千米.

例题3: 甲、乙两车分别从A、B两地相对开出,甲车每小时行的路程是乙车的1.5倍,3小时后两车相遇,这时甲车超过中点45千米,求甲、乙两车每小时各行多少千米? 优质解答 乙的速度::(45×2)÷3÷(1.5-1) =90÷3÷0.5 =60(千米); 甲的速度:60×1.5=90(千米) 答:甲每小时行9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60千米. 例题4: A车和B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向开出,经过5小时相遇。然后,它们又各自按原速原方向继续行驶3小时,这时A车离乙地135千米,乙车也离甲地135千米,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回答: 两车5小时相遇之后又行驶3小时,那么这3小时两车走的路程之和就是全程的3/5。A距离乙还有135千米,B距离甲还有135千米,总共还剩下135+135=270千米这270千米就相当于全程的1一(3/5)=2/5 270÷(2/5)=675千米

小升初奥数难点之迎面相遇问题

小升初奥数中有很多专题,我们需要把专题分类清晰,脑海中有清晰的脉络,逐个梳理学习。这也是小学培养知识统合梳理能力的有效机会。鸡兔同笼、抽屉原理、孙子定理等都是小学奥数常出现的专题,其中有一个问题对中学学习很有帮助,那就是:迎面相遇问题,也是小升初奥数的难点之一,数学家教专题讲解: 甲乙两车往返于AB两地,第一次距离A地700米处相遇,第二次距离B400米处相遇。求共有多少个迎面相遇点?几个背后追上点? 分析:行程问题多次相遇和追及都是加2全程的规律。但我开始对这个题的分析是有小问题的。就是相遇点不可以是起点或终点。此题我们先考虑全程。 第一次两人共走1个全程。 第二次共3个所以甲此时走了2100米,单独看甲是一个全程多400米。全程就是2100-400=1700米。 三次是3500米离A100米,第四次是离起点1500米,第五次-500米,第六次900米,第七次-1100米,第8次300米,第九次是1700米。 但是第九次是我们要思考的能在终点B相遇吗。此时甲走了7个全程,乙走了10个全程。 此时所谓的相遇点实际上是追及点。他们同时到B并且同时掉头不是迎面相遇。所以端点是不能成为迎面相遇点的。因为按规律算既是相遇点也是追及点。第九次相遇点实际是规律的第十次为-300米。第十次为规律的第11次为1100米,第11次为-900米,第12次为500米,第13次为-1500米,第14次为-100米,第15次为1300米,第16次为-700米。 注意这里的正方向指的是出发向B距离,-指的是返回余下距离。绝对值相同的点是同一个点,只是方向不同而已。第17次是700米。 这里实际是每16次迎面相遇是一个周期,从分析可以看出迎面相遇点只有8个。接下来我们讨论背后追上点。速度比7:10,所以第一次追上一个全程相当于3

小学数学相遇问题

小学数学相遇问题 相遇问题(一) 指两运动物体从两地以不同的速度作相向运动。 相遇问题的基本关系是:相遇时间=相隔距离(两个物体运动时)÷速度和; 相隔距离(两物体运动时)=速度之和×相遇时间; 甲速=相隔距离(两个物体运动时)÷相遇时间-乙速 例一:客车和货车同时从A、B两地相向开出,客车每小时行60千米,货车每小时行80千米。两车在距中点30千米处相遇。求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从图中可以看出,两车相遇时,货车比客车多行了30×2=60(千米)。两车同时出发,为什么货车会比客车多行了60千米呢?因为货车每小时比客车多行了80—60=20(千米),60里包含3个20,所以此时两车各行了3小时,A、B两地的路程只要用(60+80)×3就能得出。解:30×2÷(80—60)=3(小时) (60+80)×3=420(千米) 答.A,B两柏相距420千米。练习 1.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两地出发,相向而行。甲汽车每小时行50千米,乙汽车每小行55千米。两车在距中点15千米处相遇。求两地之间的路程是多少千米? 2.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A、B两地相向开出,甲车每小时行56千米,乙车每小时行48千米。两车在距中点32千米处相遇: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3.A、B两人分别从甲、乙两地同时相向而行,A每分钟行120米,B每分钟行80米。一段时间后,A离中点还有560米的路程,B离中点还有1040米的路程。求甲、乙两地相距多少米? 例二:一列火车子下午1时30分从甲站向乙站开出,每小时行60千米。1小时后,另一列

火车以同样的速度从乙站向甲站开出,当天下午6时两车相遇。甲、乙两站相距多少千米? 【思路】用第一列火车前1小时行的路程加上后来两列火车同时行的路程就可算出甲、乙两站相距多少千米。也可以用第一列火车行的路程加上第二列火车行的路程,得出甲、乙两站相距多少千米。 解法一:60+60×2×(6—1.5—1) =60+420 =480(千米) 解法二:60×(6—1.5)+60×(6一1.5—1) =270+210 =480(千米) 答:甲、乙两站相距480千米。 练习: 1.甲、乙两人同时从A、B两地相向而行,甲骑自行车每小时行16千米,乙乘汽车每小时行65千米。甲离出发点62.4千米处与乙相遇。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2.两艘宇宙飞船径直相向飞行,一艘飞船的速度为每分钟8千米,另一艘为每分钟12千米。假设它们正好相距5000千米,那么在相遇前1分钟相距多少小学各年级课件教案习题汇总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米? 3.甲、乙两飞机同时从北京和上海两地相对开出,并往返飞行。甲飞机每小时飞960千米,乙飞机每小时飞800千米。两飞机第二次相遇时,甲比乙多行了360千米。求北京到上海的空中航线长多少千米? 例三:刘辉骑自行车每小时行15千米,王强步行每小时行5千米。如果两人同时同地沿同一线路出发去海洋馆,当刘辉行了30千米,到达海洋馆后,马上从原路返回,在途中和王强相遇。问从出发到相遇共经过多长时间? 【思路】作图分析:此题虽然两人的出发点相同,但从分析结果来看仍然是相遇问题。由刘辉从出发行了30千米到达海洋馆可知一个单程为30千米,由上图可看出两人所走的总路程为两个单程:30×2=60千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