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按摩操
小儿推拿-脾胃

治疗宝宝胃口差、消化不良的小儿推拿按摩保健方法:要求:1、每天推拿按摩约5~10分钟即可,应坚持3个月以上。
2、本手法不宜在饭前空腹或饭后立即进行。
3、推拿按摩时,室内温度应在22摄氏度以上,防止宝宝着凉。
4、小儿推拿按摩的手法应轻重适宜,不要让宝宝觉得不舒服。
第一步按揉推四横纹:四横纹穴位于手掌面食、中、无名、小指的第一指间关节横纹处。
操作时,医者左手握住小儿的手指,用右手食指或中指指端分别按揉四横纹穴,约2~3分钟;也可推四横纹穴,将小儿四指并拢,医者用右手拇指自小儿的食指横纹处推向小指横纹,推50~100次。
此法具有调中行气、和气血、除胀满的作用。
按揉推板门穴:板门穴位于小儿手掌大鱼际处。
操作时,医者左手握住小儿的手指,用右手拇指蘸滑石粉,按揉板门穴。
按揉时,顺逆时针皆可;也可使用推法,由拇指指根推向腕横纹可止泻,由腕横纹推向拇指指根能止呕,来回推可调整脾胃功能。
按揉2~3分钟,推50~100次。
推脾经穴:脾经穴在小儿拇指桡侧面。
操作时,医者左手中指或无名指夹住小儿左手四指,再以拇指与中指捏住小儿拇指,医者用右手拇指蘸滑石粉后,直推小儿脾经穴,从拇指指尖推向拇指根,推50~100次,单方向直推,不宜来回推。
此法具有健脾和胃的功能。
按摩掌心:操作时,医者左手握住小儿的手指,用右手拇指蘸滑石粉,按摩小儿掌心50~100次,按揉时,顺逆时针皆可。
第二步腹部按摩:小儿采取平卧位,医者用右手四指或手掌,在小儿腹部,以脐为中心,做圆周运动。
顺大肠方向为泻,适宜大便偏干者;逆大肠方向为补,适宜大便偏稀者;一般多选择顺逆各半,约按摩50~100次。
操作时,手法不宜过重,应轻重适宜;医者手不宜过凉,应温暖。
此法有调脾和胃的作用。
第三步足底按摩(揉涌泉穴):涌泉穴在脚心,屈趾时,足掌心前正中凹陷中。
医者用中指、食指或拇指指端揉该穴,按揉时,顺逆时针皆可。
按揉2~3分钟。
此法有止吐泻、调脾胃的功能。
其他方法:捏脊的部位捏脊的部位主要在背部脊柱及两旁,脊柱在背部的正中,是经络中的督脉所在,脊柱的两侧是足太阳膀胱经循行的路线,经络穴位有风府、大椎、腰俞、至阳、命门、腰阳关、八、背俞穴等。
小儿穴位按摩大全

小儿穴位按摩法,让您的宝宝健康成长穴位一、脾经(脾土)位置:拇指桡侧面。
操作:①补脾经:使患儿拇指微屈,操作者以拇指面沿患儿拇指桡侧缘向掌根直推,见中图。
②清脾经:在小儿拇指面上直推,见右图。
约推100~300次。
主治:消化不良,腹泻,呕吐,疳积,四肢无力等。
图解:二、肺经(肺金)位置:无名指掌面。
操作:①补肺经:在无名指面上旋推,见中图,约补200~400次。
②清肺经:面向指根方向直推,见右图,清200~400次。
主治:发热,咳嗽,气喘,胸闷,咽喉肿痛等.图解:三、肾经(肾水)位置:小指掌面。
操作:①补肾经:在小指面上旋推,见中图,约补200~400次。
②清肾经:自小指尖向指根方向直推,见右图,清100~200次。
主治:小便赤涩不利,遗尿,尿频等。
图解:四、肝经(肝木)位置:食指掌面。
操作:①补肝经:在小儿食指面上旋推,见中图,约补100~200次。
②清肝经:由指尖向指根直推,见右图,清100~300次。
主治:惊风抽搐、目赤,伤风感冒,脾虚泄泻,肝炎等图解:五、心经(心火)位置:中指掌面。
操作:①补心经:在小儿中指面作旋推,见中图,约补100~200次。
②清心经:指尖向指根直推,见右图,清100~300次。
主治:高热神昏,烦躁,夜啼,口舌生疮,小便短赤等。
图解:常用手法一、便秘和腹泻常用手法在推拿穴位和手法当中有好多穴位都有效果,不过如果总结起来的话可以有四大手法。
(1)止腹泻四大手法:揉脐(逆时针)100-300次、摩腹(逆时针)3-5分钟、推上七节骨300次、揉龟尾100-300次作用:调中止泻。
治疗小儿腹泻、止泻效果显著、各类泄泻均可以在此之上加减变通。
(2)治疗便秘四大手法:揉天枢100-150次、摩腹(顺时针)5分钟、推下七节骨100-300次、揉龟尾100-300次作用:通大便,用于小儿便秘我们可以看到其中大部分穴位的名称都是一样的,但是一定要注意在推拿方向上的区别,比如说摩腹,顺时针摩腹具有消食导滞、泄热通便的作用,而逆时针摩腹就具有温补下元、温中止泻的作用。
小儿腹胀气怎么排气?【母婴健康常识】

小儿腹胀气怎么排气?
文章导读
很多妈妈都会发现,自家宝宝的肚子胀的很大,而且再喂食的时候,就会表现出不思饮食的情况,还可能肚子咕咕的响,不时有放屁的情况,其实,出现这些症状,多半是因为宝宝肠胀气的原因导致的。
这与平时过量饮食和乳糖不耐受等因素相关。
那么,小儿腹胀气怎么排气呢?妈妈们不妨学习下面的这些方法。
当宝宝胀气绞痛时,我们应该怎么办?
1、按摩法:当宝宝已经胀气了,这个时候需要给宝宝按摩小肚子,用手掌揉宝宝的肚子,需要隔一层衣服,我们的手掌有温度,加上和衣服的摩擦,温度会比较高,这样会很容易排出宝宝体内空气。
2、抚触被动操:将宝宝双腿弯曲,轻轻向腹部推,反复多次,视宝宝配合程度。
如果不能脑补画面,妈妈可以参考网上有专门的视频。
以上两种方法都是从物理角度帮助宝宝增加肠胃蠕动,赶出气体,缓解不适。
3、服用西甲硅油
如果宝宝肠绞痛频繁并且不适非常严重,可以考虑服用西甲硅油。
这是很多专业儿科医生推荐的非处方药物,它的作用原理是在肠道起到润滑作用,将肠道内小气泡聚集成大气泡,借助肠胃蠕动,通过放屁排出体外。
所以服用西甲硅油后,会大量放屁。
很多妈妈担心会有副作用。
这点小编不是专业医生,不做分析和建议。
但是咨询专业医生给出的解释是:西甲硅油用在胀气和绞痛明显得到宝宝,有比较明显的缓解作用。
不严重的话,不建议服用。
临床案例并未显示服用西甲硅油的孩子有营养素吸收障碍或者发育迟缓等问题。
肠胀气常见原因有哪些?怎样对症采取措施?接下来我们一一对应来说:
原因一:婴儿倡导本身发育不完善,进食过快,或者随着食量增长,肠胃负担增加,蠕动缓慢导致胀气;。
育儿排气操知识点总结

育儿排气操知识点总结一、排气操的起源和作用育儿排气操源自古代中医理论,根据中医学认为,宝宝大多数的排气问题都是由于肠胃功能不成熟导致的,通过适当的运动和按摩可以帮助宝宝排气,改善宝宝的消化功能。
排气操在现代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不仅可以减轻宝宝的排气不适,同时还可以促进宝宝的胃肠蠕动,加快食物的消化吸收,提高宝宝的食欲和免疫力。
二、进行排气操的时间和频率通常来说,对于刚出生的宝宝,每天可以进行3-4次排气操,每次持续5-10分钟。
一般可以选择在宝宝吃奶之前或者之后进行排气操,这样可以帮助宝宝排气,缓解宝宝的不适感,并且可以促进宝宝的消化功能。
三、常用的排气操动作1. 摩腹法:用手掌轻轻按摩宝宝的腹部,顺时针方向进行按摩,可以帮助宝宝排气,改善宝宝的消化功能。
2. 压腿法:将宝宝的小腿轻轻向腹部压迫,这样可以刺激宝宝的排气动作,让宝宝更容易排出体内的气体。
3. 择耳法:用手指轻轻按压宝宝的耳朵后面,可以刺激宝宝的排气动作,帮助宝宝排气。
4. 抱腿法:将宝宝的小腿向腹部抱紧,然后交替进行左右按摩,可以帮助宝宝排气,改善排气问题。
四、注意事项1. 在进行排气操时,要确保宝宝的身体处于放松状态,不要过力,以免伤到宝宝。
2. 在进行排气操时,要注意室温和宝宝的穿着,确保宝宝不会受凉,在温暖的环境下进行排气操。
3. 如果宝宝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不要自行进行排气操。
总之,排气操对于宝宝的成长发育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在进行排气操时,一定要注意方法和频率,避免给宝宝造成不适。
在宝宝出现持续排气问题时,应及时就医,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希望以上总结的育儿排气操知识点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儿推拿的四大手法

⼩⼉推拿的四⼤⼿法⼩⼉推拿的四⼤⼿法应对⼩⼉外感的四⼤基本推拿⼿法,即开天门、推坎宫、运太阳、揉⽿后⾼⾻。
这四⼤基本⼿法不管是风寒还是风热都可以⽤。
⽽且都在头⾯部,不⽤脱⾐服,不怕孩⼦冻着。
按摩介质,⼀般天热可以⽤平常的饮⽤⽔,天冷可以⽤葱姜⽔。
风寒⽤葱姜⽔,风热⽤饮⽤⽔。
如果⼩⼉有发烧,可以⽤酒精或者薄荷⽔。
没有绝对,具体情况可以⾃⼰灵活运⽤。
当然还有其他⼀些介质可以⽤,也可以根据⾃⼰的情况灵活应⽤。
1.开天门:简单说就是从眉⼼印堂⽳向上直推到发际。
【⽳位】:开天门,天门⽳⼜名攒⽵,位于两眉中(印堂)⾄前发际成⼀直线。
【⼿法】:操作时,术者两拇指交替⾃下向上推3~5分钟,称“推攒⽵”或称“开天门”。
若⾃眉⼼推⾄囟门,约30~50次,称为“⼤开天门”。
【功效】:“开天门”具有开经络、开⽳位、活⽓⾎、调阴阳和祛风解表、开窍醒脑、镇静安神、明⽬等作⽤。
“开天门”⼀般作为推拿起式。
含有天⼈相应、开经⽳之意。
主治头⾯诸疾,如头昏、头痛、流涕、眼屎多、⾚眼等。
外感内伤均宜。
“开天门”还能疏风、解表、开窍,治疗风邪外感之恶风发热、头痛、⾝痛、⽆汗等,风寒风热均可配伍后运⽤。
2.推坎宫:从眉⼼向左右两侧分推⾄眉梢。
操作⽅法:⽤两拇指桡侧⾃眉⼼向眉梢做分推,称推坎宫或分推坎宫。
推后也可点刺放⾎或掐按揉摩,以增强疗效。
操作次数:50~100次。
作⽤:功能作⽤:疏风解表,醒脑明⽬,⽌头痛。
主治:感冒发热、头痛,⽬⾚痛,烦躁不安,惊风,⽬眵等。
临床作⽤:临床上常与推攒⽵、揉太阳开天门、揉⽿后⾼⾻等⼿法配合治疗外感发热、头痛等症。
在临床治疗中,推坎宫多与推攒⽵、揉太阳等⼿法配合使⽤。
在治疗⽬⾚肿痛时,多与清肝经、掐揉⼩天⼼、清天河⽔等合⽤。
推后也可点刺放⾎或掐按揉摩,以增强疗效。
推拿注意事项1.推坎宫是通过对肢体或⽳位和按摩,达到疏通经络,活⾎化瘀的作⽤从⽽使脑萎缩的肢体功能和其他功能的障碍得以恢复。
2.在春夏季患感冒,推拿时蘸⽔,秋冬季患感冒,推拿时要蘸少许⿇油、润滑膏或BB油也可。
BB按摩

妈妈边抚触边念:小脸蛋,真可爱,妈妈摸摸更好看。
1、双手拇指放在宝宝前额眉间上方,用指腹从额头轻柔向外平推至太阳穴2、拇指从宝宝下巴处沿着脸的轮廓往外推压,至耳垂处停止双手拇指放在宝宝前额眉间上方,用指腹从额头轻柔向外平推至太阳穴拇指从宝宝下巴处沿着脸的轮廓往外推压,至耳垂处停止宝宝抚触操:扯摸耳垂妈妈边抚触边念:小耳朵,拉一拉,妈妈说话宝宝乐用拇指和食指轻轻按压耳朵,从最上面按到耳垂处,反复向下轻轻拉扯,然后不断揉捏 用拇指和食指轻轻按压耳朵,从最上面按到耳垂处,反复向下轻轻拉扯,然后再不断揉捏宝宝抚触操:手臂抚触妈妈边抚触边念:妈妈搓搓小手臂,宝宝长大有力气。
轻轻挤捏宝宝的手臂,从上臂到手腕,反复3-4次。
宝宝抚触操:手臂伸展妈妈边抚触边念:伸伸小胳膊,宝宝灵巧又活泼。
把宝宝两臂左右分开,掌心向上。
用手指划小圈按摩宝宝的手腕。
用拇指抚摩宝宝的手掌,使他的小手张开。
让宝宝抓住拇指,用基他四根手指按摩宝宝的手背。
3、一只手托住宝宝的手,另一只手的拇指和食指轻轻捏住宝宝的手指,从小指开始依次转动、拉伸每个手指宝宝抚触操:腹部抚触妈妈边抚触边念:小肚皮,软绵绵,宝宝笑得甜又甜。
放平手掌,顺时针方向画圆抚摩宝宝的腹部。
注意动作要特别轻柔,不能离肚脐太近宝宝抚触操:背部抚触妈妈边抚触边念:妈妈给你拍拍背,宝宝部直不怕累。
双手大拇指平放在宝宝脊椎两侧,其他手指并在一起扶住宝宝身体,拇指指腹分别由中央向两侧轻轻抚摸,从肩部处移至尾椎,反复3-4次。
五指并拢,掌根到手指成为一个整体,横放在宝宝背部,手背稍微拱起,力度均匀地交替从宝宝脖颈抚至臂部,反复3-4次。
[宝宝发烧按摩那些穴位]
![[宝宝发烧按摩那些穴位]](https://img.taocdn.com/s3/m/eba4caa3c5da50e2534d7fb5.png)
[宝宝发烧按摩那些穴位]小宝宝发烧按什么穴位1、穴位:天河水位置:前臂内侧正中,自腕横纹至时横纹呈一直线。
操作:用食、中二指腹自腕横纹推向肘横纹,约推100~500次。
主治:发热,烦躁不安,口渴,口舌生疮,惊风等一切热证。
2、穴位:天门(攒竹)位置:自两眉中间至前发际呈一条直线。
操作:用两拇指面自眉心起,交替向上直推至前发际,约推30~50次。
主治:感冒发热,头痛,精神萎靡,惊风等。
3、穴位:太阳位置:在两眉梢后凹陷处。
有左为太阳,右为太阴之说。
操作:两拇指或两中指端分别在左右两太阳穴上揉动。
向前揉为补,向耳后揉为泻。
揉30次。
主治:外感发热,头痛,头晕。
宝宝发烧怎么办根据宝宝的状态,妈妈们可以选择使用直肠式测温法,更加精确。
打开温度计,用水溶性浆润滑温度计尖端,用一只手分开宝宝的臀部。
用另一只手轻轻地将温度计的尖端滑入直肠不超过12毫米的地方。
宝宝发烧物理降温遇到宝宝体温偏高,妈妈先做一下客观的评估,比如小宝宝是不是刚洗完热水澡?或是天气太热、穿太多?室内通风不良等等,妈妈可以先卸下宝宝的外衣,并且打开门窗,保持通风。
一般情况下,如果宝宝的体温不超过38.5度,我们不建议吃退烧药,可以多给宝宝喂水,增加宝宝的尿量,促进宝宝体内毒素的排出。
同时,用温水毛巾擦拭全身也是一种很好的降温方法,适合所有发烧的宝宝。
每次擦拭的时间要在10分钟以上。
擦拭的重点部位在皮肤皱褶的地方,比如颈部、腋下、肘部、腹股沟处等。
孩子如果发烧温度非常高的话,建议最好还是要及时的给她做一些物理降温,尤其是要注意额头,可以用一些退烧贴,或者用湿毛巾都是很好的,必要的时候还是要到医院去进行检查和治疗,避免细菌感染的情况越来越严重,是很可怕的。
宝宝发烧护理指南1、不建议同时使用两种以上的退烧药。
2、一天使用退烧药不要超过五次以上。
3、不宜在半夜叫醒小孩服用退烧药,除非可能因发烧导致抽筋时。
4、不要给小朋友覆盖湿毛巾,应尽量保持干爽。
BB按摩操——精选推荐

两手拇指水平放在婴儿眉头上方,其余四指放在头后部。
两手拇指从眉头上部向双颞侧水平推压至太阳穴处停止。
也可继续至耳后或向下两手拇指置于宝宝眼眶下、鼻两侧,其他四指放在脑后。
两手拇指沿着鼻梁两侧向下推压至鼻翼两侧后,拇指渐转为水平状绕过颧骨继续手心里有全身的穴位,按摩手心可以刺激宝宝的手心向上,妈妈将右手拇指放在宝宝横掌纹前部,并以此为周心,用食指沿着宝宝按摩手背有刺激神经舒通,促进手背的血宝宝的手背朝下,妈妈将两手的拇指放在与无名指、小指配合一道轻轻夹注宝宝的手,两拇指一前一用拇指、食指、中指三个指头轻轻拿起宝宝的一根手指。
由指根处向指尖转动,依次由大以一遍亲子儿歌为一个手指完成的触按摩时,妈妈右手拇指在下,其他四指在上,轻松地环在宝宝的手臂上,左手握住宝宝的手指,从腕关节开始,向上搓至肩关节,再往下适中。
手全面与宝宝的手臂接触,但以肩关节为轴做圆周运动。
使肩、肘、腕三个关节都得到了运动。
将宝宝手臂由身体的侧然后以肩部为轴向外做循促进血液循环及胸式呼吸,增加胸部运动按摩时,两手展平,置于宝宝胸部中央。
全手掌面紧贴前胸向上推动,促进血液循环及胸式呼吸,增加胸部运动妈妈两手握住宝宝的双手。
向两侧水平伸右臂在上;再向两侧水平伸展,然后向身体的中心部位交叉抱臂,左臂在上。
宝宝本来是腹式呼吸,通过扩增强胃肠功能等。
按摩时,妈妈的右手指尖向左侧放在宝宝的下腹部,全手掌接触到宝宝的皮肤后,沿顺时针方向开始推向左上腹,再转向右上腹,右下腹终止,随着右手,左手并排跟进,沿同一轨迹至足底有全身的穴位,按摩足底可促进全身宝宝仰卧,妈妈将右手拇指放在宝宝足跟处,以此为周心,使食指沿宝宝内(外)沿做顺宝宝仰卧,妈妈将两手的食指、中指置于足下,与无名指、小拇指配合轻轻用力夹注宝宝用拇指、食指、中指三指轻轻拿起宝宝的一根脚趾,由趾根处向趾尖转动,顺序从大拇指一遍儿歌为一个完整的脚趾抚触过程。
右按摩时,妈妈左手握住宝宝的足部,右手用拇指和其他四指,轻轻环在宝宝的小腿上,从踝关节向髋关节移动,再移回踝关节处为一个完适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两手拇指置于宝宝眼眶下、鼻两侧,其他四指放在脑后。
两
手心里有全身的穴位,按摩手心可以刺激全身各穴位,同时宝宝的手心向上,妈妈将右手拇指放在宝宝横掌纹前部,并
按摩手背有刺激神经舒通,促进手背的血液循环、肌肉运动
宝宝的手背朝下,妈妈将两手的拇指放在宝宝的手背上,食指和中指放在手心,与无名指、小指配合一道轻轻夹注宝宝的手,
用拇指、食指、中指三个指头轻轻拿起宝宝的一根手指。
由
按摩时,妈妈右手拇指在下,其他四指在上,轻松地环在宝
以肩关节为轴做圆周运动。
使肩、肘、腕三个关节都得到了
指尖自胸骨下开始,
妈妈两手握住宝宝的双手。
向两侧水平伸展,然后向身体的
按摩时,妈妈的右手指尖向左侧放在宝宝的下腹部,全手掌
按摩足底可促进全身各器官功能的健全。
宝宝仰卧,妈妈将右手拇指放在宝宝足跟处,以此为周心,
宝宝仰卧,妈妈将两手的食指、中指置于足下,与无名指、
用拇指、食指、中指三指轻轻拿起宝宝的一根脚趾,由趾根
右手用拇指和其他四指,
但不要伤到宝宝的皮肤。
宝宝仰卧,妈妈拿起宝宝双腿,先抬起宝宝的右腿向腹部推
宝宝仰卧,妈妈将拇指放在宝宝的小腿肚上,其余四指并拢
慢慢做外展运动,
以髋关节为轴做圆周运动,使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都得
足三里是胃肠道的保健穴。
但凡腹痛、腹泻、恶心、呕吐、
能。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后天之本如脾的阳气,即脾功能就会旺盛。
宝宝俯卧,妈妈将两食指弯曲,指背向下置于长强穴(尾骨
两手指横放向两侧分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