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科学上册 七色光 3教案 苏教版

五年级科学上册 七色光 3教案 苏教版
五年级科学上册 七色光 3教案 苏教版

五年级科学上册七色光 3教案苏教版

日学科:科学课题:七色光教时:1执教:姜美玲

1、教学目标:

1、知道日光是由七种色光全成的;

2、会做日光的色散与合成的实验了解阳光的色散现象;

3、感受光学世界的无限奥妙,欣赏大自然的缤纷色彩。

2、教学目标设计依据:(1)内容分析:教材安排了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探究日光的色散现象(包括分解阳光和混合色光);第二部分是滤光实验。探究日光的色散现象,先由学生联想日常生活中看到的彩虹颜色和成因,引导学生制造彩虹光影分解色光,再通过陀螺的旋转做色散的逆实验混合色光,分析其中的光学原理。时间许可的话,课堂上可以让学生观察并思考“颜色的排列顺序、色块的大小是否会影响看到的效果”诸如此类的问题,以求观察与研究的结合。滤光实验是让学生透过不同颜色的玻璃纸观察由不同颜色线条构成的图案:一些线条隐去了,另一些线条则凸显出图案,呈现不同样子。这里只要求学生观察,不要求学生解释,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思考。(2)学生分析:五年级学生在探究时已经能自觉的分工并合作完成讨论好方案的实验研究,在电脑操作方面也已经达到一个比较熟练的地步,所以本课将混合色光的实验设计成了科学操作实验和电脑操作实验的组合,不仅有助于强化科学探究的过程,更有利于学生在有限的时

间里获得更多的科学发现,提高他们科学研究的兴趣和积极性。教学过程时间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

二、研究色散

三、研究光的合成

四、做滤光实验研究

1、出示图像资料:夏秋雷雨过后,天空出现了一条七色的彩虹。

2、谈话:有谁知道彩虹是怎样形成的?它有哪几种颜色组成?

3、彩虹是在什么条件下形成的有哪位同学知道吗?(空气中充满小水滴,有阳光)

1、讨论:我们还可以怎样制造彩虹?

2、讲述人工制造彩虹的几种方法;

3、你在研究过程中有什么发现?告诉老师和同学好吗?

1、出示七色陀螺,会玩它吗?

2、你有什么发现吗?能告诉大家这是怎么回事吗?

3、小结:阳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彩色光构成的。

4、介绍牛顿对光色研究的过程和结果。

1、问:如果我们分别在罩着红、蓝、绿三种颜色滤光片的手电筒下,白色的纸上会有什么变化呢?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

2、小结:物体呈现什么样的颜色取决于它的反射什么颜色的光。

3、讨论:为什么日光下物体呈南白色呢?

4、透过不同颜色的玻璃纸看物体,会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这样呢?

5、小结:彩色滤光片只能透过其呈现颜色的光。如:红色的滤光片只允许红色光透过,当它覆盖在有红色图案的白纸上时,只会让白纸反射的七色光中的红光透过,使纸看起来是红色;白纸上红色图案反射的红光也被透过来,但因为和纸是一样的红色,所以看起来就如同隐去了一般,而绿色线条反射的绿光是不能透过来的,所以看起来就是黑色的,格外清楚。

1、小组讨论彩虹的形成

2、汇报

小组的情况

1、讨论并设计实验(每组选1~2个进行实验研究):

△利用三棱镜△利用平面镜和水△利用光盘△在无风的情况下背对太阳用喷雾器向空中喷水

2、汇报

各自在实验研究的发现。

1、游戏:玩七色陀螺

2、学生小组讨论在玩七色陀螺发现的现象。

3、汇报

解释发现的现象。

1、学生小组进行探究并尝试解释是怎么样回事。

2、学生讨论并解释日光灯下物体为什么呈现白色。

3、学生用不同颜色的玻璃纸进行实验并尝试解释其中的道理。通过回忆天空中出现的彩虹,教师提出时由几种颜色组成的问题。在学生各有猜测的时候,再提出可以自己制作彩虹进行观察。将问题隐藏在实验中,让学生通过实验逐步探究。通过实验,学生从中体会到实验的趣味性和观赏性。学生通过玩陀螺,做光的混合实验,对七种光混合形成白光,产生新的探究问题,激发学生课余时间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和爱好。通过一个科学家的故事,让学生感悟到,坚持真理需要一定的勇气。同时也意识到科学需要证据,只有通过严谨的科学实验才能使别人信服。滤光实验中,给学生展示的是一些奇特的现象。用学生目前所掌握得知识并不能完全解释,所以,只要求学生有深刻的体验,感受光学世界的无穷奥秘。板书设计:

4、七色光光的分散红、橙、黄、绿、青、蓝、紫三原色红蓝绿

2019-2020年苏教版科学五上《七色光》教学反思

2019-2020年苏教版科学五上《七色光》教学反思本课是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光与色彩》单元中的最后一课,综合了光的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等知识。如何运用这些知识来解释光的色散现象是教者要重点考虑的。本课由阳光的色散、单色光的合成、光与色彩的关系三部分内容组成。光与色彩的关系要用到玻璃纸,跑了许多地方也没买到,只好将这一部分内容另做安排。在设计这一课的教学时,我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让学生提有价值的问题,并尝试自己解决。在日常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会提许多问题,但提到点子上的问题很少,科学研究本来是一个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提问题是科学课训练的内容之一,本节课中,我试图以多种方式来产生问题,以问题促进学生思考,学会选择有价值的问题去研究。 二是重视课堂教学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在分析教材时我发现教材中并没有出现三棱镜的图案,编者为什么没有安排呢?我想编者的意图是强调科学知识就在生活之中,重视学生的生活体验。备课时在课堂的导入环节,实验材料的准备、课后的延伸等方面都我努力贯彻这一思想,便于学生课后自己寻找材料做近一步研究。 三是注意实验设计的层次。一节科学课的实验往往不止一个,怎样做到各有侧重,主次分明是每一个教师应当考虑的。这节课我设计了五个实验。吹泡泡一是为了活跃气氛,二是便于学生直观想像空中的小水滴。喷水造彩虹是重现生活中彩虹,让学生知道自己会造彩虹,水中的镜子造彩虹是较长时间的观察彩虹,用三棱镜看是便于学生更仔细地研究。单色光的两个合成实验一个是验证牛顿的发现,一个是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兴趣,每个实验的目的不同。 四是注意实验结果的呈现方式。如何更生动直观的呈现实验结果,也是值得科学教师认真思考的问题。在马达底座和转盘的设计上我都做了精心考虑,受《变色花》一课教师自制试纸的启发,我在光的合成实验安排了让学生自己在空白圆片上涂色自由旋转,然后贴在实验记录上这一环节。 这段时间一直是阴雨天,我在备课时做了两手准备,预备了许多实验材料。在上课时光色散实验本来是二选一的,考虑到那么大的水槽都放好了,不用有点说不过去,就把实验都做了,导致后面的时间不够,学生对实验结果的分析不够深入,教师对实验的指导不够仔细。科学教师要把一学期的每一节实验课都认真准备可能有难度,但每一学期把一两节课精雕细琢还是不难做到的,感谢何老师给了这个机会促使自己去努力这样做。如果每一位教师这样去做了,并把教学设计和教具材料放到全区的平台上共享,我想在何老师精心领导下我区的科学教育一定是走在全市前列的。 附送: 2019-2020年苏教版科学五上《七色光》教案

五年级上册科学 《 七色光 》教案

4、七色光 教学目标 1、知道日光是由七种颜色合成的。 2、会做日光的色散和色光的合成实验。 3、能做不同颜色的单色光的混合实验。 4、能够对具体的滤光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 教学重点:认识日光由七种单色光构成。 教学难点:解释为什么透过不同颜色的玻璃纸,看到的图案颜色是不同的。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见过彩虹吗?关于彩虹,你们有哪些感兴趣的问题要问?学生提出来的问题可能会有以下几个: 它是由哪几种颜色组成的? 彩虹是怎样形成的? 在什么情况下会出现彩虹? 怎样制造彩虹? 彩虹一般出现在什么季节? 2、教师小结:看来大家最关心的问题还是彩虹是怎样形成的,那么,我们就先来制造彩虹吧。 二、制造彩虹 1、出示课本第26页上的制造彩虹的步骤图:1、把一架小镜子斜着放入水中,并设法将它固定。 2、打开手电筒,让光线照在水下部分的镜面上。 3、将白纸在手电筒的上方举起来,移动手电筒的位置,直到看清楚彩虹看到彩虹为止。 2、引导学生读一读制造彩虹的步骤图,了解制作彩虹的过程。 3、学生按照制造彩虹的步骤图制造彩虹。

4、教师对做得好的同学进行表扬,并且告诉同学们,在晴朗无风的日子里,背对太阳,用喷雾器朝空中喷水,也可以在水雾中看见彩虹。 三、光的合成。 1、出示一个陀螺,上面七种颜色均匀分布。 同学们,在圆盘上涂上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快速旋转,你会观察到什么现象呢?学生进行预测。 2、学生动手制作七色陀螺,制作完成之后,快速旋转。并仔细观察高速旋转中的陀螺是什么颜色的? 3、教师分析:手电筒的光线照在水下的镜面上,会发现白光变成了七种颜色,而七彩陀螺高速旋转,则看到白光。这两个实验,让我们发现了什么?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阳光是由七种色光构成的,这七种色光分别是赤橙黄绿青蓝紫。 四、牛顿发现七色光的故事 1、同学们,你们知道世界上最早发现七色光的是谁呢?是牛顿,请大家读一读关于牛顿发现七色光的故事。 2、出示课本第27页的材料。学生仔细的读一读并观察材料下面的两幅图,了解牛顿发现七色光的过程,进一步明确太阳光是由七种彩色光构成的。引导学生交流:为什么牛顿的伟大发现遭到了强烈的反对?人们后来是怎样被牛顿舒服的呢? 3、牛顿通过实验说服了大家。由此可见,事实胜于雄辩。 五、滤光实验。 1、白光是由色光组成的,如果想要得到某种彩色光,可以用这种颜色的玻璃纸把其他颜色的光过滤掉,这就是滤光实验。 2、学生动手做一做课本第28页的滤光实验。在动手实验的过程中,仔细观察实验的现象,思考这种实验现象产生的原因。 3、教师总结:彩色滤光片只能透过其呈现颜色的光,如红色滤光片,只允

2019最新苏教版科学五上《七色光》教案(1)

2019最新苏教版科学五上《七色光》教案(1) 七色光 一、教学目标: 1.知道日光是由七种色光合成的。 2.会做日光的色散与色光的合成实验。 3.能做不同颜色的单色光的混合实验。 4.感受到光学世界的无穷奥妙。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认识日光是由七种单色光构成。 难点:能用自己的语言解释彩虹的形成。 三、教具准备:泡泡液、镜子、水槽、手电筒、喷水壶、水杯、温开水、三棱镜、电池、马达、色盘、空白圆片纸若干 学具准备:水彩笔、胶棒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猜谜:天上一座桥,没人走没车跑,太阳一出来,它就不见了。 课件出示彩虹。 (二)交流生活中的彩虹 1.提问:彩虹漂亮吗?关于彩虹,你们有什么问题吗? 学生的问题可能有: △彩虹是由哪几种颜色组成的? △彩虹是怎样形成的? △太阳一出来,彩虹为什么就消失了呢? △在什么情况下能形成彩虹呢? △彩虹一般是在什么季节出现的?

2.教师小结:在这些问题中,哪一个是最有价值的.值得我们去研究的问题? 看来,大家最关心的还是“彩虹是怎样形成的?”这个问题,今天我们就从我们的身边开始来探究彩虹的秘密吧!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能看到像彩虹一样的颜色,想想看,在什么情况下哪些物体能产生呢? 3.学生回忆: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课件出示:喷水池上.瀑布前.浇花的水龙头上.建筑工地上的喷水管.洒水车洒水时.太阳照射到某些玻璃上时.浮在水面的油花表面.VCD光碟表面.飞在空中的肥皂泡…… 4.让学生吹泡泡 5.提问:那我们生活中的这些事物是依靠“谁”才形成“彩虹”的呢?(太阳光)彩虹的形成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 6.小结:哦,原来太阳光还能借助于某些物体变颜色呢! 7.提问:阳光能变出几种颜色来?(七种) 板书课题:4.七色光 8.提问:是哪七种?(学生可能会回答:赤.橙.黄.绿.青.蓝.紫) 9.提问:是这样七种吗?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最好——让我们亲自来看一看“彩虹”。 10.讲述:要看“彩虹”,必须要有“彩虹”。现在天空没有彩虹,那怎么办呢?看来,我们现在的首要任务是——制造“彩虹”。 (三)制造彩虹,做光的色散实验 1.学生分组讨论制造彩虹的方法,教师小结。 ★用喷水的方法(晴天) ★用放入水中的镜子做(阴雨天) ★用三棱镜做(晴天在室外做,阴雨天在室内用手电筒做) 2.教师提出实验要求,学生分组实验。 提问:(1)分组讨论怎样用放入水中的镜子制作彩虹? 看书P26页说说方法。 课件出示: 用放入水中的镜子制造彩虹的注意点: ★镜子摆放的角度 ★手电筒照射的方向

五年级科学上册《七色光》教学设计

《七色光》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七色光》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第四课,本课教学内容有两个部分:第一、认识光是由七种单色光组成的;第二、做滤光实验,使学生对光有更深的认识。 学习目标: 1、知道日光是由七种单色光合成的。 2、会做日光的色散与色光的合成实验。 3、能够对具体的滤光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 难点:认识日光是由七种单色光构成的。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和手电筒、小镜子、三棱镜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谈话:复习《研究透镜》的主要内容,导入新课,板书课题《七色光》。 二、展示学习目标 1、知道日光是由七种单色光合成的。 2、会做日光的色散与色光的合成实验。 3、能够对具体的滤光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 难点:认识日光是由七种单色光构成的。

三、自主学习 1、你见过彩虹吗?关于彩虹,你有哪些感兴趣的问题? 2、彩虹有几种颜色?七种颜色是怎么排列的? 3、是谁最早发现太阳光是由七种颜色构成的?为什么牛顿的伟大发现遭到了强烈的反对?人们后来是怎样被说服的? 四、合作探究 1、做演示实验:用小镜子和手电筒制造彩虹。 2、用手电筒和三棱镜制造彩虹。 3、介绍背对太阳喷水制造彩虹的方法。 4、在圆盘上涂上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快速旋转圆盘,你观察到什么现象?怎样解释这种现象? 五、汇报交流 1、汇报交流:如何做的,看到的现象和得到的实验结论分别是什么? 2、小组间交流。 六、巩固练习---利用课件进行 (一)填空题 1.在晴朗无风的日子里,背对___,用喷雾器朝空中喷水,可以在水雾中看见__。

2. 牛顿在暗室中让阳光透过___折射到墙上,结果太阳光被分解成七种颜色。 3. 七色光是指__、__、__、__、__、__、__这七种颜色。 4. 通过红色滤光片,看到的白色衣服是___色。 5. 大部分的彩色光都来源于___。 (二)判断题 1.首先提出白光是由七种颜色的光组成的是英国科学家牛顿。 () 2.我们看见“蓝蓝的天上白云飘”,是因为阳光背蓝色的云彩过滤后形成的。() 3.彩虹的形成是因为空气中有水粒的原因。() 4.我们看到雨后的彩虹也是七种颜色合成的。() 5.白光可以分解为七色光,七色光也可以合成白光。() 6. 我们平时看见的太阳光是白光。() 七、回顾目标,总结学习收获。

五年级科学上册 七色光1教学反思 苏教版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学反思七色光 本课是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光与色彩》单元中的最后一课,综合了光的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等知识。如何运用这些知识来解释光的色散现象是教者要重点考虑的。本课由阳光的色散、单色光的合成、光与色彩的关系三部分内容组成。光与色彩的关系要用到玻璃纸,跑了许多地方也没买到,只好将这一部分内容另做安排。在设计这一课的教学时,我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让学生提有价值的问题,并尝试自己解决。在日常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会提许多问题,但提到点子上的问题很少,科学研究本来是一个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提问题是科学课训练的内容之一,本节课中,我试图以多种方式来产生问题,以问题促进学生思考,学会选择有价值的问题去研究。 二是重视课堂教学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在分析教材时我发现教材中并没有出现三棱镜的图案,编者为什么没有安排呢?我想编者的意图是强调科学知识就在生活之中,重视学生的生活体验。 备课时在课堂的导入环节,实验材料的准备、课后的延伸等方面都我努力贯彻这一思想,便于学生课后自己寻找材料做近一步研究。 三是注意实验设计的层次。一节科学课的实验往往不止一个,怎样做到各有侧重,主次分明是每一个教师应当考虑的。这节课我设计了五个实验。吹泡泡一是为了活跃气氛,二是便于学生直观想像空中的小水滴。喷水造彩虹是重现生活中彩虹,让学生知道自己会造彩虹,水中的镜子造彩虹是较长时间的观察彩虹,用三棱镜看是便于学生更仔细地研究。单色光的两个合成实验一个是验证牛顿的发现,一个是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兴趣,每个实验的目的例外。 四是注意实验结果的呈现方式。如何更生动直观的呈现实验结果,也是值得科学教师认真思考的问题。在马达底座和转盘的设计上我都做了精心考虑,受《变色花》一课教师自制试纸的启发,我在光的合成实验安排了让学生自己在空白圆片上涂色解放旋转,然后贴在实验记录上这一环节。

五年级科学上册 七色光 1教案 苏教版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第二单元光与色彩4.七色光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学会做日光的色散与合成实验; 2.尝试做在单色光下观察物体颜色的实验; 3.能够对所观察的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光是有颜色的,了解阳光的色散现象; 2.初步了解光与色彩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光学世界的无限奥妙,欣赏大自然的缤纷色彩。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制造彩虹,激趣导入 1.出示图像资料:夏天雷雨过后,天空出现了一条七色的彩虹。 2.谈话:请学生谈谈彩虹是怎样形成的?它有哪几种颜色组成? 3.讨论:你们想不想自己制造彩虹? 4.带领孩子们制造彩虹。 二、.分解阳光,研究色散的原理 1.讨论:我们还可以怎样制造彩虹?(学生小组讨论后交流) 2.讲述关于牛顿发现七色光的故事。 3.组内交换意见并动手实验: △利用三棱镜 △利用平面镜和水 △利用光盘 4.提问:刚才研究的时候有没有碰到什么要注意的问题呀?如果有的可以提出来大家一起交流。 三、混合色光,研究逆色散原理 1.出示图像资料:牛顿把七色光合成白光 2.讨论:怎样证明日光是由七色光组成的? 3.游戏:玩七色陀螺 4.解释现象。 5.提问:那我们能不能想出更多的方法来证明日光是由七色光组成的? 四、初步了解光与色彩的关系

(一)色彩的形成 (出示录像资料:缤纷绚丽的自然界) 1.谈话:自然界中缤纷绚丽的色彩又是怎样形成的? 2.学生组内讨论并请他们上来交流。 3.教师演示:为什么该物体呈现红色?把红.橙.黄.绿.蓝.靛.紫.黑.白这几种颜色的纸分别放在七色光下,孩子们将看到当七色光投到红纸上,光谱中只剩下了红光,而其他色光不见了。 4.学生实验:绿色物体.黑色物体和白色物体。 5.学生交流心得体会。 (二)“透过彩色玻璃纸看物体”游戏 1.玩“透过彩色玻璃纸看物体”游戏。 2.玩戴各色太阳镜游戏。 3.学生解释原理。 五、课内总结,课外延伸 1.教师出示事先准备好的末端分别贴有红.绿.蓝三色玻璃纸的长纸筒。 2.教师演示:实验时先混合其中两种色光,然后再把三种色光混合起来。 3.讲述:红.绿.蓝就是光的三原色。 4.课后延伸:继续探究光的三原色和色彩的三原色是不是一回事。 (学生刚刚知道七色光能合成白光,当他们看到红.绿.蓝三种色光也能合成白光时,他们感到特别惊奇,课后探究的欲望再次被点燃。) 教学手记 在科学教学中,当学生把探究作为一种学习的需要,逐步成为学习的行为习惯时,课堂教学就会化被动为主动,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一种内驱动力。 在本堂课的教学中,我根据小学中年级学生年龄小.好玩的心理特征,引导学生在“玩”中学,在“玩”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在“玩”中经历探究七色光秘密的全过程,在“玩”中激发继续探究的兴趣,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教学目标。 当然,这种“玩”并不是放羊式的.盲目的.无目的的玩,它与学生课余时间自发的游戏活动有着本质的区别。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以下三点:首先,要在教师的安排和引导下“玩”,教师要精心选择实验材料,合理调控活动时间,灵活处理突发情况等。第二,要让学生有目标地“玩”,带着问题去“玩”,在“玩”中逐步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第三,要让学生在“玩”中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让学生在带有游戏性的活动中“真刀实枪”地搞科学。这样,学生才会在“玩”中有所感.有所悟、有所得,才会终生受益。

苏教版科学五上《七色光》教案(1)

苏教版科学五上《七色光》教案(1) 七色光 一、教学目标: 1.知道日光是由七种色光合成的。 2.会做日光的色散与色光的合成实验。 3.能做不同颜色的单色光的混合实验。 4.感受到光学世界的无穷奥妙。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认识日光是由七种单色光构成。 难点:能用自己的语言解释彩虹的形成。 三、教具准备:泡泡液、镜子、水槽、手电筒、喷水壶、水杯、温开水、三棱镜、电池、马达、色盘、空白圆片纸若干 学具准备:水彩笔、胶棒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猜谜:天上一座桥,没人走没车跑,太阳一出来,它就不见了。 课件出示彩虹。 (二)交流生活中的彩虹 1.提问:彩虹漂亮吗?关于彩虹,你们有什么问题吗? 学生的问题可能有: △彩虹是由哪几种颜色组成的? △彩虹是怎样形成的? △太阳一出来,彩虹为什么就消失了呢? △在什么情况下能形成彩虹呢? △彩虹一般是在什么季节出现的? 2.教师小结:在这些问题中,哪一个是最有价值的.值得我们去研究的问题?

看来,大家最关心的还是“彩虹是怎样形成的?”这个问题,今天我们就从我们的身边开始来探究彩虹的秘密吧!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能看到像彩虹一样的颜色,想想看,在什么情况下哪些物体能产生呢? 3.学生回忆: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课件出示:喷水池上.瀑布前.浇花的水龙头上.建筑工地上的喷水管.洒水车洒水时.太阳照射到某些玻璃上时.浮在水面的油花表面.VCD光碟表面.飞在空中的肥皂泡…… 4.让学生吹泡泡 5.提问:那我们生活中的这些事物是依靠“谁”才形成“彩虹”的呢?(太阳光)彩虹的形成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 6.小结:哦,原来太阳光还能借助于某些物体变颜色呢! 7.提问:阳光能变出几种颜色来?(七种) 板书课题:4.七色光 8.提问:是哪七种?(学生可能会回答:赤.橙.黄.绿.青.蓝.紫) 9.提问:是这样七种吗?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最好——让我们亲自来看一看“彩虹”。 10.讲述:要看“彩虹”,必须要有“彩虹”。现在天空没有彩虹,那怎么办呢?看来,我们现在的首要任务是——制造“彩虹”。 (三)制造彩虹,做光的色散实验 1.学生分组讨论制造彩虹的方法,教师小结。 ★用喷水的方法(晴天) ★用放入水中的镜子做(阴雨天) ★用三棱镜做(晴天在室外做,阴雨天在室内用手电筒做) 2.教师提出实验要求,学生分组实验。 提问:(1)分组讨论怎样用放入水中的镜子制作彩虹? 看书P26页说说方法。 课件出示: 用放入水中的镜子制造彩虹的注意点: ★镜子摆放的角度 ★手电筒照射的方向 (2)分组讨论怎样用喷水的方法来制造彩虹?

五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整理(苏教版).doc

第一单元《白天和黑夜》 1.早晨,太阳从(东方)升起来,影子在(西边);中午太阳升到正南方,影子在(北边);傍晚,太阳从(西方)落下去,影子在(东边)。 2.太阳运动的规律是:(由东向西),太阳高度是(低—高—低)。 3.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是:(由西向东),影子的长短变化是(长—短—长)。 4.一天中气温的变化是(低—高—低)。 5.(早晨、黄昏)时,影子(长),说明太阳(斜射地面),此时温度(低);(正午)时,影子(短),说明太阳(直射地面),此时温度(高)。 6.很久以前,人们就注意到(太阳的运动)和(投影的变化)是有规律的,人们就利用这个规律来(计算时间)。当时的(计时工具)被称为(日晷)或(太阳钟)。(日晷)是测量时间的工具. 7.(太阳钟)是利用太阳和影子的关系制成的。 8.(日晷)由(晷面)和(晷针)两部分构成。 9.日晷有(赤道日晷)和(地平日晷)两种。 10.使用手掌日晷时要注意:面向(正南方),(掌心)向上,平端(横放)在胸前;上午用(左手),下午用(右手)。 11.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昼夜的形成原因是(地球的自转) 12.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24小时)。 13.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日月星辰都围绕地球旋转,这样就形成了白天和黑夜。 14.16世纪(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不是太阳在运动,而是地球绕着太阳在旋转,(昼夜的变化)是(地球自转)的结果。 15.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定在晚上8点,那么,美国应该在(上午),德国应该在(中午),澳大利亚应该在(晚上)收看实况直播。 16.月球圆缺的样子叫做(月相)。月相的周期性变化是(一个月). 17.我们看到的月光是月球反射(太阳)的光。 18.随着月球围绕(地球)的公转运动,月相变化的顺序是(新月—蛾眉月—上弦月—凸月—满月—凸月—下弦月—蛾眉月)。 19.月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20.月球自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农历的一个月)。 21.动植物、人体都有自己的(生物钟)。 22.(昼夜的交替变化)会对动植物产生影响。 23.(白天),郁金香随太阳升起而(开放);(晚上),郁金香会(收拢花瓣)。 24.像郁金香这样会随着(昼夜的交替)而变化的植物还有:(牵牛花)、(合欢树)、(昙花)、(夜来香)等。 25.植物不仅会在不同季节里开花,有的还会在一天的固定时刻开放或闭合。瑞典生物学家(林奈)根据这一现象编排了(花钟)。 26.白天活动的动物有:(狗)、(公鸡)、(蝴蝶)、(蜜蜂)等;夜间活动的动物有:(猫头鹰)、(蛾)、(蝙蝠)、(刺猬)、(蜗牛)等。 27.调查夜间小动物的活动时要注意:(1)不伤害小动物。(2)不惊动小动物。(3)留下小动物活动痕迹。(4)收集小动物留下的东西。(5)不尝小动物留下的东西。(6)调查后,恢复小动物原来的生活环境。 第二单元《光与色彩》 1.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2.(太阳)、(灯泡)、(萤火虫)等是光源;(月亮)、(镜子)不是光源。 3.光源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萤火虫)是自然光源,(激光)、(蜡烛)、(电灯)、(篝火)是人造光源 4.光在同一种物质中,是沿(直线)行进的。 5.2000多年前,中国古代的学者(墨子)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光从窗户上的小孔射进来,会在对面的墙上形成外面景物的(倒像)。这种现象被称为(小孔成像)。 6.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沿直线传播);所以小孔成的像(左右也颠倒)。 7.当光线照射到(镜子)、(幕墙)、(月亮)的表面后会(返回来),这种现象叫(反射)。 8.几乎每样东西都可以反射光,越(光滑)的表面,反射效果越好。 9.(镜子)是最好的(反光物体)。 10.镜子中的影像与实际物体是(左右相反)的。 11.两面镜子的夹角(越小),出现的影像就(越多)。 12.可以用两面(平面镜)制作一架潜望镜。 13.(万花筒)和(潜望镜)利用了(光的反射)的原理。 14.(凸面镜)中的影像是(正立)的,(凹面镜)中的影像是(上下颠倒)的。

五年级科学上册 七色光(二)教案 苏教版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七色光 一、教学目标: 1.知道日光是由七种色光合成的。 2.会做日光的色散与色光的合成实验。 3.能做不同颜色的单色光的混合实验。 4.感受到光学世界的无穷奥妙。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认识日光是由七种单色光构成。 难点:能用自己的语言解释彩虹的形成。 三、教具准备:泡泡液、镜子、水槽、手电筒、喷水壶、水杯、温开水、三棱镜、电池、马达、色盘、空白圆片纸若干 学具准备:水彩笔、胶棒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猜谜:天上一座桥,没人走没车跑,太阳一出来,它就不见了。 课件出示彩虹。 (二)交流生活中的彩虹 1.提问:彩虹漂亮吗?关于彩虹,你们有什么问题吗? 学生的问题可能有: △彩虹是由哪几种颜色组成的? △彩虹是怎样形成的? △太阳一出来,彩虹为什么就消失了呢? △在什么情况下能形成彩虹呢? △彩虹一般是在什么季节出现的? 2.教师小结:在这些问题中,哪一个是最有价值的.值得我们去研究的问题? 看来,大家最关心的还是“彩虹是怎样形成的?”这个问题,今天我们就从我们的身边开始来探究彩虹的秘密吧!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能看到像彩虹一样的颜色,想

想看,在什么情况下哪些物体能产生呢? 3.学生回忆: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课件出示:喷水池上.瀑布前.浇花的水龙头上.建筑工地上的喷水管.洒水车洒水时.太阳照射到某些玻璃上时.浮在水面的油花表面.VCD光碟表面.飞在空中的肥皂泡…… 4.让学生吹泡泡 5.提问:那我们生活中的这些事物是依靠“谁”才形成“彩虹”的呢?(太阳光)彩虹的形成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 6.小结:哦,原来太阳光还能借助于某些物体变颜色呢! 7.提问:阳光能变出几种颜色来?(七种) 板书课题:4.七色光 8.提问:是哪七种?(学生可能会回答:赤.橙.黄.绿.青.蓝.紫) 9.提问:是这样七种吗?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最好——让我们亲自来看一看“彩虹”。 10.讲述:要看“彩虹”,必须要有“彩虹”。现在天空没有彩虹,那怎么办呢?看来,我们现在的首要任务是——制造“彩虹”。 (三)制造彩虹,做光的色散实验 1.学生分组讨论制造彩虹的方法,教师小结。 ★用喷水的方法(晴天) ★用放入水中的镜子做(阴雨天) ★用三棱镜做(晴天在室外做,阴雨天在室内用手电筒做) 2.教师提出实验要求,学生分组实验。 提问:(1)分组讨论怎样用放入水中的镜子制作彩虹? 看书P26页说说方法。 课件出示: 用放入水中的镜子制造彩虹的注意点: ★镜子摆放的角度 ★手电筒照射的方向 (2)分组讨论怎样用喷水的方法来制造彩虹? 课件出示: 用喷水的方法制造彩虹的注意点: ★要背对阳光; ★口里要含一大口水,喷的时候时间尽量要长; ★喷出来的水应该是水雾,而不应是水柱;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七色光》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 《七色光》教学设计 云南省保山地区腾冲县中和镇大村明德小学 尹金丽

苏教版小学科学《七色光》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教材安排了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探究日光的色散现象(包括分解阳光和混合色光);第二部分是滤光实验。 探究日光的色散现象,先由学生联想日常生活中看到的彩虹颜色和成因,引导学生制造彩虹光影--分解色光,再通过陀螺的旋转做色散的逆实验--混合色光,分析其中的光学原理。时间许可的话,课堂上可以让学生观察并思考“颜色的排列顺序、色块的大小是否会影响看到的效果”诸如此类的问题,以求观察与研究的结合。 滤光实验是让学生透过不同颜色的玻璃纸观察由不同颜色线条构成的图案:一些线条隐去了,另一些线条则凸显出图案,呈现不同样子。这里只要求学生观察,不要求学生解释,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思考。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做光的色散实验,知道光能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能对此进行观察研究; 2、使学生学会做光的合成实验,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日光由七色光混合而成; 3、使学生认识色光可以被过滤掉,感受滤光纸下的神气世界,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和爱好,并能从中感受科学实验的乐趣。 三、教学准备: 手电筒、镜子、硬币,水盆(装水)、陀螺(涂上七种颜色的圆

形纸片)、红、黄、蓝3色玻璃纸和白纸。 四、教学时间:2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猜谜语:(出示课件)天生飞架一座桥,不能走来只能瞧。经历一番风雨后,赢得彩衣乐逍遥。(激发兴趣,学生猜想,相机出示彩虹图片。) 2、师:你见过彩虹吗?什么时候,在哪里见过? 3、学生交流。 4、师:对于彩虹,你有哪些问题想研究研究 5、生:(1)彩虹是怎样形成的? (2)彩虹是有哪几种颜色组成的? 、、、、、、 6、是小结:那么我们就一起走进《七色光》的学习,共同去探究吧! 二、探究活动一:做彩虹光影实验 1、师:夏天,雨后的傍晚,常常会看到彩虹,谁能说说彩虹是有哪几种颜色组成的? 2、学生讨论并回答问题。 3、师:那你们能制造出一个彩虹亲自来验证一下刚才的说法吗? 4、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课件出示人工彩虹的制作方法:在盆中倒一些水,把镜子斜放在水中,可用硬币抵住镜片,以免滑动,把

五年级科学上册七色光2教案 苏教版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七色光 一、教学目标: 1.知道日光是由七种色光合成的。 2.会做日光的色散与色光的合成实验。 3.能做不同颜色的单色光的混合实验。 4.感受到光学世界的无穷奥妙。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认识日光是由七种单色光构成。 难点:能用自己的语言解释彩虹的形成。 三、教具准备:泡泡液、镜子、水槽、手电筒、喷水壶、水杯、温开水、三棱镜、电池、马达、色盘、空白圆片纸若干 学具准备:水彩笔、胶棒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猜谜:天上一座桥,没人走没车跑,太阳一出来,它就不见了。 课件出示彩虹。 (二)交流生活中的彩虹 1.提问:彩虹漂亮吗?关于彩虹,你们有什么问题吗? 学生的问题可能有: △彩虹是由哪几种颜色组成的? △彩虹是怎样形成的? △太阳一出来,彩虹为什么就消失了呢? △在什么情况下能形成彩虹呢? △彩虹一般是在什么季节出现的? 2.教师小结:在这些问题中,哪一个是最有价值的.值得我们去研究的问题? 看来,大家最关心的还是“彩虹是怎样形成的?”这个问题,今天我们就从我们的身边开始来探究彩虹的秘密吧!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能看到像彩虹一样的颜色,想想看,在什么情况下哪些物体能产生呢?

3.学生回忆: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课件出示:喷水池上.瀑布前.浇花的水龙头上.建筑工地上的喷水管.洒水车洒水时.太阳照射到某些玻璃上时.浮在水面的油花表面.VCD光碟表面.飞在空中的肥皂泡…… 4.让学生吹泡泡 5.提问:那我们生活中的这些事物是依靠“谁”才形成“彩虹”的呢?(太阳光)彩虹的形成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 6.小结:哦,原来太阳光还能借助于某些物体变颜色呢! 7.提问:阳光能变出几种颜色来?(七种) 板书课题:4.七色光 8.提问:是哪七种?(学生可能会回答:赤.橙.黄.绿.青.蓝.紫) 9.提问:是这样七种吗?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最好——让我们亲自来看一看“彩虹”。 10.讲述:要看“彩虹”,必须要有“彩虹”。现在天空没有彩虹,那怎么办呢?看来,我们现在的首要任务是——制造“彩虹”。 (三)制造彩虹,做光的色散实验 1.学生分组讨论制造彩虹的方法,教师小结。 ★用喷水的方法(晴天) ★用放入水中的镜子做(阴雨天) ★用三棱镜做(晴天在室外做,阴雨天在室内用手电筒做) 2.教师提出实验要求,学生分组实验。 提问:(1)分组讨论怎样用放入水中的镜子制作彩虹? 看书P26页说说方法。 课件出示: 用放入水中的镜子制造彩虹的注意点: ★镜子摆放的角度 ★手电筒照射的方向 (2)分组讨论怎样用喷水的方法来制造彩虹? 课件出示: 用喷水的方法制造彩虹的注意点: ★要背对阳光; ★口里要含一大口水,喷的时候时间尽量要长; ★喷出来的水应该是水雾,而不应是水柱; ★注意要在避风处做; ★喷射的角度要仔细揣摩,是向上喷?还是向下喷?还是平喷?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2.4七色光 |苏教版

4.七色光 ●教材分析:本课属于光学部分内容,研究的是光的分解和合成现象。主要通过指导学生探究光的色散现象,进而知道光与色彩之间的关系。本课分为二个部分:白光色散成七色光;七色光合成白光。 ●学情分析:根据学生年龄特点的实际情况,让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在这节课中得到升华,转化到实践中,让学生揭开彩虹的神秘面纱。 ●教学目标: 1.过程与方法:学会做日光的色散与合成实验;尝试做在单色光下观察物体颜色的实验;能够对所观察的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 2.知识与技能:知道光是有颜色的,了解阳光的色散现象;初步了解光与色彩的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光学世界的无限奥妙,欣赏大自然的缤纷色彩。 ●教学重点:认识日光由七种颜色的单色光构成。 教学难点:解释为什么透过不同的玻璃纸,看到的图案颜色是不同。 ●教学准备:(教师)喷雾器、三棱镜、水槽、水、白色卡纸。 (学生)小镜子、制作牛顿盘的套材(学具袋)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出示图像资料:夏天雷雨过后,天空出现了一条七色的彩虹。 2.谈话:请学生谈谈彩虹是怎样形成的?它有哪几种颜色组成?(板书课题:七色光) 二、动手实践,进行探究。 探究活动1:交流彩虹,体验生活。 1.谈话引出彩虹。 师:在哪里还可以看到这样的色彩? 生答:天上。 师:说对了,天上的彩虹。 课件出示彩虹图片,提问: 彩虹是由哪几种颜色组成的呢?找学生回答,集体补充。

(答案:红、橙、黄、绿、青、蓝、紫) 那么,我们在什么情况下能见到彩虹? 学生举手回答,共同总结,教师补充。 (雨后、洒水车后面、有阳光和水珠(或水雾)的地方、喷雾器喷雾时、喷泉或瀑布的周围) 此时,如果学生不能回答“彩虹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这个问题,教师可以启发学生思考,同学们在回答“在什么地方见过彩虹”时,答案有没有相同的地方。教师启发学生回想生活中类似彩虹的现象(为制造彩虹做准备),学会发现彩虹出现的地方应有充足的阳光和水。 2.那么,我们能不能利用阳光和水雾制造彩虹呢? 教师领生到室外,演示用喷雾器制造彩虹,学生进行观察。 4.教师讲解彩虹形成的原理(不要求学生掌握): 彩虹是太阳光穿透水的颗粒时形成的。原本光是笔直行进的,但它也具有一旦进入水中就会折射的性质。因此太阳光在通过水的颗粒时就会折射。此时,由于光折射的角度因颜色而各异,所以七种颜色会以各自不同的角度折射。所以七种颜色会很漂亮地排列起来,这就形成了彩虹。因为彩虹呈现于与太阳方向相反的天空,所以想在雨后看彩虹时要背对着太阳。 探究活动2:制造彩虹,激发兴趣。 1.谈话:制作人造彩虹的方法很多,下面再你们介绍几种。 (1)将平面镜迎着阳光斜放在浅水盆里,固定牢固,然后将白色卡纸斜放在镜子前方,调整水盆、镜子和卡纸的位置,直到卡纸上出现彩虹。 (2)将三棱镜的一个面对着太阳,让光线射入,然后调整角度,在另一面的墙上也会出现彩虹。 (3)可以对着光观察光盘,也可以看到鲜艳的七色光。 2.学生制造彩虹活动。 学生做实验时,教师指导学生要从多个角度观察,寻找最佳位置。在使用三棱镜做光色散上,教师指导学生用其他方法制造彩虹。为学生观察色散现象,教材中提供了两种方法。做对着阳光方向喷水雾实验时,可以出现弧形彩带,这和自然界彩虹形成的原理是一样的。实验中一定要提醒学生,千万不要用眼睛直视阳光。用光盘、油滴、肥皂水做实验时,光盘

五年级科学上册 七色光 3教案 苏教版

五年级科学上册七色光 3教案苏教版 日学科:科学课题:七色光教时:1执教:姜美玲 1、教学目标: 1、知道日光是由七种色光全成的; 2、会做日光的色散与合成的实验了解阳光的色散现象; 3、感受光学世界的无限奥妙,欣赏大自然的缤纷色彩。 2、教学目标设计依据:(1)内容分析:教材安排了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探究日光的色散现象(包括分解阳光和混合色光);第二部分是滤光实验。探究日光的色散现象,先由学生联想日常生活中看到的彩虹颜色和成因,引导学生制造彩虹光影分解色光,再通过陀螺的旋转做色散的逆实验混合色光,分析其中的光学原理。时间许可的话,课堂上可以让学生观察并思考“颜色的排列顺序、色块的大小是否会影响看到的效果”诸如此类的问题,以求观察与研究的结合。滤光实验是让学生透过不同颜色的玻璃纸观察由不同颜色线条构成的图案:一些线条隐去了,另一些线条则凸显出图案,呈现不同样子。这里只要求学生观察,不要求学生解释,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思考。(2)学生分析:五年级学生在探究时已经能自觉的分工并合作完成讨论好方案的实验研究,在电脑操作方面也已经达到一个比较熟练的地步,所以本课将混合色光的实验设计成了科学操作实验和电脑操作实验的组合,不仅有助于强化科学探究的过程,更有利于学生在有限的时

间里获得更多的科学发现,提高他们科学研究的兴趣和积极性。教学过程时间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 二、研究色散 三、研究光的合成 四、做滤光实验研究 1、出示图像资料:夏秋雷雨过后,天空出现了一条七色的彩虹。 2、谈话:有谁知道彩虹是怎样形成的?它有哪几种颜色组成? 3、彩虹是在什么条件下形成的有哪位同学知道吗?(空气中充满小水滴,有阳光) 1、讨论:我们还可以怎样制造彩虹? 2、讲述人工制造彩虹的几种方法; 3、你在研究过程中有什么发现?告诉老师和同学好吗? 1、出示七色陀螺,会玩它吗? 2、你有什么发现吗?能告诉大家这是怎么回事吗? 3、小结:阳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彩色光构成的。 4、介绍牛顿对光色研究的过程和结果。 1、问:如果我们分别在罩着红、蓝、绿三种颜色滤光片的手电筒下,白色的纸上会有什么变化呢?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

苏教版科学五上《七色光》教案

苏教版科学五上《七色光》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道日光是由七种色光合成的。 2.会做日光的色散与色光的合成实验。 3.能做不同颜色的单色光的混合实验。 4.感受到光学世界的无穷奥妙。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认识日光是由七种单色光构成。 难点:能用自己的语言解释彩虹的形成。 三、教具准备:泡泡液、镜子、水槽、手电筒、喷水壶、水杯、温开水、三棱镜、电池、马达、色盘、空白圆片纸若干 学具准备:水彩笔、胶棒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猜谜:天上一座桥,没人走没车跑,太阳一出来,它就不见了。 课件出示彩虹。 (二)交流生活中的彩虹 1.提问:彩虹漂亮吗?关于彩虹,你们有什么问题吗? 学生的问题可能有: △彩虹是由哪几种颜色组成的? △彩虹是怎样形成的? △太阳一出来,彩虹为什么就消失了呢? △在什么情况下能形成彩虹呢? △彩虹一般是在什么季节出现的? 2.教师小结:在这些问题中,哪一个是最有价值的.值得我们去研究的问题? 看来,大家最关心的还是“彩虹是怎样形成的?”这个问题,今天我们就从我们的身边开

始来探究彩虹的秘密吧!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能看到像彩虹一样的颜色,想想看,在什么情况下哪些物体能产生呢? 3.学生回忆: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课件出示:喷水池上.瀑布前.浇花的水龙头上.建筑工地上的喷水管.洒水车洒水时.太阳照射到某些玻璃上时.浮在水面的油花表面.VCD光碟表面.飞在空中的肥皂泡…… 4.让学生吹泡泡 5.提问:那我们生活中的这些事物是依靠“谁”才形成“彩虹”的呢?(太阳光)彩虹的形成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 6.小结:哦,原来太阳光还能借助于某些物体变颜色呢! 7.提问:阳光能变出几种颜色来?(七种) 板书课题:4.七色光 8.提问:是哪七种?(学生可能会回答:赤.橙.黄.绿.青.蓝.紫) 9.提问:是这样七种吗?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最好——让我们亲自来看一看“彩虹”。 10.讲述:要看“彩虹”,必须要有“彩虹”。现在天空没有彩虹,那怎么办呢?看来,我们现在的首要任务是——制造“彩虹”。 (三)制造彩虹,做光的色散实验 1.学生分组讨论制造彩虹的方法,教师小结。 ★用喷水的方法(晴天) ★用放入水中的镜子做(阴雨天) ★用三棱镜做(晴天在室外做,阴雨天在室内用手电筒做) 2.教师提出实验要求,学生分组实验。 提问:(1)分组讨论怎样用放入水中的镜子制作彩虹? 看书P26页说说方法。 课件出示: 用放入水中的镜子制造彩虹的注意点: ★镜子摆放的角度 ★手电筒照射的方向 (2)分组讨论怎样用喷水的方法来制造彩虹? 课件出示: 用喷水的方法制造彩虹的注意点:

五年级科学上册 七色光1教案 苏教版

五年级科学上册七色光1教案苏教版 4、七色光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1学会做日光的色散与合成实验; 2、尝试做在单色光下观察物体颜色的实验; 3、能够对所观察的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知识与技能 1、知道光是有颜色的,了解阳光的色散现象; 2、初步了解光与色彩的关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光学世界的无限奥妙,欣赏大自然的缤纷色彩。教学过程设计 一、制造彩虹,激趣导入 1、出示图像资料:夏天雷雨过后,天空出现了一条七色的彩虹。 2、谈话:请学生谈谈彩虹是怎样形成的?它有哪几种颜色组成? 3、讨论:你们想不想自己制造彩虹? 4、带领孩子们制造彩虹。 二、、分解阳光,研究色散的原理 1、讨论:我们还可以怎样制造彩虹?(学生小组讨论后交流) 2、讲述关于牛顿发现七色光的故事。 3、组内交换意见并动手实验:△利用三棱镜△利用平面镜和水△利用光盘

4、提问:刚才研究的时候有没有碰到什么要注意的问题呀?如果有的可以提出来大家一起交流。 三、混合色光,研究逆色散原理 1、出示图像资料:牛顿把七色光合成白光 2、讨论:怎样证明日光是由七色光组成的? 3、游戏:玩七色陀螺 4、解释现象。 5、提问:那我们能不能想出更多的方法来证明日光是由七色光组成的? 四、初步了解光与色彩的关系 (一)色彩的形成(出示录像资料:缤纷绚丽的自然界) 1、谈话:自然界中缤纷绚丽的色彩又是怎样形成的? 2、学生组内讨论并请他们上来交流。 3、教师演示:为什么该物体呈现红色?把红、橙、黄、绿、蓝、靛、紫、黑、白这几种颜色的纸分别放在七色光下,孩子们将看到当七色光投到红纸上,光谱中只剩下了红光,而其他色光不见了。 4、学生实验:绿色物体、黑色物体和白色物体。 5、学生交流心得体会。 (二)“透过彩色玻璃纸看物体”游戏 1、玩“透过彩色玻璃纸看物体”游戏。 2、玩戴各色太阳镜游戏。

五年级上科学教学反思七色光_苏教版

五年级上科学教学反思-七色光苏教版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他生动地概括了兴趣与学习的关系。没有兴 趣的学习,是无可奈何的、消极被动的学习。所以我在课堂中加入了一些有趣的活动,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我在教师示范的环节有些仓促,没有照顾到每一位同学,这是我在今后课堂教学中应注意的地方。在对学生回答问题时,我所使用的鼓励语言有些单调,应多加入丰富的词语,如“你的回答真精彩“、“你真聪明”、“你真像一个小科学家!”等等。这样会使学生充分感受到“组织者、引导者”的作用,又使学生感到话语亲切、不生硬,易于接受,激发其学习兴趣,又全身心地投入下面的学习中去。 回顾本节课的教学,做得较好的地方有以下几点: 一、整合效果看课前准备 这一课的教学重点是学生自行研究色光的混合,首先先通过陀螺的旋转混合色光,然后是拓展——混合各种颜色。2个操作都不难,但是这得有材料和软件的支持,脱离了材料和软件的支持,将是纸上谈兵、空无一物,学生虽然能够接受有这么一回事,但是缺乏体验,这样的刺激很快就会淡忘。所以课前一定要准备好相应的材料、软件,上课时让学生动起手来,这样才能达到整合课程资源,最大限度的利用课堂时间获得最大的感受体验。 二、整合手段服务学生体验 色光的混合是不是要让学生能够记住那么多的颜色组合后能调出怎样的新颜色呢?不是的,目的其实是让学生经历这样一个过程,了解混合后颜色会发生变化,能知道一两个混合的结果就可以了,毕竟知识会遗忘的,但是这样的体验却能带来高昂的兴趣、热情、成就感,这是比知识技能更宝贵的东西。不管使用的手段如何,其根本目的也是为体验而服务的。 三、整合目的是为了提高效果 课程整合的目的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的,这是检验整合效果的决定性标准,所以整合一定要为教学服务,以实现提高教学、学习的效果,千万不能出现为了整合而整合的情况,留于形式的多样、新颖、花哨,却不能实在的提高学习的效果。《七色光》一课里,利用软件进行色光混合的模拟实验,是对陀螺旋转实验的补充,而不是替代,它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促进学生对于色光混合的理解而设立,教学效果表明,这样的做法确实体现了它的价值。 第1页/共1页

苏教版科学五上七色光教学设计

《七色光》教案 教材分析: 本课是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四课七色光,探究日光的色散现象(包括分解阳光和混合色光)。 探究日光的色散现象,先由学生联想日常生活中看到的彩虹颜色和成因,引导学生制造彩虹光影——分解色光,再通过水棱镜的实验——混合色光,分析其中的光学原理。课堂上可以让学生观察并思考“颜色的排列顺序、色块的大小是否会影响看到的效果”诸如此类的问题,以求观察与研究的结合。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制作水棱镜,并利用水棱镜对光的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观察研究,鼓励学生积极地、有创造性地思考,并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 2、通过组织、指导学生制作水棱镜和牛顿盘并观察光的分解和合成现象,使学生了解有关光的初步知识和人工制造彩虹的方法。 3、通过牛顿盘对光的混合实验,使学生对七种色光混合形成白光产生新的探究问题,激发学生课余时间对科学探究的兴趣、爱好、乐趣。 过程与方法: 1学会做制造彩虹的实验及七色光合成白光的实验; 2能够对所观察的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光是有颜色的,了解阳光的色散现象;

2知道太阳光是复色光,可以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 4.知道七种颜色的光可以合成白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知道彩虹的形成过程,自然界需要我们一起去探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 1.谈话:同学们,你们看见过彩虹吗?(出示彩虹的图片) 2.提问:关于彩虹,你们有什么问题? 3.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 教学准备 透明玻璃一块、镜子两面、水棱镜套材料一套、牛顿盘套材一套、手电筒(光源)、16K白纸、水盆(装水)一个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谈话:同学们,你们看见过彩虹吗?(出示彩虹的图片) 2.提问:关于彩虹,你们有什么问题? 3.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 4.将平面镜迎着电筒光放在浅水盆里,固定牢固,然后将白色卡纸斜放在镜前方,调整水盆、镜子和卡纸的位置,直到卡纸上出现彩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