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存在主义的影响

合集下载

探索存在主义对现代人生活的影响

探索存在主义对现代人生活的影响

探索存在主义对现代人生活的影响存在主义是20世纪西方哲学流派之一,强调个体的自由、选择和责任,认为人类的存在先于本质,生而为人就是被抛入这个世界,需要通过自己的行动来赋予生命意义。

存在主义的思想深刻地影响了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本文将探讨存在主义对现代人生活的影响。

形成独立思考意识存在主义强调每个个体都是独立存在的个体,每个人都有权利自由选择、负责任自己的行为。

这种思想促使现代人更加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开始思考人生的意义和目的。

在社会压力不断增大的今天,存在主义哲学给予人们独立思考的能力,让人们更加明确自己的需求和愿望,不随波逐流,更加注重真实的自我。

强调个体选择与责任存在主义认为每个人对自己的一切选择都要负责任,无法逃避后果。

这种观念在现代社会中也得到了体现。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个人选择带来的后果,更加理性地面对问题和挑战。

在职业生涯规划、家庭关系处理、道德伦理选择等方面,人们更加倾向于审慎思考,承担自己的责任,而不是将一切归咎于外部环境。

对传统规范和权威的挑战存在主义反对传统规范和权威的束缚,强调每个人都应该根据自己的内心价值观和信仰来生活。

这种观点对传统价值体系提出了挑战,使得现代人更加注重个体权利和尊重。

在社会化进程中,越来越多的人不再被传统伦理道德所束缚,更加注重个性发展和自我实现。

这种解构传统规范的态度也使得社会更加多元化、包容性增强。

增强面对生活困境的韧性存在主义思想认为生活本身就是困境和挑战,每个人都需要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和痛苦。

这种观点使得现代人更加注重面对困境时的心理韧性和适应能力。

在竞争激烈、压力山大的社会环境下,存在主义对于人们塑造积极应对困境态度起到了积极作用。

现代人更加乐观向上,在挫折和失败面前能够更快地从挫折中恢复,坚强地走向未来。

推动个体成长与发展存在主义鼓励每个人不断探寻自我、追求真实意义上的成长与发展。

现代社会中越来越多的个体正在踏上寻找内心真实需求与追求心灵满足之路。

存在主义哲学对近现代文学与艺术的影响

存在主义哲学对近现代文学与艺术的影响

存在主义哲学对近现代文学与艺术的影响存在主义哲学是20世纪的一种思潮和哲学派别,它对近现代文学与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存在主义强调个体的存在和自由选择,批判了传统意义上的理性主义和规范性道德观念,提出了独特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以下将探讨存在主义哲学对近现代文学与艺术的具体影响。

一、对文学创作的影响1. 诗与小说:存在主义认为个体的存在是无意义的,人们要通过面对生死、孤独和无法逃离的自由选择来发现生活的意义。

这种对无意义和存在的探索常常出现在现代诗歌和小说中,例如卡夫卡的《变形记》和加缪的《局外人》。

这些作品通过对人类存在的绝望感和荒诞感的描绘,表达了存在主义哲学的核心思想。

2. 戏剧与舞台艺术:存在主义对戏剧创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特别是在表演形式和主题上。

戏剧家如贝克特和伊奇卡·戈高以其剧作中独特的对白方式和意义模糊的情节,展现了人类的无力感和不可逃避的命运。

这种戏剧形式常常被用来探讨存在与无存在之间的矛盾,突出人类的孤独和存在的无意义。

二、对艺术创作的影响1. 绘画与雕塑:存在主义对艺术创作提出了“存在先于本质”的观点,拒绝给事物赋予固定的形式和含义。

这种观点在绘画和雕塑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例如,毕加索的立体主义作品将物体的不同面向和角度同时呈现,打破了传统的二维视觉表达方式。

同时,许多存在主义艺术家通过他们的作品传递个体的孤立和困顿,如爱德华·曼克的雕塑《绝望》和亨利·摩尔的绘画《呼号》。

2. 音乐与电影:存在主义哲学强调人类的孤独和存在无意义的感受,这种情绪在音乐和电影中也得到了体现。

如勃拉姆斯的音乐作品《孤独慢板》,通过悲伤而充满情感的旋律,表达了人类的孤立和寂寞。

在电影领域,贝尔塔·鲁齐的《自行车日记》和安东尼·多伦特的《法国外交》等作品,通过镜头语言和剪辑手法,展示了人类在现代社会中的孤独和沉默。

结论:存在主义哲学对近现代文学与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现代文学作品中的存在主义存在的意义和作用

现代文学作品中的存在主义存在的意义和作用

现代文学作品中的存在主义存在的意义和作用引言:现代文学作品是一座精神的迷宫,其中蕴含着各种思想流派的影响。

而存在主义作为一种哲学思潮,深刻地影响了现代文学的创作与表达。

本文将探讨存在主义在现代文学作品中的存在意义与作用,带领读者进入一场关于人类存在的深度思考之旅。

第一部分:存在主义的基本概念与核心思想在探讨存在主义在现代文学作品中的意义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存在主义的基本概念与核心思想。

存在主义强调个体的存在与自由意志,认为人类是自由的、有责任的个体。

人类的存在是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每个人都必须面对自己的存在与选择。

此外,存在主义也关注人类的孤独与无意义感,认为人类的存在是没有确定目的的,个体需要通过自己的选择与行动赋予生命以意义。

第二部分:存在主义在现代文学中的体现现代文学作品中存在主义的体现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

首先,存在主义的思想影响了文学作品的主题选择。

许多现代文学作品关注人类的孤独、无意义感以及对自由的渴望。

例如,卡夫卡的《变形记》中,主人公格雷戈尔·萨姆萨在变成昆虫后陷入了无尽的孤独与无助之中;而加缪的《局外人》则描绘了一个对社会价值观漠不关心的主人公梅尔索。

其次,存在主义的影响还体现在文学作品的叙事结构与风格上。

存在主义作品常常以碎片化的叙事方式呈现,通过断裂的时间线与混乱的情节来反映人类的无序与混乱。

例如,乔伊斯的《尤利西斯》以多个角色的视角交织叙述,呈现出一个充满错综复杂的现实世界。

第三部分:存在主义在现代文学中的意义与作用存在主义在现代文学中的存在意义与作用不仅仅是一种思想的传递,更是对人类存在的深度思考。

首先,存在主义作品引发了读者对自身存在的思考与反思。

通过描述人类的无意义感与孤独,这些作品迫使读者面对自己内心的矛盾与挣扎,激发了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其次,存在主义作品也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思考人类自由意志与责任的途径。

这些作品通过描绘主人公的选择与行动,强调了每个个体对自己生命的塑造与决定的重要性。

存在主义的现实意义

存在主义的现实意义

存在主义的现实意义1. 存在主义告诉我们要为自己的人生负责,这多重要啊!就像你选择走哪条路,那可都是你自己决定的呀!比如你决定每天早起学习,这就是你为自己负责,对不?2. 它让我们明白自由的珍贵呀!想想看,你可以自由选择喜欢的工作,像鸟儿自由飞翔在天空一样,多棒!就如同你选择了做画家,去描绘自己心中的美好。

3. 存在主义强调个体的独特性呢!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就像每片雪花都有不同的形状。

比如你的朋友都喜欢热闹,而你却偏爱安静,这就是你的独特之处呀!4. 它还提醒我们要真诚对待自己的感受,这可不是小事!好比你难过了就哭,开心了就笑,不要压抑自己的情绪,对不对?5. 存在主义的现实意义在于让我们勇敢面对生活的不确定性,这不就是人生的挑战嘛!就像航海中遇到风浪,你得勇敢前行啊!比如你突然面临工作变动,那也要勇敢去应对呀。

6. 它促使我们积极创造自己的生活意义,多有动力啊!如同你决定去做志愿者,为他人带来温暖和帮助,这就是你创造的意义呀。

7. 存在主义让我们懂得珍惜当下,这太关键了!别总是想着以后怎样,现在这一刻就很重要呀!像你和家人一起吃饭聊天的时光,多值得珍惜。

8. 它提醒我们不要随波逐流,要有自己的主见,这多难得!就像大家都去追流行,你却坚持自己喜欢的风格,多酷呀!比如你坚持喜欢古典音乐。

9. 存在主义让我们看到生命的各种可能性,哇,多让人兴奋!就像打开一扇又一扇未知的门。

比如你一直想尝试跳伞,那为什么不去呢?10. 存在主义的现实意义真的很大呀!它让我们成为自己人生的主角,而不是配角。

就像舞台上的你,尽情展现自己的光芒,多了不起!比如你勇敢追求自己的梦想,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

我觉得存在主义真的很有价值,它能让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自己和生活,勇敢地去追求和创造,让我们的人生变得更加有意义和精彩。

存在主义对个体与社会的影响研究报告

存在主义对个体与社会的影响研究报告

存在主义对个体与社会的影响研究报告摘要:本研究报告旨在探讨存在主义对个体与社会的影响。

通过对存在主义的核心理念、个体主义和社会关系的探讨,我们发现存在主义对于个体的自由选择、责任感和意义的追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也对社会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提出了挑战。

本研究报告通过分析存在主义在现代社会的应用,探讨了存在主义对个体与社会的积极和消极影响,并提出了一些思考和建议。

第一部分:存在主义的核心理念存在主义是20世纪欧洲哲学的重要学派之一,其核心理念是个体的存在优先于本质。

存在主义认为人的存在是主观的、自由的和有责任的。

个体在存在主义中被赋予了自由选择的权力,他们可以自主地决定自己的行为和价值观。

同时,存在主义也强调个体对自己行为的责任感,认为人的选择和行为对自己和他人都有深远的影响。

第二部分:存在主义对个体的影响存在主义对个体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存在主义强调个体的自由选择权,这使得个体能够追求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

个体可以超越社会的期望和规范,实现真正的自我实现。

其次,存在主义强调个体对自己行为的责任感。

个体在面对选择时需要承担责任,并为自己的选择承担后果。

这种责任感激发了个体对自己行为的思考和反思,促使他们更加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对自己和他人的影响。

第三部分:存在主义对社会的影响存在主义对社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传统价值观和道德观念的挑战。

存在主义认为传统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是由社会强加于个体的,个体应该超越这些规范,追求自己真正的价值和意义。

这种挑战引发了对社会规范和道德观念的重新思考。

同时,存在主义也对社会的集体主义观念提出了质疑,强调个体的独立性和自由选择权。

第四部分:存在主义在现代社会的应用存在主义在现代社会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教育领域,存在主义的理念可以帮助个体发展独立思考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在职场中,存在主义的理念可以激发个体的创造力和自主性,促进个体的自我实现。

在心理治疗中,存在主义的理念可以帮助个体面对困境、找到生活的意义和目标。

存在主义的意义和价值

存在主义的意义和价值

存在主义的意义和价值摘要:一、存在主义的概念与背景二、存在主义的核心思想三、存在主义的意义和价值四、存在主义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五、我国对存在主义的态度与启示正文:存在主义作为一种哲学思潮,起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欧洲,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的洗礼,人们对传统价值观的质疑以及对个体生命意义的探寻。

存在主义关注个体在面对外部世界压力和道德规范时的选择与行动,强调个体自由和责任。

存在主义的核心思想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首先,存在先于本质。

这意味着个体在世界中没有既定的目标,人们需要在自由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行动和选择来创造价值和意义。

其次,世界是荒诞的。

存在主义者认为,人类生活在一个无意义的世界中,个体需要勇敢面对荒诞,用自己的方式去寻找生命的意义。

最后,个体承担着绝对的责任。

在面对困境和道德抉择时,个体需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并为自己的选择承担后果。

那么,存在主义的意义和价值体现在哪里呢?首先,存在主义提醒我们,生活没有固定的答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

其次,存在主义鼓励我们勇敢面对人生的困境,不畏艰难,坚定地走自己的道路。

最后,存在主义强调个体责任,让我们明白,我们的每一个选择和行动都会对社会产生影响,我们需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在现实生活里,存在主义哲学的应用价值尤为重要。

面对职场、家庭、社会等诸多压力,我们如何在纷繁复杂的环境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实现人生价值?存在主义告诉我们,我们需要在自由的基础上,勇敢地去追求自己的梦想,坚守自己的信念,时刻保持对自己行为的反思与审视。

在我国,尽管存在主义并非主流哲学,但它的某些观念仍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例如,在教育领域,存在主义强调个体的自由与责任,这对培养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和担当精神的下一代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存在主义哲学有助于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关注个体发展,实现人生价值。

总之,存在主义作为一种关注个体生命意义和价值的哲学思潮,具有很高的现实意义。

存在主义对法国的影响

存在主义对法国的影响

存在主义对法国的影响存在主义是20世纪法国哲学的一种思潮,对法国社会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政治、文学、艺术和社会等方面探讨存在主义对法国的影响。

存在主义对法国政治产生了重要影响。

法国在二战后经历了一系列政治动荡,存在主义思想成为了一种反抗旧秩序的力量。

存在主义强调个体的自由和责任,主张每个人都应当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这种思想为法国人民提供了一种反抗压迫和不公的道德支持。

同时,法国的一些政治运动和反对派团体也受到了存在主义思想的影响,例如1968年的学生运动就是在存在主义的背景下发生的。

存在主义对法国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法国是世界文学的重要中心,而存在主义思想对法国文学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存在主义文学强调对人类存在的探索和反思,关注个体的内心体验和道德选择。

法国作家加缪、索特和萨特等人都是存在主义文学的代表。

他们的作品揭示了人类存在的困境和无意义感,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思考。

存在主义文学为法国文学注入了新的思想和创作方式。

存在主义对法国艺术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存在主义思潮的推动下,法国艺术界出现了一系列新的艺术派别和风格。

例如存在主义绘画强调对人类存在的表现,艺术家通过作品表达对生命的思考和质疑。

法国艺术家让-保罗·索特、亨利·马蒂斯等人的作品代表了存在主义绘画的风格。

存在主义艺术带给法国艺术界新的创作理念和审美观念。

存在主义对法国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

存在主义强调个体的自由和责任,呼吁人们关注自己的存在和行为。

这种思潮对法国社会产生了启发和激励,激发了人们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例如在法国的劳工运动中,存在主义思想对工人阶级的觉醒和团结起到了积极作用。

存在主义的理念也推动了法国社会的进步和变革。

存在主义对法国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它在政治、文学、艺术和社会等领域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存在主义思想为法国人民提供了反抗压迫和不公的道德支持,同时也为法国文学、艺术和社会带来了新的思想和创作方式。

存在主义对现代文学的影响与启示

存在主义对现代文学的影响与启示

存在主义对现代文学的影响与启示现代文学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不仅仅是为了娱乐读者,更是通过文字和故事传达对人类存在的思考和探索。

存在主义作为一种哲学思潮,对现代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与启示。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存在主义对现代文学的影响与启示。

首先,存在主义强调个体的存在和自由选择。

这一思想在现代文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反映。

作家们通过塑造独立个体的形象,探讨人类的自由意志和选择的重要性。

例如,法国作家加缪的小说《局外人》中的主人公梅尔索,以及美国作家海明威的小说《老人与海》中的老渔夫圣地亚哥,都是独立而自由的个体。

他们在面对生活的困境和挑战时,坚守自己的信念和价值观,展现了存在主义的核心理念。

其次,存在主义强调人类的孤独和无意义。

现代文学中的许多作品都探讨了这一主题。

作家们通过描绘人类在现代社会中的孤独和无助,传达了对存在的困惑和迷茫。

例如,英国作家毛姆的小说《人性的枷锁》中的主人公菲利普,以及日本作家村上春树的小说《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中的主人公渡边,都是在孤独中寻找自我和意义的旅行者。

他们的经历和思考触动了读者内心深处的共鸣,引发了对人类存在的深刻思考。

此外,存在主义强调个体的责任和道德选择。

现代文学中的许多作品都探讨了这一主题。

作家们通过描绘人类在面对道德困境时的选择和抉择,传达了对人类责任和伦理的思考。

例如,美国作家福克纳的小说《喧哗与骚动》中的主人公坎普,以及中国作家余华的小说《活着》中的主人公福贵,都是在困境中面临道德选择的个体。

他们的故事和抉择引发了读者对人类责任和伦理的思考,激发了对社会问题和人类命运的关注。

最后,存在主义强调人类的存在是有限的和有死亡的。

现代文学中的许多作品都探讨了这一主题。

作家们通过描绘人类面对死亡的恐惧和对生命的珍视,传达了对存在的有限性和宝贵性的思考。

例如,法国作家普鲁斯特的长篇小说《追忆似水年华》中的主人公,以及美国作家福克纳的小说《喧哗与骚动》中的主人公昆汀,都是在面对死亡的威胁时,对生命的珍贵和存在的有限性产生了深刻的思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专题结课论文论文题目:浅谈存在主义的影响院(部)名称:数学与统计学院***名:***专业:应用数学学号:**********浅谈存在主义的影响摘要存在主义是一个与资本主义所固有的各种不可克服的矛盾和危机有着极为密切联系的哲学流派,它兴起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得德国,繁盛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与战后的法国,萨特堪称存在主义之集大成者。

“存在先于本质”、“世界是荒谬的,人生是痛苦的”、“自由选择”---这是存在主义的三个基本原则。

存在主义有力地冲击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消极落后因素,有利于我国文化的多元化发展。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封建主义文化的残余影响依然存在,它压制人性和人的主体性的发挥,因而,现代西方存在主义思潮传人中国以后,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封建主义文化残余的影响,使人的尊严和价值问题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人的问题成为哲学研究的重要问题。

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现象。

当今社会,各种教育思潮相继涌现。

存在主义作为现在西方人文主义思潮的一种代表形式,与教育相结合,在教育领域中也形成了一种存在主义的教育思潮,它以研究人为重点。

由于存在主义提倡对人的个体性、主观性的重视,因而很难形成统一的存在主义教育哲学观。

然而,作为哲学重要内容的存在主义,对新的教育思想的形成与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关键字:存在主义批判萨特教育思想基尔凯郭尔曾经讲过这样一个故事,说的是一个对自己的生命心不在焉的人,直到他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一觉醒来发觉自己已经死了,才知道他自己曾经存在过。

这个故事今天讲来有特别的意义,因为我们时代的文明已经发展到这样一种地步,可以轻而易举地使它自己陷入克尔凯郭尔故事主人公的命运:我们可能明早醒来发觉自己死了,却从来不曾触及我们自己的存在之根。

存在主义者正是对这种现代处境的一种哲学上的反应。

存在主义不应当仅仅被看作是一种一时流行的风尚,也不只是一种战后时期的哲学情绪,而是直接存在于现代历史主流中的人类思想的一项主要运动,承担了西方思想中的一个根本变革:哲学的中心议题从启蒙主义式的无往不胜的理性转变为单个人或个体独有的经验,这单个人或个体情愿吧自己摆到他的文明的最重大的问题面前接受挑战。

另一方面,存在主义也反对对人作简单化的理解,力图掌握整个人的形象,尽管为此它也必须去揭露人的存在中的一切黑暗和可疑的东西。

一、萨特的存在主义思想作为现代存在主义之集大成者,萨特说,“我们关心着人”,鼓吹每个人都有“自由选择”的权利,“存在先于本质”,认为每个人都是“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人,强调人的个性发展,号召人们“远离俗众”,返回个人,强调每个人要过“自己”的生活,表达“自己”的思想,鼓励人“冒尖”,不要“与众相同”,要“与众相异”等等。

应该说,萨特的这种号召人“找回自我”、崇尚个体自由的精神,在资本主义社会矛盾激化、人被异化为“非人”的恶劣现实环境中,是有其积极意义的一面的,但他极力宣扬的这种片面的个人特殊论,归根到底是一种极端个人主义的意识形态,是一种“唯我论”,容易导致人的悲观、堕落、胡作非为,甚至演变成无政府主义。

在萨特的观点中,人的存在是“具体化的存在”,即人是“作为个别的人而独立自主”,“你不是别的甚么东西,你就是你的生活”,“人总是在造就之中”,人的实在实际上是“虚无”,人的生存过程就是“虚无化”的过程,人的过去是过去了,成了虚无;人的未来还不知道是什么,也是虚无,“人的出生是没有道理的,人的死亡是没有道理的”,总之,“人是虚无”----存在主义由于把个人的特殊性过于片面化、绝对化,导致了虚无主义的结论;它鼓吹个人的心理体验,盲目的意识冲动,纯粹的偶然性,神秘的自由意志,把人和世界都归之于“虚无”,也就从根本上否定了人的认识和知识,从而认为“存在不能还原为知识”,陷入了不可知主义。

萨特发挥了存在主义的辩证法思想,被西方哲学家们称为“精明的辩证法家”。

但萨特的辩证法是主观主义的辩证法。

依据萨特的观点,”自在”(外部世界)与“自为”(作为人的意识的人的实在)是根本不同的。

“自在”只是“是”,而不是“存在”,它没有自我意识,没有存在的目的性,没有自我变化,因此它自身绝对等同,不包含任何否定,正因如此,“自在”是反辩证法的王国,“自在”的唯一功用,是消极地等待人的创造力量。

“自为”是人的意识和人的实在。

如果说“自在”的存在规律是同一性原则或无矛盾性原则,那么“自为”的存在规律则是与自身永不符合的原则,即矛盾原则。

萨特认为,辩证法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自我否定,就是一种自我选择活动。

本质先于存在不是一种绝对的、普遍的规定,它只适用于物,而不适用于人。

人的存在先于他的本质,其意义就是说他必须先存在,然后才创造他自己。

但是存在并不创造他,他是在存在的过程中创造他自己的。

萨特说过,“说存在先于本质,这里是指什么呢?他的意思是:首先是人存在、出现、登场,然后才给自己下定义。

按照存在主义者的看法,如果人是不能下定义的,那是因为在最初他什么也不是,只是到后来他才是某种样子的人,而且是他本人把自己造成了他所要造成的那样的人…人不仅是他想把自己造成那样的人,而且也是当他冲入存在以后,决心把自己造成那样的人。

人,除了他把自己所造成的那个样子以外,什么也不是。

”可见,人的本质是人自己通过自己的选择而创造的,不是给定的。

萨特的这一段话也更有助于我们理解存在主义之“存在”的涵义。

二、存在主义对我国的影响存在主义在我国文学作品中有较多的反映。

由于现代存在主义的著名哲学家,都是名噪文坛的作家,他们其中有些人,例如萨特和加缪又都是诺贝尔文学奖金的获得者,所以,存在主义在我国的文艺界就获得了巨大的反响。

我国的青年不仅从他们的作品中受到了存在主义的思想影响,而且我国的一些青年作家也从他们的作品中受到了存在主义文学思想和创作方法的影响。

如:小说《晚霞消失的时候》《杨月月与萨特至研究》、电影《人生》等等。

(1)有利影响第一,存在主义有力地冲击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消极落后因素,有利于我国文化的多元化发展。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封建主义文化的残余影响依然存在,它压制人性和人的主体性的发挥,因而,现代西方存在主义思潮传人中国以后,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封建主义文化残余的影响,使人的尊严和价值问题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人的问题成为哲学研究的重要问题。

诸如,“科技以人为本”的口号广泛流传,“人是最重要的”这一观念深入人心,使人们在考虑和处理问题时把人放在重要地位。

第二,现代西方存在主义思潮对当代青年价值观的影响。

受市场经济和现代西方社会思潮的影响,当代大学生“面对理想和信仰的失落,对传统价值和信仰产生动摇、迷茫,以致出现精神空虚。

”所以,现代西方存在主义思潮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人的自我意识的增强。

存在主义作为当代西方社会一种广为流传的社会思潮,关注人的存在境况,注重人生价值和意义的显现,从而既获得广泛传播的社会支持,同时也唤醒专制和神权笼罩下的个体本位主义思想,“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人们自我意识的觉醒和主体意识的增强,张扬个体价值,对于打破教条主义和个人崇拜”发挥了积极作用。

同时,提倡个人靠“自我的奋斗”达到“自我实现”。

这一观念对那些自我意识淡薄、自主性差、依赖心强的人们有激发刺激作用,促进他们转变观念,顺应时代潮流,培养开拓精神。

”而且,这种思想在改革开放初期,起到了冲破迷信、解放思想的作用,推进了改革进程。

”2、不利影响第一,现代西方存在主义思潮容易引导当代大学生走向极端个人主义。

存在主义以“人的存在”为出发点,提倡“依靠自己奋斗”的“个人至上”的人生态度,对当代大学生具有极强的吸引力。

例如,在萨特的所有观点中最吸引青年的是“个人奋斗、个人自由”的主张。

此外,“存在先于本质”、“人不外是人所设计的蓝图”、“人是他自己志愿变成的人”、“自由选择永远是无条件的”、“他人就是地狱”等观点也颇受当代大学生的青睐。

但是,过分强调个体的“纯粹主观性”,忽视了人的客观性、社会性的一面。

把人的存在归结为孤立的、抽象的个体的存在,片面强调人的行动和创造。

这大大削弱了主张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相结合、必要的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的集体主义思想的影响,对社会集体起着瓦解作用,最终“走向了极端个人主义”。

三、存在主义对教育的影响对存在主义视角下形成的各种教育思想,我们应该采取辩证的评价方式。

首先从积极方面来看。

(1)存在主义视角下形成的教育思想在师生观上的见解是一种进步。

主张师生在教学过程中是一种平等的关系,并且都是教育中的主体,教师与学生都要注重自我意识的培养,形成独立的个性与人格。

而且,提出的教师与学生是一种“我与你”的关系,体现了存在主义中对人的重视,把人当作活生生的自由个体,而不是一种无生命的存在。

这是值得学习与推崇的。

(2)存在主义中对苏格拉底问答法的重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以及对学生的尊重。

因为传统教育中学生都是出于一种被动接受的地位,而这一方法的运用,使得学生能更好的自由选择,更好的接受教育内容,完善自我,真正的成为他自己。

同时,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着引导的作用,有利于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使彼此的思想都能得到升华。

(3)存在主义在对道德教育的见解上,也很有借鉴意义。

认为道德教育应该把真实的社会呈现给受教育者,包括善与恶、美与丑。

这与传统的道德教育是有所不同的。

而这就有利于学生形成更加符合现实的价值观、世界观,有助于他们对社会的认识更加真实,增强他们生活的勇气与信心。

参考文献[1]何仲生,项晓敏.欧美现代文学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2]徐崇温.存在主义哲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3]车铭洲.批判存在主义对辩证法的理解[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4]徐崇温,王克千.萨特及其存在主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5]萨特.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M].北京: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