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资料
2013年中图地理必修3课件:第二章第三节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课标领航
课程标准 1.以东北为例,分析其农业生产的条件 和布局特点。 2.了解东北农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3.了解东北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和途径。 学习目标 了解:东北地区农业生产条件及农业的发展。 理解:东北地区在农业发展中产生的问题及保护措 施。 应用:通过分析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状况,学会分析 区域农业发展的利弊和布局。
条件
2.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条件
3.东北地区主要农作物及分布
例1
读“东北地区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东北地区最大的优势是什么? (2)东北地区的耕地主要集中分布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这三个地区是我国主要的商品 粮基地。其中,________________提供的商品粮比 重最大。 (3)东北地区的天然林区主要集中分布在________、 ________和________。
2.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农畜产品加工 (1)加强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主的龙头企 业建设。 养畜 (2)抓好________基地建设,促进基地与龙头企业 共同发展。 社会化服务 (3)健全和完善农业的______________体系。 3.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第 三 节
基础自主梳理
中 国 东 北 地 区 农 业 的 可 持 续 发 展
知能层级突破
教材深化透析
学业水平达标
基础自主梳理
一、东北地区区域概况 1.位置范围:位于中国的东北部,包括黑龙江、 内蒙古自治区 吉林、辽宁三省及__________________东部。 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2.地表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兴安岭 (1)西、北、东三面分别为___________、小兴安岭 长白山脉 和_______________,山区森林资源丰富。 松嫩 三江 (2)中部的东北平原:由_______平原、________平 原和辽河平原组成;地势平坦,耕地面积广大, 商品农业生产 黑土 ______分布广泛;是中国重要的_______________ 基地。
中国东北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5、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教
学
反思
备课组长签字:
教
法
案例教学
学
法
案例分析
个人
主页
教
具
教材几多媒体课件
教
学
过
程
第一课时
考点1东北地区的农业生产条件及农业发展
一、东北区域概况:
1、范围:、吉、辽及内蒙古东部
2、面积:124万KM2
3、人口:1.2亿
4、地貌特征:
山环水绕(北:小兴安岭;东:长白山;西:大兴安岭;河:松花江、嫩江、辽河、黑龙江、乌苏里江等)
林业和特产区:主要分布在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区。
长白山区是我国主要的鹿茸、人参等珍贵药材产区,延边生产苹果梨。辽东低山丘陵和半岛丘陵区是我国最大的柞蚕茧产区。辽南是重要的苹果产区。
畜牧业区:主要分布在西部高原、松嫩平原西部及部分林区草地,是重要的羊、牛、马牧畜生产基地。
呼伦贝尔市三河地区:三河牛、三河马;松嫩平原西部:东北红牛
二、农业生产条件:
1、自然条件:
(1)土地资源:耕地面积广阔、土壤(黑土、黑钙土)肥沃、宜农、宜林、牧等荒地多
(2)气候:温带季风气候,降水:400—800mm,东南向西北递减;热量:自南向北递减
(3)林地面积大:占全国林地面积的1/3,主要分布于大、小兴安岭、长白山地。
(4)草场资源(呼伦贝尔草原、科尔沁草原)——畜牧业生产基地,农产品资源
(西部草原面积缩小,玉米分布更广泛,水稻生产面积增大)
城市周围(郊区农业):副食品基地——市场需求
第二课时
考点2东北地区农业开发中的问题及可持续发展
四、存在的问题:
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三节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第2课时)东北地区的商品粮基地建设及

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三节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第2课时)东北地区的商品粮基地建设及农业发展方向练习(含解析)中图版必修3(一)教材第54页思考调整农业与农村经济结构,解决经济结构不合理问题;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解决耕作粗放,产品不适应市场等问题;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加快农业技术推广;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二)教材第57页思考1.生态农业是一种社会,经济与生态效益密切结合的现代农业模式,中国生态农业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中国生态农业与可持续发展农业是一种特殊与一般的关系,二者在指导思想、基本内涵和目标方面具有一致性。
2.(1)北方地区有“四位一体”温室生态农业模式。
其循环过程是在太阳能温室的一端建造地下沼气池,将人畜粪便送入沼气池,经过厌氧发酵变成高效的有机肥料,沼渣作底肥,沼液可以直接浇菜,沼气除炊用外,还可以在温室内点灯,既能增加温室内温度和光照时间,又可增加温室内二氧化碳的浓度。
温室的适宜温度又能为猪、禽的冬季育肥生长提供良好的条件,同时也能保证沼气冬季正常运行产气。
“四位一体”是以太阳能为动力,以土地为基础,实现种植、养殖与沼气并举的一个较为完善的能源生态经济体系。
(2)南方地区有“猪沼果”模式。
其循环过程是畜、禽粪便入池发酵生产沼气,沼气点灯、做饭,沼液、沼渣用来肥田种菜(菌、药、花),从而形成农业生态良性循环。
“猪沼果”模式是以沼气为纽带,把畜禽饲养和林果、粮食、蔬菜、食用菌种植等联系起来的生产模式。
这种模式能够提高产出率,显著增加农民收入。
A级抓基础(2019·惠州市调研)奈曼沙漠位于内蒙古东部的科尔沁沙地南缘,大兴安岭东侧。
这里黄沙遍布,但某团队却通过在地下0.8~1米处铺设特制的衬膜,在该地成功开垦出万亩稻田。
据此,完成1~3题。
1.与长江中下游地区相比,奈曼沙漠种植水稻的有利条件是( )A.热量充足B.地形平坦C.光照充足D.土壤肥沃2.该地种植水稻的水源主要来自于( )A.地下水B.河流水C.大气降水D.冰雪融水3.该地稻田地下铺设特制的衬膜的主要目的是( )A.增加肥力B.减少蒸发C.阻隔沙尘D.防止渗漏解析:第1题,长江中下游地区比奈曼沙漠纬度低,热量更充足,A错;长江中下游地区主要为冲积平原,地形平坦,较奈曼沙漠中的沙丘地貌有明显优势,B错;根据材料可知,奈曼沙漠终年降水少,晴天多,光照充足,沙漠地区土壤有机质积累少,土壤贫瘠,C对,D 错。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讲义 第二章第3讲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中图版必修3

第3讲 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一、东北地区的农业生产条件及农业发展 1.农业生产条件(1)自然资源优势⎩⎪⎨⎪⎧辽阔富饶的土地资源气候条件适宜,适于多种作物种植林地面积大,森林资源蕴藏量大草场资源和渔业资源兼备(2)社会经济条件{ 农业机械工业发展较快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 2.农业布局的变化二、东北地区农业开发中的问题问题 原因耕地破坏严重耕作粗放,低产田占多数,开垦了不宜耕作的土地 林、草地比重下降,资源利用失调毁林、毁草开荒及林区过度砍伐、草地过度放牧湿地环境破坏 开垦沼泽地水土流失严重 长时间大规模开发,黑土流失农业内部结构不尽合理 作物品种单一,林业和草原畜牧业商品化生产程度较低1.调整农村产业结构。
2.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3.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4.加快农业技术的应用和推广。
5.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1)加强耕地的建设和保持。
(2)搞好森林资源的合理开发和保护。
(3)合理解决东北地区西部农牧交错带的农牧争地矛盾。
考点一 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条件分析1.(2012·福建文综)气候生产潜力是指一个地区光、热、水等要素的数量及其配合协调程度。
下图示意中国东北地区玉米气候生产潜力的空间分布。
读图,回答(1)~(2)题。
(1)影响甲处等值线向北凸出的主要因素是( )A .纬度位置B .大气环流C .地形因素D .海陆分布(2)在中国东北地区,与玉米气候生产潜力空间变化规律基本一致的指标是( )A.≥10℃积温B.日照时数C.太阳辐射量D.年降水量答案(1)C (2)A解析第(1)题,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气候生产潜力的概念,并且能够把影响气候生产潜力的因素与图示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结合起来。
从材料中可知,气候生产潜力的大小取决于光、热、水等要素的数量及其配合协调程度,而图中显示甲处大于同一纬度的两侧,结合东北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可知,甲处位于东北平原,两侧分别是大兴安岭和长白山地,显然平原地区的光热资源优于山地。
必修3 2.3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2)学生版

2.3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二)编写人:审核人:审批人:班组:姓名:组评:师评:使用说明:1.仔细阅读学习目标,根据学习目标熟读课文后完成自主学习部分;2.课后认真填写课堂小结,并将学案集中收集,以备复习之用;3.难度分级:★基础识记,★★理解应用,★★★能力提升,★★★★知识拓展。
学习目标:1.了解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条件和布局特点,培养运用地理信息得出结论的能力。
2.了解东北地区农业生产遇到的问题。
3.了解东北地区农业生产持续发展的方法和措施。
重、难点分析:1.学习重点: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条件及农业发展。
2.学习难点:东北地区农业生产遇到的问题采取的方法和措施。
第一部分自主学习(预习课本,思考问题)二、东北地区农业开发中的问题及农业的可持续发展1.东北地区商品农业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农业生产比较,破坏严重;和的比重下降,资源利用;开垦,破坏;严重;农产品和不适应市场要求,农业内部结构。
2.东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有:调整农业与农村;推进农业;加强农业建设,改善农业;加快的应用和推广;改善农业,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3.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措施有:加强以为主的龙头企业建设,抓好养蓄基地建设,促进基地与共同发展;健全和完善农业的体系。
4.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主要做好:加强的建设和保持,坚持耕地;搞好的合理开发和保护,坚持小于的原则;合理解决东北地区西部的农牧争地矛盾,严禁。
第二部分合作探究(结合课本知识,探寻下列问题解决方法)★★1.东北地区农业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有哪些?★★2.东北地区沼泽分布面积广大的原因有哪些?★★★3.如何实现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之路?第三部分随堂检测(利用所学知识,解决下列问题)★★1.下列有关三江平原的正确叙述是()A.粮食单产高,但商品率较低B.主要粮食作物为冬小麦C.纬度高,气温低,多为一年两熟D.尚未开发的沼泽性荒原适宜建立自然保护区★★2.东北农业基地的综合开发,就是要()A.突出粮食种植业的地位,扩大耕地面积B.以粮为主多种经营,大力发展大牧场畜牧业C.限制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大力发展养殖业D.农林牧副业全面发展,保护生态环境★★3.东北地区分布非常广泛普遍、由南向北种植比例逐渐减少的农作物是()A.水稻B.小麦C.大豆D.玉米★★4.东北地区沼泽遭破坏后可能产生的后果是()A.沼泽化面积扩大,土地荒漠化加剧B.气候湿润,盐渍化土地面积缩小C.河川径流量减少,地下水位上升D.生态环境破坏,动植物资源减少★★★5.下列关于东北地区黑土和沼泽土的叙述,比较合理的有()①黑土面临的问题主要是水土流失和肥力下降;沼泽土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水分过多、通气不良、养分不平衡②黑土的合理利用主要在于水土保持和黑土培肥;沼泽土的开发主要在于土壤改良和保护③黑土有机质含量少,质地疏松;沼泽土有机质含量多,质地黏重④黑土是我国玉米带的主要土壤;沼泽土是东北地区水稻产区的主要土壤A.①②③B. ①②C.①②③④D.②③④第四部分课堂小结列出本节知识体系:我的疑问:我的收获:。
2.3 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上课用)

近几年,东北平原的农业 布局有所变化:农田向东西两 侧推进,西部草原面积缩小, 玉米分布更加广泛,水稻生产 面积增大。
人 类 北大荒 行 为 北大仓
东北地区农业 开发过程中出现了 哪些问题?
水土流 失
湿地破坏 黑土肥力降低 洪涝灾害
哈尔滨
河流众多 水源充足
辽 河
生物资源
宜林地区广,森林树种多样,生物资 源丰富。
森林资源 渔业资源 资源 草地沼泽
全国最大的天然林区 全国最大的木材供应基地
东北地区现有草原面 积近3000万公顷,占全草原 面积9.3%,多为森林草甸 草原,为畜牧业提供了良好 的条件。
1.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
课堂小结
自然资源条件 发展条件
东 北 农 业 的 可 持 续 发 展
社会经济条件
环境问题严重
存在问题 产品不适应市场要求
调整 解决措施
改善
加快 推进
东北农业可持续发展新思路
发展观光、休闲农业 作为一个新鲜话题,发展观光农业、休闲农业 被专家们提上议程。近几年出现了国内旅游热,城 市居民开始走出城市,回归大自然,这是发展观光 农业、休闲农业的好时机。旅游与农业相结合这种 新兴产业无疑将成为我国东北农业发展的新方向。
部 门 齐 全
鞍山钢铁 沈阳机械制造
工 业
大庆石化
发 展
大连化工
体 系 完 整
长春汽车工业
雄厚的农业机械工业 为现代化农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社会经济条件
人口 条件 经济 基础 科技 水平 地广人稀,利于农业机械化生产,利 于发展大规模商品农业
中国东北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讲课课件第一课时

东北地区农业布局的变化
农业技术的进 步,市场的需求 西部草原 面积缩小
农业布 局变化
城市周围规模 丌同的副食品 基地大量涌现
农田向东西 两侧推进,玉 米、水稻种 植面积扩大
【方法总结】 区域农业发展条件的分 析思路一般应按以下步骤进行:(1)从 地形、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方面分 析该区域适合发展哪些类型的农业以 及种植哪些作物。(2)综合考虑该区社 会经济条件,如区位、交通、市场等 方面,从上一步已确定的农业类型及 作物中选取单位产值量高且对当地生 态环境无害的一部分。
森林 :
草场 :畜牧业区。农牧条件好,品种优良。
主要分布 在松嫩平 原、辽河 平原以西 和三江平 原地区, 其中呼伦 贝尔草原、 科尔沁草 原是俅存 较好的优 良草原之 一。
东北地区现有草原面积近 3000万公顷,占全国草原面积 9.3%,多为森林草甸草原, 为畜牧业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鱼场 :
东北南临黄海、渤海,海域辽 阔,海岸线绵长,滩涂面积广大, 水产资源丰富,拥有辽东湾和海洋 岛两大渔场。 还有许多淡水湖和水库,提供淡水养殖水域达80多 万公顷,淡水养殖种类100多种。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 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漫山 遍野的大豆高粱……
第三节 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 可持续发展
120°
130°
50°
1.东北地区的 位置? A、纬度位置:
大部分地区在 400N—500N
40°
1150E—1350E
之间的范围内
1.东北 地区的位 置?
B、海陆 位置: 我国东北部,南邻渤海、黄海,东临朝鲜半 岛,西、北分别和蒙古、俄罗斯相邻
中部:中温带, 积温 1000℃ ~ 3600℃,春小 麦、大豆、玉 米、高粱、水 稻、甜菜、亚 麻
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中国东北地区农业是我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粮食生产的重要基地。
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东北地区农业面临着诸多挑战,如土地资源紧缺、生态环境恶化和农业生产方式落后等。
为了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东北地区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要促进农业结构调整。
当前,东北地区粮食生产面临着产能过剩和粮食安全风险的双重压力。
因此,应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提高粮食生产的科技含量,采用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提高产量和质量。
同时,要加大对农产品加工业的支持,转变传统的农业种植模式,加大非粮农产品的产量,提高农业供给侧结构,降低粮食自给率,增加农业经济效益。
其次,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东北地区农村基础设施落后,影响了农业生产效率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因此,应加大对农村道路、供水、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提高农村基础设施的覆盖率和质量,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同时,要加大农业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力度。
东北地区土地资源有限,长期以来农业生产过度依赖化肥、农药的使用,导致土壤质量下降和生态环境的恶化。
因此,要采取措施,推行科学耕作、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保护土壤和水资源,提高农产品的生态品质。
另外,要加强农村金融体系建设。
目前,东北地区农村金融服务水平低,农村金融机构和金融产品缺乏,农民贷款难、贷款成本高。
因此,应加大对农村金融机构的支持力度,鼓励其设立和完善农村金融产品,降低农民贷款利率,扩大农村金融服务的覆盖面,提高农民的金融融资能力。
最后,要加强政府的政策引导和支持。
东北地区农业发展面临着土地流转、农机化、农业产业化等问题,需要政府出台相关政策,引导转移农业劳动力,鼓励农民参与农村产业合作社,提供土地流转、农机购置、技术培训等支持。
同时,要加大财政资金对农业的投入,提高农业的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综上所述,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从农业结构调整、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农村金融体系建设和政府的政策引导和支持等多个方面入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PT文档演模板
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资料
•呼伦贝尔草原
PPT文档演模板
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资料
•三河马
•矫健机敏,身材结构标准漂亮,速度很快,弹跳力好
PPT文档演模板
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资料
•三河牛
PPT文档演模板
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资料
PPT文档演模板
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资料
PPT文档演模板
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资料
PPT文档演模板
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资料
PPT文档演模板
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资料
PPT文档演模板
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资料
PPT文档演模板
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资料
•东北地区农业布局的特点
分布
主要产品
自然条件
耕 松嫩、三江、 玉米、大豆、 平原广阔,黑土肥沃, 作 辽河平原地 小麦、水稻 水源充足;但热量不足 业区
PPT文档演模板
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资料
PPT文档演模板
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资料
PPT文档演模板
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资料
PPT文档演模板
•长白 山
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资料
• 自然条件:土地资源、气候、土壤、水源、 地形等
• 社会经济条件:市场、交通、国家政策、劳 动力等
PPT文档演模板
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资料
•水稻习性(二)
•①热量资源一般≥10℃积温2000-4500℃的地 方适于种一季稻, 4500 -7000℃的地方适于种两 季稻,5300℃是双季稻的安全界限,7000 ℃以上 的地方可以种三季稻; •②水分影响水稻布局, 体现在"以水定稻"的原则; ③日照时数影响水稻品种分布和生产能力; •④海拔高度的变化, 通过气温变化影响水稻的分 布; •⑤良好的水稻土壤应具有较高的保水, 保肥能力, 又应具有一定的渗透性,酸碱度接近中性.
玉米在砂壤、壤土、粘土上均可生长。 玉米适宜的土壤pH为5~8,以6.5~7.0 最适。耐盐碱能力差,特别是氯离子对玉米为 害大。
PPT文档演模板
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资料
•大豆习性
产区名 称
地理位置
生长季
生长季≥豆区
黑龙江、 吉林、 辽宁、 内蒙古 东北部
2020/11/2
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资料
东北地区农业布局的变化:
1.从土地利用类型看:农田面积扩大,东西 部草原、森林面积缩小
2.从作物品种的种植面积来看:水稻、春小 麦、玉米等粮食作物种植面积扩大
3.从商品市场来看:收益较高的副食品生产 发展迅速
PPT文档演模板
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资料
•东北熟天下足
•中国粮食供求进入“北粮南运”时代。
改造中低产田,治理水土流失
经
加快农业技术的应用和推广
济 层
面 调整农业结 因地制宜开发土地资源
构,推进农 延长产业链,吸纳剩余劳动力
业产业化进 发展农畜产品加工业,促进工
程
农科商一体化进程
PPT文档演模板
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资料
演讲完毕,谢谢听讲!
再见,see you again
PPT文档演模板
PPT文档演模板
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资料
•玉米习性
玉米喜温,种子发芽的最适温度为25~ 30℃。拔节期日均18℃以上。从抽雄到开花日 均26~27℃。
灌浆和成熟需保持在20~24℃;低于 16℃或高于25℃,会导致子粒灌浆不良。
玉米为短日照作物,日照时数在12小时内, 成熟提早。长日照则开花延迟,甚至不能结穗。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
PPT文档演模板
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资料
东北地区粮食产量不断增加的代价:
1. 过度开垦宜林地、草场、沙丘等,造成生 态环境的破坏。
2.林地和草地的比重下降,资源利用失调。
3.开垦沼泽地,破坏了湿地环境。
4. 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品种比较单一,农产品 质量和品种不适应市场要求,农业内部结 构不合理。
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资料
•破冰:
与我国其他主要农业地区相比,热量条件是东北地区的 劣势,但是漫长寒冷的冬季也为东北地区农业生产带来 了一些好处。由此,你得到什么启示?
劣势:无法种植热量要求较高和生长期长的作物,生 长期短,只能做到一年一熟;长冬无法放牧,还要解 决好牲畜的饲料和防寒问题。
优势:长冬有利于土壤有机质的积累,且积雪融化时 可以缓解春旱现象,改善土地墒情。害虫过冬困难, 缓解病虫害。
林 大小兴安岭、 木材、鹿茸、 山地丘陵面积广大,湿
业 长白山地区 人参、苹果、 润、半湿润气候,低温
柞蚕茧
病虫害少,林木生长慢
畜 西部高原、 羊、马、牛 有一定草原面积,但低
牧 平原西部、 及乳肉产品 温时间长,降水少,草
业 山地草场地
类枯干期长,不利于天
区
然畜牧业发展
PPT文档演模板
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资料
5.水土流失严重,造成土地生产能力下降, 同时引发生态问题。
PPT文档演模板
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资料
• 1990年,东北地区每亩耕地产值291元, 全国平均水平534元
• 2007年,东北农民平均纯收入比全国平均 水平低25.9%
PPT文档演模板
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资料
•水稻习性(一)
• 水稻喜高温、多湿、短日照,对土壤要求不严 ,水稻土最好。 • 幼苗发芽最低温度10~12℃,最适28~32℃ 。分蘖期日均20℃以上,穗分化适温30℃左右;低 温使枝梗和颖花分化延长。抽穗适温25~35℃。 开花最适温30℃左右,低于20℃或高于40℃,受 精受严重影响。 • 相对湿度50~90%为宜。 • 热带、半热带和温带等地区的沿海平原、三角 洲和河流盆地的淹水栽培。 • 水稻安全生育期约100-120天.生长期间日照 1000-1300小时,降水300-600 毫米
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 持续发展资料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2
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资料
PPT文档演模板
•北大荒是冰雪故乡, 西伯利亚寒流长久 地在这里盘旋,因 此,北大荒的冬季 漫长、寒冷。上世 纪50年代,这里是 荒原茫茫,人烟稀 少,森林茂密,沼 泽遍布,野兽出没 林间,百鸟低空飞 翔。“棒打狍子瓢 舀鱼,野鸡飞到饭 锅里”曾是这里生 态环境的真实写照。
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资料
PPT文档演模板
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资料
PPT文档演模板
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资料
•东北三宝
PPT文档演模板
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资料
•护卫京津的绿色长城——三北防护林
PPT文档演模板
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资料
PPT文档演模板
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资料
•东北粮仓安天下
东北三省以占中国近六分之一的耕地,提供了占 全国三分之一以上的商品粮。仅黑龙江的农垦集团, 2008年的粮食产量就达到284亿斤,重要的不是它的 绝对值,而是它的商品率,它生产的粮食当中91.5% 都是商品粮。这是什么概念呢?光是这个农垦集团提 供的商品粮,就能满足京津沪三个直辖市,加上港澳 地区和全体中国人民解放军吃一年还有余。
140天 左右
2700~2850℃
一年 一熟, 春播 秋收
PPT文档演模板
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资料
过度开垦
生
生态环境的破坏
态
林地和草地的比重下降
层 面
湿地减少
自然灾害频发
水土流失严重
土地生产力下降
经
作物品种比较单一
济
层
农业内部结构不合理
经济效益较低
面 产品质量和品种不适应市场要求 农民收入低
思考与讨论
粮食产量
北大荒
1949年 1500万吨
耕地面积 1600万公顷
北大仓
1978年 4500万吨 2008年 8900万吨
3000万公顷
?
PPT文档演模板
2015年 10000万吨
?
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资料
PPT文档演模板
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资料
PPT文档演模板
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资料
社 会 层 面
PPT文档演模板
农民生活质量不高,生活水平提高缓慢
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资料
生 态 层
加强耕地的建设和保护,保持水土 合理利用和保护森林资源,采育平衡
面 保护湿地,保护生物多样性
PPT文档演模板
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资料
提高生产效 率、增加单 位面积产量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提高防灾减灾能力
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资料
PPT文档演模板
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资料
PPT文档演模板
• 黑土是我国有机质含量和氮素 含量最高的土壤。肥沃的耕地集 中连片分布。
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资料
人口分布
社会经济基础
PPT文档演模板
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资料
PPT文档演模板
2008-9
PPT文档演模板
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资料
PPT文档演模板
自然地理概况
50° 1、范围:
黑、吉、辽 和内蒙古东部
2、位置:
纬度位置: 纬度较高
海陆位置:
40°
距海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