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热机组热电分摊方法综述

合集下载

供热机组热电分摊方法综述

供热机组热电分摊方法综述

供热机组热电分摊方法综述供热机组热电分摊方法综述供热机组热电分摊方法综述1 前言按热力学观点,任何热力循环在低温热源(冷源)放出热量,是该循环不能用来做技术功的部分,成为能量损失或废热。

但是,技术功和废热所代表的能量,只有品位上的差别而没有原则上的不同。

若能合理的按质用能,就能达到充分利用能量节约能源的目的。

由于供出的电能和热能在形式上不同,质量上不等价,热电厂经济性指标的制定比热点分产要复杂困难得多。

供热成本的核定及热价制定的依据一直是困扰热电厂、热用户、各管理部门以及学术界的问题。

将总的热耗量合理分摊到两种能量产品上去,对于改进热电联产的热经济性必然会起到促进作用,为此人们进行不懈的探索和研究,以期找到一种更合理的分摊方法,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鼓励热用户用低品位的热能,同时刺激热电厂改善其电力生产技术,使热电联产的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

2 热电厂总热耗的分摊方法抽气供热机组提高了能源利用率,但是需要一种合理的分配方法,把总能耗合理的分摊到两种能量的生产过程,已确定其经济性指标。

热电厂经济效益的分析方法,既要遵循热力学理论,又要符合客观的技术经济规律,关键是要求出热电联产在经济上带来的净效益。

目前使用的多种不同的分配方法,都存在一定的合理性和局限性。

国内外对热电联产总能耗所采用的分摊方法主要有两类。

第一类是以燃料化学能从数量上被利用的程度来评价电厂的热经济性,比如热量法、热效率法、实际焓降法,他们是基于热力学第一定律,常用定量分析;第二类以燃料的做功能力被利用的程度来评价热经济性,如焓熵法、做功能力法、方法及其他各种折中分摊法等,她们是基于热力学第二定律,常用于定性分析。

2.1 热量法热量法是我国法定的热电分摊方法,以热效率或热损失效率来衡量电厂的热经济性,反映热力设备将能量转换或输出有效能量的程度,实质是按电厂生产两种能量的纯数量比例来分配其耗热量:总热耗量:Q=(D qj(h qj?h gs))/(ηgl×ηgd)其中:D qj——汽轮机进汽量,kg/h; h qj——汽轮机进汽焓,kJ/kg;h gs——锅炉给水焓,kJ/kg;ηgl——锅炉效率,%;ηgd——管道效率,% 。

热电联产热电分摊方法探讨

热电联产热电分摊方法探讨

热电联产热电分摊方法探讨摘要:在热力学第一、第二定律基础上,通过对各种能耗分摊方法(热量法、实际焓降法、作功能力法)的归纳总结,推导出热电厂重要经济指标的计算方法,该方法简单实用,为企业加强能源管理提供了参考,对降低煤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关键词:热电联产;热电分摊;经济指标Discussi on on Heat Electricity Share ofthe Combi ned Heat and ElectricityFANG Cha ng(Gua ngzhou Power Pla nt Co., Ltd.,Gua ngzhou,Gua ngdo ng 510160, Chin a) Abstract: On the basis of the first and the second law of thermodynamics, by summarizing various of heat electricity share method such as Heat method, Actual enthalpy drop Etc.,the formula of the Thermal Power Pla nt 'importa nt Econo mic In dicators is derived. The process is simple and practical, and it' of great significance in the strengthening of enterprise energy man ageme nt and reduci ng coal con sumptio n.Key words: The Combined heat and Electricity ;Heat Electricity Share ;Economic Indicators 0.前言相比分散供热,热电联产有明显的优势,且热电联产的污染物排放处理设施一般也较为完备,对环保有利,所以国家倡导集中供热。

一种确定供热汽轮机热电分摊比的新方法 

一种确定供热汽轮机热电分摊比的新方法 

一种确定供热汽轮机热电分摊比的新方法段晓宇1,2(1.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2.华电忻州广宇煤电有限公司)摘 要:供热汽轮机热电分摊关乎发电和供热价格的制定,现有方法均存在一定缺陷。

在抽汽供热循环对外输出的产品截面上,将热能产品转化为热流产品,以此为基,根据供热汽轮机热力循环的复合机制,逐步推算出最终的关于热用户的热分摊比。

实证分析表明,基于新方法所得分摊比处于热量法和做功能力法之间,为合理分配燃料成本、促进能量梯级利用提供了有效依据。

关键词:供热汽轮机;热耗量;热电分摊0 引言供热汽轮机热电联产中,工质所吸收的高品位热能首先经由汽轮机做功产生电能,然后做过功后的低品位热能输出至热用户[1-2]。

这种能源利用方式契合按质用能原则,达成了能源梯级利用,对节能降耗和环境保护意义重大。

热电联产方式下热、电二者共同产出,为规范热、电双方利益,需正确核计热、电这两种产品的成本,亦即科学计算热电分摊比。

但由于联产机组热、电生产过程中蕴含的大量耦合性,且电能和热能形式上不同、质量上不等价[3],致使热电分摊比确定一直争议不断。

迄今为止,国内外专家学者从经济学、热力学等角度对供热汽轮机热电联产总热耗量的合理分摊开展诸多研究,提出各种分摊模型[4-6],但都展现一定局限性,有待进一步探讨。

热电联产包含两类工质循环:用于凝汽发电的工质循环和用于热用户的抽汽供热工质循环。

只要从热力学循环实质出发,将两类循环加以严谨区分,就能构建更为合理的热电分摊比新方法。

1 供热汽轮机总热耗量的现有分摊方法1.1 热量法热量法在分割热电厂总热耗量时不进行能质差异的考量,仅按生产电能和热能所消耗能量的数量作出摊派[2]。

举例:锅炉产生的新蒸汽首先用于推动汽轮机发电,之后这些做过功的蒸汽被抽出用于供热,热量法对这二者不作区分,认为只要热量相等就是热耗量相同。

在这种计算方式下,联产时的供电煤耗和供电成本会较单产时大为降低。

应该说,该方法形式简单、理解直观,也便于考核,故而成为法定方法。

供热机组热电分摊方法综述

供热机组热电分摊方法综述

供热机组热电分摊方法综述1 前言按热力学观点,任何热力循环在低温热源(冷源)放出热量,是该循环不能用来做技术功的部分,成为能量损失或废热。

但是,技术功和废热所代表的能量,只有品位上的差别而没有原则上的不同。

若能合理的按质用能,就能达到充分利用能量节约能源的目的。

由于供出的电能和热能在形式上不同,质量上不等价,热电厂经济性指标的制定比热点分产要复杂困难得多。

供热成本的核定及热价制定的依据一直是困扰热电厂、热用户、各管理部门以及学术界的问题。

将总的热耗量合理分摊到两种能量产品上去,对于改进热电联产的热经济性必然会起到促进作用,为此人们进行不懈的探索和研究,以期找到一种更合理的分摊方法,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鼓励热用户用低品位的热能,同时刺激热电厂改善其电力生产技术,使热电联产的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

2 热电厂总热耗的分摊方法抽气供热机组提高了能源利用率,但是需要一种合理的分配方法,把总能耗合理的分摊到两种能量的生产过程,已确定其经济性指标。

热电厂经济效益的分析方法,既要遵循热力学理论,又要符合客观的技术经济规律,关键是要求出热电联产在经济上带来的净效益。

目前使用的多种不同的分配方法,都存在一定的合理性和局限性。

国内外对热电联产总能耗所采用的分摊方法主要有两类。

第一类是以燃料化学能从数量上被利用的程度来评价电厂的热经济性,比如热量法、热效率法、实际焓降法,他们是基于热力学第一定律,常用定量分析;第二类以燃料的做功能力被利用的程度来评价热经济性,如焓熵法、做功能力法、方法及其他各种折中分摊法等,她们是基于热力学第二定律,常用于定性分析。

2.1 热量法热量法是我国法定的热电分摊方法,以热效率或热损失效率来衡量电厂的热经济性,反映热力设备将能量转换或输出有效能量的程度,实质是按电厂生产两种能量的纯数量比例来分配其耗热量:qj qj gs gl gd其中:D qj——汽轮机进汽量,kg/h; h qj——汽轮机进汽焓,kJ/kg;h gs——锅炉给水焓,kJ/kg;ηgl——锅炉效率,%;ηgd——管道效率,% 。

热电厂热电分摊方法探讨

热电厂热电分摊方法探讨
汽在 质方面 的不等 价 。我 国 目前 各种 类 型的热 电联 产均 采用该 方法 。在 国外 ,这 种方法 用 于工业 企业
热 电 联 产 ,此 时认 为蒸 汽 为 主 要 产 品 ,而 电 为 副 产
电厂 锅炉 产生 的蒸汽驱 动 汽轮发 电机 组发 电 以 后 ,排 出的蒸 汽仍含 有大部 分热 量 ,却 被 冷却水 带 走 ,因而火 电厂的热 效率 只有 3 ~4 。如果 汽 O O 轮机 的抽汽 或排 汽的热 量能加 以利 用 ,其 热效率 可
式 ,充 分调 动各方 面积极 性 ,鼓励 热用户 用低 品位 的热能 , 刺激 电厂 改善其 电力 生产 的技 术过 程 , 也 使 热 电联产 的市 场 占有 率不 断提 高 。
收 稿 日期 :2 0 — 5 2 0 70 —2
维普资讯
经验 与探讨
品 。这 种方法将 不 同温位下 的热 能 同等 看待 ,所 以 调动不 了热用户 降低 用汽参 数 的积极性 。
用此 种方法算 出 的热分摊 比很 大 ,为热分 摊 比
达 8 ~9 ,能 源利用 效 率 比单 纯发 电约提 高 1 0 O
倍 以上 。
由于供 出的 电能和 热能在 形式 上不 同 ,质量 上 不等价 , 因此其 热经 济性指标 的制定 比火力 发 电厂 、 供热锅炉 房要 复杂 和困难得 多 。供 热成本 的核定 及 热价制定 的依 据一直 是 困扰 热 电厂 、热 用户 、各管 理部 门以及 学术 界 的问题 。将 总热耗 量合 理分摊 到 生产 的 2 能量 产品 上去 ,对 于发 展热 化事 业及 改 种 进热 电联产 的热 经济 性必然 会起 促进作 用 ,为此 人
间 的热量 分摊 问题 ,是 解 决热 价合理 计算 的核心 问题 。在 分析现 有热 量分摊 方 法的基础

浅析热电联产机组热电分摊方法

浅析热电联产机组热电分摊方法

浅析热电联产机组热电分摊方法摘要:热电联产机组的热电成本分摊方法是现今热电联产技术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其合理性和准确性既影响热电联产企业和热用户各方的利益,同时也会影响到热电联产事业的健康良好的发展。

本文介绍了热量法、实际焓降法、做功能力法和热电联合法等计算方法,并以来宾某电厂供热机组为例进行比较性计算,为相关工作开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热电联产;热电成本;分摊方法1前言随着国家污染治理的力度不断加大,锅炉烟气排放要求的不断提高,工业园区企业小锅炉无法满足环保要求,对当地的大气污染治理工作提出严峻挑战。

为保护当地的环境,便于对污染源集中有效地治理,促进可持续发展,建设热电联产项目实行集中供热势在必行,是打造生态城市的必由之路。

热电联产模式是在生产电能的同时利用汽轮发电机做过功的蒸汽实现用户供热,具备提高能源使用效率的作用,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热电联产热效率一般可达75%-80%,显著高于火电站的平均热效率,具备显著的节能效应。

所以实行热电联产也是实现能源阶梯利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需要。

热电联产事业的发展在取得突出成果的同时,也伴随出现了一些影响进一步有序发展的问题。

其中关于如何进行热电联产机组全厂总热耗量的分配问题,便是众多问题中最棘手的一个。

2热电分摊方法2.1热量法热量法以热力学第一定律为基础,将总热耗量按热、电两种能量的用热数量比例来分配,它只考虑能量的数量,未考虑供热汽流在汽轮机中已做功的实际情况,不考虑能量的质量差别,不能反映电能和热能两种产品在品质上的差别,也不能反映不同参数供热蒸汽在品质方面的不等价,将热电联产的节能效益全部归发电部分。

热量法计算供热分摊比的上限值,特点就是“好处归电”,计算简单,是我国目前热电联产行业普遍采用的分摊方法。

采用热量法来分摊热、电成本时,供热成本分摊比为锅炉供热量占锅炉有效热量的百分数,机组为再热机组,不考虑锅炉至汽机之间的主汽管道损失,则计算公式为:式中锅炉供汽量,t/a;汽机抽汽焓,kJ/kg;供热回水焓,kJ/kg;:锅炉产汽量,t/a;锅炉产汽焓,kJ/kg;:锅炉给水焓,kJ/kg;:再热蒸汽量,t/a;再热蒸汽热段焓,kJ/kg;:再热蒸汽冷段焓,kJ/kg。

热计量——温度分摊法

热计量——温度分摊法

温度分摊法北京德宝豪特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二OO九年七月本方法依据:《城市供热价格管理暂行办法》发改价格[2007]1195号《民用建筑供热计量管理办法》建城〔2008〕106号《供热计量技术导则》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08年10月28日《供热计量技术规程》JGJ173---20091、温度分摊法概述温度分摊法认为住户得到热量达到相应的室内温度,从而产生相对应的采暖舒适度,采暖舒适度与室内温度是一致的。

同温度、同舒适度,同热费。

无论什么样的采暖方式,住户从采暖系统中得到的热量与室内温度成一定的比例关系。

室内温度高,耗热量就大,反之亦然。

如果某住户室内温度较高,那么该住户所分摊的热量和热费也应该较多。

在建筑物维护结构等热工性能相同的条件下,如果采暖面积相同,在相同的时间内,相同的室内温度应缴纳相同的热费。

室内温度是耗热量的单一函数,通过对室内温度的测量,可以计算出该住户的耗热量。

图例:①——温控装置(包括室内温度测量),②——电动阀,③——温控阀,④——数据远传上图所示的温度分摊法的作法是住户室内设置温度测量仪,用于测量室内温度,楼栋采暖入口安装大口径热量表,用于测量耗热量并作为热费结算。

住户室内温控可以安装温控器、温控阀或者其它能够控制温度的设施。

通过住户室内温度和面积加权计算分摊楼栋大口径热量表的热费。

该方法适用于所有形式的采暖系统。

2、热费计算方法温度分摊法是以楼栋或单元的大口径热量表的数值为结算依据的。

各住户的热费是根据其温度和面积来分摊该大口径热量表的热费。

住户的室内温度由温控器设定通过采暖入口的电动阀实现室温调控。

1)基本传热理论在采暖建筑物中,室内温度高于室外温度,热量将通过维护结构进行传递。

如下图所示的建筑物维护结构,面积为F,室内外分别为温度t n的热流体和温度t w的冷流体,维护结构内外壁放热系数分别为α1和α2,两壁表面温度分别为t nf和t wf,维护结构导热系数λ,厚度δ。

热电厂的热电分摊方法探讨

热电厂的热电分摊方法探讨

热电厂的热电分摊方法探讨作者:林克淮来源:厦门电厂摘要】本文针对热电厂特性,通过引进当量主汽量的概念,分别对热电联产和热电分产两种装置的热电分摊方法进行了探讨,在好处归热法与好处归电法两种极端分配方法的基础上,通过热耗分配系数的合理取值,在热电联产供热方式中按能量品位把冷源损失分摊给热电双方,在热电分产供热方式中改变传统热量法的思维方式,分阶段考虑供热所消耗的热量,提出了一种新的折衷计算思路,供参考。

【关键词】热电联产热电分产当量主汽量好处归热法好处归电法1、前言能源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必要保证,在我国“十一五”规划中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奋斗目标,能量的综合利用已经为越来越多的人们所重视。

众所周知,热电联产是用供热式汽轮机组的蒸汽流先发电后供热的生产方式,不但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而且做到了按质、合理用能。

热电联产以其具有节约能源、改善环境、提高供热质量、增加电力供应等综合效益,受到了国家产业政策的大力支持。

以热电联产为基础的热电厂,同时生产形式不同、质量不等的两种产品--热能和电能,它们对燃料的利用程度差别很大。

与此同时,为了提高热网系统的可靠性和运行调节方式的灵活性,一般的热电厂均配合以减温减压装置作为备用和补充汽源,即同时存在着热电联产和热电分产两种不同的生产方式,它们的经济性也截然不同。

热电分摊的方法决定着热电双方的利益,特别是对于热、电产品经营分属于不同经济实体的热电企业,科学、合理的热电分摊尤为重要。

目前,我国一般以热力学第一定律为基础,应用热量法进行热电分摊,把热电联产的好处归给电。

热电联产在我国北方地区是极为重要的行业,由于热电企业提供产品的特殊性,尽管其生产原料--燃煤(燃油、燃气)和水,早已进入了市场经济;而其终端产品--热和电,却还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产品价格由政府定价,长期以来,供热价格过低,加上在热电分摊中把好处归给电,热电企业必须以电养热。

改革开放后,我国南方地区也逐步兴起了以工业热负荷为主的热电联产、集中供热热潮,供热经营已经按照市场化运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供热机组热电分摊方法综述供热机组热电分摊方法综述1 前言按热力学观点,任何热力循环在低温热源(冷源)放出热量,是该循环不能用来做技术功的部分,成为能量损失或废热。

但是,技术功和废热所代表的能量,只有品位上的差别而没有原则上的不同。

若能合理的按质用能,就能达到充分利用能量节约能源的目的。

由于供出的电能和热能在形式上不同,质量上不等价,热电厂经济性指标的制定比热点分产要复杂困难得多。

供热成本的核定及热价制定的依据一直是困扰热电厂、热用户、各管理部门以及学术界的问题。

将总的热耗量合理分摊到两种能量产品上去,对于改进热电联产的热经济性必然会起到促进作用,为此人们进行不懈的探索和研究,以期找到一种更合理的分摊方法,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鼓励热用户用低品位的热能,同时刺激热电厂改善其电力生产技术,使热电联产的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

2 热电厂总热耗的分摊方法抽气供热机组提高了能源利用率,但是需要一种合理的分配方法,把总能耗合理的分摊到两种能量的生产过程,已确定其经济性指标。

热电厂经济效益的分析方法,既要遵循热力学理论,又要符合客观的技术经济规律,关键是要求出热电联产在经济上带来的净效益。

目前使用的多种不同的分配方法,都存在一定的合理性和局限性。

国内外对热电联产总能耗所采用的分摊方法主要有两类。

第一类是以燃料化学能从数量上被利用的程度来评价电厂的热经济性,比如热量法、热效率法、实际焓降法,他们是基于热力学第一定律,常用定量分析;第二类以燃料的做功能力被利用的程度来评价热经济性,如焓熵法、做功能力法、方法及其他各种折中分摊法等,她们是基于热力学第二定律,常用于定性分析。

2.1 热量法热量法是我国法定的热电分摊方法,以热效率或热损失效率来衡量电厂的热经济性,反映热力设备将能量转换或输出有效能量的程度,实质是按电厂生产两种能量的纯数量比例来分配其耗热量:总热耗量:Q=(D qj(h qj−h gs))/(ηgl×ηgd)其中:D qj——汽轮机进汽量,kg/h; h qj——汽轮机进汽焓,kJ/kg;h gs——锅炉给水焓,kJ/kg;ηgl——锅炉效率,%;ηgd——管道效率,% 。

供热分配热耗量:Q r=Q gr/(ηgl×ηgd)发电分配热耗量:Q d=Q−Q r其中:Q gr——供热量,kJ;Q gr=D cq(h cq−h hs)D cq——供热抽汽量,kg/h;h cq——汽轮机抽汽焓,kJ/kg;h hs——热网回水焓,kJ/kg。

热量法热分摊比为:αh1=D cq(h cq−h hs) D qj(h qj−h gs)这种分摊方法将热电联产减少冷源损失所带来的经济效益(燃料节省)都归于发电方面,故又称“好处归电法”。

2.1.1 热量法的优缺点热量法计算简便,是我国目前使用最多的热电联产分摊法。

在国外,这种方法被称为“电折扣法”,即“物理法”,用于工业企业热电联产,即认为蒸汽是主要产品,电为副产品。

国外认为这种方法计算的热分摊比为热分摊比的上限。

用这种方法计算的蒸汽成本略低于直接用锅炉供汽(这是由于热电厂锅炉效率较高的缘故),而电成本显得很低。

热量法只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进行分摊,没有反映电和热在质量上的差别,也没有反映不同参数蒸汽在质方面的不等价。

用这种方法,不管用锅炉新汽供热还是汽轮机抽汽供热,所算出来的供热方面的热耗量都一样。

因此,该方法的弊端之一是用户要求高温高压的供热参数,而不改进热工艺和设备,降低用汽参数,不利于合理利用资源。

2.2 实际焓降法实际焓降法是按照汽轮机供热抽汽的实际焓降不足与其进汽的总实际焓降的比例来分配总热耗量:总热耗量:Q=(D qj(h qj−h gs))/(ηgl×ηgd)供热方面分配的热耗量:Q r=Q(D gr/D jq)×(E gr/E qj)E gr=h gr−T e×s gr;E qj=h qj−T e×s qj发电方面分配的热耗量:Q d=Q−Q r其中:E gr——供热抽汽,kJ/kg;E qj——汽轮机进汽,kJ/kg T e——环境温度,K;s gr、s qj——供热抽汽及汽轮机进汽焓,kJ/kg。

做功能力法热分摊比:αh3=D gr×E gr D jq×E qj2.3.1 做功能力法(分析法)的优缺点这种分摊方法以热力学第一及第二定律为依据,用体现能量品质方面的差别,同时考虑了热能的数量和质量差别,将热电联产的热经济效益较合理地分配给电、热两种产品,使供热双方的利益都有所顾及,从理论上讲比较合理。

实际上做功能力法(分析法)对热电联产并不适用,因为在用热时不仅用,也用,虽然电能和热能在品质上有差别,但完全用来衡量这种差别,不计在供热中的作用,所得结果将有利于供热而不利于发电,即所得热分摊比偏低。

2.4 热折扣法热折扣法是按燃料用量分配一般费用,生产电的燃料量为电量和常规凝汽式发电厂平均煤耗的乘积。

热分摊比为:αh4=1−m×HF×WD zq(h qj−h gs)其中:m——冷凝电厂的燃料流量,kg/s;HF——燃料热值,kJ/kg;W——电功,kW;D zq——冷凝电厂的蒸汽流量,kg/s;2.4.1 热折扣法的优缺点该方法也是把热电联产带来的经济效益都归于供热,国外认为用此方法算出的热电分摊比为其下限,用于计算区域供热的热成本,此时电是主要产品,蒸汽是副产品。

用这种方法计算,发电成本基本与常规凝汽式发电厂相同,而热成本很低。

实际焓降法和热折扣法都是把热电联产的好处归于供热。

次高压以上的机组,实际焓降法所得的热分摊比大于热折扣法所得,即用实际焓降法计算出的发电成本低于常规凝汽式电厂的成本,而中压下的机组则反之。

在我国,实际焓降法已有一定的影响,而热折扣法相对比较陌生,同时由于区域供热中,基本上都是次高压以上的机组,所以实际焓降法可用于区域供热型热电联产。

2.5 加权法将热量法确定的热分摊比和实际焓降法确定的热分摊比加权相加。

该方法有不同的组合:αh5=0.5αh1+0.5αh2αh5=0.7αh1+0.3αh2αh5=0.6αh1+0.4αh22.5.1 加权法的优缺点加权法在一定程度上结合了热量法和实际焓降法的优点,但是加权系数的选取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也存在不定因素,取多大的加权系数较合理,目前既无根据,亦无定论。

2.6 折合分摊法折合的定义为可用(能量中起作用的)与实际之和。

单位工质的)×e折合:m=(1+k×1−ββ其中:m——单位工质的折合;k——比例系数,其含义是单位与单位在使用过程中的价值之比,0≤k≤1; β=e/q为单位e与单位总能量q之比,即能质系数。

系统入口蒸汽流量为D0,供热抽汽流量为D r1, D r2该系统向外界输出的电能为:E1=D0e0−D r1e r1−D r2e r2其中,下标0和r分别表示进入汽轮机的蒸汽和供热抽汽。

系统向外界输出的热量中,可用部分应为供热抽汽和折合之和,即:E2=D r1m r1−D r2m r2;系统向外界提供的总的可用能为:E=E1+E2其热分摊比为:αh6=E2E=∑D ri m riD0e0−∑D ri e ri+∑D ri m ri将折合表达式代入得:αh6=∑D ri e ri(1+k i1−ββ) D0e0+∑D ri e ri(k i1−ββ)2.6.1 折合法的优缺点在热变为功的设备中,虽然只有有意义,只是热功转换中不可避免但又不希望有的废物,在实际的热能利用中,不是完全不起作用,在折合法中,考虑了所作的贡献,使得能量利用遵循“能级匹配用能”的原则。

用折合法计算分摊比时,一旦机组各参数选定,D,e,β都可以确定,但是k的取值难以确定,因为在对不同能的使用过程中,的可利用程度不同,其取值取决于实际情况,而且取值容易受人的主观因素影响,难以判断其合理性。

3 小结热电联产做到了按质用能,它是节约能源、改善环境的一项重大措施,其优越性已得到共识。

在热电联产的成本分摊中,如何确定热电分摊比,一直是人们争论的焦点。

因为热电分摊比的确定方法不仅直接关系到热电联产的热经济性指标的制定,而且也是合理确定热价问题的核心。

本文将目前应用较多的几种方法列举出来,进行比较。

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方法为热量法、实际焓降法、方法。

它们各有利弊,热量法使用简单方便,易于接受,但没有考虑能量质的差别,且把冷源损失全归于供热,挫伤了热电厂供热的积极性;实际焓降法与热量法相反,把冷源损失归于发电也不合理;方法考虑了能量质的差别,但由于不太直观并且没用考虑到热用户在消费的同时也在消费,因而也不适用。

本文简要介绍几种方法,希望能对大家理解热电分摊法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1] 郑体宽. 热力发电厂[M].中国电力出版社,2001.[2] 胡建峰. 热电联产系统供热比计算办法的探讨 [J]. 节能,2001(12).[3] 方常. 热电联产热电分摊方法探讨[J].热电技术2010(3).[4] 田枫,杨忠全. 热电厂煤耗成本分摊新方法——热电联合法[J]. 四川电力技术2007(5)[5]叶学民,闫维平,高正阳.合理确定热电联产机组中热电分摊比的折合分摊模型[J].中国电力工程学报2003(2)[6]杨豫森,严峻杰,赵子谦,等.热电厂热电煤耗成本分摊方法的研究[J].热力发电2004(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