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透室的消毒隔离教学教案

合集下载

血透室消毒隔离制度范本(2篇)

血透室消毒隔离制度范本(2篇)

血透室消毒隔离制度范本一、概述1. 血透室是为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特殊场所,为了确保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必须建立严格的消毒隔离制度。

2. 本制度的目的是规范血透室的消毒和隔离工作,预防和控制感染病例的发生和传播。

二、血透室消毒1. 血透室的常规消毒应按照标准操作程序进行,包括清洁、消毒和封闭工作。

2. 担任消毒工作的人员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严格按照规定的消毒方法和消毒剂使用浓度进行操作。

3. 每日使用消毒剂前,需进行有效浓度检测,确保其达到杀菌的要求。

4. 每日消毒结束后,必须对消毒区域进行清洁,确保无残留消毒药液。

5. 消毒工作结束后,应将消毒区域进行严密封闭,并安排专人对封闭区域进行检查。

三、消毒器械管理1. 血透室所有器械应按照规定进行分类,标明使用日期、消毒日期和使用者等信息。

2. 使用过的器械应立即进行清洗和消毒,保证下次使用前彻底干燥。

3. 器械的消毒方法应按照相关规范进行,确保杀灭全部微生物。

4. 具备消毒工作资质的人员应定期接受培训,提高其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5. 消毒器械的维护保养工作应按照规定程序进行,及时修理或更换损坏的设备。

四、患者隔离管理1. 在血透室内,严禁带有传染病的患者进入,以防传播疾病。

2. 患者进入血透室前,应接受体温检测和健康状况询问,若出现病症,则需暂停治疗并进行隔离。

3. 对于疑似感染病例,应立即将其隔离并安排转诊至专科医生进行诊治。

4. 所有患者应按时接受肝炎病毒标志物的检测,隔离肝炎病毒携带者,并给予相应的治疗和隔离管理。

5. 定期进行血液感染和传染病病例的监测,及时采取预防措施。

五、医务人员个人防护1. 医务人员在进入血透室前,必须穿戴好工作服、手套、口罩和帽子等防护用品。

2. 医务人员在进行血透治疗过程中,应注意手部卫生,随时采取洗手和消毒措施。

3. 治疗结束后,医务人员应及时脱下防护装备,进行个人清洁和消毒。

4. 医务人员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确保体检结果符合相关要求,并及时接受感染防控培训。

2024年血透室消毒隔离制度(2篇)

2024年血透室消毒隔离制度(2篇)

2024年血透室消毒隔离制度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进步,血透(血液透析)作为一种常见的治疗肾脏疾病的方法被广泛应用。

随之而来的是血透室的管理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在消毒隔离方面。

本文将以2024年为背景,探讨血透室消毒隔离制度的相关要求和措施。

一、消毒隔离的重要性血透室是一个高风险的环境,因为血液透析患者往往免疫力较低,易感染各种细菌、病毒等病原体。

因此,血透室的消毒隔离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合理的消毒隔离制度可以有效防止交叉感染的发生,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率,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二、消毒隔离制度要求血透室消毒隔离制度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1. 血透室的建设与设计2024年,血透室的建设与设计应符合医疗机构的相关规范和标准。

血透室的面积应足够,室内通风良好,光线充足,具备良好的污染控制设备和专业的消毒设施。

同时,血透室的布局要合理,将患者个人空间和医护人员活动区域合理划分,尽可能减少患者之间的接触。

2. 患者消毒和洗手要求患者进入血透室前,应接受必要的脱毛消毒处理,比如光敏剂光疗。

患者在进入血透室前必须彻底清洁双手,并按要求戴好洗手液,确保双手干净卫生。

此外,患者还需按要求穿戴干净的衣物,并佩戴口罩等个人防护设备。

3. 血透设备的消毒要求血透设备包括透析机、血液管路等,是血透室中最重要的设备。

因此,对血透设备的消毒要求也相当严格。

2024年,应要求透析机每次使用前进行彻底的清洁和消毒,确保设备的无菌。

此外,血液管路等部分也要进行定期的消毒,以防交叉感染的发生。

4. 定期的血透室消毒要求为了确保血透室的卫生与安全,除了对设备的消毒外,还需要对血透室本身进行定期的彻底消毒。

血透室消毒应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一般应在每次透析患者结束后进行。

消毒应使用有效的消毒剂和方法,并要求医护人员进行严格的操作。

三、血透室消毒隔离制度的实施要确保血透室消毒隔离制度的有效实施,需要以下几个方面的支持:1. 加强人员培训医护人员是血透室消毒隔离工作的重要一环,他们的操作技能和知识水平直接关系到制度的实施效果。

血透室消毒隔离制度

血透室消毒隔离制度

血透室消毒隔离制度
是指为了防止血透室内的病原体传播,保护血透患者的健康而设立的一套消毒和隔离措施。

1. 血透室的定期消毒:血透室应定期进行彻底的清洁和消毒,包括地面、墙壁、桌面、座椅等表面的消毒,以及器械和设备的消毒。

2. 手部消毒:所有进入血透室的人员,包括医护人员和患者,都应在入室前使用洗手液或酒精消毒剂洗手,并保持良好的手卫生习惯。

3. 设备消毒:血透室内的医疗设备和器械,如血透机、透析液容器、透析器等,都应定期进行消毒,以确保其无菌状态。

4. 空气消毒:血透室内应配备空气消毒设备,如紫外线灯、空气净化器等,以减少空气中的病原体传播。

5. 隔离措施:对于存在传染性疾病的患者,应采取隔离措施,将其与其他患者分开,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6. 个人防护措施:医护人员在进入血透室时应佩戴防护服、手套、口罩等个人防护用品,以保护自己和其他人的健康。

通过严格遵守血透室消毒隔离制度,可以有效地预防感染病原体的传播,保障血透患者的健康和安全。

第 1 页共 1 页。

血透室消毒隔离护理课件

血透室消毒隔离护理课件
做好血透室的消毒隔离工作可以 保障医护人员的职业安全。
02
血透室日常消毒隔离措施
空气消毒
紫外线消毒 臭氧消毒
物体表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消毒
清洁
消毒
使用含氯消毒剂或75%乙醇擦拭物体 表面,每日至少两次,注意避免消毒 剂溅到眼睛和皮肤上。
医护人员手卫生
洗手
手套
患者及家属的健康宣教
宣传资料
培训
03
血透室感染控制与预防
空气净化技术
采用高效过滤和紫外线消毒相结合的方式,对血透室内的空气进 行净化,降低空气中的细菌和病毒含量。
提高医护人员消毒隔离意识与技能培训
定期培 训 考核与认证 宣传教育
加强血透室感染控制的科研与临床研究
科研支持
1
临床研究
2
国际交流与合作
3
THANKS
感谢观看
预防感染
血透室是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场 所,患者存在免疫缺陷,容易感 染病原体,因此血透室的消毒隔 离工作对于预防感染至关重要。
提高医疗质量
消毒隔离工作不到位会导致患者 感染,影响治疗效果,甚至危及 生命。因此,做好血透室的消毒 隔离工作可以提高医疗质量,保
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保障医护人员安全
血透室医护人员长期接触患者的 血液、体液等,容易感染病原体。
职业暴露的预防与处理
防护措施 暴露后处理 培训与教育
04
特殊情况下的消毒隔离护理
传染病患者的消毒隔离护理
01
传染病患者消毒隔离护理
02
患者衣物和用品消毒
03
空气和环境消毒
免疫抑制患者的消毒隔离护理
免疫抑制患者消毒隔离护理 患者家属和探视者管理 预防接种和免疫增强

血透室消毒隔离制度

血透室消毒隔离制度

血透室消毒隔离制度
是指为了防止血透室中的细菌、病毒和其他有害微生物的传播,保护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安全,制定的一系列消毒和隔离措施。

血透室消毒制度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定期消毒:血透室的表面、设备和器械等都需要进行定期的消毒。

可以使用适合血透室使用的消毒剂,按照规定的浓度和时间进行消毒。

2. 卫生措施:血透室要保持清洁整洁,定期清洗地面、墙壁、窗户等。

同时要保持空气流通,定期除尘。

3. 入口检查:对于进入血透室的人员,要进行入口检查,包括测量体温、询问病史、观察症状等。

4. 个人防护:医护人员进入血透室时,需要佩戴口罩、手套、防护服等个人防护装备,以防止细菌、病毒等的传播。

5. 隔离措施:如果发现血透室中有患者或医护人员有传染病,应当立即采取隔离措施,防止疾病的传播。

隔离措施包括单独隔离间、隔离病床、个人防护等。

血透室消毒隔离制度的目的是保护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安全,防止传染病的传播。

遵守这些制度,可以减少细菌、病毒和其他有害微生物在血透室中的传播风险。

第 1 页共 1 页。

2024年血透室消毒隔离制度(三篇)

2024年血透室消毒隔离制度(三篇)

2024年血透室消毒隔离制度一、血液透析室应当环境整洁、安静,按实际需要合理布局,严格区分清洁区和污染区。

二、病床每天湿式清扫一次,一床一套;床头柜等物体表面每天擦拭一次,一桌一抹布,用后浸泡消毒、清洗、晾干后备用;有污染的物体表面随时用消毒液擦拭消毒。

病房和走廊地面每天湿式拖地三次,有污染时用消毒液擦拭消毒。

用循环风紫外线空气消毒机消毒室内空气每日三次,每次____分钟以上;自然通风每日两次,每次____分钟,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三、清洁区物体表面、环境表面、医务人员的手以及室内空气的消毒标准必须达到GB15982—____中对Ⅲ类环境的要求,每月必须进行一次卫生学监测。

当检查结果超过规定标准值时,必须进行复查。

当怀疑透析液污染或有严重感染病例时,必须增加采样点。

四、医生和护士在对病人进行有创性诊断和治疗性操作时,应当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对不同病人进行操作时,必须更换手套。

医护人员在操作中一定要注意自我防护,上岗前应检查身体并注射乙肝疫苗,建立定期体检制度。

五、工作人员进入血液透析室必须穿干净整洁的工作服,戴帽子、口罩、换专用拖鞋,操作前后严格洗手。

非血液透析室工作人员不得随意进入。

工作人员不得在血液透析室进餐或吸烟。

六、透析患者进入室前应更换拖鞋,所用床单、被套、枕套等一人一用一消毒;换下的污染隔离衣、床单、被套、枕套等消毒后再送洗衣房双消毒处理。

七、如果使用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可以重复使用的血液透析器时,必须遵照《血液透析器复用操作规范》执行;使用经批准的一次性血液透析器不得重复使用。

八、患者透析前必须做肝功能等各项检查;透析器和透析管专人专用。

血液出、入口和透析液出、入口消毒后即使盖上盖子备用。

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九、血液透析器复用只能用于同一患者,复用标签必须能够确认使用该血液透析器的患者。

复用标签上应标明患者的姓名、病历号、使用次数、每次复用日期及时间。

复用次数不得超过____次。

血液透析室医消毒隔离

血液透析室医消毒隔离

血液透析室医消毒隔离1.透析治疗室和治疗准备室应当保持空气清新,每日进行有效的空气消毒。

2.透析治疗区内应配有合格的洗手设施和速干手消毒剂。

3.患者使用的床单、被套、枕套等物品应当一人一用一更换,每次透析结束后,对透析单元内所有的物品表面(如透析机外部、小桌板等)进行消毒。

4.台面、物体表面和地面每日湿式清洁与消毒,如有血液、体液等污染时应用1500mg∕L含氯消毒液进行局部擦拭消毒。

5.清洁工具应分室使用,颜色标记,用后清洗消毒、悬挂晾干保存备用。

6.透析区应划分普通治疗区和隔离治疗区,感染病人实施分区分机透析,并配备专门的透析操作用品车,护理人员相对固定。

7,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对患者穿刺部位的皮肤应严格消毒并注意保护。

8.浓缩透析液在规定的有效期内使用;肝素、促红细胞生成素等药物现用现配。

9.预冲好透析器和管路后必须4h内使用,否则要重新预冲。

10∙加强对病人的巡视和观察,如发现有发热、感染征象时,应及时采集标本送检,以尽早诊断,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11.使用的一次性无菌用品(包括穿刺针、透析管路、透析器等)、透析粉、消毒液等统一由设备科购买,证件齐全。

一次性医疗用品不得重复使用。

12.透析机消毒(1)透析机器外部消毒:每次透析结束后,如没有肉眼可见的污染时,应对透析机外部进行初步的消毒,采用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或其他有效消毒剂擦拭消毒。

如果有可见血液污染到透析机,应进行局部污点清洁与消毒,必要时可去除消毒液残留以防腐蚀。

(2)机器内部消毒:每次透析结束时,应对机器内部管路进行消毒。

透析时如发生破膜,动静脉传感器保护罩渗漏,在透析结束时应对机器立即消毒,消毒后的机器方可再次使用。

13.医疗废物按我院《医疗废物管理制度》执行,日产日清。

培训资料-血透室的消毒隔离

培训资料-血透室的消毒隔离
清洁消毒工具
清洗和消毒使用过的消毒工具,防止再次污染。
记录消毒过程
记录消毒的日期、时间、操作人员和使用的消毒剂。
消毒效果的评价和监测
通过抽样和检测等方法,对血透室的消毒效果进行评价和监测,确保消毒程序的有效性和合规性。
培训资料-血透室的消毒 隔离
欢迎参加我们的培训!在这个课程中,我们将一起学习血透室消毒隔离的重 要性以及相应的标准、方法、操作步骤、处理措施和监测评价。
消毒隔离的重要性
血透室的消毒隔离是确保患者安全和预防传染病传播的重要措施。通过消毒隔离可以有效减少病原微生 物的存在和传播。
血透室的消毒标准
血透室的消毒标准包括对不同表面和设备的不同消毒要求。标准覆盖了消毒 剂的选择、浓度、作用时间以及消毒程序的要求。
常用的消毒方法
常用的血透室消毒方法包括化学消毒和物理消毒。化学消毒使用消毒剂杀灭 微生物,而物理消毒通过热力或紫外线等方式杀灭病原体。
消毒操作步骤
1
准备工作
பைடு நூலகம்
清理工作区域,准备所需的消毒剂和工具。
2
消毒剂配制
按照指定比例配制消毒剂,并确保达到指定的浓度。
3
表面消毒
根据不同表面的消毒要求,使用适当的方法进行消毒。
4
设备消毒
对血透室中的设备进行消毒,确保设备清洁并无病原微生物。
消毒前的准备工作
1 清洁表面
在消毒之前,必须先清洁表面,确保没有沉积物和污垢。
2 选择合适的消毒剂
根据不同表面和设备的要求,选择适合的消毒剂。
3 准备消毒工具
准备好需要使用的消毒工具,如喷雾器、拖把等。
消毒后的处理措施
通风
消毒完成后,打开窗户或使用通风设备,确保室内空气流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工作人员进入血透室应更衣、换鞋、戴帽子、操作时应戴 口罩。
3.严格执行《医护人员手卫生规范》。可能接触血液时应该 戴手套、勤洗手,尤其是在病人上下机时应更换手套或用 快速手消毒剂消毒双手。抽血、穿刺、处理血标本、清洁 消毒透析机、处理废物时应戴口罩手套。
严格实施正确的手卫生可以降低20%~30%的医院感染
2.在进行首次透析或治疗后每半年进行一次经血传染疾病相 关标志物检查。
3.乙肝、丙肝、艾滋、梅毒等传染病病人应安排在隔离透析 室进行透析,固定床位,专机透析,配备专门的急救车、 治疗车,护理人员相对固定,物品必须专用,标识清楚。
4.建议设置相对固定的急诊透析机。
四、人员的管理
四、人员的管理
分区、分机透析
手卫生设施
手卫生培训
四、人员的管理
4.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并按照标准预防原则,落实 个人防护。
5.每年对工作人员进行HBV、HCV、HIV等经血源 传播疾病相关标志物检查和免疫注射。
6.加强医护人员消毒灭菌和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 提高医院感染控制意识。
四、人员的管理
(二)患者的管理
1.患者应更换清洁拖鞋方能进入透析室。
4.在细菌超过50cfu/ml或内毒素超过0.5EU/ml时应提前进行 干预并监测水质。
三、设备的维护与消毒
(二)透析机 1.机器表面:每次透析结束后,及时清洁透析机,采用
500mg/L的含氯消毒剂,屏幕用清水抹布擦拭。有血液、 体液及分泌物污染时用1500mg/L的含氯消毒剂的一次性 布擦去血迹后,再用500mg/L的含氯消毒液擦拭。
• 血液透析兼具门诊、病房、急诊等多重工作性质, 病人治疗周期长。
• 频繁进行有创性和侵入性操作,感染环节多。 • 长期血液透析,病人营养不良,贫血,抵抗力差
易感染。 • 是高危人群、高危因素的聚集地。 • 是职业暴露高危科室和医院感染控制的重点管理
科室。
目录
一、建筑布局 二、环境的消毒和管理 三、设备的维护和消毒 四、人员的管理 五、医院感染监测
内毒素 细菌培养 总氯浓度 硬度 电导度
每季度1次 每月1次 每周1次 每周1次 每日1次
≤1EU/ml ≤ 100cfu/ml ﹤0.1mg/L ﹤17.5mg/L ﹤10us/cm
用心会注重细节 —— 细节决定成败!
努力会更加专业
Thank—Y—o专u业!决定成功!
2.机器内部:常用热化学消毒方法,利用透析机自身加热装 置将反渗水加热到85度以上,并在透析机内循环15~30分 钟,同时加入化学试剂,目前主要是柠檬酸。
3.透析机产生的透析液需每月监测细菌培养,每季度监测内 毒素。
三、设备的维护与消毒
四、人员的管理
(一)工作人员的管理
1.必须具有资质的医生、护士,且通过医院感染防控的相关 专业知识培训方能上岗。
血透室的消毒隔离
血透室 胡 丹
血透感染丙肝事件 ——2009年以来的媒体报道
• 2009年安徽霍山事件 28名患者确认感染丙肝病毒 • 2010年安徽安庆30余名血透病人感染丙肝病毒 • 2013年安徽淮南新华医院,新增丙肝患者12人 • 2014年安徽再现“丙肝事件”寿县16人感染
血液净化的工作特点
一次性无菌器材必须去掉外包装。无菌物品存放架应离 地面20cm,离天花板50cm,离墙5~10cm。严格按照规 定使用透析用一次性医疗物品。
二、环境的消毒和管理
5.医疗废物:严格分类收集、储存、密闭转运,做好交接
登记。使用后的针头或锐器应放于锐器盒内,严禁用后针 头回帽或毁形;透析废水应排入医院污水系统。
3.透析患者传染病病原微生物检查 第一次开始透析的新入患者或由他院转入患者必须在
五、医院感染监测
治疗前进行乙肝、丙肝、梅毒及艾滋病感染的相关检查。 对长期透析患者应每半年复查各项传染病指标。
如在治疗期间出现不能解释的转氨酶异常升高时应进行HBV-DNA和 HCV-DNA定量检测。
如患者在透析过程中出现乙肝、丙肝阳性,应立即对密切接触者进行乙 肝、丙肝标志物检测。
: 污染区 :阳性病人
护士站
更衣室
: 医护人员 :医疗垃圾
二、环境的消毒和管理
1.空气:保持室内清洁、干燥,室内每日通风换气不少于2
次,限制人员,治疗和护理操作时禁止探视。每日空气消毒 两小时,应达到《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15982-1995) 规定的对III类环境的要求。
2.物体表面:透析室地面、桌面、透析机表面等物体表面
对有乙肝或丙肝暴露患者,如病原检测阴性,在1~3个月后重复监测病 原微生物。
五、医院感染监测
4.医务人员感染监测 定期进行乙肝、丙肝等标志物检测。遇职业暴露按流程处理。
五、医院感染监测
五、医院感染监测
5.透析用水和透析液监测
监测项目
频率
结果要求
化学污染物 每年1次
钙﹤2 mg/L 镁﹤4 mg/L 钠﹤70 mg/L 钾﹤8mg/L ……
三、设备的维
自来水

透析液
反 渗 水
透 析 机
三、设备的维护与消毒
(一)水处理系统
1.水处理系统必须进行日常维护,每日监测各环节是否运行 正常并记录。
2. 每季度对输水管道、水箱、水处理系统用0.3%过氧乙酸消 毒,并检测过氧乙酸残留。
3.水处理系统余氯、软水硬度监测每周一次,细菌监测每月 一次,内毒素监测每季度一次,化学污染物监测每年一次。
一、建筑布局
血液净化室应该合理布局,清洁区、污染 区及其通道必须分开。必须具备的功能区包括:
清洁区:医护人员办公室和生活区、水处理间、 清洁库房
半清洁区:透析治疗室 污染区:透析间、候诊室、污物处理室
一、建筑布局
医护人员通道
病员通道
污物通道
血透室平面图
医 护 人 员 通 道
:清洁区 :阴性病人
保持清洁,无肉眼可见污染。每日采用500mg/L的含氯消毒 液擦拭消毒。有血液、体液及分泌物污染时用1500mg/L的 含氯消毒剂的一次性布擦去血迹后,再用500mg/L的含氯消 毒液擦拭消毒。
二、环境的消毒和管理
3.床单位:每个透析班次结束要清场,床单、被套、枕
套一人一用一更换。
4.无菌物品:与有菌物品分开放置,存放在无菌库房的
透析一区
透析二区
四、人员的管理
物品专用,标识清楚

透析一区
透析二区
五、医院感染监测
1.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消毒剂:每季度一次,细菌含量≤100cfu/ml, 不得检出
致病微生物。
2.环境卫生学监测 每季度对透析室空气、物体表面、机器表面及医务人
员手进行病原微生物监测。空气细菌数≤ 4cfu/5min,直径 9cm平皿,物表和手细菌数≤ 10cfu/cm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