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适应性训练

高考地理适应性训练
高考地理适应性训练

20XX年江西省新建二中高考地理适应性训练(三)等值线专题训练时间:90分钟满分:200分

命题人:孙建光审题人:李细浪做题人:徐建辉3月29日周练使用一、单项选择题(共22小题,每小题4分,共88分)

读“我国东南地区某河流域等高线地形图”图1,完成1~4题。

图1

1.图中①处悬崖的相对高度H()

A.150m≤H<250m B.250m≤H<450m

C.450m≤H<650m D.600m≤H<650m

2.图中①处最易出现的自然灾害是()

A.洪涝B.地震C.滑坡D.泥石流

3.为趋利避害,充分利用当地自然资源,图示地区最适宜()

A.发展立体农业B.种植茶果树C.种植多汁牧草D.种植水稻

4.在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中,最有可能形成并发展为城市的是()A.甲B.乙C.丙D.丁

图2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四条等温线。读图回答

5~6题。

5.图中表示7月份等温线的是()

A.①②B.①③

C.①④D.②④6.当气温分布状况如图④曲线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南京的白昼较北京短B.恒河下游地区泛滥成灾

C.澳大利亚混合农业区忙于小麦播种D.我国南极中山考察站可能出现极昼现象图3是400N附近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和海平面以下地层示意图,读图回答7~10题。

图3

7.如图所示时间,关于A河流域说法正确的是()

A.盛行西北风B.盛行西南风

C.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D.山麓落叶阔叶林枝繁叶茂

8.下列关于A河的说法,正确的是()

A.此时正处于枯水期B.此时正处于汛期

C.北岸泥沙淤积严重D.径流比较稳定

9.下列关于图示地区地质、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向斜成谷,背斜成岭B.①处可找到石油

C.③处可能为变质岩D.②处比①处更不易被侵蚀

10.图3中甲、乙、丙、丁四处可能形成的地貌与下列四幅图配对,可能正确的是()

图2

A .甲一Ⅲ

B .乙一Ⅳ

C .丙一Ⅱ

D .丁一I

读“北半球某区域海平面等压线图”(图4)(单位:百帕),完成11~12题。 11.有关甲、乙、丙、丁四地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 .甲地易受台风影响

B .乙地此时高温多雨

C .大气逆辐射,丙地强于丁地

D .气温日较差,丁地小于丙地

12.a 、b 、c 、d 四箭头表示的风向,正确的是 ( ) A .a

B .b

C .c

D .d

读“某海域等深线和表层年平均等温线分布图”图5,完成13~15题。 13.根据等深线和等温线所示信息,图示海域位于( )

A .南半球大陆的西岸

B .北半球大陆的东岸

C .南半球大洋的西岸

D .北半球大洋的东岸

14.流经该海域的洋流可能是 ( ) A .巴西暖流

B .东澳大利暖流

C .秘鲁寒流

D .日本暖流

15.与同纬度海域相比,该海域 ( ) A .盐度更高

B .渔业资源更多

C .对大气的增湿效用更强

D .石油污染更重

读“我国某类自然灾害出现频次图”图6,完成16~18题。 16.图6反映的自然灾害是 ( )

A .干旱

B .台风

C .洪涝

D .寒潮

17.对图6中甲、乙两区域灾害多发时间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甲——7、8月

B .甲——3、4、5月

C .乙——5、6月

D .乙——12、1、2月

18.图6中丙区域此类灾害出频次大于周边地区的最主要原因是 ( )

A .降水集中,多暴雨

B .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C .喀斯特地貌的影响

D .气温高,蒸发量大

读“某地理现象移动路径和盛行期频数等值线图”图7,回答19~20题。 19.该地理现象是( )

A .地震

B .台风(或飓风)

C .赤潮

D .梅雨

20.下列地区中,该灾害出现频率最小的

地区是( ) A .东南亚

B .中美洲

C .孟加拉湾

D .几内亚湾

读“某季节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高空等压面平均状况示意图”图8,其中①和②、③和④分别在同一水平面上,据此回答21~22题。

21.此季节 ( )

A .我国台湾滑坡、泥石流灾害多发

B .我国南方地区多低温多雨天气

C .我国西南地区地震灾害多发

4

图 5

图6

7

图8

D.我国北方地区多沙尘天气

22.有关①、②、③、④四地气压大小和气流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气压:①<②<④<③

B.气压:①<②<③<④

C.气流运动:③一④一②一①一③

D.气流运动:①一②一④一③一①

优秀学习资料 欢迎下载

20XX 年江西省新建二中高考地理适应性训练(三)

答 题 卷

一、单项选择题:(共25小题,共50分)

二、综合分析题:(共4小题,共112分)

23.读“我国东部季风区局部图”图9,回答下列问题。(13分)

(1)判断a

、b 两地的地形名称,并计算b

处相对高度H 。(6分)

(2)如果当地人们急功近利,大肆采伐本

区林木,则夏季暴雨后最可能出现的地

质灾害有哪些?(4分)

(3)如果发生上述某种灾害,受灾最严重的村落最有可能是________,为什么?(6

分)

(4)该区域的公路分布有什么特点?从经济上考虑,其优点是什么?(6分)

24.图10是“我国某地区七月平均气温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32分)

图10

(1)分别说出图中A 、B 两地的气温值可能分布的范围。(4分)

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说出图中C 地附近等温线分布的特点,并分析形成原因。(8分)

(3)C 地附近地处_______________板块与_________________板块的交界处,加上

当地气候的影响,多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等地质灾害。(10分)

(4)图示区域资源丰富,但经济落后。目前,交通运输是制约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

因素。分别分析A 、B 、C 、D 四个地区的地形对交通运输的不利影响。(10分)

线

班 级

学 校

姓 名

学 号

●●●●●●●● ●●●●●●●● ●●●●●●●● ●●●●●●●● ●●●●●●●●

●●●●●●●●

●●●●●●●● ●●●●●●●● ●●●●●●●● ●●●●●●●●

图9

25.读“我国某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图11,回答下列问题:(32分)

图11

(1)甲地的年降水量为____________;乙地的年降水量为____________。试分析甲、乙两地降水差异的主要原因。(8分)

(2)甲地形区为____________;乙地形区为____________;丙地形区为____________。请说出判断理由(根据图中信息回答)。(12分)

(3)图中河流是___________;图中河流在A河段水文特征是什么? (6分)

(4)通过丙地的铁路是______,试分析该铁路沿线工业地带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6分)26.读“两地区等高线分布示意图”图12,回答有关问题:(26分)

图12

(1)甲、乙两图所示地区的地形有哪些相似之处?请简要判断依据。(8分)

(2)在甲图中,若此时昏线恰好通过0°纬线和东经20°经线的交点,并与东经20°经线斜交成23.5°的交角,且图中a地昼长于夜,此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应在_______________;

此时乙图中b地的时间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此时地球公转的速度__________;

此时我国三个极地科学考察站(黄河站、长城站、中山站)的昼夜状况分别怎样。(10

分)

(3)乙图所示地区的东、西两侧,有哪两个面积较大的地形区?它们在农业生产类型上有什么不同?为什么?(6分)

20XX年江西省新建二中高考地理适应性训练(三)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25小题,共50分)

二、综合分析题:(共4小题,共112分)

23.(22分)

(1)鞍部(2分)陡崖(2分)100m≤H<300m(2分)

(2)滑坡(2分)泥石流(2分)

(3)乙村(2分)

处于河流下游;且地势较低(4分)

(4)大致没等高线分布(2分)

修路开挖的土石方工程量较小;造价较低(4分)

24.(32分)

(1)28℃

(2)C地附近为横断山区,它由一系列南北走向的山脉组成,山河相间分布。在河谷地带,地势低、气温高,等温线向北突出。在山脉地带,地势高、气温低,等温线向南突出。

(8分)

(3)亚欧印度洋地震滑坡泥石流(10分)

(4)A地为四川盆地,周围重重山岭,盆底低山丘陵。(2分)B地为云贵高原,云贵高原海拔1000~2000米,石灰岩广布,在湿热的条件下,发育成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地

形崎岖。(2分)C地为横断山区,横断山南北向分布,山高谷深,横断东西交通;地

质灾害频繁发生。(3分)D地为青藏高原,青藏高原地势高,气候寒冷。形成多年冻

土,多雪山冰川。(3分)

25.(32分)

(1)大于400毫米(2分);小于25毫米(2分)

原因:甲地为山脉,多地形雨;乙地为内陆盆地,降水稀少(4分)(2)祁连山脉(2分)柴达木盆地(2分)河西走廊(2分)

祁连山脉:经纬度(100°E、40°N以南),降水多于附近地区(2分);

柴达木盆地:地处400N以南,900E~1000E之间(或位于祁连山西侧)且该处降水量由四周向中部递减。(2分)

河西走廊:与祁连山脉相邻(2分)。

(3)黄河(2分)

A河段处在黄河上游,水流湍急、有结冰期、含沙量较小、有凌汛现象(4分)(4)兰新铁路(2分)

资源丰富、城市众多、经济基础好、沿线各国的经济与国际贸易联系便利。(4分)26.(26分)

(1)都是面积较大的外流盆地。(2分)

判断依据:一是两图经纬度的跨度较大(2分);

二是两图的等高线都呈封闭状,且四周高、中间低(2分);

三是两盆地中部有外流河流流经(甲图中为刚果河,乙图中为长江)(2分)(2)23.5°N、70°W(2分)次日0点40分(2分)较慢(2分)

黄河站为极昼、长城站夜长昼短、中山站为极夜。(4分)

(3)东侧是长江中下游平原,西侧是青藏高原(2分)

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地势低平、气候温暖湿润、河湖众多、土壤肥沃,农业生产以水田种植业为主;

青藏高原地区地势高峻、全年气温较低、降水较少、冻土层较厚,农业生产以高寒畜牧业为主,有小范围的河谷种植业。(4分)

近五年高考地理全国卷综合题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36.36分阅读图文资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轮台(位置见图3)盛产小白杏。原来杏肉食用杏核弃之。某年义乌某瓜子商经反复试验研究出炒制此种杏核的方法其杏仁口味上佳。此后该瓜子商从轮台大量收购杏核在义乌炒制后出口美国。由此小白杏成为轮台重要的农产品之一。 (1)评价轮台种植瓜果的自然条件。14分 (2)从区位选择的角度说明义乌瓜子商把杏核从轮台运到义乌加工的原因。12分 (3)说明我国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在农业区际协作中各自的优势条件。10分 39.(60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俄罗斯、印度、巴西和南非被合称为“金砖国家”BRICS 。

材料一中国是世界最大的钢铁生产国但需大量进口铁矿石。巴西(图4)是拉丁美洲人口最多、工业最发达的国家其中人口和城市主要集中在以里约热卢、圣保罗为中心的东南沿海地区。巴西铁矿石资源丰富是世界重要的铁矿石出口国。2010年4月13日中国和巴西签订协议共同出资在巴西里约热卢附近建设一家年产500万吨钢材的大型钢铁厂所产钢材主要用于巴西汽车制造、造船、石油开采等行业部分输往中国。 (1)简述中巴联合在巴西兴建钢铁厂对中国和巴西之利。10分 (2)简述该钢铁厂区位选择的有利条件。10分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36.(36分)阅读图文资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20世纪50年代以来,图5中我国境某些区域建立了许多国营农场,引种优质长绒棉,目前,这些区域的棉区是我国最大的商品棉生产基地,种植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近年来,每至棉花收获季节,数十万外地民工前来这里采摘棉花。

(完整版)高中高考地理知识必考知识点归纳

高中高考地理知识必考知识点归纳1.经度的递变向东度数增大为东经度,向西度数增大为西经度。 2.纬度的递变向北度数增大为北纬度,向南度数增大为南纬度。 3.纬线的形状和长度所有纬线都是互相平行的圆,赤道是最长的纬线圈,由此往两极逐渐缩短。 4.经线的形状和长度所有经线都是交于南北极点的半圆,长度都相等。5.南北半球的划分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 6.东西半球的划分20°W往东至160°E为东半球,20°W往西至160°E 为西半球。 7.高中低纬的划分南北纬30°之间为低纬度,30°-60°之间为中纬度,60°-90°间为高纬度。 8.比例尺大小与图示范围相同图幅,比例尺愈大,表示的范围愈小;比例尺愈小,表示的范围愈大。 9.地图上方向的确定 ①一般情况,“上北下南,左西右东”;②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方;③经纬网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10.等高线的疏密与坡度同一幅地图中等高线越密,坡度越陡。 11.等高线的凸向与地形等高线向高处凸出的地方为山谷,向低处凸出的地方为由脊。 12.不同日期的分界线零点经线往东至日界线为地球上的“今天”,往西至日界线为地球上的“昨天”。 13.天体系统的层次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 其它行星系其它恒星系河外星系 14.地球生命存在的原因 ①比较稳定和安全的宇宙环境;②日地距离适中,地球表面温度适宜,存在液态水;③地球体积和质量适中,有足够引力吸引大量气体,形成大气层。

15.月相的变化 ①新月(农历初一、彻夜不见);②上弦月(初七、初八、上半夜西方天空); ③满月(十五、十六、通宵可见);④下弦月(二十二、二十三、下半夜东方天空)。 16.地球的自转 ① 方向(自西向东、北极上空俯视呈逆时针方向、南极上空俯视呈顺时针方向); ②周期(1恒星日,即23时56分4秒);③速度(角速度:除极点外,其它各点均为15°/时;线速度:1670COSФ km/h);④地理意义(a.昼夜更替,周期为1太阳日,即24小时。b.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越向东,地方时越早,c.地球表面水平运动的物体,其运动方向发生一定的偏转,北半球向右,南半球向左)。 17.北极星的地平高度与当地纬度的关系北半球观测,北极星的地平高度与当地纬度相等。 18.地球的公转 ① 轨道(椭圆轨道1月初近日点,7月初远日点);②方向(自西向东、北极上空俯视呈逆时针方向,南极上空俯视呈顺时针方向);③周期(1恒星年,即365日 6时9分10秒;回归年,即365日5时48分46秒);④速度(角速度为1°/d,线速度约为30km/s;近日点快,远日点慢);⑤地理意义(a.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b.四季和五带的划分)。 19.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以北半球为例) 从冬至到第二年夏至,太阳直射点自23°26ˊS向北移动,经过赤道(春分时),到达23°26ˊN;从夏至到冬至,太阳直射点自23°26ˊN向南移动,经过赤道(秋分时),到达23°26ˊS。其周期为1回归年,即365日5时48分46秒。 20.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由太阳直射的纬线(正午太阳高度为90°)向南北两侧依次递减;由太阳直射点(太阳高度为90°)向四周依次递减;昼半球>0°,夜半球<0°;晨昏线上为0° 21.昼夜长短的变化(以北半球为例) 夏半年,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极点附近为极昼,夏至日,昼最长夜最短,极圈以内为极昼;冬半年,昼短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极点附近为极夜,冬至日,昼最短夜最长,极圈以内为极夜。春秋二分,全球各地昼夜平分;赤道上,终年昼夜等长。 22.四季的划分

近5年高考全国卷地理试题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日本某汽车公司在中国建有多个整车生产厂和零部件生产厂。2011年3月11日东日本大地震及随后的海啸、核辐射灾害,使该公司在灾区的土厂停产。受其影响,该公司在中国的整车生产厂也被迫减产。据此完成1~2题。 1.该公司在中国建零部件生产厂,主要目的是 A.避免自然灾害对本土汽车生产的影响 B.为其中国整车厂配套,降低整车生产成本 C.利用中国廉价劳动力,为其日本整车厂服务 D.建立其全球整车生产的零部件供应基地 2.中国整车生产厂被迫减产是由于该公司在灾区有 A.研发中心 B.一般零部件厂 C.核心零部件厂 D.整车厂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通过大量技术投入和大规模专业化生产,成为世界最大的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巴西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种植大豆,在积极培育优良品种的同时,鼓励农民组建农场联合体,实现了大豆的规模化生产与经营。目前,巴西的大豆产量、出口量仅次于美国。中国曾是世界最大的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近些年大豆的质量下降(品种退化,出油率低),生产成本较高,成为世界最大的大豆进口国。据此完成3~5题。 3.巴西大豆总产量增加的潜力大于美国,主要是因为巴西 A.技术力量较雄厚 B.气候条件较优越 C.可开垦的土地资源较丰富 D.劳动力较充足 4.在国际市场上,巴西大豆价格低于美国的主要原因是巴西 A.专业化水平较高 B.科技投入较大 C.劳动生产率较高 D.劳动力价格较低5.中国要提高大豆质量亟需 A.加大科技投入 B.扩大种植面积 C.增加劳动力投入 D.加大化肥使用量 读图1,完成6~8题。

6.图示区域内最大高差可能为 A.50m B.55m C.60m D.65m 7.图中①②③④附近河水流速最快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8.在图示区域内拟建一座小型水库,设计坝高约13 m。若仅考虑地形因素,最适宜建坝处的坝顶长度约 A.15m B.40m C.90m D.65m 图2显示青藏铁路从拉萨向北上坡段某处的景观。其中T是为保护铁路而建的工程设施。据此完成9~ll题。 9.据图文信息可以推断 A.该段铁路沿等高线布线 B.该段河流冬季结冰 C.铁路沿P箭头指示向拉萨延伸 D.P箭头指示北方 lO.M、N间的堆积物来源于 A.坡 B.河流 C.沟 D.原地 11.T设施的主要作用是 A.防御坡部位崩塌对铁路的危害 B.防御沟部位洪水及泥沙对铁路的危害 C.防御河流洪水对铁路的危害 D.方便野生动物穿越铁路线 第Ⅱ卷

全国高考I卷地理试卷分析

2018年全国I卷高考地理试卷分析 2018年高考已经落下帷幕,笔者在第一时间对高考地理试卷进行了分析。总体来讲,2018年高考I卷地理试卷较2017年题目难度有所下降,尤其是选择题,整体难度不大。综合题37题也没有出现去年的图象分析,而是转向了区域探究。针对2018年全国高考I卷地理,笔者将从考点分布、能力考察以及命题方向三方面进行分析。 一、侧重课本知识,注重自然地理。 本次命题考点较为分散且所占比值相当。先看一下本次考试的考点分布吧。 8 7 6 5 4 3 2 1 从考点分布上可以看到,考点分散在必修一、必修二、必修三的各个单元,且每个考察点所占分值均在4~8分左右,相差不大。这样分散的考点考察就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知识基础,复习中不能存在遗漏的考点,要做到面面俱到。而在知识模块上,还是一如既往的侧重自然地理,难点也都在自然地理(6~8题以及37题)。所以必修一的自然地理还是考试的重中之重。

二、侧重探究,注重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 本次考试虽然试题难度上较去年有所下降,但今年的试题的一大特色就是及其注重学生的探究能力。试题中“推测”出现3次,“分析”出现“2次”,可见本次考试的难点就在于让学生通过所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即调动所学知识的能力,这也是近年来高考地理的侧重点(最为典型的是2017年全国I 卷37题)。 本次考试结束后考生普遍反映“试题不难但不好拿分”、“综合题不好答”、“大题写起来像是在写政治”。参阅过答案后笔者也在感慨答案的言简意赅和一语中的。答案精炼又准确需要很强的综合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这也是笔者一直给学生强调的锤炼答题术语的能力。高考答题一定要观点鲜明,针对“高考阅卷”有的放矢,一下子抓住题目的要害,把“阅卷老师”最愿意看到的得分点写在最显眼的位置。这种语言表达能力需要学生在平时作业及考试中不断训练,要抓住高考地理的“命脉”——“因地制宜”和“整体性思维”。高考综合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解决区域问题,因而要高屋建瓴地考虑问题,发散思维,整合要点,最后用最精炼的语言表述出来。 44% 34% 12% 10% 自然地理 人文地理 区域地理 选修地理

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总汇

《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总汇》 第2讲《地图》 第3讲《地球上的大气》 1.地球的圈层结构及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1)地球的圈层结构: 包括由地核、地慢、地壳组成的内部圈层和由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组成的外部圈层。 (2)地球内部各圈层的特点:①地核的外核为液态或熔融状,内核为铁镍固体;②地慢为铁镁固体,地慢上部的软流层为岩浆发源地;③地壳厚度不均,陆壳厚洋壳薄,地壳上为硅铝层,下为硅镁层; (3)地球外部各圈层的特点:①大气圈高度愈增大气密度愈降;②水圈由液、固、气三态组成,连续而不均匀分布;③生物圈与地壳、大气圈、水圈交叉分布且相互渗透,是包括人类在内的生命最活跃的圈层。 2.地球内部圈层划分 (1)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依据——地震波 (2)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界面——不连续面;地震波分类及特点 (3)划分:以两个不连续面(莫霍界面、古登堡界面)将地球的内部圈层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层。 (4)岩石圈包括地壳和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全部由岩石构成,是构成地貌、土壤的物质基础,提供各种矿产资源。岩石圈与其它三个外部圈层(大气圈、水圈、生物圈)一起,构成了人类生存的地理环境。 3.地球外部的四大圈层: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 (1)大气圈的作用:提供生命活动所需要的大气,而且还是生物生存的保护层等,对人类有重大作用。 (2)

(3)总的说来,自然界干洁空气中各部分的含量处于动态平衡中,但是不合理的人类活动,能够改变大气各种成分的含量(特别是微量气体,如2CO 、臭氧的含量的变化)。当前,特别引起人类关注的是全球二氧化碳含量上升和臭氧含量减少的现象,已经对人类的生存环境产生了重大的负面影响。 4.大气的垂直分层和各层的基本特点: (1)大气层虽然有数千千米(一般认为有2000~3000千米),但其质量的3/4以上却分布在离地面十几千米的低层。依据各大气层温度(如图5-1)、密度和运动状况,我们可以将大气层分成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 5.大气受热过程 (1)“大气”是指低层大气,其高度不超过对流层顶。 (2)了解大气受热,需要明确大气的热量来源,即导致大气运动的能量来源。太阳辐射是大气根本的热源,地面(包括陆面和海面)是大气直接的热源。 (3)大气受热过程,实际上是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之间相互转化的过程。其中,大气温室效应及其作用是需要重点阐述的基本原理。 (4)学习大气受热过程,是为理解大气运动打基础,所以,大气热力环流是需要阐述的另一个基本原理。大气热力环流是大气不均匀受热的结果。大气不均匀受热主要是由太阳辐射的纬度差异和下垫面热性质差异引起的。大气不均匀受热是大气运动的主要原因,大气热力

2019年全国III卷高考地理试题和答案详细解析

绝密★启用前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本试卷共16页,47小题,满分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 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 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 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我国人口众多,生活垃圾产生量巨大,迫切需要对垃圾进行无害化、资源化处理。近些年,某企业开发了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统,并在全国很多城市推广。图1示意该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统的主要工艺流程。据此完成1~2题。 1.厨余垃圾是图示自动处理系统中的 A.肥料B.原料 C.能源 D.产品

2.符合图示自动处理系统局部工艺流程的是 A.废渣→生产沼气→沼气发电B.工业油脂→提取生物油脂→有机渣 C.有机渣→生产沼气→废渣D.生产沼气→有机渣→提取生物油脂 稻谷是重要的粮食种类,粮食的充分供给和区域平衡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任务。图2反映2014年我国不同省份的稻谷供需关系。据此完成3~5题。 3.已不再成为我国主要稻谷余粮区的是 A.黄河下游区B.长江中游区C.珠江下游区D.淮河下游区 4.与安徽省相比,黑龙江省稻谷供需盈余的主要条件是 A.人均耕地多B.农业劳动力多 C.复种指数高D.淡水资源丰富 5.我国水稻种植重心北移会导致稻谷 A.出口数量扩大B.运输成本上升 C.流通效率提高 D.储存难度增加 近年来,位于高纬的西伯利亚地区气候发生了明显变化,土地覆被也随之变化,平地上的耕地明显减少,洼地上的草地大量转化为湿地,越年积雪(积雪期超过一年)面积减少。据此完成6~8题。 6.导致西伯利亚地区土地覆被变化的首要原因是 A.气温升高B.气温降低 C.降水增多 D.降水减少 7.湿地面积增加主要是因为当地 A.洪水暴涨B.退耕还湿 C.地面沉降 D.冻土融化 8.西伯利亚地区平地上减少的耕地主要转化为 A.林地B.湿地 C.草地 D.寒漠

(完整)年近五年地理高考试题汇编:三圈环流、季风环流专题,推荐文档

2016 届高三地理复习题(十二)三圈环流、季风环流 (2015?重庆卷)二十四节气是我国独有的农业物候历,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一,寒露节气在每年公历 10 月 8 日左右。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1.“露气寒冷,将凝结”是寒露时节的天气现象,可引起我国这种天气现象的气压系统 是 A.亚洲高压 B.印度低压 C.阿留申低压 D.夏威夷高压 (2014 福建卷)下图示意 1 月、7 月北半球纬向风的平均风向及风速(单位:m/)随纬 度和高度的变化。读图回答 2~3 题。 2.图中风向和风速季节变化最大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3.下列地理现象与图中风向、风速纬度分布规律相似的是 A.气温分布 B.降水分布 C.地势起伏 D.洋流分布 (2014 海南卷)甲地(位置见图 2)气温年变化较小,5—8 月降水稀少。据此完成 4—5 题。 4.甲地气温年较差较小的主要原因是 A.海拔较高 B.纬度较低 C.距海较远 D.植被较好 5.甲地5—8 月降水稀少的主要原因是 A.处于盛行西风的背风坡 B.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 C.受干燥的东北信风影响 D.受高纬干冷气流控制

(2014 四川卷)图中 M、N 海域均是世界优良渔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6.从大气环流对天气的影响分析,比较M、N 两渔场捕捞作 业的天气条件。(10 分) 下图为亚欧大陆东部某季节大气运动图,读图回答 7~8 题。 7.图示季节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天气状况可能 是 A.阴雨连绵的梅雨天气 B.炎热干燥的伏旱天气 C.受热带气旋的影响 D.受强冷空气的影响 8.当P 天气系统最强盛时,印度半岛 A.德干高原一年中最为凉爽的时候 B.农田干枯,土地干裂 C.乞拉朋齐降水最多的时候 D.西南季风来得早,造成严重洪涝灾害 下图中的空间高度为对流层厚度,读图后回答9~10 题。 9.设A、B、C、D 四处的气压值分别为PA、PB、PC、PD,则 A.PA>PB>PC>PD B.PD>PC>PA>PB C.PC>PD >PB>PA D.PB>PA>PD>PC 10. 由 C 处吹向 D 处的风属 A.东北信风B.东南信风 C.西风D.极地东风

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地球

2019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地球地理学以往仅指地球的绘图与勘查,今天已成为一门范围广泛的学科。小编准备了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希望你喜欢。 1、地球在天体系统中的位置: (1)微观:水金地火(类地行星)、木土(巨行星)、天海王(远日行星) (2)宏观: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总星系 2、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1)地球的普通性:从地球的外观、所处的位置、运动特征而言,地球与其它八大行星相比,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地球只是一颗普通的行星。 (2)地球的特殊性:由于地球具备了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所以又是特殊的:①日地距离适中,温度适宜。②有液态水;③地球体积质量适中,使地球能够吸引住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④太阳的光照条件稳定。⑤九大行星绕日运行具有共面、同向性,彼此间不会发生碰撞。故地球所处的行星际空间安全稳定。简而言之,地球生命存在的原因是稳定的光照条件、安全的宇宙环境、适宜的大气和温度、液态水。 3、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的主要成分是氢和氦,氢核不断聚变为氦核能。 (2)太阳源源不断地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这种现象被称为太阳辐射,太阳辐射维持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如太阳直接为地球提供了光、热资源,生物生长发育离不开太阳。

(3)太阳辐射为人们日常生产、生活提供能量。如工业主要能源煤、石油等矿物燃料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下来的太阳能。 4、太阳活动对地球的主要影响 (1)太阳外部结构及其相应的太阳活动:由里往外: ①光球:黑子(标志,变化周期11年))、 ②色球:耀斑(标志,以称色球爆发,最激烈) ③日冕:太阳风(带电粒子流)。 (2)对地球的影响:①对地球气候的影响:与降水量的年际变化与黑子的变化周期有一定的相关性。②对地球电离层的影响: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黑子和耀斑增多时,发射的电磁波扰动电离层,电离层:地面以上80-500千米高度)③对地球磁场的影响:高能带电粒子流使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的现象,对地质勘探、行船造成一定影响。④两极地区的夜空出现极光现象。 5、地球自转 北极星与地平面的夹(1)方向:自西向东,北极上空俯视呈逆时针方向、南极上空俯视呈顺时针方向 (2)速度:①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赤道最快,南北纬60°减为赤道的一半。南北极点既无角速度,也无线速度。线速度计算公式 Vф=1670千米/小时×COSф(其中ф为纬度)。 ②角速度(除两极为0外,各地相等15°/h)。注意:同步卫星的角速度与地球角速度一样 (3)周期:①恒星日(23时56分4秒,真正周期) ②太阳日(24时,昼

全国高考地理试题及答案-广东卷

试卷类型:B 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 地理 本试卷共12页,37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 置上。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 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 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 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 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选题:本大题20小题,每小题2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08年2月26日“植物界诺亚方舟”仓库在北欧挪威的西斯匹次卑尔根岛(图1)正式落成,以便在地球遭遇极端灾害后还能保存世界各地的生命种子。选择仓库在建在此处最主要的原因是 A.寒流流经此处,气候寒冷 B.国际航线众多,交通便利 C.人烟稀少,安全性好 D.冷高压控制之下,气候严寒 2.下列传统民居各对应的分布地域不.正确的是 A.蒙古包——呼伦贝尔草原 B.架空支撑的房屋——青藏高原 C.平顶屋——塔里木盆地 D.白色墙壁的房屋——撒哈拉沙漠 3.下列地理事物中,主要由风化作用形成的是 A.植物根系撑大的岩石裂隙 B.暴雨形成的冲沟 C.干旱区的风蚀城堡 D.河流落差形成的瀑布 4.北欧国家芬兰从十九世纪落后的农业国家,迅速发展成为科技发达的高福利国家,创造了“芬兰奇迹”。其主要原因是 ①进口矿产资源发展重化工业 ②漫长严寒的气候不利于农牧业发展 ③重视智力开发,免费高中和高等教育,人口素质高 ④人均能耗高、能源利用率高 ⑤实施科技兴国战略,建立技术创新体系

完整word版近三年旅游地理高考真题

旅游地理高考真题 (2018年新课标I卷)43[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10分) 2017年8月8日,九寨沟发生里氏7.0级地震,在震后重建规划中,当地有关部门制定了扩大生态保护区面积、扩大农牧发展区面积。适度减少旅游产业聚集区和人口聚集区面积等多项土地利用优化措施。 分别说明上述措施对九寨沟旅游发展的意义。 (2018年新课标2卷)43.[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10分) 我国某地的“佛手山药”有三百多年的种植历史,2009年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态认证。山药”形如手掌,品质优良,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过去,因深藏于大山之中,加之外形不规则, 皮薄、贮存期短,长距离运输容易损坏或变质,“佛手山药”鲜为人知。近年来,当地政府依托手山药”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带领农民走上脱贫致富之路。 (1)简述依托“佛手山药”发展乡村旅游带来的效益。(6分) (2)设计两项依托“佛手山药”开展的旅游项目。(4分) (2018年新课标3卷)43.[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10分) 格陵兰岛(图10)是世界上最大的岛屿,在这里可以看到壮观的冰原,深邃的峡湾,珍稀 的北极熊、北极狐、麝牛、鲸等动物,并能了解岛上因纽特人的生产生活方式。 说明格陵兰岛不宜进行大规模旅游开发的理由。“佛手

(2017年新课标1卷)43.[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10分) 近年来,我国许多传统古村落被开发成旅游观光地,一些古村落的村民仍留在村内,如“屮 国最具旅游价值古村落”之一的桂林江头洲村,至今仍完整地保存着明清时期的建筑格局(图7),依然有百余户村民生活在村中,坚守着那份宁静与质朴。 分析村民生活在村屮对促进当地旅游业健康发展的作用。 (2017年新课标2卷)43.[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10分) 茶马古道是以茶、马为主要商品,以马帮为主要运输方式的古代商道。该商道分布在今滇、川、藏等地区,沿途穿越高山、峡谷、密林。暑期一群旅游爱好者计划沿茶马古道,开展徒步古道游,体验马帮文化。 从文化体验角度,指出他们应做的前期准备。 (2017年新课标3卷)42.[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10分) 负地形是指从地面向下发育的地形,发育程度越高,高差越大,重庆武陵地处乌江东南缘, 其喀斯特景观以负地形(峡谷、溶洞、竖井等)高度发育著称,200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请指出武陵喀斯特景观特点对旅游活动的不利影响,并提出应对措施。 (2016年新课标1卷)42.【地理一一选修3:旅游地理】(10分) 莫干山近年以“民宿”开发而蜚声中外,“民宿”是指利用农民空闲房屋,为消费者提供配套乡 野休闲、养生的新型酒店模式。莫干山民宿旅游起步于2007年,受政府政策鼓励,逐步形成了

高考考点细目表及试卷分析(2016年整理版)

近四年高考全国卷地理试题分析及四川卷与全国卷的差异 1.下面是近四年五套高考全国新课标卷地理试题的知识点在考纲中的分布比较表

2.近几年全国卷的试题分析 从知识点考查对比看,四年的常考点主要侧重于对大气、水、地壳地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工业、区域可持续发展等知识点的考查,几年来,难度较小、易得分的知识点集中在工业、农业、人口、城市等方面,难度很大的地球运动部分五套题中只出现两组选择题,值得注意。四年的考试对自然地理的大气、水、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人文地理的农业、工业、区域经济发展等知识点的考查占的分值很大,年年高考都有涉及,充分体现了重基础、重主干知识的考试要求。 试题的情境素材均来源于现实的社会和生活。如2016年全国三卷考查上海市及周边的人口问题,给学生一种十分接近、现实的感觉。不仅为问题设计搭建了良好的平台,而且能引导考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目前发展速度较快的快递业也出现在高考试卷,让学生感觉地理学习终身有益、终身有用。 试题命题素材科学严谨,内容广泛、形式多样,注重反映社会发展,凸显学科特色。如体现当今科技进步与发展的2013年4-6题“地膜覆盖”材料;通过文字表述形式呈现,让考生极大丰富了想象,走出教材,增强了试卷的可读性、趣味性,充分、准确凸显了地理学科特色。 3.2015年四川卷地理和2016年全国卷地理的区别 试卷结构差异:2015年四川文综卷地理部分试题,选择题共12个,每个4分,总分达到48分。主观题2道,52分的分值。一个中

国区域,一个世界区域。评分细则每点两分,学生可以看分答点,比较好把握。选修内容没有单独命题,融合在选择题和主观题中。2016年全国卷,选择题11个,每个4分,总分是44分。主观题必做题2道,考查必修1、2、3的知识。选做题3选1,考查选修的知识,每题10分。评分细则中,每点分值不一样,1分2分3分不等,学生做题时比较难把握。 知识侧重点考查差异: 2016年地理高考选择题侧重考查人文地理知识考查,不居于教材,命题灵活,材料多来源于生活,试题难度较大。2015年四川卷考查自然地理知识为重,但侧重于地理原理的考查,试题难度较小。

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北京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

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北京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 每个地区高考所考查的知识点都不一样,那么北京高考地理有哪些知识点呢?接下来WTT为你整理了北京高考地理知识点,一起来看看吧。 北京高考地理知识点:中国主要铁矿分布 (1) 东北地区铁矿 东北的确铁矿主要是鞍山矿区,它是目前我国储量开采量最大的矿区,大型矿体主要分布在辽宁省的鞍(包括大弧山、樱桃园、东西鞍山、弓长岭等)、本溪(男芬、歪头山、通远堡等),部分矿床分布在吉林省通话附近.鞍山矿区是鞍钢、本钢的主要原料基地.1)鞍山矿区矿石的主要特点:除极少富矿外,约占储量的98%为贫矿,含铁量20-40%,平均30%左右.必须经过选矿处理,精选后含铁量可达60%以上. 2)矿石矿物以磁铁矿和赤铁矿为主,部分为假象赤铁矿和半假象赤铁矿.其结构致密坚硬,脉石分布均匀而致密,选矿比较困难,矿石的还原性较差. 3)脉石矿物绝大部分是由石英石组成的,SiO2在40-50%.但本溪通远堡铁矿为自溶性矿石,其碱度(Ca+Mg/SiO2)在1以上.且含锰1.29-7.5%可代替锰矿使用. 4)矿石含S、P杂质很少,本溪男芬铁矿含P很低,是冶炼优质生铁的好原料.(1)华北地区铁矿主要分布在河北省宣化、迁安和

邯郸、邢台地区的武安、矿山村等的地区以及内蒙和山西各地.是首钢、包钢、太钢和邯郸、宣化及阳泉等钢铁厂的原料基地.(2) 迁滦矿区矿石为鞍山式贫磁铁矿,含酸性脉石,S、P杂质少,矿石的可选性好.邯邢矿区主要是赤铁矿和磁铁矿,矿石含铁量在40%-55%之间,脉石中含有一定的碱性氧化物,部分矿石S高.( 3)中南地区铁矿中南地区铁矿以湖北大冶铁矿为主,其他如湖南的湘潭,河南省的安阳、舞阳,江西和广东省的海南岛等地都有相当规模的储量,这些矿区分别成为武钢、湘钢及本地区各大中型高炉的原料供应 基地.大冶矿区是我国开采最早的矿区之一,主要包括铁山、金山店、成潮、灵乡等矿山,储量比较丰富.矿石主要是铁铜共生矿,铁矿物主要为磁铁矿,其次是赤铁矿,其他还有黄铜矿和黄铁矿等.矿石含铁量40-50%,最高的达54-60%.脉石矿物有方解石、石英等, 脉石中含SiO28%左右,有一定的溶剂性(CaO/SiO2为0.3左右),矿石含P低,(一般0.027%),含S高且波动很大(0.01-1.2%),并含有Cu(0.2-1.0%)和Co(0.013%-0.025%)等含有色金属.矿石的还原性较差,矿石经烧结、球团造块后入高炉冶炼.(4)华东地区铁矿华 东地区铁矿产区主要是自安徽省芜湖至江苏南京一带的凹山,南山、姑山、桃冲、梅山、凤凰山等矿山.此外还有山东的金岭镇等地也有相当丰富的铁矿资源储藏,是马鞍山钢铁公司及其他一些钢铁企业原料供应基地.芜宁矿区铁矿石主要是赤铁矿,其次是磁铁矿,也有部分硫化矿如黄铜矿和黄铁矿.铁矿石品位较高,一部分富矿(含Fe50%-60%)可直接入炉冶炼,一部分贫矿要经选矿精选、烧

辽宁省高考地理试题与答案()

辽宁省2015年高考地理试题与答案 (word版)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在将自己的姓名、 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 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试卷上无效。 3. 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卸载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本卷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 要求的。 桑基、蔗基、菜基鱼塘是珠江三角洲地区传统的农业景观和被联全国推介的典型生态循环农业模式。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基墉农业用地大部分变为建设用地。保留下来的基塘也变以花卉、菜基为主。据此完成1-3题 1、该地基塘转就以为建设用地对局地气候的影响是 A、大气湿度增高 B、大气降水增多 C、近地面风速增大 D、气温变率增大 2、农民用花基、菜基鱼塘取代桑基、蔗基的直接目的是 A、提高土壤质量 B、节省劳动力 C、促进生态循环 D、提高经济收入 3、桑基、蔗基鱼塘被保留的很少,反映了该生态循环农业模式 A、与当地产业发展方向不一致 B、不具有在其他地区推广的价值 C、与现代农业发展要求不相符 D、不适应当地水热条件的变化

2013且7月30日,我国西北某地出出沙尘暴,图Ⅰ示意该地当日14时-24时气温、气压随时 间的变化、据些完成4-5题。 4、强沙尘暴经过该地时间段是 A.16时-17时 B .17时-18时 C.18时-19时 D. 19时-20时 5、与正常情况相比,强沙尘暴经过时,该地 A.气温水平差异减小 B 水平气压梯度增大 C.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增多 D 大气逆辐射减弱 1996年我国与M国签订海洋渔业发展合作规划,至2010年我国有20多家沿海渔业企业(总部设在国内)在M国从事渔业捕捞和渔业产品加工工,产品除满足M国需求外,还远销其他国家, 图2 示意M国的位置,把此完成6-8题

近五年高考地理全国卷综合题word版本

近五年高考地理全国 卷综合题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36.36分阅读图文资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新疆轮台(位置见图3)盛产小白杏。原来杏肉食用杏核弃之。某年浙江义乌某瓜子商经反复试验研究出炒制此种杏核的方法其杏仁口味上佳。此后该瓜子商从轮台大量收购杏核在义乌炒制后出口美国。由此小白杏成为轮台重要的农产品之一。 (1)评价轮台种植瓜果的自然条件。14分 (2)从区位选择的角度说明义乌瓜子商把杏核从轮台运到义乌加工的原因。12分 (3)说明我国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在农业区际协作中各自的优势条件。10分 39.(60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俄罗斯、印度、巴西和南非被合称为“金砖国家”BRICS 。

材料一中国是世界最大的钢铁生产国但需大量进口铁矿石。巴西(图4)是拉丁美洲人口最多、工业最发达的国家其中人口和城市主要集中在以里约热内卢、圣保罗为中心的东南沿海地区。巴西铁矿石资源丰富是世界重要的铁矿石出口国。2010年4月13日中国和巴西签订协议共同出资在巴西里约热内卢附近建设一家年产500万吨钢材的大型钢铁厂所产钢材主要用于巴西汽车制造、造船、石油开采等行业部分输往中国。 (1)简述中巴联合在巴西兴建钢铁厂对中国和巴西之利。10分 (2)简述该钢铁厂区位选择的有利条件。10分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36.(36分)阅读图文资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20世纪50年代以来,图5中我国境内某些区域建立了许多国营农场,引种优质长绒棉,目前,这些区域的棉区是我国最大的商品棉生产基地,种植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近年来,每至棉花收获季节,数十万外地民工前来这里采摘棉花。

2018年高考地理学科试卷分析

2018年高考地理学科试卷分析 高三地理组教师袁会彩 一、试卷的总体评价 今年全国1卷的地理试题整体延续了近几年来高考地理试卷的特色,选取了新颖的材料和设问角度,注重培养和考查考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实践,体现了全国1卷稳中求新、综合全面的特色,突出了高考育人和选拔的功能。2018年高考地 理试题以考试大纲为依据,以能力考查为重点,将推进素质教育、提升学科素养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试题情境设计联系实际,贴近考生认知水平,反映时代主旋律,弘扬社会正能量。具体来说,今年全国1卷地理试题具有如下几个特点: 一是立足学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综合思维。本次地理试题题型和结构稳定,考题基于高考地理大纲,注重考查学生的图像判读能力和对题目关键信息的提取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和综合思维。如,第4题、第5题通过近十年来我国某直辖市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的数量变化图”,引导学生将人口和城市地理的知识点有机结合,快速从题目中提取关键信息,进行综合加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要求考生根据人口数量变化趋势,结合四大直辖市的人口数量变化和迁移规律和现实情况,由表及里地引导学生深化对于人口和城市的认识。 二是创设新颖的材料情境和设问角度,启发思考。本次地理试卷材料来源稳定多变,材料内容丰富新颖,在延续上年整体出题风格的同时,也对试题的设问思路和设问方式有所设计和创新,启发学生开放性思考。如试卷第37题以嫩江支流乌裕尔河下游扎龙湿地”为切入点,将堰塞湖和沼泽湿地进行比较,鼓励学生思考不同区域的自然地理情况及其影响,体现了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其中第(4)问提问学生是否同意通过工程措施恢复乌裕尔河为外流河”。考生若能结合地理认知给出相应的证据,同意和反对皆可,将考生从标准化作答模式中解放出来,鼓励考生独立思考、畅所欲言,从新颖的角度去看待地理问题,充分体现了创新思维。 三是内容选取富含生活气息,注重学生的地理实践力。全国1卷的地理试题一直以来强 调关注生活中的地理现象和地理问题,鼓励学生结合地理原理和学科思想方法进行思考,解答日常实践中的问题。如第10题从乘长途客车从重庆经遵义至毕节旅游”出发,展现了形象生动的地理情景,通过长途客车选座”来讨论日出方位问题,引导考生运用地理知识和原理来分析和解释现实问题,体现了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这一学科理念。 四是坚持改革方向,弘扬核心价值观。十九大召开以来,全国卷I地理命题紧跟改革脚步,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突出体现了全球化的地理格局,注重考查学生整合地理知识、探求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要求考生扩展视野、放眼世界,具有鲜明的学科特色,体现了

2021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

2021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 知识点一: 地图专题 1.经度的递变:向东度数增大为东经度,向西度数增大为西经度。 2.纬度的递变:向北度数增大为北纬度,向南度数增大为南纬度。 3.纬线的形状和长度:互相平行的圆,赤道是最长的纬线圈,由此往两极逐渐缩短。 4.经线的形状和长度:所有经线都是交於南北极点的半圆,长度都相等。 5.东西经的判断:沿著自转方向增大的是东经,减小的是西经。 6.南北纬的判断:度数向北增大为北纬,向南增大为南纬。 7.东西半球的划分:20°W往东至160°E为东半球,20°W往西至160°E为西半球。 8.东西方向的判断:劣弧定律(例如东经80°在东经1°的东面,在西经170°的西面) 9.比例尺大小与图示范围:相同图幅,比例尺愈大,表示的范围愈小;比例尺愈小,表示的范围愈大。 10.地图上方向的确定:一般情况,“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方;经纬网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11.等值线的疏密:同一幅图中等高线越密,坡度越陡;等压线越密,风力越大;等温线越密,温差越大

12.等高线的凸向与地形:等高线向高处凸出的地方为山谷,向低处凸出的地方为山脊。 13.等高线的凸向与河流:等高线凸出方向与河流流向相反。 14.等温线的凸向与洋流:等温线凸出方向与洋流流向相同。 知识点二: 地球运动专题 1、天体的类别:星云、恒星、流星、彗星、行星、卫星、星际空间的气体、尘埃等。 2、天体系统的层次:总星系——银河系(银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 3、大行星按特徵分类:类地行星(水金地火)、巨行星(木土)、远日行星(天、海)。 4、月球:(1)月球的正面永远都是向著地球,也有昼夜更替。 (2)无大气,故月球表面昼夜的温差大,陨石坑多,无声音、无风, (3)月球表面有山脉、平原(即月海)、火山。 5、地球生命存在的原因: 稳定的光照条件、安全的宇宙环境、适宜的大气和温度、液态水。 6、太阳外部结构及其相应的太阳活动:光球(黑子)、色球(耀斑)、日冕(太阳风)。 7、太阳活动--黑子(标志)、耀斑(最激烈),太阳黑子的变化周期11年。

高考地理大题题型(含答案)

1.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明图示区域东部地区地势特征及判断理由。 (2)比较图中 a、 b 两河的水文特征。 (3)简述 a 河源地所在地形区的自然地理特征。 2. 读“我国某四种经济作物的优势产区及该作物在世界部分地区的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四种经济作物,最可能分别是:A ;B;C;D。 (2)对图中 D 作物的生产和销售起重要作用的社会经济条件有哪些?

(3)试分析比较甲乙两图中,作物 B 的区位条件有何异同? 3. 读“我国东南部地区某月等温线图 (图 1)和年等降水量线 (mm)分布图 (图 2) ”,回答下列问题。 (1)图 1 所示为 (1、7) 月等温线,该月我国气温分布有何特点?简要分析形成这一特点的原因。 (2)比较图中①②两地的年降水量大小,并分析原因。 (3)比较图中①③两地该月平均气温高低,并分析原因。 (4)图中④⑤两地适合晒盐的是地,原因是。 (5)图 1 中阴影区域农村用能短缺,生活燃料消费结构中,生物能源大约占80%。该区域面临的重大生态环境问题是什么?其成因是什么? 4.20XX 年 11 月 14 日至 27 日,在印度首都新德里举办了第 28 届印度国际贸易博览会。印度是我国在南亚地区最大的贸易伙伴,我国也派出代表团参加。下图为“印度著名的乔塔那格浦尔工业区”和“中国的沪宁杭工业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中信息,比较两个工业区区位条件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沪宁杭工业区针对在发展中的主要制约因素,近年来采取了哪些解决措施? 5.读下图,回答问题。

(1)沿图中 AB 线雪线高度的变化规律及其主要成因是什么? (2)近几十年来,我国西部雪线高度有不同程度升高的趋势,主要人为原因是什么?有何解决措施? (3)河流②流域内种植业区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有哪些?有何相应的治理措施? 6.根据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见下图。 材料二西宁地区有一首歌谣:“古城气候总无常,一日须携四季装。山下百花山 雪,日愁暴雨夜愁霜。” (1)根据材料一,图示区域积温由东向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因是 (2)根据材料二,简述歌谣反映出的该地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 (3)从自然条件角度分析青海省经济发展的优势和不利因素。 7.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世界某区域示意图

高考地理试卷分析

中山外国语学校 2013年重庆地理高考试卷分析 杨玉龙 一、考点(双向细目表)

二、试题评价 2013年重庆市地理新课程高考试卷符合《重庆卷考试说明》地理学科的考查要求,实现了向新课程标准下的平稳过渡,试卷具有以下特点: 1、注重对考生地理知识运用能力的考查 地理试题不仅要求考生能够理解地理知识、规律和原理,还根据新课程的要求,倡导要“学以致用”,要求考生能够运用相关地理知识、原理和规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如对修建拦河坝提出合理建议、对打大量发展种植业可能造成对地下水的负面影响提出防范措施等)。 2、尽力做到对每位考生公平公正的考查 虽然重庆市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地理学科存在三个教材版本混用的情况,但可以看到,本套地理试题是以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为依据,知识考查与情景设置都兼顾了不同教材版本的差别,让每一位考生都可以放心、公平地参加考试。 3、着力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理念 (1)突显“现代公民必备地理素养”、“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理念。试题所选用的素材,大多源于现实的地理问题,具有较强的时代性。首先,情景设置紧跟国际国内现实问题,如“美国巴西城市资源产出效益比较”、“粮食生产变化趋势及原因分析”等问题,体现出人类对环境、资源开发方式的关注。其次,情景设置贴近考生日常生活,如“在城市中最短行车路线选择”、“地下水资源开发与保护”等问题都选自考生熟悉的、生活中的地理事象。引导考生关注国际国内热点事件及发生在身边的地理现象,并善于运用地理学相关知识来认识和分析这些地理现象。 (2)重视对“地理问题探究能力”的考查。比如“小流域水土流失地理调查”这一问题,是以地理实践活动为载体,通过层层深入的问题设置,展示了从收集地理信息开始、设计调查方法、最后分析调查结果的主要探究过程。试题的设置要求考生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多个维度进行分析和探究,对新课程地理教学起到了良好的导向作用。 (3)关注了新课程地理学科新增的教学内容。地理信息技术知识是地理学科新课程新增的教学内容,本套试题关注了“地理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增加了对考生地理信息技术应用知识(GIS)的考查,有利于促进考生对地理信息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