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性研究论文(简)
高中研究性学习论文(汇集10篇)

高中研究性学习论文(汇集10篇)高中研究性学习论文(1)“情境”实质上是人为优化了的环境,是促使儿童能更好地活动于其中的环境。
这种根据教育目标优化的环境,这种充满美感和智慧的环境氛围,与儿童的情感、心理会产生共鸣,并促使儿童在现实与活动的交互作用的统一和谐中获得全面发展。
因为这种人为优化的情境,可以做到主体的能动活动与现实环境优化的统一,激发儿童潜能与创造的统一,最终达到素质的全面提高和个性充分发挥的统一。
因此,教师要把握美术新课标的精神意旨,积极运用各种新颖的艺术手段,创设与教材相适合的乐学氛围,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使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产生探究的兴趣,积极参与学习,主动探究创造。
笔者在新课程改革的教学实践当中大量使用了情境教学法,取得了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下面分几点来阐述。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1.创设故事情境,捕捉学生的学习心理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童话故事是最吸引人的,采用童话教学被称作是紧扣小朋友注意力的最佳手段之一,是情境教学的最佳方法。
因此,教师要充分挖掘童话故事的文本内涵,并有效利用故事情节,绘声绘色讲述故事内容,配以手势、表情、动作对故事文本进行渲染,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仿佛置身于故事的情境当中,并且在他们的大脑中展开联想,形成一幅幅生动的画面。
要求学生联系自己平时的生活经历和一些卡通阅历以及动画片的场景,充分感知故事内容,深受感染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而激发作画的欲望。
每个小朋友的想法各异,等于在学生的脑海各自画了一遍。
接着提一些小问题,通过互相描述,说出自己的想法,可进一步丰富画面内容,给学生以更多的表象。
2.创设角色情境,让学生在学习当中体验生活角色的教学方法笔者在上《各式各样的帽子》这一课例时,以帽业公司招聘设计师的形式展开,要求应聘的设计师以自己设计的帽子作为应聘的条件,然后把这些作品展示在应聘公司(黑板)上,让全班同学作为消费者来选购、欣赏,最后评选出最受欢迎的作品和设计师,并颁发“应聘书”。
高中地理研究性课题—月相变化与观测论文

高中地理研究性课题—月相变化与观测论文月相变化与观测邓承忠第四小组全体成员宇宙的奥秘是无穷无尽的,探明宇宙的秘密一直是人类永不放弃的梦想。
作为中学生,我们亦对此抱有浓厚的兴趣。
在广阔无际的太空中,无疑,月球是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月相变化具有的周期性、规律性,在现实生活中是人们计量时间的尺度之一。
生活中的许多事实证明了月亮的阴晴圆缺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较大影响,但是我们却对此不甚了解,如为什么上半月的亮面朝西,下半月的亮面朝东,为什么同样时间里月亮有时在西边天空,有时在东边天空,等等。
为了揭开月相变化的神秘面纱,同时培养小组成员对地理的浓厚兴趣,我们选择这一课题,目的是探究月亮圆缺变化的周期性规律,深刻理解月相产生机理、了解月相在现实生活中所起的作用以及月相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等。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应用了实地观测法,查找资料法等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
通过小组成员近一个月的实地观察,结合相关的理论知识讨论总结、整理后,得出以下结论: 一、什么是月相,月相是天文学术语。
(phase of the moon )是天文学中对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明部分的称呼。
随着月亮每天在星空中自西向东移动一大段距离,它的形状也在不断地变化着,这就是月亮位相变化,叫做月相。
中国古代人民就观察月相并且记录,月相的变化同中国农历日期相对应。
二、月相是如何形成的,由于月球本身不发光也不透明,月球靠反射阳光发亮,它与太阳相对位置不同,便会呈现出各种形状。
总是一面亮一面暗,向着太阳的半个球面是亮面,另半个球面是暗面。
因为在月球绕地球公转的同时,地球又带着月球绕太阳公转,所以,月亮相对于地球和太阳的位置不断变化。
可见,月相的变化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太阳光照射月球的方向;二是地球上人观察月球的方向。
三、月相变化规律月相变化的规律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约在农历每月三十或初一,月球位于太阳和地球之间。
地球上的人们正好看到月球背离太阳的暗面,因而在地球上看不见月亮,称为新月或朔。
科研设计与论文写作(15药学 本)及答案

嘉兴学院成人教育学院药学专业〔专升本〕函授班2021学年第2学期《270016科研设计与论文写作》试题〔C卷〕C1、除以下哪项外,都应是科研选题中要遵循的根本原则:A、科学性B、创新性C、商业性D、可行性A2、在选用实验效应指标时,主要应考虑的依据是:A、客观性、特异性、灵敏性、精确性B、客观性、特异性、精确性、有用性C、有用性、特异性、灵敏性、精确性D、客观性、有用性、灵敏性、精确性B 3、文献检索中,对学科开展历史比拟了解的前提下,选择某学科迅猛开展的几年,即文献发表比拟集中的顶峰期进行文献检索的方法是:A、顺查法B、抽查法D 4、对于由一个错误的实验设计所产生的实验数据,在进行数据处理之前,其补救方法靠:A、统计方法B、数学方法C、重做实验D、重新设计,重做实验D 5、在调查或测量时,由于某种确定的原因造成的,可使调查结果偏大或偏小的误差是:A、测量误差B、抽样误差C、随机误差D、系统误差A 6、从总体N个对象中,利用抽签或其他随机方法制取n个,构成一个样本,这样的抽样方法是:A、单纯随机抽样B、机械抽样C、整群抽样D、分层抽样B 7、在用小白鼠作为受试对象的实验中,实验者用手随意地、一次又一次地从笼子中抓小白鼠,每次抓一只,将先抓到的n1只放入对比组,后抓到的n2只放入试验组。
问:这样做意味着什么?A、完成了随机化B、误用随便取代随机C、结论仍旧可信D、动物分组无关紧要D 8、配对设计所得定量资料一般用:A 、t检验 B、u检验 C、F检验 D、配对t检验A 9、以下哪项属于一次文献:A、图书B、学位论文C、病案资料D、内部资料C10、实验设计的统计学要求不包含:A、样本能代表总体B、样本组间具有可比性C、如是动物实验,所选动物越高等越好D、定量指标的统计效率一般高于定性指标(实验设计的统计学要求A、样本对总体具有代表性B、样本组间具有可比性C、足够大的样本含量D、检验及实验方法的精确性E、数据的统计处理方法选择是否精确)C 11、参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研究与开展〞活动的分类,可将医学科学研究分为:A、根底研究、应用研究、实验开展B、根底研究、临床研究、应用研究C、根底研究、临床研究、实验开展D、临床研究、应用研究、实验开展B 12、选择性偏倚常发生在在:A、研究打算阶段B、研究设计阶段A13、整理资料性研究论文,又称为:A、综述、进展B、回忆性研究论文C、经验总结性研究论文D、观察性研究论文B14、论文标题应具备的条件不包含:A、阐述具体,用词简洁B、文字优美,用词生动C、重点突出,主题明确D、文题相称,确切鲜亮B15、国家级医学科研经费申请的主要渠道不包含:A、国家自然科学基金B、期望杯工程C、973方案D、863方案二、推断题(每题1分,共5分)√1、科研选题中要遵循的首要原则是创新性。
临床科研设计模拟考试题_附答案

《临床科研设计》模拟试题试题1:一、单项选择题(10分)1、在下列研究设计方法中,按临床科研设计论证强度排列,一般认为最强的是:CA、前瞻性队列研究B、病例对照研究C、随机对照研究D、横断面调查2、在科研选题、立题时,不必考虑下列哪项因素:CA、可行性B、价值和水平C、临床阳性结果D、临床意义3、在选研究方法时应当考虑的因素中,最重要的是:AA、科研目的B、可行性C、样本量D、创新性4、研究设计中要估计样本量,主要是因为:BA、样本量过小容易犯第二类错误B、样本量过小容易犯第一类错误C、样本量过大会影响结果的准确性D、样本越大,可行性越差5、研究对象分组方法设计最重要的指导思想是:AA、两组研究前的基线状况一致B、两组研究条件要一致C、两组分组方法要一致D、两组研究对象年龄、性别要一致6、分层分析可控制 CA、选择偏倚B、信息偏倚C、混杂偏倚D、信息偏倚和混杂偏倚7、用住院病人作研究对象容易发生:AA、选择偏倚B、信息偏倚C、混杂偏倚D、选择偏倚和混杂偏倚8、采用拉丁方设计具有如下要求,但不包括:D BA、三个研究因素B、水平数可以不等C、利用标准方D、不考虑交互作用9、三个因素各两水平,若采用析因分析设计时,至少要设的组数:B CA、5B、6C、8D、910、被认为是论文核心部分的是:BA、材料与方法B、结果C、讨论D、摘要二、填空题(10分)1、临床科研选题原则有:创新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可行性原则、需要性原则、效益性原则。
2、临床科研设计的原则有:随机化原则、盲法原则、对照原则、重复原则。
3、临床科研设计的要素是:处理因素、受试对象、试验效应。
三、简答题(28分)1、简述临床科研的基本步骤。
五步骤:科研选题,科研设计,实施方法,设计分析和总结归纳。
2、为什么说偏倚是系统误差,它具有哪些基本属性?系统误差是在调查或测量时,由于某种确定的原因,如实验方法不当、仪器不准等原因造成的,使调查结果偏大或偏小。
观察研究报告范文

观察研究报告范文1. 引言本报告基于对某一观察对象(以下简称“被观察对象”)的观察和研究而得出的结论和发现。
本报告旨在以科学的方法和客观的态度,描述被观察对象的特征和行为,并对其进行分析和解释。
通过这项观察研究,我们希望能够了解被观察对象的相关特点,并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基础。
2. 被观察对象的描述被观察对象是一种动物,属于鸟类,具体为红蓝鸟。
此种鸟类主要分布在亚洲地区,喜欢生活在森林和丛林中。
红蓝鸟体型较小,大约15厘米长,具有艳丽的羽毛,背部呈红色,腹部呈蓝色。
它们的体态优雅,飞行速度较快,常常在树枝上停留或飞翔。
3. 观察方法为了对红蓝鸟进行观察和研究,我们选择了以下方法:1.选择适当的观察地点:我们选择了多个森林地点,其中有丰富的红蓝鸟种群,以确保观察的代表性。
2.采用远距离观察法:出于对红蓝鸟生活习性的尊重,我们尽量远离鸟群进行观察,以避免对其产生干扰。
3.观察时间段:我们选择了不同的观察时间段,涵盖了红蓝鸟在不同季节和时间段的活动,以全面了解其行为习性。
4.记录观察数据:在观察过程中,我们使用了笔记本记录了红蓝鸟的外观特征、行为动作、食物选择等信息。
4. 观察结果和分析通过对红蓝鸟的观察和记录,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1.外观特征:红蓝鸟羽毛艳丽,背部呈红色,腹部呈蓝色,极具吸引力。
2.鸣叫声:红蓝鸟鸣叫声高亢而悦耳,常常用鸣叫来进行社交和领地争夺。
3.繁殖行为:红蓝鸟会在繁殖季节选择合适的巢穴,并由雌鸟负责孵化卵和育雏。
4.食物选择:红蓝鸟主要以昆虫和小型无脊椎动物为食,如蚂蚁、蜘蛛等。
综上所述,红蓝鸟是一种优雅、多彩的鸟类。
它们的外观特征和鸣叫声吸引了我们的注意,而它们的繁殖行为和食物选择也表明了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
5. 结论通过对红蓝鸟的观察和研究,我们深入了解了其外观特征、行为习性和生态角色。
红蓝鸟作为一种鸟类,在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食物链传递能量,并且对昆虫等害虫的控制起到积极的作用。
观察性研究论文(简)[1]
![观察性研究论文(简)[1]](https://img.taocdn.com/s3/m/dc55a76769eae009581bec7f.png)
观察性研究的报告
观察性研究的报告常常质量不够好. 很差 的报告妨碍读者评价一项研究的优点和缺 点,以及结果的推广.
加强观察性流行病 学研究报告(strobe) 声明
Lancet 2007, 370:1453-57
STROBE Statement 2007
题目与摘要 引言 1 2-3
方法
结果
现有资料的二次使用
这是观察性研究的创造性部分,其结果不一定没价 值或不重要 -- 简单重述原始目的可帮助读者了解研究的内容和 资料可能的局限性。 如果本报告是某项研究若干部分之一 -- 通过简单重述该研究的主要特点,引述前一篇文 章。
5. 地点: 叙述地点、位置、日期, 包括招募、 暴露、随访和数据收集的时间范围.
病例-对照研究(Case-control studies)
研究者在具有特定疾病结局者(病例)和不具有特 定疾病结局者(对照)之间比较他们的暴露。
要收集的病例和对照应当能代表人群中某个队列或 某个断面。 病例样本可以是现有病例的全部或大部分,对照样 本仅仅是没有特定结局的人群中的一小部分。 对照代表产生病例的那个队列或人群。
例 1 目的 ---- 殴打综合症 “我们的主要目的是: 1) 确定四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出现的妇女 患者中遭遇家庭暴力的比例。 2) 找出目前受虐待和不受虐待患者之间的 人口学和临床差异。”
例2 假说 ---- 地特胰岛素研究 口服降糖药治疗效果欠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 每天一次使用基础胰岛素可以降低餐后血糖, 改善HbA1C水平, 仅仅中度增重, 而且临床低 血糖的风险低, 它是许多患者偏爱的一种选择。
‘鞋靴工厂工人中白血病的发生:一项病例-对照研究’
2. 背景/理由: 解释研究报告的科学背景 和理由。
第三讲:如何报告观察性流行病学研究——国际报告规范STROBE解读

第三讲:如何报告观察性流行病学研究——国际报告规范STROBE解读詹思延【摘要】@@ 观察性研究是相对于实验性研究而言的,指研究者不对被观察者的暴露情况加以限制,通过现场调查分析的方法,客观地记录某些现象的现状及相关特征,进行流行病学研究,主要用途是描述疾病或健康状况在人群中的分布,探索和检验疾病与暴露之间的因果关联.【期刊名称】《中国循证儿科杂志》【年(卷),期】2010(005)003【总页数】5页(P223-227)【作者】詹思延【作者单位】北京大学循证医学中心,北京,100083【正文语种】中文观察性研究是相对于实验性研究而言的,指研究者不对被观察者的暴露情况加以限制,通过现场调查分析的方法,客观地记录某些现象的现状及相关特征,进行流行病学研究,主要用途是描述疾病或健康状况在人群中的分布,探索和检验疾病与暴露之间的因果关联。
与RCT相比,观察性研究中研究对象所具有的各种特征是客观存在的,研究者不能随机分配研究因素予观察对象,只能靠全面、客观的描述或精心设计的方案对人群现象进行分析、比较、归纳和判断,以揭示事物之间的联系。
这类研究设计通常容易实施,医学伦理学问题较少,但研究中可能存在多种偏倚,影响结果的真实性。
因此,在评价任何一个观察性流行病学研究结果时,主要的问题是判断观察到的暴露与疾病之间的关联是否由偏倚、随机误差或混杂所造成。
毫无疑问,清晰透明的研究报告有助于读者的阅读和评价,但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都发现,此类报告普遍存在不完整和不规范的问题[1,2]。
加强观察性流行病学研究报告的质量(strengthening the reporting of observational studies in epidemiology,STROBE)是由一个国际性合作小组共同起草,主要目的是为观察性流行病学研究论文提供报告规范,从而改进这类研究报告的质量。
目前STROBE已被百余种杂志的稿约所推荐,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对STROBE进行解读。
观察论文:3-6岁幼儿在园模仿行为的观察研究

题目:3-6岁(幼儿园小中班)幼儿在园模仿行为的观察研究学院:教育科学学院专业:学前教育专业指导老师:学生姓名:学号:摘要采用事件抽样的方法,对63名幼儿园小、中班幼儿在园模仿行为进行自然观察,获得有效事件样本349件。
统计分析表明:(1)幼儿的模仿行为具有一定的盲目性(2)幼儿的模仿行为在自由的环境下发生的较多(3)幼儿的模仿内容主要以有趣的以及与自己兴趣或已有经验相关的内容为主(4)幼儿模仿的直接动机以获得愉快的感觉体验最多,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模仿行为的动机有所不同,模仿的独立性、自觉性和稳定性逐步增强(5)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他们对模仿对象的选择越来越宽,不局限与同性别的人。
但这可能跟其他因素有关,有待进一步的研究证明(6)即使是无指令的情况下,幼儿也会出于对师长的喜爱、敬佩,对师长的行为进行模仿,或受其影响,幼儿模仿的对象可能受到老师的影响(7)对不同的事物幼儿会出于不同动机进行模仿。
关键词:3-6岁;幼儿;模仿行为;自然观察;事件抽样目录摘要 (1)一、问题提出 (4)(一)理论基础 (4)1.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4)2.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4)3.心理理论 (5)4.团体动力学 (5)5.变色龙效应 (5)6.镜像神经元的发现 (5)(二)概念界定 (6)(三)相关文献综述 (6)1.关于幼儿模仿行为特点的研究 (6)2.关于幼儿模仿行为原因的研究 (7)3.关于幼儿模仿行为意义的研究 (7)4.关于幼儿模仿行为的指导策略 (7)二、研究的内容、目的及意义 (8)三、研究方法 (8)(一)被试: (8)(二)采用事件抽样方法 (8)(三)研究步骤: (8)1.预备观察 (8)2.确定操作定义: (8)3.编制观察记录表 (10)4.正式观察 (10)5.观察者信度 (10)6.数据统计处理 (11)四、结果 (11)(一)幼儿模仿行为发生的基本情况 (11)(二)幼儿模仿行为与性别的关系 (12)(三)幼儿模仿行为与年龄的关系 (12)(四)模仿者与模仿对象的关系 (13)(五)模仿者和模仿对象两者关系与模仿行为的关系 (14)(六)模仿行为发生的背景(幼儿所处状态)与模仿直接动机的关系 (15)(七)模仿内容与模仿直接动机的关系 (15)五、分析与结论 (16)六、讨论与建议 (18)七、思考与改进 (19)(一)观察内容有待完善 (19)(二)数据样本采集有局限性 (19)参考文献 (20)致谢 ................................................................................................................ 错误!未定义书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有资料的二次使用
这是观察性研究的创造性部分,其结果不一定没价 值或不重要 -- 简单重述原始目的可帮助读者了解研究的内容和 资料可能的局限性。
如果本报告是某项研究若干部分之一 -- 通过简单重述该研究的主要特点,引述前一篇文 章。
5. 地点: 叙述地点、位置、日期, 包括招募、 暴露、随访和数据收集的时间范围.
横断面研究的一个明显的困难是确定暴露先于疾病。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观察性研究的报告
观察性研究的报告常常质量不够好. 很差 的报告妨碍读者评价一项研究的优点和缺 点,以及结果的推广.
加强观察性流行病 学研究报告(strobe) 声明
Lancet 2007, 370:1453-57
STROBE Statement 2007
另一项研究发现,67 篇用统计分析校正混杂因素的 文章中,多数没有清除说明混杂因素是怎样选择的。
例 术前C反应蛋白预测手术后死亡
“我们利用基于数据的一系列Cox模型,包含单变量 分析P0.20的变量。因为已知HMG- CoA还原酶抑制 剂(支架)治疗和POD1cTnI分别有降低和增加心血管手 术患者心血管事件和死亡, 所以两者均强迫进入模型。” “检验比例风险假定时,包含术前CRP与对数随访
12 (a) 描述所有统计方法, 包括控制混杂的方法.
必须足够详细地叙述统计方法,以使有知识的读者 拿到原始数据后能够证实所报告的结果。 [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f Medical Journal Editors].
现状
一项实证研究表明, 169篇文章中只有93篇 (55%)在 报告校正混杂因素时清楚地叙述了连续型变量和多 分类变量如何进入统计模型。
例 2 来源 -- 老年妇女透析史和癌症风险
Iowa 妇女健康研究的参加者是从 1985年Iowa州汽 车驾驶执照名单中全部55至69岁妇女中抽取的一 份随机样本,这份名单代表了该年龄组妇女的 94%。
随访问卷于1987年10月和1989年8月邮寄,以调查 生存状态和地址变迁。
除非恶性皮肤肿瘤以外,癌症的发生是通过Iowa 州健康登记来确定的。以姓名、邮编、生日和身 份证号码的组合来和登记的个体相匹配。
会) 和关于暴露和混杂的信息。
14. Descriptive data: 14 (b). 指出每个重要变量含有缺失值的个体数。
14. Descriptive data:
解读 STROBE
---- 提高观察性研究论文的水准
方积乾
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医学统计与流行病学系
2010年8月
RCT vs. Observational study
医学研究的许多问题靠观察性研究来探索。 观察性研究更适用于发现治疗措施罕见的或
较迟出现的副反应,更多地靠日常医学实践 来实现。 临床专业杂志发表的文章,十分之九是观察 性研究。
Matched studies 匹配研究
6 (b). 队列研究:对匹配研究,给出匹配标准 和暴露和非暴露的人数。
6 (b). 病例对照研究:对匹配研究,给出匹配 标准和每个病例匹配对照的人数。
7. 变量: 明确定义所有的结局、暴露、预 测变量、潜在的混杂变量和效应修正变量。 必要时给出诊断标准。
如果测量了许多变量,并且在早期探索阶段用于探索 性分析,最好在附录、额外的表格或另文中提供一份 详细的清单。
要报告统计分析中考虑过的所有 ‘候选变量’ ,而 不要有选择地报告那些包含在最后模型中的变量。
例 主要和次要终点 ---- 地特胰岛素研究
主要终点是严重药物副反应的发生, 包括低血糖事 件数(总数、重度、夜间。 严重副反应定义如下: 死亡、生命危险、住院或延长目前的住院、持久或重 要残疾、先天或出生缺陷以及医生认为可能危害患者 和/或需要医学或手术干预的重要医学事件。 次要终点包括 HbA1C水平的降低、空腹血糖(FBG) 和体重改变。 FBG 波动定义为最近患者自测2-6次 FBG的标准差。
8. 数据来源/测量: 对每一个变量给出数据 来源和评价(测量)方法的细节。如果有 多个组,描述评价方法的可比性。
测量暴露、混杂变量和结局的方法影响研究的真 实性和可靠性。
暴露和结局的测量误差和错误分类会使因果关系 的检出更加困难,甚至会造出虚假的关系。
例 术前C反应蛋白(CRP)预测手术后死亡
‘鞋靴工厂工人中白血病的发生:一项病例-对照研究’
2. 背景/理由: 解释研究报告的科学背景 和理由。
对读者的重要性。 研究所处阶段和焦点。 已知什麽?现有知识还缺什麽? 背景资料:
现有研究; 现有研究的系统综述
3. 目的: 叙述特定的目的, 包括事先确定 的假设。
研究的详细目的,特定的人群,将估计的参数 研究所针对的特定的假设或问题。
交互效应
若A因素能改变B因素的效应: A因素存在时, B因素的效应≠
A因素不存在时, B因素的效应 则称A因素和B因素间存在交互效应 要列出四个效应:
(1)无暴露时结果如何; (2) A因素的单独效应 (3) B因素的单独效应 (4) A因素和B因素的联合效应
RESULTS
13. Participants:
METHODS
4. 研究设计: 在文章中尽早叙述研究设计 的关键要点。
在方法部分(或引言的末尾)尽早说明研究设计的 关键要点,是读者了解设计的基本内容。
关键要点
队列研究: 在特定时间段内随访;构成队列的人员; 他们的暴露状态。
病例-对照研究: 病例、对照以及来自哪个人群。 横断面调查:调查的人群和时点。
---- 属于哪一类偏倚?
10. 研究的规模:解释研究的规模是怎样 达到的
为了得到充分狭窄的置信区间, 有意义地回答所研究 的问题, 研究规模要足够大。
小样本常常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但是宽的置信区间 表明其对现有知识贡献较少。
为了区别“小的联系”和“没有联系”,需要大样 本。
例1 罕见病,利用全部病例
13 (a). 报告每个阶段的个体数— 例如潜在的合 格数、考察人数、确认合格数、纳入研究数、 完成随访数和被分析人数。 13 (b). 每个阶段未参加的理由。 13 (c). 利用流程图。
Flow chart (流程图)
14. Descriptive data:
14 (a). 给出参加者的特征(如人口学、临床、 社
CRP是在手术前一瞬间和术后1-5天收集的 全血中测定… 另有一份特定的清单, 从CABG Genomic项目 的1500多变量中,根据理论选出的患者表型变 量, 供全死因死亡和住院时长分析. 人口学变量包括年龄、性别、种族和医院。
9. 偏倚: 描述针对潜在偏倚来源所做的努力
选择偏倚、信息偏倚、混杂偏倚 读者需要了解研究期间采取哪些措施来减少潜在的
可以评价若干不同的结局指标,可以在随访期间的 多个时间点考察暴露和结局。
病例-对照研究(Case-control studies)
研究者在具有特定疾病结局者(病例)和不具有特 定疾病结局者(对照)之间比较他们的暴露。
要收集的病例和对照应当能代表人群中某个队列或 某个断面。
病例样本可以是现有病例的全部或大部分,对照样 本仅仅是没有特定结局的人群中的一小部分。
题目与摘要 1
引言
2-3
方法
4-12
结果
13-17
讨论
18-21
资助
22
TITLE AND ABSTRACT
1 (a). 在标题或摘要中以通用的术语指出 研究的设计。
‘Leukaemia incidence among workers in the shoe and boo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a case-control study’
地点: 收集数据的地点或来源(例如,选民名册、 门诊部、肿瘤登记…)。
位置: 进行研究的国家、城市、医院或门诊部 日期: 不仅限于时间长度。 生存分析: 起点、终点以及随访结束的日期。
6. Participants:
6 (a). 队列研究: 给出合格标准, 和选择参加者的 来源和方法。描述随访的方法。 6 (a). 病例对照研究:给出合格标准, 以及确诊
‘‘研究期间该地区的病例数决定我们的样本 量’’ [皮肤利什曼病].
例2 通常,需要计算决定
‘‘该地区的一项关于潜在抑郁症的调查, 报告患病率为19.8%。我们假定正常体重 儿童的母亲中20%患抑郁症,而营养不良 儿童的母亲患抑郁症的优势比为 3,功效 设为80%,检验水准设为 5% 。我们需要 72对病例-对照(一个病例对配一个对 照)。”
观察性研究与随机对照试验 互相补充
观察性研究与随机对照试验
随机对照试验 随机
试验设计
观察性研究 实际观察
少
患者人数
多
严格
患者选择的限制
少
队列研究(Cohort studies)
研究者随着时间访问对象, 得到有关他们及其暴露的 基线信息,一段时间后,评价结局的发生情形。
在暴露的和未暴露的个体之间,或者在不同暴露类 别的个体组之间进行比较
时 间的交互效应,交互效应无统计学意义,支持比例风 险假定。” “死亡的观察终止在7年,HLOS的观察终止在30
12 (b). 描述考察亚组和交互效应的方法
读者需要知道,哪些亚组分析是事先计划的,哪 些是在分析数据的时候发生的。同样重要的是, 解释用哪些方法考察亚组之间效应或联系的差异。 (见 item 17).
---- 属于哪一类偏倚?
例2 二型糖尿病和原发性青光眼
“如果二型糖尿病妇女比一般妇女更多地进行眼科检 查,检测偏倚可能会影响二型糖尿病与原发性青光眼 之间的关系。我们比较了患糖尿病和未患糖尿病妇女 报告的眼科检查的平均次数。我们还控制了与较认真 的眼科检查有关的一些协变量,重新计算了青光眼的 相对危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