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下独酌四首

月下独酌四首
月下独酌四首

月下独酌四首

其一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其二

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天地既爱酒,爱酒不愧天。已闻清比圣,复道浊如贤。贤圣既已饮,何必求神仙。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但得酒中趣,勿为醒者传。

其三

三月咸阳城,千花昼如锦。谁能春独愁,对此径须饮。穷通与修短,造化夙所禀。一樽齐死生,万事固难审。醉後失天地,兀然就孤枕。不知有吾身,此乐最为甚。

其四

穷愁千万端,美酒三百杯。愁多酒虽少,酒倾愁不来。所以知酒圣,酒酣心自开。辞粟卧首阳,屡空饥颜回。当代不乐饮,虚名安用哉。蟹螯即金液,糟丘是蓬莱。且须饮美酒,乘月醉高台。

白话译文

其一

提一壶美酒摆在花丛间,自斟自酌无友无亲。举杯邀请明月,对着身影成为三人。明月当然不会喝酒,身影也只是随着我身。我只好和他们暂时结成酒伴,要行乐就必须把美好的春光抓紧。我唱歌明月徘徊,我起舞身影零乱。醒时一起欢乐,醉后各自分散。我愿与他们永远结下忘掉伤情的友谊,相约在缥缈的银河边。

其二

天如果不爱酒,酒星就不能罗列在天。地如果不爱酒,就不应该地名有酒泉。天地既然都喜爱酒,那我爱酒就无愧于天。我先是听说酒清比作圣,又听说酒浊比作贤。既然圣贤都饮酒,又何必再去求神仙?三杯酒可通儒家的大道,一斗酒正合道家的自然。我只管得到醉中的趣味,这趣味不能向醒者相传!

其三

三月里的长安城,春光明媚,春花似锦。谁能如我春来独愁,到此美景只知一味狂饮?富贫与长寿,本来就造化不同,各有天分。酒杯之中自然死生没有差别,何况世上的万事根本没有是非定论。醉后失去了天和地,一头扎向了孤枕。沉醉之中不知还有自己,这种快乐何处能寻?

其四

无穷的忧愁有千头万绪,我有美酒三百杯多,美酒一倾愁不再回。因此我才了解酒中圣贤,即使酒少愁多,酒酣心自开朗。辞粟只能隐居首阳山,没有酒食颜回也受饥。当代不乐于饮酒,虚名有什么用呢?蟹螯就是仙药金液,糟丘就是仙山蓬莱。姑且先饮一番美酒,乘着月色在高台上大醉一回。

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一、诗人名片 李白——入长安前的壮游 李白的青少年时期是在蜀中度过的。自幼涉猎群书,年轻时仗剑任侠、喜纵横术。25岁那年,李白“仗剑去国,群豪远游”。出蜀后,漫游江汉、洞庭、金陵、扬州等。娶故相许圉师之孙女为妻,遂留居湖北安陆。三年后,李白由南阳启程入长安,这时他正好三十岁。 李白——长安时期 李白初入长安为期约三年。他隐居在终南山,广为交游,希望得到王公大臣的荐引,结识了唐玄宗之妹玉真公主,却未能如愿以偿,终于怏怏离去。先后漫游了江夏、洛阳、太原、山东及湘、鄂等地。所到之处,形诸吟咏,诗名远播,震动朝野,最后连天子也被惊动了。 天宝元年秋,唐玄宗下诏征李白入京,并待以隆重的礼遇:“降辇步迎……御手调羹以饭之”,命李白供奉翰林。李白应召入京时,颇为踌躇满志,有诗云:“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他有心做一番事业来报答玄宗的知遇之恩,但很快就遭到了宫廷权贵们的忌恨。一年后就遭到谗毁。天宝三年春,被放还归乡。 二、诗词故事 斗酒诗百篇 一日,宫廷中牡丹花竞相开放,唐玄宗与杨贵妃月夜赏花,又诏令16名最出色的乐工演奏助兴。著名乐师李龟年正准备演唱。玄宗觉得不能再唱旧词,于是命李龟年速召翰林学士李白进宫,填写新词。等来到翰林院,发现李白又喝得烂醉如泥,伏桌睡着了。李龟年推也推不醒,无奈,只得用马驮着李白去见玄宗。李白到了宫中,又折腾了好久,最后被人用清水洒在脸上,才算清醒,醒来忙向玄宗谢罪,并请玄宗赐他美酒。玄宗说你酒醉刚醒,再喝岂不误了填新词之事?李白说:“臣无酒不能写诗,喝斗酒便能做诗百篇,越醉,诗写得越快越好。”玄宗于是用大杯赐美酒,李白一饮而尽,然后奋笔疾书,三首著名的《清平调》顷刻而成。于是,李白斗酒诗百篇的美谈便传开了。 三、文题背景 这首诗大约写于天宝三年春,即李林甫、杨国忠权倾朝野之时。李白备受排挤,有志难伸,其孤独与冷落可想而知。原诗共四首,这是第一首。

《月下独酌》李白全文赏析

《月下独酌》李白全文赏析 本文是关于李白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月下独酌四首》是唐代诗人李白的组诗作品。这四首诗写诗人在月夜花下独酌,无人亲近的冷落情景。诗意表明,诗人心中愁闷,遂以月为友,对酒当歌,及时行乐。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表达出由孤独到不孤独,再由不孤独到孤独的一种复杂感情。表面看来,诗人真能自得其乐,可是深处却有无限的凄凉。全诗笔触细腻,构思奇特,体现了诗人怀才不遇的寂寞和孤傲,在失意中依然旷达乐观、放浪形骸、狂荡不羁的豪放个性。 月下独酌 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凌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作品译文】 我准备一壶美酒,摆在花丛之间,自斟自酌无亲无友。举杯招引

明月共饮,明月与我和影子成了三人。月不能与我共饮,影徒然跟随我的身体。暂且伴随月和影,我应及时行乐,趁着春宵良辰。我吟诗时月亮在我身边徘徊,我跳舞时影子随着我一起舞。清醒之时,你我尽管寻欢作乐,醉了之后,免不了要各自离散。月,我愿与你结下忘情之友,相约在遥远的银河! 【诗文解释】 在花丛中摆上一壶美酒,我自斟自饮,身边没有一个亲友。举杯向天,邀请明月,与我的影子相对,便成了三人。明月既不能理解开怀畅饮之乐,影子也只能默默地跟随在我的左右。我只得暂时伴着明月、清影,趁此美景良辰,及时欢娱。我吟诵诗篇,月亮伴随我徘徊,我手足舞蹈,影子便随我蹁跹。清醒时我与你一同分享欢乐,沉醉便再也找不到你们的踪影。让我们结成永恒的友谊,来日相聚在浩邈的云天。 【词语解释】 独酌:一个人饮酒。 成三人:明月和我以及我的影子恰好合成三人。 既:且。 不解:不懂。 徒:空。 将:和。 及春:趁着青春年华。 月徘徊:明月随我来回移动。

月下独酌四首(其一)·赏析·李白

月下独酌四首(其一)·赏析·李白月下独酌四首(其一)·赏析·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这首诗大概写于天宝初李白在长安时,因为当时他政治理想没有实现,所以,心中郁闷孤寂,借这首诗一发心中的抑郁之情。《月下独酌》有四首,这是其中的第一首。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诗人在首句描绘了一幅独饮的画面,为整首诗提供了一个背景。在花丛间摆放着一壶美酒,这是一个

很优美的环境,如果此时两三个好友相邀在这里谈笑欢饮该是很惬意的事情,但是一个“独”字,遏制了这种可能,诗人是一个人在这里喝闷酒,这美丽的景色反衬了诗人孤独的身影,诗人越发显得孤单。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虽然自己形单影只,但是诗人并不甘心这样寂寞地独饮,他看到了天空的明月,还有自己的影子,这样再叫上自己,那么不就是三个人了吗?此句一出顿时打破了开场单调孤寂的氛围,场面变得热闹起来。这里诗人想象奇妙,立意新颖,且又自然合理。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虽然诗人盛情邀请明月和自己一起饮酒,但是,月亮毕竟是不懂酒的,而影子也只是空随诗人,不会饮酒。诗人写到这里又让人心中为之一紧,这该怎么办呢?也许写到这里诗人可能会陷入孤独愁苦的情绪吧,但是,没有。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诗人豁达写就一笔,暂且让它们陪我喝酒,在这春暖花开的时节,及时行乐吧。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诗人饮酒渐渐进入醉态,开始载

歌载舞起来,诗人歌唱时,看到月亮在天空中徘徊不去,好像倾听着他的歌声。身舞影动,因为诗人在酒醉中舞姿很不规范,所以,在月光下诗人的影子也变得零乱,在模糊中好像诗人在和影子一起跳舞,这是多么热闹的场面啊。诗人一个人自娱自乐,把酒言欢,竟然好似比和他人共同饮酒更加欢快、热闹,从中可见诗人旷达的心胸。“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诗人醒时和明月、影子欢娱,非常快乐。待到自己酩酊大醉,停下来的时候,月光和身影才依依不舍地离开。这四句中,诗人与月亮、影子好像相交多年的老友。无情的月亮和影子在这里却变得满含深情。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最后,诗人真诚地和明月、身影表白要永结无情游,约定在银河相见。诗人不忍和它们分离,于是诗人想到这个“无情游”,无情游就是忘掉世间的利害,忘掉自身的存在,也忘掉他人的存在,实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样诗人就永远和月亮、身影不再分离了。诗人和月亮、影子共同去银河过逍遥自在的快乐生活,这是何等的自由、逍遥啊。

月下独酌四首(其一)的诗意

月下独酌四首(其一)的诗意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1]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2]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3],影徒[4]随我身。 暂伴月将[5]影,行乐须及春[6]。 我歌月徘徊[7],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8]游,相期[9]邈云汉[10]。【注释】 [1]独酌:一个人喝酒。酌,喝酒。 [2]对:朝着。 [3]不解饮:不懂得喝酒。

[4]徒:徒然、白白地。 [5]将:和。 [6]须及春:应该趁着春暖花开之时。 [7]徘徊:来回走动。 [8]无情:忘情,指超乎一般的情谊。 [9]期:约会。 [10]邈云汉:遥远的银河。 【赏析】 这首诗大概写于唐朝天宝三年(744年),通过对诗人月下独自饮酒时的情境描写,表达了诗人因政治理想无法实现而倍感孤寂、苦闷的心情。 诗人一个人坐在花下喝酒,不禁因为“无相亲”而倍感寂寞,于是就忽发奇想地把天边的明月和自己的影子化成了两个人,拉着他们陪自己一起喝酒,从而让冷冷清清的场面热闹了起来。可是,明月和影子毕竟不懂得喝酒,所以诗人只好暂时与他们做伴,在这春暖花开

的时节里及时行乐。由此可见诗人内心的孤寂和抑郁,原因就是不得志。不过,诗人并没有因此而沉沦,这从构思巧妙的“对影成三人”一句就可以看出来。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孤独而又洒脱的情怀。 接着,渐入醉乡的诗人借着酒兴,一边唱歌一边跳舞。这时,月儿就跟着诗人来回走动着,不愿意离开;而自己的影子,也随着他的舞蹈变得零乱起来,好像是在和他共舞一样。从诗人开始喝酒到喝醉,月光和身影都在一往情深地陪伴着他。 最后两句,诗人用“愿意和月亮永结忘情之交,在遥远的银河相会”的愿望,表达了诗人对光明和自由的不懈追求。

月下独酌四首原文-翻译及赏析

月下独酌四首原文I翻译及赏析 创作背 这首约作于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时在长安,正处于官场失意之时。此诗题下,两宋本、缪本俱注长安二字,意谓这四首诗作于长安。当时李白政治理想不能实现,心情是孤寂苦闷的。但他面对黑暗现实,没有沉沦,没有同流合污,而是追求自由,向往光明,因有此作。 文学 这组诗共四首,以第一首流传最广。第一首诗写由政治失意而产生的一种孤寂忧愁的情怀。诗中把寂寞的环境渲染得十分热闹,不仅笔墨传神,更重要的是表达了诗人善自排遣寂寞的旷达不羁的个性和情感。此诗背景是间,道具是一壶酒,登场角色只是他自己一个人,动作是独酌,加上无相亲三个字,场面单调得很。于是诗人忽发奇想,把天边的明月,和月光下自己的影子,拉了过来,连自己在内,化成了三个人,举杯共酌,冷清清的场面,顿觉热闹起来。然而月不解饮,影徒随身,仍归孤独。因而自第五句至第八句,从月影上发议论,点出行乐及春的题意。最后六句为第三段,写诗人执意与月光和身影永结无情之游,并相约在邈远的天上仙境重见。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表现出一种由独而不独,由不独而独,再由独而不独的

复杂情感。全诗以独白的形式,自立自破,自破自立,诗情波澜起伏而又纯乎天籁,因此一直为后人传诵。 第二首诗通篇议论,堪称是一篇爱酒辩。开头从天地爱酒说起。以天上酒星、地上酒泉,说明天地也爱酒,再得出天地既爱酒,爱酒不愧天的结论。接着论人。人中有圣贤,圣贤也爱酒,则常人之爱酒自不在话下。这是李白为自己爱酒寻找借口,诗中说:贤圣既已饮,何必求神仙。又以贬低神仙来突出饮酒。从圣贤到神仙,结论是爱酒不但有理,而且有益。最后将饮酒提高到最高境界:通于大道,合乎自然,并且酒中之趣的不可言传的。此诗通篇说理,其实其宗旨不在明理,而在抒情,即以说理的方式抒情。这不合逻辑的议论,恰恰十分有趣而深刻地抒发了诗人的情怀,诗人的爱酒,只是对政治上失意的自我排遣。他的酒中趣,正是这种难以言传的情怀。 第三首诗开头写诗人因忧愁不能乐游,所以说谁能春独愁,对此径须饮,诗人希望从酒中得到宽慰。接着诗人从人生观的角度加以解释,在精神上寻求慰藉,并得出此乐最为甚的结论。诗中说的基本是旷达乐观的话,但谁能春独愁一语,便流露出诗人内心的失意悲观情绪。旷达乐观的话,都只是强自宽慰。不止不行,不塞不流。强自宽慰的结果往往是如塞川流,其流弥激。当一个人在痛苦至极的时候发出一声狂笑,人们可以从中体会到其内心的极度痛苦;而李白在失意愁寂难以排遣的时候,发出醉言不知有吾身,此乐最为甚时, 读者同样可以从这个乐字感受到诗人内心的痛苦。以旷达写牢骚,以欢乐写愁苦,是此诗艺术表现的主要特色,也是艺术上的成功之处。

古诗月下独酌四首·天若不爱酒翻译赏析

古诗月下独酌四首·天若不爱酒翻译赏析《月下独酌四首·天若不爱酒》作者为唐朝诗人李白。其古诗全文如下: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天地既爱酒,爱酒不愧天。已闻清比圣,复道浊如贤。贤圣既已饮,何必求神仙。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但得酒中趣,勿为醒者传。【前言】《月下独酌四首》是唐代诗人李白的组诗作品。这四首诗写诗人在月夜花下独酌,无人亲近的冷落情景。诗意表明,诗人心中愁闷,遂以月为友,对酒当歌,及时行乐。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表达出由孤独到不孤独,再由不孤独到孤独的一种复杂感情。表面看来,诗人真能自得其乐,可是深处却有无限的凄凉。全诗笔触细腻,构思奇特,体现了诗人怀才不遇的寂寞和孤傲,在失意中依然旷达乐观、放浪形骸、狂荡不羁的豪放个性。【注释】酒星:古星名。也称酒旗星。《晋书·天文志》云:“轩辕右角南三星曰酒旗,酒官之旗也,主享宴酒食。”汉孔融《与曹操论酒禁书》:“天垂酒星之耀,地列酒泉之郡,人着旨酒之德。”酒泉:酒泉郡,汉置。传说郡中有泉,其味如酒,故名酒泉。在今甘肃省酒泉市。大道:指自然法则。《庄子·天下》:“天能覆之而不能载之,地能载之而不能覆之,大道能包之而不能辩之,知万物皆有所可,有所不可。”酒中趣:饮酒的乐趣。晋陶潜《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温(桓温)尝问君:‘酒有何好,而卿嗜之?’君笑而答曰:‘明公但不得酒中趣尔。’”【翻译】天如果不

爱酒,酒星就不能罗列在天。地如果不爱酒,就不应该地名有酒泉。天地既然都喜爱酒,那我爱酒就无愧于天。我先是听说酒清比作圣,又听说酒浊比作贤。既然圣贤都饮酒,又何必再去求神仙?三杯酒可通儒家的大道,一斗酒正合道家的自然。我只管得到醉中的趣味,这趣味不能向醒者相传。【赏析】第二首诗通篇议论,堪称是一篇“爱酒辩”。开头从天地“爱酒”说起。以天上酒星、地上酒泉,说明天地也爱酒,再得出“天地既爱酒,爱酒不愧天”的结论。接着论人。人中有圣贤,圣贤也爱酒,则常人之爱酒自不在话下。这是李白为自己爱酒寻找借口,诗中说:“贤圣既已饮,何必求神仙。”又以贬低神仙来突出饮酒。从圣贤到神仙,结论是爱酒不但有理,而且有益。最后将饮酒提高到最高境界:通于大道,合乎自然,并且酒中之趣的不可言传的。此诗通篇说理,其实其宗旨不在明理,而在抒情,即以说理的方式抒情。这不合逻辑的议论,恰恰十分有趣而深刻地抒发了诗人的情怀,诗人的爱酒,只是对政治上失意的自我排遣。他的“酒中趣”,正是这种难以言传的情怀。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李白《月下独酌四首》“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全诗赏析

李白《月下独酌四首》“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全诗赏 析 李白《月下独酌四首》“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全诗赏析 月下独酌四首⑴ 【其一】 花间一壶酒⑵,独酌无相亲⑶。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⑷。 月既不解饮⑸,影徒随我身⑹。 暂伴月将影⑺,行乐须及春⑻。 我歌月徘徊⑼,我舞影零乱⑽。 醒时相(同)交欢⑾,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⑿,相期邈云汉⒀。【其二】 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⒁。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⒂。天地既爱酒,爱酒不愧天。 已闻清比圣,复道浊如贤。 贤圣既已饮,何必求神仙。 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 但得酒中趣⒃,勿为醒者传。【其三】 三月咸阳城,千花昼如锦⒄。

谁能春独愁,对此径须饮。穷通与修短,造化夙所禀。一樽齐死生,万事固难审。醉後失天地,兀然就孤枕。不知有吾身,此乐最为甚。【其四】 穷愁千万端,美酒三百杯⒅。愁多酒虽少,酒倾愁不来。所以知酒圣,酒酣心自开。辞粟卧首阳⒆,屡空饥颜回。当代不乐饮,虚名安用哉。

蟹螯即金液,糟丘是蓬莱⒇。 且须饮美酒,乘月醉高台。注释译文: ⑴酌:饮酒。独酌:一个人饮酒。 ⑵间:一作“下”,一作“前”。 ⑶无相亲:没有亲近的人。 ⑷“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我举起酒杯招引明月共饮,明月和我以及我的影子恰恰合成三人。一说月下人影、酒中人影和我为三人。 ⑸既:已经。不解饮:不会喝酒。 ⑹徒:徒然,白白的。徒:空。 ⑺将:和。 ⑻及春:趁着春光明媚之时。

⑼月徘徊:明月随我来回移动。 ⑽影零乱:因起舞而身影纷乱。 ⑾交欢:一起欢乐。 ⑿无情游:忘却世情的交游。 ⒀相期邈(miǎo)云汉:约定在天上相见期:约会。邈:远。云汉:银河,泛指天空。 ⒁酒星:在星相学上,天上有酒旗星。《晋书·天文志》云:“轩辕右角南三星曰酒旗,酒官之旗也,主享宴酒食。” ⒂酒泉:酒泉郡,汉置。传说郡中有泉,其味如酒,故名酒泉。在今甘肃省酒泉市。 ⒃酒中趣:典出《晋书·孟嘉传》:“公未得得酒中趣耳。” ⒄“三月”二句:一作“好鸟吟清风,落花散如锦”;一作“园鸟语成歌,庭花笑如锦”。“城”一作“时”。

《月下独酌》李白全文赏析

《月下独酌》李白全文赏析 《月下独酌四首》是唐代诗人李白的组诗作品。这四首诗写诗人在月夜花下独酌,无人亲近的冷落情景。诗意表明,诗人心中愁闷,遂以月为友,对酒当歌,及时行乐。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表达出由孤独到不孤独,再由不孤独到孤独的一种复杂感情。表面看来,诗人真能自得其乐,可是深处却有无限的凄凉。全诗笔触细腻,构思奇特,体现了诗人怀才不遇的寂寞和孤傲,在失意中依然旷达乐观、放浪形骸、狂荡不羁的豪放个性。 月下独酌 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凌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作品译文】 我准备一壶美酒,摆在花丛之间,自斟自酌无亲无友。举杯招引明月共饮,明月与我和影子成了三人。月不能与我共饮,影徒然跟随我的身体。暂且伴随月和影,我应及时行乐,趁着春宵良辰。我吟诗时月亮在我身边徘徊,我跳舞时影子随着我一起舞。清醒之时,你我尽管寻欢作乐,醉了之后,免不了要各自离散。月,我愿与你结下忘情之友,相约在遥远的银河! 【诗文解释】 在花丛中摆上一壶美酒,我自斟自饮,身边没有一个亲友。举杯向天,邀请明月,与我的影子相对,便成了三人。明月既不能理解开怀畅饮之乐,影子也只能默默地跟随在我的左右。我只得暂时伴着明月、清影,趁此美景良辰,及时欢娱。我吟诵诗篇,月亮伴随我徘徊,我手足舞蹈,影子便随我蹁跹。清醒时我与你一同分享欢乐,沉醉便再也找不到你们的踪影。让我们结成永恒的友谊,来日相聚在浩邈的云天。 【词语解释】

独酌:一个人饮酒。 成三人:明月和我以及我的影子恰好合成三人。 既:且。 不解:不懂。 徒:空。 将:和。 及春:趁着青春年华。 月徘徊:明月随我来回移动。 影零乱:因起舞而身影纷乱。 交欢:一起欢乐。 无情:忘却世情。 相期:相约。 邈:遥远。 云汉:银河。 【创作背景】 这首诗约作于公元744年(唐玄宗天宝三载),时李白在长安,正处于官场失意之时。此诗题下,两宋本、缪本俱注“长安”二字,意谓这四首诗作于长安。当时李白政治理想不能实现,心情是孤寂苦闷的。但他面对黑暗现实,没有沉沦,没有同流合污,而是追求自由,向往光明,因有此作。 【名家点评】 这是《月下独酌》四首中的第一首,表现了李白借酒浇愁的孤独苦闷心理。当时,唐朝开始败落,李林甫及其同党排除异己,把持朝政。李白性格孤傲,又“非廊庙器”,自然遭到排挤。但他身为封建士大夫,既无法改变现状,也没有其他前途可言,只好用饮酒、赏月打发时光,排遣心中孤寂苦闷。于是,有了这首诗。 本诗分为三个部分。头四句是第一部分,描写了人、月、影相伴对饮的画面。花间月下,“独酌无相亲”的诗人十分寂寞,于是将明月和自己的影子拉来,三“人”对酌。从一人到三“人”,场面仿佛热闹起来,但其实更加突显出诗人的孤独。 第五句到第八句是第二部分。诗人由月、影引发议论,点明“行乐须及春”的主旨。“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明月和影子毕竟不能喝酒,它们的陪伴其实是徒劳的。诗人只是暂借月、

唐诗月下独酌翻译及赏析

唐诗月下独酌翻译及赏析 导读:月下独酌 【唐】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注释 1。陶渊明《杂诗》:"欲言无余和,挥杯劝孤影。" 2。酌:喝酒。 3。三人:指月亮、作者及其身影。 4。解:懂得。 5。将:偕、带。 6。行乐句:意谓趁着春天好时光及时行乐。 7。月徘徊:月亮因我歌而徘徊不进。 8。无情游:《庄子·德充符》:"惠子谓庄子曰:'人故无情乎?'庄子曰:'然。'惠子曰:'人而无情何以谓之人?'庄子曰:'道与之貌,天与之形,恶得不谓之人?'惠子曰:'既谓之人,恶得无情?'

庄子曰:'是非吾所谓情也。吾所谓无情者,言人之不以好恶内伤其身,常因自然而不益生也。'"朱谏注:"无情者,月与我虽曰三人,然月与影本无情也。" 9。相期:相约。邈:高远。云汉:银河。 10。我歌句:月亮似乎因我歌而徘徊不进。 11。云汉:银河。此指天上的仙境。 翻译: 准备一壶美酒,摆在花丛之间,自斟自酌无亲无友,孤独一人。我举起酒杯邀请媚人的明月,低头窥见身影,共饮已有三人。月儿,你那里晓得畅饮的乐趣?影儿,你徒然随偎我这个孤身!暂且伴随玉兔,这无情瘦影吧,我应及时行乐,趁着春宵良辰。月听我唱歌,在九天徘徊不进,影伴我舞步,在地上蹦跳翻滚。清醒之时,咱们尽管作乐寻欢,醉了之后,免不了要各自离散。月呀,愿和您永结为忘情之友,相约在高远的银河岸边,再见! 赏析1: 原诗共四首,此是第一首。诗写诗人在月夜花下独酌,无人亲近的冷落情景。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表现出由孤独到不孤独,由不孤独到孤独,再由孤独到不孤独的一种复杂感情。李白仙才旷达,物我之间无所容心。此诗充分表达了他的胸襟。诗首四句为第一段,写花、酒、人、月影。诗旨表现孤独,却举杯邀月,幻出月、影、人三者;然而月不解饮,影徒随身,仍归孤独。因而自第五句至第八

月下独酌

《月下独酌》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相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这首诗突出写一个“独”字。李白有抱负,有才能,想做一番事业,但是既得不到统治者的赏识和支持,也找不到多少知音和朋友。所以他常常陷入孤独的包围之中,感到苦闷、彷徨。从他的诗里,我们可以听到一个孤独的灵魂的呼喊,这喊声里有对那个不合理的社会的抗议,也有对自由与解放的渴望,那股不可遏制的力量真是足以“惊风雨”而“泣鬼神”的。 开头两句“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已点出“独”字。爱喝酒的人一般是不喜欢独自一个人喝闷酒的,他们愿意有一二知己边聊边饮,把心里积郁已久的话倾诉出来。尤其是当美景良辰,月下花间,更希望有亲近的伴侣和自己一起分享风景的优美和酒味的醇香。李白写这首诗的时候正是这种心情,但是他有酒无亲,一肚子话没处可说,只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邀请明月和自己的身影来作伴了。这两句是从陶渊明的《杂诗》中化出来的,陶诗说:“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不过那只是“两人”,李白多邀了一个明月,所以是“对影成三人”了。 然而,明月是不会喝酒的,影子也只会默默地跟随着自己而已。“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结果还只能是自己一个人独酌。但是有这样两个伴侣究竟是好的,“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暂且在月和影的伴随下,及时地行乐吧!下面接着写歌舞行乐的情形:“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月徘徊”,是说月被我的歌声感动了,总在我身边徘徊着不肯离去。“影零乱”,是说影也在随着自己的身体做出各种不很规矩的舞姿。这时,诗人和他们已达到感情交融的地步了。所以接下来说:“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趁醒着的时候三人结交成好朋友,醉后不免要各自分散了。但李白是不舍得和他们分散的,最后两句说:

古诗文《月下独酌四首·其一》赏析

古诗文《月下独酌四首·其一》赏析 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唐朝: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相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月下独酌四首·其一译文及注释 【译文准备一壶美酒摆在花丛之间,自斟自酌无亲无友孤独一人。我举起酒杯邀请媚人的明月,低头窥见身影,共饮已有三人。月儿,你哪里晓得畅饮的乐趣?影儿,你徒然随偎我这个孤身。暂且伴随月亮和身影,我应及时行乐,趁着美好的春光。月听我唱歌,在九天徘徊不进。影伴我舞步,在地上蹦跳翻滚。清醒之时咱们尽管作乐寻欢,醉了之后免不了要各自离散。月呀,愿和您结为忘年之友,相约在高远的银河岸边再见。】 【注释⑴酌:饮酒。独酌:一个人饮酒。⑵间:一作“下”,】 一作“前”。⑶无相亲:没有亲近的人。⑷“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我举起酒杯招引明月共饮,明月和我以及我的影子恰恰合成三人。一说月下人影、酒中人影和我为三人。⑸既:且。不解饮:不会喝酒。⑹徒:徒然,白白的。徒:空。⑺将:和。⑻及春:趁着春光明媚之时。⑼月徘徊:明月随我来回移动。⑽影零乱:因起舞而身影纷乱。⑾交欢:一起欢乐。⑿无情游:忘却世情的交游。⒀相期邈(miǎo)云汉:约定在天上相见期:约定。邈:远。云汉:银河,泛指天空。月下独酌四首·其一赏析 佛教中有所谓“立一义”,随即“破一义”,“破”后又“立”,“立”后又“破”,最后得到辨析方法。用现代话来说,就是先讲一番道理,经驳斥后又建立新的理论,再驳再建,最后得到正确的结论。关于这样的论证,一般总有双方,相互“破”、“立”。可是李白这首诗,就只一个人,以独白的形式,自立自破,自破自立,诗情波澜起伏而又近似于天籁,所以一直为后人传诵。

2018高考语文诗词鉴赏题专项复习必备:《月下独酌四首其一》精讲

2018高考语文诗词鉴赏题专项复习必备:《月下独酌四首其一》精讲 2018高考语文诗词鉴赏题专项复习必备:《月下独酌四首其一》精讲为方便大家了解教师资格考试相关的考试辅导资料、考试考点等相关内容,第二教育资源网小编特为大家准备了“ 2018高考语文诗词鉴赏题专项复习必备:《月下独酌四首其一》精讲”,希望能够对各位教师、同学有所帮助。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我们第二教育资源网! 相关推荐:2018高考语文诗词鉴赏题专项复习必备:《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精讲 2018高考语文诗词鉴赏题专项复习必备:《月下独酌四首其一》精讲 《月下独酌四首其一》出自唐诗三百首全集,其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白。古诗全文如下: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前言】 《月下独酌四首四首其一》是唐代诗人李白的组诗作品。这四首诗写诗人在月夜花下独酌,无人亲近的冷落情景。诗意表明,诗人心中愁闷,遂以月为友,对酒当歌,及时行乐。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表达出由孤独到不孤独,再由不孤独到孤独的一种复杂感情。表面看来,诗人真能自得其乐,可是深处却有无限的凄凉。全诗笔触细腻,构思奇特,体现了诗人怀才不遇的寂寞和孤傲,在失意中依然旷达乐观、放浪形骸、狂荡不羁的豪放个性。 【注释】 ⑴酌:饮酒独酌:一个人饮酒 ⑵间:一作“下”,一作“前” ⑶无相亲:没有亲近的人。 ⑷“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我举起酒杯招引明月共饮,明月和我以及我的影子恰恰合成三人。一说月下人影、酒中人影和我为三人。 ⑸既:已经

月下独酌四首·其一原文-翻译及赏析

月下独酌四首·其一原文|翻译及赏析 创作背 作者:佚名 这首约作于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时在长安,正处于官场失意之时。此诗题下,两宋本、缪本俱注长安二字,意谓这四首诗作于长安。当时李白政治理想不能实现,心情是孤寂苦闷的。但他面对黑暗现实,没有沉沦,没有同流合污,而是追求自由,向往光明,因有此作。 简析 作者:佚名 原诗共四首,此是第一首。诗写在月夜下独酌,无人亲近的冷落情景。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表现出由孤独到不孤独,再由不孤独到孤独的一种复杂感情。李白仙才旷达,物我之间无所容心。此诗充分表达了他的胸襟。诗首四句为第一段,写花、酒、人、月影。诗旨表现孤独,却举杯邀月,幻出月、影、人三者;然而月不解饮,影徒随身,仍归孤独。因而自第五句至第八句,从月影上发议论,点出行乐及春的题意。最后六句为第三段,写诗人执意与月光和身影永结无情之游,并相约在邈远的天上仙境重见。全诗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的寂寞和孤傲,也表现了他放浪形骸、狂荡不羁的性格。邀月对

影,千古绝句,正面看似乎真能自得其乐,背面看,却极度凄凉。 作者:佚名 佛教中有所谓立一义,随即破一义,破后又立,立后又破,最后得到辨析方法。用现代话来说,就是先讲一番道理,经驳斥后又建立新的理论,再驳再建,最后得到正确的结论。关于这样的论证,一般总有双方,相互破、立。可是李白这首诗,就只一个人,以独白的形式,自立自破,自破自立,诗情波澜起伏而又近似于天籁,所以一直为后人传诵。 诗人上场时,背景是花间,道具是一壶酒,登场角色只是他一个人,动作是独酌,加上无相亲三个字,场面单调得很。于是诗人忽发奇想,把天边的明月,和月光下他的影子,拉了过来,连他自己在内,化成了三个人,举杯共酌,冷清清的场面,就热闹起来了。这是立。 可是,尽管诗人那样盛情,举杯邀明月,明月毕竟是不解饮的。至于那影子,虽然像陶潜所说的与子相遇来,未尝异悲悦,憩荫若暂乖,止日终不别(《影答形》),但毕竟影子也不会喝酒;诗人姑且暂时将明月和身影作伴,在这春暖花开之时(春逆挽上文花字),及时行乐。顾影独尽,忽焉复醉。(陶潜饮酒诗序)这四句又把月和影之情,说得虚无不可测,推翻了前案,这是破。 诗人已经渐渐进入醉乡了,酒兴一发,既歌且舞。歌时月色徘

月下独酌四首

月下独酌四首 其一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其二 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天地既爱酒,爱酒不愧天。已闻清比圣,复道浊如贤。贤圣既已饮,何必求神仙。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但得酒中趣,勿为醒者传。 其三 三月咸阳城,千花昼如锦。谁能春独愁,对此径须饮。穷通与修短,造化夙所禀。一樽齐死生,万事固难审。醉後失天地,兀然就孤枕。不知有吾身,此乐最为甚。 其四 穷愁千万端,美酒三百杯。愁多酒虽少,酒倾愁不来。所以知酒圣,酒酣心自开。辞粟卧首阳,屡空饥颜回。当代不乐饮,虚名安用哉。蟹螯即金液,糟丘是蓬莱。且须饮美酒,乘月醉高台。

白话译文 其一 提一壶美酒摆在花丛间,自斟自酌无友无亲。举杯邀请明月,对着身影成为三人。明月当然不会喝酒,身影也只是随着我身。我只好和他们暂时结成酒伴,要行乐就必须把美好的春光抓紧。我唱歌明月徘徊,我起舞身影零乱。醒时一起欢乐,醉后各自分散。我愿与他们永远结下忘掉伤情的友谊,相约在缥缈的银河边。 其二 天如果不爱酒,酒星就不能罗列在天。地如果不爱酒,就不应该地名有酒泉。天地既然都喜爱酒,那我爱酒就无愧于天。我先是听说酒清比作圣,又听说酒浊比作贤。既然圣贤都饮酒,又何必再去求神仙?三杯酒可通儒家的大道,一斗酒正合道家的自然。我只管得到醉中的趣味,这趣味不能向醒者相传! 其三 三月里的长安城,春光明媚,春花似锦。谁能如我春来独愁,到此美景只知一味狂饮?富贫与长寿,本来就造化不同,各有天分。酒杯之中自然死生没有差别,何况世上的万事根本没有是非定论。醉后失去了天和地,一头扎向了孤枕。沉醉之中不知还有自己,这种快乐何处能寻? 其四 无穷的忧愁有千头万绪,我有美酒三百杯多,美酒一倾愁不再回。因此我才了解酒中圣贤,即使酒少愁多,酒酣心自开朗。辞粟只能隐居首阳山,没有酒食颜回也受饥。当代不乐于饮酒,虚名有什么用呢?蟹螯就是仙药金液,糟丘就是仙山蓬莱。姑且先饮一番美酒,乘着月色在高台上大醉一回。

古诗月下独酌四首其一翻译赏析

古诗月下独酌四首其一翻译赏析 《月下独酌四首其一》出自唐诗三百首全集,其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白。古诗全文如下: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前言】 《月下独酌四首四首其一》是唐代诗人李白的组诗作品。这四首诗写诗人在月夜花下独酌,无人亲近的冷落情景。诗意表明,诗人心中愁闷,遂以月为友,对酒当歌,及时行乐。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表达出由孤独到不孤独,再由不孤独到孤独的一种复杂感情。表面看来,诗人真能自得其乐,可是深处却有无限的凄凉。全诗笔触细腻,构思奇特,体现了诗人怀才不遇的寂寞和孤傲,在失意中依然旷达乐观、放浪形骸、狂荡不羁的豪放个性。 【注释】 ⑴酌:饮酒独酌:一个人饮酒 ⑵间:一作“下”,一作“前”

⑶无相亲:没有亲近的人。 ⑷“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我举起酒杯招引明月共饮,明月和我以及我的影子恰恰合成三人。一说月下人影、酒中人影和我为三人。 ⑸既:已经 不解饮:不会喝酒 ⑹徒:徒然,白白的徒:空。 ⑺将:和。 ⑻及春:趁着春光明媚之时。 ⑼月徘徊:明月随我来回移动。 ⑽影零乱:因起舞而身影纷乱。 ⑾交欢:一起欢乐。 ⑿无情游:忘却世情的交游。 ⒀相期邈(miǎo)云汉:约定在天上相见。 【翻译】 提一壶美酒摆在花丛间,自斟自酌无友无亲。举杯邀请明月,对着身影成为三人。明月当然不会喝酒,身影也只是随着我身。我只好和他们暂时结成酒伴,要行乐就必须把美好的春光抓紧。我唱歌明月徘徊,我起舞身影零乱。醒时一起欢乐,醉后各自分散。我愿与他们永远结下忘掉伤情的友谊,相约在缥缈的银河边。 【赏析】 这组诗共四首,以第一首流传最广。第一首诗写诗人由政治失意

李白《月下独酌四首》全诗赏析

李白《月下独酌四首》全诗赏析 本文是关于李白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月下独酌四首⑴【其一】 花间一壶酒⑵,独酌无相亲⑶。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⑷。 月既不解饮⑸,影徒随我身⑹。 暂伴月将影⑺,行乐须及春⑻。 我歌月徘徊⑼,我舞影零乱⑽。 醒时相(同)交欢⑾,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⑿,相期邈云汉⒀。 【其二】 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⒁。 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⒂。 天地既爱酒,爱酒不愧天。 已闻清比圣,复道浊如贤。 贤圣既已饮,何必求神仙。 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 但得酒中趣⒃,勿为醒者传。 【其三】 三月咸阳城,千花昼如锦⒄。

谁能春独愁,对此径须饮。 穷通与修短,造化夙所禀。 一樽齐死生,万事固难审。 醉後失天地,兀然就孤枕。 不知有吾身,此乐最为甚。 【其四】 穷愁千万端,美酒三百杯⒅。 愁多酒虽少,酒倾愁不来。 所以知酒圣,酒酣心自开。 辞粟卧首阳⒆,屡空饥颜回。 当代不乐饮,虚名安用哉。 蟹螯即金液,糟丘是蓬莱⒇。 且须饮美酒,乘月醉高台。 注释译文: ⑴酌:饮酒。独酌:一个人饮酒。 ⑵间:一作“下”,一作“前”。 ⑶无相亲:没有亲近的人。 ⑷“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我举起酒杯招引明月共饮,明月和我以及我的影子恰恰合成三人。一说月下人影、酒中人影和我为三人。 ⑸既:已经。不解饮:不会喝酒。 ⑹徒:徒然,白白的。徒:空。

⑺将:和。 ⑻及春:趁着春光明媚之时。 ⑼月徘徊:明月随我来回移动。 ⑽影零乱:因起舞而身影纷乱。 ⑾交欢:一起欢乐。 ⑿无情游:忘却世情的交游。 ⒀相期邈(miǎo)云汉:约定在天上相见期:约会。邈:远。云汉:银河,泛指天空。 ⒁酒星:在星相学上,天上有酒旗星。《晋书·天文志》云:“轩辕右角南三星曰酒旗,酒官之旗也,主享宴酒食。” ⒂酒泉:酒泉郡,汉置。传说郡中有泉,其味如酒,故名酒泉。在今甘肃省酒泉市。 ⒃酒中趣:典出《晋书·孟嘉传》:“公未得得酒中趣耳。” ⒄“三月”二句:一作“好鸟吟清风,落花散如锦”;一作“园鸟语成歌,庭花笑如锦”。“城”一作“时”。 ⒅千万:一作“有千”。三百:一作“唯数”。 ⒆卧首阳:一作“饿伯夷”。 ⒇蟹螯,糟丘:都是饮酒的典故。蟹螯,典出《晋书·毕卓传》,糟丘,典出《北堂诗钞》。 译文: (其一)准备一壶美酒摆在花丛之间,自斟自酌无亲无友孤独一人。 我举起酒杯邀请媚人的明月,低头窥见身影,共饮已有三人。

李白:月下独酌

李白:月下独酌 李白:月下独酌《月下独酌四首》是唐代诗人李白的组诗作品。这四首诗写诗人在月夜花下独酌,无人亲近的冷落情景。诗意表明,诗人心中愁闷,遂以月为友,对酒当歌,及时行乐。组诗运用丰富的想象,表达出诗人由孤独到不孤独,再由不孤独到孤独的一种复杂感情。表面看来,诗人真能自得其乐,可是深处却有无限的凄凉。全诗笔触细腻,构思奇特,体现了诗人怀才不遇的寂寞和孤傲,在失意中依然旷达乐观、放浪形骸、狂荡不羁的豪放个性。 作品原文月下独酌四首 其一《月下独酌》诗配画花间一壶酒2,独酌无相亲3。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4。月既不解饮5,影徒随我身6。暂伴月将影7,行乐须及春8。我歌月徘徊9,我舞影零乱10。醒时同交欢11,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12,相期邈云汉13。其二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14。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15。天地既爱酒,爱酒不愧天。已闻清比圣,复道浊如贤。贤圣既已饮,何必求神仙。三杯通大道16,一斗合自然。但得酒中趣17,勿为醒者传。其三三月咸阳城,千花昼如锦18。谁能春独愁,对此径须饮19。穷通与修短20,造化夙所禀21。一樽齐死生22,万事固难审。醉后失天地,兀然就孤枕23。不知有吾身,此乐最为甚。其四穷愁千万端24,美酒三百杯25。愁多酒虽少,酒倾愁不来。所以知酒圣26,酒酣心自开。辞粟卧首阳27,屡空饥颜回28。当代不乐饮29,虚名安用哉30。蟹螯即金液31,糟丘是蓬莱32。且须饮美酒,乘月醉高台33。词句注释 独酌:一个人饮酒。酌,饮酒。间:一作“下”, 一作“前”。无相亲:没有亲近的人。“举杯”二句:我举起酒杯招引明月共饮,明月和我以及我的影子恰恰合成三人。一说月下人影、酒中人影和我为三人。既:已经。不解:不懂,不理解。三国魏嵇康《琴赋》:“推其所由,似元不解音声。”徒:徒然,白白的。将:和,共。及春:趁着春光明媚之时。月徘徊:明月随我来回移动。影零乱:因起舞而身影纷乱。同交欢:一起欢乐。一作“相交欢”。无情游:月、影没有知觉,不懂感情,李白与之结交,故称“无情游”。相期邈(miǎo)云汉:约定在天上相见。期,约会。邈,遥远。云汉,银河。这里指遥天仙境。“邈云汉”一作“碧岩畔”。酒星:古星名。也称酒旗星。《晋书·天文志》云:“轩辕右角南三星曰酒旗,酒官之旗也,主享宴酒食。”汉孔融《与曹操论酒禁书》:”天垂酒星之耀,地列酒泉之郡,人著旨酒之德。”酒泉:酒泉郡,汉置,在今甘肃省酒泉市。传说郡中有泉,其味如酒,故名酒泉。大道:指自然法则。《庄子·天下》:“天能覆之而不能载之,地能载之而不能覆之,大道能包之而不能辩之,知万物皆有所可,有所不可。”酒中趣:饮酒的乐趣。晋陶潜《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温(桓温)尝问君:‘酒有何好,而卿嗜之?’君笑而答曰:‘明公但不得酒中趣尔。’”“三月”二句:一作“好鸟吟清风,落花散如锦”;一作“园鸟语成歌,庭花笑如锦”。咸阳借指长安。“城”一作”时”。径须:直须。李白《将进酒》诗:“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穷通:困厄与显达。《庄子·让王》:“古之得道者,穷亦乐,通亦乐,所乐非穷通也;道德于此,则穷通为寒暑风雨之序矣。”修短:长短。指人的寿命。《汉书·谷永传》:“加以功德有厚薄,期质有修短,时世有中季,天道有盛衰。”造化:自然界的创造者。亦指自然。《庄子·大宗师》:“今一以天地为大炉,以造化为大冶,恶乎往而不可哉?”齐死生:生与死没有差别。兀然:昏然无知的样子。孤枕:独枕。借指独宿、独眠。唐李商隐《戏赠张书记》诗:“别馆君孤枕,空庭我闭关。”穷愁:穷困愁苦。《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论》:“然虞卿非穷愁,亦不能著书以自见于后世云。”千万端:一作“有千端”。三百杯:一作“唯数杯”。酒圣:谓豪饮的人。宋曾巩《招泽甫竹亭闲话》诗:“诗豪已分材难强,酒圣还谙量未宽。”卧首阳:一作“饿伯夷”。首阳,山名。一称雷首山,相传为伯夷、叔齐采薇隐居处。屡空:经常贫困。谓贫穷无财。《论语·先进》:“回也其庶乎!屡空。”何晏集解:“言回庶几圣道,虽数空匮而乐在其中。”颜回:春秋末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门生。乐饮:畅饮。《史记·高祖本纪》:“沛父兄诸母故人日乐饮极驩,道旧故为笑乐。”安用:有什么作用。安,什么。蟹螯(áo):螃蟹变形的第一对脚。状似钳,用以取食或自卫。《晋书·毕卓传》:“右手持酒杯,左手持蟹螯,拍浮酒船中,便足了一生

古诗月下独酌四首·穷愁千万端翻译赏析

古诗月下独酌四首·穷愁千万端翻译赏析《月下独酌四首·穷愁千万端》作者为唐朝诗人李白。其古诗全文如下:穷愁千万端,美酒三百杯。愁多酒虽少,酒倾愁不来。所以知酒圣,酒酣心自开。辞粟卧首阳,屡空饥颜回。当代不乐饮,虚名安用哉。蟹螯即金液,糟丘是蓬莱。且须饮美酒,乘月醉高台。【前言】《月下独酌四首》是唐代诗人李白的组诗作品。这四首诗写诗人在月夜花下独酌,无人亲近的冷落情景。诗意表明,诗人心中愁闷,遂以月为友,对酒当歌,及时行乐。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表达出由孤独到不孤独,再由不孤独到孤独的一种复杂感情。表面看来,诗人真能自得其乐,可是深处却有无限的凄凉。全诗笔触细腻,构思奇特,体现了诗人怀才不遇的寂寞和孤傲,在失意中依然旷达乐观、放浪形骸、狂荡不羁的豪放个性。【注释】穷愁:穷困愁苦。《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论》:“然虞卿非穷愁,亦不能著书以自见于后世云。”千万端:一作“有千端”。三百杯:一作“唯数杯”。酒圣:谓豪饮的人。宋曾巩《招泽甫竹亭闲话》诗:“诗豪已分材难强,酒圣还谙量未宽。”卧首阳:一作“饿伯夷”。首阳,山名。一称雷首山,相传为伯夷、叔齐采薇隐居处。屡空:经常贫困。谓贫穷无财。《论语·先进》:“回也其庶乎!屡空。”何晏集解:“言回庶几圣道,虽数空匮而乐在其中。”颜回:春秋末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门生。乐饮:畅饮。《史记·高祖本纪》:“沛父兄诸母故人日乐饮极欢,道旧故为笑乐。”安用:

有什么作用。安,什么。蟹螯:螃蟹变形的第一对脚。状似钳,用以取食或自卫。《晋书·毕卓传》:“右手持酒杯,左手持蟹螯,拍 浮酒船中,便足了一生矣。”金液:喻美酒。唐白居易《游宝称寺》诗:“酒懒倾金液,茶新碾玉尘。”糟丘:积糟成丘。极言酿酒之多,沉湎之甚。《尸子》卷下:“六马登糟丘,方舟泛酒池。”蓬莱: 古代传说中的神山名。此处泛指仙境。乘月:趁着月光。《乐府 诗集·清商曲辞一·子夜四时歌夏歌一》:“乘月采芙蓉,夜夜得莲子。”【翻译】无穷的忧愁有千头万绪,我有美酒三百杯多,美酒一倾愁不再回。因此我才了解酒中圣贤,即使酒少愁多,酒酣心自开朗。辞粟只能隐居首阳山,没有酒食颜回也受饥。当代不乐于饮酒,虚名有什么用呢?蟹螯就是仙药金液,糟丘就是仙山蓬莱。姑且先饮一番美酒,乘着月色在高台上大醉一回。【赏析】第四首诗借用典故来写饮酒的好处。开头写诗人借酒浇愁,希望能用酒镇住忧愁,并以推理的口气说:“所以知酒圣,酒酣心自开。”接着就把饮酒行乐说成是人世生活中最为实用最有意思的事情。诗人故意贬抑了伯夷、叔齐和颜回等人,表达虚名不如饮酒的观点。诗人对伯夷、叔齐和颜回等人未必持否定态度,这样写是为了表示对及时饮酒行乐的肯定。然后,诗人又拿神仙与饮酒相比较,表明饮酒之乐胜于神仙。李白借用蟹螯、糟丘的典故,并不是真的要学毕卓以饮酒了结一生,更不是肯定纣王在酒池肉林中过糜烂生活,只是想说明必须乐饮于当代。最后的结论就是:“且须饮美酒,乘月醉高台。”话虽这样说,但只要细细品味诗意,便可以感觉到,诗人从酒中领略到的不是快乐,而是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月下独酌四首·其一》意思-赏析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月下独酌四 首·其一》意思|赏析 出自唐代的《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同交欢一作:相交欢)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提一壶美酒摆在花丛间,自斟自酌无友无亲。 举杯邀请明月,对着身影成为三人。 明月当然不会喝酒,身影也只是随着我身。 我只好和他们暂时结成酒伴,要行乐就必须把美好的春光抓紧。我唱歌明月徘徊,我起舞身影零乱。 醒时一起欢乐,醉后各自分散。 我愿与他们永远结下忘掉伤情的友谊,相约在缥缈的银河边。译文二

作者:佚名 在花丛中摆上一壶美酒,我自斟自饮,身边没有一个亲友。 举杯向天,邀请明月,与我的影子相对,便成了三人。 明月既不能理解开怀畅饮之乐,影子也只能默默地跟随在我的左右。 我只得暂时伴着明月、清影,趁此美良辰,及时欢娱。 我吟诵篇,伴随我徘徊,我手舞足蹈,影子便随我蹁跹。 清醒时我与你一同分享欢乐,沉醉便再也找不到你们的踪影。 让我们结成永恒的友谊,来日相聚在浩邈的云天。 作者:佚名 佛教中有所谓立一义,随即破一义,破后又立,立后又破,最后得到辨析方法。用现代话来说,就是先讲一番道理,经驳斥后又建立新的理论,再驳再建,最后得到正确的结论。关于这样的论证,一般总有双方,相互破、立。可是李白这首诗,就只一个人,以独白的形式,自立自破,自破自立,诗情波澜起伏而又近似于天籁,所以一直为后人传诵。 上场时,背景是花间,道具是一壶酒,登场角色只是他一个人,动作是独酌,加上无相亲三个字,场面单调得很。于是诗人忽发奇想,把天边的明月,和月光下他的影子,拉了过来,连他自己在内,化成了三个人,举杯共酌,冷清清的场面,就热闹起来了。这是立。 可是,尽管诗人那样盛情,举杯邀明月,明月毕竟是不解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