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练习二教案
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案

教案设计备课时间:201 3 年 9 月 10 日总备课第 16 课时单元、章、节第二单元教学内容负荆请罪需课时: 2 课时第 1课时课型新授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联系课文内容,说说“负荆请罪”这个成语的由来。
2.通过朗读理解剧本语言,体会蔺相如顾全大局的品质。
重点难点联系课文内容,说说“负荆请罪”这个成语的由来。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教学辅助手段ppt教学过程一、出示插图同学们,请大家仔细观察,你看到了什么?学生交流。
同学们,你知道图中的这两个人是谁吗?今天就让我们穿越时空,来到赵国,走进这个故事。
(板书课题)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轻声读,要求:(1)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2)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2.检查自学效果(1)指名读词语,指导重点词语的写法。
(2)学生描红三、简单提示阅读剧本的一般方法。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是一个剧本。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曾经学过什么剧本?剧本的一般特点是什么?阅读剧本的基本要求是什么?(剧本开头先写明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剧本中的任务。
剧始和剧中的方括号内主要交代舞台布景及任务活动情况,剧中的小括号内交代人物说话时的表情、动作等。
剧本一般都是通过尖锐的戏剧冲突爱展示人物性格特点。
阅读时,要弄清故事情节,仔细品位人物语言,了解人物性格特点。
)四、品味语言,了解特点。
1.师:剧本是用来表演的。
故事中出现了三个人物:(板书:蔺相如、廉颇、韩勃),主要人物是(蔺相如、廉颇)。
这节课,我们先来演一演“负荆请罪”这一部分。
请大家大声地读一读这一部分,想想你最想演谁?生自主阅读,交流。
2.说说你为什么想演他。
蔺相如:深明大义、宽容大度、顾全大局廉颇:知错能改。
板书设计负荆请罪廉颇蔺相如教案设计备课时间:201 3 年 9 月 10 日总备课第 17 课时单元、章、节第二单元教学内容负荆请罪需课时: 2 课时第 2课时课型新授教学目标1.通过朗读理解剧本语言,体会廉颇知错就改及蔺相如顾全大局的品质。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2022例文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2022例文备课不但要备教材,还必须要备学生。
在写教案之前要先了解一下学生的实际情况,然后再来具体研究。
那么应该怎么写好教案呢?今天小编在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有关于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2021例文,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2021例文1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故事内容,懂得一个人即使有高超的技艺也不能骄傲自满,因为天外有天,艺无止境。
学习张石匠和小伙子的美好品格3、领悟课文中的细节描写,揣摩人物的内心,用准确的语言表述出来。
4.认识2个生字,正确书写11个生字。
教学重、难点:揣摩人物性格,体会艺无止境的道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一、激趣导入多媒体出示精美的石头雕刻的艺术品,给大家欣赏。
让学生用四字词语来描述。
(如:晶莹湿润色感雅丽品类繁多精美绝伦)师:这些艺术品是如此的传神,如此的绝妙,这都归功于谁呢?同学们,中华民族的这些艺术瑰宝都归功于石匠,这些石匠他们一生都工作在这样平凡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凭着手中的鬼斧神刀为我们留下了这些珍贵的艺术瑰宝,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有关石匠的民间故事。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
】二、初读课文(一)学生自由读文,要求有三点:1、读准字音,画出生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
3、带着问题朗读课文。
屏幕出示:A、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指名提问,相应板书:天外有天艺无止境) B、从对小伙子的态度中,张石匠的心理发生了哪些变化?(看不起-----不服气-----自愧不如)过渡:张石匠是怎么看不起小伙子的?我们从文中的对话来进行体会。
(二)学生自由读1-5自然段,边读边画出两人的对话,品一品人物的语言。
可分角色朗读。
多媒体出示:“师傅,话别讲绝了,天外还有天哪!”“我干石匠的时候,你还没见过石头呢。
”“手艺高的人我见过,可没见过像你这么傲的。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及反思(合集7篇)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及反思〔合集7篇〕篇一: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及反思教学目的:1.掌握生字词。
2.理解诗的内容,感受春的美妙,体会诗人对春的热爱。
3.朗读、背诵诗歌。
教学过程:一、导入1.惠崇是北宋有名的和尚,的画家,擅长画鹅、鸭等小动物。
2.出示《春江晚景》图,这是惠崇画的一幅画。
3.简介诗人苏轼: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
他在诗、词、散文的创作上都有很高造诣。
《惠崇〈春江晚景〉》这首诗就是他为好友惠崇的这幅画题写的。
二、自读诗句熟读诗句,勾画不理解的字、词,借助工具书自学。
三、深化探究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字音、停顿、语调、语速等〕。
2.边读边想象诗的意境。
〔1〕认识蒌蒿、芦芽、河豚,减缓想象难度。
蒌蒿:长在洼地的一种野草。
芦芽:芦苇的嫩芽。
河豚:味道鲜美但肝脏等部位有剧毒的鱼。
在近海,每年春天逆江而上,在淡水中产卵。
〔2〕请学生用自己的话描绘画面内容。
3.诗人从哪些景物感受到春天就要来了?〔桃花刚开,鸭子戏水、蒌蒿长势很旺、鲜嫩的芦芽从土里钻出。
〕4.诗的最后一句是画面上的景物吗?〔不是,是作者根据画面景物展开的想象。
〕四、小结1.读了这首诗,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作者抓住了画面上几枝桃花、嬉戏的鸭子、满地的蒌蒿、短短的芦芽,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活生生的江南水乡春景图。
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对春天的喜欢和赞美之情。
〕2.“正是河豚欲上时”从画面上看得到吗?〔这是作者通过观察岸上、水面之物所进展的联想,它在告诉人们:桃花开放、春江水暖、蒌蒿满地、芦苇冒尖,也就是河豚上游产卵繁殖的季节。
〕五、作业背诵古诗《惠崇〈春江晚景〉》。
篇二: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及反思教学目的:1、理解书法大家蔡襄的作品及风格。
2、理解福建的历史上的著名书法家以及他们对中华文化所做的奉献。
3、让学生充分领略福建文明作为中华文明的一局部,感受家乡的历史文化。
课前准备:搜集“蔡襄”的资料。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蔡襄〔2-1067〕,字君谟,汉族,仙游人,原籍仙游枫亭乡东垞村,后迁居莆田蔡垞村,天圣八年〔1030〕进士,先后在宋朝中央政府担任过馆阁校勘、知谏院、直史馆、知制诰、龙图阁直学士、枢密院直学士、翰林学士、三司使、端明殿学士等职,出任福建路转运使,知泉州、福州、开封和杭州府事。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练习3》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本课生字词,能够正确书写并运用到实际语境中。
2.理解并运用本课所学的成语、俗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4.学会运用标点符号,使句子表达更加准确、清晰。
5.提高作文写作能力,能够围绕主题进行合理的想象和创作。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生字词的掌握与运用:本章节涉及一些易错字、难写字,要求学生能够正确书写并运用到实际语境中。
2.阅读理解的提高:培养学生把握文章主题,理解作者观点,分析文章结构,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成语、俗语的积累与应用: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本课所学的成语、俗语,并能运用到口语和写作中。
5.培养学生热爱生活、追求美好事物的品质,提高审美情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基础。通过本章节的学习,使学生真正实现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全面发展。
二、学情分析
在本章节的教学中,我们需要充分考虑到六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能力。经过前几年的学习,学生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基础,掌握了基本的阅读、写作、口语表达能力。在此基础上,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求知欲强,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但与此同时,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阅读理解能力有待提高,作文写作水平参差不齐,对成语、俗语的积累和应用不够熟练等。
2.教师带领学生分析课文结构,概括各段大意。
“同学们,课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主要讲述了什么内容?”
3.讲解生字词,引导学生正确书写并理解词义。
六年级上册苏教版语文课本教案

六年级上册苏教版语文课本教案语文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有人感到学习语文很吃力,主要是由于没有掌控正确的方法,没有具有一把打开语文之门的金钥匙。
为了大家学习方便,作者特地准备了六年级上册苏教版语文课本教案5篇,期望可以帮助大家,欢迎鉴戒学习!六年级上册苏教版语文课本教案1教学目标:知识教学点认识本课5个生字及文中显现的生词,知道课文内容。
能力训练点1、培养学生通过感情朗诵知道课文的能力。
2、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
德育渗透点通过知道课文,体会坚强的意志和对生活的爱与寻求。
培养学生酷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1、题目“理想的风筝”的含义。
2、体会身残志坚、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教学难点:知道两方面事例之间的关系,明白一个人的生活态度与工作态度是紧密联系的,选取了两方面的事例来写人,才能更全面地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教学方法:讨论法,情境教学法。
教学准备:学生课前放一次风筝(实物)风筝一只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进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教师手拿风筝,问:“这是什么?”(板书:风筝),同学们,课前我们已经放飞过风筝,那么你在放风筝时的心里感受是怎样的?请说一说。
2、师小结:听了大家的感受,好像你们都觉得风筝挺好玩,然而作者对风筝却有一种特别的感情,在他的心中,风筝就是理想的象征(板书:14__理想的风筝)。
为何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
二、学生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轻声朗诵课文,读准生字的字音,读通句子。
不懂的地方做个记号。
2、默读课文,体会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你读懂了什么?有哪些问题?3、交换所得。
三、品读、探究。
1、环绕自己感爱好的部分,再读揣摩预习提示中提出的问题和自己提出的问题。
2、组内交换,如意见不一致,展开讨论,教师深入某些小组中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形。
3、班上汇报。
(同学之间互作补充、评判,师作适当点拨)(1)为何“我”一看到春天的一些景物,就情不自禁地想到?(由于爱放风筝,春天里的风筝勾起了作者对的回想。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活动单导学案(如皋,更新至第10课含练习2)

1、《我们爱你啊,中国》第1课时导学案教学目标:1. 学会生字新词,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通读课文,整体感知大意。
活动方案导学设计调整改进活动一: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1.自由朗读课文,学习下面的生字词,想办法记住字音和字形。
帕.米尔高原景德镇.陶瓷.屋脊.硕.果开拓.淡妆.浓抹2.组内交流:①互读词语,说说词语意思,把不理解的画出来。
②组内分自然段读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3.展示质疑。
活动二:再读课文,初知大意。
1.轻声读课文:诗歌第2—6小节围绕哪句话写的,从哪些方面写了祖国的可爱之处?2.组内交流。
3.展示质疑。
【检测反馈】1.听写词语,写正确、写美观哟!2.用“—”画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景德镇.(zhân zhâng)屋脊.(jī jǐ)浓妆.(zhuān zhuāng)淡抹硕.(shuò suò)果一、导入新课1。
欣赏歌曲《我爱你,中国》,简单说歌曲内容。
2。
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歌唱祖国的诗歌,揭题、范读。
请学生谈自己的初步感受。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1.自由朗读课文,学习单子上的生字词,想办法记住字音和字形。
2.多种形式交流掌握生字词的情况。
3.小结:表扬生字掌握得好的小组。
三、再读课文,初知大意。
1.轻声读课文:诗歌第2—6小节围绕哪句话写的,从哪些方面写了祖国的可爱之处?边读边填空。
2.组内交流。
3.展示质疑。
四、检测反馈。
课文大体了解了,我们一起做两道题,比一比谁得正确率高。
教后反思:1、《我们爱你啊,中国》第2课时导学案教学目标:1.反复朗读,感受诗歌的句式特点,仿写诗句。
2.朗读诗句,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活动方案导学设计调整改进活动一:知“幅员”。
1.自由读第1节,圈圈划划:你从哪些词句读出了祖国的幅员辽阔?2.全班展示:谈谈体会,有感情地读一读。
活动二:品特色。
1.默读2~6小节,想一想: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了祖国的迷人可爱?2.组内选择一个自然段交流:①抓住关键词句谈谈自己的体会,再有感情地朗读诗句。
2023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5篇

2023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5篇2023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5篇所谓教案,简单地说,就是老师为达成一定的教学目标,对教学活动进行的系统规划、安排与决策。
我们作为教师要做好教案工作,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方便大家学习。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小草和大树》教学目标:科学探究目标:1、能用放大镜等工具对植物进行细致的观察,并用图和文字进行记录。
2、能分析出某一种植物的典型特点或特征(包括形状、颜色、气味等)。
3、能够归纳出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的共同特征。
4、能根据植物的不同点,采用一定的标准,对植物进行分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能与其他同学交流,找出比较合理的分类方法。
科学知识目标:1、能通过观察,发现一些植物的主要特征。
2、能举例说出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的特点。
3、能感受到地球上的植物种类很丰富。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地球上的第个角落都有生命的踪迹。
它们有的高耸入去,有的体不盈尺;有的剽悍凶猛,有的柔弱温顺;有的重达数百吨,有的小到用肉眼难以发现……生命世界是丰富多彩的,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各种各样的生物吧!首先我们先说说植物,在地球上生长着各种各样的植物,有些植物覆盖在陆地表面,有些生活在海洋、湖泊、河流和池塘中。
迄今为止。
人们已经知道的植物大约有30万种。
今天我们就研究十分普通的植物——小草和大树。
二、新授1、比较小草和树(1)让学生分别列举自己见过的一些小草和大树的名称,谈谈自己是怎样区分大树和小草的。
(2)带领学生在学校内或学校附近观察认识的小草(蟋蟀草、狗尾草、芦苇……)和大树(桃树、杨树、梧桐树……),并及时记录它们的特征。
收集一些小草带回教室。
(3)分小组交流自己的记录,并且概括小草的相同特点和大树的共同特点。
(4)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4页的内容,了解植物可以根据茎的特点分为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
(5)看第4页的插图,说说图中的植物哪些属于草本植物哪些属于木本植物重点指导香蕉这种植物的分类。
丹凤县第二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6 最后的姿势教案2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

【参考答案】
2.齐读课题:最后的姿势
二、检查预习
1.昨天我们预习了课文,课文的主人公是(谭千秋)谁来简单介绍一下谭千秋?(学生讲,补充)
2。请同学们准备好默写本,听老师报:
洗漱废墟震撼诠释坍塌凹下去生死攸关
3.哪些词语的意思是你预习时就了解了?(重点:震撼、诠释)“废墟”这个词能看图片说说吗?
4.你在预习中,读书的时候,你认为有哪些字要提醒大家?(指名讲)
出示:张开双臂……姿势
2.这样最后的姿势,这样的姿势在文中共出现了三次,你知道其中的目的吗?(学生讨论,集体交流)。
3。同学们,我们一起来看谭老师的一切行为,如果将这一切行为都化成一个字的话,那是一个什么字?(爱勇……)如果把他那张开双臂的姿势定格为最后的姿势的话,我们还可以说这是怎样的姿势?(英勇的姿势顽强的姿势爱的姿势师德崇高的姿势……)
2、作家高尔基简介:
3、作品《童年》简介:
4、成书背景:
【板块二:独学】
学习方法指导:对照导学案,结合教材,组内分工完成。
1、《童年》是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的第一部,其他两部为《》《》.
2、《童年》讲述的是()(作者的乳名)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
3、让学生感受阿廖沙的不幸童年,了解他在苦难中成长的经历,教育学生成为一个正直、
善良、坚强的人。
教学过程:
【板块一:情境导入、作品简介】
1、引入。同学们,有这样一位苏联作家,他一生写了无数的作品,为世界文坛做出了不朽的贡献。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作家作品.他是谁呢?他就是马克西姆高尔基。马克西姆高尔基是作者的笔名为最大的痛苦.这一位有着如此巨大成就的作家为什么说自己是世界上最痛苦的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生反复诵读。
讨论理解
指名读
齐读
试背
三、写好钢笔字。
提醒学生:字应写在每行的中间,标点符号占一个字的位置。
读句子
观察字型
描红
四、写好毛笔字。
总结书写要点:右边的部首写得略小些,左边的部分可以写得大点,但右边的部首却可以写得长些。
教师示范。
学生观察字的共同点
学生模仿书写。
五、布置作业
读诗歌,完成习字册
第二课活动。注意采访的注意点,以及采访的具体要求。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口语交际:
1、审题 明确要求
2、播放电视采访录像,
3、总结概括采访的注意点:
(1)有一定的目的性,要明确需了解那些方面的内容,要明确解决的问题
课题
练习二
备课日期
10.1
教学目标
1、语文与生活中区分同音字的含义。
2、诵读与积累中赏析汪国真的诗《我不期望回报》,明确诗中表达的深刻哲理,感悟人生的价值,尽量多地不求索取地为社会、为他人做些事情,努力使自己的心灵变得充实、美丽。
3、写好钢笔字。
4、采访是人际交往中的较高层次的互动活动。注意采访的注意点,以及采访的具体要求。
教学重难点
语文与生活、诵读与感悟及口语交际是本次训练的重点
教学准备
投影仪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语文与生活中区分同音字的含义。
2、诵读与积累中赏析汪国真的诗《我不期望回报》,明确诗中表达的深刻哲理,感悟人生的价值,尽量多地不求索取地为社会、为他人做些事情,努力使自己的心灵变得充实、美丽。
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诵读与感悟
1、教师范读。
2、诗歌主要讲了什么
3、第一节讲“我”给予后不期望回报;第二节讲“我”乐意作装点湖水的堤岸和山岭的青草;第三节揭示了一个人生哲理:人不一定能使自己伟大,但一定可以使自己崇高。
4、教师总结:
诗中表达的深刻哲理,感悟人生的价值,尽量多地不求索取地为社会、为他人做些事情,努力使自己的心灵变得充实、美丽。
(1)有一定的目的性,要明确需了解那些方面的内容,要明确解决的问题
(2)确定采访的对象,列好采访提纲
(3)提问要有礼貌,语言要得体
(4)记录重要的内容。
教学反思
3、写好钢笔字。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语文与生活
1、审题
2、 了解题意
3、思考为什么选择此答案,
4、组织交流
读题目要求
回忆“开心辞典”节目
同桌交流。
自己独立完成第二题的内容,将词语放在具体的句子中进行朗读,分析句子的意思。
同学互相订正答案
学生朗读完成的题目。
学生互相出题,在互动中完成思维训练
(2)确定采访的对象,列好采访提纲
(3)提问要有礼貌,语言要得体
(4)记录重要的内容。
指名读题
学生讨论采访时的注意点
二、活动练习
作好采访的准备,在班级开展一次采访活动。
请采访者与被采访者互相指出优缺点,评出“最佳采访者”。
设置情景,实战练习
三、课后拓展
采访各行各业的人。
四、布置作业
写出采访记录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