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皮质激素使用

合集下载

如何正确使用外用糖皮质激素制剂

如何正确使用外用糖皮质激素制剂

如何正确使用外用糖皮质激素制剂糖皮质激素是一种被广泛用于治疗各种皮肤病的药物。

它可以有效地缓解皮肤病症状,帮助人们获得舒适和缓解。

但是,它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一些事项。

如果不正确使用,它可能会造成副作用或使症状更加恶化。

下面介绍如何正确使用外用糖皮质激素制剂。

1. 注意病情:在使用外用糖皮质激素制剂之前,必须确保那些症状是适合使用这种药物的。

如果病情较轻,并且没有严重的炎症和肿胀,那么使用其他治疗方法(如保湿剂或外用抗生素等)可能会更合适。

2. 遵守医生的建议:外用糖皮质激素制剂存在各种不同的浓度和种类,需要根据病情和病人的情况进行选择。

因此,必须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使用。

通常情况下,医生会建议每天使用一到两次,并在症状消失后逐渐减少用量,以避免出现副作用。

3. 不要在健康皮肤上使用:外用糖皮质激素制剂仅适用于患有皮肤病的患者。

不应将其用于健康的皮肤上,否则可能会出现过敏反应等不良反应。

4. 不要每天长时间使用:使用外用糖皮质激素制剂的时间应该有限,太多的使用会使药物通过皮肤吸收,导致肝和免疫系统损伤,同时输送激素到身体其他部位。

5. 应该正确使用:在使用外用糖皮质激素制剂之前,必须将手部和吸入部位清洁干净。

涂布药膏时,必须轻轻抹在受影响区域上,用轻柔的按摩方式涂抹,肘部和膝盖部位的皮肤抹好之后不能弯曲或摩擦。

为了避免吸入药物,使用后应该立即用肥皂冲洗受影响部位,并清洁手部。

6. 注意副作用:副作用是使用加强剂药的不可避免的影响,如果正确使用的话,通常会产生一些轻微的过渡性副作用,如轻微刺激、干燥等。

但是,使用过多、过长或不正确的药物和方法将导致严重副作用,如痤疮、牛皮癣和皮肤萎缩等。

总之,正确使用外用糖皮质激素制剂对于治疗许多皮肤病是非常有效的。

但是,必须注意一些事项,如遵循医生的建议,不要每天使用过长时间,使用时注意清洁和按摩,防止过度使用副作用。

简述糖皮质激素的使用的注意事项。

简述糖皮质激素的使用的注意事项。

简述糖皮质激素的使用的注意事项。

糖皮质激素是一类广泛应用于临床的药物,常用于治疗炎症、过敏和免疫相关疾病。

然而,糖皮质激素的使用也带来了一些注意事项,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注意事项:
1. 使用剂量和时间:糖皮质激素的剂量和使用时间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疾病的严重程度来确定。

一般情况下,应使用尽可能低的有效剂量,并在疾病得到控制后逐渐减少剂量和停药。

2. 建立治疗计划:在使用糖皮质激素之前,医生应与患者共同制定治疗计划,明确药物的使用目的、剂量和时间,并告知患者可能出现的副作用。

3. 避免突然停药:糖皮质激素不能突然停药,应逐渐减量,以避免出现戒断症状或疾病复发。

在停药过程中,应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并与医生保持沟通。

4. 注意副作用:糖皮质激素的长期使用可能导致一系列副作用,如骨质疏松、水潴留、高血压、糖尿病等。

因此,患者在使用糖皮质激素期间应定期进行相关检查,并注意药物的副作用。

5. 避免感染:糖皮质激素可抑制免疫系统,使人容易感染。

在使用糖皮质激素期间,患者应注意避免接触感染源,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避免接触病原体等。

6. 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糖皮质激素可能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增加药物的毒性或削弱疗效。

因此,在使用糖皮质激素之前,应告知医生患者正在使用的其他药物,以便医生进行合理的药物调整。

总之,糖皮质激素的使用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患者应按照医生的建议使用药物,并密切关注药物的副作用和病情的变化。

同时,注意个人卫生和避免感染,以保证疗效的同时减少副作用的发生。

糖皮质激素的合理使用及护理

糖皮质激素的合理使用及护理

(4)长程治疗:疗程大于3个月。适用于器官移植后排斥反应防和治疗及反复发作、 多器官受累的慢性自身免疫病,如系统性红斑狼溶血性贫血、系统性血管炎、结 节病、大疱性皮肤病等。维持治疗可采每日或隔日给药,停药前亦应逐步过渡到 隔日疗法后逐渐停药。 (5)终身替代治疗:适用于原发性或继发性慢性肾上腺皮质功减退症,并于各种应 激情况下适当增加剂量。
3. 注意事项
1 尽量避免使用糖皮质激素的情况 2 慎重使用糖皮质激素情况 3 其他注意事项
1 尽量避免使用糖皮质激素的情况
1.对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过敏
2.严重精神病史
3.癫痫
4.活动性消化性溃疡
5.新近胃肠吻合术后
6.骨折
7.创伤修复期
8.寻常型银屑病
9.严重高血压
10.严重糖尿病
11.未能控制的感染(如水痘、真菌感 12.活动性肺结核; 染)
• 严重的变态反应性皮肤病:荨麻疹 /血管性水肿 、 药疹、接触性皮炎、特应性皮炎、光化性皮炎、 剥脱性皮炎
• 自身免疫性疾病 :结缔组织病,疱病 • 血管炎性疾病 :血管炎、脂膜炎 • 与免疫相关的疾病 :白癜风、红皮病
糖皮质激素的适应症
中国药师,2012,15(7):1009-1011
糖皮质激素 的合理使用及护理
1. 糖皮质激素概念及作用 2. 发展及使用现状
1.1 糖皮质激素概念
糖皮质激素(Gc)
糖皮质激素是由肾上腺皮质中束状带分泌的一类甾体激素主要为 皮质醇,具有调节糖、脂肪、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和代谢作用,还具有抑制 免疫应答、抗炎、抗毒、抗休克、非特异性抑制免疫及退热作用。因 为其调节糖代谢的活性最早为人们所认识,所以称其为“糖皮质激素”。
糖皮质激素过多时,出现类固醇性糖尿病; 糖皮质激素缺乏时则发生低血糖。

糖皮质激素合理应用全套

糖皮质激素合理应用全套

糖皮质激素合理应用全套一、概述是由肾上腺皮质中束状带分泌的一类苗体激素,主要为皮质醇(CortiSo1)体内糖皮质激素分泌主要受下丘脑-垂体前叶-肾上腺皮质轴调节具有调节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和代谢的作用还具有抑制免疫应答、抗炎、抗毒、抗休克等作用。

二、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分类1按来源分为内源性的:可的松、氢化可的松外源性的:泼尼松、泼尼松龙、甲泼尼龙、地塞米松2、按作用时间长短分为短效:可的松、氢化可的松中效:泼尼松、泼尼松龙、甲泼尼龙长效:地塞米松3、按给药途径分为口服、静脉、局部外用、吸入4、可的松与氢化可的松区别内源性糖皮质激素可的松和氢化可的松具有生理活性的是氢化可的松无生理活性,需代谢转化为活性代谢物可的松两者之间的关系在肝脏代谢转化发生代谢转换的部位肝脏可的松与氢化可的松药代动力学吸收差异氢化可的松生物利用度高于可的松,因此同等疗效,氢化可的松的用量小于可的松代谢差异氢化可的松无需转化,适用于肝功能障碍患者及急性或严重应激状态药效学与内源性皮质激素功能相同,同时具有糖皮质激素和盐皮质激素活性适用于生理替代疗治疗用于药理作用抗炎治疗时,水钠潴留副作用明显5、泼尼松和泼尼松龙的区别具有生理活性的是泼尼松龙无生理活性,需代谢转化为活性代谢物泼尼松两者之间的关系在代谢中相互转化发生代谢转换的部位肝脏药代动力学一代谢差异,肝功能障碍患者直接使用活性成分泼尼松龙药效学一作用完全相同,可等剂量交换6、糖皮质激素药理作用抗炎作用免疫抑制作用抗过敏作用抗毒抗休克作用内分泌系统疾病替代治疗、紧急情况抢救风湿性疾病和自身免疫病多与自身免疫有关呼吸系统疾病主要用于支气管哮喘、外源性过敏性肺泡炎等血液系统疾病自身免疫病、联合化疗方案组分之一肾脏系统疾病肾病综合征、肾小球肾炎、间质性肾炎等严重感染或炎性反应严重细菌性疾病伴有休克或与感染有关的脏器损伤、严重病毒性疾病7、尽量避免使用糖皮质激素的疾病对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过敏严重精神病史癫痫活动性消化性溃疡新近胃肠吻合术后骨折创伤修复期单纯疱疹性角、结膜炎及溃疡性角膜炎、角膜溃疡8、药物相互作用避孕药、雌激素:药理作用增加或减少非苗体类抗炎药:不良反应增加三环类抗抑郁药:毒性反应增加免疫抑制剂抗胆碱药排钾利尿药9、停药反应长期中或大剂量使用减量过快或突然停用可出现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样症状轻者表现为精神萎靡、乏力、食欲减退、关节和肌肉疼痛重者可出现发热、恶心、呕吐、低血压等危重者甚至发生肾上腺皮质危象,需及时抢救10、反跳现象长期使用减量过快或突然停用可使原发病复发或加重应恢复糖皮质激素治疗并常需加大剂量,稳定后再慢慢减量I1糖皮质激素常见不合理使用主要类型遴选药品不适宜药品剂型或给药途径不适宜用法用量不适宜联合用药不适宜或有配伍禁忌重复给药。

儿科专家教你正确使用鼻用糖皮质激素

儿科专家教你正确使用鼻用糖皮质激素

80医药健闻儿科专家教你正确使用鼻用糖皮质激素湖南省儿童医院 李赟,彭湘粤1.每次喷药前,应先将药液摇匀,确保喷出有效喷雾。

使用时,患儿取直立位稍向后倾斜,将喷口略朝向鼻腔外侧,避免直接将药物喷至鼻中隔。

一般喷右鼻时用左手,喷左鼻时用右手,避免朝着鼻腔中间方向喷药而导致鼻中隔穿孔。

2.喷药后,可头部后仰2 ~ 3 分钟,让药液向鼻腔后倒流,最后吐出进入咽部的药水,或用水漱口。

3.喷药以后要清洁喷头,盖上防尘盖。

4.如果1天只需要使用1次,鼻用糖皮质激素最好在早晨使用,因为早晨用药与与身体内在激素的分泌时间相对一致,这样即使长期反复使用对患儿自身激素的分泌也不至于产生抑制作用,还可大大减少副作用。

5.伴有有哮喘的孩子症状易在夜间发作,因夜间体内自身激素水平最低,夜间喷入或吸入激素对预防哮喘发作有很大 作用。

6.鼻用糖皮质激素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使用疗程不能不少于 4 周,治疗过程中,应遵医嘱根据症状控制情况逐渐减少用药的次数和剂量乃至最后停药。

但一旦症状再起、病情复发时仍需继续用药。

总体来说,儿童按推荐剂量使用鼻用糖皮质激素的用药时间控制在6周内,对其生长发育无不良反应,而且还可有效缓解变应性鼻炎患儿的鼻部症状,提高睡眠和生活质量。

婴幼儿牛奶蛋白过敏会一直持续吗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武玉姣牛奶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食物来源之一,对于6月以下的小婴儿,牛奶往往是其最重要的营养来源。

然而,流行病学统计显示,3岁以下婴幼儿牛奶蛋白过敏的发生率为2.0%~7.5%,年龄越小牛奶蛋白过敏的发生率越高。

牛奶蛋白过敏是牛奶蛋白引起的异常或过强的免疫反应,可由免疫球蛋白(IgE)介导、非IgE 介导或者两者混合介导,可累及多器官系统,如皮肤、胃肠道和呼吸系统等。

婴幼儿肠道屏障尚未发育成熟,肠道免疫功能相对较低、肠黏膜细胞排列稀疏,肠道通透性相对较高,外来的食物大分子蛋白质容易透过肠黏膜屏障进而诱发过敏反应。

糖皮质激素的合理使用

糖皮质激素的合理使用

糖皮质激素的合理应用
2.激素类药物按作用时间分类 ▪ 分为短效激素(可的松、氢化可的松等),中效激素(泼尼松、泼尼松龙、
甲泼尼龙)和长效激素(地塞米松、倍他米松)。 ▪ 长效激素的抗炎效力强,作用时间长,但对下丘脑- 垂体- 肾上腺轴(HPA )
的抑制较严重,适宜于长疗程用药,但只作为临时性用药。 ▪ 短效激素临床上主要用其作为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的替代治疗。 ▪ 中效激素主要用于临床上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最常用的是泼尼松。肝
功能不良时选用泼尼松龙,如需静脉给药选用则选用甲泼尼龙。
糖皮质激素的合理应用
3.激素的疗程
▪ 当病人确实需要使用激素时,我们应该知道激素的疗程计划。如果该疾病只需要很短疗程的 激素, 如1-3d, 最多不超过5d。如果是过敏性病变,则应选用抗炎、抗过敏作用较强的药物 和给药方法,如每日3次口服泼尼松或静脉注射地塞米松。
糖皮质激素的合理应用
▪ 大剂量:相当于泼尼松30-100mg/d。由于激素受体的饱和度增加, 剂量依赖性越 来越小,当达到100mg/d时几乎全部受体都被结合,糖皮质激素的基因效应达到最 大值。但大剂量应用激素不良反应严重,不能长期使用。重症自身免疫性疾病、急 性重症感染、肾上腺危象、急性过敏反应和器官移植起始剂量, 经常中、短期应 用大剂量激素。
糖皮质激素的合理应用
▪ 妊娠期: ▪ 妊娠24-34周内发生不可避免的早产、产前出血建议使用糖皮质激
素。 ▪ 哺乳期: ▪ 激素可由乳汁微量分泌,乳汁浓度是血浆浓度的5%~25%,经乳
汁摄入的药量<0.1%的母体剂量,不足婴儿内源性激素分泌量的 10%。故一般来讲,服用小剂量激素治疗的妇女哺乳是安全的。
糖皮质激素的合理应用
(三)激素的选用 1.激素剂量的划分 ▪ 小剂量:相当于泼尼松15mg/d以下。激素占据糖皮质激素受体的50% 以下,

简述糖皮质激素的使用的注意事项

简述糖皮质激素的使用的注意事项

简述糖皮质激素的使用的注意事项糖皮质激素是一类常用的药物,主要用于治疗各种炎症、免疫和过敏性疾病。

然而,长期和滥用糖皮质激素可能带来一系列的副作用和风险。

因此,在使用糖皮质激素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必须遵循医生的指导和处方。

糖皮质激素通常是由医生根据患者病情和需要进行开具的,因此患者在使用药物时要按照医生的建议和剂量进行使用,并且不要随意停药或更改剂量。

同时,当病情好转或病情稳定后,医生也会逐渐减少给药量,直至停药,患者要按照医生的指示进行调整,并及时向医生汇报用药情况。

其次,糖皮质激素的使用不宜长期或频繁。

糖皮质激素的长期和滥用可能导致一系列的副作用,如肌肉萎缩、骨质疏松、易感染、水肿等。

因此,在使用糖皮质激素时应尽量控制使用时间和剂量,避免持续或频繁使用,特别是在没有医生指导的情况下不要自行长期使用。

第三,糖皮质激素的突然停用可能导致反跳症状。

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后,身体会逐渐适应其作用,如果突然停药可能会导致一系列症状,如免疫系统功能下降、身体虚弱、精神症状等。

因此,在停药时应遵循医生的指导,逐渐减少剂量,以避免反跳症状的产生。

第四,在使用糖皮质激素过程中要注意避免感染和外伤。

糖皮质激素的使用会导致免疫系统功能下降,使得人体对病原体的抵抗能力降低。

因此,在使用糖皮质激素期间要注意加强个人卫生,避免与患有传染病的人接触,尽量避免去人多拥挤的地方。

同时,在药物使用期间要特别注意避免外伤,因为外伤会导致皮肤破损,增加感染的风险。

第五,糖皮质激素的使用应注意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

糖皮质激素和一些药物可能会发生相互作用,影响药效或导致副作用的增加。

因此,在使用糖皮质激素期间,要告知医生自己正在使用的其他药物,包括处方药、非处方药和保健品等,以便医生根据情况作出调整。

最后,糖皮质激素的使用应注意个体差异。

每个人对糖皮质激素的敏感性和耐受性有所不同,因此出现的副作用和反应也会有所不同。

一些人可能对糖皮质激素更敏感,需要更小的剂量就能产生效果,而另一些人可能需要更大的剂量才能达到同样的效果。

糖皮质激素肌注注意事项

糖皮质激素肌注注意事项

糖皮质激素肌注注意事项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s,简称GCs)是一类具有广泛生物活性的激素,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治疗炎症、免疫系统疾病和其他许多疾病。

肌注是一种常见的给药途径,有效快速,且避免了胃肠道吸收和首过代谢。

然而,肌注使用糖皮质激素也存在一些注意事项,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适应症和临床指征。

糖皮质激素的肌注主要用于治疗局部炎症反应和肌肉、关节等部位的疾病,在临床上常见的如风湿性关节炎、软组织炎症等。

在使用前需要明确病因和病情,并确定肌注治疗的适应症。

2. 剂量选择。

剂量的选择应根据患者的年龄、体重、病情和治疗目的来确定。

通常肌注糖皮质激素的剂量较常规口服剂量高,因为口服剂量需要经过肝脏首过代谢,而肌注剂量可以直接进入循环系统。

但是过高的剂量可能会引起不良反应,因此需要权衡病情和风险,避免剂量过大。

3. 注射部位的选择。

糖皮质激素的肌注可以选择多个注射部位,如肩部、臀部、大腿等大肌肉。

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可以减少局部不适和避免损伤深部组织和神经。

4. 注射技巧和消毒。

在进行肌注前,需要进行手部洗涤和消毒。

注射过程中,需要注意注射技巧,保持注射器和注射部位的清洁。

注射时应先抽回以确保没有血管内注射,然后缓慢注射药液。

5. 不良反应监测。

使用糖皮质激素肌注后,患者需要密切观察有无过敏反应、注射部位红肿、皮肤瘀斑等不良反应。

如果出现明显的过敏反应或不良反应,应及时停止用药,并告知医生。

6. 糖尿病患者的特殊注意事项。

糖皮质激素会干扰胰岛素的分泌和胰岛素的作用,导致血糖升高,因此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肌注糖皮质激素可能需要调整胰岛素治疗方案或者加强血糖监测。

7. 长期使用引发的问题。

长期大剂量使用糖皮质激素可能会引发一系列的问题,如骨质疏松、免疫抑制、水钠潴留等。

因此,在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肌注治疗过程中,需要谨慎权衡效益和风险,并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和不良反应。

总的来说,糖皮质激素的肌注治疗在一些情况下是很有效的,并且相对较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细胞 粒细胞 血小板增多 淋 巴细胞减少
中枢神经系统
兴奋性提高
消化系统
胃酸 胃蛋白酶分泌增加
糖皮质激素(GCS)
GCS作用广泛而复杂,且随剂量不同而异 生理情况下所分泌的GCS主要影响物质代 谢的过程 超生理剂量的GCS则有抗炎、免疫抑制、 抗休克、抗毒、血液系统作用等药理作用 简称“四抗一血”
糖皮质激素(GCS)作用机制
影响基因表达 (基因效应)
通过胞内受体介导 影响细胞内大约10~20%基因的表达 方向:上调/下调
糖皮质激素受体(GR)示意图
Tau 1区
DNA结合区
配体结合区
C
N
Zn Zn
Zn2+Zຫໍສະໝຸດ 2+HSP90等结合区
锌指
S
S
CBG
R
HSP70
HSP90 IPIP
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
ADRENOCORTICOSTEROIDS
肾上腺皮质激素分类
肾上腺皮质激素主要包括 盐皮质激素 糖皮质激素 性激素 它们分别在球状带、束状带及网状带中合成。
被膜 皮质
髓质
肾上腺 被膜 球状带 束状带
网状带
皮质
髓 质
被膜

球状带


束状带 皮质

质 示
网状带


髓质
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steroids,GCS)
S
S
R
(不稳定)
IIPP
IPIP S S 激素-受体 R* R* 二聚体(激活)
生物效应
S
功能蛋白
S R* S R*
DNA
GRE
mRNA 编辑 细胞浆
premRNA
细胞核
转录复合体 (RNA聚合酶等)
糖皮质激素(GCS)基本作用模式
CBG:皮质激素转运球蛋白;S:糖皮质激素 ;R:糖皮质激素受体; R*:激活的糖皮质激素受体; HSP:热休克蛋白;IP:免疫亲和素
GCS药理作用——抗炎作用
抗炎作用: 非特异性,强,各种原因所致炎症反应均有效。
1) 早期:抑制渗出,缓解症状,改善全身状况。 2) 后期:抑制毛细血管和成纤维C增生,延缓肉芽 组织的形成,减轻后遗症。
抑制炎症反应的同时,也降低机体防御功能。
GCS药理作用——抗炎作用
+-
皮质激素
下丘脑与垂体
下丘脑 室旁核
垂体柄 神经纤维 神经垂体
静脉窦
视上核神经 内分泌细胞
垂体门脉
腺垂体 腺细胞
GCS分泌的昼夜节律性(生理情况) 呈脉冲式分泌,有昼夜节律性 清晨8时左右450nmol/L—分泌高峰(反馈抑制) 下午4时110nmol/L 午夜0时前后为低谷 (反馈性促进下丘脑-垂体激素分泌,继而引起GCS 新的分泌高峰)
糖皮质激素(GCS)作用机制
基因效应:
GCS+GR(胞质中) →复合体→胞核→改变功能蛋白合成→效应
核移位(nuclear translocation)
GR与GCS结合→GR构型改变→GR活化后 →穿过核膜进入胞核
糖皮质激素(GCS)的允许作用
允许作用(permissive action)
GCS对有些组织细胞无直接效应,但可给其他 激素发挥作用创造有利条件,称为允许作用。 如GCS可增强儿茶酚胺、ATⅡ的血管收缩作 用和胰高血糖素的血糖升高作用。 GCS增加肾上腺素受体的表达
糖皮质激素是体内重要的内分泌激素,具有 广泛的生理作用:
① 调节机体的主要物质代谢 ② 调控机体器官的发育和功能 ③ 参与机体的应激反应,维持机体内环境的平衡
体内GCS的合成和分泌受HPA轴的调节
下丘脑--腺垂体--肾上腺皮质轴(HPA轴)
下丘脑 腺垂体 肾上腺皮质
促皮质素释放激素 CRH
-+
促皮质素 - ACTH
曲安西龙,倍他米松,氟轻松,等
按作用时间长短:
短 效:可的松,氢化可的松 中 效:泼尼松,泼尼松龙,曲安西龙 长 效:地塞米松,倍他米松
GCS基本结构
C3的酮基、C20的羰
21CH2OH
基、C 4-5的双键是 保持生理功能所必

18 20C O
R
12
19
11 C 13 14
17
D
16 15
造成负氮平衡
生长减慢
糖皮质激素生理效应——对代谢的作用
脂肪代谢
促进脂肪分解 四肢分解重新 分布于躯干
游离脂肪酸增多 血胆固醇增高 向心性肥胖
水盐代谢
弱盐皮质激素作用 抗VitD的作用,减 少钙的吸收
潴钠排钾 排 钙磷 骨质脱钙
糖皮质激素生理效应——对其他功能系统的作用
血液造血系统
骨髓造血机能增强 边缘 粒细胞进入血液循环 淋 巴细胞蛋白质合成减少
17
o
可的松 (cortisone)
o
氢化可的松 (hydrocortisone)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
CH2OH
O
CO OH
1 2
o
泼尼松 (prednisone)
CH2OH
CO
OH
OH
1 2
o
泼尼松龙 (prednisolone)
C1-2为双键,抗炎及糖代作用增强
C9引入F、 C6引入-CH3、C16引入CH3或-OH,使抗炎更强,水盐
1
9
2
10
8
AB
3
5
7
o4
6
GCS构效关系
GCS的C17有羟基、C11
上有酮基或羟基
21CH2OH
C11是酮基的为前体药
18 20C O
O&ROH 12
OH
19
11 C 13 14
17
D
16 15
1 2
10 9 8
AB
3
5
7
o4
6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
O
11
CH2OH
CO OH
17
OH
11
CH2OH
CO OH
CH2OH CO
OH 16 OH
OH
9
CH2OH CO
OH 16 CH3
F
o
F
o
曲安西龙 (triamcinolone)
地塞米松 (dexamethasone)
糖皮质激素生理效应——对代谢的作用
糖代谢
促进糖异生 减少葡萄糖分解 组织利用葡萄糖减少
血糖增高
皮肤变薄
蛋白质代谢 分解增加 抑制合成 淋巴、肌肉萎缩
了解其节律性对制订GCS的给药方案有指导意义
GCS
临床上使用频率最高的药物之一:抗生素、激
素和维生素。
具有广泛而强烈的生理和药理作用:
功过参半:
功:挽救了无数病人的生命 过:各种副作用造成不少问题
滥用现象十分普遍,合理应用非常必要
分 类
按来源:
天 然:可的松,氢化可的松 人工合成:泼尼松,泼尼松龙,地塞米松
代谢更弱
21CH2OH
18 20C O
R
12
19
11 C 13
9
14
17
D
16 15
CH3&OH
1 2
A
10
9
BF
8
3
5
7
o4
6
CH3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
O
11
CH2OH
CO OH
17
o
可的松 (cortisone)
O
1 2
o
CH2OH CO
OH
泼尼松 (prednisone)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
OH
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