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辞学考试答案

合集下载

修辞能力测试题及答案

修辞能力测试题及答案

修辞能力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A. 他像一阵风一样跑得飞快。

B. 夜深了,星星在天空中闪烁。

C. 这杯茶,味道真香,仿佛是春天的气息。

D. 他的话像刀子一样锋利。

答案:A. 比喻 B. 拟人 C. 比喻 D. 比喻2. 以下哪个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A. 她的笑声如同银铃般清脆。

B. 他的心像被针扎一样疼痛。

C. 窗外的雨,淅淅沥沥,如同一首悲伤的曲子。

D. 他走进了房间。

答案:D二、填空题1. 请在下列句子中填入适当的修辞手法。

- 春风又绿江南岸,_________。

(王安石《泊船瓜洲》) - 答案:万紫千红总是春2. 请根据所给的修辞手法,填写相应的句子。

- 拟人:_________。

- 答案:太阳公公微笑着从东方升起。

三、简答题1. 解释“夸张”修辞手法的特点及其在文学创作中的作用。

答案:夸张是一种故意放大事物特征的修辞手法,通过夸张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使读者或听众对所描述的事物有更深刻的印象,同时也能表达作者的强烈情感。

2. 举例说明“反问”修辞手法在表达中的作用。

答案:反问是一种不期待回答的提问方式,其作用在于强调作者的观点或情感。

例如:“难道我们不应该珍惜时间吗?”这个反问句实际上是在强调珍惜时间的重要性。

四、论述题1. 论述“排比”修辞手法在演讲中的应用及其效果。

答案:排比是一种将结构相似或相同的句子或短语并列起来使用的修辞手法。

在演讲中,排比可以增强语言的节奏感和强调效果,使演讲更加生动有力。

例如,马丁·路德·金在“I Have a Dream”演讲中多次使用排比句式,有效地传达了他的梦想和愿景,激发了听众的情感共鸣。

五、写作题1. 以“春天”为题,写一段不少于200字的短文,至少使用三种修辞手法。

答案:[此处考生需自行创作一段短文,使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展现春天的生机与美丽。

]注:以上试题及答案仅供参考,实际考试内容可能有所不同。

汉语修辞学试题及答案

汉语修辞学试题及答案

汉语修辞学模拟试题(一)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修辞与逻辑从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看,两者既有(对应统一)的一面,又有(矛盾对立)的一面。

2、同义的语言形式是指一些基本(意思)相仿而在(修辞色彩)上各有差别的语言形式。

3、语言里的专用词可以分为两大类,即(书面语)词汇和(口语)词汇。

4、应该选择什么样的句式,跟文章的(思想内容)、文体风格和句子的(上下文)有密切关系。

5、修辞既然是一门研究(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方法和技巧的学科,就必然应以(语言要素本身)为主要研究对象。

6、同义词用法上的差别,主要表现在(词性)、构词能力和(语法功能)上。

7、在汉语里,时态助词、表示时态的语气词、(时间副词)和(时间词)都可以表示跟时间相关的概念。

8、长句的特点是(结构复杂)、(层次多)和容量大。

9、汉语的句式从结构的角度,可以分成独词句、(主谓句)、(非主谓句)等句式。

10、比喻的运用原则是:第一要(贴切);第二要(注意创新)。

二、综合分析题(每题5分,共30分)1、分析下列句子中辞格运用的情况及表达效果。

(1)、“一九七六年,十月初的一个夜晚,已经有了秋凉萧条的意思。

蟋蟀在一个角隅悲伤地啼哭!”。

拟人,以蟋蟀啼哭来暗喻“四人帮”横行时黑暗的现实,表达人们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5分)(2)、“玉秀一看到他那装腔作势的酸溜溜的样子,就感到恶心。

”(徐迟:《地质之光》)摹状辞格。

摹写那种萎靡狼狈与令人厌恶的情态给人们的感觉。

(5分)2、将下列句子调整句式(1)、战士们把敌人的碉堡炸毁了。

(改成被动句)敌人的碉堡被战士们炸毁了(2)、“度过了讨饭的童年生活,在财东马房里睡觉的少年,青年时代又在秦岭荒山里混日子,他不知道世界上有什么可以叫做“困难”。

”(改成整句)他童年时候讨过饭,少年时候在财东马房里睡过觉,青年时代又在秦岭荒山里混日子,简直不知道世界上有什么可以叫做“困难”。

(5分)3、指出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的特点和表达效果。

“现代汉语修辞学”试卷(A)及参考答案

“现代汉语修辞学”试卷(A)及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15小题,30分)1A.按照上级布署,他们认真组织了一系列观摩课,师生们反应热烈。

B.别看他俩在一起有说有笑的,其实是貌和神离。

C.我们都迫不急待地想知道,究竟是谁能赢得最后的胜利。

D.这哥儿俩,一个标新立异,一个循规蹈矩,差别太大了!2.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好似细浪微波,线条柔和,蜿蜒起伏,连接着高高的远山。

B.证券交易所内那些穿红马甲的人便是经纪人,穿黄马甲的人则是管理和服务人员;这是全世界都统一的。

C.他从报上看到某大学研究生院和《中国文化》编委会联合主办《中国文化暑期讲习班》的招生启事,立刻写信去报名。

D.“唉!”作家叹道,“红尘之中,人海茫茫,要找出个不知姓名的陌生人来,这不是大海捞针吗?”3.对加点词的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适逢其会.(时机)言必信,行必果.(有结果)B.独当.(掌管)一面举措失当.(适合)C.革故鼎.(更新)新投机倒.(转换)把D.洞.(透彻)若观火铤.(快走的样子)而走险4.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分类完全正确的一项是:①狂风一起,飞.砂走石。

②一片树叶在水面上漂.着。

③这篇文章语言晦涩,理论肤浅..,不值一读。

④深山有猛虎出没..。

⑤他是共产党人肝胆相照....的朋友。

⑥进攻的时候,首先要炸掉敌人修在桥头的堡垒..。

⑦这部书是他一生心血的结晶..。

基本义引申义比喻义A.①②③④⑥⑤⑦B.①②⑥④⑦③⑤C.②⑥①④③⑤⑦D.②④①③⑥⑤⑦5.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线是:①鲸和海豚的四脚也逐渐成鳍状。

②小说中的典型形象虽然有生活的,但仍属于虚构的形象。

③《教育法》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为目的开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

A.退化原形营利B.退化原型营利C.蜕化原型盈利D.蜕化原形盈利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那是一张两人的合影,左边是一位英俊的解放军战士,右边是一位文弱的莘莘学子....。

语言学:汉语修辞学考试题库

语言学:汉语修辞学考试题库

语言学:汉语修辞学考试题库1、单选《国际歌》“最可恨那些毒蛇猛兽,吃尽了我们的血肉”中的“毒蛇猛兽”属于()。

A.明喻B.借喻C.暗喻正确答案:B2、名词解释绘景正确答案:运用各种形态变化的词语来描(江南博哥)绘人物,事件的情状,使陈述的情景历历如绘。

最常见的是采用形容词、动词的附加式或重叠式来表现。

大多用于描述性的文字中。

用得好,可细腻生动地再现某些感觉和动态。

3、单选我国第一部专门论述修辞的著作是OoA、《文赋》B、《文心雕龙》C、《史通》D、《文则》正确答案:D4、问答题请说明运用新词的目的是什么?正确答案:运用新词主要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很自然的运用,要准确表达非用新词不可,否则就表述不了新的事物、新的现象、新的思想观念。

一种是为了营造特殊表达效果,为追求生动而特意运用新词,有时还以这些词为基础加以引申,进行比喻,以更加生动地表情达意。

5、多选下列各句中都有成语活用现象,活用方式是“别指”的有()。

A、这出戏与原作虽貌离却神合。

B、白洋淀农民望“洋”兴叹。

C、元旦将至,商场天天人山人海,对此,一家新闻单位以《商家开始度日如年》进行了报道。

D、我校新建了一栋教工宿舍楼后,教师人人安居乐教。

正确答案:A,C6、名词解释狭义的同义形式正确答案:只包括一般的同义词语和句式,而不应当包括那些在特定语言环境中,临时创新的变异方式。

7、单选1963年,张弓先生的()出版,标志着这一时期中国修辞学研究引人注目的成就和理论制高点。

A.《修辞学习》B.《修辞学发凡》C.《现代汉语修辞学》D.《修辞学研究》正确答案:C8、单选从修辞角度看,下列词语运用不当的句子是OOA、他引经据典,侃侃而谈,赢得了一阵阵掌声。

B、公安战士早就设下了陷阱,量他们也跑不了。

C、您的光临,使寒舍蓬草生辉。

D、我们非常荣幸地请到他们两位来参加我们的晚会。

正确答案:B9、问答题某人对一个西方人说:“你太好了,就像一条狗。

”该老外很高兴。

(完整版)修辞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完整版)修辞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汉语修辞学模拟试题(一)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修辞与逻辑从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看,两者既有()的一面,又有()的一面。

2、同义的语言形式是指一些基本()相仿而在()上各有差别的语言形式。

3、语言里的专用词可以分为两大类,即()词汇和()词汇。

4、应该选择什么样的句式,跟文章的()、文体风格和句子的()有密切关系。

5、修辞既然是一门研究()的方法和技巧的学科,就必然应以()为主要研究对象。

6、同义词用法上的差别,主要表现在()、构词能力和()上。

7、在汉语里,时态助词、表示时态的语气词、()和()都可以表示跟时间相关的概念。

8、长句的特点是()、()和容量大。

9、汉语的句式从结构的角度,可以分成独词句、()、()等句式。

10、比喻的运用原则是:第一要();第二要()。

二、综合分析题(每题5分,共30分)1、分析下列句子中辞格运用的情况及表达效果。

(1)、“一九七六年,十月初的一个夜晚,已经有了秋凉萧条的意思。

蟋蟀在一个角隅悲伤地啼哭!”。

(2)、“玉秀一看到他那装腔作势的酸溜溜的样子,就感到恶心。

”(徐迟:《地质之光》)2、将下列句子调整句式(1)、战士们把敌人的碉堡炸毁了。

(改成被动句)(2)、“度过了讨饭的童年生活,在财东马房里睡觉的少年,青年时代又在秦岭荒山里混日子,他不知道世界上有什么可以叫做“困难”。

”(改成整句)3、指出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的特点和表达效果。

(1)、“黑云堆成了一整片,象一块黑铁,渐渐地往地面上沉:似乎已经盖到了屋脊上,再过一会儿就得把屋子压扁。

”(2)、“它是一种腐蚀剂,使团结涣散,关系松懈,工作消散,意见分歧。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传统的修辞方式包括哪两大类?2、构成警策性语句的方式常见的有哪三类?3、简述什么是短句和长句及其各自的特点。

四、论述题(20分)试结合实例谈谈你是如何理解修辞和语言要素的关系的。

汉语修辞学模拟试题(二)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语言就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每种语言都有它自身的内部规律,即它的语音、()、()的系统和规则。

汉语修辞学期末考试模拟试题5及答案

汉语修辞学期末考试模拟试题5及答案

汉语修辞学模拟考试试题五一、填空题(共20小题,每小空1分,共20分,填错不得分,也不扣分)1.诗经最基本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赋、比、兴解析:见第一章修辞活动和修辞学,古老而年轻的修辞学2.交际活动的多种矛盾中最重要的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之间的矛盾。

答案:表达者、接受者解析:见第二章第一部分交际的矛盾3.李名方在《修辞学:言语得体学》中归纳说:“得体性原子,大致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个要素。

”答案:合境、合位、合礼、合俗、合式解析:见第二章交际的矛盾和修辞的原则4.比喻的类型,常见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明喻、暗喻、借喻解析:见十一章联系、二比喻5.押韵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

押韵可以____________,叫____________;也可以____________,叫____________。

答案:句句押、排韵、隔行押、隔行韵。

解析:见第六章语音,押韵的模式6.广义的语言风格是语言自身的特征或语言运用的特征总和。

一个是语言自身的风格,一个是____________。

答案:语言运用的风格解析:见第十二章风格、二言语风格和言语风格学7.衔接可以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答案:形式的衔接、意义的衔接解析:见第七章结构、七话语衔接。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合计20分,选对得分,选错不扣分)1.下列说法()正确。

A.相似点就是指本体和喻体的形状相同。

B.相似点就是本体和喻体的色彩相同。

C.借喻和借代的构成基础不相同。

D.正对和反对的分类角度不相同。

答案:A2.“修辞立其诚”中“修辞”的意思是A。

语言学:汉语修辞学试题及答案

语言学:汉语修辞学试题及答案

语言学:汉语修辞学试题及答案1、问答题什么是言辞选择,它有什么内涵?正确答案:言辞选择:词语的选择,既包括词的选择,也包括短语的选择。

不仅只是选择运用现成的词语,还包括改造运用某些词语,这种改造运用时对词与短(江南博哥)语创造性的选择,是一种为追求特殊表达效果的变异性运用。

2、单选“国破山河在”这首诗属于近体诗中的OoA.平起平收B.平起仄收C.仄起平收D.仄起仄收正确答案:D3、多选下列句子,表达不恰当的有OoA、暑假里,爸爸陪同我去黄山玩,爬天都峰。

B、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和需要,一支庞大的教师队伍已逐渐形成。

C、程老师的一番话,好像一股强大的暖流,流到我的心田。

D、上课以前,班主任就把王老师生病的新闻告诉了同学们。

正确答案:A,B,D4、多选语言锤炼的基本要求是OoA、准确朴实B、简洁有力C、新鲜活泼D、生动形象正确答案:A,B,C,D5、问答题普通话四声中,哪些是平声,哪些是仄声?平声和仄声各有什么特点?合理安排平仄有什么修辞效果?正确答案:平声包括普通话中的阴平和阳平,仄声包括普通话中的上声和去声。

平声的特点是长而扬,仄声的特点是短而抑。

平仄安排得当,声调平衡交替,声音显得错落有致,节奏分明,具有抑扬美。

6、多选下列各句在成语运用中不够恰当的是OA、她这个人清高自负,对那些衣着豪华、佩金戴银、显得美轮美奂的“贵妇人”总是看不顺眼。

B、那个黄头发的青年见魏不肯拿钱,便气极败坏地抢下出租车钥匙,来搜魏的衣袋。

C、她比大家大一点,深受大家的敬重。

平时店主任在,她是营业员;店主任不在,她就代理主任的工作。

主任回店,她又心安理得地回到助手的位置。

D、巴拿马运河终于物归原主。

正确答案:A,B,C7、问答题简述什么是移情并举例说明。

正确答案:1、移情:为了抒发强烈的感情,作者使周围的物体染上一层与自己情感一致,但实际不存在的感情色彩的修辞方式叫移情。

移情就是把人的思想感情转移到物身上的修辞方式。

2、例如:“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修辞学试题及答案(教学考一体化)

修辞学试题及答案(教学考一体化)

修辞学试题及答案(教学考一体化)1.删除明显有问题的段落2.改写每段话1.A。

这个村里几乎没有人。

B。

你的发音很标准。

C。

下午听了报告。

D。

这个房间的东西宽3米,南北长5米。

2.A。

语气副词。

B。

情态副词。

C。

范围副词。

D。

程度副词。

3.A。

是非问。

B。

选择问。

C。

正反问。

D。

特指问。

4.A。

上声。

B。

XXX。

C。

XXX。

D。

去声。

5.A。

8月12日是贵校七十周年校庆,作为市长,我一定会光临指导。

B。

听说你新买了房子,改天我一定会赏光拜访。

C。

我前几天登门拜访,你的父亲已经把你调离的事告诉我了。

D。

新开的超市大门上写着“物美价廉,欢迎惠顾”。

6.A。

恫吓。

B。

菲薄。

C。

胴体。

D。

氛围。

7.A。

纲举目张,正本清源,开源节流,众目睽睽。

8.B。

回答内容与所报考职位的要求不一致。

9.D。

不好。

10.B。

否定副词。

11.B。

讨论,丢失,存在。

12.A。

原调。

1.正确的词语读音是(B)“迸(bèng)发”。

2.只有(A)不是名词的词语组合是“马上、从来”。

3.不属于转移话题的方法是(C)“实话实说”。

4.乙的回答违反了合作原则的是(C)“数量准则”。

5.不正确的说法是(C)“汉语亲属称谓语反映男性中心的血缘关系”。

6.这句话最能体现说话人是(B)“游客”。

7.新出现的惯用语是(C)“打酱油”。

8.元音u和o的区别是(B)“舌位高低”。

9.“问”属于(D)“形声字”。

10.声母发音方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C)“C.q-c”。

11.使用不正确的成语是(B)“东拉西扯”。

12.拼音方案是以(B)“拉丁”字母为基础制订的。

13.不属于外亲的是(B)“曾孙”。

14.朋友之间的言语交际表现出来的大都是(B)“感情”。

55.在下列各组中,属于多义词关系的是(B)。

改写:以下哪组词语属于多义词关系?(B)56.不能用“不”修饰的是(D)。

改写:以下哪个词性不能用“不”修饰?(D)57.使用正确的礼貌用语是(A)。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如何理解“修辞”的含义
一、“修辞”的古代内涵
“修辞”一词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的《易传·文言》:“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

(居业:创造、治理、经营事业。


“修辞”者,修理文教也!
“立诚”者,见真言、祛虚妄也!修辞的古义还有
•1、作文。

(清)顾炎武《春雨》诗:“平生好修辞,著集逾十卷。


•2、指文辞。

(唐)殷璠《河岳英灵集·李颀》:“颀诗发调既清,修辞亦绣,杂歌咸善,玄理最长。


二、“修辞”的现代内涵
修辞:为了增强语言表达效果,对语言要素进行的选择、加工和调整。

“修辞”术语的三个含义
运用语言的方法、技巧和规律。

说话和写作中积极调整语言的行为——修辞活动。

以加强表达效果的方法、规律为研究对象的修辞学科或修辞著作
2,如何理解“修辞立其诚”的意义内涵
“修辞立其诚”
首先:要求我们在撰文著书(立言)时要有诚心,说心里话、真心话,心里怎样想就怎样写,落在纸上的文字一定是自己心里的真实想法,不作伪说假话、不写谎言。

“修辞立其诚”的反面就是“修辞立其伪”。

其次,要求撰文著书(立言)时求真理、立真理。

孟子:“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

”朱熹:“诚者,天道之本然也(客观存在的规律、法则、真理)。

”“人之道”在于思“天之道”。

3,语言的表现风格一般分为哪些类?十类五组
表现风格:运用语言的各种表现方法和修辞手法所形成的语言风貌格调。

表现风格主要有10类,构成对立统一、两两相对的5组。

(1)繁丰与简洁
繁丰——语言铺陈,运用浓墨重彩充分铺叙,描写细腻,虚实结合,唯恐不详,多用长句、复句,运用多种辞格,尤其是常用比喻、比拟、反复、排比等辞格。

简洁——语言简练,干净利落,言简意丰,多用白描,所用句子大多结构简单,少用修饰成分,形象性的辞格也运用较少。

(2)藻丽与平实
藻丽——词藻绚丽,丰富多彩,多用形容词和具有形象色彩的词语,运用带描绘性的修饰语,句式富于变化,同时多用具有形象效果,有助于描绘和抒情的比喻、比拟、夸张、摹状、排比、对偶、移就、通感等辞格
平实——语言朴实无华,一般不加修饰,多用白描,通常不变异运用词语,通用词、口语词运用较多,且多用短句、陈述句等,句式较少变化,具有描绘性的辞格也运用较少。

(3)明快与含蓄
明快——开门见山,用词显豁,语气利落,明朗晓畅,无论叙事、抒情还是议论,都是直言不讳,一语道破,听读者很容易理解。

含蓄——委婉曲折,格调深沉厚重,语言含而不露,欲语还休,常用婉曲、双关、反语等辞格,言尽而意无穷,耐人寻味。

(4)庄重与诙谐
庄重——庄严郑重,常规运用词语,句式严整,语气郑重,表意明确清晰,不用双关、反语、仿拟、飞白等具幽默效果的辞格。

诙谐——诙谐幽默,常根据需要变异运用语言,活用词类,反用色彩,大词小用,故意制造词语、句式与语境的不协调,运用具有幽默效果的夸张、双关、反语、仿拟等辞格。

(5)豪放与柔婉
豪放——高昂豪迈,语势奔放,大气磅礴,语言营造的意境雄奇刚健。

柔婉——轻柔婉转,格调柔和舒缓,意境秀美幽雅。

4,如何理解语法和修辞的关系?适当举例说明
通常说,语法管的是通不通,修辞管的是好不好。

——修辞学旨在研究如何根据表达的需要而选用符合语法结构规则的各种组合来提高表达效果的规律。

——语法学在于揭示语言结构本身的(组合、聚合)规律。

所有的语法现象都是修辞现象是有道理的,因为从追求语言交际效果的角度而言,语法和修辞的宗旨是一致的,都是为了更好地发挥语言的交际工具作用,此时的语法也就是修辞。

所有的修辞现象不一定都是语法现象,比如声音的抑扬顿挫可以是修辞现象,但却不是语法现象。

5,谈谈你对“春秋笔法”的理解。

“春秋笔法”也叫“微言大义”,是指“曲折而意含褒贬的文字”,是我国古代叙述历史的一种语言技法,是孔子编《春秋》时首创的一种“寓褒贬于曲笔之中”的文章写法。

经学家认为孔子撰《春秋》时每用一字,必寓褒贬,行文中虽然不直接阐述对人物和事件的看法,但却通过细节描写、词汇的选取和材料的筛选,委婉而微妙地表达出作者的主观看法。

春秋笔法只是委婉行为,并不是说谎,最多只是影射和隐瞒。

影射是靠词语的选择来表达的,不经过非常仔细的对比琢磨,根本无法辨认出原义。

隐瞒只针对比较小的事情,大事从简或者曲笔,隐瞒是故意为之的,缘于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

春秋笔法以合乎礼法作为标准,既包括不隐晦事实真相、据事直笔的一面,也包括曲笔的一面。

曲笔是曲折抒笔,并不是歪曲;直笔是直抒行为,不仅指正直。

孔子写《春秋》,本来要用“直笔”使“乱臣贼子”害怕的,但是写来写去,他竟写出那么多的“曲笔”,可见写“直笔”是多么不容易!
春秋笔法其实是一种妥协、一种无奈!这种办法写出的史书开创了写史服务于政治的先河,为后世考证增加了难度。

孔子曰:“后世知丘者以《春秋》,而罪丘者亦以《春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