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20江苏高考有望只考语数外引发热议
江苏2023新高考3十1十2(政策解读)

江苏2023新高考3十1十2(政策解读)江苏新高考3十1十2模式江苏新高考采用“3+1+2”模式:“3”为语文、数学、外语(含英语、俄语、日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3门全国统一考试科目;“1”为首选科目,考生从物理、历史2门科目中自主选择1门;“2”为再选科目,考生从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4门科目中自主选择2门。
在高中阶段,选科十分重要,高考生一定要做好职业规划。
新高考制度下,有许多东西都有所变化,对于进入高中阶段的同学们来说,一定要胸有成竹,早点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之后,选好要学习的科目,进行冲刺。
另外,高考生们还要适应这种等级赋分制,要能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现出来,更要有长远一点的目光,这样的话,才能在高考之后,选取适合自己的大学和专业,并能充分挖掘潜力,进入社会顺利就业。
新高考选科推荐哪些组合1.物理+化学+地理选科组合专业覆盖率:95%学科学习难度:综合来讲,物化地组合的选科学习注重理科思维,学习难度较大。
2.物理+化学+政治选科组合专业覆盖率:96%该组合最大特点是学习难度大、学科跨度大,竞争激烈,却是考研和考公务员的最佳组合,理科类考生如果选择该组合,对未来有较大的帮助。
3.物理+生物+地理选科组合专业覆盖率:87%科目学习难度:学习有一定的难度。
和化学相比,地理和生物的难度还是要低一些的,选择此组合的考生基本上是以物理作为专业选择的定向,以地理和生物作为得分的重要方式。
4.物理+生物+政治选科组合组合特点专业覆盖率:87%科目学习难度:物理和生物虽然都属于理科学科,但是生物的难度和地理的难度相差不是太大,当然也是因人而异。
政治背诵理解知识较多且贴合生活,取得高分较难,这个组合学习难度不大,想得高分还是需要付出更多努力。
高考政策新规是什么2022年第五批新高考改革省份有山西、河南、陕西、内蒙古、四川、云南、宁夏、青海等8省份,2022年启动,2025年首届新高考,采取3+1+2高考模式,不分文理科。
高考是应该取消英语 初中作文【1200字】

高考是应该取消英语初中作文【1200字】近几个月,有许多人们在讨论高考英语是否应该取消,而我的观点是应该取消英语根据新闻上说“热潮由来已久,不仅普通公众多有怨言,一些专业人士也纷纷对此提出批评质疑。
不久前,教育部前发言人王旭明通过微博呼吁取消小学英语课,令英语教育再次成为大众关注的话题。
实际上,这样的质疑从未平息,2012年全国两会期间,毕业于北京大学英语专业的全国政协委员俞敏洪接受记者采访时明确表示,“中国人从幼儿园就开始学英语,评职称还考英语,这是很荒谬的事”。
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则大声疾呼:“普通高考要减少考试门数,可以数学和语文为主”,对外语有要求的专业,“外语可参照全国等级考试成绩,不必纳入高考”。
如果江苏省此番高考改革方案得以顺利实施,毫无疑问将实现业内人士的构想,尽管只是一种可行性分析,“江苏高考改革英语成绩只计算等级不计分”的消息,仍然令无数网友为之欢欣鼓舞,有人调侃“英语变成副科啦”,更有早过了高考独木桥的网友感叹“恨不得晚生几年”。
互联网上,超过90%的网友完全赞成取消高考英语考试,75%的网友选择如果英语不用考试,反而更有兴趣学英语。
“语数外”曾经是雷打不动的三大主科,当英语即将告别高考舞台的消息传出,坊间一片欢呼,鲜见有人对此表示留恋,这种公众心态,无疑比取消英语考试本身更值得思考。
任何语言首先都是一种工具,通过学习语言来满足人们沟通交往的需要。
然而,在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中,英语的沟通属性大打折扣,充其量不过是升学就业的“敲门砖”。
应试化的英语教学背离了英语教育初衷,不少地区学校为使学生获取高分而推行“哑巴英语”和“聋子英语”,即使学生能考出卷面高分,但却没有实际交流能力。
更为重要的是,虽然学生时代花费了大量时间精力在英语学习上,但多数人在实际工作中却很少用到英语,乃至于走出校门不久就将英语“全部还给了老师”。
当英语教学彻底沦为应试教育敲门砖的时候,理应对此进行相应改革,从高考源头做起无疑是一种可行之策。
江苏不再折腾新高考 改用全国卷 总分回到750分

2018年6月15日,省委召开常委扩大会议,专题研究江苏高中招生、高考改革以及高考命题等事项。
省教育厅报告有关情况,各设区市市委书记先后发言,省有关部门、分管副省长、部分省委常委发言,省长讲话,最后,书记讲话。
1省教育厅厅长发言,主要讲了三个方面。
第一,多措并举,妥善解决职普分流问题。
一是增加学生中考选择机会,各地自主确定普职比例,省里不再下达计划;二是探索普职双向交流机制,给综合高中学生自主选择参加普通高考的机会;三是加强普通高中资源建设,扩大资源供给;四是实施职业教育领航计划,深化中等职业改革。
第二,努力让更多学生进入高水平大学。
近期主动汇报,争取985、211院校在江苏多招录学生。
一是在宁部属院校江苏招生比例不低于25%;二是省属院校增加省内计划,确保大于50%;三是争取省外高校扩大招录江苏学生的人数;四是加快部分高校新校区建设。
6月14日晚上,省教育厅各厅领导连夜对接各自联系的高校,逐一落实以上措施,已明确2018年江苏招生计划增加1309个。
第三,积极推进高考改革。
2008年高考方案存在总分值低、选科功利化、学生科学素养低等问题,新高考方案将于2021年正式实施。
一是合理设置选考科目;二是改变成绩构成,总分值750分,其中语数外各150分;三是使用全国统一卷,2019年起外语使用全国统一卷,2020年起语文数学使用全国统一卷。
2019年江苏本一、本二合并为本一招录,2019年起取消见A加分。
2各市市委书记先后发言。
发言集中批评江苏2008高考方案,调研显示46%的老师、70%的家长认为是折腾,未能发挥预想的作用,物理化学成为高危选科组合,清华、北大反映江苏考生科学素质不行,竞争力下降,名校江苏招录计划不断降低,与教育大省地位不匹配。
现行总分值少(450分),导致分分计较,区分度低,1分相差1000人,英语难度超过四六级,不符合课程标准,突出语言学科,理科生无法脱颖而出。
自主命题难度不平衡、不稳定,教师不好把握教学,学生偏科严重,数学出难题、怪题,前半部分“送分”,后半部分“送命”,不利于提高人才素质,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特别是男生优势下降,扬州大学男女比例45:55,淮阴师范学院女生超过70%。
江苏高考考总分变为750试

江苏高考总分变为750 省控线按语数外总分划高考总分变为750分省控线按语数外总分划选历史物理要考附加题此前公布的高考草案中,语文、数学、外语各200分,三门总分为600分。
现将语文、数学、外语的分数分别增加为230分,这样一来,语、数、外的总分为690分。
同时,语文和数学试卷还各有60分的附加题,选考历史的学生必须考语文的附加题,选考物理的学生则必须考数学的附加题。
这么算来,每位考生的高考总分都是750分。
专家分析:南京一所名校校长非常赞同新的高考方案。
他认为只有语数外三门算分,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
语文和数学都有附加分,外语没有,这样外语的分量似乎没有以前重了,但学生负担减轻了。
有些人士提出应该增加物理学科的权重,但南京的一些中学教师认为,中学本身是打基础的阶段,理化等都不宜搞得太深,如果不学相关专业,在今后工作中用上的也很少。
如果对理化感兴趣,可以在大学时选择相关专业进一步学习。
而且现在也规定,选物理如果达不到A也不能考本一,已经体现了对这一学科的重视。
有关专家推测,总分设定为750分,是为了在总分上与其他省市保持平衡。
但因为750分只包含三门学科,每门学科的总分至少比现在高出80分。
而高考每科的考试时间不宜再延长,这就意味着总的题量不可能有太大变化,这样一来要满足每门至少230分的总分,每题的分值就会有较大增加,如以前错一题可能扣3分,今后就可能扣5分,考生之间的分差会拉大。
省控线按语数外总分划在划定各批次省控线时,江苏省将根据语文、数学、外语690分的总分来划定。
但是在投档时,附加分将起到一定作用。
正式投档时,江苏省教育考试院会将语文或者数学的附加分加入总分,然后根据这个分数从高分到低分进行投档。
考试院投档给高校后,在录取时,高校可以制定各自的选才标准,比方说,对考生7门学业水平测试有不同要求。
同时,学生的综合表现也是高校录取的一个判断标准。
专家分析:对高校而言,这种录取机制让高校选拔人才的余地更大了,自主性也扩大。
关于高考语文调整分值的思考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服务,优质的文档,谢谢阅读/双击去除关于高考语文调整分值的思考关于高考语文调整分值的思考作者/黄岳年几分欢喜几分忧20XX年10月21日,北京市教委发布中高考改革征求意见稿。
引发热议最多的,是语文分值变化的消息,即20XX年北京市高考语文学科分值将由原来的150分提高到180分。
其实,此次调整并不突兀,北京不过是借鉴了江苏改革的成果并向其看齐。
江苏高考文科生语文满分200分(160分文理科基础分+40分文科生加分),英语文理科都为120分满分,已经实施好些年了。
江苏、山东、广东是我国高考的命题大省和改革前沿,其政策变化,以大综合、3+2等陆续实施过的考试政策为特点,客观上一度成为我国高考的风向标。
改革背景让我们看到了政府的决心。
而一线语文老师的欣喜、期待和担忧也不一而足:“分值高了,语文肯定会比以前更受重视,但应试的压力也会更大。
”“很多学生的语文基础非常薄弱,对老师实在是个挑战。
”“虽然提高了分值,但语文教学中的很多问题还是难以解决。
”全球视野、中国情怀与180分上世纪初,在闭关锁国的清政府治下,古老中国落后挨打,民不聊生。
寻求救国的人们,把“孩子和水”一起抛出,传统文化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到了十年浩劫时期,更是几乎遭受灭顶之灾。
百余年来,延续了五千年的传统文化,和我们渐行渐远。
廿五史不用说,四书五经,《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这些传统的教育书籍,几代人都很陌生。
人文素养和道德水准的低下,不能说和这些没有关系。
作用于学生精神世界最重要的事物,排第一位的,是我们的母语。
体会和表达周围世界的美、艺术的美,所有这些都离不开语言和文字。
这些年来,我们接受的是快餐类的文化,学生从小到大读不上多少书。
上高中了,要开始学孔子、孟子,包括选修课本里的古文,学起来特崩溃,即便逐字逐句地翻译了,学生还是懵懵懂懂的。
如果不考试,大部分学理科的同学都不会去读古文。
语文就是国文教育,可很多孩子连中文的字词关都没过,对语言文字毫无感觉,不会用语言准确表达想法,最明显的是听不懂言外之意,不懂得什么叫言有尽而意无穷,只有满嘴奇怪的网络语言。
年江苏高考将实行“3+3”模式

年江苏高考将实行“3+3”模式23日从江苏省教育厅举办的新闻会上得悉,江苏新方案已获批,将实行“3+3”模式,即考生总成绩将由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3个科目成绩组成。
据江苏省教育厅厅长沈健介绍,江苏高考新方案将从20XX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学生开始启用,在2021年普通高考中正式实施。
和现行高考方案相比,江苏省普通高考统考科目仍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保持不变。
选考科目由现行的“6选2”调整为“6选3”。
学生将在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6门科目中自主选择3门选考科目,并计入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
自xx年起,江苏省将少数民族考生照顾政策调整为“少数民族考生报考省属高校加3分投档”。
和现行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相比,江苏省将开齐开足学业水平考试科目,《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所设定的13门科目均列入必考科目范围,该省考生在高中期间可以享受同一必考科目参加两次考试的时机。
在改良招生方案分配方式方面,为贯彻落实教育部有关做好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学生工作的要求,江苏省实施了招收农村学生高校专项方案和地方专项方案,并确定了实施区域。
在拓宽社会成员终身学习通道方面,江苏省将推进中职学校入学改革,推进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实行弹性学制、宽进严出,研究出台多种形式学习成果的认定转换制度,试行普通高校、高职院校、成人高校之间学分转换,构建人才成长“立交桥”。
此外,记者从会上得悉,江苏高考改革后的具体总分值还在听取各方意见中。
沈健告诉记者,会接近浙江高考新方案总分,总分会比现行480分要高。
至于备受大家关注的英语,沈健明确表示,英语将实行一年多考,具体方案尚未确定。
【#上海高考改革# 3+3模式不分文理外语可考两次】①不分文理②外语有两次考试时机③除语数外再从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6门中选考3门,选考5月考试④语数外每门150分;选考科目分等级打分,每门最高70分,最低40分,总分660分⑤取消一二本等批次区别⑥xx级高一开始实施。
方案江苏省2024年普通高考

江苏省2024年一般高考方案江苏省教化厅2006年9月22日经国家教化部批准,从2024年秋季起先,江苏省进行一般中学课程改革试验。
为了与中学新课程相配套,江苏省教化厅组织特地力气,研制了2024年一般高考方案。
江苏省2024年一般高考模式为“3+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养评价”。
一、指导思想高考方案的制定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化方针,全面推动素养教化,坚持从江苏基础教化和高等教化实际动身。
高考方案的实施要有利于中学推动课程改革,提高教化教学质量;有利于减轻学生学业负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利于扩大高校招生自主权,择优选拔人才。
二、科目设置(一)统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三门。
(二)学业水平测试科目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含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等七门。
其中选修测试科目两门,必修测试科目五门。
选修测试科目由考生在历史、物理中选择一门,在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四门中选择一门。
七门学业水平测试科目中,考生选定的两门选修测试科目之外的五门为必修测试科目。
艺术类、体育类考生选修测试科目为艺术或体育专业;如不兼报一般类专业,可选择七门必修测试科目。
(三)综合素养评价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实力、沟通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六个方面。
三、考试支配及成果处理(一)语文、数学、外语考试1.考试日程和时间语文:6月7日上午,150分钟。
数学:6月8日上午,120分钟。
外语:6月8日下午,120分钟。
语文、数学设附加题,加试附加题的考生考试时间增加30分钟。
选修测试历史的考生加试语文附加题,选修测试物理的考生加试数学附加题。
不兼报一般类专业的艺术类、体育类考生不考附加题。
外语考试包含听力测试,外语专业的口语测试另行支配。
2.成果处理每门150分,总分450分。
另外,语文、数学附加题各设30分。
(二)学业水平测试1.测试日程和时间必修科目测试:高二下学期、高三下学期,每年的4月8日全天和9日上午,每科75分钟。
2023全国各省新高考改革方案解读_政策解读

2023全国各省新高考改革方案解读_政策解读1、北京高考综合改革方案执行:2020年从2017年秋季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开始,取消文理分科。
从2020年起,高考统考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
高考成绩由3门统考成绩和考生选考的3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等级性考试科目成绩构成。
英语一年考两次。
2、天津高考综合改革方案执行:2020年从2017年秋季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开始,取消文理分科。
从2020年起,高考统考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
高考成绩由3门统考成绩和考生选考的3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等级性考试科目成绩构成。
英语一年两考,取较高的分数计入高考总分。
3、河北高考综合改革方案执行:2021年从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学生开始,取消文理分科;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
2021年起,高考统考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3科。
高考成绩由统考科目和学生选考科目构成。
逐步取消高校招生录取批次。
4、山西高考综合改革方案执行:2021年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学生起,不分文理科。
2021年起,高考统考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3科。
高考成绩由统考科目和学生选考科目构成。
外语听力“一年两考”,取较高一次成绩计入高考总分5、内蒙古高考综合改革方案执行:2021年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学生起,不分文理科。
2021年起,高考统考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3科。
高考成绩由统考科目和学生选考科目构成。
6、黑龙江高考综合改革方案执行:2021年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学生起,不分文理科。
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
2021年起,高考统考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3科。
高考成绩由统考科目和学生选考科目构成。
吉林高考综合改革方案7、吉林高考综合改革方案执行:2021年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不分文理。
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
2021年起,高考统考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3科。
高考成绩由统考科目和学生选考科目构成。
8、辽宁高考综合改革方案执行:2021年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不分文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 .
.
.
.
江苏2008年高考有望只考语数外引发热议
此前公布的高考草案中,语文、数学、外语各200分,三门总分为600分。
现将语文、数学、外语的分数分别增加为230分,这样一来,语、数、外的总分为690分。
同时,语文和数学试卷还各有60分的附加题,选考历史的学生必须考语文的附加题,选考物理的学生则必须考数学的附加题。
这么算来,每位考生的高考总分都是750分。
专家分析:南京一所名校校长非常赞同新的高考方案。
他认为只有语数外三门算分,
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
语文和数学都有附加分,外语没有,这样外语的分量似乎没有以前重了,但学生负担减轻了。
有些人士提出应该增加物理学科的权重,但南京的一些中学教师认为,中学本身是打基础的阶段,理化等都不宜搞得太深,如果不学相关专业,在今后工作中用上的也很少。
如果对理化感兴趣,可以在大学时选择相关专业进一步学习。
而且现在也规定,选物理如果达不到A也不能考本一,已经体现了对这一学科的重视。
有关专家推测,总分设定为750分,是为了在总分上与其他省市保持平衡。
但因为750分只包含三门学科,每门学科的总分至少比现在高出80分。
而高考每科的考试时间不宜再
延长,这就意味着总的题量不可能有太大变化,这样一来要满足每门至少230分的总分,每题的分值就会有较大增加,如以前错一题可能扣3分,今后就可能扣5分,考生之间的分差会拉大。
省控线按语数外总分划
在划定各批次省控线时,江苏省将根据语文、数学、外语690分的总分来划定。
但是在投档时,附加分将起到一定作用。
正式投档时,江苏省教育考试院会将语文或者数学的附加分加入总分,然后根据这个分数从高分到低分进行投档。
考试院投档给高校后,在录取时,高校可以制定各自的选才标准,比方说,对考生7
门学业水平测试有不同要求。
同时,学生的综合表现也是高校录取的一个判断标准。
专家分析:对高校而言,这种录取机制让高校选拔人才的余地更大了,自主性也扩大。
但是在实际操作时,还是显得比较复杂。
比方说,如果学校更青睐那些学业水平测试成绩突出、全方位发展的学生,那么,有的学生学业水平测试的成绩不好,但语数外的总分比较高,学校就很难取舍。
而且高校自主权大了,考生、家长、社会可能会对高校录取的公正性产生质疑。
录取要看在校表现
2008年高考方案中,共有三个录取依据。
一是所有考生都考语文、数学、外语。
二是学生进行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应用技术这七门学科的学业水平测试。
三是要看学生在校期间的综合表现,这其中共包括思想品德等六个方面,综合表现也是分为四个等级。
不过,录取中占主导作用的还是语文、数学、外语三门科目的高考成绩。
快报记者谢静娴黄艳
江苏2008年高考只考语数外引发热议
昨天,快报独家披露了2008年江苏高考方案的最新进展情况,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凡响。
记者昨天多方采访发现,新方案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肯定,高考只考语文、数学、外语,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学生的负担。
家长:对偏科孩子有利
“我家女儿偏文科,我觉得这个方案挺适合她。
”市民秦先生的女儿自小偏科,文科很棒,作文写得好,英语分数高,历史和政治都是强项,但数理化对她来说却是比较头疼的学科。
秦先生说,新方案对于偏科的孩子应该是有利的,但对于各学科比较平均的学生不一定有利。
市民丁女士的儿子在一所名校上高二,他是一位偏理科的考生,丁女士认为,新方案给了孩子选择权,照顾到兴趣和专长,是一个不错的方案。
语数外应该是最基础的学科,总分提高也是可以接受的。
老师:学生负担轻了
昨天,有关知情人士还透露,对于社会反映新方案忽视了学生的理化学习,新方案可能会作出微调,比方说,物理学科的学业水平测试中,考试内容可能会有所增加,考试时间由原来的90分钟延长到120分钟。
对此,有关中学老师认为,物理、化学只参加学业水平测试,有利也有弊。
利是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
弊是由于理化仅作为学业水平测试,学校安排的课时也会减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会有所抑制,动手能力的培养削弱。
中学教师金老师说,新方案应该不会增加学生和教师的负担,因为考试的时间拉开的比较长,考试的要求也有所不同,安排得当,学生应该比现在轻松。
高校:录取标准有待细化
对于新方案,高校不少人士都表示赞同。
南京某高校学生处负责人表示,新方案对高校最大的影响,就是给了学校更多的录取自主权。
同时,也打破了以往录取“只看分数”的局面,学校可以选拔自己想要的学生。
比方说,在正式录取时,理工科院校就可以从进档考生中选择物理、化学相对优秀的考生。
但他也提出,高校的选拔录取标准可能还要进一步规范和细化,比方说,同层次的院校要制定一个最基本的统一要求,如要求考生的学业水平测试必须有几门学科是A,然后不同的高校再各有侧重。
而且这样的选拔标准,还必须提前向社会公布出来,做到公开、透明。
(来源:现代快报快报记者谢静娴黄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