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盲实用识字教材教案

合集下载

扫盲课程教案设计方案模板

扫盲课程教案设计方案模板

课程名称:扫盲课程课程目标:1. 帮助学员掌握基本的汉字书写和阅读能力。

2. 提高学员的识字量和阅读理解能力。

3. 培养学员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

4. 增强学员的文化自信和社会适应能力。

课程内容:一、汉字基础1. 汉字的结构和笔画2. 常见部首和偏旁部首3. 汉字的笔顺规则4. 常用汉字的书写和读音二、拼音学习1. 拼音的声母、韵母和声调2. 拼音的发音规则3. 拼音与汉字的对应关系4. 拼音的书写和练习三、阅读理解1. 常见句式和句型2. 阅读理解的基本方法3. 文章的结构和段落划分4. 文章的主旨和中心思想四、写作基础1. 写作的步骤和方法2. 常用写作技巧3. 写作文的格式和规范4. 写作文的修改和润色课程安排:第一周:汉字基础(一)- 学习汉字的结构和笔画- 学习常见部首和偏旁部首第二周:汉字基础(二)- 学习汉字的笔顺规则- 学习常用汉字的书写和读音第三周:拼音学习- 学习拼音的声母、韵母和声调- 学习拼音的发音规则第四周:拼音与汉字对应- 学习拼音与汉字的对应关系- 拼音的书写和练习第五周:阅读理解- 学习常见句式和句型- 阅读理解的基本方法第六周:阅读理解实践- 阅读短文,进行理解和分析- 分析文章的结构和段落划分第七周:写作基础- 学习写作的步骤和方法- 常用写作技巧第八周:写作实践- 完成一篇小作文- 修改和润色作文教学方法和手段:1. 讲授法:系统讲解汉字、拼音、阅读理解和写作的基础知识。

2. 演示法:通过示范展示汉字书写、拼音发音等技巧。

3. 练习法:布置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组讨论法:鼓励学员之间互相讨论,提高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5. 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利用多媒体课件、网络资源等辅助教学。

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员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包括提问、回答问题和参与讨论。

2. 课后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员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了解学员的学习效果。

3. 定期测试:通过定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测试,评估学员的学习成果。

语文扫盲教案

语文扫盲教案

语文扫盲教案教案标题:语文扫盲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语文扫盲的重要性和目的;2. 学习基础的语文知识,包括汉字、词语、句子和篇章的理解;3. 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4. 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教学重点:1. 学习认读汉字;2. 掌握基础的词语和句子的理解;3. 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阅读和写作。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2. 学生练习册;3. 学生课本;4. 汉字卡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语文扫盲的重要性和目的,与学生进行讨论。

2. 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二、学习认读汉字(15分钟)1. 教师出示汉字卡片,让学生逐个认读,并解释汉字的意思。

2. 学生跟读汉字,并进行拼音操练。

3. 学生进行汉字书写练习,教师进行指导和纠正。

三、学习词语和句子的理解(20分钟)1. 教师通过课件或黑板,教授一些常用的词语和句子,并进行解释和示范。

2. 学生跟读词语和句子,并进行操练。

3. 学生进行词语和句子的理解练习,教师进行指导和辅导。

四、阅读和写作练习(20分钟)1. 教师选取一篇简短的文章,让学生进行阅读。

2. 学生进行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教师进行指导。

3.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写作练习,教师进行评价和指导。

五、总结与拓展(10分钟)1. 教师与学生共同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 鼓励学生在课外积极阅读和写作,提高语文水平。

3. 展示一些优秀的学生作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通过认读汉字、学习词语和句子的理解,以及阅读和写作的练习,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提高语文水平。

同时,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辅导,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扫盲语文教案(生活中的读与写)

扫盲语文教案(生活中的读与写)

扫盲语文教案(生活中的读与写)第一章:认识汉字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汉字书写规则。

2. 让学生能够正确识别并书写常用的汉字。

教学内容:1. 汉字的基本笔画和笔顺。

2. 常用汉字的识别和书写。

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和示范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笔顺。

2. 通过图片、实物等辅助教学,帮助学生识别并书写常用的汉字。

教学步骤:1. 讲解汉字的基本笔画和笔顺。

2. 示范书写常用的汉字。

3. 学生跟随老师书写汉字,教师及时纠正错误。

4. 通过图片、实物等辅助教学,帮助学生识别并书写常用的汉字。

练习与作业:1. 让学生回家后练习书写常用的汉字。

2. 教师在下一节课上检查学生的作业,及时给予指导和纠正。

第二章:拼音阅读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汉语拼音的基本知识。

2. 让学生能够通过拼音阅读简单的文章。

教学内容:1. 汉语拼音的基本规则。

2. 简单的文章阅读。

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和示范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掌握汉语拼音的基本规则。

2. 通过朗读、跟读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教学步骤:1. 讲解汉语拼音的基本规则。

2. 示范朗读简单的文章。

3. 学生跟随老师朗读文章,教师及时纠正错误。

4. 学生独立朗读文章,教师检查并给予指导。

练习与作业:1. 让学生回家后练习朗读简单的文章。

2. 教师在下一节课上检查学生的作业,及时给予指导和纠正。

第三章:生活中的阅读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阅读生活中的常见文字。

2. 让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简单的文字进行交流。

教学内容:1. 生活中的常见文字。

2. 简单的文字交流。

教学方法:1. 通过实物、图片等辅助教学,让学生识别并理解生活中的常见文字。

2. 采用情景教学法,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简单的文字进行交流。

教学步骤:1. 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常见文字,如路标、广告等。

2. 讲解并示范如何运用简单的文字进行交流。

3. 学生跟随老师进行实际操作,教师及时纠正错误。

扫盲语文教案(生活中的读与写)

扫盲语文教案(生活中的读与写)

扫盲语文教案(生活中的读与写)第一章:认识汉字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汉字读音和书写方法。

2. 培养学生对汉字的兴趣和认识。

教学内容:1. 介绍汉字的起源和发展。

2. 讲解一些常用的汉字及其读音和书写方法。

教学活动:1. 观看汉字演变视频,了解汉字的起源和发展。

2. 老师示范书写一些常用的汉字,学生跟随模仿。

3. 学生进行汉字读音和书写的练习。

第二章:读写简单句子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读懂并书写简单的句子。

2. 培养学生基本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教学内容:1. 讲解简单句子的结构和成分。

2. 讲解一些常用的句型和表达方式。

教学活动:1. 讲解简单句子的结构和成分,学生跟随练习。

2. 讲解常用的句型和表达方式,学生进行阅读和写作练习。

第三章:读写故事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读懂并书写简单的的故事。

2.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内容:1. 讲解故事的结构和要素。

2. 讲解如何编写故事的的开头、发展和结尾。

教学活动:1. 讲解故事的结构和要素,学生跟随练习。

2. 讲解如何编写故事的的开头、发展和结尾,学生进行故事写作练习。

3. 学生分组进行互相阅读和评价故事。

第四章:读写说明文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读懂并书写简单的说明文。

2. 培养学生对生活中事物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教学内容:1. 讲解说明文的结构和要素。

2. 讲解如何描述事物的特点和功能。

教学活动:1. 讲解说明文的结构和要素,学生跟随练习。

2. 讲解如何描述事物的特点和功能,学生进行说明文写作练习。

第五章:读写应用文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读懂并书写简单的应用文。

2. 培养学生日常生活中写作能力。

教学内容:1. 讲解应用文的结构和要素。

2. 讲解如何写请假条、感谢信等常见的应用文。

教学活动:1. 讲解应用文的结构和要素,学生跟随练习。

2. 讲解如何写请假条、感谢信等常见的应用文,学生进行应用文写作练习。

3. 学生分组进行互相阅读和评价应用文。

扫盲语文教案(生活中的读与写)

扫盲语文教案(生活中的读与写)

扫盲语文教案(生活中的读与写)第一章:认识汉字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汉字笔画和结构。

2. 让学生能够识别并正确书写常用的汉字。

教学内容:1. 汉字的基本笔画和结构。

2. 常用的汉字。

教学步骤:1. 讲解汉字的基本笔画和结构。

2. 让学生练习识别并书写常用的汉字。

练习:1. 练习书写常用的汉字。

2. 练习阅读简单的句子。

第二章:词语的理解与应用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理解并正确使用常用的词语。

2. 让学生能够运用词语进行简单的表达。

教学内容:1. 常用的词语。

2. 词语的使用方法。

教学步骤:1. 讲解常用的词语及其意思。

2. 让学生练习运用词语进行简单的表达。

练习:1. 练习运用词语进行简单的表达。

2. 练习阅读简单的文章。

第三章:句子的理解与应用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理解并正确使用简单的句子。

2. 让学生能够运用句子进行简单的表达。

教学内容:1. 简单的句子结构。

2. 句子的使用方法。

教学步骤:1. 讲解简单的句子结构及其意思。

2. 让学生练习运用句子进行简单的表达。

练习:1. 练习运用句子进行简单的表达。

2. 练习阅读简单的文章。

第四章:阅读理解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理解并正确解读简单的文章。

2. 让学生能够提取文章中的关键信息。

教学内容:1. 简单的文章结构。

2. 阅读理解的方法。

教学步骤:1. 讲解简单的文章结构及其意思。

2. 让学生练习阅读并理解文章。

练习:1. 练习阅读并理解简单的文章。

2. 练习提取文章中的关键信息。

第五章:写作技巧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汉字、词语和句子进行简单的写作。

2.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写作技巧。

教学内容:1. 基本的写作技巧。

2. 写作的步骤。

教学步骤:1. 讲解基本的写作技巧及其运用。

2. 让学生练习写作。

练习:1. 练习运用所学的汉字、词语和句子进行简单的写作。

2. 练习按照步骤进行写作。

第六章:日常生活中的阅读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阅读并理解日常生活中的文本,如菜单、广告、路标等。

扫盲课程教案设计

扫盲课程教案设计

扫盲课程教案设计教案标题:扫盲课程教案设计教案目标:1. 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读写能力,提高扫盲学习的效果。

2. 培养学生对于知识的兴趣和学习的动力。

3.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合作能力。

教学内容:1. 字母和拼音的学习:学生通过学习字母的发音和拼写,掌握基本的拼音知识。

2. 基础词汇的学习:学生通过学习常用的汉字和词语,扩大词汇量。

3. 基本语法的学习:学生通过学习基本的语法知识,掌握基本的句子结构和语法规则。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简单的图片或物品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

2. 字母和拼音的学习:a. 教师通过投影或板书展示字母和拼音的形状和发音,并示范正确的发音。

b. 学生跟读字母和拼音,并进行口语练习,巩固记忆。

c. 学生通过拼读简单的单词和句子,加深对字母和拼音的理解和应用。

3. 基础词汇的学习:a. 教师通过图片或卡片展示常用的汉字和词语,并示范正确的发音和拼写。

b. 学生跟读和模仿教师的发音,并进行口语练习,巩固记忆。

c. 学生通过练习写字和造句,加深对词汇的理解和应用。

4. 基本语法的学习:a. 教师通过示范和解释,教授基本的句子结构和语法规则。

b. 学生通过模仿和练习,掌握基本的句子构造和语法用法。

c. 学生通过口语练习和书面练习,巩固语法知识的应用。

教学评估:1. 口语评估:教师通过学生的口语表达和发音准确度,评估学生对于字母、拼音、词汇和语法的掌握程度。

2. 书面评估:教师通过学生的书面练习和作业,评估学生对于字母、拼音、词汇和语法的运用能力。

3. 综合评估:教师通过课堂表现、课堂互动和小组合作等方式,评估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动力和合作能力。

教学资源:1. 字母和拼音的教学资源:字母卡片、拼音表、投影仪或黑板等。

2. 基础词汇的教学资源:图片卡片、词语卡片、词汇表等。

3. 基本语法的教学资源:示范句子、语法规则表、练习题等。

教学延伸:1. 提供额外的练习资源,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扫盲实用常识教案

扫盲实用常识教案

扫盲实用常识教案(总22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和谐生活家庭和睦教学目标:1、知道家庭和睦的重要意义。

2、掌握处理好家庭成员关系的方法教学重点:怎样做到家庭和睦教学难点:怎样做到家庭和睦教学过程:一、提出问题,明确探究内容。

谈话导入:家和万事兴,家庭和睦是事业发展的前提,也对保证家庭成员的健康,培养孩子良好的性格有重要意义。

板书:《家庭和睦》二、展示案例。

出示课文内容,要求:1、把课文读通顺并画出生字词多读几遍。

2、小组交流生字词的情况,通读课文。

3、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结果怎样4、想一想,自己是怎样做到家庭和睦的?三、拓展延伸1、夫妻和睦“大补丸”。

2、媳妇处理婆媳关系注意事项四、小结五、作业布置:将本节的案例讲给家里人听。

第二课时邻里关系教学目标:1、知道邻里之间和睦相处的意义。

2、掌握处理好邻里关系的方法。

教学重点:怎样做到邻里和睦教学难点:怎样做到邻里和睦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对门”今天我们来谈谈邻里关系。

板书:《邻里关系》二、出示案例。

出示课文内容,要求: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结果怎样2、想一想,假如你家遇到这样的事情,你会怎么处理?三、处理邻里关系的建议。

1、沟通交流。

2、注意细节3、互帮互助4、互谅互让,四、学习文明公约。

五、小结。

自己无法解决的邻里纠纷怎么办(借助第三方帮助解决):六、生活实践。

(你会怎么解决这个问题)七、作业布置:回顾自己的生活,想想自己在邻里关系中有哪些做得不妥之处。

第三课时子女教育教学目标:1、掌握子女教育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2、学会欣赏孩子。

教学重点:掌握教育孩子的方法。

教学难点:对孩子实行因材施教。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

1、播放《孟母三迁》视频,讨论:你怎么看孟母三迁。

2、板书课题——子女教育二、展示案例。

出示课文内容,要求:1、把课文读通顺并画出生字词多读几遍。

东关小学扫盲教案

东关小学扫盲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东关小学扫盲教案课时安排:每课时40分钟教学对象:小学一年级学生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汉字读音和书写方法。

2. 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增强他们对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1. 汉字的基本读音和书写方法。

2. 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

教学难点:1. 汉字的正确书写。

2. 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提升。

二、教学内容与步骤第一课时:认识汉字1. 导入:教师向学生介绍汉字的起源和发展,激发学生对汉字的学习兴趣。

2. 教学汉字“一”、“二”、“三”、“四”,讲解其读音和书写方法。

3.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书写汉字,教师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4. 课堂练习:学生独立书写汉字“一”、“二”、“三”、“四”。

第二课时:学习拼音1. 复习上节课的字词,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2. 教学拼音“a”、“o”、“e”、“i”、“u”,讲解其发音方法。

3.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朗读拼音,教师及时纠正学生的发音错误。

4. 课堂练习:学生独立朗读拼音。

第三课时:学习拼音字母表1. 复习上节课的拼音,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2. 教学拼音字母表,讲解每个字母的发音和书写方法。

3.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朗读字母表,教师及时纠正学生的发音错误。

4. 课堂练习:学生独立书写字母表。

第四课时:学习汉字“天”、“地”、“人”、“大”1. 教学汉字“天”、“地”、“人”、“大”,讲解其读音和书写方法。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书写汉字,教师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3. 课堂练习:学生独立书写汉字“天”、“地”、“人”、“大”。

第五课时:学习词语“天地人”1. 复习上节课的汉字,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2. 教学词语“天地人”,讲解其含义和用法。

3.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朗读词语,教师及时纠正学生的发音错误。

4. 课堂练习:学生独立朗读词语“天地人”。

六、学习汉字“上下”1. 复习上节课的词语,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2. 教学汉字“上”和“下”,讲解其读音和书写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交通安全教学目标:1、能够识别基本的交通安全标志。

2、学会运用基本的交通安全知识。

教学重点:能够识别基本的交通安全标志。

教学难点:能够识别基本的交通安全标志。

教学过程:1、交通安全关乎每一个生命的安危。

我国每年死于交通事故的人数超过10万,其中绝大多数是由缺乏交通安全知识或忽视交通安全所致。

2、认识常见交通标志。

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了等一等。

3、步行安全规则。

4、骑摩托车常识。

5、遇到交通事故怎么办。

(1)维护秩序,保护好现场。

(2)呼喊周围路人,同时拨打120向医院求救,迅速抢救伤员。

(3)打122交通事故报警电话求助。

(4)记住违章肇事车辆的车牌号码。

6、作业布置:给同村的村民交通安全知识电的常识家用电器教学目标:1、了解家用电器使用的基本常识。

2、掌握家用电器维护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点:了解家用电器的使用的基本常识。

教学难点:掌握家用电器维护的基本方法。

教学过程:1、谈话引入。

现代社会,家用电器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

认识常用的家用电器,掌握它的基本用途与使用常识,是现代生活所必需的能力之一。

2、板书课题:家用电器3、展示案例,提出问题。

我们在购买家用电器时要注意哪些方面?在使用家用电器时又该注意些什么?4、家用电器使用的基本常识。

(1)了解产品的功能、使用范围、操作方法、注意事项。

(2)要养成良好的使用习惯。

(3)要对家电进行保养、维护。

(4)不能使电器超负荷运转或进行不当操作。

5、常用家电的使用与维护。

(1)电视机。

(2)洗衣机。

6、购买家用电器的注意事项。

7、作业布置:检查居室的线路安全用电教学目标:1、了解安全用电的常识。

2、学会正确处理用电过程中的突发事件。

教学重点:了解安全用电的常识。

教学难点:学会正确处理用电过程中的突发事件。

教学过程:1、出示安全用电歌:变压器,常有电,大人小孩要离远……出了事故快断电,去找电工莫迟延。

2、出示案例,说一说,李某为什么会死亡?3、为了避免用电事故的发生,我们应该了解哪些安全用电的知识呢?4、安全用电常识。

(1)家用电表必须有总保险,任何情况下都严禁用铜、铁丝代替保险丝。

(2)不要私拉乱拉电线,为要随便移动带电设备。

(3)接头应保持良好接触、连接可靠,并要用绝缘胶布包好。

(4)发现电线断落,应与电线断落点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并及时向有关部门汇报。

(5)不要买伪劣电器。

(6)电源插头、插座应放在儿童接触不到的地方。

(7)家用电器漏电、着火必须切断电源,切不可用水或泡沫灭火器浇喷。

(8)湿手不可触摸家用电器。

不能用湿布擦拭正在使用中的家用电器。

(9)使用电熨斗、电烙铁等电热器件,必须远离易燃物品。

(10)家用电器损坏后不要自行打开,要请专业人员或送修理店修理。

5、触电急救措施。

6、作业布置:给自己的孩子宣传用电常识借条借款人向出借人(签章)借到人民币现金(大写)¥(小写)¥元。

月利率按2%计算,本金按期归还,利随本清。

借款期限从年月日起至年月日止,共计天,逾期不归还,从逾期之日起至实际还款日止,按总借款额日千分之五向出借人尝付违约金并承担律师代理费。

若有纠纷在出借人所在地人民法院解决。

附借款人身份证或其他有效证件复印件一张。

电话:借款人(签章并按手印):借款日期:年月日怎样写书信学习目标:1.策划一次和远方亲戚的“手拉手”活动,商量、讨论活动的方案。

2.能有条理、较为具体地说出自己的活动方案。

3.能通过书信的方式与他人沟通,并把“手拉手”活动开展下去。

4.能在信中把自己对活动的打算做具体清楚的描述,同时能合理地提出可行性建议。

课前准备:各地风土人情方面的图片。

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口语交际一、激发兴趣,组织讨论1.出示各地风土人情方面的图片,了解祖国各地的特色。

说说自己的向往:最想去哪里?了解哪里?2.如果自己有一个在远方的同龄朋友,你觉得会有什么好处?你想要这样的一个朋友吗?3.组织学员讨论:用哪些方式才能与素不相识的远方亲戚建立联系呢?可以通过远方的一个朋友介绍认识;可能通过媒体来认识;可能通过学校与学校之间建立联系……二、合作讨论,汇集精华1.联系上以后,我们可以开展哪些活动呢?学员合作讨论,策划活动方案。

2.教师到各组听方案,参与讨论、合作。

3.全班交流活动方案:(1)首先写信,建立联系。

(2)比较熟悉后,发出邀请,一同参与活动。

(3)若对方生活困难,我们就对他给予生活上的资助。

(4)……三、选择方案,付之行动1.讨论刚才提出的方案,你觉得最可行,最好的是哪一个方案?并说明理由。

2.如果你们真的联系上了,成了一对好朋友,你们会怎么做?第二课时(习作指导)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上节课我们已经讨论过活动的方案了,今天就开始行动,第一步──写信,建立联系。

二、讨论内容,激发写作灵感1.小组讨论:信的内容包括哪几方面?让对方了解自己的情况(学习、生活、工作,生活的小环境、大环境)把自己班级策划的方案详细地进行介绍。

提出自己认为比较可行的建议。

希望以后能如何进一步地相互了解。

想了解对方的哪些情况。

2.注意书信和信封的格式(1)书信的格式:书信由称谓、正文、敬语、落款及时间四部分组成。

称谓应在第一行顶格写,后加冒号,以示尊敬;正文是信函的主体。

可以根据对象和所述内容的不同,灵活地采用不同的文笔和风格;敬语在书信结束时向对方表达祝愿、勉慰之情的短语。

落款及时间在信文的最后,写上写信人的姓名和写信日期,写在敬语后另起一行靠右位置。

(2)信封的格式:左上方写收信人所在的邮政编码,上方写收信人的地址,中间写收信人的姓名,姓名写得大一些。

信封的右下方写寄信人的地址、姓名和寄信人所在的邮政编码。

三、动笔写作,开启心扉1.写信方式:可以小组合作写信,分工合作,一人写一个部分。

比如有的写自己的情况介绍,有的写活动设想,有的对对方的请求等,最后一起修改合成一份完整的信;也可以自己独立完成。

2.开始写信。

四、典型评价(1)回顾交流:写好这封信要注意哪些?①学员讨论。

②投影出示。

(2)投影一篇中等程度的习作。

全体学员自由读这篇习作,对照评议标准进行评价。

引导学员先评议这篇习作的成功之处,有什么不足,说说理由,并且加以修改。

(3)投影一篇较优秀的习作。

①让作者本人朗读全文。

②学员再次根据评议标准思考,评议。

③学员听完后各抒己见。

第三课时(习作讲评)一、典型评价1.回顾交流:写好这封信要注意哪些?(1)学员讨论。

(2)投影出示:2.投影一篇中等程度的习作。

全体学员自由读这篇习作,对照评议标准进行评价。

引导学员先评议这篇习作的成功之处,有什么不足,说说理由,并且加以修改。

3.投影一篇较优秀的习作。

(1)让作者本人朗读全文。

(2)学员再次根据评议标准思考,评议。

(3)学员听完后各抒己见。

二、继续写作,在交流中充实内容1.交流第一部分内容:自我介绍。

在交流中知道自己还需要如何修改,如何补充材料,才能让对方更了解自己,了解我们的大家庭。

2.交流第二块内容:活动的方案学员各抒己见,过讨论边修改,把自己的内容改得更加丰满。

3.注意检查信的书写格式。

三、合作交流,在修改中完善1.小组合作写信的学员,把自己所写的一个部分与其他几位同学合起来,再读一读,一同修改:是否有错别字,语句是否通顺,文章内容是否饱满。

2.课堂交流。

把自己认为最满意的一部分文章与大家一同分享。

小组合作写的文章就把自己组认为比较有新意的语句读给大家听。

认识10以内的数教学目标:会认10以内的数教学内容:1,2,3,4,5,6,7,8,9,10教学过程:1.出示数字,认一认是几2.教师边出数边用手指演示3.请学员认识数字4.教写10个数字,教师在黑板上演示5.学员自己写数字,教师指导10以内的加、减法教学目标:能正确地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教学内容:10以内的加减法教学过程:1、出示实物贴图,请学员数出有几个2、教师边出贴图边讲解加法,左边贴了几张,右边贴几张,两边合起来共多少张3、数一数、算一算自己的手上有多少根手指,是怎样算的。

4、教算减法,教师扮演,有6个苹果,吃了2个,还有几个?5、出示计算题、请学员算一算6、教师个别指导认识30以内的数教学目标:会认30以内的数教学过程:1、复习引入,出示数字请学员数一数2、新课、教认数字3、教写数字、教师板书4、出示数字、学员认数5、练习,请学员上黑板写数6、教师总结学习计算30以内数的加、减法教学目标:正确地计算30以内数的加减法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出示数字,请学员数数)二、新课教算30以内数的加减法1、教师扮演计算过程2、重点讲解计算方法三、巩固练习 1、(出示练习题,让学员自己做一做)2、教师巡视,个别辅导,对存在问题的学员进行计算四、课堂总结学习连加教学目标:正确的计算连加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数数二、新课数学连加计算1、教师扮演计算过程,加:15+36+17=682、讲解计算方法三、巩固练习1、出示练习题2、请学员自己做3、教师巡视、知道四、课堂总结学习连减计算教学目标:学会正确的计算连减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数数、口算二、新课:教算连减计算如:45-16-13=16三、巩固练习 1、出示练习题2、教师巡视指导认识元、角、分教学目标:会认元、角、分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二、新课学习1、板书元、角、分2、教认元、角、分3、教写元、角、分三、巩固练习1、请学员自己写元、角、分2、教师巡视指导四、课堂总结学习元、角、分的换算教学目标:能正确的进行单位换算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认识圆角分二、新授例:1元=10角 1角=10分 1元=100分1元可以换成10张1角的钱 1角钱可以换成10个1分的硬币三、巩固练习: 2角=()分 2元=()角40分=()角 50角=()元四、课堂总结教学目标:会认人民币的大写数字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认读元、角、分二、新授1、教认人民币大写: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2、教师示范书写3、教认钱币大写数字三、巩固练习请学员读一读四、总结人民币的书写教学目标:正确地书写人民币的大写数字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认读大写人民币的数字二、新授学习书写大写人民币1、教师板书,示范书写零壹贰叁肆伍2、再次进行讲解书写三、巩固练习四、总结教学目标:能正确的书写大写的人民币教学过程:一、复习请学员上板书写二、新授教写大写人民币陆柒捌玖拾1、教师板书范写2、知道学员书写三、练习学员自己书写、教师巡视,个别辅导四、总结学习人民币的计算教学目标:学会简单的人民币计算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认读人民币2、书写人民币大写二、新授人民币的计算1、例2元+6元+8元三、练习:出示练习题,学员自己算四、课堂总结教学目标:能正确的兑换人民币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二、新授人民币的兑换例:一张100元的可以换两张50元100元(2)张50元一张50元的可以换两张20元和一张10元三、练习学员之间互相兑换练习四、总结学习统计教学目标能简单学会整理和收集数据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二、新授统计1、说说自家2008年---2010年粮食的产量情况2、教师讲解,并绘制简单的统计表3、讲解统计表的绘制方法三、巩固练习(出示一组数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