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论防城港市重点海堤远期规划的重要性3000
防城港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5年)

防城港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5年)1.规划年限与规划区范围本次规划年限至2025年,其中近期至2015年,并对2025年以后作规划展望。
城市规划区范围主要包括港口区全部,防城区的防城镇、华石镇、江山乡、滩营乡和茅岭乡的所辖区域,总面积约1227.26平方公里。
中心城主要指规划建成区所覆盖的范围,包括港口区以及防城区的防城镇。
2.城市性质和城市规模防城港市的城市性质确定为:我国沿海主要的港口城市,环北部湾地区重要临海工业基地和门户城市,区域性国际滨海旅游胜地。
规划至2015年,中心城人口规模45万人,城市建设用地80平方公里;2025年中心城人口规模10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140平方公里。
3.市域城镇体系规划3.1城镇空间结构规划规划防城港市主要形成四条城镇发展轴:(1)茅岭至东兴发展轴依托钦防高速公路和防(城)东(兴)一级公路,由茅岭乡经中心城、江山乡、江平镇至东兴市区的发展轴。
(2)东兴至垌中发展轴依托沿边公路、东兴至垌中镇二级公路,由东兴市区经马路镇、那良镇至垌中镇的发展轴。
(3)在妙至公正发展轴依托崇左至钦州高速公路、崇左至上思二级公路及上思至公正镇二级公路,由在妙镇经上思县城、叫安镇至公正镇的发展轴。
(4)上思至企沙发展轴依托上思至企沙一级公路,由上思县城经大录镇、中心城、光坡镇至企沙镇的发展轴。
3.2城镇职能结构规划规划市域形成四个层次的城镇等级:(1)市域中心城市:中心城;(2)市域副中心城市:东兴市区和上思县城;(3)重点镇:企沙镇、江平镇、那良镇、在妙镇;(4)一般乡镇:其它乡镇。
3.3城镇等级规模结构规划规划市域形成五个层次的城镇规模结构:(1)中心城进入特大城市行列(≥100万人);(2)东兴市区为中等城市(20-50万人);(3)上思县城为小城市(5-20万人);(4)企沙、茅岭、江平、江山、在妙、叫安、马路等为1-5万人的小城镇;(5)其它城镇小于1万人。
3.4市域空间管制针对防城港市域空间内的功能定位、开发建设,综合生态适宜性、工程地质、资源保护等方面因素,规划市域空间划分为城镇地区、乡村地区、生态地区等三大类空间管制区。
防城港深水码头建设及航道治理关键技术研究

防城港深水码头建设及航道治理关键技术研究前言防城港是我国南方重要的沿海港口城市之一,拥有优越的港口地理位置和良好的自然条件,其深水港作为航运旺季时的主力港口之一,对于促进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海洋经济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强,防城港深水港的建设和航道治理也逐渐成为了研究的重点。
本文将着重探讨防城港深水码头的建设以及航道治理的关键技术问题。
防城港深水码头建设防城港深水码头建设是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货物运输需求而进行的重要工程。
它位于防城港市西南方向的东兴市境内,使用区域内的深水区域进行设计和建设。
设计港口的疏浚深度主要以船舶吃水深度为基础,其主要疏浚目标深度为20.7米。
与此同时,码头排布、岸线形态等也是设计中的关键要素。
码头排布防城港深水码头的排布主要是考虑到港口的功能性,设计出方便快捷的码头排布方案。
港口主要分布在北侧和南侧两个区域,其中北侧为船舶停泊区域,南侧则是物流区。
为了保证船舶的装卸效率,港口还设计了贯穿南北的向上或向下细分的码头,以适应船舶停靠时候的需要。
岸线形态岸线形态则是设计中的策略核心之一,它主要考虑到港口岸线的稳定性以及船舶的对接便利性。
设计师在码头建设中发掘了岸线护堤的关键作用,岸线护堤采用了逆潮消能、固滩、非结构面等多项手段,并且利用了岸线自然条件,将港口岸线的稳定性发挥到极致。
防城港航道治理防城港航道治理则是防城港深水码头建设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它主要包括航道疏浚、航道维护和疏浚用地的管理,这些都是港口的顺利运营的非常重要的因素。
航道疏浚航道疏浚是防城港航道治理中的重要环节之一。
据研究,防城港深水码头航道污染物较重,这会对码头的运营造成很大的影响。
因此,要进行疏浚,以保证码头的顺利运行。
疏浚可以通过人工或机械进行,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疏浚的深度和技术资质等要求都需要特别注重。
航道维护防城港深水码头的航道维护是航道治理的一个重要环节。
它主要包括灯标定位、航道标记和水深测量等方面的内容,以确保港口船舶的安全通航。
关于防城港市建设自由贸易港区的建议

关于防城港市建设自由贸易港区的建议广西民族大学教授高歌一、防城港市自由港区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一)优势防城港市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中,是广西最早和唯一的沿海开放城市,是具有完备的海陆空综合立体交通枢纽的门户城市,历史上就是云、贵、川、桂、湘、鄂等省与海外贸易的主要商品集散地之一。
近年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国务院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在政策、项目、资金等方面对广西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
作为中国与东盟贸易区的地缘交汇点,以及享有“东部的环境,西部的政策”的防城港市,作为国家开发战略的重要地位将更加凸显,经济快速发展,GDP和财政收入、全社会固定资产等经济指标增幅均居广西前列。
东兴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已经是我国六大沿边开放试验区之一,是全新的边境特区。
在此基础上,可以促进本市的加工贸易和海关监管进一步转型升级。
防城港的国际区域航运中心建设必须直接定位在第二代国际航运中心。
航运史上第一代航运中心以国际货物的中转及集散为主要职能,第一代航运中心在中转业务的基础上开展加工增值业务,第二代航运中心开始在参与生产要素在全球的配置,在第一代航运中心的基础上开始集产品、资本、信息、技术、贸易和服务于一体,即现代航运中心。
防城港在货物中转及集散方面处全国二十大港口之一的水平。
其直接腹地远到我国西南地区,通过发展加工贸易,形成众多的制造业可以保证防城港加工增值业务的顺利展开,为其向现代航运中心过渡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必要性1.符合国家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的战略选择。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加强双边多边经贸合作。
“十二五”时期,国家将深化沿海沿边开放,全而提升参与全球分工和竞争的层次。
防城港市位于中国与东盟对接的前沿,紧紧抓住新一轮国际生产要素转移的历史机遇,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发挥边境特区开放带动作用,带动本市、广西和西南地区的发展。
2.适应与东盟合作的需要。
防城港的未来趋势

防城港的未来趋势
防城港是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一个地级市,位于广西北部沿海地区。
防城港市的未来趋势可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区位优势进一步发挥:防城港市位于中国西南地区与东南亚经济圈的交汇点,地理位置优越。
未来,随着国内外经济的发展和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防城港市有望进一步发挥区位优势,成为东南亚与中国内陆地区的重要门户城市。
2. 海洋经济的发展:防城港市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和良好的港口条件,未来可能会加大对海洋经济的发展力度。
海洋渔业、海洋旅游、海洋科研等领域的发展潜力巨大。
3. 工业化和城市化加快:防城港市目前已经建设了一些重要的工业园区和经济开发区,未来可能会进一步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步伐。
制造业、物流业等产业可能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市区规模也可能会扩大。
4. 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防城港市处于广西独特的红树林生态环境带,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生态优势。
未来,防城港市可能会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绿色发展,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取得平衡。
5. 旅游业的发展:防城港市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风景和丰富的文化资源,未来可能会加大对旅游业的发展力度。
海滩度假村、红树林旅游、文化遗址等旅游项
目的开发有望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防城港市旅游观光。
总的来说,防城港市将以区位优势、海洋经济、工业化和城市化、生态环境保护和旅游业发展为重点,力争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的双赢。
同时,防城港市也需要注意在发展过程中解决好资源利用、环境保护、城市规划等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
防城港港口“十三五”发展评价及“十四五”发展设想探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路运输觀防城港港口“十三五”发展评价及"+五”发展设想探讨何彪,胡小卫(广西壮族自治区北部湾港口管理局防城港分局,广西防城港53800 1)摘要:进一步开发利用好港口资源,提升港口功能效应,打造量与质的双重飞跃式发展,是港“十四五”时期港口发展的重点。
文章 析了'”时港港口发展成效及在的,探讨了“十四五”时港港口发步设想。
关键词:港口厂;十四五;发中图分类号:U651文献标识码:A DOI:11.13282/ki.wccst.2020.12.054文章编号::673-4874(2020))2-0197-050引言港既沿海又沿边,北接黔川,西靠云南,东临粤港澳,南濒北部湾,海主要港,是连接陆资源丰富的大西南和经济活跃的东南亚地区的枢纽地带,具越的区势。
着538km的海岸线、230km的边境线和5家级口岸,规划港口岸线94.857km,港口资源丰富&同时具有水域宽阔、纳潮量大、地蔽、水深浪、港淤积少等良好的建港,港发&1“十三五”发展评价'”期间,在全球经济增速放缓要求趋严等势下,防城港围绕自治区“三大定位”“四大战略”'坚战”等部署要求,边海经济带为主线,京与西部陆海新,加强港,加快临港工业发展,取得较大成效。
2019底,防城港成性泊位131个,万吨级泊位46个,其中20吨级泊位3个,全港能力达144亿t((箱能力187箱)。
目发展成为海主要港广西沿海主力港,最大的、磷口港以及铁矿石、煤炭、化肥等重要战资的地,南方能源材料的转运中心,港争了进一步的提升&1-1发展成效1.1.1规划顺利落为适应、产业、经济和港口自身的发展需求,防城港港体规划'2010年启动,2012年由部联合自治区人民政府了专家评审,2015年由部了规划环评的专家评审,后专家评审意见及国家部委意见进一步修改2d7年9部和自治区人民政府的批复,规划顺利落。
防城港市城市规划与海绵城市研究

防城港市城市规划与海绵城市研究一、介绍防城港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部,濒临南海,是该地区一个重要的海港城市。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和扩张,城市规划已成为城市治理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本文旨在探讨防城港市城市规划的现状及其未来发展思路,同时考虑如何将海绵城市理念引入城市规划中。
二、防城港市城市规划现状1.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建设中起着决定性作用的部分。
目前,防城港市的基础设施建设较为完善,城市道路、桥梁、排水系统等都得到极大的改善和提升。
2.城市居住环境和社会福利设施防城港市的居住环境较好,住房条件得到较好的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同时,城市中的医疗卫生、教育等社会福利设施也日益完善。
3.城市开发和房地产建设随着经济的发展,防城港市的城市开发和房地产建设也越来越活跃。
城市中的高层公寓、商业中心及写字楼等也不断涌现,城市形象逐渐焕发新生。
三、防城港市城市规划的思路为了进一步优化防城港市的城市规划,必须面对的挑战包括提高城市的环保水平、解决城市拥堵等交通问题等。
为此,本文提出以下思路:1.城市绿化与生态保护防城港市应着重加强城市内的绿化建设及生态保护,引入生态系统重建和城市绿色生态建设的理念,同时增加城市郊区植被的覆盖面积,增加绿地数量和绿化工程实施面积。
2.促进城市交通流畅和可持续发展为了解决城市中存在的交通拥堵问题,防城港市的城市规划应该采取创新的解决方案,例如促进公共交通,推广绿色出行等方式。
同时,为了实现持续发展,城市规划应该注重增强城市的运输网络,让城市的经济和交通运输更加便捷、高效。
3.发展海绵城市随着气候变化和海洋环境问题的加剧,海绵城市在城市规划中逐渐成为关注的焦点。
防城港市应该把海绵城市的理念引入城市规划中,强调雨水的收集和利用。
在城市道路和建筑面积上进行大面积绿化和渗透性铺装,减少城市铺装的覆盖面积,提高城市的透水性,减少城市污水的排放。
四、结论防城港市作为南海海港城市,城市规划和发展已经成为城市的一项必然趋势。
论防城港市重点海堤远期规划的重要性

论防城港市重点海堤远期规划的重要性防城港重点海堤远期规划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和重要手段。
本文主要从防城港防洪防潮体系的现状着手,重点对防城港海堤工程远期规划的重要性做了分析和探讨。
标签:防城港;重点海堤;远期规划;重要性国家海洋战略、大水利战略、海洋经济区域规划等都为海堤工程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海堤工程在发挥防洪防防潮,保护城市免受台风海啸等自然灾害以及发挥海堤景观价值,促进海岛及沿海城市旅游经济的发展都发挥着具大的作用。
防城港作为我国沿海主要的港口城市,环北部湾地区重要临海工业基地和门户城市,区域性国际滨海旅游胜地,以及中国-东盟自贸区的核心城市,城市的安全至关重要。
作为一个拥有580公里漫长海岸线的沿海城市,加强防城港市重点海堤远期规划和建设关乎防城港的城市安全、城市发展以及城市居民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必须予以足够的重视。
一、防城港海堤工程发展现状1、防城港市影响海堤工程建设的气象因素防城港市地处低纬度地区,南濒北部湾,北靠十万大山,属于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区,受热带气旋影响是全区受台风海潮影响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
热带气旋包括热带低压、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台风、强台风和超强台风。
一般情况下,热带气旋中心进入北纬19°以北、东经112°以西,则对防城港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近50年来,影响防城港的热带气旋平均每年有5个,最多的年份达9个,最少的年份0个。
影响防城港的热带气旋多发生在7~9月,占影响总个数的72%,其次是6月和10月,各占11.9%和9.8%。
最早影响防城港的热带气旋出现在4月中旬,最晚为11月初[3]。
热带气旋发生频率高、时空分布不均、强度大,所经之地,往往出现狂风、暴雨,造成大风灾害和暴雨、洪涝灾害,海上还会出现巨浪和风暴潮,造成生命、财产和经济的重大损失。
目前防城港热带气旋灾害风险总体表现为沿海高内陆低。
高风险区主要分布在港口区企沙、光坡、公车、东兴市区、江平、马路及防城城区、茅岭、江山一带。
防城港市发展前景

防城港市发展前景防城港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南部,地处北纬21°25′至22°4′,东经108°6′至109°44′之间,为一个沿海城市。
防城港市自古以来就是一个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是中国通往东南亚的门户之一,地理位置得天独厚。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推进,防城港市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首先,防城港市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地理优势,这为其发展提供了重要基础。
该市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特别是铝、锡、锰等稀有金属矿产资源,具备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深度开发的潜力。
此外,防城港市还拥有得天独厚的沿海地理位置,使其成为中国通往东南亚的重要门户,对外贸易潜力巨大。
其次,防城港市重视经济转型升级,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这为其发展提供了良好环境。
近年来,该市加大力度培育新兴产业,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和功能转型。
例如,该市积极发展碳纤维、新能源、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不断提升产业链的附加值和竞争力。
同时,防城港市还加强了对农业产业的扶持和培育,积极开展农业产业链的延伸,通过提高农产品品质和附加值,推动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第三,防城港市注重人才引进和培养,为发展提供了人力资源的支持。
近年来,该市出台了一系列措施,鼓励和支持高层次人才到防城港发展,并注重培养本地人才。
例如,该市设立了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为有创新创业能力的人才提供优厚的待遇和政策支持。
此外,该市加强对教育体制改革和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提高了人力资源的素质和竞争力。
最后,防城港市注重加强城市建设,提升城市形象和软实力。
该市加大了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提升了城市的功能和形象。
例如,在交通建设方面,该市加快推进港口、铁路、公路网络的建设,提高了交通运输的便捷性。
同时,该市还注重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等绿色产业,提升了城市的环境质量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综上所述,防城港市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地理优势,注重经济转型升级和人才引进培养,加强城市建设和形象打造,为其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前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防城港市重点海堤远期规划的重要性
摘要:防城港重点海堤远期规划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和重要手段。
本文主要从防城港防洪防潮体系的现状着手,重点对防城港海堤工程远期规划的重要性做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防城港;重点海堤;远期规划;重要性
国家海洋战略、大水利战略、海洋经济区域规划等都为海堤工程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海堤工程在发挥防洪防防潮,保护城市免受台风海啸等自然灾害以及发挥海堤景观价值,促进海岛及沿海城市旅游经济的发展都发挥着具大的作用。
防城港作为我国沿海主要的港口城市,环北部湾地区重要临海工业基地和门户城市,区域性国际滨海旅游胜地,以及中国-东盟自贸区的核心城市,城市的安全至关重要。
作为一个拥有580公里漫长海岸线的沿海城市,加强防城港市重点海堤远期规划和建设关乎防城港的城市安全、城市发展以及城市居民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必须予以足够的重视。
一、防城港海堤工程发展现状
1、防城港市影响海堤工程建设的气象因素
防城港市地处低纬度地区,南濒北部湾,北靠十万大山,属于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区,受热带气旋影响是全区受台风海潮影响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
热带气旋包括热带低压、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台风、强台风和超强台风。
一般情况下,热带气旋中心进入北纬19°以北、东经112°以西,则对防城港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近50年来,影响防城港的热带气旋平均每年有5个,最多的年份达9个,最少的年份0个。
影响防城港的热带气旋多发生在7~9月,占影响总个数的72%,其次是6月和10月,各占11.9%和9.8%。
最早影响防城港的热带气旋出现在4月中旬,最晚为11月初[3]。
热带气旋发生频率高、时空分布不均、强度大,所经之地,往往出现狂风、暴雨,造成大风灾害和暴雨、洪涝灾害,海上还会出现巨浪和风暴潮,造成生命、财产和经济的重大损失。
目前防城港热带气旋灾害风险总体表现为沿海高内陆低。
高风险区主要分布在港口区企沙、光坡、公车、东兴市区、江平、马路及防城城区、茅岭、江山一带。
这些地区受热带气旋影响较为频繁,热带气旋灾害致灾因子危险性高,且地势低、河网较密集,孕灾环境的敏感性高,承灾体综合易损性也较高。
中等风险区位于上思县城、防城区滩营、华石、那梭、大菉、那勤、扶隆、那良、峒中,这些地区热带气旋灾害致灾因子危险性次低,但孕灾环境的敏感性、承灾体综合易损性较高,防灾减灾能力多为中等以下。
低风险区域为上思县公安、那琴、叫安、华兰、在妙、平福、南屏。
2、防城港市海堤工程发展现状
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在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以及市政府的领导下,在国家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关怀下,防城港积极加强防洪防潮基础设施的建设,尤其是“十五”期间,新建了一批防洪防潮海堤工程,截止目前,防城港现已建成海河堤防172.86公里,其中,海堤152.67公里,河堤20.19公里;已建成标准海河堤防40.6公里,占现有海河堤防总长的23.5%,其中,10年一遇防洪标准的有19.06公里,20年一遇防洪标准的有21.54公里[3]。
海堤建设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沿海地区防洪防潮能力大大增强。
近年来,国家对我市沿海地区的建设加大了投资力度,专门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有力地促进了沿海地区经济
社会的发展。
随着经济的发展,防城港城乡居民收入也稳步增长,沿海热带气旋威胁区群众的居住条件已明显改善,民宅抗风能力已得到明显提高。
初步形成以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的综合防洪防潮减灾保障体系,为保护防城港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保障工农业生产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二、防城港海堤工程建设面临的问题
目前防城港海堤规划和建设与整个防城港的经济、社会和环境发展已不相适应。
主要表现在:
一是海河堤防总体标准比较低。
现有海河堤防工程,其中按设防标准建设的仅有不到50%,其余大部分仅能防御2~10年一遇洪水,而且普遍存在堤身单薄、堤基渗漏、抗冲刷能力低、穿堤涵闸隐患多等问题,总体防洪标准比较低。
而北部湾经济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提速,北部湾经济区沿海地区土地利用性质、产业行业布局都发生了较大改变,沿海海堤保护对象、保护范围和保护标准也相应变化,对重点海堤标准化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防城港海堤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已无法满足防城港及北部湾经济区对海堤标准化建设的的发展要求。
二是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台风海啸等自然灾害给城市和居民造成的经济损失越来越高,目前海堤工程的质量以及防护功能已无法满足城市中远期安全需求。
如2013年“海燕”携狂风暴雨过境造成防城港市24个乡镇7.497万人受灾,转移安置人口1.37万人,倒塌房屋42间,农物受灾面积27万亩,公路中断14条,供电中断14条次,总的直接经济损失1.6亿元。
三是,现有的海堤工程是在工艺和技术水平较落后的年代修筑,海堤工程的技术标准较低、工艺水准较为落后,另外,加上各地设计建设时水平参差不齐,其设计、施工和管理难以做到安全适用、经济合理。
四是,海堤的功能单一,无法满足社会发展对海堤多样性功能的发展要求。
根据《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的要求,以及防城港城市作为我国沿海主要港口城市,环北部湾地区重要临海工业基地和门户城市,区域性国际滨海旅游胜地的定位,对海堤工程的功能已不仅仅限于城市防洪防潮的安全保障功能,海堤的滨海旅游景观的功能性要求也不断加强。
三、防城港市重点海堤远期规划的重要性
1、重点海堤远期规划是城市安全体系的重要保障
重点海堤的远期规划和建设可以保障防城港全面提升综合防灾减灾能力,有效抑制气象灾害风险的上升趋势,最大程度地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建成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相适应,与防城港市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的城市安全保障体系。
2、重点海堤远期规划是城市防灾体系的重要组成
通过远期规划,可以加强防城港气象灾害的风险调查工作,全面掌握热带气旋等气象灾害的风险情况,尽一步摸清影响防城港市的热带气旋规律,建立起预防和风险防范机制,从而为海堤工程建设提供科学依据[1]。
通过规划,可以明确台风海潮等气象灾害的特点及其风险区划,从而针对性的提出灾害防御方案。
进一步明确气象灾害政府行政管理体制、各部门的防御职责和联动机制、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和防御措施等事项,完善气象灾害防御组织领导体系和应急救援组织体系。
3、重点海堤远期规划是城市防灾体系的战略设计
通过规划可以制定出防城港市各区域受风潮影响的风险级别,从而构建起满足各区域远期发展的适应性海堤工程建设方案。
形成以城市堤防为主的城市防洪
体系,完成重点防洪城市堤防建设,完成重要防洪市(县)的主要河段防洪堤建设;加快兴建流域防洪控制性工程建设;以堤为主,堤库结合,使重点防洪城市防洪标准达50年一遇,重要防洪市(县)主要堤防标准基本达到20年一遇,一般防护区防洪标准达10年一遇,加大沿海标准海堤建设,使沿海保护1万亩耕地和1万人口以上的重点海堤达到20年一遇以上的防潮标准。
4、重点海堤远期规划是适应城市发展的适应性要求
重堤海堤工程远期规划可以从战略上结合防城港市未来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需求,结合防城港远期城市发展定位,从重点海堤防洪防潮的安全保障功能和防城港市滨海旅游景观的双重功能实施战略性规划和建设,这样能满足海堤功能的多样性和城市发展的多元化要求的配合。
结论与总结:
防城港地处北部湾沿海地区,是台风海潮等自然灾害易发、频发的沿海城市,重点海堤工程建设是城市防灾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重点海堤的规划可以为防城港城市的战略安全保障起到重要支撑作用,促进防城港城市防灾体系的规划和建设,同时通过科学规划可以构建起与防城港城市未来发展相适应的,融城市防洪防潮与滨海旅游景观功能于一体的城市基础设施。
可以说,防城港重点海堤远期规划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和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杨星,何勇,王蔚等.江苏省海堤工程不同重现期风潮组合优化设计[J].排灌机械工程学报,2013,31(4):313-317.DOI:10.3969/j.issn.1674-8530.2013.04.008.
[2]钟爱华.海堤防洪[J].大众科技,2011,(4):121-122.DOI:10.3969/j.issn.1008-1151.2011.04.056.
[3]《防城港市气象灾害防御规划(2012-2020年)》.2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