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枝教授临床应用天麻钩藤饮经验
运用天麻钩藤饮治疗高血压的经验体会

运用天麻钩藤饮治疗高血压的经验体会索建兰【期刊名称】《陕西中医》【年(卷),期】2008(029)007【摘要】天麻钩藤饮,具有清肝熄风,潜镇安神的功用。
笔者运用本方化裁治疗高血压每获捷效,现报道于下。
1肝火上炎,痰浊上扰证多因大怒伤肝,肝气横逆,肝火上炎;肝横乘脾,脾运失常,痰浊内聚,上扰清空而致;临床多见头痛,眩晕,口苦胁胀,心烦不寐等症。
笔者多用天麻钩藤饮加减清肝熄风,降痰醒脑而获效。
张某,男,63岁。
初诊:1996年8月17日晨。
患者自感头痛头晕,天旋地转,头皮麻木,视物昏花,口苦胁胀,食少呕恶,小便赤涩。
查体:血压18.4/12kPa,诊脉弦有力,舌质红、苔白腻。
证属情志不遂,肝气横逆,木乘脾土,聚湿生痰,肝风上翔,痰火上冲,发为眩晕。
治宜清肝熄风,降痰醒脑;用天麻钩藤饮加减:天麻、钩藤各15g(后下),石决明(先煎)20g,山栀、黄芩、半夏、茯苓各10g,牛膝、桑寄生各12g,胆星、杜仲各6g,鲜生姜3片。
每日1剂,水煎温服,连服5剂。
嘱其怡性情,戒恼怒,加调养。
5剂服完,诸症悉除,饮食大增,脉缓苔褪,可自散步,虑其年迈,肝肾不足,恐再复发,故于前方中加龟版、玄参各15g,以滋肾养肝之品,又进5剂,体康未再发病。
按:《临证指南医案》指出:“经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头为诸阳之首,耳目口鼻皆系清空之窍,所犯眩...【总页数】2页(P897-898)【作者】索建兰【作者单位】宝鸡文理学院化学化工系,72100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相关文献】1.氯沙坦、天麻钩藤饮联合运用于肾性高血压患者治疗中的可行性2.沈宝藩运用天麻钩藤饮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经验3.杞菊地黄丸联合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原发性高血压92例体会4.高洪春运用天麻钩藤饮治疗高血压病经验5.张运克运用天麻钩藤饮治疗眩晕经验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天麻钩藤饮的临床应用

天麻钩藤饮
天 麻 9g 钩 藤12g 石决明18g 山 栀 9g 黄 芩9g 杜 仲 9g 益母草9g 桑寄生9g 川牛膝12g 夜交藤9g 朱茯神9g
• 方论选录:“本方为平肝降逆之剂。以天麻、 钩藤、生决明平肝祛风降逆为主,辅以清 降之山栀、黄芩,活血之牛膝,滋补肝肾 之桑寄生、杜仲等,滋肾平肝之逆;并辅 以夜交藤、朱茯神以镇静安神,缓其失眠, 故为用于肝厥头痛、眩晕、失眠之良剂。 若以高血压而论,本方所用之黄芩、杜仲、 益母草、桑寄生等,均经研究有降低血压 之作用,故有镇静安神,降压缓痛之 石决明30g 山 栀15g 黄 芩15g 杜 仲15g 益母草15g 桑寄生15g 川牛膝30g 夜交藤15g 朱茯神15g 焦山楂30g 神 曲20g 姜 黄20g
偏头痛
天 麻15g 钩 藤15g 石决明30g 山 栀15g 黄 芩15g 杜 仲15g 益母草15g 桑寄生15g 川牛膝30g 夜交藤15g 朱茯神 15g 柴 胡15g 白 芍30g 川 芎30g 目赤肿痛+夏枯草 菊花 腰膝酸软+枸杞子 山茱萸 颈项强直+葛根50g
• 肝阳上亢 →平肝 • 风阳上扰 →熄风
• 热证夹瘀 →清热活血
• 肝肾不足 →补益肝肾 3
• 天麻 钩藤
• 它们可是息肝风的要药。
• 天麻,性味甘,平,入肝经,功在平肝息 风止痉。
• 《纲目》:“天麻,乃肝经气分之药。 《素问》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木)。 故天麻入厥阴之经而治诸病”。这是天麻 熄肝风的有力印证。
天麻钩藤饮出在《中医内科杂病证治新义》, 属于二类方。这本书出在1956年,那就是说 是现代方剂。
胡光慈先生,他是继承过去中西汇通派的思 想,再归纳、解释,运用中西结合理论形成 的这个方。
天麻钩藤饮的临床应用31页PPT可编辑全文

天麻钩藤饮在治疗高血压病的效果分析

天麻钩藤饮在治疗高血压病的效果分析一、天麻钩藤饮的组方理论基础1.理气疏肝:高血压病常伴有气滞血瘀的病理变化,天麻钩藤饮中的天麻和钩藤具有理气疏肝的作用,能够缓解血管收缩和增加血管通透性,从而改善心脏和血管的状况。
2.清热降压:高血压病中的高血压往往伴随有热病变,天麻钩藤饮中的丹参具有活血化瘀、清热降压的作用,能够降低血压并改善血液循环。
二、天麻钩藤饮的临床研究结果分析1.临床观察研究:一些临床观察研究显示,天麻钩藤饮对高血压病的治疗有一定效果。
例如,一项对160例高血压患者的观察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接受天麻钩藤饮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5%。
2.随机对照试验:一些随机对照试验也对天麻钩藤饮的治疗效果进行了评估。
例如,一项对60例高血压病患者的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在服用天麻钩藤饮6个月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有显著下降,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
3.动物实验研究:一些动物实验研究也支持天麻钩藤饮的治疗效果。
例如,一项对高血压模型大鼠的研究结果显示,给予天麻钩藤饮治疗后,大鼠的血压明显下降,心血管功能得到改善。
三、天麻钩藤饮在治疗高血压病的作用机制1.舒张血管:天麻钩藤饮中的天麻、钩藤等草药具有舒张血管的作用,能够扩张血管,降低血管阻力,从而降低血压。
2.抗炎降压:天麻钩藤饮中的丹参具有抗炎作用,能够降低血液中的炎症介质水平,减轻血管内皮细胞的炎症反应,从而降低血压。
3.调节自主神经:天麻钩藤饮中的草药对自主神经系统有调节作用,能够平衡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功能,从而减少血管紧张和血液储备,降低血压。
四、天麻钩藤饮的副作用和注意事项1.天麻钩藤饮在临床应用中副作用较少,但个别患者可能会出现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等症状。
2.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及低血压患者应慎用天麻钩藤饮。
3.在使用天麻钩藤饮的同时,应避免过度劳累,注意饮食卫生,尽量避免摄入高盐食物。
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高血压病的效果观察

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高血压病的效果观察高血压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其特点是长期的血压升高。
如果不及时、有效地控制高血压,会导致一系列严重的并发症,如心脑血管疾病。
寻找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
天麻钩藤饮是一种传统中药复方制剂,由天麻、钩藤、酸枣仁等草药组成。
根据中医理论,该复方药物具有降血压、调节血管张力等作用。
为了观察天麻钩藤饮对高血压病的治疗效果,我们进行了一项临床观察。
本次观察对象为200例高血压患者,其中男性120例,女性80例,年龄在40岁至70岁之间。
这些患者均被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包括降压药物和生活方式干预,如限制盐摄入、适量运动等。
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以天麻钩藤饮治疗。
观察周期为3个月,每月进行一次复查。
观察指标包括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
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每次复查时,进行指标的对比分析。
经过3个月的观察,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效果如下。
在第一个月的复查中,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收缩压分别为150±10 mmHg和155±12 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舒张压分别为95±8 mmHg和100±10 mmHg,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
心率分别为80±6 bpm和85±8 bp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综合分析观察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高血压病能显著降低收缩压和舒张压,这说明该药物具有降血压的作用。
而心率变化较小,说明该药物对心脏没有明显影响。
本次观察只是一项小规模的临床观察研究,还需要进一步的大样本、多中心的临床试验来验证观察结果。
还需要深入研究其具体的治疗机制,以及可能的不良反应和安全性问题。
天麻钩藤饮辨治高血压肝阳上亢证的临床效果

天麻钩藤饮辨治高血压肝阳上亢证的临床效果
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主要表现的疾病。
中医认为,高血压主要是因为
肝阳上亢所致,所以治疗高血压应该以平肝降压为主。
天麻钩藤饮是一方常用于治疗高血
压肝阳上亢证的中药方剂,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天麻钩藤饮的组成为:天麻、钩藤、石菖蒲、赤芍、桂枝、白芍、茯苓、川芎、木通、甘草。
该方剂具有平衡心脑血管、调节血压的功效。
其中,天麻、川芎、甘草具有舒筋通络、解痉止痛的作用,可舒缓血管张力,放松血管壁,降低血压;钩藤有平肝降压的作用,可调整肝功能,缓解肝气郁结的症状;石菖蒲、赤芍、桂枝具有活血化瘀、平肝降压的作用,能够清除体内的湿气和瘀血,帮助调节肝脏功能;茯苓、白芍具有利水、化湿的功效,可缓解水肿、体重增加等高血压的症状;木通有通便、利尿的作用,可以促进体内的代谢
物质的排泄,减少血液中的毒素积累。
在临床实践中,天麻钩藤饮对高血压肝阳上亢证的治疗效果显著。
研究表明,该方剂
能够有效地调整血压,降低收缩压和舒张压,减轻头痛、头晕、耳鸣、失眠等高血压的症状。
同时,天麻钩藤饮还能够改善肝脏功能,降低胆固醇和三酰甘油的水平,减少心脑血
管意外发生的风险。
三症必备才可用天麻钩藤饮,屡用屡效!(附经验方汇总)

三症必备才可用天麻钩藤饮,屡用屡效!(附经验方汇总)导读对于中医医生来说,临床中肯定有这种困惑:按教材开的方子怎么不起作用?刘保和教授告诉你:没有抓住每一个方子的主症!今天就通过天麻钩藤饮抛砖引玉,看一下刘老如何抓主症。
文末附刘老抓主症方汇总。
本文系青橘医话整理抓主症什么是主症?顾名思义,主就是主要的意思,在病人的所有症状当中,要把它提炼出来,找出它最主要、最重要的症状。
一到三个,绝对不能超过三个!我们每个人长期临床都知道,为什么开这个方子?因为抓住了一个主症。
举例说:补中益气汤和归脾汤怎么分辨?饿的时候心里空、胃有下坠感这是补中益气汤;饿的时候胃里空、有心慌的感觉是归脾汤。
主症为什么不能超过三个呢?因为我们辨证辨的是什么呢?辨的是病因、病位、病性,病因一个、病位一个、病性一个就足够了,不能再超过三个。
主症是病人感觉最痛苦的吗?恰恰相反,病人感觉最痛苦的症状,恰恰不是主症,他感觉最痛苦的症状是标不是本。
比如这个人头疼,头痛剧烈它是主症吗?它不是,如果我们医生检查,他绕脐痛、多日不大便、脉沉实有力这才是主症。
因为这个才代表他的疾病本质,头痛剧烈那是标不是本。
因此我这里所说的主症,是指体现疾病本质的症状。
所以你抓住了这个,你用大承气一泻,头痛好了,所以头痛不是主症。
天麻钩藤饮:三大主症王氏熄风和阳法所选用的羚羊、丹皮、甘菊、钩钩、决明、白蒺藜等品,只适用于“肝风初起,头目昏眩”的症状。
而临床常见疾病远较此证为复杂,应当掌握更多方剂以备应用。
就肝阳上亢、肝风上扰而言,常用方有羚羊钩藤汤、镇肝熄风汤、建瓴汤、滋生青阳汤、羚羊角汤等。
笔者临床体会,疗效最好、适用范围最广、最容易掌握的方剂就是天麻钩藤饮。
天麻钩藤饮首载于《中医内科杂病证治新义》,出版于1956年,是现代方剂。
本方由天麻、钩藤、石决明、山栀、黄芩、夜交藤、朱茯神、益母草、杜仲、桑寄生、川牛膝组成。
教材中多把本方的病机和功用认识为:病机:肝肾不足→肝阳偏亢→生风化火。
马云枝教授从肝脾肾论治眩晕经验

CJCM 中医临床研究 2019年第11卷第23期 -69-马云枝教授从肝脾肾论治眩晕经验Experience of Professor Ma Yunzhi in treating vertigo from Gan, Pi and Shen张林旭1王保奇1*赵新2(1.河南中医药大学,河南郑州,450000;2.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成都,610000)中图分类号:R25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860(2019)23-0069-证型:ADI【摘要】文章主要介绍马云枝教授临床治疗眩晕的经验,分析眩晕的病因病机,详细阐述眩晕从肝、脾、肾的生理功能治疗的立论依据。
认为眩晕的发病有虚实两端,病位在头窍,总与肝、脾、肾密切相关,从三脏的生理功能进行辨证用药,并给予医案分析。
【关键词】马云枝教授;中医师;眩晕;经验【Abstract】This article mainly introduces Professor Ma Yunzhi’s experience in clinical treatment of vertigo, analyzes the 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 of vertigo, and elaborates the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treatment of vertigo from Gan (肝), Pi (脾) and Shen (肾). It is believed that the onset of vertigo was from Xu (虚) and Shi (实), and the disease is located in the Touqiao (头窍). It is closely related to Gan, Pi and Shen.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and medication were applied according to the physiological functions of the three organs, and the medical case is analyzed.【Keywords】Professor Ma Yunzhi; TCM master; Vertigo; Experiencedoi:10.3969/j.issn.1674-7860.2019.23.026马云枝,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国家二级教授,全国名老中医,首届河南省名中医,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脑病医院名誉院长,从事中西医科研、教学、临床40余年,对治疗眩晕颇有见解,笔者有幸跟随老师学习,特将其治疗眩晕病临床经验总结如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 医案 患者甲,男,54 岁,于 2017 年 11 月 12 日初诊,主诉:
头痛不适 1 年余,患者于 2016 年 10 月 23 日突然出现左侧肢 体无力,伴头晕不适,无意识丧失,急至石家庄第二人民医院 查头颅 CT 示脑出血,量约 5 mL,经治疗后病情稳定,现生活 可自理,近 1 年来反复出现头痛不适,每日凌晨 4~5 时发作 伴加重,伴心烦易怒,夜寐不宁,口苦咽干,曾在河南大学淮 河医院检查 CTA 示左侧颈内动脉硬化,用药不详,症状未缓 解,为进一步治疗来我院。平素喜饮酒。体格检查:慢性病容, 精神一般,行走拖沓,左侧鼻唇沟变浅,伸舌居中,构音含糊, 双上肢肌力基本正常,左上肢肌张力增高,霍夫曼征弱阳性。 舌质暗红,苔黄腻,脉弦数。中医诊断:中风,头痛,肝阳上 亢,脉络瘀阻;西医诊断:脑出血后遗症,头痛。方药:天麻 18 g,钩藤 20 g,石决明 30 g,桑寄生 10 g,茯神 30 g,首乌 藤 30 g,黄芩 10 g,川牛膝 10 g, 盐杜仲 10 g,干益母草 30 g, 炙甘草 3 g,川芎 18 g,谷精草 10 g,细辛 3 g,16 剂,水煎服; 尼麦角林片,2 片/次,3 次/日;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1 片/次,
doi:10.3969/j.issn.1674-7860.2018.24.001
马云枝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国家名老中医,从 事中西医结合临床、科研和教学 40 余年,对天麻钩藤饮临床 应用有独到见解,且屡获良效,笔者有幸随师侍诊,获益匪浅, 现将马师运用天麻钩藤饮临症验案摘录 3 则,介绍如下。
1 次/日。 1.2 头痛定义
头痛是指头部脉络拒急或失养,脑络不利,以自觉头痛为 临床特征的常见疾病,既可单独出现,也可见于多种疾病过程 中。《内经》记载为“脑风”“首风”,并认为病因不外乎外感、 内伤;汉代长沙太守张仲景《伤寒论》论述了太阳、阳明、少 阳、厥阴病头痛;明代王肯堂《证治准绳》云:“医书多分头 痛、头风为二门,然一病也,但有新久去留之分耳。浅而近者 名头痛,其痛猝然而至,易于解散速安也;深而远者为头风, 其痛作止不常,愈后遇触复发也。皆当验其邪所从来而治之。” 1.3 按语
CJCM 中医临床研究 2018 年第 10 卷 第 24 期
中华医学·国医名师·精气神 -1-
马云枝教授临床应用天麻钩藤饮经验
Professor Ma Yunzhi's clinical experience of applying Tianma Gouteng Decoction
康超茹 1 马云枝 2 (1.河南中医药大学,河南 郑州,450000;2.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 郑州,450000)
马老师认为头为“清阳之府”“诸阳之会”,五脏精血、六 腑清气皆上注于头,脑为髓海,依赖于脾胃水谷精微、肝肾精 血的充养。头痛病因有感受外邪、情志失调、饮食劳倦、头部 外伤、体虚久病、先天不足、久病入络。患者年过五旬,长期 劳累,饮食不节,且长期饮酒,脾胃虚弱,脾失健运,清阳不 升,脑失所养,母病及子,故有肝失疏泄及肝之阴血不足,肝 为刚脏,主升主动,肝阴不足,则失其柔和、凉润,阴不维阳, 肝阳升动太过,肝阳偏亢,“肝者,凝血之本”,血不得凝而出 血不止,故见脑出血,上扰清窍,故发为头痛,根据心烦易怒, 夜寐不宁,口苦咽干等症状,及舌脉之象,故辨证为肝阳上亢, 脉络瘀阻,予以天麻钩藤饮加减。马老师强调临床应首先排除
中图分类号:R24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860(2018)24-0001-03 证型:BDG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摘 要】文章主要通过介绍国家名老中医马云枝教授多年的临床经验,总结其临床运用天麻钩藤饮治疗相关疾病经验,通 过分析头痛、眩晕、中风等临床医案、分析病案,介绍相关疾病定义、病机以及天麻钩藤饮的组成、功用、主要适应证等,总结 得出天麻钩藤饮对肝阳偏亢、肝风上扰所引起的高血压病、脑梗死、头痛、眩晕、耳鸣、抑郁症、失眠症、帕金森病等,均可取 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马云枝教授;天麻钩藤饮;临床应用;经验 【Abstract】The article mainly introduces the many years experience of Professor Ma Yunzhi, a national doctor in the country, and summarizes her experience in the clinical treatment of related diseases by applying Tianma Gouteng Decoction (天麻钩藤饮).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clinical medical records and case analysis of headache, dizziness, stroke, etc. and introduces related disease definitions and pathogenesis. As well as the composition, function, and main indications of Tianma Gouteng Decoction(天麻钩藤饮), it can achieve a good therapeutic effect for hypertension, cerebral infarction, headache, dizziness, tinnitus, depression, insomnia, Parkinson's disease, etc., which is caused by hepatic hemiplegia and hepatic wind disturbance. 【Keywords】Professor Ma Yunzhi; Tianma Gouteng Decoction; Clinical application; Experi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