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包虫手术后护理
肝包虫病不同术式的护理配合

告并文献复习[ ] 1 J. 临床血液学杂志 ,0 5 l ( ) 4 . 20 ,8 1 :2
4 浦 权 . 物 源性 血液 病 [ . 京 : 民卫 生 出 版社 ,9 7:6—3 . 药 M] 北 人 18 3 9 ( 收稿 日期 :0 0—0 2 ) 21 7— 0
2 1 术 前 准备 .
械 、 品外 , 需 特别 准备 :0 高 渗盐 水或 3 物 还 3% %过 氧 化氢 溶 液 、0 l 5 m 一次性注射器( 用于 内囊摘除时抽取 3 %高渗盐水 向 0 内囊注射 ) 自动全腹 牵开器 、4 m分 离钳 、 . 、 2c 3 0~5 0 Po n . rl e e
关 的 血 液 病进 行 鉴 别 诊 断 。 同时 要 提 示 长 期 服 药 的 慢 性 病 患 者 , 周 检 查 1次 血 常 规 , 态 观 察 白细 胞 计 数 和 粒 细 胞 绝 对 每 动
参考文献
1 李玉峰 , 陆德炎 , 丁润生 , 纯 白细胞 再生障碍 3例及 其诊断标准 等. 初探 [ ] 中华血液学杂志 ,9 1 1 ( )2 5 J. 19 ,2 5 :6 . 2 卢兴 国, 蒋志相. 纯粒细胞再生障碍 一附 四例 临床报告 [ ] 上海 医 J.
肝包 虫病 又称 肝 棘 球 蚴 病 , 一 种 人 畜 共 患 的 寄 生 虫 病 , 是 彻 底 止 血 , 盖 医用 创 面封 闭 胶 。 覆
在新疆牧 区是对农牧 民身体健康 影响较大 的疾病 。采用 内囊 摘除术 、 外囊 摘除术 、 叶切除 术等术 式治疗 , 肝 取得 了较好 疗 效。 由于外囊摘 除 手术 、 叶切除术 术后 复发 率优于 其他 术 肝 式, 但手术较复杂 , 面大 , 创 术后 易出现 出血 、 感染等并发症 , 对 护理要求 较高” 。 。现将肝包虫病的术 中护理配合总结如下 。
肝包虫病护理业务学习PPT课件

多学科协作有助于提升治疗效果。
肝包虫病的预防措施
肝包虫病的预防措施
卫生教育
开展针对居民的卫生知识宣传,提高防范意识。 教育内容应包括个人卫生、食品安全等。
肝包虫病的预防措施
环境卫生
保持养犬和养羊的环境卫生,定期对宠物进行驱 虫。
防止宠物成为感染源,减少传播风险。
合理的诊断流程能提高治疗效果。
肝包虫病的护理要点
肝包虫病的护现及实验室指 标。
及时发现病情变化,采取相应措施。
肝包虫病的护理要点
营养支持
提供均衡饮食,保证患者的营养需求。 适当的营养可以提高患者的免疫力,促进康复。
肝包虫病的护理要点
心理护理
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与疏 导。
此病常见于农村地区,特别是养犬和养羊的地方 。
肝包虫病的定义与病因
包虫的传播途径
包虫主要通过食入被污染的水或食物传播,也可 以通过接触感染源传播。
家庭宠物(如狗)是主要的传播者,需注意卫生 。
肝包虫病的定义与病因
肝包虫病的流行病学
该病在某些地区发病率较高,尤其是中亚、南美 等地。
了解流行病学有助于制定预防措施。
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助于促进病情恢复。
肝包虫病的治疗方法
肝包虫病的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可使用抗寄生虫药物(如阿苯达唑)进行治疗。
药物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遵循剂量和疗程 。
肝包虫病的治疗方法
手术治疗
对一些严重病例可能需要手术切除包虫囊肿。 手术后需进行长期随访,防止复发。
肝包虫病的治疗方法
综合治疗
肝包虫病护理业务学习
演讲人:
肝包虫病患者该如何进行日常护理

肝包虫病患者该如何进行日常护理【摘要】肝包虫病是一种寄生虫病,具有传染性,是人、兽都会得的寄生虫病。
针对肝包虫病,临床上常采用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后者较为多见。
此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皮肤瘙痒、呕吐恶心等症状,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极大危害。
因此,生活中一旦患上此类疾病,一定要及时就医。
在治疗的过程中以及治疗完成后,肝包虫病患者也应当学习一些护理知识,更好地提升治疗效果。
【关键词】肝包虫;寄生虫;护理姻张泽玲(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人民医院)1.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肝包虫病患者日常生活中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个人卫生,除了每日洗澡保持身体干净外,饭前便后都要坚持洗手,避免不干净的手直接接触到口、鼻或是食物后,间接将细菌病毒带入身体内。
2.环境护理肝包虫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除了注意个人卫生外,环境卫生也很重要,每天都要搞好家中的卫生,定期开窗通风,严禁喝自来水,要确保饮用水的干净和卫生,可以喝白开水或矿泉水。
3.做好日常防护工作在日常生活中,肝包虫病患者应当减少与动物的接触,比如猫科类、犬类等动物,尤其是不能接触野生动物。
若必须接触,应当按照防护要求,戴好口罩、眼罩,避免虫卵通过呼吸道、眼睛等进入身体,导致病情久久不愈。
4.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肝包虫病的患者多为农牧民,他们大多缺乏卫生知识,在无防护之下传染了此疾病。
知晓患病后,难免产生焦虑、紧张等情绪,有些患者面临即将进行的手术治疗还会产生恐惧感。
此时医护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详细讲解肝包虫病的相关知识,提高患者认知,必要情况下还可以讲解以往治疗成功的案例,帮助其放松心情,以更好的状态面对治疗。
在治疗后,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情绪要保持放松,避免过度紧张。
5.饮食护理注意饮食卫生,宜清淡,少食多餐,且以高蛋白、高维生素等饮食结构为主,减少或避免高胆固醇、高脂肪的饮食。
其中要注意,没有煮熟的食物、生冷的食物、有病的内脏等食物也不能吃。
肝包虫病护理课件

肝包虫病是一种具有重要公共卫生意义的疾病, 可导致肝功能损害、并发症和死亡。
在一些包虫病流行地区,肝包虫病是常见的寄生 虫病之一。
Why is liver hydatid disease important?
Prevention and Control
肝包虫病的预防和控制主要包括加强卫生教育、 控制终宿主和中间宿主的传播,以及做好疫区人 群的筛查和治疗。
What is liver hydatid disease?
Definition
肝包虫病是一种由寄生虫引起的肝脏疾病,寄生 虫在肝脏内生长并形成液囊,导致肝脏损伤。
肝包虫病主要由细粒棘球绦虫引起,病情严重时 可能会危及生命。
What is liver hydatid disease? Symptoms
How is liver hydatid disease treated?
Surgical Treatment
严重的肝包虫病需要手术治疗,通过切除液 囊和清除病变组织来达到治疗目的。
手术治疗可以彻底清除寄生虫,并减少复发 的风险。
How is liver hydatid disease treated?
肝包虫病护理课件
演讲人:
目录
1. What is liver hydatid disease? 2. How is liver hydatid disease treated? 3. Why is liver hydatid disease important?
What is liver hydatid disease?
肝包虫病的症状包括腹痛、恶心、呕吐、食欲不 振、体重减轻、黄疸等。
症状的严重程度与液囊的大小和数量有关。
肝包虫病的护理常规

肝包虫病的护理常规【肝包虫知识简介】棘球蚴病,俗称包虫病,是由棘球绦虫的幼虫引起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是我国畜牧区常见的寄生虫病。
肝包虫病是棘球蚴侵入肝脏所致,占包虫病发病率的70%左右,居首位,其中包括两种:由细粒棘球绦虫所致囊型肝包虫病和多房棘球绦虫所致泡型肝包虫病,临床以囊型肝包虫病多见。
在牧区工作、生活的人和密切牲畜接触的人都有可能感染本病。
该病现无特效的治疗药物,外科手术是目前的主要治疗手段。
【评估】1.是否有在高原牧区生活史、是否有与动物〔狗、羊、牛等〕接触史2.病情评估(1)生命体征(2)腹部有无包块,是否伴有腹胀、腹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黄疸、胆绞痛等(3)包虫试验是否为阳性3.对肝包虫的认知程度及心理承受能力【护理常规】1.按围手术期病人一般护理常规进行2.肝包虫的术前护理(1)心理护理病人大多数来自牧区且少数民族居多,牧区地处遥远,病人缺少求医问药的经历,且局部少数民族的病人不善汉语交流,所以,沟通时说话速度减慢,或找翻译协助。
在护理病人时,充分尊重病人的民族习惯和个人权利。
多数病人对手术治疗心存疑虑,向病人及家属讲解引起该病的病因、临床表现,明确该病只有通过手术治疗才能治愈。
(2)术前10日遵医嘱给予口服抗包虫药阿苯达唑。
(3)肝包虫病是慢性消耗性疾病,易导致病人营养不良,应加强病人营养,对严重贫血的病人可补充新鲜血液。
(4)病人应限制剧烈运动,防止腹压增高,防止包虫囊肿破裂。
囊液具有很强的致敏性,囊肿一旦破裂,会出现过敏反响和继发性感染,严重者可出现过敏性休克,甚至死亡。
此时应立即报告医师处理,轻者给予口服醋酸泼尼松片,重者立即皮下注射盐酸肾上腺素0.5-1mg,并静脉滴注氢化可的松100-200mg,10%葡萄糖酸钙10ml,盐酸多巴胺10-20mg。
(5)如伴随其它病症应对症处理。
3.术后护理〔1〕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
假设出现血压下降、脉搏细速、呼吸困难及全身荨麻疹时,系包虫囊液所致的过敏性休克,应立即通知医师。
巨大肝包虫病一例围术期护理体会

肝 包虫 病在 我 国主 要分 布于 西 北 、西 南 地 区 ,随着 社 会 交流 和旅 游业 发展 ,已不仅 限于 上述 地 区 。我 科 于 2009年 2月 收治 1例 肝包 虫病 ,囊 肿重 达 1 kg。据 湖北 省 疾 病控 制 中心 网络监 测 ,该 病例 系新 中国成 立 以来 湖北 省 内首例 肝包 虫 病 。本 例 经 手术 治 疗 和 精 心 护 理 ,痊 愈 出 院 。现总结 护理 体会 如下 。 1 病 例 资 料
总之 ,痔 术后 大 出血 是 一种 严 重 的并 发 症 ,做 好 术 前 检 查 ,术 中规 范操作 ,术后 正 确 判 断 ,及 时处 置 ,可 减 少 术 后 大 出血 的发生 ,提 高手 术成 功率 。 [参 考文 献 ] [1] 黄 乃健 .中 国 肛 肠 病 学 [M].济 南 :山 东 科 学 技 术 出版
巨大肝 包 虫病 一 例 围术 期护 理 体 会
向克 兰,王青 丽 ,曹胜华 ,杨卫兵
[关 键 词 ] 棘 球 蚴病 ,肝 ;手 术 ;护 理 [中 国 图书 资 料 分 类 号 ] R473.6 [文 献标 志码 ] B
[文 章 编 号 ] 1002—3429(2010)O1—0093—02
社 ,1996:70. [2] 梅笑 玲 ,高 善语 .肛 肠疾 病 常 见 术 后 并 发 症 的 治 疗 [J].
中 国 肛肠 病 杂 志 ,2007,27(3):48—50. [3] 王 继 明 .全 身 与 局 部结 合治 疗 术 后 继 发性 大 出血 的临 床
体 会 [J].中 国肛 肠 病 杂 志 ,2008,28(3):13. (收 稿 时 间 :2009—11—07)
2010年 1月 第 23卷 第 1期 Chnical Misdia ̄nosis& MistheraDv,Vo1.23.No.1 January 2010
肝包虫囊腔内囊摘除术

肝包虫囊腔内囊摘除术摘要肝包虫囊腔内囊摘除术是一种常见的治疗肝包虫病的手术方式。
该手术通过切除囊腔内的虫囊,有效缓解患者的症状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本文将介绍肝包虫囊腔内囊摘除术的手术适应症、手术步骤、手术并发症以及术后注意事项等内容,以帮助临床医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手术方法。
介绍肝包虫病是一种寄生虫感染引起的疾病,主要由绦虫的幼虫引起。
在肝包虫囊腔内形成的内囊是包囊的关键组成部分,摘除内囊可以有效防止囊腔内细菌感染和囊腔破裂等并发症的发生。
肝包虫囊腔内囊摘除术是目前治疗肝包虫病的常用手术方式之一。
手术适应症肝包虫囊腔内囊摘除术适用于以下病情:1.囊肿囊壁破裂或合并重复感染引起的囊腔内含液或脓液;2.囊肿位于肝脏主要功能区域,对周围器官和组织造成明显影响;3.囊腔内囊增大,囊腔内液体异常中毒;4.激素治疗或药物治疗效果不佳;5.患者有明显症状,如上腹部疼痛、压迫感等。
手术步骤肝包虫囊腔内囊摘除术的手术步骤如下:1.患者全身麻醉,取采适当位置,进行消毒铺巾;2.选择适当的切口,切开腹部皮肤和腹壁,暴露肝脏;3.用超声或CT引导,在囊腔内囊最薄的点穿刺,将内囊穿破;4.将内囊抽吸清除,避免内囊液体溅出;5.检查囊腔内壁,如有残余内囊,清除干净;6.切除内囊后,彻底清除囊壁,减少复发风险;7.恢复肝脏形态,关闭切口,术毕。
手术并发症肝包虫囊腔内囊摘除术可能会出现以下并发症:1.术中出血:操作不当或囊内血管损伤导致出血;2.感染:囊腔内细菌感染,需要抗生素干预;3.脓肿形成:囊腔内感染引起的脓液积聚;4.伤及周围器官:手术操作不慎伤及肝脏周围器官;5.囊腔粘连:术后囊腔内出现过多粘液,影响术后康复。
术后注意事项患者术后需遵守以下注意事项:1.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定期复查;2.注重伤口护理,保持伤口干燥清洁;3.避免剧烈运动,避免腹部碰撞;4.饮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5.按时服用抗生素和消炎药,预防感染;6.如有不适症状,及时就医。
肝包虫手术后护理

肝包虫手术后护理摘要】肝包虫是牧区常见的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之一,在我国多见于西北和西南牧区。
肝囊型包虫病传统的手术治疗方法为肝包虫内囊摘除术,这种手术方法操作简单,创伤性小,但术后存在复发播散种植,胆瘘等顽固性并发症,部分病人术后甚至还需带管数年。
还因播散种植后成为腹腔包虫,盆腔包虫,再次行包虫内囊摘除,甚至有多次做包虫内囊摘除手术,给病人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和心理负担。
这也给肝包虫病人术后护理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困难。
我从事护理工作三十余年,本文着重讲解肝包虫术中术后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07-0277-011 临床资料我院外科自1980—2014年间住院病人中包虫病人男,80例,女,104例。
其中肝包虫病人男,66例,女81例,脾包虫及腹腔包虫,盆腔包虫病人男,14例,女23例,做过两次以上包虫内囊摘除手术病人超过50例。
2 肝包虫流行病学肝包虫是由棘球蚴绦虫(犬绦虫)的蚴虫(棘球蚴)进入消化道侵入肝脏而引起的寄生虫性囊性病变,为牧区常见的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分为单房性包虫病(包虫囊肿)和泡状棘球蚴病(滤泡型包虫病)两类。
前者多见,分布广泛于我国多见于西北和西南牧区。
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和性别,但以学龄前儿童最易感染。
3 术前心理护理肝包虫病人,尤其是多次做过包虫内囊摘除手术病人因为手术前紧张刺激使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加,引起血压升高,心率加快临上手术台时还可出现四肢发凉,发抖,甚至出现病理心理活动。
为此应当手术前进行心理咨询,咨询时耐心听取病人的意见和要求,阐明手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尤其对手术的安全性作肯定的保证,交待时的语言要恰当,届时病人紧张情绪能缓解,使得手术效果好预后良好。
4 术中护理肝包虫病人一般采取椎管内麻醉,麻醉时如果患者紧张应该积极疏导,缓解紧张情绪。
手术中建立静脉通路,密切观察血压,心率。
多数患者是初次入手术室,手术中大多是清醒的,会有焦虑、急躁等心理,我们应给予安慰体贴,尽可能地减轻思想苦闷,积极配合手术,避免病人因怕羞而不安,因而影响手术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肝包虫手术后护理
摘要】肝包虫是牧区常见的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之一,在我国多见于西北和西
南牧区。
肝囊型包虫病传统的手术治疗方法为肝包虫内囊摘除术,这种手术方法
操作简单,创伤性小,但术后存在复发播散种植,胆瘘等顽固性并发症,部分病
人术后甚至还需带管数年。
还因播散种植后成为腹腔包虫,盆腔包虫,再次行包
虫内囊摘除,甚至有多次做包虫内囊摘除手术,给病人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和心理
负担。
这也给肝包虫病人术后护理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困难。
我从事护理工作三十
余年,本文着重讲解肝包虫术中术后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
编号】1672-5085(2014)07-0277-01
1 临床资料
我院外科自1980—2014年间住院病人中包虫病人男,80例,女,104例。
其
中肝包虫病人男,66例,女81例,脾包虫及腹腔包虫,盆腔包虫病人男,14例,女23例,做过两次以上包虫内囊摘除手术病人超过50例。
2 肝包虫流行病学
肝包虫是由棘球蚴绦虫(犬绦虫)的蚴虫(棘球蚴)进入消化道侵入肝脏而
引起的寄生虫性囊性病变,为牧区常见的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分为单房性包虫
病(包虫囊肿)和泡状棘球蚴病(滤泡型包虫病)两类。
前者多见,分布广泛于
我国多见于西北和西南牧区。
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和性别,但以学龄前儿童最易感染。
3 术前心理护理
肝包虫病人,尤其是多次做过包虫内囊摘除手术病人因为手术前紧张刺激使
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加,引起血压升高,心率加快临上手术台时还
可出现四肢发凉,发抖,甚至出现病理心理活动。
为此应当手术前进行心理咨询,咨询时耐心听取病人的意见和要求,阐明手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尤其对手术的
安全性作肯定的保证,交待时的语言要恰当,届时病人紧张情绪能缓解,使得手
术效果好预后良好。
4 术中护理
肝包虫病人一般采取椎管内麻醉,麻醉时如果患者紧张应该积极疏导,缓解
紧张情绪。
手术中建立静脉通路,密切观察血压,心率。
多数患者是初次入手术室,手术中大多是清醒的,会有焦虑、急躁等心理,我们应给予安慰体贴,尽可
能地减轻思想苦闷,积极配合手术,避免病人因怕羞而不安,因而影响手术效果。
5 术后护理
(1)观察生命体征
1.血压包虫病人手术后测血压每1小时1次,病情稳定后改为每4小时1次;并作好记录。
2.体温体温变化是人体对各种物理、化学、生物刺激的防御反应。
肝包虫
术后病人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但一般低于38℃。
1~2天后恢复正常体温升高。
3.脉搏随体温而变化。
肝包虫手术中因肝组织受损失血、失液引起循环容
量不足时,脉搏可增快、细弱、血压下降、脉压变小;。
4.呼吸随体温升高而加快,腹带包扎过紧而受影响。
若术后病人出现呼吸
困难或急促时,应先检查腹带的松紧度是否适当,同时应警惕肺部感染和急性呼
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的可能。
(2)体位
肝包虫内囊摘除手术一般椎管内麻醉,应平卧6~8小时,以防因脑脊液外渗而出现头痛;多采用低半坐卧位或斜坡卧位,既能降低腹壁张力,减轻切口疼痛,又利于呼吸;肝包虫伴有腹腔内有感染者,若病情许可,应尽早改为半坐位或头高脚低位,以利有效引流。
(3)引流管护理
肝包虫手术过程中出现包虫脓肿严重污染腹腔者置腹腔引流管。
随时观察引流是否有效,引流管是否通畅,有无阻塞、扭曲、折叠和脱落,并记录引流物的颜色、性状和量。
引流管一般于术后1~2天拔除或引流液体少于5ml时拔出;如果引流液体多,或进行腹腔冲洗者引流管放置的时间稍微长一点,大多要1周内拔除。
在手术过程中发现腹腔严重污染者置管时间可达几个月甚至更长,有的患者可置管数年。
这时要固定好引流管,患者活动时多注意引流管的位置,引流管的敷料要保持干净。
(4)饮食
肝包虫病人内囊摘除手术一般在蛛网膜下腔阻滞和硬脊膜外腔阻滞,术后3~6小时即可进半流食,如果手术涉及到肠间的包虫囊肿,待肠蠕动恢复、肛门排气后开始进水、少量流食,逐步过渡到半流食、普食。
(5)活动
原则上应该早期床上活动,并尽早离床活动。
早期活动有利于增加肺活量,减少肺部并发症,改善全身血液循环,促进切口愈合,减少下肢静脉血流缓慢所致深静脉血栓形成,有利于肠道和膀胱功能恢复,减少腹胀和尿潴留的发生。
6 术后疼痛的护理
随着麻醉技术的提升,椎管内麻醉患者一般置有手术后止痛泵,可连续运用1—3天,其止痛效果好对患者术后的疼痛带来了很大的帮助。
术后给予患者缓解疼痛是非常必要的,术后的疼痛不仅与手术部位、切口方式和镇静剂应用得恰当与否有关,而且与每个个体的疼痛阈值、耐受能力和对疼痛的经验有关。
患者如果注意力过度集中、情绪过度紧张,就会加剧疼痛。
意志力薄弱、烦躁和疲倦等也会加剧疼痛。
从环境方面来说,噪声、强光和暖色也会加剧疼痛。
因此,护理人员都应体察和理解患者的心情,从每个具体环节来减轻病人的疼痛。
比如,术后6小时内给予药物止痛,可以大大减轻术后全过程的疼痛。
等到体验到剧烈疼痛再给镇痛药,就会加剧以后的疼痛。
又比如,安慰剂、暗示可以减轻疼痛,听他喜欢的音乐也能减轻疼痛。
7 术后心理护理
肝包虫内囊摘除术后心理护理在整个术后护理工作中起到决定性作用。
决定手术病人的术后效果及预后。
尤其是多次行手术的病人心理负担大,对手术的效果及预后担心心理强,应根据病人麻醉和手术的具体情况,做好病人的接收工作及病人和家属的解释工作。
避免各种不良刺激,缓解不良心理反应,做好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创造安静、舒适的病区环境,保证病人有足够的休息和睡眠,以利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