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植物园功能定位规划设计与特色体现

景德镇植物园功能定位规划设计与特色体现
景德镇植物园功能定位规划设计与特色体现

江西林业科技2010年第6期

景德镇植物园功能定位、规划设计与特色体现

刘瑞战1,李建友2,陈锦沪2,陈盛昂2,徐圣旺2

(1.景德镇市林业局,江西景德镇333000;2.景德镇市苗圃,江西景德镇333000)

摘要:从景德镇植物园的功能定位、规划设计、科普教育等方面,结合景德镇市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分析总结景德镇植物园在科学内涵方面应具有的特色和表现形式。

关键词:植物园;景德镇;功能定位;特色体现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505(2010)06-0060-03

收稿日期:2010-04-12

作者简介:刘瑞战,男,林业工程师,长期从事林业建设投资资金管理及园林规划设计。E-mail:jdzlyjrsk@https://www.360docs.net/doc/682987330.html,

1功能定位

植物园的基本功能有若干项,如科研、保护、科普、游览、利用等,但任何一个植物园想要做到全能都是比较困难的,因此,植物园应根据所处的地理位置、所具备的条件、拥有的人才、具有的特点等,在客观分析研究的基础上,以确定植物园的功能性质。

1.1区位分析

景德镇市位于江西省东北部,地处赣、浙、皖三省交界处,东经116°57'~117°42',北纬28°44'~29°56'。坐落在黄山、怀玉山余脉与鄱阳湖平原过渡地带,地势四周高,中间低,形似盆地。境内山岚起伏,东北方向为黄山余脉,地势高峻;东南方向为怀玉北坡,山岭逶迤。属红壤丘陵地区,土层深厚,以红壤、

黄红壤为主,有机质含量高。同时也是典型的河谷丘陵地区,一般山地坡度为15°~35°,最大坡度65°,最小只有5°。年均气温17.1℃,年均降雨量1763.5mm ,日照时数1931.3h ,年均相对湿度79%,年无霜期248天,属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植被茂盛,物种丰富。

1.2现状分析

正在建设中的景德镇植物园,距景德镇市中心5km ,位于市西部昌南路与206国道交汇处,总面积约98hm 2,核心区约50hm 2。园区内山岭逶迤,沟谷纵横,且现有3座小型水库,总面积约3.5hm 2。该园交通便利,

地形复杂,山地居多,平缓地较少,且现状植被较单一(以湿地松和杉木为主)。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无霜期长,适合许多种亚热带次生常绿阔叶林、次生常绿林、落叶阔叶林等植物在此生长。本园所具的复杂的地形,虽然在某种程度上会影响植物的生长,但同时也为在此落居的植物提供了多处具有小气候、小环境的场所,为植物园的植物多样性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1.3背景分析

景德镇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全国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国家甲类对外开放城市,是未来生态旅游城市。她不仅是中国的瓷都,也是世界的瓷都。经济发达,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文物鼎盛,人才辈出,风景优美,环境质量良好。现代交通枢纽发达,铁路有皖赣线贯穿全市,北与津浦、沪宁线相连,南与浙赣、

鹰厦、京九线相接;公路有景鹰、景婺黄、景九高速和206国道,联向各省、县,通向国内外;航空有罗家机场等。另外,从景德镇总体规划中来看,目前还没有建立起一处可供全市居民日常休闲、

娱乐的市政公园。因此,景德镇植物园的建设不仅是景德镇市收集植物、展览植物的一处场所,同时兼具着为全市居民提供日常休闲、娱乐的重要功能,以及未来“瓷都”旅游观光的重要场地,是景德镇未来发展的重要生态工具。

因此,景德镇植物园定位为集生态旅游、观光、休闲、科学研究、科普教育、示范带头、生产需求等多功能合一且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综合性生态园。其建设对于提高景德镇的城市文明标准,丰富城市文化娱乐设施,满足市民进行文体休息、

科普教育及其它多种活动的需要;同时对美化景德镇的城市面貌、平衡城市生态环境、调节小气候、净化空气、保留物种等均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2规划设计[1-4]2.1指导原则

景德镇植物园作为综合性较强且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植物园建设,不仅站在植物园的角度,去营造丰富多样的自然景观,同时力求把握和体现尊重生态与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感性与理性和谐共生的理念,从多元化、人性化、生态化出发,使一切的点、

线、面、体、技法和技术等都只作为一种手段,而不是创作之源,其真正目的是以人为中心,以陶瓷文化为底蕴,充分体现一个人与文化密切结合的自然生态环境空间。

60··

2.2总体布局

景德镇植物园是综合性较强的植物园,有多种服务设施的要求,故其布局综合体现实用性、艺术性、科学性和经济性。①根据基地条件和周围环境的特殊性以及活动功能的需要,主要把山体、水体、建筑、道路、植物等元素有机结合起来组成景观空间,把主入口广场相应的管理房、服务用房及停车场设在紧靠206国道,便于游人进出。②在考虑充分利用现状地形的前提下,设计中利用现有的3处水源,进行适量的开挖叠置,形成具有联系性和趣味性的水体。不仅能体现植物园的整体性,同时也能在节约投资的前提下,创造最佳景观体系,创造多处湖面、溪流、瀑布、叠水、河塘、喷泉、水渠等景观要素,与建筑、植物、山石形成多姿多彩的景观空间。

③在规划设计中,利用现有的几处最高峰,点置塔、阁、亭等形成植物园的控制性的建筑,同时也是整个植物园构图的关键,即形成3点连线的三角形构图,从而控制着全园的景观。

④利用现状中的坡地组成大草坪空间,利用原有的植被作为景点背景,不仅能充分利用现状水系、地形和植被,同时也可以节省投资,尽可能做到以适量的投资,创造最适宜的景观景点。

2.3分区组景

1)按照公园的性质划分:景德镇植物园划分为入口文化展览区、花卉盆景展览中心、竹文化展览区、生态野营基地、市民植树纪念区、水上活动中心、高山活动中心、陶艺展览区、茶文化展览区等9个区域。2)按照植物性质划分:景德镇植物园划分为春花园区、单子叶植物园区、经济植物园区、秋色叶树种园区、水生植物展览区、茶园区、裸子植物园区等七大区域。3)两种分区形式综合起来,相对应又分为:春花园区——

—花卉盆景展览中心,单子叶植物园区——

—竹文化展览区、生态野营基地,经济植物园区——

—市民植树纪念区,秋色叶树种园区——

—水上活动中心、高山活动中心,水生植物展览区——

—陶艺展览区,茶园区——

—茶文化展览区,裸子植物园区——

—高山活动中心等七大综合区域。

3特色体现

3.1体现了地域文化特色

景德镇制瓷业始于东汉,具有两千多年的制瓷史,陶瓷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她不仅是中国的瓷都,也是世界的瓷都。世界陶艺园利用中国古典园林里的空间处理手法,采用具有景德镇地方特色和江南园林特色的景观建筑结构——

—廊和谢进行组织,充分利用山体和水体的走势变化进行设计,形成了以地方特色建筑为依托,以风格各异的陶瓷艺术品为精髓的陶瓷艺术品的展览空间。整个陶瓷艺术园共分入口文化广场、中国园区和外国园区。入口文化广场,利用陶瓷艺术景墙、窑门、文化大道陶瓷艺术山壁等与山水、植物的结合形成陶瓷艺术空间;中国园位于植物园的水景园,采用景德镇独特的院落与建筑形式形成以瓷宫为主体,休闲廊谢及附属设施为依托的江南院落空间;外国园位于入口文化广场西侧、利用良好的自然地形,根据世界著名陶瓷产地民族风情、艺术风格,分设韩国、日本、西欧、北美、澳洲、非洲等陶瓷艺术展览空间。

景德镇不仅以陶瓷闻名,同时也以茶闻名。据《中国商业史》记载,南北朝时期,

“江西‘浮梁茶最好’。浮梁已成为南方茶叶主要集散地。”白居易的《琵琶行》就有“商人重利轻别离,昨夜浮梁买茶去”的名句。可见景德镇的茶文化历史悠久,茶文化底蕴深厚,设计者在植物园开辟一处茶文化展览中心,既是景德镇人之所望,更是地域文化特色体现。

3.2体现了乡土植物特色

景德镇素有“瓷之源,茶之乡,林之海”之美誉,境内森林资源十分丰富,森林覆盖率达70%。植被类型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主要树种有杉木、马尾松、湿地松、苦槠、甜槠、栲树、栎类、枫香、樟树、木荷、毛竹等,还分布着许多国家重点保护树种,如:南方红豆杉、银杏、闽楠、红楠、三尖杉、七叶一枝花等,现已登记挂牌保护的古树名木有3.9余万株,其中古树名木群80余个,3万多株,乡土植物资源丰富。景德镇植物园的设计者在整个设计中充分利用本土植被予以配景,据不完全统计,配景植物中本土植物占85.2%。如春花园,以景德镇市花——

—山茶花为主景;竹园,种植大量的单子叶植物,以竹为主景;经济园,种植本土果树,以杨梅、板栗、猕猴桃为主;路径两旁,种植常绿乔、灌木,以景德镇市树——

—香樟为主;沟塘两岸,以水杉、垂柳为主。

3.3体现了科普旅游特色

景德镇植物园的设计者本着“强化基础设施建设、突出科普特色、打造精品景区”的发展思路,将面积400多hm2的植物园划分为2个既相对独立又紧密联系的南、北两个功能区。南区:面积267.4hm2,其功能定位是:充分发挥森林、水体在健康、游憩、休闲、调节区域气候等方面的作用,使市民得到全身心的健康享受,陶冶情操,维护稳定,并为城市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生态服务功能。北区:面积132.6hm2,其功能定位是:建立植物园,收集保存珍稀濒危植物种质资源;建立种苗繁育区,提供优良绿化苗木,充分发挥其在生态科技示范、生态科普教育等方面的作用,使中小学生充分享受到大自然和高科技相结合的魅力。其中世界陶艺园、茶文化景区这两个景德镇的旅游精品景点独具特色,世界陶艺园以水景为主,利用开挖出的溪流和池塘,在水中和水边种植水生植物,组成水生植物王国的水景园,将水与火的陶瓷艺术,人与自然的和谐融于水墨山水图画中,既有浑然天成的自然景观又有精深博大陶瓷文化,集知识性、趣味性、观赏性为一体;而茶文化园则集中展示了以浮梁茶为主的实体参摹采茶、制茶、品茶、赏茶等富有江南特色的茶文化,让游客亲身品味

61

··

Functional Orientation,Planning Design and Characteristics

Exemplification of Jingdezhen Botanical Garden

LIU Ruizhan 1,LI Jianyou 2,CHEN Jinhu 2,CHEN Sheng-ang 2,XU Shengwang 2

(1.Jingdezhen City Forestry Bureau,Jingdezhen Jiangxi 333000,China;

2.Jingdezhen City Nursery,Jingdezhen Jiangxi 333000,China)

Abstract:From the function orientation,planning &design,science education of Jingdezhen Botanic Garden and other aspects,combined with the economic and cultural development level of Jingdezhen City,the characteristics and manifestations about the scientific connotation that Jingdezhen Botanic Garden should have were analyzed and summarized.Key words:Botanical garden;Jingdezhen;Functional orientation;Characteristics exemplification

“遍插茶萸”气氛,体验在山谷露天喝茶的野趣。3.4体现了时代发展特色

人们随着物质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爱护生态、美化环境、养花种草已成为人们生活的主体,以树木、花卉、盆景为主体的绿色产品越来越被人们所青睐,节假日外出观光旅游也成了一大爱好。城市的高速发展使人们更加懂得生态与环境的重要性,扩大森林覆盖率和绿化面积,建设生态城市,提高人们生活质量,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植物园的设计者对每一个功能区的划分及植物的配景,无不体现了这一时代特征。例如,位于全园西北端的纪念植树区,与生态野营基地和水上活动区相连,利用名人进行示范栽树,并以名人的姓名来命名此树,起到

纪念和示范作用,或者结婚纪念日夫妻共同栽种夫妻树,形成合欢林;不仅是一种文化的宣传,更体现了一个时代的进步。

参考文献:

[1]杭州园林设计院.世界陶艺园、植物园规划设计方案[R].景德镇,2004.

[2]景德镇市林业局.关于建立景德镇市植物园可行性报告[R].景德镇,2002.

[3]景德镇市人民政府.景德镇林业生态科技示范园建设项目建议书[R].景德镇,2003.

[4]景德镇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景德镇市志[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1.

Research on Species and Utilization of Camellia L.in Nanchang

Urban District

XIA Bo 1,XIAO Fuping 2,QIAN Ping 3,JI Chunfeng 3★

(1.Chengshan Botanical Garden,Shanghai 201602,China;2.Ruijin Forestry Bureau,Ruijin Jiangxi 342500,China;3.College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and Art,Jiang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Nanchang Jiangxi 330045,China)

Abstract:Based on 4years investigation,there were 8species of Camellia in Nanchang urban district,Jiangxi Province.A key to these species is given.Their distribution sites,ornamental characters,as well as landscape utilization were also discussed.

Key words:Camellia L.;Nanchang;Species;Landscape utilization

(上接第59页)

62··

植物园设计说明书

植物园设计说明书 篇一:各地植物园设计说明 植物园规划设计是城市规划设计中一项很重要的内容。一般综合性植物园规划有三个部分组成,即展览区、科研区、生活管理区。 1.科普展览区 目的在于把植物世界的客观自然规律以及人类利用植物、改造植物的知识展览出来,供人们参观学习。主要内容如下。 植物进化系统展览区 该区是按照植物进化系统分目、分科布置,井然有序地反映出植物由低级到高级的进化过程,使参观者不仅能得到植物进化系统的概念,而且对植物的分类及种、属特征也有概括的了解。但是往往在系统上相近的植物,对生态环境、生活因子要求不一定相近,在生态习性上能组成一个群落的植物,在分类系统上又不一定相近,所以在植物配置上只能做到大体上符合分类系统的要求,即在反映植物分类系统的前提下,结合生态习性要求和园林艺术效果进行布置。这样做既有科学性,又切合客观实际,容易形成较完美的公园外貌。 经济植物展览区 经过搜集以后认为大有前途,经过栽培试验确属有用的

经济植物才栽入本区展览,为农业、医药、林业以及园林结合生产提供参考资料,并加以推广。布置一般按照用途分区,如药用植物、纤维植物、芳香植物、油料植物、淀粉植物、橡胶植物、含糖植物等,并以绿篱或园路为界。 抗性植物展览区 植物有吸收氟化氢、二氧化硫、三氧化硫、硫化氢、二氧化氮、溴、氯等有害气体的能力,但其抗有毒物质的强弱、吸收有毒气体的能力大小常因树种不同而不同,这就必须进行研究、试验,培育出对大气污染物质有较强抗性和吸收能力的树种,按其抗毒物质的类型、强弱,分组移植本区进行展览,为园林绿化选择抗性树种提供可靠的依据。 水生植物区 根据植物有水生、湿生、沼泽生等不同特点以及喜静水或动水的不同要求,在不同深浅的水体里或山石涧溪之中布置成独具一格的水景,既可普及水生植物方面的知识,又可为游人提供良好的休息环境。 岩石园 岩石园多设在地形起伏的山坡地上,用地面积不大,利用自然裸露岩石或人工布置山石,配以色彩丰富的岩石植物和高山植物进行展出,并可适量布置一些体形轻巧活泼的休息建筑,构成园内一个风景点。 树木园

上海辰山植物园案例分析

上海辰山植物园 ----案例解析 项目名称Project name:上海辰山植物园 地点Location:上海市松江区辰花公路3888号 规划(设计)时间Date Designed/Planned:2007年----2011年1月 规模Size: 总占地面积200公顷,其中植被区123hm2,水体区域34hm2,铺装区36hm2,建筑区 5hm2.是一座集科研、科普和观赏游览于一体的综合性植物园,为华东地区规模最大的植物 园,同时也是上海市第二座植物园。 风景园林设计师Landscape Architects: 德国瓦伦丁教授,瓦伦丁+瓦伦丁城市规划与风景园林设计事务所 设计师简介:克里斯多夫·瓦伦丁教授是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景观设计教授,30多年来主要从事城市规划、景观设计、环境研究等领域项目的规划设计和实施,积累了丰富的国际经 验。由他主导设计的柏林重建项目文化广场规划、慕尼黑旧机场及周边地区改建、瑞恩斯堡 旧城改造规划、德国巴伐利亚环保部生态景观规划、大众汽车集团总部居住区景观、慕尼黑 人权广场设计、意大利米朗植物园等,均获得了国际城市规划、建设和园艺等业界的广泛好 评,多次获得国际大奖。(图一. 瓦伦丁教授) 代表作:慕尼黑旧机场、、大众汽车集团总部居住区、、慕尼黑人权广场设计、意大利米朗 植物园等 建筑设计:奥尔+韦伯+合伙人建筑设计公司

中国合作团队: 景观设计:上海市园林设计院 建筑设计: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甲方Client:上海市政府与中国科学院以及国家林业局、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中德总协调人:丁一巨 总述Context: 上海辰山植物园位于上海市松江区辰花公路3888号,总占地面积200公顷。于2007年开始建设,2011年1月23日正式对外开放,由上海市政府与中国科学院以及国家林业局、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合作共建,由德国瓦伦丁教授主持设计。是一座集科研、科普和观赏游览于一体的综合性植物园。园区植物园分中心展示区、植物保育区、五大洲植物区和外围缓冲区等四大功能区,占地面积达207万平方米,为华东地区规模最大的植物园,同时也是上海市第二座植物园。上海辰山植物园先后获得“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示范基地”等称号。 项目背景与变迁Project Background and history:辰山植物园园址早期是上海地区四大原矿产区之一,为上海市提供大量矿产资源,随着上海这座中国最大城市的飞速发展,辰山区域的原始风貌,在服务城市建设的采石挖掘中几乎破坏殆尽,昔日的秀美景色和先贤遗迹已是无处可寻,在建国时期由于资源逐渐被挖掘殆尽,辰山地区就已成为一座废弃旧矿场,本身就缺乏的植物种类还在不断地减少,逐渐成为荒地,地域内只留下了大大小小的不少矿坑。可以说园内的环境其实相当恶劣,土质以及原

药用植物园建设规范 规划设计

药用植物园建设规范规划设计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药用植物园规划设计的基本要求、规划设计、总体布局、常规设施、药用植物设计、建(构)筑物设计、导览、标识牌设计等技术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和修建的药用植物园的规划设计。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50420 城市绿地设计规范 GB 50763 无障碍设计规范 GB 51192 公园设计规范 GB/T 51345 海绵城市建设评价标准 GB 3838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CJ/T48 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 CJJ267 动物园设计规范 T/CACM XXXX.1 药用植物园建设总则 3 基本要求 3.1 应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3.2 应按照T/CACM XXXX.1的要求。 3.3 无障碍设计应符合GB 50763的有关要求。 4 规划设计 4.1 应在本地区和本园区总体规划的基础上进行药用植物园的规划设计。 4.2 应结合各园的指导思想和功能定位来进行。 4.3 应结合园区所处地块的现状及发展未来进行确定。 4.4 应体现园区特色和药用植物的特点。 4.5 宜根据各园性质及运行状况,规划人员结构组成及设计经费投入。 5 总体布局 5.1 选址 5.1.1 应以批准的城市总体规划和绿地系统规划为依据。 5.1.2 应与周边公共交通体系衔接,交通便利。 5.1.3 应对给排水、电力、通信、燃气等基础设施的供应有充分保障。 5.1.4 应有充足的水源,且水质良好。 5.1.5 应选择地形地貌丰富多样的基址,且适宜创造多种小气候。 5.1.6 土壤土质应肥沃疏松,排水良好,有机质丰富,无病虫害。 5.1.7 应反映当地植物区系的原有自然植被典型群落面积不宜大于总用地面积的30%。 5.1.8 应避开洪涝、滑坡、崩塌、岩堆等地质条件不良以及环境受到污染的区域。 5.2 功能分区

产业园区规划方案

产业园区规划方案 产业园区规划方案 产业园区规划方案 (一) 衡阳位于湖南省中南部,总面积15310平方公里,总人口万(2016年底)。衡阳历史悠久,文化底蕴及其深厚。由于地处衡山之南,因山南水北为“阳”,故得此名。而因“北雁南飞,至此歇翅停回”,栖息于城南回雁峰,故雅称“雁城”。 (二)园区现状分析 1、位置及范围:衡阳植物园位于衡阳市雁峰区,紧靠衡昆高速、市外环路,距离市中心5公里。植物园南北长3500米,东西宽400-1000米,规划面积为219公顷,其中近期规划面积为109公顷,远期规划面积为110公顷。 2、园区基本概况:衡阳植物园所在地是衡阳林科所科研及生产用地,山林树种丰富,生长茂盛,林业生产集约度高,具体由衡阳市林业局组织实施与具体执行。 3、存在的问题 (1)区域周边存在化工、灯泡制造等企业污染源。 (2)区域内山丘之间跨度过小,功能布局空间有限。 (3)区域规划红线范围内,民居修建审批失控。 (三)开发条件分析 1、建设条件 (1)气候:属于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光照平均时数1629小时,温度年均18.5度,无霜期283天,年均降水量1368.4毫米,热量丰富,雨量充沛。 (2)土壤:属于四纪红壤土,含有机质高,氮钾含量丰富,PH值5.7-6.0,土壤保保肥性强,耕地土层深厚,适宜建设植物园。

(3)水:衡阳植物园靠近湘江,地下水资源丰富,结合喷灌可满足项目供水需要。 由以上分析可知:规划中的衡阳植物园内阳光、水资源丰富,土壤肥沃,水旱灾害发生频率低,投入产出率高,具备现代生态林业及植物园建设的优越条件。 2、交通条件 公路:衡阳植物园紧靠衡昆高速、市外环路,其所在的衡阳市又是全国45个公路交通主枢纽城市之一,京珠高速、衡昆高速衡枣、107国道(北京至广州)、322国道(衡阳至广西凭祥友谊关,直至越南)、“三南公路”(连接湘赣闽南部)贯穿全境。另有衡邵、衡炎、京港澳(京珠高速复线)潭衡及衡(临)武段、衡(南)岳等高速公路在 建中。 铁路:境内京广铁路与京广港高速铁路武广段四线并行,未来的衡阳将会成为南方最大的铁路枢纽。 民航:市区距长沙黄花国际机场约170公里,行程约2小时。 3、区位条件 衡阳植物园距离衡阳市中心只有5公里,与旅游胜地南岳较近,距离蔡伦、王船山、罗荣桓等名人故居一步之遥,随着衡阳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步伐的加快,衡阳植物园作为现代生态林业休闲观光景点必将吸引远近游客前来观光休闲。 4、市场条件 衡阳总人口万,以衡阳为中心的2小时经济圈,在湖南省境内辐射人口3400万,相当于一个中等省区的人口规模。随着周末及假日经济的形成,本地及周边客源市场潜力巨大。 二、市场分析与定位 (一)旅游发展趋势分析

植物园设计说明

呼和浩特市植物园规划设计说明 一、项目概况 本项目位于呼和浩特市机场高速路南侧,西邻呼和浩特东河景观带,东侧为飞机场,距呼和浩特市核心区行车距离25分钟,其原址为呼和浩特东郊果园。该项目占地1744.3亩(约合116.17公顷,南北最长1536米,东西最长836米),其中一期占地726亩(约合48.4公顷,南北最长1076米,东西最长626米),基址地势东北高而西南低,其极限高差约为5米,土壤条件,现有植被多为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栽植的果树及杨树。 二、总体规划定位 规划定位是以植物专类园为主要内容的观赏园艺型植物园,具有观光旅游、科普科研、生态示范等功能,突出时代特色和内蒙古地域特色,将为广大市民提供一处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三、规划中解决的问题 植物园在选址上应考虑多个方面的因素,如 a.是否有丰富的水源b.是否有较为多变的地形地貌c.原址的土壤条件(酸碱度、腐殖质含量等)d.现有植物的丰富程度及是否形成了有利于植物生长的小气候等。依照上面几点的要求对本次所选的地块进行分析后,得到以下几点结论: 1、该地块水资源不甚丰富,基本不存在地表水体,日常植物的灌溉主要依靠地下水及自然降水。 2、该地块地势虽高差较大,但均属于平缓过渡,不存在有山

脉、丘陵、谷地等类型丰富的地貌。 3、该地块土壤多为沙质壤土,土壤PH值7.5-8.0。 4、该地块地上现有植物多为杨树、榆树,还有一部分是人为栽植的果树林,植物群落单一,基本没有形成较利于植物生长的气候小环境。 从以上几点结论来看,本次植物园建设所选地块的基础条件并不好,因此我们在设计中针对以上四点提出了以下解决方案: 1、建造雨水收集系统,将其收集的雨水全部用来补给人工湖,同时构建一套可以与将来城市的中水系统相对接的管网,以便于未来利用城市的中水系统,这样做的最终目的就是尽一切可能减少对地下水的开采。 2、在设计过程中采用挖湖堆山的自然山水造园手法,以此来丰富全园的地形地貌,为各种不同地域和生境的植物营造良好的立地条件。 3、对园区内部分地块的土壤通过深翻、灌水、加入大量腐殖质等手段来降低土壤的PH值,以满足东部大兴安岭林区植物对土壤的要求。 4、全园在进行植物的收集工作时,应根据园内小环境的改善而逐年增加引种数量,切忌一次性大量引种。 三、规划设计原则 1、生态环保原则 a、地方性:全园基础绿化所用植物全部来源于当地的乡土

苏州白塘植物园植物配置分析

论苏州白塘植物园园林配置 摘要:苏州工业园区白塘植物公园是以植物为主题的公园, 作为一个现代公园,他在设计上强调植物造景的艺术性和趣味性,在植物布置上,吸取中国传统园林的造园手法,尽可能展示植物多样的配置方式。中西合璧是他必然的特色,同时国际化的设计师又为它增添了许多城市绿地的时尚感。 关键词:白塘植物园;植物配置;中西合璧 在苏州白塘植物园是以植物为主题,自然植物种类繁多,配置方式也与植物的有选择性息息相关。如何将植物有选择的呈现在游客面前,且不让游客感到重复与单调,一直是我们学习园林设计学生思考的命题,而白塘植物园作为一个成功的园林典型也带给了我们一些园林设计,配置学习,造景手法学习上的新的思考。 1 地形特色 1.1设计灵感 用江南水乡水网田地的格局进行绿地空间的分割规划,使整个园林山水相间便于设计,分割成多个小岛屿的绿地顺势形成以春夏秋冬四季为小主题的主题岛屿,为后来的植物配置划分某个特定区域,有利于公园的后期管理。公园整个地形的营造由西向东形成平地—岛屿—丘陵—山峦逐层次的梯度变化,多层次的变化也是白塘植物园的一大特色。 1.2地形与植物 地形按照高矮递增,植物的疏密却按照地形来改变。西入口处,层次简洁直白,用作地被的紫萼直接搭配大乔广玉兰做为行道树,中间视线穿透,视野开阔。路两边应用不同层次的绿篱,整形修剪的微弱高差逐渐遮蔽视线,千头柏,粉星荚迷,毛鹃,金叶小檗,金丝桃等。除了竖向的填充外,横向的填充也疏密有致,因为是植物园,所以园内多片植小乔大灌,填充绿篱与大乔之间的空间,在春岛的一个地方,层次感就十分明显的显现出了,地被是喜半阴的百子莲,上面是合欢遮阴,后面有木瓜海棠做稀疏绿篱,营造出一个阴凉的休息处,而且这个休息处离主干道还有2米近3米的过渡区,这段过渡区,以酢浆草和金边过路黄的地被铺地,四重层次的落差,给人一种悠闲清凉的感觉。

新校区专业性植物园总体设计规划书

新校区专业性植物园总体设计规划书 一、历史概况 南阳师范学院新校区位于南阳市卧龙区内原有校区的西部,占地570.525亩,计划主要作为学校本科教学某地,兼有部分研究生教育和开展科研学术活动的功能,与现有的两个校区一起组成南阳师范学院的主校区。本次规划的重点为新校区中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开展科研学术研究使用的专业性植物园。该植物园位于新校区东北隅,南临西教楼和图书馆,东接十二里河,隔河与老校区相望。北临规划中的武候路,西靠规划中的城市道路,对外联系方便。植物园与图书馆教学区联系紧密,便于学术交流与研究。

二、现状分析 区内地势北高南低,呈倒L形。南阳属北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适宜,年平均气温14.9 C。属于北亚热带向北暖温带过渡的气候。日较差不大。降水较多。该地位于南阳市郊区,空气环境相对较好。 三、设计依据 ①南阳师范学院新校区总体规划设计招标说明书 ②南阳师范学院新校区总体规划设计任务书 ③南阳师范学院新校区地形图 ④南阳师范学院新校区市政管线设计资料和环保意见书 ⑤《普通高校建筑规划面积指标》建标(92)245号 ⑥国家相关民用建筑设计通则、规范

四、指导思想 西区植物园规划定位是以植物专类园为主要内容,具有观赏、科普科研、生态示范等功能,突出地域特色和专业特色,为学者提供一处实践研究的好去处。 五、设计理念 1、生态环保理念 地方性:全园基础绿化所用植物全部来源于南阳乡土植物,如杨树,柳树,槐树,栎树,松树,杉树,柏树,椿树,楝树,苟树,榆树等,这些植物不仅最适宜在当地生长,管理和维护的成本也较低,还因为乡土树种的消失已经成为当代主要的环境问题,所以保护和利用乡土物种也是时代对于我们的要求。 2、科学的设计理念充分利用南阳地区中具有生态代表性且景观突出的植物群落作为环境设计的主体要素,同时辅以在当地表现良好的外来植物,从而打造出一个生态健康、季相分明的环境。 3、可行性原则坚持以能够健康生长、管理容易、苗源丰富、移栽成活率高的植物为主体,形成大面积的绿色环境,适当配置观赏性高、能体现植物分类系统的珍贵树种。 六、整体构思 ●空间组织布局

兰州植物园规划设计说明

兰州植物园规划设计 一、规划背景: 随着城市化的高速发展,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回归自然,返璞归真”越来越成为人们普遍的心愿。植物园除能作为学术研究之外,人们还可借助其完善的解说系统学习植物知识,揭开自然界中千姿百态的植物奥秘。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既符合市民的愿望,也是发展旅游的新动向、新趋势。它不仅能给市民提供一个休闲、娱乐、观光、赏景于一体的好去处,更重要的是它能提升一个城市的整体形象。据了解,全国除兰州、拉萨外,省会城市及自治区首府城市几乎都有植物园。兰州这样一个缺绿的城市,更需要建高档次的植物园。 二、规划原则: 1、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原有地形地貌和有特色的构筑物。 2、植物、游览及小品设计:植物配置做到以植物为本,为其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服务、游览等设施的设计“以人为本”,做到实用、美观、经济。景观小品(花架、座凳、亭廊、雕塑等)的设置做到生活化、趣味化、人性化、艺术化。 3、景观设计:为加强园内的观赏效果,在各园区用常绿树和高大乔木形成园林植物景观的骨架,重点景区点缀其它花灌木和草花,以提高园区的艺术外貌。 4、人文理念:充分挖掘植物的文化内涵和当地的人文历史,使其体现于景点、雕塑、铺装、建筑、景名等。 5、科技内涵:从管理模式、展示形式等多方面体现高科技水平和高科技含量。 6、管理模式:充分考虑植物园的可持续发展,规划后备用地引种驯化区。经营项目和基础配套设施结 三、规划设计指导思想 1、突出兰州植被特点,创造恢宏、自然、景观突出的绿色空间。 2、以植物为表现主题,创造景观各异,特色突出的主题空间。 3、以中国传统的山水造园理念进行地形水体设计,从而创造出森林、草原、溪流、湖泊、湿地等不同的自然空间及自然景观类型。 四、项目概况: 兰州植物园占地面积550亩,园内林木繁茂,树种多达100余种,有银杏、丝棉木等珍

水生植物园景观设计11.15

水上公园水生植物区景观设计 摘要:天津市水上公园,是天津以“水”著称最大的综合性公园,因此,如何规划、设计、建设好公园的生态型水景景区,特别是水景植物的合理配置。本文重点对该公园的水生植物区的设计及建成后的效果进行介绍。 关键词:水生植物设计 1.引言 水来自于大自然,她带来动的喧器,静的和平,还有韵致无穷的倒影。水是风景设计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她为植物、鱼和野外生灵提供生存之地。当前,在可利用资源不断减少,水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的状态下,以“水”著称的天津水上公园如何恢复自然水体景观、改善水体质量,独辟一片“碧波荡漾,鱼鸟成群”的野趣盎然的自然生态美景,显得意义更为深远。 水生植物是园林水景的重要造景素材。一泓池水清澈见底,令人心旷神情,但若在池中、水畔栽数株植物,定会使水景陡然增色。而且,水生植物不仅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更重要的是它还能吸收水中的污染物,对水体起净化作用,是水体天然的净化器。水生植物不仅极大地丰富了园林的水体景观,还与水质处理系统、生态系统保护巧妙地结合为一体。因此巧妙运用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水生植物,营造富有诗情画意、环境优雅的水生植物景观,最终在景观和生态系统水平上展示其美学价值,是水上公园水生植物观赏区营建的目标。 一、现状分析 水生植物观赏区位于公园东湖的水域内。北临芙蓉水榭,南至二岛长亭,西接二岛路,东近白堤桥(详见平面图1)。整个湖面面积达10000余m2。保留原有建筑物,规划区域内植物大部分生长良好,特别是亭榭周围,经过数十年的培育、管理,已形成一定规模的垂柳。水面大面积栽植的荷花。规划时要求进行充分的利用。 二、规划目标 水生植物区的设计思想是创造一个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包括植物和其他生物体。这需要在充分考虑现状的基础上,打破原先单一的荷花池,发挥生物多样性,按照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系统建立一个“生态型”的水生植物观赏区。科学合理地配置水体并营造景观,充分发挥水生植物的姿韵、线条、色彩等自然美,力求模拟并再现自然水景,最终达到自身的景观稳定。 三、设计原则

北京植物园规划设计分析

北京植物园规划设计分析 植物园在现代社会里已经不仅是供植物学家或者研究人员进行研究活动的空间,而是逐渐渗透进了城市绿化并且极大程度的满足了人们对于绿色环境健康生态的需求。正像是从外观上看到的,植物园具有优雅精致的园林艺术外貌,它是在一般园林基础上,通过投入更丰富的植物种类和知识内容形成的、以植物多样性为精髓的园林,有比一般园林更丰富的科学内涵,是园林建设的最高层次。越来越多的植物园的建设建成吸引了城市人群的目光,也让更多的建设者投入进来。 展览、介绍、研究和利用自然界丰富的植物资源,尤其是野生植物资源是植物园的基本任务。因此,所有植物园都将植物种质资源包括稀有、珍贵和濒危种类的搜集、鉴定和保存作为其工作的首要一环。同时,植物园也是进行植物引种驯化的重要园地,在使外地植物适应本地生长条件、增加和改造本地栽培植物种类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许多著名植物园还多进行有关植物分类、生理、形态、生态以及植物育种等方面的研究。而结合科学研究进行科学普及,则几乎是一切植物园的共同工作。 ·选址 植物园的选址依其不同的类型和任务而定。侧重科普、游览的,以设于交通方便的近郊为宜;侧重科研的则可设于远郊。都要求水源充足,土层深厚,地形有一定的起伏变化。 ·占地

世界植物园的规模因其性质及建园目的不同而悬殊很大。最小的植物园,如美国明尼阿波利斯药物学院的温室药用植物园仅185.8平方米。最大的达11333公顷以上,如澳大利亚的图伍姆巴植物园。但绝大多数均在100公顷以下。 ·区划 植物园的区划一般可分对外开放的展览区或科普游览区和不对外开放的科研试验区两部分。进行科学普及和提供游息园地的约占总数35%。规划设计力求科学内容与艺术形式的恰当结合,体现出一定的园林特色。 展览区的分区大体有以下类型: ①按植物学学科分区,如树木园、植物分类区、植物地理区、植物生态区、植物形态区、水生、阴生、沙生植物区等。 ②按用途分区,如经济植物区、药用植物区、芳香植物区、果树植物区等。其中有的采用简单的排列方式陈列活的标本植物,称作标本园。 ③为城市园林绿化服务而示范的分区,如绿篱、草坪、地被、花期不断和花园庭院示范区、防污植物区以及专类花园、盆景植物区等。 各种植物园的用地分配比例不一,国际上的一般比例为:展览区45~60%,历史悠久,实验研究区10~15%,苗圃及栽培繁殖温室7~10%,服务及管理区7~10%,建筑、道路和广场15~20%。森林及自然保护区则不定。植物园的道路系统,应能对参观者起导游作用。

植物园规划设计初探

植物园规划设计初探 摘要:植物园是调查、采集、鉴定、引种、驯化、保存和推广 利用植物的科研单位,以及普及植物科学知识,并供群众游憩的园地。植物园中各种专类园的布局和设计在遵循美学原则的条件下,还发挥着保护、利用和发展当地植物资源的重要作用,并成为当地城市园林发展的科研基地。大同市是一个水资源匮乏的城市,紧邻黄土高原,受季风影响环境恶化日趋严重,因此环境保护和绿色生态技术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本植物园通过对各种生态技术展示,来探索如何为城市带来节能、经济、可持续性的发展。 关键词:生态学;分类;植物资源;专类园;环境保护;科研;体验;绿色技术 abstract: the botanic garden survey, collection, identification, introduction, tame, and preserve and promote the use of plants scientific research units, and spreading plant science knowledge, and for the masses of recreational place. botanical garden various species-divided gardens layout and design in the following under the condition of aesthetic principle, still plays a protection, utiliz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important role of local plant resources, and become a local city garden development scientific research base. datong is a shortage of water city, close to the loess plateau, the monsoon influence the deterioration

湖南省植物园景观分析

一、 简介 湖南省森林植物园,国家AAAA 级景区,是1985年经省政府批准成立的省级公益性科研事业单位,是集物种保存、科学研究、开发利用、科普教育和生态旅游于一体的综合性植物园,是中亚热带植物迁地保育的重要场所。全园面积120公顷,保育植物208科906属2361种,其中珍稀濒危植物54科95属118种,包括有“植物熊猫”之称的银杉、珙桐、南方红豆杉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7种。全园森林覆盖率达90%,负氧离子含量达2000个/立方厘米,建有樱花、杜鹃、珍稀植物、观赏竹、桂花、茶花、牡丹、荫生植物、彩叶植物、世界名花等10个植物专类园以及水上乐园、高尔夫练习场、樱花会所等生态健康休闲设施,是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和全国青少年校外活动示范基地。 主要的景点包括:国家杜鹃园、三湘景园、天际阁、杜鹃广场、樱花园、山茶园、木兰园、竹园、桂花园、樱花湖、雨花营地、世界名花园、百鸟(森林动物)园、文景高尔夫、乐民水上乐园、生态游乐场等。 二、 选址 此次分析的地点位于省植物园内面向天际阁的右侧的一小块绿地,在主路与支路的交界的拐角处。 三、功能分析 园林植物造景的主要作用在于满足道路空间里植物景观的需要。某一处的植物造景不仅影响全园的景观,还会结合游园的特点,起到导游、遮荫、分隔及分散人流等功能,它要求植物配置与周围的景物(山、水、建筑等)综合考虑,突出景观的需要,将周围的景物纳入到道路空间里来。此处要分析的景观在园中主要起景观美化和导向的作用。 四、 植配分析 园林主路是沟通各功能区的主要道路,往往设计成环路,一般宽3—5m ,游人量大。而支路是园中各功能区内的主要道路,一般宽2—3m 。此次所要分析的场地位于主路与支路的交汇处的一个节点,大致呈三角形,不宜成排、成行种植,而应该以自然式配置为宜。 天际阁 园路转角绿地 园路——主路 园路——支路 湖南省森林植物园 景观分析及意向改造

产业园区规划方案

产业园区规划方案(一) 衡阳位于湖南省中南部,总面积15310平方公里,总人口万(2007年底)。衡阳历史悠久,文化底蕴及其深厚。由于地处衡山之南,因山南水北为“阳”,故得此名。而因“北雁南飞,至此歇翅停回”,栖息于城南回雁峰,故雅称“雁城”。 (二)园区现状分析 1、位置及范围:衡阳植物园位于衡阳市雁峰区,紧靠衡昆高速、市外环路,距离市中心5公里。植物园南北长3500米,东西宽400-1000米,规划面积为219公顷,其中近期规划面积为109公顷,远期规划面积为110公顷。 2、园区基本概况:衡阳植物园所在地是衡阳林科所科研及生产用地,山林树种丰富,生长茂盛,林业生产集约度高,具体由衡阳市林业局组织实施与具体执行。 3、存在的问题 (1)区域周边存在化工、灯泡制造等企业污染源。 (2)区域内山丘之间跨度过小,功能布局空间有限。 (3)区域规划红线范围内,民居修建审批失控。 (三)开发条件分析 1、建设条件 (1)气候:属于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光照平均时数1629小时,温度年均18.5度,无霜期283天,年均降水量1368.4毫米,热量丰富,雨量充沛。 (2)土壤:属于四纪红壤土,含有机质高,氮钾含量丰富,PH值5.7-6.0,土壤保保肥性强,耕地土层深厚,适宜建设植物园。 (3)水:衡阳植物园靠近湘江,地下水资源丰富,结合喷灌可满足项目供水需要。 由以上分析可知:规划中的衡阳植物园内阳光、水资源丰富,土壤肥沃,水旱灾害发生频率低,投入产出率高,具备现代生态林业及植物园建设的优越条件。 2、交通条件 公路:衡阳植物园紧靠衡昆高速、市外环路,其所在的衡阳市又是全国45个公路交通主枢纽城市之一,京珠高速、衡昆高速衡枣、107国道(北京至广州)、322国道(衡阳至广西凭祥友谊关,直至越南)、“三南公路”(连接湘赣闽南部)贯穿全境。另有衡邵、衡炎、京港澳(京珠高速复线)潭衡及衡(临)武段、衡(南)岳等高速公路在建中。 铁路:境内京广铁路与京广港高速铁路武广段四线并行,未来的衡阳将会成为南方最大的铁路枢纽。 民航:市区距长沙黄花国际机场约170公里,行程约2小时。 3、区位条件 衡阳植物园距离衡阳市中心只有5公里,与旅游胜地南岳较近,距离蔡伦、王船山、罗荣桓等名人故居一步之遥,随着衡阳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步伐的加快,衡阳植物园作为现代生态林业休闲观光景点必将吸引远近游客前来观光休闲。 4、市场条件 衡阳总人口万,以衡阳为中心的2小时经济圈,在湖南省境内辐射人口3400万,相当于一个中等省区的人口规模。随着周末及假日经济的形成,本地及周边客源市场潜力巨大。 二、市场分析与定位 (一)旅游发展趋势分析 1、由传统的观光旅游市场向休闲度假市场过渡; 2、由旅行社为主导的市场向散客自主旅游过渡; 3、由走马观花的消费方式向深度体验消费过渡; 4、由城市休闲市场向近郊和景区休闲度假;

【免费下载】植物园植物种植分析

植物园植物种植分析F 区: 1.起到衔接入口主路与月季园的作用。 2.道路分析:从东南门进入植物园,沿着西侧主路行走,大约20米以及65米的距离左右分别有两条道路进入月季园,这两条道路与二者间的主路围合形成F 区。F 区是月季园的开始,既起到点题的作用,也起到衔接主路与月季园主要部分的作用。F 区东面主路的种植对游人是否选择直接进入月季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分析一:道路边界使用菊花、毛地黄等花卉种植成条带状,首先起到界定边界作用,其次吸引游客驻足观赏,加上其后花灌木(如碧桃、山桃)与常绿乔木、落叶乔木的搭配,形成很好的乔-灌-草搭配的群落,这是一般主路道路边缘植物种植搭配常用手法。 分析二:属于月季园起点部分,其植物种植也应以月季为主,但面积不是很大,种植也较集中,起到点题的作用,由于月季喜光(但不耐曝晒),怕涝(需要地势高以利于排水),因此多种植在具有微地形的坡地上,该区沿着主路行走,以道路边缘为最低点,高度逐渐升 高形成坡地,月季逐层种植。、管路敷设技术通过管线敷设技术,不仅可以解决吊顶层配置不规范问题,而且可保障各类管路习题到位。在管路敷设过程中,要加强看护关于管路高中资料试卷连接管口处理高中资料试卷弯扁度固定盒位置保护层防腐跨接地线弯曲半径标高等,要求技术交底。管线敷设技术中包含线槽、管架等多项方式,为解决高中语文电气课件中管壁薄、接口不严等问题,合理利用管线敷设技术。线缆敷设原则:在分线盒处,当不同电压回路交叉时,应采用金属隔板进行隔开处理;同一线槽内,强电回路须同时切断习题电源,线缆敷设完毕,要进行检查和检测处理。、电气课件中调试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试卷相互作用与相互关系,根据生产工艺高中资料试卷要求,对电气设备进行空载与带负荷下高中资料试卷调控试验;对设备进行调整使其在正常工况下与过度工作下都可以正常工作;对于继电保护进行整核对定值,审核与校对图纸,编写复杂设备与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方案,编写重要设备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方案以及系统启动方案;对整套启动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进行调试工作并且进行过关运行高中资料试卷技术指导。对于调试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技术问题,作为调试人员,需要在事前掌握图纸资料、设备制造厂家出具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报告与相关技术资料,并且了解现场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电气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技术电力保护装置调试技术,电力保护高中资料试卷配置技术是指机组在进行继电保护高中资料试卷总体配置时,需要在最大限度内来确保机组高中资料试卷安全,并且尽可能地缩小故障高中资料试卷破坏范围,或者对某些异常高中资料试卷工况进行自动处理,尤其要避免错误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动作,并且拒绝动作,来避免不必要高中资料试卷突然停机。因此,电力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调试技术,要求电力保护装置做到准确灵活。对于差动保护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技术是指发电机一变压器组在发生内部故障时,需要进行外部电源高中资料试卷切除从而采用高中资料试卷主要保护装置。

张家界市森林植物园总体规划文本

张家界市森林植物园 总体规划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张家界市林业局 2008年6月

张家界市森林植物园总体规划编制人员名单 项目主持人:庄昌盛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副教授 技术顾问:覃章志张家界市林业局,副调研员 技术总负责:黄山如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教授 制图总负责:唐代生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副教授 主要完成人: 唐代生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副教授 黄宏全张家界市天门山管理处,高级工程师 马丹丹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研究生 黄妮娜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研究生 唐毅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研究生 张天眷湖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研究生

前言 2007年11月28日,张家界市林业局委托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承担《张家界市森林植物园总体规划》编制工作。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成立了《张家界市森林植物园总体规划》项目组,先后组织了有关专业人员多次进入现场,进行现状踏勘、外业调查、展开基础资料收集等工作;与相关的领导、专家、技术人员,多次进行座谈,确定了森林植物园的范围和规模、分区、规划指导思想和原则等重要问题;于2008年6月30日向张家界市林业局递交了总体规划设计说明书(征求意见稿)及有关文本;张家界市林业局组织相关的领导、专家、技术人员进行了评审,提出了修改意见;项目组根据修改意见完成了《张家界市森林植物园总体规划》编制工作。 张家界市森林植物园是以森林植物标本园、杜鹃园、武陵山区兰花资源圃、盆景赏石园、武陵山区珍稀药用植物园及以大面积天然次生林为基础的原生态植物观赏区为主的集自然景观、森林游憩、森林保健、科学研究、科普教育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森林植物园。张家界市森林植物园在具有一般森林植物园的特点外,它地处国内外知名旅游胜地张家界境内,园区交通便利,有张家界至桃源县和张家界至沅陵县的公路经过,距张家界市区仅20公里,距张家界火车站及张家界荷花机场均只有20公里左右。为此在总体规划中我们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行业标准《森林公园总体设计规范》(L Y/T5132-95)、《张家界市城市总体规划纲要暨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2007年通过评审)考虑园内现有森林资源现状和资源的开发条件、张家界市社会经济文化教育发展状况、张家界市的旅游客源市场状况,根据生态保护、多功能滚动发展及协调性原则,我们把张家界市森林植物园的定位为:整个武陵山区珍稀森林植物的积聚点,武陵山区珍稀森林植物的繁育点;集科学研究、生态科普教育和示范;以及生态旅游休闲为一体的综合性植物园。 在总体规划编制过程中我们得到了湖南省林业厅、张家界市林业局、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等有关部门的支持和帮助,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论白塘植物园植物配置

苏州科技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实习报告论白塘植物园植物的配置(应用) 班级:风景园林1411 姓名:张苏文 学号:14200129125 指导教师:王金虎、朱颖 时间:2015—2016学年第1学期

论白塘植物园的植物配置 摘要:通过在苏州园区白塘植物园的实地考察,了解公园内的植物景观配置,分析配 置特点,讨论植物景观设计对人们活动的影响,学习植物配置的要领和一些造园手法,最后给出心得及建议。 关键字:白塘植物园;人的活动;植物配置;植物种类 城市公园作为大面积的城市绿地,不仅仅起着美化城市空间、净化空气、减弱噪声的作用,它们的存在也为周边城市居民提供了日常免费游玩、休憩、锻炼的场所;同时,公园因为自身拥有相对开阔的场地而往往成为自然灾害发生时的紧急避难场所。此次我考察的公园是白塘植物园。 1、白塘植物园总体介绍 1.1地理位置 白塘植物园位于苏州工业园区现代大道中段的北侧, 总面积60.5公顷(陆地面积47.3公顷,水面面积13.2公 顷),绿地面积37公顷,由荷兰NITA园林景观设计院设计, 融汇“市”“野”、“山”“水”、“动”“静”、“林”“木”、“传 统”“现代”等对立统一。它的辖区内的“金鸡湖”和“沙 湖”互为犄角并优势互补。四周市政道路环绕,轨道交通 一号线直达,既达到美化城市景观、净化空气的目的,也 满足了苏州市民休闲娱乐的需要。 2.2设计布局 整个公园由西向东形成南北条块状规则式人工种植展示区、岛屿生态自然区、湖区、山地自然生态林区四大块。贯穿折四大区域的游览道路两侧布置了名贵花卉园、五觉园等,形成线条与点的序列穿插,与自然化的大背景形成对比。 人工种植展示区——主要为苗圃林地和灌木种植展示区。灌木展示区主要是铺地柏、黄杨、龟甲冬青、狭叶十大功劳、红花檵木、扶芳藤等低矮灌木。 生态岛屿自然区——分春夏秋冬四个岛屿,突出四季不同的植物种类,岛屿和湿地之间用木栈桥相连,时而临水,时而入林,游玩、观赏、休憩融合。 湖区——公园中部最大的水面 是白塘湖,湖上组织了划船等活动。 泛舟湖上,可以尽情欣赏湖光、林 木之美。 山地自然生态林区——人工堆 叠处错落的山体,模拟出原始森林 生态系统,并在其中布置溪流、水 塘、岩石园、儿童活动区等多种景 观和活动空间。 贯穿公园的是多条环形路线。

植物园规划设计思路和原则

植物园规划设计思路和原则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态环境意识、生活水平、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一些单位、学校、企业为了开展旅游,提高人们热爱自然的兴趣和开展植物科普教育,兴起了一股植物园建设热潮。笔者参与过几个植物园的设计与施工,现将植物园规划设计思路和原则归纳如下: 一、明确功能 植物园与公园在性质、功能及其组成上都不同。它们虽然都有众多植物以及精心布置的庭园,但公园是为了公众的游览、休息、娱乐等而设置的园林,虽然也有花草树木,主要是为美化环境栽培的。而植物园是以活植物为对象,具有植物引种驯化、珍稀植物展示、科学普及等功能,一般分为树木园、植物分类展览区、植物地理展览区、应用植物展览区、花卉园艺展览区、植物生态展览区、庭园、苗圃、试验地等。 植物园内栽植的植物要登记编号,有记载来源、名称、产地生态环境的挂牌,有详细的种植图,种植时间和地点记载,有完备的观察记载,有开花结果的蜡叶标本及其他标本,有适量的种子供播种和交换。 植物园的基本任务可归纳为以下几点:一是广泛搜集并发掘野生植物资源,引进国内外名贵植物牞搜集稀有珍贵和濒危植物种类,进行分类、鉴定、评价、繁殖、保存、利用以及选育新品种等,以丰富栽培植物种类,保存植物种质资源,为农、林、园艺、医药等生产实践服务。二是结合引种实践,研究植物生长发育规律、引种后的适应性以及变异规律和经济性状的遗传规律等,三是建立并布置具有园林外貌、科学内容的各种展览区和实验区,作为进行科学研究、普及科学知识的园地。四是利用丰富的植物种类,优美的环境景观,结合开展生态旅游、娱乐休闲和度假等活动。 二、建设原则 为了使植物园真正成为植物引种驯化的沃土、植物科研和普及的基地、濒危植物的避难所、珍稀植物的展示地、绿色珍宝的博物馆、生态旅游的好去处,必须坚持以下原则: 1.植物和人文资源配置、景观建设、馆室设立、分区布置坚持高起点、高品位、高技术,力求新、奇、异、美,具有不可替代性和特殊性。 2.突出地方特色,特别是在当地珍贵、稀有、濒危植物的搜集、保存、展示和繁育方面,引进国内外适合本地生长的珍贵物种,宣传其保护的重要性。 3.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近期投入与远期回报相协调。园区设置及项目安排上,分期分批,逐步形成规模,以社会公益性为主,经济效益为辅。

关于秦皇岛植物园景观规划设计方案文档

类别:建筑设计 甲方:秦皇岛市海港区园林局 规模:26.5公顷 地点:河北省秦皇岛市 特色:秦皇岛植物园座汤河西岸,临西北环路。占地26.5公顷,昔为苗圃,有多家残破工场盘踞,垃圾遍地,人皆病之。20 06年夏,秦皇岛市人民政府责成海港区园林局组织规划和建设,委托北京土人景观与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设计。2007年10月开工建设,分两期,于2009年7月全部建成开放。 园以展示本土植物为特色,融科普及景观体验为一体。植物展示与生态知识、环境伦理、可持续理念及当代景观设计手法相结合,形成多个各具特色的景区,包括:展示药用植物的“园外园,”以展示土壤与植物关系为特色的土壤轴,以展示滨河群落为特色的滨水带,以展示山地植被为特色的北部山地,以展示城市植物及其文化为特色的专类园区,各区之间又以蜿蜒全园的“万花径”相勾连。设计从材料、色彩、植物种类和空间设计手法诸方面,彰显当代中国之特色。 本园区区弹丸之地,短短两年营建,故不敢言聚物其丰。然汲燕山岚壑之精华,披渤海风露之灵气,更浸五千年华夏之人文,虽草木而文化,纵土砾而精神。园今告成,为港城蓬勃发展之见证,有科普教化、审美启智之功德,故铭文以志。

相关链接: [项目]秦皇岛滨海景观带 2009-11-23 18:24:58 [项目]山水江城:重庆市江津北部新区城市设计 2009-09-23 14:23:57 [项目]秦皇岛滨海植物园和鸟类博物馆设计 2009-09-10 14:11:46 [项目]宜昌“廊桥水岸”居住小区规划与建筑设计 2009-09-10 13:38:03 [项目]佛山顺德城区马岗片区控制性详规设计 2009-09-04 20:43:59 [新闻]哈佛设计学研究院院长Mohsen Mostafavi 访问土人景观 2010-03-16 00:33:27 [新闻]黄征征:设计呈现松散的灵性 2010-03-11 21:39:30 [新闻]北大景观设计研究院李迪华院长发言 2010-02-09 13:27:44 [新闻]广州土人董事、设计总监黄征征发言 2010-02-09 13:14:58 [新闻]“丰收的2009”2010土人设计论坛暨新年联欢晚会 2010-02-08 22:26:08 [论文]环境伦理现代风水与景观建筑学教育 2010-02-23 07:12:43 [论文]设计师的理想 2010-02-02 12:21:51 [论文]景观战争 2010-02-02 12:21:40 [论文]白云国际会议中心的景观之憾 2010-02-02 12:21:34 [论文]基于景观安全格局分析的生态用地研究 2010-02-02 12:21:32

植物配置说明

1.1植物景观配置原则 植物配置上要符合生态原则,营造三季有花,四季常绿,风景宜人,适宜人们观赏自然景观,四季各有季相特色的生态景观,争取做到在不同时节都有宣传亮点。使人们时刻都感到生态园“可览”、“可游”、“可赏”,达到终年游人不断的目的。 (1)根据植物生态位进行搭配:根据植物的习性进行乔木+灌木+藤本+地被植物的立体种植,以及从中生植物到旱生植物的水平配置,形成稳定的生态结构和生态系列景观。 (2)从季相上进行合理搭配:每一个季节都有几个(至少一至两个)品种的观赏植物形成整个植物园外围挡墙的主格调,成为吸引人气的观赏亮点。根据时间变化形成的景观序列如下:1-3月主要观赏各种腊梅花、迎春景观;4-5月主要观赏樱花景观, 6-8月主要观赏紫薇、鸢尾、萱草景观;9-10月,木槿景观,11-2月,爬山虎、大叶黄杨、火棘景观。四季可赏的为彩叶植物和常绿植物。 (3)根据园林美学进行搭配:依据植物的高矮、色彩、香味进行配置,同时合理配置落叶和常绿植物,远景和近景,个别突出和整体协调,根据不同空间的功能景观要求,采用与其相适应的植物栽植形式,给人们的感官以最佳的感受。例如有常绿密林,缀花草坪,林中空地等,动静和疏密相结合,形成不同的植物景观空间。 (4)绿化种植主要分区为A、D两路段绿化。设计方案中以常绿植物大叶黄杨、小叶女贞为主基调,在挡墙上部种植整形的黄杨、枸骨、紫叶小檗、火棘、刺柏绿篱和散植的迎春,对园内现状、以及以后的景观进行遮挡,同时选取刺叶植物起到防止翻越挡墙,破坏植物园的作用。 (5)挡墙上部种植成形国槐大苗木作为背景植物,烘托植物园内部树木浓密的效果,起到植物园内部植物外延的效果。同时和底部的整形绿篱形成丰富的景观、生态和季节层次。 (6)树池座椅中种植树种选择5.5米柿树、七叶树,起到遮阴、观赏作用,同时在树池底部种植混播草坪,美化座椅周边环境,增加生态性和游赏性。 (7)挡墙种植设计分为高低两种池。低种植池以置石自然堆砌,在其内部营造以黄杨球为主的常绿景观,并搭配腊梅、日本晚樱、紫薇、木槿等花灌木,形成具有特色的四季景观,在种植池墙底种植爬山虎、植藤本月季,并从挡墙上部种植迎春垂吊遮挡挡墙,达到层次分明,色彩鲜艳,对比感强烈,三季有花,四季常绿的效果,营造一片盛花景象,同时挡墙植物达到半透的自然景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