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中肯的一篇读博士建议

比较中肯的一篇读博士建议
比较中肯的一篇读博士建议

比较中肯的一篇读博士建议

在本文中我将与大家分享一下读博士的经验和体会。包括几个部分:首先,为什么读博 士;其次,读博士的注意事项;最后,读博士的收获。

在读博士之前,应该明确自己的动机,并确信自己知道读博士付出与回报是值得的,并 愿意承受种种付出的代价。作为理工科的学生,我读博士的动机是希望能够更加深入的 学习和了解自己的爱好:物理。而且也只有读完博士,经过了严格的训练之后,我才能 在相关的研究机构里面找到合适的职位,从事物理学研究。我也知道,念博士的代价是 让自己更晚的离开校园,收入很少,而且也缺乏结交异性的机会。但是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我愿意承受这些代价。在你念博士之前,要想清楚自己要什么,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又要付出什么代价。权衡之后,再做出决定。

读博士的注意事项,或者说一些技巧,这部分是重点内容。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念博士前了解一下相关的小窍门,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首先,我们要明确,博士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一个具有独立研究能力的学者,所有的教育和培训项目都是围绕这个目标而来的。而所谓的教授,就是已经用自己的独立研究能力做出了很多成果的人。可见,博士与教授也就是一步之遥,欠缺的也就是火候。在念博士时,你是你导师的研究助手和合作伙伴,导师布置的任务是很好的研究训练,一定要主动的、及时的、认真的完成。很多人的弱点是主动性不够,害怕在导师面前暴露自己的不足。在念研究生时,与导师的沟通不够。念博士时,必须要特意的来训练自己,主动的积极的找导师,与导师讨论。据我观察,导师都是喜欢主动学习的学生的。不管你的水平在导师眼中是好是差,他都不会在乎,他在乎的是你是否努力,是否在不断的进步,为他的课题做出贡献。

第二个非常重要的窍门在于,你要跟谁念博士,就决定了你的学术起点。导师有很多类 型的:有的导师不管学生,任学生自由发展,但同时也会给学生提供足够的研究条件; 有的导师对学生非常负责任,经常督促学生,检查研究进度;有的导师学术水平一般, 却又很喜欢批评学生,对学生的工作不懂,却又装懂,等等。从学术水平来说,从院士 级别到普通教授相差极大。一般而言,跟着名教授,或者院士,你的学术研究起点将会 很高,也会很容易进入学术圈中,给自己未来的发展提供了非常大的便利。比如说,跟 随名教授念博士,你将有机会参加学界的高水平会议,甚至在会议上做报告,与业内的 专家学者交流,建立自己的学术声誉。让圈内的人认识你,乃至赞赏你非常重要。因为 博士毕业后,你将继续在这个圈子里面生存,利用博士期间的学术交流活动建立自己的 人脉和关系,将极大的促进你的事业的发展。但同时,名教授又非常忙,他们经常没有 时间指导你,所以你只能跟着师兄师姐,或者所谓的“二老板”来学习做研究。这很考 验你的独立学习和研究能

力。既然跟谁念博士如此重要,那么在报考博士之前,你就得 很仔细的斟酌,考察各位教授的为人品性,学术水平,业内口碑等等。千万不能考那些 既没有研究基金,也缺乏学术成绩,而且对学生不好的导师。

第三个窍门,是如何看待训练独立的研究能力。独立研究的能力,包括分析问题的能力 ,掌握信息的能力,学习新知识的能力。这些能力中,掌握信息的能力,其实就是如何 检索文献,找出与你的研究相关的前人研究工作的能力。现在的网络数据库很多,大家 的检索办法都大同小异,建议大家好好学习Web of Science数据库的检索办法,就可以 触类旁通。我个人体会,迅速的检索出正确以及完全的文献,是完成研究课题的助推器 。拿到文献之后,先要粗读,看看标题和摘要,找出感兴趣的。然后把比较感兴趣的文 献的前言和结论仔细读读。注意,此时要做好文献笔记,用于以后查阅。念博士期间都 是在学中做研究,以及在研究中学习的。很多高深的知识和理论,在真正做研究时可能 只需要用到其中一小点,你只要把那一点给学透了,就行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靠观察学习导师如何分析问题,师兄同学如何分析问题来慢慢体会。

第四个窍门,是积极的整理笔记,并按照论文的格式来写笔记。念博士免不了写论文,而人并不是天生会写论文的。论文的格式与要求与高中语文所教的作文的要求有很大的 不同。学术论文是有约定的体例和严格的语言要求的,甚至你可以说它有八股文的味道 。要想写好论文,把自己的思想严谨而规范的表达出来,必须经常训练。那么平时的研 究笔记,课程学习要求的大作业等等都是训练写论文非常好的途径。每隔一段时间,把 自己读过的文献笔记整理起来,按照文章的格式和要求来写,这对自己是很大的训练。我个人的体会是,做研究和课题时,写论文是最痛苦的事情,同时也是最磨砺自己思想 的时候。因为很多东西,你不写下来,是不知道自己到底弄明白没有的。只有你能够把 它清晰的表达出来时,这个知识才算是真正掌握了。而很多体会和研究结果,不写下来 ,也不知道到底研究透彻没有。在论文写作过程中,会令自己从各个角度来分析问题, 思考同一个问题,直到对问题烂熟于胸。

现在我已经博士毕业了,我觉得收获很大。念博士,首先是一种逻辑思维的训练,以及 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训练。我虽然学的是物理学,但我相信自己具备了独立学习 和掌握其他学科研究的能力。未来如果工作需要或者自己感兴趣,我能很快的进入新的 学科学习和研究。其次,我结识了一批学术同行,与志同道合的一些朋友建立了学术联 系,有了自己的小圈子。最后,我靠这个文凭找到了一份适合自己发展的工作,有了稳 定的收入。我个人觉得,念博士后最重要的收获就是一份自信——自己能够在学术和相 关领域取得成绩的自信。

读马克思博士论文有感

读《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与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有感 地理科学专业蔡嘉欣 12303003 一、写作背景 《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是马克思就读于普鲁士柏林大学法律系时写的博士论文。马克思在毕业之前,把休学一年做了十余万字笔记凝聚而成的业余爱好的自学成果《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的四万余字的研究论文作为哲学博士论文,提交给距柏林大学直线距离220多公里外的另一大学----耶拿大学。“该博士论文证明该候选人才智高超,见解透彻,学识渊博”,这是耶拿大学法律系主任巴赫曼博士在推荐书上的评语。马克思顺利获得耶拿大学的哲学博士文凭。 二、内容概括 文章论述了德谟克利特和伊壁鸠鲁自然哲学的差别,证明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不是德谟克利特原子论的翻版,而是它的创造性发展,强调了伊壁鸠鲁关于原子自动偏斜学说的深刻意义,论证了个别自我意识的独立性和能动性,论证了自由的个人在对周围现实的关系上应采取的积极态度。文章还高度评价伊壁鸠鲁的无神论思想,批判各种对伊壁鸠鲁无神论思想的曲解和攻击,批判力图证明上帝存在的各种错误理论。文章也指出了黑格尔哲学的缺点,并批评了青年黑格尔派对待黑格尔哲学的不正确态度。博士论文的基本观点是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但它不仅表现了马克思“反对一切天上的和地上的神”的革命民主主义和彻底的无神论倾向,而且表现了反对因循旧说,力图超出黑格尔的独创精神。 三、个人感想 在书中,我看到这样一句话:“并非伊壁鸠鲁是没有学识的人,而是那些以为到了老年还得背诵少年人以不知为可耻的东西的人,才是无知的人”。我很同意这一个观点。老年人是一个宝贵的资源,他宝贵在拥有丰富的经验,宝贵在拥有一份看尽人间浮华的淡然。老年人也需要与时俱进,但是他们并不需要赶时髦,不必刻意去学、去背一些青年人流行的话语或其他东西。 对于德谟克利特和伊壁鸠鲁的物理学上的差别,则是伊壁鸠鲁认为有一种运动起于原子脱离直线而偏斜。西塞罗对伊壁鸠鲁的观点持强烈反抗意见,还讥笑伊壁鸠鲁说这个观点的提出是他为了掩饰若原子做直线式下坠而不能碰击另一原子而造出的谎言。然而,他却又同意德谟克利特和伊壁鸠鲁都共同赞成的原子直线式运动和原子冲击运动,这不是很矛盾吗?如果要在原子都做直线式下坠运动的前提下发生原子冲击运动,必然要有原子发生偏斜运动,

金融学硕士和博士生必读书目

金融学硕士和博士生必读书目 一、经济学经典著作及宏微观理论基础 经济学经典著作: 马克思、恩格斯的《资本论》。 .亚当·斯密的《国富论》。 凯恩斯的《通论》。 马克·布劳格:《经济学方法论》,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 微观经济学进阶: 初级:萨缪尔森、斯蒂格利茨和曼昆的经济学教材;高鸿业的微观经济学。 中级:平狄克的中级微观经济学教材。 宏观经济学进阶: 初级:萨缪尔森、斯蒂格利茨和曼昆的经济学教材;国内的看高鸿业的宏观经济学。中级:多恩布什的中级宏观经济学教材。 二、制度经济学、信息经济学、博弈论 制度经济学:

凡勃伦有闲阶级论——关于制度的经济研究商务出版社 康芒斯制度经济学(上、下册)商务出版社 科斯、诺思、威廉姆森等制度、契约与组织——从新制度经济学角度的透视经济科学出版社 道格拉斯·C·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版。 [美道格拉斯·C.诺斯著:《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道格拉斯·C.诺斯等西方世界的兴起——新经济史华夏出版社 道格拉斯.诺思制度变革的经验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 . 约翰.德勒巴克新制度经济学前沿——从新制度经济学角度的透视经济科学出版社 奥斯特洛姆等制度分析与发展的反思——问题与抉择商务出版社 青目昌彦:《比较制度分析》,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 阿兰.格鲁奇比较经济制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阿兰.斯密德制度与行为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埃瑞克.菲吕博顿等新制度经济学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卢现祥西方新制度经济学中国发展出版社 周其仁真实世界的经济学中国发展出版社 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 艾德克.拉丝缪森博弈与信息——博弈论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三联书店 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 三、公共经济学(公共治理)与发展经济学 公共经济学(公共治理理论): [美曼瑟尔·奥尔森著:《集体行动的逻辑》,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布坎南:《自由、市场与国家》 [美] 奥斯特罗姆、帕克斯和惠特克著:《公共服务的制度建构》,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美] 盖瑞·J.米勒著:《管理困境——科层的政治经济学》,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美丹尼斯·C.缪勒著:《公共选择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美乔·B.史蒂文斯著:《集体选择经济学》,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马克思博士论文说了什么

马克思博士论文说了什么 马克思博士论文 ----马克思哲学体系大厦的第一块奠基石研究 马克思的博士论文到底说了什么 内容提要: ——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主要差别是机械片面论与对立统一论的差别 谌谋盾

1841年3月,马克思时年23岁,是个在校还没结婚的小青年。就读于普鲁士柏林大学的大四法律系本科。并且即将毕业,领取法律本科毕业证书。在毕业之前,做出了一个惊人之举。把休学一年做了十余万字笔记凝聚而成的业余爱好的自学成果《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的四万余字的研究论文作为哲学博士论文,提交给距柏林大学直线距离220多公里外的另一大学----耶拿大学。35年前的耶拿是拿破仑的幸运之地。1806年10月举世闻名的拿破仑率军在耶拿取得惊人的胜利,导致普鲁士的跨台。35年后的耶拿同样是马克思的幸运之地。“该博士论文证明该候选人才智高超,见解透彻,学识渊博”,这是耶拿大学法律系主任巴赫曼博士在推荐书上的评语。马克思顺利获得耶拿大学的哲学博士文凭。普鲁士的文凭系列与今天中国的文凭系列并无不同。先读学士,再读硕士,然后再读博士。中国现代教育制度本来就是从西方拿来的么。马克思确实有两把刷子。四年时间,学士、博士一起扫走。不服还真不行。如果读者诸君不服,你也去读一个四年本科,拿一块学士、一块博士双料文凭来?当然这只是说说玩玩。 言归正传。那么这篇重要的论文到底说了些什么?历史上那么多哲学家,年轻的马克思为何独对这两个人的思想具有特殊的兴趣?这是我

们非常感兴趣的。 马克思的论文把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约公元前460—370年,此公长寿,高龄90岁,但是比不上我外祖母,我外祖母今年95岁还到处走动)的自然哲学观点与他的传承者另一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公元前341—270年,此公也算高寿71岁)的哲学观点进行比较研究,发现他们的共同点与不同点。在通常人的眼里,经常把他们两人的哲学观点等同起来。马克思通过研究发现实际上二者的哲学观点是不同的,但是这种不同极为隐蔽,似乎只有用显微镜才能发现。 历史上大家一致认为伊壁鸠鲁的物理学是从德谟克利特那里剽窃来的。伊壁鸠鲁饱受责骂和痛恨。马克思的这篇博士论文为伊壁鸠鲁平了凡,翻了案。因为马克思发现这两个人除了原子和虚空这两个原则是相同的外,一切方面他们都是相反的。从三个方面指出其一般差别。从五个方面指出其细节上的差别。先说一般差别的三个方面。 认识的真理性和可靠性方面相反----一 个认为世界是主观的,一个认为世界是客观的。

马克思主义学习心得论文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心得体会 在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第一节课的时候,总感觉这种哲学类的学科与我们的实际生活关系不大,所以,怀着只是得学分的心态,我开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学习。然而,经过几堂课的学习,我慢慢地了解到,原来《马原》这门课不象我想象的那么枯燥乏味,在课程的学习当中,教员会时不时地给我们送上心灵鸡汤,来活跃课堂。同时在课下的交流中,还会提醒我们一些待人接物、为人处世、提升自我的细节,可以说我是因为教员而喜欢上了这门课。 通过一学期的学习,我知道了马克思主义的含义,了解了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等。在教员的引导下,正确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看待处理生活实践中的问题,让我在学习中潜移默化地扩大了视野,加深了思想的深度。在看待各种现象和问题时,学着去理性思考,并通过现象看到本质,让我了解到事物客观真实的一面。我觉得上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收获挺大的。我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对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方面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因此,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和历史观这些原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以后应该遵循的原则。 以下是我在日后的工作生活中的一点感想: 第一,在思想上要自觉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树立和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理想是人生观不断进取的精神支柱和动力。历史上的胜利与成功。永远属于具有崇高理想、坚定信念的人们。现在我军进入了改革新时期,作为军校生,应该认清自己的历史使命和神圣职责,以马克思主义武装自己的头脑,坚决听党指挥。 第二,不断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自觉地辨明和抵制各种不良思想文化的影响。坚决抵制西方的“三化”思想,提高自己思想觉悟。 第三,不断增强自身素质,自觉投身强军兴军伟大实践。马克思主义是我们

连云港市“真阅读工程”推荐书目

连云港市“真阅读工程”推荐书目 (2016年9月9月18日连云港市教育局印发) 建议学生阅读书目 一年级 语文:(第一学期)《中华歌谣100首》《爱心树》《新学堂歌》《三字经》 (第二学期)《小布头奇遇记》《中国神话故事》《三字经》《爷爷一定有办法》 二年级 语文:(第一学期)《安徒生童话》《弟子规》《我的野生动物朋友》《山海经》(第二学期)《格林童话》《弟子规》《三毛流浪记》《蝴蝶豌豆花》 三年级 语文:(第一学期)《一千零一夜全集》《稻草人》《增广贤文》《爱丽丝漫游奇境》 《克雷洛夫寓言》 (第二学期)《中国寓言故事》《宝葫芦的秘密》《增广贤文》《夏洛的网》 《长袜子皮皮》 英语:《跟上兔子小学英语分级阅读三年级第一季》 四年级 语文:(第一学期)《成语故事》《昆虫记》《林汉达历史故事集》《绿野仙踪》《笠翁对韵》(第二学期)《柳林风声》《三国演义》《笠翁对韵》《亲爱的汉修先生》 《骑鹅旅行记》 英语:《跟上兔子小学英语分级阅读四年级第一季》 五年级 语文:(第一学期)《伊索寓言》《水浒传》《三十六计》《草房子》《天堂里的海龟》 《上下五千年》 (第二学期)《寄小读者》《三十六计》《海底两万里》《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英语:《跟上兔子小学英语分级阅读五年级第一季》 六年级 语文:(第一学期)《鲁滨逊漂流记》《论语》《西顿野生动物故事集》《童年河》(第二学期)《西游记》《论语》《草叶集》《宇宙的最后一本书》 英语:《跟上兔子小学英语分级阅读六年级第一季》

小学诵读篇目 注:古诗阅读120首篇目不变。 一年级第一学期(6首) 《江南》(汉乐府)《古朗月行》(李白) 《敕勒歌》(北朝民歌)《绝句?迟日江山丽》(杜甫) 《宿建德江》(孟浩然)《一去二三里》(邵雍) 一年级第二学期(8首) 《咏鹅》(骆宾王)《悯农?春种一粒粟》(李绅) 《悯农?锄禾》(李绅)《江上渔者》(范仲淹) 《咏华山》(寇准)《村居》(高鼎) 《鹿柴》(王维)《塞下曲?月黑雁飞高》(卢纶) 二年级第一学期(10首) 《长行歌》(汉乐府)《静夜思》(李白) 《登鹳雀楼》(王之涣)《青松》(陈毅) 《赠汪伦》(李白)《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贺知章) 《早发白帝城》(李白)《赠花卿》(杜甫) 《题西林壁》(苏轼)《夏日田园杂兴?梅子金黄杏子肥》(范成大) 二年级第二学期(10首) 《春夜喜雨》(杜甫)《春晓》(孟浩然) 《忆江南?江南好》(白居易)《游子吟》(孟郊) 《咏柳》(贺知章)《江畔独步寻花?黄师塔前江水东》(杜甫)《独坐敬亭山》(李白)《竹里馆》(王维) 《泊船瓜洲》(王安石)《三衢道中》(曾几) 三年级第一学期(10首) 《山行》(杜牧)《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 《枫桥夜泊》(张继)《夜书所见》(叶绍翁) 《梅花》(王安石)《竹石》(郑燮) 《出塞》(王昌龄)《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王之涣)

马克思论文读后感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读后感 机械6班 0901106022 涂吟轩 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相统一的无产阶级世界观和方法论,即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它是唯物主义的高级形式。 辩证唯物主义这一术语最早出现在J.狄慈根1886年出版的《一个社会主义者在哲学领域中的漫游》一书中,狄慈根用这一概念表述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后来G.V.普列汉诺夫也是这样表述的。列宁、斯大林、毛泽东在讲到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时,还用过完备的唯物主义、唯物辩证法等概念。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中,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是互相渗透密不可分的,它们的有机统一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理论基础。辩证唯物主义是彻底的唯物主义,是客观世界的最一般规律的自觉反映。它看到物质的原因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一切现象的基础,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它认为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这一高度组织的物质的机能,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能动的反映。辩证唯物主义又是彻底的辩证法,是最完整深刻而无片面性弊病的关于发展的学说。它揭示了事物内部矛盾双方的相互联系和相互斗争是事物发展的内在原因,是一切现象自我运动的根据的客观真理。 辩证唯物主义是人类认识发展史的科学总结,它建立在现代科学和先进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并随着科学和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发展。辩证唯物主义的产生,是人类认识史和哲学史上的伟大革命,它把伟大的认识工具给了人类,特别是给了工人阶级。它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锐利武器。 产生和发展在哲学发展的历史中贯串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同时也交织着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辩证唯物主义是对哲学发展中积极方面,即唯物主义因素和辩证法因素的吸取、发展和升华。 辩证唯物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德国古典哲学。马克思和恩格斯打破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的保守的哲学体系,吸取了黑格尔辩证法中革命的因素,即联系和发展的思想,矛盾是发展的内在动力的思想,批判地继承了费尔巴哈哲学的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摒弃了它的社会历史观、宗教、伦理的唯心主义杂质,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同时,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英国的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成功地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原理科学地分析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特别是详尽地分析了资本主义政治经济的发展,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秘密,发现了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趋势,指出了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是通向社会主义的唯一正确道路,由此创立了科学的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的社会主义学说。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的社会主义学说是马克思主义的三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它们的形成是一个相互促进相互论证的统一过程。 19世纪40年代初,马克思、恩格斯在由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由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转变的过程中,特别是通过对黑格尔的《法哲学原理》和《精神现象学》的批判,已经提出了一些重要观点,但它同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影响交织在一起。真正作为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是马克思写于1845年春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在其中,马克思对实践作了科学的解释,批判了否认实践能动性的直观唯物主义,也批判了抽象地发展能动性的唯心主

浅谈马克思的小论文

浅谈马克思主义 从初中一直到现在的大学,我们都在学习马克思主义。其实,就我个人来说,我很崇拜马克思,觉得他是一个非常伟大的人,是个很传奇的人物,虽然我对他的生平事迹不是很了解,并且人们对于他的关注似乎更多的在他的革命思想方面,但确实从他的思想理论中能够感受到他的人格魅力。当然,我们所说的马克思主义并不只是马克思一个人的成果,初期还有恩格斯,发展中有列宁等伟大的思想领袖。我们从小就接受马克思主义的熏陶,现在大学还要系统地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经过对马克思主义的接触,以下是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一些认识和了解。 一,马克思主义的形成。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在19世纪工人运动实践基础上而创立的理论体系,包括三部分,即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其理论来源包括德国古典哲学和英国古典政治学。他吸收了黑格尔唯心主义辩证法的“合理内核”以及费尔巴哈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通过有机的结合形成了辩证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的自然科学前提是19世纪形成的细胞学说、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和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社会科学前提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的阶级斗争学说和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有了这些基础和条件,经过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勤奋学习和伟大实践,就形成了伟大的马克思主义。1840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世界就此改变了。 二,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首先,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作为世界观,唯史观揭示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从根本上揭示了自然界、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作为科学的方法论,辩证唯物史观与革命实践以及各门学科紧密联系,给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锐利的思想武器。正如列宁所指出的那样:“马克思的哲学是完备的哲学唯物主义,它把伟大的认识工具给了人类,特别市给了工人阶级。” 其次,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哲学基础。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着重剖析资本主义社会,形成了科学的剩余价值学说,揭露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论证了社会化大生产与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矛盾,得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结论。由此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指明了实现这一历史使命的方向和道路,阐明了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理论以及无产阶级建党学说,从而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三,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是科学的实践观。马克思恩格斯在唯物主义发展史上第一次对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特别是社会物质实践活动给予了充分的注意,揭示了它在人类社会生活和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得出了“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一结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出,实践是人们能动地改造世界和探索现实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并且对实践的特点、实践的基本形式以及实践在认识中的地位,作出了科学的解释,建立了科学的实践观。 马克思认为人们不应单纯从客体方面去理解存在,而应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存在,即首先把存在看作是主体实践的对象,改造的对象;因为正是人们的实践活动不断地使周围的世界发生变化,使“自在的”自然不断转化为“人化的”自然。同

北京大学产业经济学博士研究生阅读书目

北京大学产业经济学博士研究生阅读书目 一、中文著作 1.杨治,1985:产业经济学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胡汝银,1988:竞争与垄断:社会主义微观经济分析,上海三联书店 3.陈小洪、金忠义,1990:企业市场关系分析——产业组织理论及其应用,北京科技文献出版社 4.王慧炯,1991:产业组织及有效竞争——中国产业组织的初步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 5.丁敬平,1991:产业组织与政府政策,经济管理出版社 6.董守才等,1992:工业组织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7.马建堂,1993:结构与行为——中国产业组织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8.方甲,1993:产业组织理论与政策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9.夏大慰,1994:产业组织学,复旦大学出版社 10.夏大慰,1994:产业组织学,复旦大学出版社 11.汪斌等,1995:产业经济学,浙江人民出版社 12.于立、王询,1996:当代西方产业组织学,东北财经大学

出版社 13.龙茂发等,1996:产业经济学概论,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14.毛林根,1996:结构·行为·效果——中国工业产业组织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 15.张维迎,1997:博奕论与信息经济学,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 16.王惠臣,1997:论运输管制:公共性与企业性的悖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17.陈秀山,1997:现代竞争理论与竞争政策商务印书馆 18.邬义钧等,1997:产业经济学,中国统计出版社 19.杨公朴、夏大慰,1998:产业经济学教程,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史忠良等,1998:产业经济学,经济管理出版社 21.李悦,1998:产业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2.谢地,1998:产业组织经济学,吉林大学出版社 23.吴汉洪,1998:西方寡头市场理论与中国市场竞争立法,经济科学出版社 24.王俊豪,1998:英国政府管制体制改革研究,上海三联书店 25.刘树杰,1999:垄断性产业价格改革,中国计划出版社 26.金碚,1999:产业组织经济学,经济管理出版社 27.王俊豪,2000:现代产业组织理论与政策,中国经济出版

川大英语专业文学博士生阅读书目

四川大学英语专业文学方向博士生阅读书目* American Literature and Criticism: *Major works of classical writers Aldridge, John W. After the Lost Generation. McGraw-Hill,Inc., 1951/1958. Baker, Houston A., Jr. Blues, Ideology, and Afro-American Literature.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4. Bell, Bernard. The Afro-American Novel and Its Tradition. Rev. ed. Amherst: U of Massachusetts P, 2004. Bercovitch, Sacvan, ed.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American Literature. Cambridge: Cambridge UP, 1994-2005. V ol.1: 1590-1820. V ol.2: Prose Writing, 1820-1865. V ol.3: Prose Writing,1860-1920. V ol.4: Nineteenth-Century Poetry, 1790-1920. V ol.5: Poetry and Criticism, 1910-1950. V ol.6: Prose Writing, 1910-1950. V ol.7: Prose Writing, 1940-1990. V ol.8: Poetry and Criticism, 1940-1995. ——,& Myra Jehlen, eds. Ideology and Classic American Literature.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6. Bigsby, C.W.E.,Modern American Drama, 1945-2000.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0. Bradbury, Malcolm. The Modern American Novel. Oxford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2. Chase, Richard. The American Novel and Its Tradition. New York: Double Day,1957. Chenetier, Marc. Beyond Suspicion: New American Fiction Since 1960. Liverpool: Liverpoor University Press,1996. Christian, Barbara. Black Women Novelists: The Development of a Tradition, 1892-1976. Philadelphia: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 2000. Cowley, Malcolm. Exile’s Return. New York: Viking, 1934/1963. Elliott, Emory. Columbia Literary History of the United States.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88. -------. The Columbia History of the American Novel.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1.(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Gates, Henry Louis, Jr. The Signifying Monkey: A Theory of African-American Literary Criticism. 1988. ------, ed. Black Literature and Literary Theory. New York & London: Routledge, 1984. *英国文学部分待补。

本学科博士研究生必须阅读的专业书目10本以上以及期刊杂志目录10种以上

培养方案 本学科博士研究生必须阅读的专业书目10本以上以及期刊杂志目录10种以上,其中英文书刊所占比例不少于50%。 (一)专业书目 1.农业机械分析与综合,赵匀 2.农业机械计算机辅助分析和设计,赵匀 3.高等农业机械学,马旭 4.微小型农业机械产品可重构模块化——设计方法及其应用,张立彬 5.农业工程测试系统设计与应用,孙裕晶 6.新阶段的中国农业机械化——白人朴教授论文选集,白人朴 7. 农业机械化技术经济学,杨敏丽 8. Marks- Calculations for Machine Design,Brown, Thomas H. 9.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and Automation, Patrick M. Grace, Paul McNulty 10. Robotics for Bioproduction System,N. Kondo and K. C. Ting 11.Theory of Land Locomotion:The mechanics of Vehicle Mobility,M.G.Bekker 12.Control systems engineering,Nise, Norman S. 13.Mechanical design handbook measurement, analysis, and control of dynamic systems, Harold A. Rothart (二)期刊杂志 1.农业工程学报.中国农业工程学会主办 2.农业机械学报.中国农业机械学会主办 3.江苏大学学报.江苏大学主办 4.机械工程学报.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主办 5.机电一体化.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主办 6.Transactions of the ASABE. (美国农业生物工程师学会出版) 7.Journal on Postharvest Technology and Innovation (英国Inderscience Enterprises公司出版) 8.Sensing and Instrumentaion for Food Quality and Safety (Springer公司出版) 9.Applied Engineering in Agriculture(美国农业生物工程师学会出版) 10.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Biological Engineering(出版商:Association of Overseas Chinese Agricultural, Biological and Food Engineers, Chinese Society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武汉大学中华文明史课程参考书目及建议阅读书目

《中华文明史》课程参考书目 2011-9-16 1、李济:《中国文明的早期》,台湾商务印书馆,1970 2、夏鼐:《中国文明的起源》,文物出版社,1985 3、苏秉琦:《文明起源新探》,三联书店,1999 4、陈星灿:《中国史前考古学研究》,三联书店1997 5、李泽厚:《美的历程》,三联书店2009 6、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所《新中国考古发现与研究》,文物出版社1984 7、俄罗斯瓦西里耶夫著,郝振华译,《中华文明的起源》,文物出版社1989 8、埃里亚斯《文明的进程》,王佩莉翻译,三联书店1998 建议阅读书目: 1、柳诒徵《中国文化史》,上海三联书店2007 2、吕思勉:《中国社会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3、阴法鲁《中国古代文化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 4、葛兆光《中国思想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5、张岱年等《中国文化概论》,北京师范大学2001 6、吴小如:《中国文化史纲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7、李泽厚《美的历程》,文物出版社1981 8、方立天《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长春出版社2007 9、陈星灿《中国史前考古学研究》,三联书店1997 10、苏秉琦:《中国文明起源新探》,三联书店1999 11、李济:《中国文明的开始》,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12、张正明:《楚文化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13、张舜徽:《中国古代史籍举要》,湖北人民出版社1980 14、黄仁宇《万历十五年》,三联书店1991 15、冯天瑜等:《中国古文化的奥秘》,湖北人民出版社1986 16、[英国]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科学出版社1990 17、林惠祥《文化人类学》,商务印书馆1991 18、冯天瑜《中华元典精神》,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19、冯天瑜《明清文化史散论》,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8 20、马克垚《世界文明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1、袁行霈《中华文明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2、刘再复《传统与中国人》,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 23、梁启超《中国佛教研究史》,上海三联书店1988 24、瞿宣颖《中国社会史料摘抄》,上海书店1985 25、汤用彤《隋唐佛教史稿》,中华书局1982 26、张弓《汉唐佛寺文化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27、阿郎肇一《中国禅宗史》中译本,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88 28、冻国栋《唐代人口问题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 29、李斌城《隋唐五代社会生活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马克思主义原理之感想读后感感悟

马克思主义原理之感想读后感感悟

大学生实践学习报告(论文) 题目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课程《纲要》及《概论》自主学习 姓名翁文杰 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部 班级会计八班 学号3700090838 成绩 2011年9月3号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主要是包括三个阶段: (1)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围绕什么是新民主主义和怎样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系列根本问题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并对如何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进行了艰辛探索,从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性飞跃。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2)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主题进行了科学回答,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之道。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理论形态的伟大创新。 (3)以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围绕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如何建设党的核心主题,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4)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继续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向前推进,提出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两大战略思想。 其实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影响还包括初期以陈独秀和李大钊为代表的早期马克思主义传播!他们的功绩主要是领导了五四运动,但是那时对马克思主义的宣传主要是依靠个人以及爱国团体,没有统一的领导机构!并且也没有做出多大的根据中国实情

的的事件! 那么,到底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呢?为什么马克思主义必须中国化呢?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言以蔽之,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从而得出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 在我们党内,毛泽东同志最早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1938年10月,毛泽东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的政治报告《论新阶段》中指出:“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因此,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使之在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待解决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中国化呢? 首先,这是马克思主义自身的理论品质所决定的。 马克思主义创立时就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工人没有祖国”,但是工人“本身还是民族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91页)这就揭示了无产阶级的世界性、国际性和民族性的辨证统一性,由此我们就可以自然地推导出,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来说,“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48页)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一旦走出书斋,落脚现实世界,成为一个民族的无产阶级的理论思想和行动纲领,就必须回答和解决当时当地

博士生阅读书目

博士生阅读书目 词学类: 1 曾昭岷、曹济平、王兆鹏、刘尊民编《全唐五代词》中华书局 2 唐圭璋编《全宋词》中华书局 3 词综上海古籍出版社 4 唐圭璋编《词话丛编》中华书局5施蛰存编《词籍序跋萃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6 钦定词谱中国书店 7 词律上海古籍出版社 8 冒广生《冒鹤亭词曲论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 9 吴梅《词学通论》华东师大出版社 10 刘永济《词论》、《微睇室说词》上海古籍出版社 11 夏承焘《唐宋词人年谱》、《月轮山词论集》、《天风阁学词日记》上海古籍等 12 俞平伯《论诗词曲杂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3王易《词曲史》 14 詹安泰《宋词散论》、《詹安泰词学论稿》广东人民出版社 15 薛砺若《宋词通论》上海书店 16 缪钺《诗词散论》上海古籍出版社 17 缪钺叶嘉莹《灵谿词说》上海古籍出版社 18 叶嘉莹《迦陵论词丛稿》上海古籍出版社 19 刘尧民《词与音乐》云南人民出版社 20 吴熊和《唐宋词通论》浙江古籍出版社 21 杨海明《唐宋词史》、《唐宋词美学》江苏古籍出版社、江苏教育出版社 22 刘扬忠《唐宋词流派史》福建人民出版社 23 方智范、邓乔彬等《中国词学批评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4 邓乔彬《唐宋词美学》齐鲁书社 25 施议对《词与音乐关系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6 赵维江《金元词论稿》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7 严迪昌《清词史》江苏古籍出版社 28 词人别集笺注多种(主要为苏轼、黄庭坚、秦观、贺铸、周邦彦、 李清照、辛弃疾、史达祖、姜夔、吴文英、王沂孙、张炎、纳兰性德等家) 29 龙榆生主编《词学季刊》上海书店影印 30 施蛰存主编《词学》1——12辑,邓乔彬主编13、14辑,以及其续编华东师大出版社 31 任半塘《唐声诗》上海古籍出版社 32 任半塘《唐戏弄》上海古籍出版社 33 王昆吾《唐代酒令艺术》东方出版中心 文化史类 1 郭齐勇《文化学概论》湖北人民出版社 2 柳诒徵《中国文化史》东方出版中心 3 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版本多种

人大附中初中推荐阅读书目及阅读建议

人大附中初中推荐阅读书目及阅读建议 文学作品 1 《论语译注》金良年编 2 《三国演义》罗贯中 3 《西游记》吴承恩 4 《水浒传》施耐庵 5 《红楼梦》曹雪芹 6 《鲁迅作品精选》鲁迅 7 《子夜》茅盾 8 《家》巴金 9 《骆驼祥子》老舍 10 《围城》钱钟书 11 《男生贾里全传》秦文君 12 《花季?雨季》郁秀 13 《射雕英雄传》金庸 14 《汪洋中的一条船》郑丰喜 15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前苏)奥斯特洛夫斯基 16 《哈利?波特与魔法石》(英)J?K?罗琳 17 《唐吉诃德》(西班牙)塞万提斯刘京胜 18 《简爱》(英)夏绿蒂?勃朗特 19 《巴黎圣母院》(法)雨果 20 《红与黑》(法)司汤达 21 《复活》(俄)托尔斯泰 22 《欧也妮?葛朗台》(法)巴尔扎克 23 《匹克威克外传》(英)狄更斯 24 《老人与海》(美)海明威吴劳译 25 《麦田里的守望者》(美)塞林格 26 《莫泊桑短篇小说选》 27 《契诃夫短篇小说选》 28 《马克吐温中短篇小说选》 29 《欧?亨利短篇小说选》 30 《唐诗选》 31 《宋词选》 32 《元曲三百首译析》 33 《泰戈尔诗选》冰心等译 34 《普希金诗选》 35 《繁星?春水》冰心 36 《莎士比亚悲剧四种》 37 《中国古代四大名剧》 38 《中华散文百年精华》丛培香等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 39 《外国名家散文经典》于文心编长江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 人生修养 40 《美学散步》宗白华 41 《美德读本》(美)威廉?H?麦加菲编 42 《中外影视经典》 43 《中外美术经典》

44 《世界三大宗教》 45 《希腊的神话和传说》(德)斯威布著 46 《音乐的故事》(德)保罗?贝克 47 《人类征服的故事》(美)房龙 48 《东方哲学的故事》(锡兰)L?A?贝克 49 《文明的溪流》(美)H?G?威尔士 50 《产生奇迹的行动哲学》(日本)德田虎雄 51 《孙子兵法》余日昌 52 《史记选》司马迁著 53 《中国大历史》黄仁宇 54 《新编世界五千年》夏国梁、夏冰 55 《傅雷家书》傅雷 56 《知识改变命运》刘县书、潘燕 57 《本领恐慌》王小平 58 《妈妈的心有多高》赵定军 59 《杰出青少年的七个习惯:美国杰出少年训练计划》(美)肖恩?柯维陈允明等译中 60 《培根人生论》(英)培根 61 《致加西亚的信》(美)阿尔伯特?哈伯德 62 《法律的故事》(美)约翰?麦?赞恩刘昕、胡凝 63 《人文知识读本》陈思和 64 《英文名篇诵读本》 65 《苏菲的世界》(挪威)乔德坦?贾德 66 《成功之路》(美)拿破仑?希尔 67 《学习的革命:通向21世纪的个人护照》(美)珍妮特?沃斯(新)戈登?德莱顿著 68 《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心理学及其应用》 69 《伟大的励志书》(美)奥里森?马登著 名人传记 70 《居里夫人传》(法)艾夫?居里 71 《拿破仑传》(德)艾密尔?鲁特维克 72 《我的父亲邓小平》毛毛著 73 《五体不满足》[日]乙武洋匡著 74 《林肯传》(美)戴尔?卡耐基 75 《梵高传》(美)欧文?斯通 76 《毛泽东传》 77 《名人传》(法)罗曼?罗兰 78 《杨振宁传》徐胜蓝、孟东明 79 《微软的崛起》(美)丹尼尔?伊克比亚、纳珀著 80 《经营之神王永庆》赵贤明中 81 《邓肯自传》(美国)伊沙朵拉?邓肯著 82 《激情岁月:郎平自传》郎平、陆星儿著 83 《永远的乔丹》章宜 84 《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林乾主编 科技读物 85 《中国科普佳作百年选》绕忠华主编 86 《科学发现纵横谈》王梓坤 87 《魔鬼出没的世界:科学,照亮黑暗的蜡烛》(美)卡尔?萨根著 2

浅析马克思博士论文中的人学思想

浅析马克思博士论文中的人学思想 摘要:与马克思后期的作品一样,青年马克思撰写的博士论文中也有着丰富的人学思想,以人的本质和人的自由与解放问题为探讨的主题,只是从探讨的思路来看与后期不同,是从人的自我意识出发来展开对人的问题的思考的。博士论文中的启蒙意识带来了人的出场,通过对德谟克利特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中存在的差别的探讨,提出了以自我意识为特征的人的主体性哲学,体现了马克思认为人是创造性存在的人学思想。 关键词:马克思博士论文自我意识人学思想 Abstract: Compared with the late works of Marx, there are also rich humanistic thoughts in the young Marx’s doctoral dissertation. As the discussional theme of the paper, the viewpoint about hominine essence and hominine freedom and liberation is just different from the late point of views at the side of the thinking start which is self-awareness of people. Marx discusse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D emocritus’s and Epicurus’s natural philosophy and brought forward the philosophical thinking characterized by the self-awareness. All these represent Marx believed the human beings are creative existence in his humanistic thoughts. Keywords: Marx Doctoral dissertation Self-awareness Humanistic thoughts 一般认为马克思的思想体系中包括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这三个基本组成部分,人学思想虽然没有作为一门独立的理论体系被提出,但贯穿于马克思的整个思想体系中,博士论文作为马克思从事理论活动的开端,就已经致力于对人的研究。本文在对博士论文的文本阅读基础上,挖掘出马克思在其中展露的人学思辨,进而展示出青年马克思的宏伟抱负。 一、德谟克利特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存在本质差别——人学思想的自然基础的论证

马克思主义论文

苏州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 社会实践课程试卷 课程名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实践主题:“理论实践面对面” 院别:________________专业:________________ 学生姓名: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 指导教师:______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______ 日期:年月日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论文 —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问题探讨 主题:从马克思主义角度探讨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问题 目的:学习运用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剖析和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规律揭示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结合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问题进行探讨,提高理论水平和分析能力 报告:马克思主义从产生到现在已经160多年了,随着历史的发展,日益深入人心,显示出巨大的生命力,它的产生实现了人类认识史上划时代的伟大变革,在人类思想史上竖起了前无古人的不朽丰碑。马克思主义主要由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大部分组成,它的产生和发展有深刻的经济社会根源、思想渊源和实践基础,所以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与马克思主义息息相关。而在中国,由于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马克思主义及马克思经济理论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在当代中国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理论基础,它对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发挥着巨大的现实指导作用。 当前我国经济稳定和蓬勃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充分证明了马克思理论原理的科学性和发展观。同时我国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实践,也为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土壤。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发展,又必将推动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进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