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香型白酒酿造生产技术规范编制说明
浓香型白酒工艺规程(Ⅰ)

辽宁三沟酒业有限责任公司浓香型白酒工艺规程(Ⅰ)SG.JS.GC01-2008 1范围本规程规定了我公司浓香型白酒的工艺要求。
本规程适用于我公司混蒸混入的浓香型白酒的生产操作。
2浓香型白酒生产工艺特点我公司的浓香型白酒,以优质高粱为原料,以大曲为糖化剂,利用泥池老窖,采用混蒸混入、老五甑操作法的工艺。
3浓香型白酒工艺流程蒸壳→壳酒大曲↓↑↓原料→粉碎→配料→蒸馏与糊化→凉楂→加曲↓糟出池酒醅←入池糖化发酵←加水↑己酸菌液、窖泥4技术要求4.1原料质量要求4.1.1高粱要求颗粒饱满,无霉变,淀粉含量≥58%,水分≤18%,杂质≤3%。
4.1.2稻壳具有金黄色,无霉变,带稻香味,杂质≤5%,水分≤13%。
4.1.3大曲微黄色,菌丝间均匀一致,糖化力380-500mg/ml.h,水分≤14%,酸度0.5-1.5mmol/100g,淀粉≥45%.4.1.4水符合饮用水标准(我公司自建深井)。
4.2操作要求及操作方法4.2.1原料的粉碎高粱应粉碎为4-8瓣;按该班的投料量,由粉碎班提前一天粉碎后待用。
4.2.2出窖配料(1)投料量应根据甑桶体积、窖池的容积、原料淀粉含量和气温条件而确定,正常生产时1、2班每班投料900公斤,3、4、5、6班每班投料1300公斤,压窖时减少200公斤。
(2)配料按气温调节大楂、二楂入窖时的淀粉含量为12-15%,酸度为1.0-1.8,将材料按下列比例配好,拌匀,等待装甑。
配料标准:高粱100公斤,水分55-58%,稻壳20公斤,大曲25公斤,回醅1:3.5-4.0,糖化酶1.6-1.8‰(冬季)1.5‰(春、夏、秋)。
4.2.3蒸馏糊化4.2.3.1准备将装酒容器冲净,备好;生产用汽调整好;定时清理锅底,冲净,放净甑桶及甑底废水。
4.2.3.2装甑装甑要做到“轻、松、薄、匀、缓”,材料要达到“二干一湿”,蒸汽要做到“二小一大”,并以缓汽蒸酒,大汽追尾为原则。
(1) 打开蒸汽阀门,少量给汽;然后,在甑底帘子表面,撒上一层熟稻壳;接着装入3-6厘米厚的加稻壳较多且啼干的酒醅;此时,蒸汽要小而稳。
浓香型大曲白酒生产技术—浓香型大曲的制备

曲室培养 以汾酒大曲中的清茬曲培养为例。 长霉 曲坯入房后,冬春季2~d,夏秋季1~d天就可穿衣,曲坯中心温度达到 40℃,曲块表面菌落面积达90%左右,白色斑点成片时,转入晾霉。 晾霉 曲坯品温升高至40℃时,应及时开启门窗揭席,排潮降温,等水分缓 慢蒸发后开始翻曲。加大坯间距,水分逐渐蒸发,不使曲块发黏。一般隔日翻 曲一次,保持温度一致。晾霉时间夏季2d,冬季3d。 潮火 晾霉后,即关闭门窗,经过2~3d,品温升至45~48℃,湿度大,要注 意灵活开小窗放潮,隔日或每日翻曲,曲块由三层翻四层,四层翻五层,除掉 苇秆、谷草,呈“人”字型排列,并加大曲坯间距。
图 堆码贮存
养曲 该阶段曲块逐渐干燥,品温下降,保持品温32~34℃,晾曲温度 29~31℃。晾曲时不宜开窗过大,养曲期3~4d,曲间距可适当减小。
贮存 环境要求 曲库内通风干燥、堆码整齐、不能漏雨,工作人员随时查看品温、 掌握气温变化情况并做好记录。 堆码要求 曲块堆码贮存排成“人”字形,跺高以13层为标准,曲块间要有一 定间隔以利于通风,防止在养曲中返潮、起火、生长黑霉。
任务二 高温大曲制作
润料、粉碎 原料检查 首先检查小麦的感官质量,须符合生产要求,如发现杂质含量超 标,须安排除尘、除杂生产工序。 润料 加入3%~8%的水,水温40~60℃,边拌和边加水,翻拌至少2次以上, 要求润水均匀,整个润麦时间不超过12h为好。如果考虑原料的吸水性,则润 粮时间应当缩短,并减少水量,提高水温,时间控制在4h以内即可。润料要求 达到:表皮收汗、内心带硬,不粘牙,内心有干脆响声。 粉碎 用对辊式磨粉机进行粉碎,将小麦粉碎成为“烂心不烂皮”的梅花瓣。 要求未通过20目筛的粗粒及麦皮占50%~60%,通过20目筛的细粉占40%~50%。
贮存 从曲室拆出的曲块,要转入贮曲库房,库房内要求通风干燥,防止霉变虫害。 经过3~6月的贮存,才为陈曲,方可投入生产。
浓香型白酒生产文件

前言巴王酒业有限公司系浓香型大曲酒传统工艺及其规律采用续糟混蒸、黄泥老窖固态发酵的传统操作法。
在整个工艺流程中基本贯穿着,“稳”,“准”,“匀”,“适”,“勤”的五字方针。
原料是条件,窖池是前提,母窖是基础,曲药是动力,操作是关键五句话。
坚持以“开窖鉴定,合理配料,滴窖降酸,熟糠拌料,大火蒸粮,缓火流酒,截头去尾,分段摘酒,低温入窖,中温发酵”的工艺操作原则。
近年来,又采用了“人工培养老窖,双轮翻沙发酵及酸醇酯化酒,酸醇酯化液,己酸菌液,老窖泥接种,大坛母液,勾兑调味”等配套操作新工艺的应用,使浓香型大曲酒基础酒的产质量得以有所提高。
现根据名优酒传统操作生产技术标准,随作酿酒的科技进步,为使公司酿酒生产操作规范化,是生产操作工尽快掌握酿酒操作技术要领,保持公司产品的独特风格,使产品不断提高品质,结合传统工艺与现代酿酒设备设施相结合及现代生物技术成果在酿酒生产中的应用,特制定本操作规程。
本操作规程由xxx酒业有限公司,生产部编制和归口管理。
本操作规程主要起草人:名优浓香型大曲酒酿酒工艺操作规程(一)范围:操作规程明确了酿酒操作步骤及操作要求,适用于以蒸汽加热能源的酿酒生产,是浓香型大曲酒酿酒生产的技术标准。
(二)规范性引用文件:《固态发酵白酒生产工艺流程图》(三)原料:要点:原料新鲜无霉变,曲质水质是关键。
粮粉粗细要均匀,熟糠拌料要执行。
1.xx酒采用高粱、大米、糯米、小麦、玉米按比例组合作为原料。
大曲酒采用单高粱作原料,所采用各种粮食要求新鲜,颗粒饱满、无杂质、霉变,粉碎粗细要一致,高粱、大米、糯米、小麦、玉米都要粉碎成鱼蛋状,不能过细,以免腻糟。
2.小麦是制曲的主要原料,要求颗粒饱满,干燥无杂质、霉变(制曲工艺另述),麦曲粉碎粗细以通过5mm筛孔为宜,化验指标要求糖化力450以上,酸度1以下,水分13%以下,严禁使用霉烂变质的麦曲。
3.水是制酒的必要条件,水质好坏与酒质关系极大,酿造用水感官指标要求无色透明,冷热皆无异味,清爽适口。
浓香型白酒执行标准

浓香型白酒执行标准浓香型白酒,作为中国传统名酒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酿造工艺,其品质标准一直备受关注。
为了规范浓香型白酒的生产和质量,制定了一系列的执行标准,以确保其品质稳定和安全性。
本文将对浓香型白酒执行标准进行详细介绍,以便生产企业和消费者更好地了解和认识这一标准。
一、原料选择。
浓香型白酒的原料主要包括高粱、小麦、玉米等粮食,其选用的原料应当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保证原料的质量和安全性。
同时,原料的储存和保管也需要符合相关要求,以免影响酒的品质。
二、酿造工艺。
浓香型白酒的酿造工艺是关键环节,其执行标准包括了酒曲的制作、酒曲的发酵、蒸馏工艺等多个方面。
酒曲的制作需要选用优质的原料,并严格控制发酵的温度和湿度,以保证酒曲的质量。
在发酵和蒸馏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时间和温度,确保酒的香气和口感。
三、产品质量。
浓香型白酒的产品质量是执行标准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酒精度、危害物质含量、感官指标等多个方面。
酒精度是衡量酒精饮品品质的重要指标,应当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同时,产品中的危害物质含量也需要进行严格监控,确保产品的安全性。
感官指标则包括色泽、香气、口感等多个方面,需要符合国家标准,并能够满足消费者的口味需求。
四、包装和储存。
浓香型白酒的包装和储存也是执行标准的重要内容,其目的是保证产品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包装材料应当符合食品包装的相关标准,保证产品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同时,产品的储存条件也需要符合要求,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环境,保证产品的品质稳定。
五、质量管理。
浓香型白酒的生产企业需要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原料采购、生产工艺、产品检验等多个环节。
企业应当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标准,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同时,企业还需要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管理,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和责任感。
综上所述,浓香型白酒执行标准涵盖了原料选择、酿造工艺、产品质量、包装和储存、质量管理等多个方面,其目的是保证产品的品质稳定和安全性。
生产企业和消费者应当共同遵守执行标准,确保浓香型白酒的质量和安全,推动中国传统名酒的发展和传承。
白酒制造业(浓香型大曲)

HJ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HJ/T xx-2002清洁生产技术要求白酒制造业(浓香型大曲)(征求意见稿)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cleaner production-liquor industry2002-xx-xx发布2002-xx-xx 实施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发布目次前言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2 引用标准3 定义4 技术要求内容5 数据采集和计算方法6 技术要求的实施前言为进一步推动中国的清洁生产,防止生态破坏,保护人民健康,促进经济发展,并为白酒制造企业开展清洁生产提供技术支持和导向,制订本白酒制造业清洁生产技术要求(以下简称“本技术要求”)本技术要求为推荐性标准,可用于企业的清洁生产审核和清洁生产潜力与机会的判断,并可作为企业清洁生产绩效公告的依据。
因白酒是我国特有的蒸馏酒,本技术要求根据当前的行业技术和装备水平而制订,共分三级,一级代表国内清洁生产领先水平,二级代表国内清洁生产先进水平,三级代表国内清洁生产基本水平。
由于技术在不断进步和发展,因而本技术要求也需不断修订,一般五年修订一次。
根据清洁生产的一般要求,清洁生产指标原则上分为生产工艺与装备要求、资源能源利用指标、产品指标、污染物产生指标(末端处理前)、废物回收利用指标和环境管理要求等六类。
考虑到白酒制造业的特点,本技术要求将清洁生产指标分为六类,即资源能源利用指标、产品指标、污染物产生指标(末端处理前)、生产工艺与装备要求、废物回收利用指标和环境管理要求。
本技术要求由国家保护总局科技标准司提出。
本技术要求由山东大学、山东省清洁生产中心和山东省白酒行业协会负责起草。
本技术要求主要起草人:高灿柱、崔兆杰、黄业立、苏继新、殷永泉。
本技术要求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负责解释。
本技术要求为首次发布,自2002年x月x 日起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清洁生产技术要求白酒制造业(浓香型大曲)(征求意见稿) HJ/T xx-2002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cleaner production- liquor industry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1.1 主题内容本技术要求按照清洁生产的原理,从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减少环境污染出发,针对白酒生产过程的原材料选用、资源利用、污染物产生、产品的生产过程和产品的最终处置提出技术要求。
浓香型白酒编制说明

《浓香型白酒》国家标准(报批稿)编制说明一、任务来源根据《国家标准委关于下达2014年第一批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国标委综合〔2014〕67号),《浓香型白酒》国家标准列入修订计划(计划编号:20140434-T-607),由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全国白酒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浓香型白酒分技术委员会、中国酒业协会等单位主要负责起草,由全国白酒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技术归口。
二、目的和意义白酒是我国民族传统产品,历史悠久,风格独特,浓香型白酒在我国白酒行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产品标准是衡量、验证浓香型白酒质量优劣的重要依据,对于规范浓香型白酒生产以及保障消费者的健康权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随着我国酿酒工业的快速发展以及科技、装备水平的不断提升,以及技术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对白酒产品属性的认知水平的提高,原标准中的一些内容已经不适应我国白酒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有必要结合行业发展现状以及国外蒸馏酒法规,及时进行调整和完善,使标准制定更加科学、严谨、合理,符合食品安全要求,有利于公民健康,保障我国传统优势白酒产业保持健康有序、发展,同时通过产品标准与国际接轨逐步走向世界酒精饮料市场,进一步完善我国白酒技术标准体系。
三、编制过程全国白酒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浓香型白酒分技术委员会自2008年12月份成立以来,致力于白酒标准体系的研究与推行中国白酒产业国际化,努力推进浓香型白酒标准体系建设。
分委会在全国白酒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指导引领下,秘书处承担单位五粮液集团公司和各委员单位配合,充分利用五粮液股份公司和各委员单位在白酒酿造技术、理化分析检测的优势,与大专院校、科研机构联合,通过分委会的平台,共同开展浓香型白酒标准研究。
在行业内开展浓香型品质提升及白酒稳定性研究,并利用每年的分委会年会、平台技术交流、委员信息交流等方式向各委员单位征集浓香型白酒国家标准的修订意见。
自2010年以来,分委会秘书处在充分收集行业和市场信息的基础上,汇集各委员单位意见,认为GB/T10781.1-2006《浓香型白酒》国家标准已经不能很好满足当前白酒现状,对指导消费与确保行业监管存在一定局限,一定程度上对行业的创新与发展、服务消费和强化行业监管都产生了影响,全国白酒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和分委会一致认为需要对现行国标进行修订。
浓香型白酒执行标准

浓香型白酒执行标准浓香型白酒是中国传统的名优白酒,具有独特的风味和浓厚的文化底蕴,是中国酒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浓香型白酒执行标准是保障和规范浓香型白酒生产的重要依据,对于提升浓香型白酒的质量、促进行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浓香型白酒执行标准进行详细介绍,以期为相关生产企业和消费者提供参考。
一、原料选择。
浓香型白酒的原料主要包括高粱、小麦、玉米等粮食。
执行标准规定,原料应当选用优质、无公害的粮食,并严格控制原料的质量,确保原料的纯净度和卫生安全。
二、酿造工艺。
浓香型白酒的酿造工艺是关键环节,执行标准对酿造工艺进行了详细规定。
包括蒸馏工艺、发酵工艺、陈酿工艺等各个环节,要求生产企业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操作,确保酒质的稳定和品质的优良。
三、产品质量。
浓香型白酒执行标准对产品的质量要求严格,包括色泽、透明度、香气、口感等多个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
要求产品色泽清澈、透明度高,香气纯正浓烈,口感醇厚丰富,且无任何异味和杂质。
四、包装标识。
执行标准对浓香型白酒的包装和标识也做出了规定,要求包装材料应当符合国家相关标准,标识内容应当真实准确,不得夸大虚假宣传,确保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五、质量检验。
执行标准规定了对浓香型白酒产品的质量检验方法和指标,包括感官评价、化学成分分析、微生物指标等多个方面。
生产企业应当建立健全的质量检验体系,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六、市场监管。
执行标准对浓香型白酒的市场监管提出了要求,要求相关部门加强对浓香型白酒市场的监督检查,严厉打击假冒伪劣产品,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市场秩序。
总结。
浓香型白酒执行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提升浓香型白酒的质量和声誉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生产企业能够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生产,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同时,消费者也应当增强对产品的鉴别能力,选择正规渠道购买,共同维护浓香型白酒产业的良好发展。
浓香型白酒的执行标准

浓香型白酒的执行标准浓香型白酒是中国传统的名优白酒品种之一,具有独特的风味和历史文化价值。
为了保证浓香型白酒的质量和特色,制定了一系列的执行标准,以规范其生产和质量管理。
本文将对浓香型白酒的执行标准进行详细介绍,以便生产者和消费者了解相关规定并加以遵守。
一、原料选择。
浓香型白酒的主要原料包括高粱、小麦、玉米等粮食。
执行标准规定,这些原料必须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且应当采用无公害农产品或者绿色食品认证的优质原料。
同时,对于原料的储存和保管也有详细规定,以确保原料的新鲜和质量。
二、酿造工艺。
浓香型白酒的酿造工艺是关键的环节之一。
执行标准对于酿造工艺的要求包括酒曲的制作、发酵、蒸馏等多个环节。
其中,酒曲的制作应当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发酵过程要求严格控制温度和时间,蒸馏过程要求采用传统工艺或者符合国家标准的现代化设备。
三、产品质量。
浓香型白酒的产品质量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健康和品尝体验。
执行标准对于产品的质量要求包括酒精度、香型、口感等多个方面。
酒精度应当符合国家标准,香型应当符合浓香型白酒的特色,口感应当清爽醇厚,且不含有任何有害物质。
四、包装和储存。
浓香型白酒的包装和储存也是执行标准所关注的重点。
包装要求应当符合国家食品包装标准,且应当清晰标注产品的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企业等信息。
同时,浓香型白酒的储存要求应当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环境,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风味不受影响。
五、质量监控。
执行标准对于浓香型白酒的质量监控也有详细规定。
生产企业应当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原料采购、生产工艺、产品检测等多个环节。
并且应当定期进行产品质量抽检,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和可靠。
总结。
浓香型白酒的执行标准是保障产品质量和消费者权益的重要依据,生产企业应当严格遵守相关规定,确保产品的质量和风味符合标准要求。
消费者在购买浓香型白酒时,也应当关注产品的执行标准是否合格,以确保自身权益和健康安全。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加深对浓香型白酒执行标准的了解,推动行业的健康发展和规范化生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浓香型白酒酿造生产技术规范》团体标准
编制说明
一、任务来源
为提升我省白酒原酒质量,保证产品安全,促进白酒产业健康有序发展,2020年3月由河南省食品工业科学研究所有限公司向河南省食品科学技术学会提出《浓香型白酒酿造生产技术规范》团体标准立项申请。
根据《河南省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团体标准管理办法》同意立项,由河南省食品科学技术学白酒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河南省食品工业科学研究所有限公司、河南牧业经济学院等单位负责组织起草工作。
二、目的和意义
白酒是我国民族传统产品,历史悠久,风格独特,白酒原酒是成品酒的品质基础,其生产技术规范是组织酿酒生产的重要依据,对规范白酒生产以及保障消费者的健康权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就白酒而言,目前仍没有出台浓香型白酒酿造生产相关的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我省作为白酒生产大省,在浓香型白酒生产中没有统一的技术规范,造成白酒质量参差不齐,给生产者、消费者带来潜在的影响。
为规范河南省浓香型白酒生产操作、提高原酒的质量、确保食品安全以及进一步完善白酒生产技术标准体系,特制订本标准。
三、编制过程
2020年3月,河南省食品工业科研所有限公司提出《浓香型白酒酿造生产技术规范》团体标准立项申请,并与河南牧业经济学院等相关单位讨论并初步确定了《浓香型白酒酿造生产技术规范》标准的基本思路。
2020年4月初,组织该标准的起草准备工作,成立标准起草专家组,查阅、搜集、整理大量有关白酒生产的技术资料,并对省内外主要白酒生产企业进行实地调研,了解生产实际和产品质量状况,在此基础上编制形成了《浓香型白酒酿造生产技术规范》初稿。
当月在河南省食品工业科学研究所有限公司召开专题技术研讨会,与会专家对初稿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讨,评审技术规范的适
宜性、充分性,并提出多项修改意见和建议,对该技术规范结构编排、内容形式进行系统的调整。
为确保标准的先进性、科学性,专家组成员在河南省食品科学技术学会标注化专业委员会的统一指导和引导下,充分利用专家成员单位先进的酿酒技术、成功的经验,与河南牧业经济学院等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制曲企业、酿酒企业等联合,通过技术共享、学术交流等平台充分征集《浓香型白酒酿造生产技术规范》制定意见,并在充分分析行业和市场信息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浓香型白酒酿造生产技术规范》的初审稿。
2020年4月下旬,起草工作组在上述研究、调查的基础上,形成了征求意见稿。
2020年5月,起草工作组在根据行业反馈意见,认真修改草案,并最终形成标准送审稿。
四、制标依据和对主要条款的说明
1.制标原则
1标准要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和可操作性;
2保证浓香型白酒原酒安全性、真实性、品质要求;
3与相关标准法规协调一致;
4要结合国情和原酒产品特点,促进行业健康发展与技术进步。
2.制标依据
①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
②河南省标准化管理办法;
③河南省食品安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团体标准管理办法;
④相关的国家标准: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原则、2715粮食卫生标准、GB GB2757蒸馏酒及配制酒安全标准、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8951白酒厂卫生规范、GB/T10345白酒分析方法、GB/T10346白酒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GB13121陶瓷食具容器卫生标准、GB14881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GB/T15109白酒工业术语、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T19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GB/T23544白酒企业良好生产规范、GB/T24001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GB/T27341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体系、
3.主要条款的说明
标准名称标准名称为《浓香型白酒酿造生产技术规范》。
本标准共4章19大条款。
第一章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浓香型白酒酿造生产技术术语、操作、以及工艺参数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浓香型白酒酿造操作要求。
第二章规范性引用文件,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第三章术语和定义,GB/T15109白酒工业术语、QB/T4258酿酒大曲术语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第四章要求
第一节原辅料的要求
4.1.1生产用水应符合GB5749的规定
4.1.2高粱应符合GB/T8231和GB2715的规定。
4.1.3小麦应符合GB1351和GB2715的规定。
4.1.4大米应符合GB1354和GB2715的规定。
4.1.5糯米应符合GB1354和GB2715的规定。
4.1.6玉米应符合GB1353和GB2715的规定。
4.1.7稻壳应符合企业内控标准。
4.1.8中温大曲、高温大曲应符合QB/T4259的规定。
第二节工艺要求
4.2.1原辅料预处理
4.2.2配料
4.2.3工艺参数
4.2.4装甑、蒸馏、蒸粮及加浆
4.2.5晾渣和下曲
4.2.6入池封窖及窖池管理
4.2.7窖池养护
4.2.8出池
第三节环保要求
4.3.1节约用水
4.3.2场地卫生
4.3.3甑锅卫生
五、产业化情况、推广应用论证和预期达到的经济效果等情况
该标准的实施,将填补我省浓香型白酒酿造生产技术规范的空白,为保障我省白酒原酒产业正规发展提供有效技术支撑。
六、采用国际、国外先进标准情况,与国际、国外同类标准水平的对比情况。
无。
七、与现行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及相关标准,特别是强制性标准的协调性
该标准从我国浓香型白酒原酒生产的实际情况出发,参考了国内外相关资料,体现了科学性、先进性和可操作性原则,在制定过程中充分考虑国内相关的法规要求,结合白酒行业的特点;与相关标准法规包括强制性标准协调一致。
八、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经过和依据
无重大分歧意见。
九、标准性质的建议说明
《浓香型白酒酿造生产技术规范》为团体标准。
十、贯彻标准的要求和措施建议
在本标准通过审核、批准发布之后,由相关行业组织开展对本标准的宣贯,在行业内进行推广。
建议本标准自发布之日起开始实施。
十一、废止现行相关标准的建议
无。
十二、其它应予说明的事项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