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浓香型白酒酿造的丰产

合集下载

浓香型白酒生产工艺

浓香型白酒生产工艺

浓香型白酒生产工艺浓香型白酒生产工艺白酒是中国的传统酒类之一,根据不同的生产工艺和配方,可以分为不同的酒类。

其中,浓香型白酒以其独特的风味和口感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本文将介绍浓香型白酒的生产工艺以及各个环节的特点和考虑因素。

一、原料的选择和处理浓香型白酒的主要原料为高粱和小麦。

因此,选取优质的高粱和小麦是酿造高质量浓香型白酒的关键。

在选择原料时,要求杂质含量低、蒸馏好、较为洁净。

高粱在入窖前要进行浸泡去杂,使颗粒都浸泡在水中,去除高粱表面附着杂质的同时还可以缩短蒸饭时间,从而提高酒品质量。

小麦在脱壳磨粉后需要进行熬浆,将小麦粉加入开水中,煮沸后搅拌均匀,冷却后即成熬浆。

二、酒曲的制备白酒酒曲是浓香型白酒的核心,在酿造浓香型白酒时,酒曲的制备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步骤。

酒曲分别用于浸泡高粱和熬浆小麦两个步骤中。

首先,高粱酒曲的制作需要通过蒸煮和培育技术。

将高粱经过浸泡后,蒸煮至适当软化,然后在烘烤的垫底上晾干,将晾干后的高粱混入鸭屎土,在稍微透气的环境下进行发酵。

待高粱变成黑色时,再将鸭屎土震掉,拌入小麦和水,晾干后即可成为高粱酒曲。

其次,在小麦熬浆后,需要将酒曲加入小麦熬浆中进行发酵。

具体做法为将酒曲分装于口径约为30cm的熟泥球体内,密封后,放入30度左右的小麦熬浆中发酵。

酒曲要求均匀散布,发酵时间长短、量的多少会直接影响浓香型白酒的质量。

三、发酵的控制酒曲加入后的发酵占用了整个酿造过程的70%以上,因此严格控制浓香型白酒的发酵过程十分重要。

发酵时,掌握适宜的酒曲用量、温度控制和酵母菌的选择等等。

发酵过程控制必须严格按照一定的技术要求和工艺流程,注意发酵的环境温度、水的质量和酵母菌等细节问题,特别是在高温和低温等特殊情况下,要尽快调整酵母的发酵能力,避免发生一系列的酵母变异现象。

任何一个步骤的失误都会导致酒的品质下降。

四、蒸馏的操作蒸馏是酿造浓香型白酒的关键步骤。

浓香型白酒的蒸馏有一个特点,就是分两次蒸馏。

2024年浓香型白酒酿造总结(2篇)

2024年浓香型白酒酿造总结(2篇)
四、窖池管理
浓香型白酒的窖池管理对于酿造结果至关重要。____年,窖池管理采用了智能化的监控系统,实时监测窖池内的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排放等参数,以保持最佳的发酵条件。此外,还针对窖池内气流的控制和调节进行了优化,以确保酒体的均匀发酵和充分蓄香,进一步提高了浓香型白酒的品质。
五、产品质量控制
产品质量控制是保证浓香型白酒品质的重要环节。____年,通过引入先进的检测设备和检测技术,实现了对酒体中各种化学成分和香气成分的精确检测和分析。同时,还优化了产品质量评价体系,建立了更加完善和科学的评价指标,以更好地反映浓香型白酒的品质特点。此外,针对产品包装和储存环节,也采用了先进的技术手段,以确保产品在储存和运输中保持最佳的品质和口感。
其次,在酿造工艺方面,2024年的浓香型白酒酿造过程更加注重精细和科学。传统上,酿造浓香型白酒的主要工艺包括蒸馏、发酵和陈酿等,而在2024年,酿造过程中引入了一些新的技术和设备。例如,有些酒厂开始使用微生物发酵技术,以提高产品的口感和香气。此外,一些酒厂还引入了现代化的控制系统,以确保酒的整个酿造过程达到最佳状态。
2024年浓香型白酒酿造总结(二)
____年浓香型白酒酿造总结
引言:
浓香型白酒是中国传统的美酒之一,因其浓郁的香气和独特的口感而备受喜爱。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酿酒技术的不断创新,浓香型白酒的酿造工艺也在不断地改进和完善。本文将总结____年浓香型白酒的酿造情况,主要包括酒种选择、原料选用、发酵工艺、窖池管理以及产品质量控制等方面。
结论:
浓香型白酒在____年的酿造过程中,通过选择优质原料、采用科学的发酵工艺以及智能化的窖池管理和产品质量控制等措施,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和突破。这些技术的应用和创新,使得浓香型白酒在口感和香气方面更加出色,产品品质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完善,相信未来浓香型白酒的酿造工艺将会更加精细和科学化,为消费者带来更加优质的美酒享受。

浓香型白酒酿造工作总结_白酒工作总结

浓香型白酒酿造工作总结_白酒工作总结

浓香型白酒酿造工作总结_白酒工作总结自从我加入浓香型白酒酿造工作以来,我对于这个行业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通过与团队成员的合作和学习,我不仅在技能方面取得了提升,还对于酿造过程以及产品质量有了更好的把握。

我参与了浓香型白酒的原料选购和加工过程。

我学会了如何选择优质的酒曲和优质的谷物等原料,并且了解了它们对于酒质的影响。

在加工过程中,我掌握了浸泡、蒸馏等关键步骤的技巧,确保了原料的质量。

我参与了浓香型白酒的发酵和蒸馏过程。

在发酵过程中,我学会了掌握好温度和时间的控制,以及酒母的培育和管理。

在蒸馏过程中,我学会了控制蒸馏的速度和温度,确保酒液的纯净度和口感。

除了以上的技能提升,我还与团队成员一起参与了浓香型白酒的勾兑和质量检验工作。

在勾兑工作中,我了解了不同原料的比例对于酒质的影响,学会了调配出符合产品要求的酒液。

在质量检验工作中,我学会了如何进行感官评价和化验分析,及时发现酒液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在这个过程中,我深刻地体会到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每个岗位的工作都紧密相连,只有各个环节齐头并进,才能确保最终产品的质量。

通过与其他团队成员的配合,我学会了与人沟通和协调,提高了工作效率。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会继续努力提升自己的技能,进一步提高对于浓香型白酒酿造工作的理解和把握。

我会持续关注行业的动态,学习新的酒品鉴技巧和工艺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

我也会积极参与团队的交流讨论,分享经验和学习成果,推动团队的发展和进步。

我的浓香型白酒酿造工作总结就是:通过这段时间的工作经历,我不仅在专业技能方面取得了进步,还在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方面有所提升。

我相信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能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专业能力,为浓香型白酒酿造工作作出更大的贡献。

浅析高粱酿造浓香型产酒发酵工艺的开发

浅析高粱酿造浓香型产酒发酵工艺的开发

浅析高粱酿造浓香型产酒发酵工艺的开发摘要:针对目前浓香型白酒生产中普遍存在的原辅料消耗大、能耗大、污染大、产酒率低等问题,提出了基于高粱的新型浓香型白酒生产新技术。

该新技术采用石板窖池、浓香型土窖等作为发酵场所,采用小曲和大曲作为发酵剂,并将小曲糖化培养和大曲堆叠培养相结合,形成剥离产酒与生香发酵的新技术,可显著减少大曲和糠壳等原料的使用量,并确保较高的产酒率。

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感官分析相结合的试验手段为研究方法。

通过试验确定了适宜的产酒发酵工艺条件,即:收箱为20厘米厚、收箱糖化时间20小时、配糟比1:1;发酵时间为12天,在该工艺条件下,糟醅酒精含量达到(11.40±0.30)ml/100g。

关键词:整粒高粱;浓香型;发酵工艺;引言产酒发酵是指谷物经根霉菌和酵母菌等微生物作用后,将谷物中的淀粉分解为酒精。

根据生产方式,白酒可以被划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固态法白酒、液态法白酒和半固半液态法白酒。

其中,固态法白酒的出酒率是最低的。

此外,根据香型划分,清香型小曲酒的出酒率较高,可达到60.00%-68.00%。

而传统的浓香型大曲酒,出酒率通常都在30.00%-40.00%之间。

固态法生产的浓香型白酒,出酒率低,对高品质原酒的酿造生产造成了很大的限制。

在酒的生产和发酵过程中,由酿酒微生物代谢产生的酒精含量对原酒产能有很大的影响。

通过对发酵过程的研究,提出了发酵过程中的堆垛培养和糟醅发酵两个方面的研究。

堆积培菌工艺以还原糖含量及感官评价为指标,以糖化箱厚度、糖化时间为试验因子,并结合感官分析,采用单因素全实验的方法,来确定各季度最佳的糖化培菌指标。

同时,对酒糟的理化指标进行检测,就可以判断酒糟的发酵状态。

1材料与方法1.1粮糟糖化培菌参数研究将还原糖含量及感官评价作为指标,以糖化箱厚度、糖化时间两个因素进行两因素四水平的全面实验,厚度设置为10、15、20、25cm,糖化时间水平设置为12、20、28、36h。

浓香型白酒的生产工艺

浓香型白酒的生产工艺

浓香型白酒的生产工艺(一)第一节白酒的发酵机理白酒酿造大多是固态发酵,其主要产物是乙醇。

分析检测,白酒中大部分是乙醇和水,还含有占总量2%左右的其他香味物质。

由于这些香味物质在酒中种类的多少和相互比例的不同才是酒有别于酒精,具有独特的风格。

白酒中的香味物质主要是醇类、酯类、醛类、酮类、芳香族化合物等物质。

白酒物质的产生过程:淀粉→糖→乙醇蛋白质→氨基酸→醇、醛、酮等物质第二节浓香型大曲酒的生产工艺1、浓香型大曲酒的生产工艺的特点我国白酒采用固态发酵和固态蒸馏的传统操作。

主要特点为:(1)双边发酵白酒发酵过程中糖化和发酵同时进行。

酿酒生产中采用“低温入窖、缓慢发酵”的操作工艺。

(2)续糟发酵采用续糟发酵的优点:第一、调整入窖淀粉和酸度,利于发酵;第二、酒糟经过长期反复发酵,积累了大量可供微生物营养和产生香味物质的前提物质,利于白酒品质的改善。

第三、反复发酵过程中淀粉被充分利用,有利于提高出酒率。

(3)甑桶蒸馏固态发酵的蒸馏是将发酵后的酒糟装入传统的甑桶中,蒸出的白酒品质较好,这种蒸馏方式,不仅是浓缩分离酒精的过程,而且是香味的提取和重新组合的过程。

(4)多菌种发酵固态发酵白酒的生产,在整个生产过程中都是开放式操作,除原料蒸煮过程中起到灭菌作用外,空气、水、窖池和场地等各种渠道多能把大量的、多种多样的微生物带入到料醅中,与曲中的有益微生物协同作用,产生出丰富的香味物质。

因此,固态发酵是多菌种混合发酵。

(5)界面复杂白酒发酵时,窖内的气相、也想、固相三种状态同时存在(气相比例极少),界面关系复杂且不稳定,这个条件有利支配着微生物的繁殖与新陈代谢,形成白酒特有的芳香。

2、浓香型大曲酒的酿酒工艺浓香型曲酒各名酒厂的生产原理相同,采用泥窖、固体发酵、续糟混蒸等工艺。

但在粮糟配比、续糟方法上有不同之处,大致可分为:跑窖工艺法、本窖工艺和老五甑工艺法。

&61559; 1、酱香型酒&61559; &8226; 以高粱为原料、以高温大曲为糖化发酵剂、石窖堆料固态续糟发酵、固态蒸馏生产而成。

浓香型白酒的生产工艺

浓香型白酒的生产工艺

浓香型白酒的生产工艺
浓香型白酒是中国特色的一种白酒,其生产工艺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 精选原料:浓香型白酒的主要原料是高粱,一般选择含水分少、蛋白质少,颖果中心含淀粉高的高粱为酿造原料。

此外,还会添加小麦、糯米等其他辅料。

2. 粉碎糖化:将高粱经过清洁、浸泡等处理后,进行研磨、粉碎,然后进行糖化处理。

糖化是将淀粉转化为糖的过程,主要通过麸皮酶、面糠酶等酵素的作用,在一定的条件下,使得淀粉分解成糖。

3. 发酵:粉碎糖化后的酒曲,会被接种入糖化液中进行发酵。

浓香型白酒的发酵采用多米边发酵,即酿酒曲在加入粉碎糖化中的糖化液后,在一个发酵桶内,同时进行主发酵和联合发酵。

主要发酵的产物是乙醇,联合发酵产物是香气物质及麸曲菌。

发酵过程中,还要控制温度、湿度等因素。

4. 蒸馏:发酵结束后,需要进行蒸馏。

蒸馏是将发酵液中的乙醇蒸发并重新冷凝,分离出酒精。

蒸馏过程中,需要控制炉温、蒸馏速度等参数,以得到所需的白酒浓度。

5. 储存陈化:经过蒸馏得到的白酒,需要经过一定时间的陈化和储存,以提高其口感和品质。

传统的浓香型白酒会采用陶瓷坛子、木桶等容器进行储存,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进行陈化。

以上是浓香型白酒的主要生产工艺,每个酒厂可能还会有一些特殊的工艺和配方,以及自己的工艺秘诀。

浓香型大曲酒的酿造

浓香型大曲酒的酿造

目录1. 绪论 (3)2材料与工艺 (3)2.1材料 (3)2.2工艺 (3)3发酵工艺 (3)3.1对材料的处理 (4)3.2开窖起糟 (4)3.3 蒸馏摘酒 (6)3.4加曲入窖 (7)3.5封窖 (8)4. 发酵工艺条件的确定 (9)4.1酒醅入窖条件的确定 (10)4.2发酵周期的确定 (8)4.3酒醅中主要成分的变化 (9)5. 对浓香型白酒发酵影响因素探讨 (11)6.结果与讨论 (16)参考文献: (17)浓香型大曲酒的酿造摘要:浓香型大曲酒,是大曲酒中的一朵奇葩。

自全国第一届评酒会后,把泸州老窖作为浓香型大曲酒的典型代表,因此,在酿酒界又称浓香型大曲酒为泸型酒.糯高粱是最理想的大曲酒酿酒原料,含水量应低于13%,淀粉含量应在62%以上。

实验表明,最佳的发酵周期是40-45天。

本文对浓香型大曲酒的发酵工艺做了探讨,并确定了发酵工艺酒醅入窖条件发酵周期,以及探讨了酒醅中主要成分的变化。

关键词:大曲酒;酿造工艺;发酵管理1.绪论在各种类型、不同香型的大曲酒生产中,配料方法不尽相同,而浓香型大曲酒生产在工艺上,则采取续糟配料。

所谓续糟配料,就是在原出窖糟醅中,按每一甑投入一定数量的酿酒原料高粱与一定数量的填充辅料糠壳,拌和均匀进行蒸煮。

每轮发酵结束,均如此操作。

这样,一个窖池的发酵糟醅,连续不断,周而复始,一边添入新料,同时排出部分旧料。

如此循环不断使用的糟醅,在浓香型大曲酒生产中人们又称它为“万年糟”。

2材料与工艺2.1材料用于酿造浓香型大曲酒的原料主要是高粱,但也有少数厂家使用多种谷物原料混合酿酒的。

高粱分糯高粱和粳高粱,因为糯高粱的支链淀粉含量高,易于糊化,磷含量也高,所以出酒率高且酒质佳,因此糯高粱是最理想的酿酒原料。

2.2工艺3发酵工艺3.1对材料的处理对原料高粱的质量要求是,颗粒饱满,新鲜,无虫蛀霉烂,无异杂味,夹杂物甚少,干燥,其含水量应低于13%,淀粉含量应在62%以上。

浓香型白酒酿造工作总结_白酒工作总结

浓香型白酒酿造工作总结_白酒工作总结

浓香型白酒酿造工作总结_白酒工作总结本文主要是对2019年度浓香型白酒酿造工作进行总结。

在过去的一年中,我们团队在酿造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进步,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以下是我们在酿造工作中的一些经验教训和改进方向。

一、工艺流程总结1. 规范化流程在去年的酿造过程中,我们发现有一些工艺流程存在不规范的现象,比如温度、时间等无法把握。

于是我们重新对工艺流程进行梳理并制定了详细的操作规程,对关键环节进行了实时监测,确保每一次酿造是规范化的。

2. 提高发酵效率我们在酿造过程中发现,在高温季节和低温季节,发酵效率会有一定的影响。

因此,我们通过改变发酵窖的空气流通情况和温度控制来解决这一问题。

这样不仅提高了发酵效率,还能确保酿造出来的白酒质量稳定。

3. 增加环保措施我们在酿造工作中,尤其是酿造过程中会产生污水和废渣等废弃物,这些都是对环境造成的一定的污染。

因此,我们在去年开始增加了环保措施,在废弃物的处理上加强了安全措施,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二、质量控制总结1. 强化原料管理我们认识到原料的质量对于酿造出来的白酒质量有很大的影响。

因此,在去年我们从源头开始抓起,加强原料的管理和采购,实行严格的检验制度,对采购渠道进行严格的筛选和审核,以确保原料的质量达到要求。

2. 建立完善的检验制度我们通过引进自动化检验设备和建立完善的标准检测流程,对酿造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了严格的检验和监控,尽可能减少质量问题出现的概率。

3. 提高工作动力我们在去年通过不断的培训和激励,提高了员工的工作动力。

通过多元化的激励方式来激励员工,不仅让员工感到工作更有价值,同时也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质量。

三、市场销售总结1. 加大市场营销力度在过去的一年中,我们加大了市场营销力度,不断拓展销售渠道,增加宣传推广的力度,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了更多的优势。

2. 与消费者互动交流我们在去年在线上线下都开展了一系列的互动交流活动,主动了解消费者需求和反馈,并及时反馈,使我们的产品更符合市场需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酿酒科技>2015年10期出版论浓香型白酒酿造的丰产张志刚1,2,向双全1,2,陈菊1,2(1.甘肃省固态发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甘肃徽县742308;2.金徽酒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甘肃徽县742308)摘要:作者通过连续6年对浓香型白酒生产数据统计分析,初步解析了浓香型白酒酿造丰产丰收的规律。

通过连续6年的入窖糟醅控制要素[1]:酸、水、淀、以及入窖温度;出窖糟醅的酸、水、淀、残糖;基础酒的色谱骨架成分;粮、糠、曲的消耗的统计对比,结合生产工艺的精细化管理,经过反复的科学试验和结果验证,总结出浓香型老窖白酒酿造连续6年出酒率、优质品率逐年稳步提升的丰产丰收规律。

关键词:浓香型白酒酿造;老窖;生产要素;因时、因地;微生物;出酒率;优质品率Discussion High Yield of Brewing Nongxiang Base LiquorZHANG Zhigang1,2,XIANG Shuangquan1,2CHEN Ju1,2(1.Gansu Province solid state fermentation engineering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Hui county742308,China; 2.Jinhui Liquor CO.,LTD of provincial technology center,Hui county742308,China)Abstract:The 6 consecutive years of Luzhou flavor liquor production data for statistical analysis, and preliminary analysis of Luzhou flavor liquor brewing good harvest rules. By 6 consecutive years of pit entry bad grains control elements [1]: acid, water, starch, and pit entry temperature; pit lees grains of acid, water, starch, residual sugar; base liquor chromatograph skeleton components; statistical comparisons between the consumption of grain, bran, song, combined with the meticulous management of the production process, after repeated scientific experiments and the results verify, summed up the Luzhou Laojiao liquor brewing for six consecutive years out of liquor yield and quality product rate has steadily improved yield harvest of rules.Key words:Brewing Nongxiang Base Liquor;Laojiao;Production factors;Due to time; Microorganism;Liquor yield;Quality product rate传统浓香型白酒酿造是采用“边糖化,边发酵;固态发酵,固态蒸馏”的开发式生产模式。

主要体现为配置好一定比例的粮、糠、水、曲、母糟以及适当的入窖温度作为入窖发酵的前置控制条件,一旦糟醅封窖开始发酵后,无法再对其窖内发酵情况施加任何干预,直到发酵期结束,这也是传统固态酿酒发酵的主要特征。

所以对入窖糟醅发酵控制条件的调整控制是整个传统固态白酒生产环节中核心环节所在,只有把控好入窖控制条件,才能实现浓香型白酒酿造的丰产丰收。

这方面的相关报道较多[2-8]。

作者通过连续6年对8个老窖(30年窖龄)生产班组的生产工艺控制要素,酸、水、淀、糖;粮、糠、曲消耗,以及所产出基础酒色谱骨架成分的统计分析,结合生产工艺控制管理情况,经过反复的科学试验和结果验证,得出浓香型白酒酿造产、质量连续6年稳步提升之规律。

试验班组老窖出酒率2014年提升至42.48%,优质品率达到55.54%,创产、质量历史新高。

同时从2015年前6个月累计生产数据统计来看,出酒率为42.44%,与2014年持平,验证了该酿酒生产工艺控制的稳定运行。

1 材料与方法8个老窖(30年窖龄)生产班组;甘肃省固态发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金徽酒股份有限公司省级技术中心;物联网无线温度监测系统(自主知识产权国家专利技术)。

五粮浓香型原窖发酵白酒酿造生产工艺,70天窖期。

2 结果与分析2.1入窖糟醅酸度的控制酸度是酿酒生产要素的中心,是衡量糟醅质量的主要参数之一,也是所有入窖控制条件的中心参数。

在传统固态白酒酿造过程中只有把控好入窖酸度才能使白酒生产进入良性循环,产出优质基酒。

恰恰酸度控制又是生产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

必须围绕酿酒微生物的需求,以酸度要素控制为中心,协调平衡其他生产要素,才能保证实现良好的入窖发酵条件。

糟醅中适当的酸度可以抑制部分杂菌的生长繁殖,同时为酿酒有益微生物提供生长繁殖的有利环境;酸(生酸期)是“主发酵期”和“生香期”之间的纽带,参与酯化过程,促进呈香呈味物质的生成;酸还具有水解淀粉和纤维素的能力,有利于糊化和糖化作用。

过高的酸度会抑制酵母和其它有益菌的生长和繁殖,造成糟醅前期发酵升温缓慢或者不升温的情况,使出窖糟醅残糖、残淀高,影响出酒率;酸度过低会导致生酸菌快速生长繁殖,前期发酵升温快,主发酵期短,到达顶温时间短,后期温度快速下落,即影响出酒率也影响基酒口感。

因此适当的酸度是形成发酵温度“前缓、中挺、后缓落”的关键生产要素,其次辅以适当的“低温入窖,缓慢发酵”又是糟醅在窖内发酵过程中控酸的又一关键措施。

经过笔者6年连续反复的控酸科学试验和验证,入窖酸度可控制在1.6--2.1之间,控酸结果见图1。

图1中的每个数据都是全年上千个入窖酸度化验数据的平均值,由图可看出试验班组入窖糟醅酸度呈逐年下降趋势,从2010年的2.2度下降到2015年前半年的1.82度,而产、质量呈逐年上升和良性趋势。

图1 连续6年试验老窖班组入窖糟醅控酸图(*度)*酸度:10克糟醅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毫摩尔数;即消耗1mmol标准氢氧化钠溶液为1度。

2.2入窖糟醅水分的控制传统浓香型白酒酿造采用固态发酵模式,因此糟醅水分在整过窖内发酵期发挥着重要作用。

它既是窖内微生物代谢的基本条件,也是窖内物质、能量传递、转化的纽带,具有传质、传热,参与所有窖内物理、生化反应全过程。

因此糟醅的水分含量直接影响了酿酒发酵的全过程。

入窖水分小,前期升温猛,会造成糟醅温度过高而结块,微生物生长繁殖受阻,不产酒或产量很低;入窖水分过大,前期窖内升温缓慢,微生物繁殖也缓慢,还没有达到微生物生长的最佳温度,窖内升温已经停止,这样使得整过发酵过程没有完成,产质量都会受到严重的影响。

所以过大或者过小的水分都不利于酿酒发酵,而且会使糟醅结构受损,不利于下排生产调控。

笔者经过长期科学试验得出:因时、因地执行入窖水分控制,入窖水分随季节温度、环境温度变化而变化,入窖温度较低时,水分也低;入窖温度较高时,水分也可偏高;环境温度极低时,水分走下限;环境温度极高时,水分走上限。

传统浓香型白酒酿造,冬季入窖水分可控制在50%—52%之间;夏季入窖水分可控制在51%—53%之间。

笔者联续6年的入窖水分科学试验控制结果见图2。

图2中的每个数据都是全年上千个入窖水分化验数据的平均值,可以看出试验班组在连续6年的科学实践中因时、因地严格的控水结果,入窖糟醅水分呈逐年下降趋势,从2010年的54.4%下降到2015年前半年的51.4%,而产、质量呈稳中向上。

图2 连续6年试验老窖班组入窖糟醅控水图(%)2.3入窖糟醅温度的控制入窖温度是糟醅在窖内发酵的起始温度,对整个发酵周期内窖内温度的影响非常显著。

浓香型固态酿酒发酵最核心的直观表现形式为糟醅发酵温度,多年的白酒酿造实践告诉我们常规优质固态白酒发酵温度曲线应符合“前缓、中挺、后缓落”的规律。

增减配料和调整入窖条件等生产要素都会引起窖内发酵温度的变化。

在一定的条件下,窖内固态糟醅发酵温度的变化主要由酿酒微生物生长代谢能量变化和环境温度(即入窖温度、地温)共同作用的结果。

过去为了解窖内固态糟醅发酵情况最主要的手段是手工测量温度,由于温度计误差以及每次插入窖内糟醅位置的不同,测量次数有限,导致测得温度误差较大,人工绘制温度曲线图粗糙,不能真实表达窖内温度变化情况;准确提供我们需要的相关生产参数。

因此精确绘制每口窖池的实时发酵温度曲线对我们指导生产实践将具有重要意义。

笔者利用物联网无线测温技术对生产区域全部窖池内糟醅发酵温度进行实时在线监测、并同步绘制每口窖内糟醅发酵温度曲线图。

物联网无线温度计统一安插位置为每口窖池中心点往下插入1.5 m处(离窖底0.5 m),每个温度计每隔2 h自动采集一次糟醅发酵温度,并发送到各自的无线路由器上,再由无线路由器将搜集到的温度数据传送至工控机中进行数据交换和数据处理,最后温度数据自动输入我们自行设计研制的白酒生产管理软件操作系统,自动生成每口窖池的实时发酵温度曲线图和相关温度发酵参数,如升温速率、升温幅度、顶温等。

同时该图和温度数据等参数同步显示在生产区域的LED大屏上,每组、每口窖池滚动显示。

大屏上同时显示提醒当天生产工艺操作控制要点。

因此无线物联网温度监测系统可同时监督生产现场入窖糟醅实时温度,也可对整个发酵周期窖内温度变化实时记录、显示,并生成温度曲线图(见图3)同时存档备查。

由图3可见,该图记录了每口窖池的实际入窖时间,发酵天数,入窖温度,到达顶温的时间,升温幅度,升温速率,挺温时间等参数,最重要的是把整个温度变化都记录为温度曲线图,这些都可供生产管理者为下一轮入窖精细配料提供参考。

笔者对入窖温度的控制建议为冬季执行20℃的入窖温度,夏季入窖温度为平地温。

图3 每口窖池的发酵温度曲线记录图以及生产参数显示图3 试验结果验证3.1消耗和产、质量统计验证(见表1)表1 8个老窖试验班组连续6年生产结果统计(吨)总产量优级酒吨酒粮耗出酒率(%)项目2010年946.61 348.33 2.78 35.922011年1179.21 523.60 2.58 38.832012年1237.50 545.29 2.65 37.742013年1288.69 510.41 2.55 39.212014年1322.85 734.69 2.35 42.482015年前半年670.36 331.97 2.36 42.44 从表1可以看出8个试验老窖班组的总产量从2010年的946.61吨提升至2014年的1322.85吨,增产322.58吨,增涨32.25%;优级酒增产241.96吨,增涨49.11%;吨酒粮耗、下降21.93%;出酒率从35.92%提升至42.4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