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章习题-部分答案

合集下载

1_第07章 材料性能学-课后习题-7-学生-答案

1_第07章 材料性能学-课后习题-7-学生-答案

第七章材料的高温力学性能1、解释下列名词[1]蠕变:材料在长时间的恒温、恒应力作用下,即使应力小于屈服强度,也会缓慢地产生塑性变形的现象称为蠕变。

[2]蠕变曲线:通过应力、温度、时间、蠕变变形量和变形速率等参量描述蠕变变形规律的曲线。

[3]蠕变速度:通常指恒速(稳定)蠕变阶段的速度。

[4]持久塑性:持久塑性是指材料在一定温度及恒定试验力作用下的塑性变形。

用蠕变断裂后试样的延伸率和断面收缩率表示。

[5]持久强度:在给定温度T下,恰好使材料经过规定的时间发生断裂的应力值。

[6]蠕变脆性:由于蠕变而导致材料塑性降低以及在蠕变过程中发生的低应力蠕变断裂的现象。

[7]高温应力松弛:恒定应变下,材料内部的应力随时间降低的现象。

[8]等强温度:使晶粒与晶界两者强度相等的温度。

[9]蠕变极限:高温长期载荷作用下材料对塑性变形抗力的指标。

[10]应力松弛:零件或材料在总应变保持不变时,其中的应力随着时间延长而自行降低的现象。

[11]应力松弛曲线:给定温度和总应变条件下,应力随着时间的变化曲线。

[12]松弛稳定性:金属材料抵抗应力松弛的性能。

[13]高温疲劳:高于再结晶温度所发生的疲劳。

[14]热暴露(高温浸润):材料在高温下即使不受力,长时间处于高温条件下也可使其力学性能发生变化,通常导致室温和高温强度下降,脆性增加。

原因是材料的组织发生变化、环境中的氧化和腐蚀导致力学性能发生变化。

2、问答题[1]简述材料在高温下的力学性能的特点。

答:材料在高温下不仅强度降低,而且塑性也降低:载荷作用时间越长,引起变形的抗力越小;应变速率越低,作用时间越长,塑性降低越显著,甚至出现脆性断裂;变形速度的增加而等强温度升高。

[2]与常温下力学性能相比,金属材料在高温下的力学行为有哪些特点? 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何在?答:1 首先,材料在高温和恒定应力的持续作用下将发生蠕变现象;2材料在高温下不仅强度降低,而且塑性先增加后降低。

3 应变速率越低,载荷作用时间越长,塑性降低得越显著。

医用物理学第07章 课后习题解答

医用物理学第07章 课后习题解答

U ab IR Ir2 2
(b)
因为 I 0 ,故 U ab 2 ,即 a 、 b 两点之间的电压为 。
ε1,r1
I
ε1,r1
R I R
a
b
a
b
ε2,r2
R
ε2,r2
R
(a)
(b)
习题 7-9 附图 ②在图(b)的串联回路,设电流为 I ,方向如图所示,按顺时针绕行方向计算电势增 量,
第七章 电流与电路 通过复习后,应该: 1.掌握电流密度、欧姆定律的微分形式、含源电路的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电容 器的充电和放电规律、示波管的结构和作用; 2.理解电解质导电、示波原理、示波器的基本组成; 3.了解电解质的导电、电泳、应变片压力转换电路、心脏除颤器、心电示波器、人体 的导电特性、电流对人体的作用。
2 2 6
导率为 5.9 10 S m ,所以铜的电阻率为
7 1

R
1


1 m 1.7 108 m 7 5.9 10
根据电阻定律,铜棒的电阻为:
L 2 1.7 108 2.13 105 20 80 106 S
②已知铜棒两端的电势差为 50mV 0.05V , 铜棒的电阻为 2.13 10 , 故铜棒内的 电流为:
R
7-5
L L 3 2 2 7.64 1010 6 2 S 3.14 (5 10 ) r
三条截面积相同,长度一样的圆柱状导体相互串联在一起,它们的电导率分别为
1 、 2 、 3 ,且 1 2 3 ,通过电流时,三种导体的电场强度 E1 、 E2 、 E3 哪个最
U ab IR Ir2 2 I ( R r )

07第七章练习题

07第七章练习题

第七章为建设新中国而奋斗一、单项选择题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开始在资本主义世界中称雄的国家是( )A美国B英国C法国D德国2.1945年8月25日,中共中央发表《对时局的宣言》的宣言,明确提出的口号是( )。

A.针锋相对、寸土必争B.和平、民主、团结C.和平、民主、团结、统一D.向北发展、向南防御3.1945年10月10日,国共双方签署了( )A《国共重庆谈判纪要》B《国共重庆谈判协定》C《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协定》D.《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4.1945年9月19日,中共中央正式确定了( )。

A.“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B.“向南发展,向北防御’’的战略方针C.“向东发展,向西防御”的战略方针D.“向西发展,向东防御”的战略方针5.蒋介石国民党军队大举围攻中原解放区,挑起全面内战,是在( )A1946年2月B1946年3月C1946年6月D1947年10月6.解放区军民粉碎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是在( )。

A.1946年6月B.1947年2月C.1947年6月D.1948年2月7.解放区军民粉碎国民党军队的重点进攻是在( )。

A.1947年3月B.1947年4月C.1947年6月D.1947年7月8.中国共产党决定将减租减息政策改变为实现“耕者有其田"政策的文件是( )。

A.《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简称“五四指示”)B.《中国土地法大纲》C.《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D.《新解放区土地改革要点》9.国统区人民所进行的第二条战线的斗争( )A以工人运动为发端 B以农民运动为发端C以学生运动为发端 D以城镇贫民运动为发端10.1947年12月,毛泽东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三大经济纲领的报告是( )A.《论联合政府》B.《关于目前国际形势的几点估计》C.《以自卫战争粉碎国民党的进攻》D.《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11.“一二.一”运动的基本口号是()A“反对内战争取自由”B“抗议驻华美军暴行”C“反饥饿反内战”D“反饥饿反内哉反迫害”12.第二条战线正式形成在( )。

最新《力学》漆安慎(第二版)答案07章

最新《力学》漆安慎(第二版)答案07章

力学(第二版)漆安慎习题解答第七章刚体力学第七章 刚体力学 一、基本知识小结⒈刚体的质心定义:∑⎰⎰==dm dm r r mr m r c i i c //求质心方法:对称分析法,分割法,积分法。

⒉刚体对轴的转动惯量定义:∑⎰==dm r I r m I ii 22平行轴定理 I o = I c +md 2 正交轴定理 I z = I x +I y.常见刚体的转动惯量:(略) ⒊刚体的动量和质心运动定理∑==c c a m F v m p⒋刚体对轴的角动量和转动定理∑==βτωI I L⒌刚体的转动动能和重力势能c p k mgy E I E ==221ω⒍刚体的平面运动=随质心坐标系的平动+绕质心坐标系的转动动力学方程:∑∑==c c c c I a m F βτ(不必考虑惯性力矩)动能:221221cc c k I mv E ω+= ⒎刚体的平衡方程∑=0F, 对任意轴∑=0τ二、思考题解答7.1 火车在拐弯时所作的运动是不是平动?答:刚体作平动时固联其上的任一一条直线,在各时刻的位置(方位)始终彼此平行。

若将火车的车厢看作一个刚体,当火车作直线运行时,车厢上各部分具有平行运动的轨迹、相同的运动速度和加速度,选取车厢上的任一点都可代替车厢整体的运动,这就是火车的平动。

但当火车拐弯时,车厢上各部分的速度和加速度都不相同,即固联在刚体上任一条直线,在各时刻的位置不能保持彼此平行,所以火车拐弯时的运动不是平动。

7.2 对静止的刚体施以外力作用,如果合外力为零,刚体会不会运动?答:对静止的刚体施以外力作用,当合外力为了零,即0i c F ma ==∑时,刚体的质心将保持静止,但合外力为零并不表明所有的外力都作用于刚体的同一点。

所以,对某一确定点刚体所受合外力的力矩i i iM M r F ==⨯∑∑不一定为零。

由刚体的转动定律M J α=可知,刚体将发生转动。

比如,置于光滑水平面上的匀质杆,对其两端施以大小相同、方向相反,沿水平面且垂直于杆的两个作用力时,杆所受的外力的合力为零,其质心虽然保持静止,但由于所受合外力矩不为零,将作绕质心轴的转动。

第07章基元反应动力学习题及答案

第07章基元反应动力学习题及答案

第07章基元反应动力学习题及答案第07章基元反应动力学习题及答案3第七章 基元化学反应动力学习题及答案1. N 2O 5在25℃时分解反应的半衰期为5.7h, 且与N 2O 5的初始压力无关。

试求此反应在25℃条件下完成90%所需时间。

解:由题意知此反应为一级反应 111216.07.56932.06932.021-===h t kt k y1)11ln(=-h k y t 9.181216.0/)%9011ln(/)11ln(1=-=-=即完成90%所需时间为18.9h 。

2.异丙烯醚气相异构化成丙烯酮的反应是一级反应,其反应速率系(常)数与温度的关系为:k /s -1 =5.4×1011exp(-122 474 J ·mol -1/RT ),150℃下,反应开始时只有异丙烯醚,其压力为101 325 Pa ,问多长时间后,丙烯酮的分压可达54 kPa ?解:k /S-1=5.4×1011exp[-122474/8.314×(150+273)] =4.055×10-4据题意:ktppt=0ln4t410005.454000101325101325ln-⨯=-t =1877S3. 双分子反应2A(g)−→−kB(g) + D(g),在623K 、初始浓度为0.400mol dm -3时,半衰期为105s,请求出(1) 反应速率系数k(2) A(g)反应掉90%所需时间为多少?(3) 若反应的活化能为140 kJ mol -1, 573K 时的最大反应速率为多少? 解:(1) r = k [A]2 , t 0.5= 1/(2 k [A]0) , k = 0.012dm 3mol -1s -1 (2) 1/[A] – 1/[A]0 =2 k t , t = 945 s(3) ln(k/k ’)=(E a /R )(1/T ’-1/T ) , 573K 时k = 0.00223dm 3mol -1s -1,最大反应速率r max = k [A]02=3.6×10-4 moldm -3s -1.4. 450℃时实验测定气相反应3A + B →2C 的速率数据如下;实验 初压 / Pa 初速率-dp B / dt / (Pa/h) P A,0 P B,01. 100 1.00 0.0100 2. 200 1.00 0.0400 3. 400 0.50 0.0800 (1)若反应的速率方程为r = kP A x P B y ,求x 、y 及k 。

第07章 光的衍射习题答案

第07章  光的衍射习题答案

习题7.1 已知单缝宽度0.6b mm =,使用的凸透镜焦距400f mm '=,在透镜的焦平面上用一块观察屏观察衍射图样.用一束单色平行光垂直照射单缝,测得屏上第4级明纹到中央明纹中心的距离为1.4mm .求:⑴该入射光的波长;⑵对应此明纹的半波带数?解:(1) 单缝衍射的明纹: ()s i n 212b k λθ=+单缝衍射图样的第4级明纹对应的衍射角为: ()()449sin 21241222k bbbλλλθθ≈=+=⨯+=单缝衍射图样的第4级明纹中心的位置为 4449tan 2y f f f bλθθ'''=≈=⨯ ⇒ 429by f λ='20.6 1.49400⨯⨯=⨯84.6710mm -=⨯467nm = (2)对于第4级明纹对应衍射角方向,缝两边光线的光程差为 499sin 22b b b λλθ∆==⨯=对应的半波带数 92922N λλλ∆===7.2 在单缝实验中,已知照射光波长632.8nm λ=,缝宽0.10b mm =,透镜的焦距50f cm '=.求:⑴中央明纹的宽度;⑵两旁各级明纹的宽度;⑶中央明纹中心到第3级暗纹中心的距离?解:(1)所以中央亮纹角宽度为02/b θλ∆=,宽度则为 6002632.810'500 6.3280.1l f mm θ-⨯⨯=∆=⨯= (2)各级亮纹 6632.810'5003.1640.1k l f m m b λ-⨯==⨯= (3)中央明纹中心到第三暗纹中心的距离为 33'9.492y f m m bλ== 7.3 一束单色平行光垂直照射在一单缝上,若其第3级明条纹位置正好与2600nm λ=的单色平行光的第2级明条纹的位置重合.求前一种单色光的波长?解:单缝衍射明纹估算式:()sin 21(1,2,3,)b k k θ=±+=⋅⋅⋅根据题意,第二级和第三级明纹分别为22sin 2212b λθ=⨯+()33sin 2312b λθ=⨯+()且在同一位置处,则 23sin sin θθ= 解得: 325560042577nm λλ==⨯=7.4 用590nm λ=的钠黄光垂直入射到每毫米有500条刻痕的光栅上,问最多能看到第几级明条纹?解:根据光栅方程sin ,d k θλ=当90θ=︒时可以得到最多明条纹,所以60.002590103j j -=⨯⨯⇒=所以可见7条明条纹。

第07章 原子结构 习题解答

第07章 原子结构 习题解答

第07章习题解答第07章(02484)原子轨道就是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的轨道,这与宏观物体运动轨道的含义相同。

()。

解:错第07章(02485)以电子概率(几率)密度表示的空间图象即为原子轨道,波函数的空间图象即为电子云。

()解:错第07章(02486)电子云是核外电子分布概率(几率)密度的空间图象。

.()解:对第07章(02487)波函数ψ表明微观粒子运动的波动性,其数值可大于零也可小于零,∣ψ∣2表示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出现的概率(几率)密度。

.()解:对第07章(02488)所谓某原子轨道是指.()。

(A)一定的电子云;(B)核外电子出现的概率(几率);(C)一定的波函数;(D)某个径向分布函数。

解: C第07章(02489)与波函数视为同义语的是()。

(A)概率(几率)密度;(B)电子云;(C)原子轨道;(D)原子轨道的角度分布图。

解: C第07章(02490)氢原子的原子轨道能量取决于量子数()。

(A)n;(B)n和l;(C)l;(D)m。

解: A第07章(02491)下列有关电子云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电子云形象地表示了电子在核外某处单位微体积内出现的概率(几率);(B)电子云形象化地表示了电子在核外空间某处出现的概率(几率)密度;(C)1s电子云界面图是一个球面,表示在这个球面以外,电子出现的概率(几率)为零;(D)电子云是电子运动的统计结果,它好象形成了一团带负电荷的云,包围在原子核的外边。

解: C第07章(02492)某原子轨道用波函数表示时,下列表示中正确的是()。

(A)ψn;(B)ψn,l;(C)ψn,l,m;(D)ψn,l,m,ms解: C第07章(02493)在氢原子光谱的能量关系式中,当处于基态时n1=______________,当核外电子电离时,n2=______________。

解:1;∞。

第07章(02494)氢原子光谱在可见光区有__________条谱线,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

《基础会计》(简明版)(第3版)课后习题答案 07第七章 应用练习题参考答案与指导

《基础会计》(简明版)(第3版)课后习题答案 07第七章  应用练习题参考答案与指导

第七章成本计算方法及其应用练习题参考答案与指导一、判断题答题要求:根据各题给出的说法判断正误,你认为正确的,在题后的括号中打“√”,你认为错误的打“×”。

1.成本计算是计算确定各计算对象总成本的一种专门方法。

( × )解题指导:成本计算不仅要计算各计算对象的总成本,还应计算其单位成本。

2.成本计算对象是指具体负担相应费用的材料和产品等。

( √ )解题指导:成本计算就是围绕材料和产品等具体对象而进行的,发生的各种支出相应地也由这些具体对象承担。

3.与材料采购有关的费用都要计入材料采购的成本。

( × )解题指导:根据重要性原理,有一部分与材料采购有关的费用,如材料采购人员的差旅费、发生的市内零星运费等,可不计入材料采购成本,而计入企业的管理费用。

4.将有关费用计入成本的方法有直接计入和间接计入两种。

( √ )解题指导:这是两种将有关费用计入成本计算对象成本的基本方法。

其中,直接计入的部分是指由某一成本计算对象独立承担的费用;间接计入的部分是指由多个成本计算对象共同承担的费用。

5.企业只能以月份为单位作为成本计算的周期。

( × )解题指导:在一般情况下,产品生产企业是以月份为单位作为成本计算周期的。

某些企业对于生产周期长的产品,也可以该产品的生产周期作为成本计算期。

6.材料采购过程中发生的共同性费用应分配计入材料采购成本。

( √ )解题指导:共同性费用往往是为同时购入多种材料而发生的,应分配计入材料采购成本。

7.产品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制造费用应直接计入产品的生产成本。

( × )解题指导:在同时生产多种产品的情况下,制造费用也是为多种产品的生产而共同发生的,一般应分配计入产品生产成本,而不能直接计入产品的生产成本。

当然,如果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那么发生的制造费用就应全部由该产品承担。

8.“完工产品成本计算表”是会计上的重要原始凭证。

( √ )解题指导:“完工产品成本计算表”是计算完工产品成本的专用表格,在会计上可以根据该表的计算结果进行完工产品验收入库的账务处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7章习题
7.1 试从图a 、b 、c 所示各液压泵构件的运动来分析它们属于何种机构?
题7.1图 题7.2图
7.2 在图示的冲床刀架装置中,当偏心轮1绕固定中心A 转动时,构件2绕活动中心C 摆动,同时推动后者带着刀架3上下移动。

点B 为偏心轮的几何中心。

问该装置是何种机构?它是如何演化出来的?
7.3 在图示铰链四杆机构中,已知:m m 30,m m 35,m m 50===AD CD BC l l l ,AD 为机架,并且:
1) 若此机构为曲柄摇杆机构,且AB 为曲柄,求AB l 的最大值;
2) 若此机构为双曲柄机构,求AB l 的范围;
3) 若此机构为双摇杆机构,求AB l 的范围。

答:1)m m 15=AB l ;2)m m 55m m 45≤≤AB l ;3)m m 45m m 15<<AB l 或m m 115m m 55<<AB l 。

题7.3图
解:1)若机构为曲柄摇杆机构,则满足:最短杆和最长杆之和小于另外两个杆长之和,且AB 为最短杆:
15AB BC CD AD AB l l l l l +≤+⇒≤
2)若机构为双曲柄机构,则满足:最短杆和最长杆之和小于另外两个杆长之和,且AD 为最短杆。

①若BC 为最长杆,则50AB l ≤,45AD BC CD AB AB l l l l l +≤+⇒≥,所以4550AB l ≤≤
②若AB 为最长杆,则50AB l ≥,55AD AB CD BC AB l l l l l +≤+⇒≤,所以5055AB l ≤≤ 综上所述,则4555AB l ≤≤
3)若结构为双摇杆机构,则分两种情况分析:第一种情况,机构的各杆长条件满足杆长条件,但最短杆在机架的对边;第二种情况,机构各杆长不满足杆长条件之和。

①AB 为最短杆,则30AB l ≤,且15AB BC CD AD AB l l l l l +>+⇒>,则1530AB l <≤
②AD 为最短杆,BC 最长,则5030AB l ≥≥,且45AD BC CD AB AB l l l l l +>+⇒<,则3045AB l ≤< ③AD 为最短杆,AB 最长,则50115AB CB CD AD l l l l <<=++,且55AD AB CD BC AB l l l l l +>+⇒> 则,55115AB l <<
综合上述,则1545AB l << 55115AB l <<
7.4 设计一铰链四杆机构,已知其摇杆CD 的长度mm 75=CD l ,行程速度变化系数5.1=K ,
机架AD 的长度m m 100=AD l ,摇杆的一个极限位置与机架间的夹角︒='453ϕ。

求曲柄的长度AB
l 和连杆的长度BC l 。

答:m m 120,m m 49==BC AB l l ;或m m 5.48,m m 5.22==BC AB l l 。

题7.4图
7.5 图示为机床变速箱中操纵滑动齿轮的操纵机构,已知滑动齿轮行程mm 60=H ,m m 250,m m 120,m m 100===AD CD DE l l l ,其相互位置如图所示。

当滑动齿轮在行程的另一端时,操纵手柄为垂直方向。

试设计此机构。

答:m m 180,m m 48==BC AB l l 。

题7.5图 题7.6图
7.6 图示用铰链四杆机构作为加热炉炉门的启闭机构。

炉门上两铰链的中心距为50mm ,炉门打开后成水平位置时,要求炉门的外边朝上,固定铰链装在y y -轴线上,其相互位置的尺寸如图上所示。

试设计此机构。

答:m m 5.98m m ,5.117,m m 69===AD CD AB l l l 。

7.7 设计一曲柄摇杆机构,已知摇杆CD 的长度mm 290=CD l ,摇杆两极限位置间的夹角︒=32ψ,行程速度变化系数25.1=K 。

又已知曲柄的长度m m 75=AB l ,求连杆的长度BC l 和机架的长度AD l ,并校验min γ是否在允许值范围内。

答:m m 7.278m m ,176==AD BC l l 。

题7.7图
解题步骤:1、画基本图形, 2、根据三角形的余弦定理求解
222
121212122cos ;176.3;278.7
BC AD AC AC AC AC C C AC BC AB AC BC AB l l θ+-⋅⋅==-=+⇒==其中
7.8 同上题,若已知连杆的长度mm 260=BC
l ,求曲柄的长度AB l 和机架的长度AD l ,并校
验min γ是否在允许值范围内。

答:m m 255m m ,65==AD AB l l 。

题7.9图 7.9 设计一偏置曲柄滑块机构,已知行程速度变化系数5.1=K ,滑块的冲程mm 5021=C C l ,导路的偏距mm 20=e ,求曲柄长度AB l 和连杆长度BC l 。

答:m m 5.46m m ,5.21==BC AB l l 。

7.10 在图示插床的转动导杆机构中,已知m m 50=AB
l ,行程速度变化系数5.1=K ,试求
曲柄BC 的长度BC l 。

答:mm 8.161=BC l 。

题7.10图 题7.11图
7.11 图示牛头刨床机构中,已知行程速度变化系数5.1=K ,刨头冲程mm 320=H ,曲柄AB 的长度m m 95=AB l ,并要求刨头在整个行程中有较小的压力角,试求导杆长度CD l 、中心距AC l 及导路至摆动中心的距离y 。

答:m m 1.505,m m 4.307,m m 8.517===y l l AC CD 。

7.12 在图示铰链四杆机构中,已知m m 20,m m 36,m m 25===DE AD AB l l l ,原动件与从动件之间的对应转角关系如图所示。

试设计此机构。

答:m m 6.18,m m 48==CD BC l l 。

题7.12图
7.13 在图示铰链四杆机构中,要求近似地实现函数关系2/)2(+=x x y ,区间为60≤≤x ,且当642、、=x 时,原动件AB 和从动件CD 的对应位置需准确,该两构件的起始角︒=900ϕ、︒=3150ψ,图中箭头表示︒0位置,而构件的转角范围如图所示,DE 为从动件CD 上的一条直线。

又m m 30=AB l ,m m 64=AD l 。

试设计此机构。

答:m m 76,m m 48==CD BC l l 。

题7.13图
7.14 已知︒==000ψϕ,原动件和从动件的三对对应位置为:0152,4511'︒=︒=ψϕ;0182,9022'︒=︒=ψϕ;01112,13533'︒=︒=ψϕ。

机架长度m m 50=AD l 。

试用解析法设计此机构。

答:m m 4.39,m m 5.56,m m 6.26===CD BC AB l l l 。

题7.14图 题7.15图
7.15 已知构件S 的两个位置,如图所示,并已知活动铰链中心B 及固定铰链中心D 的位置,试设计一铰链四杆机构ABCD 能实现构件S 的两个位置。

7.16 图a 所示为一铰链四杆机构,其连杆上一点E 的三个位置1E 、2E 、3E 位于给定直线上。

现指定1E 、2E 、3E 和固定铰链中心A 、D 的位置如图b 所示,并指定长度m m 70,m m 95==EC CD l l 。

试用几何法设计此机构,并简要说明设计方法和步骤。

题7.16图 题7.17图
7.17 试设计如图所示的六杆机构,当原动件AB 自Ay 轴沿顺时针方向转过︒=6012ϕ时,构件DC 顺时针转过︒=4512ψ,恰与Ax 轴重合。

此时,滑块5在Ax 轴上自点1E 移动到2E ,其位移m m 2012=s ,滑块1E 距点D 的距离为m m 601=DE ,试确定点B 和C 的位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